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种植物。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种植植物,丰富的肉质感让很多人喜欢。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等相关内容,帮助大家学会植物种植。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各地区种什么品种的小麦好?怎么种高产?2018-2019年度小麦秋冬种技术指导意见》,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今年夏季以来,冬小麦主产区降雨较多,土壤底墒总体较足。秋熟作物生长发育进程接近常年同期,预计成熟期与常年相近,大部分地区冬小麦可望适期播种。小麦用种供应充足,可满足生产需要。但今年秋种期间天气条件及土壤墒情存在不确定性。各地应早作准备,切实提高冬小麦播种质量,培育冬前壮苗全苗,夯实明年夏粮丰收的基础。现分四大种植区域研究提出20182019年度小麦秋冬种技术指导意见,供各地参考。

一、黄淮及北部冬麦区怎么种高产?

黄淮冬麦区包括山东、河南(信阳除外)、河北中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山西西南部以及陕西关中地区等地。北部冬麦区包括河北中北部、山西中部及东南部、陕西渭北等地。黄淮及北部冬麦区是我国最大的冬小麦产区,也是我国优质强筋、中强筋小麦的主要产区。本区生产条件较好,光热资源较为丰富,年降水量400900毫米,南部降水偏多,北部降水偏少。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种植制度以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为主。小麦10月上中旬开始播种,次年5月底至6月上中旬收获。该区小麦秋播及冬前管理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播前准备

1.品种选用。宜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地力、种植制度、产量水平和病虫害等情况,以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以减灾避害、丰产稳产为重点,选用适宜品种。确保生产用种的种子质量高,种子纯度不低于99%,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正常苗率)在85%以上。一是根据品质需求选用品种。按照企业加工需求,适当扩大优质小麦种植面积。强筋小麦适宜种植区可选用品质优异、丰产性较好的强筋品种,中筋、中强筋小麦要兼顾丰产性、抗逆性和品质。二是根据不同生态区的气温条件选用冬性、半冬性品种。北部冬麦区严格选用冬性品种,黄淮冬麦区选用冬性或半冬性品种,黄淮南片部分地区或晚播麦田可适当选用弱春性品种,严禁跨区种植和选用未经审定的品种。三是根据种植制度选用品种。麦棉套种要求小麦品种适宜晚播早熟,以缩短麦、棉共生期,同时要求植株较矮、株型紧凑,边行优势强,可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四是根据土壤条件选用品种。肥水条件好的高产田选用丰产潜力大的耐肥抗倒品种,缺水地区选用耐旱节水稳产品种,旱薄地选用抗旱耐瘠品种,肥力较高的旱肥地选用抗旱耐肥品种。五是针对区域易发灾害选用品种。干热风重的地区应选用适当早熟、抗早衰、抗青枯的品种,易发晚霜冻害的地区选择早春生长稳健、抗霜冻能力强的品种,降水偏多、渍涝严重的南部地区宜选用耐湿、抗(耐)赤霉病及种子休眠期长的品种,锈病感染较重的地区应选用抗(耐)锈病的品种。六是严格引种换种。根据生产条件变化,适时更换品种,防止不经过试验就大量引种、调种及频繁更换良种。在种植主推品种的同时,注意积极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并做好种子繁育工作,确定接班品种。

2.种子处理。加强小麦种子处理,切实做好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减轻秋苗发病,压低越冬菌源,控制苗期地下害虫危害,可以推迟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等病害发病时间。根据各地小麦品种抗病性、发病程度以及气候条件、栽培方式,合理选择药剂。严格拌种用药量,禁止超量用药;拌种后立即播种,现拌现用,当日播完。适当增加药剂拌种后用种量。包衣和拌种时,按照农药标签说明使用药剂。

3.秸秆还田。玉米秸秆还田要做到切碎、撒匀、深埋、压实。秸秆粉碎还田要求长度≦7厘米,均匀抛撒地表,耕翻深埋地下。如果采用深松技术,必须先旋耕,将秸秆切入土层,旋耕深度15厘米以上,秸秆还田后要灌水踏实,如墒情适宜,则要及时耙压。

