怎么种植物。

植物种植相信每个家庭都有种植,那么种植植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注意的事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2019—2020年秋冬油菜怎么种?快来看看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技术指导意见!》,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油菜秋冬种即将全面展开。根据今年气候特点和生产实际,农业农村部油料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提出20192020年度油菜秋冬种技术指导意见。

(一)因地制宜,适区选用良种。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及种植制度等情况,在机械化生产前提下,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区域的高产、高油、适宜机收的油菜品种。其中:长江中下游产区连续多年菌核病高发,尤其注意选择抗菌核病的品种;西南地区是根肿病发生区域,注意选择抗根肿病的新品种,采取推迟播(栽)期和土壤改良,减轻根肿病发生;长江下游地区应选用耐迟播、抗菌核病的高产高油新品种。稻油二熟制直播油菜应选用高产高油、抗倒抗病的中熟油菜品种;中南地区稻稻油三熟制直播油菜和云贵高原早熟油菜,应选用抗病抗倒极早熟油菜新品种;旱地油菜应选用丰产潜力大、抗倒、抗病的油菜品种。

(二)抢墒播种,提高播种质量。气象部门预测,今年秋播期间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降水可能持平或偏少,中南地区、云贵高原油菜产区可能偏少25成,气温也可能比往年偏高。各地要抓住水稻收获土壤余墒或降水前后的有利时机,加大20%的播量,及时抢墒播种并覆土保墒。西南地区要注意在华西秋雨前直播和育苗,及时排水减轻渍害影响,移栽油菜推荐采用一穴双株,增加移栽密度,每亩600010000株。为保证播种出苗质量,建议采用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可有效防治幼苗期黄曲跳甲、蚜虫、小菜蛾等。种子处理应严格按用药说明控制用药量,处理后应及时晾晒,防止产生药害影响发芽率。

(三)农机农艺融合,推进全程机械化生产。推广应用油菜联合播种机、播种无人机、植保无人机、联合收获机等新型装备,加快推进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大力推广土壤适墒管理、增加种植密度、缓控释全营养一次施肥、种子包衣、种肥同播、无人机飞防等油菜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实现农机农艺融合,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油菜单产水平和效益。对于稻油轮作产区,引导水稻收获机装配同步秸秆粉碎装备,实现水稻秸秆还田综合利用,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耕地质量,利于油菜播种。

(四)科学施肥,促进化肥减量。推荐选用油菜专用缓释肥,一般无需追肥。根据前茬土壤肥力和产量目标水平确定施肥量。一般稻田油菜每亩基施专用缓释肥4050公斤,旱地油菜和三熟制油菜每亩基施3540公斤。若采取传统方法施肥,一般田块每亩施纯氮1012公斤,五氧化二磷34公斤,氧化钾35公斤,硼砂0.75公斤。其中,氮、钾肥总量的60%和全部磷肥、硼肥用作基肥,20%30%氮肥用于冬前提苗,10%20%的氮肥和40%的钾肥作薹肥。

(五)防病抗灾,保障高产稳产。一是开好三沟。做好厢沟、腰沟、围沟三沟配套,及时排涝防渍,低洼田、冷浸田还要增加排水沟渠深度,消除渍害胁迫。二是防秋冬病虫草害。采用乙草胺封闭除草或油菜选择性除草剂苗期除草;对未包衣和拌种的种子,出苗后及时喷施药剂防治菜青虫、蚜虫和跳甲。三是安全越冬。部分早播油菜冬前长势可能偏旺,应减少追肥用量并喷施生长调节剂控制旺长,防早薹早花;早薹早花的田块可结合一菜两用技术,采摘菜苔增加收入。四是强化一促四防。针对菌核病逐年加重趋势,可用咪鲜胺或多菌灵等药剂与磷酸二氢钾、水溶性硼肥进行混配,在抽苔初花期进行叶面喷施。

(六)拓展用途,提高综合种植效益。积极推广油菜多功能开发利用技术,实现一菜多用、一种多收,提高种植效益和农民收入。一是大力发展观花油菜。在城郊及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通过种植不同花色品种、设计景观图案、延长花期等方式,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农业、养蜂产业。二是发展绿肥油菜。选择营养生长旺、茎叶产量较高的品种,每亩500克直播,终花期将油菜粉碎翻压还田。三是推广菜油兼用。选用易攻早发、再生能力强的优质高产偏早熟品种,早播早栽,摘取主茎顶端15厘米左右的菜薹作蔬菜,增加菜苔收入。四是推广饲料油菜。宜选用硫苷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青饲产量高的双低饲料油菜品种。根据饲喂方式和加工要求,在蕾薹期至角果形成初期进行机械采收。

小编推荐

2020年全国秋冬蔬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当前,我国各地已陆续进入秋冬茬蔬菜生产阶段,这是我国蔬菜生产中最重要的茬口之一,对保证秋冬春季市场供应和菜农稳定增收意义重大。为加强秋冬蔬菜生产管理,农业部于日前发布了《2015年全国秋冬蔬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科学选用优良品种

