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植物的方法有哪些。

植物种植相信每个家庭都有种植,那么种植植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注意的事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黄瓜褐斑病有什么表现?治疗方法有哪些?》,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黄瓜褐斑病又称靶斑病,俗称小黄点,近几年在我国各地普遍发生,已成为危害保护地黄瓜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率一般在20%~40%,严重时可达60%~70%,造成落叶、落果等现象。黄瓜褐斑病有什么表现?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黄瓜褐斑病有什么表现?

多从黄瓜盛瓜期开始发病,中、下部叶片先发病,向上发展。初期在叶面生出灰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展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近圆形边缘不太整齐的淡褐色或褐色病斑。病斑多数直径8~15毫米,小的3~5毫米,大的20~25毫米。后期病斑中部颜色变浅,有时呈灰白色,边缘灰褐色。湿度大时病斑正、背面均生稀疏的淡灰褐色霉状物。有时病斑相融合,叶片枯黄。发病重时,茎蔓和叶柄上也会出现椭圆形的灰褐色病斑。

种子可以带菌,带菌率不高,从南瓜种子上可以分离到较多病菌,因此,即使黄瓜种子不带菌,当与南瓜稼接时,南瓜种子所带病菌也能成为初侵菌源。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借气流或雨水飞溅传播,进行初次侵染,初侵后形成的病斑所生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向周围蔓延。分生孢子传播多在白天进行,以10:00~14:00时为传播盛期。温、湿条件适宜,病菌很快侵入,病害以25~28℃、饱和相对湿度下发病重,昼夜温差大的环境条件会加重病情。植株衰弱,偏施氮肥,微量元素硼缺乏时发病重。增施磷、钾肥能减轻病情。

二、黄瓜褐斑病治疗方法有哪些?

1、种子消毒

黄瓜与南瓜嫁接时,要注意南瓜种子也要不带菌。用55℃温水浸泡黄瓜种子和嫁接用的黑籽南瓜种子30分钟。(播种前3小时用荧光假单胞菌活菌拌种,阴干后下种。

2、农业措施及药剂防治

及时用施贝收高效的生物农药进行预防和治疗,发病田应与非瓜类作物进行2年以上轮作。没有条件轮茬的地块抓紧时间用荧光假单胞菌活菌进行灌根和喷叶面,以确保消灭重茬菌带来的各种病虫害,同时荧光假单胞菌活菌可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杀灭图传病害带来的各种有害菌。彻底清除田间病残株并随之深翻土壤,以减少田间初侵菌源。施足基肥,适时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适量施用硼肥。防止黄瓜植株早衰,浇水后注意放风排湿,发病初期摘除病叶。

扩展阅读

葡萄褐斑病特效药


发病初期可喷50%消菌灵可溶性粉剂1500倍液,或1:0.7:200倍式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发病严重时可喷1次等量式200倍波尔多液,或500倍50%多菌灵,或600-800倍百菌清,每10-15天喷1次。秋后彻底清扫果园,烧毁或深埋落叶,发芽前喷3-5度石硫合剂。

一、葡萄褐斑病简介

葡萄褐斑病又叫斑点病、褐点病、叶斑病、角斑病等,大褐斑和小褐斑两种,主要为害中、下部叶片。病斑直径3-10毫米的为大褐斑病,病斑直径2-3毫米的是小褐斑病。一般在5、6月初发,7-9月为发病盛期,多雨年份发病较重。发病严重时可使叶片提早1~2个月脱落,严重影响树势和第二年的结果。

二、葡萄褐斑病的症状

1、大褐斑病是由葡萄假尾孢菌侵染引起,侵染点发病初期呈淡褐色、不规则的角状斑点,逐渐扩展,直径可达1厘米,由淡褐变褐,进而变赤褐色,周缘黄绿色,严重时数斑连结成大斑,边缘清晰,叶背面周边模糊,后期病部枯死,多雨或湿度大时发生灰褐色霉状物,有些品种病斑带有不明显的轮纹。

2、小褐斑病为束梗尾孢菌寄生引起,侵染点发病出现黄绿色小圆斑点,逐渐扩展为23毫米的圆形病斑,病斑部逐渐枯死变褐进而茶褐,后期叶背面病斑生出黑色霉层。

种石榴褐斑病的防治


分布及危害:我国石榴产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引起早期落果、落叶,对石榴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一、症状识别叶片受害后,初期出现黑褐小斑点,后扩大呈近圆形斑,病斑逐渐扩大,常受到主、侧脉的限制而呈方形或多角形斑,严重时多个病斑相连成不规则形大斑。病斑边缘黑色至黑褐色,微凸,中央色略淡。叶正反两面症状相同,病斑上产生灰黑色霉层,即为病原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生。

果实上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略凹陷,其上亦有灰黑色霉层。

二、发生规律病菌在落叶上越冬,次年4月份形成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再次侵染来自新病叶上产生的分生孢子。通常5月至6月普遍发生,7~8月为发病高峰期。温暖多雨年份有利于病害发生。管理不善果园发病重。

三、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合理修剪,改善果树间的通风透光条件,肥水合理施用,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病菌越冬场所,杜绝初侵染来源。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1∶1∶140的波尔多液。14天后再用以下农药:50%多菌灵600~800倍液,或77%可杀得500~800倍液,或80%敌菌丹可湿粉800~1000倍液,或40%灭菌丹可湿粉500~600倍液,或50%克菌丹可湿粉600~800倍液。以上药剂任选一种7~10天喷1次,可连续喷2~3次。

