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与防治。

植物种植相信每个家庭都有种植,那么种植植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注意的事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菇房跳虫的发生与防治措施》,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跳虫是一种菇类常见虫害,在生产上已发现跳虫为害的食用菌有平菇、草菇、鸡腿菇、香菇、杏鲍菇、大球盖菇、木耳、猴头、姬松茸等。菇房跳虫的发生与防治措施介绍。

一、菇房跳虫的种类

菇房中常见的跳虫有有黑角跳虫、黄疣跳虫、菇紫跳虫、紫跳虫等。跳虫颜色和个体大小因种类而异,但都具有灵活的尾部,弹跳自如。跳虫体表具油质,不怕水。跳虫多发生在潮湿的老菇房内,常密集在床面或阴暗处。主要咬食食用菌的子实体,且多从伤口或菌褶侵人。一个完整的菇体被害3天,就不堪食用,更不能作为商品。条件适宜时,跳虫在菇房内每年可发生6~7代,繁殖极快。发生严重时,菇床上好像铺了一层烟灰状的粉末。所以,跳虫俗称烟灰虫。

二、跳虫的生长习性

1、生长繁殖。周期短,生长繁殖快跳虫在温暖(20℃--28℃)潮湿(空气相对湿度85%)的条件下相当活跃,繁殖速度最快,每年可发生6代--7代。

2、生活范围广,杂食性强。跳虫多发生在通风透气差,环境过于潮湿,卫生条件极差的菇房,不仅在菇房内为害多种食用菌,而且在土壤、杂草、枯枝落叶、牲畜粪便上常年可见。它们可在水面漂浮,且跳跃自如,特别是在连续下雨后转晴时数量更多。

3、携带和传播病虫害,造成交叉重复感染。跳虫的成虫和幼虫体表携带大量的病菌和螨虫。随着跳虫产卵取食等活动,跳虫病虫害也迅速蔓延到所到之处。若条件适宜,则出现交叉重复感染,给食用菌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三、菇房跳虫防治措施

1、清洁卫生,消灭虫源

彻底清除制种场所和栽培场所内外的垃圾,尤其不要有积水,防止跳虫的孳生。

跳虫喜温暖潮湿但不耐高温,培养料最好采用发酵料,使料温达到65℃--70℃,可以杀死成虫及卵。菇房和覆土要经过药物熏蒸消毒后方可使用。

菇房门窗安装纱网。

2、诱杀法

跳虫有喜水的习性,对于发生跳虫的地方可以用水诱集后消灭,具体做法是:用小盆盛清水,很多跳虫跳于水中,第二天再换水继续用水诱杀,连续几次,将会大大减少虫口密度。

用稀释1000倍的90%敌百虫加少量蜂蜜配成诱杀剂分装于盆或盘中,分散放在菇床上,跳虫闻到甜味会跳入盆中,此法安全无毒,同时还可以杀灭其他害虫。

3、药物防治

对食用菌病虫害不提倡使用农药防治,应尽量采用其他方法,少用或不用农药,只有当虫害严重时方能不得已而为之。

床面无菇时,可用0.2%乐果喷杀。

出菇期可喷150倍液--200倍液除虫菊酯。

喷洒苦楝制剂:按苦楝皮:水=1:3--1:5的比例配制,混匀后熬1.5小时即成原药,用时稀释1倍,随配随用。

每立方米用9.9克磷化铝熏蒸。

zw59.com推荐

柑橘黑皮果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不少种植过柑橘、柠檬、柚子的农户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夏秋时节,这些果实会出现果皮变黑的情况,俗称“黑皮果”,这种果实果小,味酸,皮黑,大大损失了种植户的利益,喷施一些杀菌剂,不但不见效果,而且浪费了农药,造成了人力和财力的浪费。现将柑橘黑皮果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发生原因