选择适宜良种。除了要按照目标市场的消费习惯,选择商品性好、优质高产、高抗多抗定向免疫的蔬菜品种外,大白菜、结球甘蓝、花椰菜、萝卜等秋冬季露地蔬菜,要注意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黄瓜、番茄、辣椒等设施栽培蔬菜要根据设施的结构性能和栽培技术措施选用熟性适宜的品种,远途运输的蔬菜要选用耐储耐运的品种。

合理安排种植茬口

合理安排种植茬口。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设施结构性能、栽培模式和重大病虫害发生规律,确定适宜的季节茬口。露地蔬菜既要注意避开气象灾害和病虫害高发期,又要注意防止因播期过于集中,影响合理安排劳动用工,造成集中采收供过于求。设施蔬菜要注重按照目标市场蔬菜价格变化规律、当地冬春气候特点、不同棚室的结构性能,合理安排秋延后栽培和秋冬茬、冬春茬生产及品种结构。

推行集约化育苗

推广普及集约化育苗移栽。秋冬蔬菜生产前期正值夏秋之交,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多发高发,采取保护设施进行集约化育苗,可以有效抗灾减灾、节约用种、节省工本、保证种植质量,各地应大力推广。

加强设施栽培管理

光照管理光照是冬季设施蔬菜优质高产高效生产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应积极采取措施增加设施内光照。坚持清洁膜面,可于白天用缠满布条的绳索或木杆擦拭塑料薄膜表面,清楚膜面灰尘和杂物。也可在设施采光面均匀拴挂纯棉布条,使其可随风舞动擦除膜面上的灰尘和杂物。同时,注意及时落蔓并摘除病叶、老叶,增加通风和透光,有条件的还可进行人工补光。

温度管理晚秋和初冬季节,气候不是太冷,设施蔬菜白天要防止高温热害,夜间要防止温度偏高徒长。温室生产,应在门口建造缓冲间,防止冬季冷风渗透,并在温室门外侧设置门帘,内侧设置膜围,防止出入温室时冷风长驱直入伤害作物。严冬季节日光温室的保温覆盖物应严格控制揭盖时间。上午卷起保温覆盖物后,以室内温度不明显下降为宜;下午室内温度降至20℃时放下保温覆盖物,尽量减少夜间热量散失。

肥水管理秋分以前,日照长、气温高,秋冬蔬菜逐渐由苗期转入快速生长期,蒸发蒸腾量大、耗水多,要及时浇水、适当追肥,促苗早发快长。秋分至寒露,秋高气爽,气候适宜,秋菜大都进入产品器官形成期,秋延后果菜开花结果旺盛,要加大肥水供给,促进优质高产。寒露以后,天气转凉,秋菜逐步进入采收期,要停止施肥、适当控制浇水,但设施秋延后和秋冬茬、冬春茬果菜生长仍然旺盛,要保证充足的肥水供给。入冬以后,设施秋延后果菜已基本结束,设施秋冬茬果菜已进入尾声,设施冬春茬果菜也因日照短、天气寒冷而生长趋缓,应严格控制肥水,特别是大雪至大寒期间,要坚持不旱不浇水,选寒流刚过的晴天上午浇小水,水温不能低于10℃,切不可直接使用冰冷的河塘、水库水灌溉,并尽量少追肥,必要时可选晴天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0.3%硝酸钙+1%葡萄糖液。入春天气转暖后,适当增加水肥供给。

气体管理有机肥施用量不足或无土栽培的设施蔬菜,应增施二氧化碳气肥,使设施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适宜水平(前期蔬菜功能叶较少时600ppm-800ppm,旺盛生长期光温适宜时1000ppm,光温不够好时800ppm左右,光温条件差时不施用二氧化碳)。严冬季节设施栽培通风量小,不宜大量追施尿素和铵态氮肥(碳酸氢铵、氨水等),以免发生缺素症和氨气中毒。同时,在中午气温较高时应注意通风换气,排除设施内的有害气体。

植株调整设施果菜的种植密度一般都显著大于露地,一定要加强植株调整,及时吊蔓,适时落蔓,注意整枝、打杈、打老叶,防止郁蔽遮光。冬季连续阴雨雪雾霾天气出现频率高的地区,设施蔬菜要注意适当疏花疏果,适时早采收,以防植株因负担过重而早衰。

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

优先采用农艺、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秋季是病虫草害多发期,要优先采用农艺、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进行防控。

农艺防控主要是因地制宜综合应用远缘轮作、水旱轮作,嫁接换根,适龄壮苗,膜下滴灌,水肥气热协调促控,以及冲施微生物菌肥、氨基酸寡糖等,增加根系活性,提高植株抗逆能力等农艺防治措施。

物理防控采用长效流滴消雾功能膜薄膜、避雨棚、遮阳网、防虫网覆盖预防病虫害,采用黄蓝板和频振杀虫灯等诱杀蚜虫、粉虱、蓟马和鳞翅目害虫,采用地面全覆盖、高温闷棚、空间电场和加强蓄热保温、通风排湿措施等防治低温高湿病害。积极示范推广生物食诱剂,以生物食诱芯做害虫定位取食的味源,吸引害虫前往取食集中杀灭。还可以喷施26.9%石英水剂(硅鲨),在蔬菜表面形成二氧化硅晶体层作为物理屏障,有效阻止病菌侵入危害。草害严重的田块,应覆盖黑色、黑白双面、银黑双面地膜除草。积极示范推广臭氧生物垃圾处理和臭氧消毒防病技术装备。

