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植物的养护管理措施。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种植植物,丰富的肉质感让很多人喜欢。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等相关内容,帮助大家学会植物种植。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小麦灌浆期如何管理?小麦灌浆期的管理措施》,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小麦灌浆期是小麦种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小麦粒形成的时期。处于灌浆期的小麦,会将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和转化的蛋白质通过同化作用贮存在小麦种子内。因而,做好小麦灌浆期的管理工作,是实现小麦经济价值的关键。那么,小麦灌浆期如何管理?现将小麦灌浆期的管理措施介绍如下。

一、叶面喷肥

小麦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叶面追肥可延长小麦叶片功能期,提高光合作用,防病抗倒,减轻干热风危害,加快灌浆速度,可亩用0.3%的磷酸二氢钾加1-2%尿素混合液,或加其它生态活性肥进行叶面喷施。扬花后5天左右喷第一次,间隔7天复喷一次,提高千粒重,优化改善籽粒品质。

二、一喷综防

小麦灌浆期是多种病虫发生危害高峰期,也是提高小麦千粒重的关键时期。此期主要防治对象有麦蚜和小麦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及叶枯病等。防治小麦病虫病时应视田间病虫的发生动态,而采取不同的防治技术,达到一喷多防的效果。具体防治方法为对麦蚜可选用10%吡虫啉或40%的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需兼治白粉病、锈病、赤霉病时,在防治蚜虫的药液中加入禾果利或50%多菌灵800倍液混合喷雾防治。注意每亩药液量不少于30公斤,要喷匀打透,使小麦各个部位全部着药,特别是下部叶片要着药,且忌惜水不惜药。混配用药要随配随用,不要存放。

三、拔除杂草

有节节麦、野燕麦、雀麦等禾本科恶性杂草发生的麦田,要结合其它农事活动及时拔除干净,并带出田外,将其消灭在结籽之前。

四、倒伏小麦补救

小麦灌浆期前发生的倒伏,由于头轻一般都能不同程度地恢复直立。灌浆后期发生的倒伏,由于头重不易完全恢复直立,往往只有穗和穗下茎可以抬起头来,但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补救对提高穗粒数和粒重意义重大。因风雨而倒伏的,可在雨过天晴后,用竹竿轻轻抖落茎叶上雨水珠,减轻压力帮其抬头,但切忌挑起而打乱倒向,或用手扶麦、捆把。喷洒磷酸二氢钾,每亩150―200克,以促进生长和灌浆。

五、适时收获

小麦在蜡熟期收获品质好,产量高。大面积收割时在蜡熟初期全中期,小面积则以蜡熟末期进行最合适。根据不同品种和栽培条件,安排好收割先后,及早动手,突击抢收,做到适时收割。此期至成熟阶段是保根、护叶、防早衰、增粒重,并预防旱、涝、风、病虫、倒伏等自然灾害的关键时期,所以不要让这些问题影响到丰收的喜悦,那就直接杜绝吧。

【小编结语】做好小麦灌浆期的管理工作,是实现小麦种植产量效益的关键,当引起农户们重视。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小麦灌浆期的管理措施,大家都了解了吗?

小编推荐

小麦灌浆期如何管理 5个要点早知道


五月来临,全国各地区的冬小麦陆续进入灌浆期,这个时期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也直接影响着产量的高低。那么,小麦灌浆期如何管理?做好这几点可获高产!

一、适时浇好灌浆水

一般在乳熟期至蜡熟期期间、常年干热风频发期之前根据土壤墒情浇水,当土壤相对湿度低于60%时,应及时浇水。应遵循四个原则:一是要少浇勤浇,每次水量不宜过大;二是严禁在风雨天气浇水;三是在成熟前半个月停止浇水;四是对氮肥施用量过多的麦田要严格控制灌水。

二、追施氮肥

小麦扬花期过后10至15天,要追施氮肥,结合浇水,亩施尿素3—5公斤。7天之后可以再追肥一次,这个时期补施氮肥,使小麦在灌浆期不早衰,生长旺势能提高灌浆速度,延长灌浆时间,增加了千粒重,从而使产量显著提高。同时,补施氮肥能增强小麦的抗逆性。

三、喷叶面肥

这个时期需叶面喷洒磷酸二氢钾1~2次,无论水地旱地,均可在抽穗至灌浆中期喷施磷酸二氢钾,一般用量为每次每亩200克,对水40~50公斤叶面喷施。对强筋小麦、脱肥发黄麦田、受冻麦田以及受雹灾麦田可配施适量尿素混合喷施,每亩用尿素1公斤和磷酸二氢钾100克,对水40~50公斤,叶面喷施2~3次,喷施间隔时间为10天左右。小麦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叶面追肥可延长小麦叶片功能期,提高光合作用、防病抗倒、减轻干热风危害。