4.深耕(深松)耙压。突出抓好深耕(深松)、镇压为主要内容的高质量、规范化整地技术,全面提高整地质量,打好麦播基础。深耕2325厘米然后耙压,或深松3035厘米然后旋耕耙压。深耕或深松能打破犁底层,可促进小麦根系下扎,增强抗旱能力;耙压能破碎坷垃,沉实土壤,防透风失墒,保全苗壮苗,安全越冬。深耕或深松的效果可持续2年,可以1年深耕或深松,2年旋耕整地。一年一作旱地麦田深耕、深松应在7月上旬进行,利于纳雨蓄墒,并及时耙耱收墒。部分旱地可采取以深松为主的少免耕技术,或推广旋耕、施肥、播种、镇压一体作业机械。同时,要加强农机手作业前培训,使其真正掌握整地质量标准和技术要领,提高田间整地作业质量。

5.施用基肥。注重测土配方施肥,氮磷钾肥配合,补施微量元素肥。高产田采用氮肥后移技术,氮肥底施和追施各占50%,其他肥料全部底施。根据科学试验和实践经验,不同地力水平的适宜施肥量参考如下:亩产300400公斤,每亩施纯氮1012公斤、五氧化二磷46公斤、氧化钾46公斤,氮肥的70%底施,30%起身期追施,磷、钾肥全部底施。亩产400500公斤,每亩施纯氮1214公斤、五氧化二磷67公斤、氧化钾56公斤,氮肥60%底施,40%起身期或拔节期追施,磷、钾肥全部底施。亩产500600公斤,每亩施纯氮1416公斤、五氧化二磷78公斤、氧化钾68公斤,氮肥50%底施,50%拔节期追施,磷、钾肥全部底施。

6.浇水造墒。坚持足墒播种,确保一播全苗。墒情不足(当040厘米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的麦田要先造墒再播种。对不能及时造墒而播后浇蒙头水的麦田及时划锄,保证小麦及时出苗,防止土壤板结,减少土壤水分散失。南部低洼麦田注意排除田间积水,晾墒播种;旱地注意趁墒播种。

(二)播种

7.适宜播期。一般冬性品种适期播种的日平均气温为1618℃,半冬性品种为1416℃。培育冬前壮苗,冬性和半冬性品种要保证冬前有效积温达550600℃,冬前形成主茎56片叶、单株分蘖35个、次生根35条的壮苗,同时还要考虑天气条件、肥力水平、病虫害和安全越冬等情况。一般北部冬麦区9月底至10月上旬,黄淮冬麦区北部和中部10月515日,黄淮冬麦区南部10月1020日为适宜播期。

8.合理播量。合理播量、适宜基本苗数是奠定高质量群体的起点,是构建合理群体结构,协调群体与个体、小麦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关系的重要措施。在适宜播期内需因地、因种、因时确定适宜播量。一是品种特性。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的品种,适当减少播量。二是播种时间。播种早的播量适当减少,播种晚的播量适当增加。三是地力水平。土壤肥水条件较好的基本苗宜稀、播量宜少,水肥条件差的麦田播量适当增加。一般北部冬麦区亩基本苗20万30万,黄淮冬麦区北部和中部15万25万,黄淮南片15万18万。播种时日平均气温低于15℃后,每推迟一天播种,基本苗增加1万,但最多不宜超过35万。

9.精细播种。用符合要求、质量合格的小麦播种机播种。在高质量整地前提下,推广宽幅匀播、宽窄行播种、等行距缩距匀播等播种方式;旱作区可示范推广机械沟播、整地播种一体化等方式;稻茬麦区推广机械条播。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适宜播种行距,做到行距一致、播量准确、深浅一致,播种深度35厘米,不漏播、不重播。

10.播后镇压。播种镇压是抗旱、防冻和提高出苗质量、培育冬前壮苗的重要措施。带镇压器的播种机要做到随播随压,不带镇压器的播种机播种后要用镇压器镇压。要保证镇压力度,确保镇压质量,做到土壤沉实,减少土壤透风失墒,促进麦苗生长,培育冬前壮苗。