生物防控因地制宜示范推广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和应用性诱剂、生物农药等措施防控病虫害。

合理应用化学防控技术包括选用高效低毒短残效期农药、雾化度高的施药药械和适时对症用药,禁止使用高毒长残效期农药,严格安全间隔期。

一是预测预报预防为主。蔬菜主产区,要在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基础上,及时因虫因病用药,轮换用药,切忌长期采用单一药剂防治。

二是科学选用药剂与剂型。要在准确识别病虫害种类的基础上,选用特效药、高效低毒短残效期农药适时施药防治。设施蔬菜施药,应尽量选用烟雾剂或粉尘剂,白粉病、灰霉病行间撒施硫磺或采用硫磺熏蒸防治效果较好。

三是选用现代高效药械。大力推广常温烟雾施药机等现代高效施药器械,坚决淘汰雾化度低、防治效果差的老旧药械,禁止使用高毒长残效期农药,严格安全间隔期管理。

土壤消毒修复技术采用棉隆或石灰氮等处理土壤,覆盖农用高阻隔膜防治土传病害,并使用微生物菌剂或生物菌肥修复土壤生态系统。增施秸秆和秸秆源肥料,配合使用土壤调节剂,提升地力水平。严禁使用有害元素超标的鸡粪和猪粪。

采用关键配套措施

覆盖功能膜设施蔬菜应选择透光率高、保温性好、耐候性强的PO涂敷膜或EVA多功能复合膜,日光温室冬春茬果菜最好选用高透明的PO涂敷膜,尤其要注意选购信誉好的品牌产品。

水肥一体化为了提高肥水利用率,各地应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根据蔬菜需肥规律、土壤供肥能力和目标产量制定科学施肥方案,通过微灌(滴灌或微喷)系统,定时、定量施肥与灌溉,既何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又可以减少劳动用工、减轻劳作强度,降低成本,还能有效预防连作障碍,减少环境污染。

有机基质栽培利用椰糠、菌渣、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制作栽培基质进行蔬菜生产,是克服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减少农药使用,改善产品品质,保障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各地应积极示范推广。

熊蜂(蜜蜂)授粉在设施番茄、草莓等蔬菜生产中采用熊峰(蜜蜂)授粉,可以显著提高座果率和产品质量。但要严格农药施用,防止毒害熊峰(蜜蜂)。

机械化生产蔬菜育苗环节,应积极示范推广集约化育苗机械。露地蔬菜生产,大力示范推广集耕整、起垄、施肥、覆膜于一体的田园机械和蔬菜移栽机。设施蔬菜生产,积极示范推广小型耕整、起垄、施肥、覆膜、移栽、转运、管理机械和电动卷帘机。

科学应对气象灾害

做好预测预报秋冬蔬菜生产,夏秋之交台风、暴雨、高温、干旱、病虫害多发高发,晚秋霜冻,冬春冷害、冰冻、雨雪灾害等时有发生。各地农业部门要积极与气象部门沟通,做好预测预报,做到未雨绸缪。

应对旱涝近期,西南、华南地区持续降雨,部分菜田出现渍涝,要注意清沟理墒,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采取深沟高畦(垄),防止发生渍涝危害。其他地区也要注意防范短时强降雨带来的菜田渍涝问题。江南、华南地区还应注意防御高温、干旱,华北、西北要注意防范秋冬连旱。

应对大风为预防大风危害,设施薄膜宜用加布套的压膜绳压紧,以防压膜绳磨破薄膜。大风来临前,应加强外保温覆盖物(草苫、保温被,下同)的固定绳索,同时要密闭通风口和门窗,防止大风损坏设施薄膜和保温覆盖材料。

应对大雪遇到下雪天气,设施保温覆盖物表面不爽滑的应加盖薄膜,并及时清除设施上的积雪。骨架结构不坚固的设施,要事先准备部分立柱,如遇大量难以清除的结冰雨雪,可在距温室前沿3米处加上一排立柱,以防前屋面设施垮塌。

应对连续低温寡照冬春季节,连续阴雨雪雾霾天气导致的低温寡照,对设施蔬菜生产的影响很大,应多策并举、积极防范。要注意收听、收看天气和空气质量预报,在连续阴雨雪雾霾天气到来之前,停止浇水,并尽量少通风、多积蓄,适当加强保温措施。在连续阴雨雪雾霾天气期间,只要不下雨雪,就应在午前揭苫见散射光。必要时可采用植物生长灯、LED灯、碘钨灯、钠灯等进行人工补光。若夜间温度过低,则应采取电热风机、固体燃烧块等进行应急补温。同时,要注意摘除老叶、病叶,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久阴曝晴时,不能一次把保温覆盖物全揭开,覆盖草苫的要隔一条揭一条,整体保温被要卷起一半,逐渐加大见光面积,发现植株叶片萎蔫应随即回盖保温覆盖物,待植株恢复正常后再逐步揭开,防止造成茎叶脱水坏死。待植株不再出现明显萎蔫时,可喷施与室温基本相同的清水、营养液(0.2%-0.3%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混合液)或氨基酸类叶面肥,促进植株恢复生长。