柑橘黑皮果是由柑橘锈壁虱(又名柑橘锈蜘蛛、锈螨、刺叶瘿螨)为害造成的。柑橘锈壁虱成螨、若螨和幼螨以刺吸式口器刺入果实和叶片吸取汁液,当油细胞被破坏后,溢出的油质被氧化变成褐色至污黑色,果农称之为“油皮坨”“油皮柑”。受害叶片叶背呈黑褐色,似被烟熏过,污色抹不掉(感染煤烟病的霉层则可抹掉)。当柑橘果实(或叶背)呈黑褐色后即错过了防治最佳时机。锈壁虱为害柑橘果树,还会造成大量叶片枯黄脱落,削弱树势,严重影响下年产量。

2..发生特点

柑橘锈壁虱寄主仅限于柑橘类果树,发生高峰期可同时看到幼螨、若螨、成螨。以成虫在夏秋梢上越冬,下年转移至春梢及果实上为害。一般从5月开始在春梢嫩叶叶背为害,被害叶片背面呈黑褐色网状纹,并引发大量落叶。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开始为害果实,7月至9月是锈壁虱为害高峰期,以果实受害最重。其间如遇高温高湿天气,则不利于锈壁虱繁殖;如遇高温干旱,则锈壁虱为害加重,10月份仍可成灾。

3.防治措施

锈壁虱虫体很小,初为白色,后变淡黄色,发生严重时叶、果上有虫和卵成片出现。因此,要注意田间观察,方法是用放大镜观察叶片(重点是叶背)和果面,如发现有个别果实表面有灰尘状的虫体时,应立即开展药剂防治。药剂防治锈壁虱,应先喷洒树冠内部和下部,再喷树冠外部和上部,重点喷叶背和果实的向阴面。喷药时间以上午10时前和下午5时后为宜。喷药应仔细、周密,喷药量以叶片、果实湿润但没有药液下滴为宜,一般连喷2~3次,每次间隔7~10天。

石硫合剂是防治锈壁虱的有效药剂,不同季节选用不同的使用浓度。一般春季0.2~0.3波美度、夏季0.1波美度、秋季0.2~0.4波美度、冬季0.6~0.7波美度。在高温季节,施用的浓度必须谨慎。其他有效药剂有75%克螨特、50%三环锡、20%灭扫利、50%托尔克、20%溴氰菊酯、40%氧化乐果、1.8%阿维菌素乳油、63%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多毛菌粉(每克7万菌落)等。现在湖南省沅江市橘农用大生(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治柑橘锈壁虱,效果较好,持效期长。喷施一次大生600倍液,持效期达30~60天。一般年份连续防治1~2次,重发年份连续防治2~3次,可兼治柑橘煤烟病等易侵染和影响果实外观色泽的病虫害。

发生原因柑橘果实从幼果到成熟果皮变黑,不是病害危害的结果,而是一种叫柑橘锈壁虱(又叫柑橘锈蜘蛛、锈螨、刺叶瘿螨)的为害造成的。该虫的成螨、若螨和幼螨以刺吸式口器刺入果实和叶片汁液,当油细胞破坏后,溢出的油被氧化变成褐色至污黑色,果农称之为“油皮坨”、“油皮柑”、“油炸坨”。叶片被害后,叶背变成似火烟熏过的黑褐色,但不能抹掉,而感染煤烟病的霉层则是可以抹去的。一旦当柑橘果实(或叶背)出现黑褐色后再喷药剂防治,也就错过防治时机,无法挽回损失了。柑橘受到锈壁虱的危害后,还会造成大量叶片枯黄脱落,削弱树势,对下年产量也有不利影响。