扁豆褐斑病的原理和防治


扁豆,Lablabpurpureus(Linn.)Sweet,通用名藊豆,别名火镰扁豆、藤豆、沿篱豆、鹊豆、查豆、月亮菜,双子叶植物纲。种类也很多,如:白扁豆、紫扁豆、油豆、蛇豆、猪耳豆(形似猪耳朵)。为豆科扁豆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是一种豆类植物。

扁豆褐斑病的原理:

扁豆褐斑病又称褐缘白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片正、背面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斑,边缘赤褐色,直径1~10毫米,后病斑中部变为灰白色至灰褐色。高湿时叶背面病斑上产生灰黑色霉状物。病菌以子囊座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翌年初侵染由越冬病菌产生子囊孢子,借助风、雨传播,病部产生的子囊孢子借助气流传播。该病为高温、高湿病害,高温多雨天气条件下,温度20~25℃,相对湿度高于85%,易发病。

扁豆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①农业措施:与非豆类蔬菜轮作2年。合理密植,增施钾肥,清洁田园,将病残体集中烧毁。

②种子消毒:将种子在冷水中预浸4~5小时,再转至50℃温水小浸5分钟。

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施药,可选用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5%代森铵水剂10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0%苯霜灵乳油35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66.5%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50倍液等喷雾。每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种甘薯褐斑病的防治


甘薯褐斑病,也称角斑病。

〔病原菌学名〕CercosporabatatacZimm

〔寄主作物〕甘薯、蕹菜、牵牛花等。

〔病害诊断〕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发病,初时产生水渍状小斑点,后病斑逐渐扩展,因受叶脉限制病斑多呈角状,也有不规则形。病斑初时黄绿色,后变为黄褐色或深褐色,中间淡褐色。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淡灰色稀疏霉状物。发病严重时,叶片上布满病斑,致使叶片黄枯脱落。致病菌为甘薯褐斑病菌。病菌分生孢子梗由气孔成束生出,淡褐色,顶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鞭状,无色至微淡黄褐色,有4~6个分隔。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随病残体越冬。翌年越冬病菌产生分生孢子传播至甘薯叶片上侵染引起发病。发病后病叶上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田间再侵染,病害不断扩展蔓延。病菌喜高温多湿条件,病菌发育适湿25~28℃。在高温季节遇上阴天多雨或云雾重时,病害往往严重发生。

〔防治措施〕(1)精细整地,起垄栽培,注意栽植密度不要过密。(2)施足腐熟粪肥,注意磷、钾肥施用。(3)适时、适量灌水。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4)重病地块与非寄主作物进行2年轮作。(5)发病地收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并随之深翻土壤。(6)发病初期喷布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混杀硫悬浮剂600倍液,或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百霜净胶悬剂600倍液,或40%抑霉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油麦菜褐斑病的症状及防治


油麦菜,别名莜麦菜,又叫苦菜、生菜,属菊科、莴苣属植物,是以嫩梢、嫩叶为产品的尖叶型叶用莴苣,叶片呈长披针形,色泽淡绿、质地脆嫩,口感极为鲜嫩、清香、具有独特风味,含有大量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大量钙、铁、等营养成分,是生食蔬菜中的上品,有凤尾之称。油麦菜属菊科,是以嫩梢、嫩叶为产品的尖叶型叶用莴苣,叶片呈长披针形,它的长相有点像莴笋的头,叶细长平展,笋又细又短。从血缘关系看,油麦菜属于叶用莴苣的一个变种长叶莴苣,与人们熟悉的生菜相近,所以又名牛俐生菜。它的色泽淡绿、长势强健。抗病性、适应性强、质地脆嫩,口感极为鲜嫩、清香、有凤尾之称。

油麦菜褐斑病的介绍:

症状病斑生在叶片的正背两面,叶面病斑圆形、近圆形至不规则形,宽1~8mm,浅褐色至褐色,中央灰白色,边缘黄褐色,叶背病斑颜色稍浅。

病原Cercosporalactucae-sativaeSawada称莴苣尾孢,属真菌界半知菌类(无性孢子类)。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生在叶两面,无子座或仅由数个褐色细胞组成。分生孢子梗单生或1~12根簇生,浅褐色,不分枝,具1~4个曲膝状折点,顶部圆锥形,0~4个隔膜,25~1154~6(m)。孢痕疤明显加厚,宽2~3m。分生孢子针形至圆柱形,无色,直立,顶部尖,基部倒圆锥形,多个隔膜,31~117.53~5(m),除为害莴苣外,还为害山苦荬、山莴苣、长叶莴苣、细叶苦荬菜。

病害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丛在病残体上越冬,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借气流及雨水溅射传播蔓延。通常多雨或雾大露重的天气有利发病,植株生长不良,或偏施氮肥长势过旺,会加重发病。

油麦菜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1)注意田间卫生,结合采摘病叶片收集病残体携出田外烧毁。

(2)清沟排渍,施用腐熟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适时喷施大然芸薹素等,使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抵抗力。

(3)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8%波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咯菌腈悬浮剂12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86.2%氧化亚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10~15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黄瓜褐斑病有什么表现?治疗方法有哪些?》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养护植物的方法有哪些”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