应对极端低温冬季,北方地区时有强降温,甚至出现冷冬气候,对设施蔬菜生产有较大危害。为此,严寒季节设施蔬菜应采取适宜高温管理,尽量增加蓄热御寒。强降温来临前要保持设施密闭,并加强覆盖保温,必要时应采取应急补温措施,严防冻害发生。

2021/2022年度冬油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油菜秋冬种即将展开。据中国气象局预测,今冬可能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9-10月降水可能比往年偏少,土壤墒情较差,特别是云贵高原可能出现较严重干旱,川渝两省市可能出现播期渍害而苗期干旱的气候,同时冬季可能出现极端低温,给油菜生产带来不利影响。针对冬前气候存在的不确定性,为确保秋冬播顺利开展,夯实油菜丰产基础,现提出2016/2017年度冬油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供各地参考。

一、选用优质高产新品种

近年来,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菌核病和倒伏发生严重,影响单产水平提升。各产区要大力推广双低三高(高产、高油、高抗)新品种,提高品种抗病抗逆能力。采用稻田机械直播、开沟撒播、旱地套直播等技术模式的田块,宜选用抗菌核病、抗倒伏、抗裂角、耐密植的中(早)熟品种;采用棉田套栽、稻田移栽、旱地移栽等技术模式的田块,宜选择抗菌核病、抗倒伏、个体发育能力强、单产潜力大的中(晚)熟油菜品种;稻稻油三熟制产区的直播油菜应选用抗菌核病、抗倒伏、耐寒、不早薹早花的极早熟品种,育苗移栽油菜可选用中早熟品种。

二、抢墒早播保全苗

针对可能出现的秋旱,可采取抢墒早播、增加密度、调节剂浸种和灌溉增墒等措施,确保油菜全苗壮苗、早活早发。中稻田或旱作直播油菜,9月下旬-10月上旬前茬收获后及时抢墒播种,亩播种量200-300克,亩成苗2万-3万株;10月中下旬播种或墒情较差的地块亩播种量300-400克,并加强播后镇压,促进种子吸胀萌发。秋涝地区应尽早开沟排水和除草,并抢晴天适时早播。移栽和套栽油菜,苗床每亩播种量500-600克,稀播匀播培育大壮苗,移栽时可以采用一穴双株,确保大田每亩种植密度6000-8000株,墒情不足时应浇移栽活棵水,田间湿度大的田块可采取窄厢深沟免耕移栽。稻稻油三熟制早熟油菜,直播的亩播种量300-400克,亩密度4万株以上;移栽的育苗时间可比中熟品种推迟1周左右,降低早薹早花风险。在播种前用碧护等生长调节剂浸种后再晾干,按常规方法播种,可以提高油菜的出苗率和抗旱能力。

三、加强秋冬病虫草害防治

今年秋季干旱高温的可能性较大,要重点做好根肿病、菜青虫和蚜虫的防范工作。一是综合防治根肿病。可通过轮作、烧毁或深埋病株、亩施石灰粉75-100公斤调节土壤酸碱度、草木灰拌土盖种、施用石灰氮、碱性磷肥等措施降低发生风险,发病严重区域最好不再施用酸性复合肥,结合科佳或敌克松500倍液泼施化学防治。二是加强秋冬虫害监控与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5000倍液喷雾。幼苗期菜青虫和小菜蛾危害较重田块,可选用菊酯类农药进行防治。靠近林地田块要加强跳甲的防治,可用25%喹硫磷乳油3000倍液喷雾。三是推广物理和化学综合除草技术。油菜在移栽前或直播油菜在播后苗前可用50%乙草胺乳油每亩50-75克兑水50公斤喷雾封闭除草;苗期杂草可用草除精喹禾灵、双助、油草双克等选择性除草剂,并加强中耕除草。在有人力条件的稻油轮作地区可在移栽或直播后进行稻草全量覆盖,前期不施用除草剂,后期视情况进行化学除草。

四、搞好水肥管理和调控

传统方法施肥,移栽油菜亩可施用氮肥(N)10-12公斤,磷肥(P2O5)3-4公斤,钾肥(K2O)3-5公斤,硼砂0.75公斤,其中60%氮肥、60%钾肥和全部磷肥、硼肥作基肥施用,其他20%-30%氮肥作越冬苗肥,10%-20%氮肥和40%钾肥作薹肥。直播油菜可降低施氮量至每亩8公斤左右,磷、钾、硼肥用量与移栽相同,其中60%氮肥、全部钾、磷、硼肥作基肥施用,提早追肥,在3叶1心期追肥,入冬前再视苗情可适当少追。为提高施肥效率,推荐施用油菜专用缓释配方肥,一般每亩基施50公斤,移栽油菜入冬前再亩追施5公斤左右蕾薹肥,直播油菜可在3叶1心期亩追施尿素5公斤,入冬前再视苗情可适当少追。长势较弱的油菜,入冬前可喷施碧护等生长调节剂,以提高油菜苗的抗逆性;长势过旺的油菜,入冬前每亩用30-40克15%多效唑兑水40公斤喷雾控旺促壮,可提高油菜抗冻能力。如遇干旱,最好采用人工浇灌,人力不足时可采取全田沟灌,要求水不上厢面;未开沟田块可漫灌,但要做到即灌即排。五、推广油菜多功能开发利用技术