四、严防倒伏

小麦灌浆期一般在4月底5月初,要严密关注天气预报,遭遇大风天气,要立即停止田间灌水。根据天气预报,在暴风雨前可采取挖渠排水措施,降低因土壤和植株含水量过大,导致根倒伏和茎倒伏的风险。如果后期倒伏,严禁人工帮扶,防止造成更大损害。倒伏后,一般其茎秆就会由最旺盛的分生组织处向上生长,恢复抬头和部分茎秆转向直立,光合作用和运输功能得到部分恢复。

五、病虫害防治

小麦灌浆期易发生蚜虫、吸浆虫、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等各种病虫。

1、蚜虫

当小麦穗蚜百穗蚜量达800头,益害比(天敌:蚜虫)低于1:150时,选用吡蚜酮、啶虫脒、吡虫啉、抗蚜威、苦参碱、耳霉菌等药剂喷雾防治,有条件的地区,提倡释放蚜茧蜂、瓢虫等进行生物防治。在多种病虫混发区,可选用合适的杀菌剂、杀虫剂科学混用,综合施药。

2、吸浆虫

可在小麦抽穗前,选用辛硫磷颗粒剂制成毒土均匀撒到地表,随后浇水防治,小麦抽穗后开花前可选用辛硫磷、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氟·吡虫啉等药剂喷雾防治。

3、白粉病、锈病

发病初期,当田间白粉病病叶率达10%或叶锈病病叶率达5%时,及时组织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吡唑醚菌酯、丙环唑等。

4、赤霉病

如在小麦开花期有2天以上连阴雨天气,首次施药时间应提前至抽穗期,药剂可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福美双、甲基硫菌灵、枯草芽孢杆菌等,要用足药量,施药后3~6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治。

另外,在小麦灌浆期做好田间除草工作也十分重要,要趁杂草结实前人工拔除,减少留在田中草籽量,防止蔓延成灾。尤其是禾本科杂草为害较大,同时要注意防除地头杂草。

种水稻灌浆期的管理要点


水稻灌浆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田间管理应以养根保叶、防止早衰、提高光合效率、促进灌浆、提高结实率和粒重为目标。

一、补施粒肥看苗、看田、看天施用粒肥。叶色偏黄、剑叶短小的应补施,叶色浓绿、剑叶肥大的不施;瘦田补施,肥田不施,晴天多的补施,阴雨天多的不施。一般在破口期每亩施尿素2~3公斤为宜。

二、合理灌溉灌浆结实期合理灌溉,可以养根保叶、减少空粒和秕粒。抽穗扬花期田间要保持一定水层。灌浆期以湿润为主,干干湿湿间隙灌溉,即上水后自然落干1~2天再灌水,以保持根系活力。透水性好的沙壤土常因缺水而早衰,不宜采用此法,应保持薄水层。扬花期遇高温或结实期遇低温,要及早灌深水调节温度,以减少空粒和秕粒。收割前不宜过早断水,早稻在收割前4~5天断水,中晚稻在收割前6~7天断水。

三、抓好四防

1、防治病虫害。这一时期主要病虫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应将总茎蘖数偏多、长势旺盛的田块作为防治重点,抓住水稻破口关键时期进行防治。

2、防倒伏。水稻倒伏主要发生在结实期,除加强肥水管理,防治病虫害外,还可对旺长田块多次喷施3%过磷酸钙浸出液,在即将齐穗时用40%玉米健壮素40毫升加水40公斤喷施,抑制穗下间节伸长,增强抗倒能力。

3、防贪青。对生长过嫩、叶片肥大、剑叶下披的田块在乳熟期喷施500毫克/公斤乙烯利促进老熟。

4、防早衰。除增施粒肥,加强水浆管理外,还可叶面喷施2%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液,后期喷施粉锈宁和绿叶先锋混合液,可明显保叶防衰。

小麦返青期管理的主要措施!!


小麦返青是指早春麦田半数以上的麦苗心叶(春生一叶)长出部分达到1-2厘米时。在小麦返青期间,麦田管理是不可缺少的。那么在小麦返青期管理的主要措施有哪些呢?