11.查苗补种。小麦出苗后要及时查苗,缺苗或漏播地方要及早用同一品种的种子催芽补种,防止因缺苗断垄影响全苗匀苗和群体质量。

(三)冬前管理

12.浇越冬水。对缺墒麦田和秸秆还田、旋耕播种、土壤悬空不实的麦田,要适时浇越冬水,保苗安全越冬。浇越冬水一般在11月底至12月上旬,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左右、水分可及时下渗时进行,夜冻昼消时完成。提倡节水灌溉,禁止大水漫灌。灌水后及时划锄,松土保墒,防止地表龟裂,避免透风伤根死苗。12月初,土壤墒情适宜(麦田040厘米土层平均土壤相对含水量达到或高于70%),整地质量高、底肥充足、生长正常、群体适宜的麦田,冬前可不浇越冬水。对于没有浇水条件的麦田,每次降雨后要及时划锄保墒。

13.化学除草。冬前是麦田化学除草的有利时机。一般在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上),小麦34叶期、杂草2叶1心至3叶期,选用适宜药剂,防除麦田杂草。

14.防治地下害虫。对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危害较重的麦田,亩用适宜药剂兑水拌细土,结合锄地施入土中。药剂量按照农药标签说明使用。

15.严禁啃青。要加强冬前麦田管护,管好畜禽,杜绝畜禽啃青,确保麦苗正常生长和安全越冬。

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怎么种高产?

该区包括苏皖两省淮河以南区域、湖北大部以及河南信阳,是我国冬小麦主产区之一。该区气候湿润,热量条件良好,年降水量8001400毫米;地势低平,土壤以水稻土为主。种植制度以水稻、小麦一年两熟为主,小麦多于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播种,次年5月下旬至6月初收获。该区中北部是我国重要的中筋小麦产区,南部的沿江、沿海地区是优质弱筋小麦产区。该区小麦秋播及冬前管理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播前准备

1.品种选用。选用高产、优质及抗湿、抗冻、抗倒、抗病性强(主要是抗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和抗穗发芽的品种,其中北部可选用半冬性品种,南部可选用春性品种,适度扩大优质弱筋小麦的种植面积。同时推动建立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强化与面粉加工企业及食品加工企业联动,实现优质、专用、高效生产。

2.种子处理。纹枯病、黑穗病等病害发生区可选用适宜药剂拌种(包衣)。要严格掌握种子处理剂使用的药量、浓度,不得随意增减药量和浓度;确保种衣剂(拌种剂)均匀覆盖在种子表面,提高包衣(拌种)效果;大力推广专用器械拌种(包衣),提高种子处理质量;现拌(包)现用,当日播完。

3.秸秆还田。水稻要控制好最后的上水时间,收割前710天断水,为小麦播种创造良好的墒情条件,成熟后及时收获,防止过分养老稻。水稻收获机械要普及切碎、匀铺装置,碎草长度控制在5厘米左右,留茬高度10厘米以下,并均匀撒铺,稻草匀铺不到位须人工撒匀;稻草切碎长度过长或水稻收获时留茬高度过高,收获后应采用专用秸秆粉碎机进行粉碎,秸秆粉碎机要匀速行驶,粉碎刀要贴近地面,确保留茬及秸秆粉碎彻底,分布均匀。选用90马力以上大中型拖拉机旋耕灭草还田,旋耕埋草深度应达到1215厘米,防止稻草富集于播种层。

4.施用基肥。亩产300400公斤的弱筋小麦一般亩施纯氮1214公斤,基肥占70%,拔节肥占30%。亩产400500公斤的中筋小麦亩施纯氮1415公斤,基肥占60%,拔节肥占40%。高产田提倡采用基肥占60%,拔节肥占20%,孕穗肥(剑叶抽出一半施用)占20%施用。根据土壤基础地力水平,中筋、弱筋小麦氮磷钾配比为1︰(0.40.6)︰(0.40.6),磷钾以基肥比拔节肥为5︰5较适宜。一般基肥可用尿素(含氮46%)510公斤、45%复合肥(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含量均为15%)1525公斤。