发生特点锈壁虱在各地柑橘产区均有发生,且寄主只限于柑橘类。其年发生代数为18~22代,世代重叠,发生高峰期可看到幼螨、若螨、成螨同时出现,以成虫在夏秋梢上越冬,下年转移至春梢及果实上危害,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开始为害果实,7~9月是锈壁虱为害的高峰期,以果实受害最重。秋梢发生后转移到秋梢危害。干湿度对其发生有很大的关系,7~9月如果高温高湿,不利于锈壁虱的生存和繁殖;但若在这段时间高温干旱,则为害加重,如不及时开展防治,10月份仍可猖獗为害果实,影响产量和品质。秋后,随着气温下降,虫口逐渐减少,但在暖冬年份的11月份会有危害。

防治措施

1.加强观察调查。柑橘锈壁虱虫体很小,只有0.1~0.13毫米,初为白色,后变淡黄色,多时一叶一果上有虫和卵成百上千,一般从5月开始逐渐迁移到春梢嫩叶背面危害,被害叶叶背呈黑褐色网状纹,并能引发大量落叶。因此,要注意田间观察和检查,其检查方法是用放大镜检查叶片(重点是叶背面)和果面,当虫口密度达到放大镜平均(抽10个择点)每视野1~2头或者发现一些植株有个别果实表面有灰尘状的虫体时,应立即开展药剂防治,而不能看到较多的果实表面出现灰尘状,尤其是果实表面出现锈铜色时再喷药,这样就错过防治适期了。

2.正确的喷药方法。喷药防治锈壁虱,应先喷树冠内部和下部,再喷树冠外部和上部,重点喷叶背和果实的向阴面。喷药时间以上午10时以前和下午5时以后为宜,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间喷药。喷药应仔细、周密,喷药量以叶片、果实湿润但不下滴为宜,一般连喷2~3次,间隔期7~10天。

3.合理选用药剂。石硫合剂是防治锈壁虱的有效药剂,应根据不同季节选用不同的使用浓度。一般春季0.2~0.3波美度,夏季0.1波美度,秋季0.2~0.4波美度,冬季0.6~0.7波美度。施用的浓度必须慎之又慎,在开展喷药前,应先少量试验,看结果如何后,再大面积喷用石硫合剂。其他有效药剂有75%克螨特、50%三环锡、20%灭扫利、50%托尔克、20%溴氰菊酯、40%氧化乐果等常用农药。其他药剂还有1.8%阿维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63%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多毛菌粉(每克7万菌落)300~400倍液等。现在不少地方用大生防治柑橘锈壁虱,表现效果好,持效期长,大生主要成分为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治柑橘锈壁虱,喷施大生600倍液1次,持效期达31~60天,相当于好年冬、四螨嗪和螨虫立克等常规杀螨剂的3~4倍,用大生防治柑橘锈壁虱,一般年份防治1~2次即可,重发年份防治2~3次即可。并可兼治柑橘煤烟病等易侵染和影响果实外观色泽的病害,改善叶色和果实外观,提高果实成熟度和品质,在取得相同防治效果的情况下,使用大生的成本约为使用常规药剂的一半。

菇房越冬保温增温管理技术


近期正是菇房出菇的好时期,所以对于环境的温度以及保温措施多要做好,正常菇房温度不低于8℃。有什么好的保温、增温的方法呢?栽培技术管理要点有哪些呢?

菇房保温出菇

保温的主要措施是加厚房顶覆盖物,门上挂棉门帘,早、晚关严门窗来保温,晴天中午前后开门窗通气。雨雪天气仅开背风通气孔进行短时间通气,有寒流或大风天气,将门窗及通气孔关闭,以防冷空气侵袭。有加温设施的,可加热提高菇房温度。

增温和保温发菌

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接种的杏鲍菇、香菇、银耳、阿魏菇等,正处在发菌阶段,而发菌较适宜的温度为20℃~27℃,菇房内要达到这个温度范围仅靠保温是不行的,必须加温和保温相结合,即用火道、蒸汽或煤炉等提高菇房温度,同时辅以保温措施,以维持菌丝生长要求的适温条件。