应加强油菜油用及蛋白质源、饲料、绿肥、蔬菜和观赏作物等多功能开发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一是推广油菜绿肥技术。可增加土壤有机质、释放土壤中难溶性磷,减少病虫草害数量,提高下茬粮食作物产量。二是开发油菜观光旅游功能。可利用不同花色和其他作物搭配,设计旅游图案和景观,发展油菜花旅游。三是推广菜油两用技术。选择适宜菜用油菜品种,在抽薹后摘取15厘米左右菜薹做蔬菜,不但口感好,而且营养丰富,可增加种植效益。摘薹油菜应适当早播5-10天,摘薹后亩追施5公斤氮肥。四是示范推广冬季饲料油菜技术。油菜的饲草产量和蛋白质含量高,在冬春收割营养体,可以缓解冬季牧草不足,促进畜牧业发展。

2020年油菜越冬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今年油菜秋播期间,长江流域上游地区雨水偏多,中下游地区水稻收获期推迟且10月中旬遭遇干旱,油菜播栽期比常年普遍推迟,上游地区推迟10天左右,中下游部分地区推迟5天左右,导致油菜苗情分化较大,上游地区群体比去年少3-5片叶,中下游部分晚栽油菜苗龄短、苗体小、苗质弱。据中国气象局预测,今冬厄尔尼诺事件可能会加重发生,低温阴雨和暖冬发生概率大。为指导各地切实做好油菜苗情分类指导,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农业部油料专家指导组研究提出油菜越冬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一)及时间苗补苗抢栽。直播及早栽的油菜从3叶期开始及早间苗补苗,去弱留壮,去杂留纯,去小留大,去病留健,去密留匀,4-5叶期定苗,直播油菜一般每亩留苗1.2万-3万株,移栽油菜保证田间密度0.6万-0.8万株。下游尚未移栽的油菜田要抓住近期降雨增多、墒情改善的有利时机,及时抢墒抢早移栽,并适当增加移栽密度,以密补晚。一般每亩不少于0.7万株,最多可栽1万株。

(二)及早清理沟系排渍防旱。入冬期间,长江流域常常出现持续连阴雨天气,地势低洼的田块易形成渍涝灾害,导致油菜缺氧烂根和弱苗,降低越冬抗冻性,加重菌核病发生,影响产量和品质。上游地区播种期雨水偏多,冬季可能出现干旱,一旦遇到强寒潮天气,可能导致旱冻叠加。因此在入冬前要及早配套三沟,及时清理围沟,确保排灌畅通。

(三)因苗分类搞好肥水管理。移栽油菜返青或直播油菜定苗后,按每亩5-6公斤尿素及时增施提苗肥;12月下旬至1月上旬根据苗情长势重施腊肥,每亩施用尿素5-7公斤,氯化钾3-5公斤。对基肥用量足、密度足、长势健壮的油菜可不追施苗腊肥;对未施基肥或基肥用量不足、播期偏迟的直播油菜以及生长迟缓、僵苗不发的油菜,要尽早追施苗肥,每亩施尿素7.5公斤左右,促生长促转化;对田间长势不均的田块可酌情补施苗肥促平衡。

(四)喷施调节剂控旺促壮。入冬前喷施碧护、派诺克等生长调节剂,每亩可用标准用量兑水40公斤喷雾,促进冬季生长,提高越冬抗冻能力。对长势过旺的油菜,每亩可用30-40克15%多效唑兑水40公斤喷雾控旺促壮,防止早薹早花,提高植株抗冻能力,实现壮苗越冬。

(五)加强病虫草害管理。受气候条件和田间墒情影响,上游地区草害发生早而快,中游地区稻田单子叶杂草较重,下游部分免耕油菜田杂草基数大。对没有进行封闭除草的田块,应尽快每亩用高效盖草能20-30毫升兑水30公斤喷施除禾本类杂草,用30毫升高特克兑水30公斤喷施除阔叶杂草。苗期主要防治猝倒病和霜霉病,猝倒病可用95%恶霉灵精品4000倍液防治,如发现大面积霜霉病发生,可用甲霜恶霉灵防治。蕾薹期和初花期主要防治菌核病,当菌核病叶片发病率达10%时,可采用80%多菌灵超微粉10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甲基硫菌灵悬浮剂(有效成分36%)1000倍液叶面喷雾处理,间隔7天再用药一次。此外,长江上游、长江中游宜昌等地区,要加强油菜根肿病防治,可用石灰氮替代传统氮肥做追肥,并用50%多菌灵600倍液或敌克松500倍液泼施化学防治。

冬油菜什么时间播种?每亩播种量多少?2018-2019年度冬油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全国油菜秋冬种即将展开。根据今年气候特点和生产实际,农业农村部油料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提出2018~2019年度冬油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冬油菜种什么品种好?