一、锄划松土

这是促麦苗提早返青、健壮生长的重要措施。锄划松士的次数,一般从返青起至拔节共锄划23次,松士深浅应先浅而后逐次加深。高产田,苗多有倒伏危险的麦田必须在起身前后进行一次深中耕。

二、追肥

返青肥要因苗追施。对于冬前长势较弱的23类苗或地力差、早播徒长脱肥的麦苗,应早施、重施返青肥,可在地表开始化冻时抢墒追施(顶凌施肥)。一般每亩可追施碳酸氢铵20千克左右,缺磷麦田应混合追施过磷酸钙每亩15千克左右。有条件的最好施磷酸二铵每亩10一15千克。返青肥对于促进麦苗由弱转壮,增加亩穗数有重要作用。但对于苗数较多的一类苗,或偏旺而未脱肥的麦田,则不施返青肥。应推迟到起身时追施,以控制无效分蘖,达到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亩穗数的目的。

三、揭被清垄

冬季盖被的小麦,必须在返青后适时揭被清垄,以利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

四、浇返青水

什么时候浇返青水好?要看地、看苗灵活掌握。凡冬前未浇冬水或冬灌偏早,返青时比较干旱的麦田(干土层在3厘米以下),则可适当早浇返青水,但水量不宜过大,更不能大水漫灌。

五、化学除草

麦田化学除草,用工少、效益高。目前常用的除草剂和施用方法:若用72%2,4D丁脂,每亩用量4050克,兑水1520千克;若用20%二四甲氯水剂,每亩用量200250克,兑水1520千克喷雾。一般喷药时间在返青后至拔节前,选晴朗天气,无风、无露,气温较高时喷药较好。

小麦的灌浆期是什么时候?遇到病虫害怎么防治?


小麦灌浆期是小麦籽粒形成的一个阶段,在灌浆期内,小麦茎、叶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和转化的蛋白质通过同化作用贮存在小麦种子内。阳历五月中旬左右,冬小麦将陆续进入灌浆期,此间气温高,蒸腾作用强,植株代谢旺盛,农业气象专家提醒农民朋友,要及时浇好灌浆水。

小麦从开花受精到籽粒成熟,一般经历30-40天,期间籽粒内外部发生一系列变化,大体分为三个过程:

第一:籽粒形成过程。受精后,子房迅速发育、形成胚的各部器官。受精10-15天,籽粒外形基本形成,长度达最大值的3/4,由坐脐达到多半仁阶段,籽粒已经具有了发芽能力,这一时期为籽粒形成期。这一时期,应保证肥水条件,防治病虫害,以利于减轻籽粒退化、保住粒数。

第二:灌浆过程。从多半仁经过顶满仓到蜡熟期前为灌浆阶段,又可分为乳熟期和面团期两个时期:

(1)乳熟期:历时约12-18天,多半仁后籽粒长度先达到最大,然后宽度和厚度明显增加,至开花后20天左右达到最大值(顶满仓)。随着体积的不断增长,胚乳细胞中开始沉积淀粉,干物重迅速增加,千粒重增长量迅速,这是籽粒增重的主要时期。籽粒的绝对含水量比较稳定,但含水率则由于干物质的不断积累由70%逐渐下降到45%左右;茎叶等营养器官贮藏养分向籽粒中转运,籽粒外部颜色由灰绿变鲜绿再至绿黄色,表面有光泽,胚乳由清乳状到乳状。

(2)面团期:历时约3天,含水量下降到40-38%,干物重增加转慢,籽粒表面由绿黄色变成黄绿色,市区光泽,胚乳呈面筋状,体积开始缩减,灌浆接近停止。

灌浆过程是决定粒重的关键阶段,灌浆时间的长短和灌浆速度的快慢。粒重的高低,田间管理很关键,特别是顶满仓到面团期要注意防倒伏。

第三:成熟过程,也包括两个时期,即蜡熟期和完熟期

(1)蜡熟期:一般经历3-7天,含水量下降至22-20%,籽粒由黄绿色变为黄色,胚乳由面筋状变为蜡质状,后期变硬,籽粒干重达最大值。此时是带杆收割的最适时期。

(2)完熟期:含水量下降到20%以下,干物质停止积累,体积缩小,籽粒变硬,已不能用指甲切断,即硬仁,为成熟种子的特征。此期时间很短,宜在蜡熟期后此期到来前抢早收获,以防断穗落粒,引起无谓的损失。

附:灌浆期是农作物的一个生长时期,即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蛋白质和积累的有机物质通过同化作用将它们储存在籽粒里的一个阶段。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即营养生长阶段(从种子萌发到分蘖),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从拔节到孕穗)和生殖生长阶段(从抽穗到成熟)。在第三生长阶段,籽粒形成后就进入灌浆期。灌浆期是指将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蛋白质和积累的有机物质通过同化作用将它们储存在籽粒里的一个阶段。

同化作用是生物新陈代谢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即把消化后的营养重新组合,形成有机物和贮存能量的过程。因为是把食物中的物质元素存入身体里面,故谓同化作用。同化作用的类型包括自养型和异养型。简单说,同化作用就是把非己变成自己;异化作用正好相反,把自己变成非己。

附二:小麦灌浆期遇到病虫害怎么防治?