(二)播种

5.适宜播期。播种至越冬始期需要0℃以上积温500550℃。为保证麦苗在越冬始期形成适龄壮苗(主茎56叶、单株分蘖23个、次生根35条),该区适宜播种期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6.合理播量。本区适期播种采用精量、半精量播种,亩基本苗控制在12万16万之间;迟于播种适期,要适当增加播种量,每晚播一天增加0.5万基本苗,最多不超过预期穗数的80%。要注意根据墒情、秸秆还田整地播种质量等影响出苗因素适当调节播种量。

7.精细播种。对水稻收获较早、腾茬及时、墒情适宜(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80%以下)、土壤适耕状态好的麦田可采用2BG-6A型等少(免)耕条播机,一次作业完成浅旋、开槽、播种、覆土、镇压等工序。播种深度23厘米,行距2025厘米,中速行驶,确保落籽均匀,来回两趟之间接头要吻合,避免重播或拉大行距,避免田中停机形成堆籽。田块两头先留空幅,便于机身转弯,最后补种两头空幅,对机器播不到的死角要人工补种或出苗后移密补稀。土壤含水量达田间持水量80%以上时,应采用新改进的带状条播机播种,防止排种口堵塞、出现缺苗断垄。播种质量总的要求是播深适宜、深浅一致、苗量合理、出苗均匀。

8.播后镇压。带镇压器的播种机要做到随播随压,不带镇压器的播种机播种后要及时用镇压器镇压,确保镇压质量。

9.机械开沟。播后适时机械开沟,每2.53米开挖一条竖沟,沟宽20厘米,沟深2530厘米。距田两端横埂23米各挖一条横沟,较长的田块每隔50米增开一条腰沟,沟宽20厘米,沟深3540厘米。田头出水沟要求宽25厘米,深4050厘米。要确保内外三沟相通,注意均匀抛撒沟泥,覆盖麦垄,减少露籽,防冻保苗。

(三)冬前管理

10.早补苗肥。基本苗偏少、基肥施用不足的田块2叶期应及时补施苗肥。主茎总叶片数为11叶及以下的麦田,基肥及苗肥均不足时,应在主茎34叶期施用壮蘖肥。在冬前及越冬期间施用泥、杂灰肥培土壅根,保暖防冻,培肥土壤。秸秆还田量大的麦田,如麦苗发黄严重,应尽快施用速效复合肥或氮肥转化苗情。

11.及时除草。小麦田杂草要以冬前除草为主,根据草相、草龄、墒情等适期使用药剂,春季补除为辅。墒情适宜时于播后芽前进行土壤封闭化学除草,未进行封闭化学除草或除草效果不理想的田块,冬前应及时根据草相及优势草种,进行喷药,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在杂草24叶期进行防治。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在小麦45叶期、杂草齐苗后进行防治。单、双子叶杂草混生的麦田,需选用可选用适宜药剂进行防治。要特别注意需按药品使用说明或在当地农技人员指导下用药,不能重复用药,并在冷尾暖头、日平均气温在8℃以上的晴天进行,避免低温寒潮天气用药造成冻药害。

12.降渍抗旱。及时清沟理墒,疏通排灌水系,防止渍害。播后如墒情不足,应灌齐苗水,促进及时出苗,注意不可大水漫灌,防止烂芽、闷芽。在底墒不足或秋冬季干旱、耕作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时冬灌,注意瘦地弱苗早灌,肥地旺苗迟灌。冬灌一般在日均温34℃时进行。冬灌宜采用沟灌等方法,做到田间不积水,以免土壤板结,切忌大水漫灌,冲刷表土。

13.控旺转壮。对播种过早、群体过大、过旺麦田,可采取中耕或镇压,也可以喷施生长抑制剂,控旺转壮,保苗安全越冬。

三、西南冬麦区怎么种高产?