(一)因地制宜,选用高产优质高抗品种。根据不同区域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及种植制度、病虫害发生规律等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倒、含油量高的当地主导油菜品种。对于稻田直播油菜,注意选用耐渍、适合密植的油菜品种;稻稻油三熟制地区,应兼顾生育期短,早熟或极早熟的品种;旱地直播油菜,选择耐密植、抗倒伏、丰产性好的中(晚)熟品种。

(二)播前拌种,提高播种质量和效率。长江流域秋播季节干旱或多雨会影响油菜出苗。为保证播种出苗质量,可在播前晒种2~3天,既可杀灭种子表面病菌,又能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提倡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注意严格控制拌种用药量,现拌现用或拌种后立即摊晒,拌种后适当增加用种量。

(三)配套机具,强化农机农艺融合。根据农艺措施、耕作模式、作业工艺、机具选型配套等情况,结合相关作业环节及前后茬作物匹配,合理选用土壤适墒管理、高密度种植、缓控释全营养一次施肥、联合机械播种、无人机飞防等油菜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在播种环节,提倡采用联合播种机,实现开沟、灭茬、松土、施肥、播种、除草一次性完成,提高播种效率。在田间管理环节,对连片种植的油菜地块采用机械或无人机进行药剂喷雾,提高防治效率。在收获环节,尽可能进行机械联合收获,降低收获成本。

二、冬油菜怎么种高产?一亩地播种量多少?

(一)抢墒播种,保障全苗壮苗。为减轻秋旱或秋涝影响,各地要尽早抢墒播种,确保一播全苗。对于湿度过大的田块或阴雨频发区域,可采取机械起垄直播方式。旱地直播油菜遇旱,可进行播后镇压,使种土密接、促进出苗。直播油菜适宜播期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亩播种量200~300克,亩留苗2万~3万株。晚播或土壤肥力较差的田块,亩播种量可增加到300~400克,亩留苗3万~4万株。推广水稻秸秆还田的地区,要注意秸秆还田均匀,直播油菜播种量应比不还田的增加15%~20%,以保证基本苗数。油菜育苗移栽一般在10月中下旬前后适墒移栽,移栽密度每亩6000~8000株;移栽时期不宜过迟,晚栽油菜应适当提高移栽密度,以密补晚。

(二)科学施肥,促进化肥减量。根据土壤肥力情况、产量预期等进行科学施肥。推荐选用油菜专用缓释配方肥,减少追肥环节,提高肥料利用率,每亩基施40~50公斤,一般无需追肥,可基本达到高产要求。若采取传统方法施肥,一般田块每亩施用纯氮10~12公斤,五氧化二磷3~4公斤,氧化钾3~5公斤,硼砂0.75公斤。其中,氮肥、钾肥总量的60%和全部磷肥、硼肥作基肥施用,20%~30%的氮肥用于冬前提苗,10%~20%的氮肥和40%的钾肥作薹肥。追肥时可使用肥料侧位深施技术,即施肥部位距苗侧3~5厘米,施肥深度5~8厘米,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三)防渍排涝,减轻病虫草害。长江流域稻田油菜易发生渍害,加重病虫害发生,应加强田间管理,减轻病虫为害。一是做好一促四防。初花期是防治油菜菌核病和花而不实的最佳时期,可用适宜药剂和磷肥、硼肥的混配溶液,进行叶面喷施,既防治病害,又促进油菜生长发育。二是防秋冬虫害。推广种子包衣技术,防治苗期病虫害。未包衣处理的油菜,选用适宜药剂重点防治蚜虫、菜青虫等害虫。同时,注意及时防除直播油菜杂草。三是预防冻害。冬至前喷施一次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植株抗冻性。对冬至前苗偏旺田块,应选用适宜药剂控制旺长,防止早苔早花,免遭倒春寒危害。四是加强根肿病综合防治。重点关注根肿病发生区,除选用抗病品种外,移栽油菜可采用无菌苗床育苗,并推迟5天左右移栽,直播油菜进行种子包衣后,于10月10日后适时晚播,可大幅减轻发病率。

三、油菜有哪些用途?