1、防治小麦吸浆虫成虫和麦蚜。5月上中旬小麦扬花期,吸浆虫进入羽化、产卵,是成虫防治的关键时期。此期小麦上部有吸浆虫成虫产卵,中下部叶片有麦蚜繁殖,这时选用对路农药科学防治可以做到两虫兼治之效。最好选用吡虫啉和辛硫磷复配制剂喷雾,如30%虫无踪1号。也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或10%吡虫啉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2、需要兼治纹枯病时,可选用5%井岗霉素100~150毫升或20%纹霉清60~100毫升与前述杀虫剂混合喷雾防治,要对准小麦茎基部喷雾,用药应到位。

3、需兼治白粉病,条锈病或花期遇雨需防治赤霉病时。在防治吸浆虫、蚜虫的药液中按1500~2000倍的稀释倍数加12.5%烯唑醇、25%戊唑醇或按1000倍的稀释倍数加20%三唑酮、50%多菌灵混合喷雾防治。

注意:①每亩药液量不少于30公斤,要喷匀打透,使小麦各个部位全部着药,特别是下部叶片,切忌惜水不惜药。②混配用药要随配随用,不要存放。

此外,应及时拔除禾本科杂草。由于节节麦、野燕麦、看麦娘等恶性杂草繁殖快、危害重,又比小麦成熟早,其种子随着不断成熟而脱落于地表,到小麦成熟时大部分种子已基本落地,给明年留下隐患。因此,有这类恶性杂草发生的麦田,要在小麦抽穗和灌浆前结合其它农事活动彻底拔除干净并带出田外,将其消灭在结籽之前。

一年生禾本大麦灌浆期管理技术


大麦,别名牟麦、饭麦、赤膊麦,与小麦的营养成分近似,但纤维素含量略高。

大麦属一年生禾本、秆粗壮,光滑无毛,直立,叶鞘松弛抱茎,多无毛或基部具柔毛;两侧有两披针形叶耳;叶舌膜质,具坚果香味,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蛋白质、钙、磷含量中等,含少量B族维生素。

因为大麦含谷蛋白(一种有弹性的蛋白质)量少,所以不能做多孔面包,可做不发酵食物,在北非及亚洲部分地区尤喜用大麦粉做麦片粥,大麦是也是我国主要种植物之一。珍珠麦(圆形大麦米)是经研磨除去外壳和麸皮层的大麦粒,加入汤内煮食,见于世界各地。

大麦生长期至少90天,在谷类作物中是较短的。所以在喜马拉雅山脉生长季节很短的坡地也可栽培,但产量较低。其抗干热的能力也较其他小粒作物强,在北非近沙漠地带于秋天播种,在欧洲西部和北美的冷温潮湿地带于春天播种。

我国各地都有栽培。我国大麦的分布在栽培作物中最广泛,但主要产区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青藏高原。啤酒工业的发展和对大麦原料的需求,西北和黑龙江等地啤酒大麦发展较快。根据生态因素中的光、温条件以及地理位置、播种期等特点,将中国栽培大麦划分为三大生态区。

大麦灌浆期管理技术如下:

一、适时灌好灌浆水

灌浆期是大麦籽粒产量的最终形成期,对水分需求较多,根据墒情灌好灌浆水,满足大麦灌浆对水分的需要,可防根系早衰,有以水养根、以根保叶、以叶保粒的作用。

二、综合防好治病虫害

大麦灌浆期是多种病虫为害的高峰期,采取一喷三防的措施,一举多效防治好大麦蚜虫、白粉病、锈病等,可每亩用20%三唑酮乳油50毫升+10%吡虫林可湿性粉剂10克,或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0~100克+3%啶虫咪乳油20~3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防治。

三、喷施叶面肥

灌浆初期,每亩叶面喷施1~2次0.2%磷酸二氢钾100克,千粒重可增加2~3克,增产10%左右,因为后期喷磷酸二氢钾有利于增加大麦茎叶中有效磷和糖分的含量,可促进灌浆,使千粒重增加,且成熟期提前。

《小麦灌浆期如何管理?小麦灌浆期的管理措施》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整形植物的养护管理措施”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