该区包括重庆、四川、云南、贵州,陕西南部,以及湖北西部,以冬小麦为主。本区气候湿润,热量条件良好,年降水量8001100毫米;地势复杂,山地、高原、丘陵、盆地相间分布,海拔3002500米。种植制度水田以稻麦两熟为主、旱地以麦/玉/苕麦/玉//豆、小麦玉米等形式为主。小麦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次年5月中下旬收获。该区小麦秋播及冬前管理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播前准备

1.品种选用。稻茬麦选择抗病(条锈病、白粉病等)、耐肥、抗倒、产量潜力高的品种;丘陵旱地选择耐旱、抗病、适合间套种植的丰产小麦品种。注意选择耐低温、耐(抗)穗发芽品种。根据不同区域的生态特点,适当扩大优质中筋和弱筋品种面积。

2.药剂拌种。西南冬麦区条锈病暴发危害风险较高,苗期是重要的防控环节。在常年地下害虫和苗期条锈病发生较重的地区,要选用适宜药剂进行混合拌种。病害、虫害混发地块可在农技人员指导下选用适宜药剂进行混合拌种后晾干待播。

3.秸秆还田。在水稻灌浆后期及时排水晾田,有利于水稻收割和秸秆还田。西南冬麦区60%的稻茬小麦采取免耕栽培,前茬水稻秸秆主要以覆盖方式还田。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2BJ-2型简易播种机将种子摆播在免耕土壤表面,再人工覆盖稻草,稻草整秆或切碎均可;另一种是,收割水稻时将稻草切碎抛洒或高茬收稻,播种前再进行灭茬处理,之后免耕带旋播种。前茬为玉米的旱地套作麦田,玉米收获后将秸秆就地覆盖还田,吸纳秋季雨水,改善小麦播种时的土壤墒情,提高出苗质量。小麦玉米连作模式,玉米收获后可将秸秆粉碎覆盖地表或立于田间,采取立茬播种机播种小麦。

4.施用基肥。该区土壤有机质和钾素含量较高,但有效磷缺乏。根据地力水平和目标产量确定适宜施肥量。稻茬麦亩产350500公斤,亩施纯氮911公斤,其中60%作底肥、40%作拔节期追肥,基施五氧化二磷67公斤、氧化钾35公斤。旱地套作小麦,亩施纯氮810公斤,其中70%作底肥、30%作分蘖期追肥,基施五氧化二磷5公斤、氧化钾5公斤。机械化播种选择复合肥,将用作基肥的纯氮换算成复合肥,随播种施用。鉴于土壤缺磷,复合肥中磷的含量不能过低,氮、磷、钾含量为20%︰15%︰10%为宜。鼓励增施有机肥,每亩10002000公斤,并适当降低氮肥用量。

(二)播种

5.适宜播期。西南冬麦区的品种为春性,考虑抽穗扬花期可能遭遇倒春寒,安全高产播期集中在10月25日11月5日,播期提前遭遇低温危害风险较大,播期推迟则不利高产。在此范围内,春性较强的品种播期宜靠后,春性较弱的品种宜靠前。

6.合理播量。穗数不足是该区产量不高的主因。由于冬季温度较高、有效分蘖时间较短,基本苗不宜过低,一般每亩15万20万。每亩超过20万基本苗,倒伏威胁加大,不利高产。对质量合格的种子,若按发芽率90%、田间出苗率75%计,大粒品种(千粒重45克以上)亩播量1114公斤,小粒品种(千粒重45克以下)亩播量912公斤。

7.精细播种。免耕麦田应在播前7天进行除草,可选用灭生性除草剂按要求用药。播种机主要有两种选择:一是2BJ-2型简易播种机,行距20厘米、窝距10厘米;二是免耕带旋机播,行距2023厘米,种子呈带式分布,幅宽约4厘米。旱地套作小麦先用微耕机旋耕一遍,再用2B-4或2B-5型播种机播种。旱地净作小麦采取带旋机播或立茬机播。