油菜具有油用、菜用、花用、蜜用、肥用和饲用等多种用途,要加强油菜多功能开发利用,实现一菜多用,提高种植效益和农民收入。

(一)菜油兼用。宜选用易攻早发、再生能力强的优质高产偏早熟品种,早播早栽,合理密植。一般每亩基施油菜专用复合肥30~50公斤、硼砂0.25~0.5公斤,条件允许的地方可增施一定量的有机肥。薹高25~35厘米为最佳采摘时期,摘取主茎顶端15厘米左右的菜薹作蔬菜。摘薹前2~3天每亩施尿素3~5公斤,促进分枝生长。摘薹后视油菜长势,每亩追施3~5公斤尿素和2公斤钾肥,促进恢复生长。

(二)绿肥油菜。油菜作绿肥可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土壤中难溶性磷释放,降低病虫害基数,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有利于下茬作物生长发育。在双季稻和再生稻产区,选用抗病性好、茎叶产量较高的品种,播种量以每亩0.5~1公斤为宜。根据土壤温湿度及气候条件,在后茬作物播栽前10~15天、最迟不晚于油菜终花期前,及时将油菜粉碎翻压还田。

(三)饲料油菜。宜选用蛋白质含量高、青饲产量高的双低饲料油菜品种。根据饲喂方式和加工要求,在蕾薹期至角果形成初期进行采收。

此外,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可充分发挥油菜多功能,大力发展花蜜综合利用。一方面,通过种植不同花色品种、设计景观图案、延长花期等方式,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农业。另一方面,通过发展养蜂业,开发蜂蜜、花粉、蜂王浆、蜂胶等系列蜂产品,深入挖掘油菜增收潜力。

2020-2021年度小麦秋冬种技术指导意见


2015-2016年度小麦秋冬种技术指导意见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今年7月以来,小麦主产区降雨较多,土壤底墒总体较足,前茬作物生长发育正常,大部分地区适期播种有保障。但西北部分地区降雨偏少,表墒不足。同时,气象部门预测,受厄尔尼诺影响,北方冬麦区秋冬季降水较常年偏少,气温总体偏高,部分地区可能出现秋冬连旱,对冬小麦播种出苗和安全越冬不利。为切实提高冬小麦播种质量,培育冬前壮苗,夯实明年夏粮丰收基础,现分区域研究提出2015-2016年度小麦秋冬种技术指导意见,供各地参考。

一、黄淮及北部冬麦区

该区包括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山西中南部以及陕西关中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冬小麦产区。本区生产条件较好,光热资源丰富,年降水量400-900毫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种植制度以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为主,小麦10月上中旬播种,5月底至6月上中旬收获。影响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短缺,干旱、冻害、干热风等自然灾害频发,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为害较重。该区小麦秋播及冬前管理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播前准备

1.品种选用。根据各地气候、土壤、地力、种植制度、产量水平和病虫害等情况,选用适宜品种。一是因天选种。根据气温条件选用冬性、半冬性品种,严禁跨区种植和选用未经审定的品种,北部冬麦区严格选用冬性品种,黄淮冬麦区选用冬性半冬性品种。二是因地选种。肥水条件好的高产田选用丰产潜力大的耐肥抗倒品种。缺水地区选用耐旱节水稳产品种。旱薄地选用抗旱耐瘠品种。土层较厚、肥力较高的旱肥地选用抗旱耐肥品种。三是因制选种。麦棉套种要求小麦品种适宜晚播、早熟,以缩短麦、棉共生期,同时植株较矮、株型紧凑、边行优势强等,以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四是因灾选种。干热风重的地区应选用适当早熟、抗早衰、抗青枯的品种,以躲避或减轻干热风的危害。五是因病选种。锈病感染较重的地区应选用抗(耐)锈病的品种,降水偏多、渍涝严重的地区宜选用耐湿、抗(耐)赤霉病及种子休眠期长的品种。六是因质选种。选用营养品质好,加工品质符合制成品要求,籽粒饱满、容重高的优质品种。七是严格引种换种。根据生产条件变化和产量提高更换新品种,防止不经过试验就大量引种、调种及频繁更换良种;在种植主推品种的同时,注意积极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并做好种子繁殖工作,确定接班品种,保持生产用种的质量。

2.种子处理。加强小麦种子处理,切实做好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减轻秋苗发病,压低越冬菌源,控制苗期地下害虫危害,可以推迟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等病害发病时间。根据各地小麦品种抗病性、发病程度以及气候条件、栽培方式,合理选择药剂。严格拌种用药量,禁止超量用药;拌种后立即播种,现拌现用,当日播完;适当增加药剂拌种后用种量。

3.秸秆还田。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要求长度7厘米,均匀抛撒地表。将已粉碎的秸秆耕翻入地下,如果采用深松技术,必须要旋耕,将秸秆切入土层,旋耕深度15厘米以上,秸秆还田后要灌水踏实,如果墒情适宜要及时耙压。

4.深耕(深松)耙压。深耕23-25厘米然后耙压,或深松30-35厘米再旋耕耙压,以破碎坷垃,沉实土壤,利于根系下扎,防止透风跑墒,保苗安全越冬。深耕或深松的效果可持续2年,1年深耕或深松,2-3年内旋耕整地即可。一年一作旱地休闲麦田深耕、深松应在7月上旬进行,利于纳雨蓄墒,结合播前耙耱收墒。

5.浇水造墒。坚持足墒播种,确保一播全苗。当0-40厘米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5%时,要先造墒再播种。对不能及时造墒而播后浇蒙头水的麦田及时划锄,防止土壤出现裂缝,减少土壤水分散失。