早春栽培菇类管理

栽培量大的黄背木耳、猴头、滑菇、姬菇等,为早出菇或延长其在春季出菇,可在2月接种,尤其是黄背木耳,菌丝生长较慢,生理成熟时间长,要赶在5月中旬吊袋出耳,可在2~3月接种。袋栽黄背木耳,一般采用两端接种,在20℃~27℃条件下培养发菌,菌丝45~50天可长满袋。

椴木栽培香菇点菌

l月已架晒好的锻木,2月便可点菌。先在椴木上打4排接种穴,行距6~8厘米,穴距10~12厘米,深度2~3厘米,直径2厘米。将两排接种穴错开呈梅花状排列。将挑选好的香菇菌种掰成块状,填在接种穴内不要将菌种弄碎,用树皮盖或用蜡封口。接上菌的椴木就叫菇木。将菇木顺码式或直立式堆叠成堆,上盖树叶及草席,最外面用薄膜覆盖,进行堆积保温发菌。堆积发菌30~45天。发菌期间,每7~10天翻堆1次,翻堆的同时检查菇木干湿度及杂菌浸染情况。当菇木偏干时,及时喷水润湿菇木,若菇木偏湿,应掀去周围薄膜通风散湿。

平菇块菌病的发生症状及防治


平菇(学名:Pleurotusostreatus;又名侧耳、糙皮侧耳、蚝菇、黑牡丹菇,台湾又称秀珍菇)是担子菌门下伞菌目侧耳科一种类,是种相当常见的灰色食用菇。平菇芽管不断分枝伸长,形成单核菌丝。性别不同的单核菌丝结合(质配)后,形成双核菌丝。双核菌丝在隔膜上有锁状联合。双核菌丝借助于锁状联合,不断进行细胞分裂,产生分枝,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无限地进行生长繁殖。

在子实层中,双核菌丝顶端产生担子,其遗传物质进行重组和分离,形成四个担孢子。孢子成熟后,从菌褶上弹射出来,完成一个生活周期。由于平菇栽培的种类繁多,作为生产者来说要能从外观简单区别常见的种类,以避免产销不对路。所以,本文也主要从外观上简要介绍平菇几个常见的栽培种类的形态特征。

平菇的营养分析

1.平菇含有抗肿瘤细胞的硒、多糖体等物质,对肿瘤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具有免疫特性;

2.平菇含有的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等作用,故可作为体弱病人的营养品,对降低血胆固醇和防治尿道结石也有一定效果,同时对妇女更年期综合症可起调理作用。

平菇的功效作用

功效作用方面,平菇性平,味甘,具有补虚、抗癌的功效,能改善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调节植物神经。平菇含有多糖体,对肿瘤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具有免疫特性。平菇还有追风散寒、舒筋活络的作用,可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经络不适等症。此外,平菇对肝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溃疡、软骨病、高血压等都有疗效,对降低血胆固醇和防治尿道结石也有一定效果,对女性更年期综合症可起到调理作用。

平菇块菌病的发生症状及防治

平菇块菌病的病害症状:

该菌菌丝与平菇菌丝相仿,肉眼无法区分;它可深入基料内部,与平菇菌丝争夺营养、水分以及自下而上的空间,抑制平菇出菇能力。其生理成熟的菌丝体,在培养料出菇面形成子囊果,尤其是畦栽时在菌柱周围与土壤接触区域大面积发生;群生或集生的子囊果外形呈脑状皱纹块,极似去掉涩皮的核桃仁,皱皱巴巴不舒展;初出现时大多数菇农误认为是平菇现蕾,结果数天之后仍无发化现象,只是子囊果由初期的奶白色转为浅奶黄色,再逐渐变为黄褐至红色,且其体积也在不断膨大,此时采取各种手段防治为时已晚。该病害发生严重时,可令整批栽培只菇不出。菇棚内散发高浓度漂白粉的气味,是块菌病发的重要标志之一。

平菇块菌病的发病原因:

锹氏裸囊菌是食用菌栽培生产中的恶性杂菌。孢子大量存在于基料中,生命力极强,遇16~35℃温度、70%以上的空气湿度,可很快萌发并形成危害。该病菌对覆土式栽培的平菇危害特别严重。

平菇块菌病的防治措施:

1、培养料一定要经充分、均匀的堆酵处理,且含水率不可高于63%。

2、栽培用土的处理参照前述。

3、菌袋进棚前,除按前述要求处理大棚外,间隔5天重喷1~2遍1.2%以上浓度的漂白粉溶液。有发病记录的地区,还要加喷一遍多甲溶液。

4、一旦发现块菌发生,大棚内应立即加大通风、降低温度和湿度,并将发病区域及其外沿3厘米(深度视发病时间及程度而定)连土带培养料挖除,回填处理过的细土,并全棚地毯式喷洒一遍1%漂白粉溶液,发病挖除部位涂抹4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溶液。

蔬菜发生早衰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蔬菜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而蔬菜早衰是生产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到蔬菜的品质和产量。所以如何延缓植株衰老、提高蔬菜产量,成为蔬菜种植的重点,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蔬菜发生早衰原因及防治措施吧。

一、早衰原因

1、秧苗老化

在蔬菜育苗过程中,如果苗龄过长,会到秧苗老化,另外为了抑制幼苗徒长,在育苗期喷施多效唑、矮壮素、助壮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也会到秧苗老化。这种秧苗在定植后就会出现缓苗慢、主根生长不良的情况,为后期早衰埋下隐患。

2、根系受损

长期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或盐碱化,或者使用未腐熟的农家肥造成烧根,在生产管理上肥水管理不当也会造成根系受损或者发育不良,这些都会导致植株营养不良而引起早衰。

3、病虫害

病虫害也是造成蔬菜早衰关键原因,在进入冬季后,低温高湿寡照的环境条件为病虫害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病虫害危害植株影响植株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诱发早衰。

二、防治措施

1、适龄定植

要合理安排育苗时间,适龄定植,在苗期加强肥水管理,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注意浓度和次数,避免秧苗老化,培育壮苗。

2、养根

要深翻土壤,营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深翻土壤,耕层达到35-40厘米,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和保肥的能力,促进根系发育。合理浇水施肥,促进根系发育,底肥要选择完全腐熟的有机肥,后期追肥要选择高钾型肥料和平衡型肥料交替使用,避免长期偏施高钾型肥料。定植后要控制浇水,加强中耕,定植后采用地膜覆盖,提高地温,促进根系下扎,提高根系吸收能力。

3、合理用药防治病虫

防治蔬菜病虫害要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及早喷药预防,注意喷药要科学合理,切忌喷药过频、浓度过高,以免造成药害,加速蔬菜早衰。

三、发生早衰后应对措施

1、摘叶疏果

蔬菜发生早衰后,处理要提高室温外,还要疏花疏果,适当少留果实,促进营养生长,同时适时早收,并及时摘除下部病叶和黄叶,减少营养消耗。

2、养根护叶

在蔬菜生长中后期或者长势较弱是,最为常见的就是叶面喷肥,可以喷施氨基酸叶肥加氮磷钾型叶肥,能延缓叶片衰老,促进叶片恢复正常。

3、预防病虫害

发生早衰后,抗病力较差,这时需要用药剂防治病虫害,可用嘧菌酯、啶酰菌胺、吡唑醚菌酯等广谱性杀菌剂防治病害,用阿维菌素、吡虫啉、联苯菊酯等药剂来防治害虫。

以上是蔬菜发生早衰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

葡萄日灼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北方的果树上经常发生一种非侵染性生理病害,叫做日灼病。对于葡萄来说,这个病害危害非常严重,一旦感染此病害,不管是露地栽植还是设施栽植,都无法幸免。发病严重地块还会出现颗粒无收现象,给果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那么如何有效避免?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一、日灼病的病症