6.施用基肥。测土配方施肥,氮磷钾肥配合,补施微量元素肥。高产田采用氮肥后移技术,氮肥底施和追施各50%,其他肥料全部底施。根据生产经验,不同地力水平的适宜施肥量参考值为:亩产200-300公斤的低产田亩施纯氮(N)6-10公斤、磷(P2O5)3-5公斤、钾(K2O)2-4公斤,氮磷钾肥全部底施;亩产300-400公斤的中产田亩施纯氮(N)10-12公斤、磷(P2O5)4-6公斤、钾(K2O)4-6公斤,氮肥的70%底施,30%起身期追施,磷钾肥全部底施;亩产400-500公斤高产田亩施纯氮(N)12-14公斤、磷(P2O5)6-7公斤、钾(K2O)5-6公斤,氮肥60%底施,40%起身期或拔节期追施,磷钾肥全部底施;亩产500公斤以上超高产田亩施纯氮(N)14-16公斤、磷(P2O5)7-8公斤、钾(K2O)6-8公斤,氮肥50%底施,50%拔节期追施,磷钾肥全部底施。

(二)播种

7.适宜播期。一般冬性品种适期播种的日平均气温为16-18℃,半冬性品种为14-16℃。培育冬前壮苗,冬性和半冬性品种要保证冬前有效积温达550-600℃,同时还要考虑天气条件、肥力水平、病虫害和安全越冬等情况。一般北部冬麦区9月底至10月上旬,黄淮冬麦区北部和中部10月5-15日,黄淮冬麦区南部10月10-20日为适宜播期。

8.合理播量。合理播量、适宜基本苗数是奠定高质量群体的起点,也是构建合理群体结构,协调群体与个体、小麦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关系的重要措施。掌握的原则:一是品种特性,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的品种,适当减少播量。二是播种早晚,播种早的播量适当较少,播种晚的播量适当增加。三是地力水平,土壤肥水条件较好的基本苗宜稀,播量宜少。一般北部冬麦区亩基本苗20-30万,黄淮冬麦区北部和中部15-25万,黄淮南片15-18万。播种时日均温低于15℃以后,每推迟一天播种,基本苗增加1万左右,但最多不宜超过35万。

9.精细播种。用符合要求、质量合格的小麦播种机播种,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确定适宜播种行距,做到行距一致、播量准确、深浅一致,播种深度3-5厘米,不漏播、不重播。

10.播后镇压。带镇压器的播种机要做到随播随压,不带镇压器的播种机播种后要用镇压器镇压。要保证镇压力度,确保镇压质量,做到踏实土壤,减少田间墒情散失,促进麦苗生长,培育冬前壮苗,扩大壮苗比例。

(三)冬前管理

11.浇越冬水。对缺墒的麦田和秸秆还田、旋耕播种、土壤悬空不实的麦田,要适时浇越冬水,保苗安全越冬。冬灌时间一般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4℃、水分可及时下渗时进行,上大冻前完成。提倡节水灌溉,禁止大水漫灌,灌水后及时划锄,松土保墒,防止地表龟裂,避免透风伤根死苗。对于土壤墒情适宜、整地质量高、底肥充足、生长正常、群体适宜的麦田,冬前可不浇越冬水。对于没有浇水条件的麦田,在每次降雨后要及时划锄保墒。

12.化学除草。近年来,禾本科恶性杂草有逐渐发展趋势,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要立足春草秋治,抓好秋季化学除草,一般在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小麦3-4叶期,杂草2叶1心至3叶期时进行。防治野燕麦、节节麦、看麦娘、黑麦草等禾本科杂草,亩用6.9%骠马乳油40-60毫升加水30公斤进行叶面喷雾。防治节节麦、雀麦,亩用3%世玛30克或3.6%阔世玛20克,加水30公斤喷雾。防治播娘蒿、荠菜、猪殃殃等阔叶类杂草,亩用75%苯磺隆干悬浮剂1.0-1.8克,或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克,或20%使它隆乳油50-60毫升加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防除碱茅、硬草,在小麦出苗后亩用25%异丙隆可湿性粉剂200-400克,加水20公斤喷雾。

13.防治病虫。对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危害较重的麦田,亩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500毫升加水750公斤,顺垄浇灌;或50%辛硫磷乳油或48%毒死蜱乳油250-300毫升,兑水10倍,拌细土40-50公斤,结合锄地施入土中。麦黑潜叶蝇发生严重麦田,亩用40%氧化乐果80毫升,加4.5%高效氯氰菊酯30毫升,加水40-50公斤喷雾;或用1%阿维菌素3000-4000倍液喷雾,兼治小麦蚜虫和红蜘蛛。防治小麦纹枯病,亩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50公斤均匀喷施。小麦胞囊线虫发生严重田块,亩用5%线敌颗粒剂3.7公斤,在苗期顺垄撒施,并及时浇水,提高防效。

14.严禁啃青。要加强冬前麦田管护,管好畜禽,杜绝畜禽啃青,确保麦苗正常生长和安全越冬。

1234

《2019—2020年秋冬油菜怎么种?快来看看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技术指导意见!》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怎么种植物”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