葡萄日灼病主要危害植株的果实,其中以幼果为主,受危害的果实起初在受害部位形成火烧状褐色不规则的近圆形斑点,之后随着病情加重,受害部位会逐渐下陷、干枯,影响果实的外观品质,进而导致商品价值大大降低。因为此种病害主要是由高温强光照所引起的,所以危害严重的部位主要集中在向阳面的果实。

二、日灼病发生规律

葡萄日灼病的发生除了与气候环境条件有关之外,还受树势强弱、负载量大小以及叶片质量等因素的影响。比如高温、低湿的天气所引起的蒸发量增大、失水严重的现象就会导致此病的发生;除此之外,树势过弱、过旺等不合理生长、植株负载量过大、通风透光性不良、施肥结构不合理、疏果正值太阳直射的中午等等。以上提到的这些因素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引起或加重日灼病的发生,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高温、低湿、太阳直射等气候方面的因素,所以在制定防治措施把此考虑进去。

三、葡萄日灼病的防治措施

根据以上对发生规律进行的分析,并结合相关生产实际,对于葡萄日灼病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防治。

1、针对气候环境条件,做适应性工作予以防治

通过“发生规律”一节,我们发现气候环境条件对葡萄日灼病发生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所以在防治工作中必须把这个放到首位来进行,具体如下:

(1)设施葡萄:通过认为操作适当控制设施内的温度以及湿度,其中温度一般以白天22-25℃,夜间9-12℃为宜;湿度一般通过小水勤浇的方式进行调节;

(2)露地葡萄:此种方式栽植的葡萄最害怕太阳直射,所以在建园的时候可以考虑采用小棚架式栽培,此种栽培方式在日灼病防控方面明显由于立架式(注意:两种栽培方式各有各的优点与缺点,所以在选择时一定要结合当地情况,抓重避轻。)。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套双层花纸袋的方式来防治日灼病的发生,采用此种方法一定要注意纸袋的选择,慎用白色纸袋。

2、针对树形树况,做相应的调整

虽说树势状况并不是葡萄日灼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但是树势弱会明显增加此种病害的发生机率,所以在生产上一定要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尽量以培育中庸健壮树势为主。除此之外,对于日灼病发生严重的果园还要由针对性的修剪,尽量保证结果枝条不受太阳直射的影响,具体来说就是:在夏季修剪时果穗附近可适当多留些叶片,及时转动果穗于遮阴处,而在无果穗部位,适当去掉一些叶片,适时摘心、减少幼叶数量,避免叶片过多,与果实争夺水分。

3、针对肥料种类,做合理搭配

目前,农业上推广力度比较大的施肥方式就是测土配方施肥,此种施肥方法主要时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来有选择性的搭配施肥,此种施肥方法在防治葡萄日灼病的发生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如果不是采用此种施肥方法,则需要结合相关生产实际经验,适量减少氮肥的施用,增施磷、钾、钙等肥料,尤其时在容易发病之前的一段使用,效果更好。

具体原因如下:氮肥多,树就会徒长,进而消耗大量的养分以及水分,此时如果遇到高温天气,作为浆果的果实会首先大量失水,然后日灼病就发生了;而磷、钾、钙类肥料的施用会明显增加根系的生长发育,进而增强植株的抗旱性能,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日灼病发生的概率。

4、针对疏果时期,多加借鉴学习

葡萄日灼病发生多在疏果时期,所以此时进行此项农事操作的时候一定要防止因操作不当引起日灼病发生的现象。根据果农的生产经验,葡萄疏果以避开阳光直射强烈的中午时间,主要集中在上午10点至下午3点之间,除此之外还要采取保护措施,以免弄掉葡萄表面的果粉,增加发病机率。

关于葡萄日灼病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植物59网其他农业内容。

《菇房跳虫的发生与防治措施》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