(三)冬前管理

8.出苗管理。播种后加强水分管理,促进苗全苗齐苗壮。稻茬麦田多数年份土壤湿度大,出苗容易,一些丘陵稻茬麦田往往偏湿,要排水降渍,旱地小麦和受旱稻茬田要及时浇水。

9.化学除草。免耕麦田应在播前化除基础上,于34叶期再进行一次化学除草,或在当地农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

10.防治病虫。旱地麦和部分稻茬麦田地下害虫发生严重,需选用适宜药剂防治。冬前病虫害主要有锈病、白粉病、蚜虫等。若出现条锈病,主要呈点状发生,需加强监控,在扩散之前进行拔除,如果出现中心病团,则进行喷药防治,以减少扩散和菌源量。

四、西北冬麦区怎么种高产?

西北冬麦区包括新疆、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的冬小麦种植区域。本区气候干燥,蒸发量大,年降水量200650毫米;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地势复杂,有高原、盆地、沙漠。种植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冬小麦9月中下旬播种,次年6月底至7月上旬收获。该区小麦秋播及冬前管理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播前准备

1.品种选择。水浇地选择茎秆弹性好,抗倒伏,株型较紧凑,对条锈病、白粉病中抗以上的品种。旱地小麦选择抗旱性较强,对条锈病、白粉病中抗以上,株高8595厘米的中大穗品种。新疆选用半冬性和冬性品种,其他区域选择冬性或强冬性品种。旱地地膜覆盖和秸秆带状覆盖种植地区,应选择株型紧凑、分蘖成穗率高、穗层整齐、中大穗、丰产性较好的品种。适当扩大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的种植面积。今年,该区部分地区冬小麦收获期遭遇连阴雨出现穗发芽,或收获后未及时晾晒,带湿闷种,外表虽然没有露白,但已经丧失发芽能力或出现黑胚,因此强调播前检测种子发芽率、田间出苗率,做到足量下种。

2.药剂拌种。今年土壤墒情好,病虫害可能发生偏重,必须采取药剂拌种。同时,选用适宜药剂重点防治小麦条锈病、白粉病、黑穗病、全蚀病、根腐病、黄矮病等病害,以及麦蜘蛛、麦蚜、地下害虫等虫害。病、虫混发地块,可在农技人员指导下选用适宜药剂混合拌种后晾干待播。

3.秸秆还田。玉米小麦一年两茬的地块,玉米秸秆粉碎长度7厘米,留茬高度5-7厘米,越低越好。耕深20厘米以上,将秸秆耕翻入地下。如采用深松技术,要配合旋耕,将秸秆切入土层,旋耕深度15厘米以上;有条件的地方最好灌水踏实,如墒情适宜不用灌水要及时耙压踏实。

4.深耕耙压。夏茬田收获后及时耕作灭茬,到秋末再旋耕碎土、施基肥,整平土壤,等待播种。秋茬田随收随耕,将耕作整地、施基肥、秸秆还田一次性作业完成。耕作可采取深耕或深松,深耕要达到2325厘米。有条件地方可采用深松技术,即前茬收获后及时深松3035厘米,播前再结合旋耕施基肥后耙耱整平。地膜覆盖麦田,覆膜前用轻磙压平土面。深耕或深松可隔两年一次。

5.施用基肥。耕作整地施肥,要在测土配方基础上,尽可能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强调磷肥一次性深施做基肥;亩产150公斤左右的地块,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公斤、纯氮5公斤、五氧化二磷4公斤。亩产250300公斤的地块,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纯氮8公斤、五氧化二磷56公斤。亩产300400公斤的地块,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公斤、纯氮811公斤、五氧化二磷6公斤。旱地采用全膜覆土穴播种植和秸秆带状覆盖种植,可根据产量水平适当增加氮肥和磷肥用量。

(二)规范化播种

6.适宜播期。日平均气温1418℃时开始播种,冬前0℃以上积温500550℃为宜。该区旱地小麦一般在9月2030日,水浇地小麦10月115日播种(新疆北部水浇地小麦9月20日10月5日播种)。旱地地膜覆盖种植区播期较露地推迟一周左右,旱地秸秆带状覆盖种植区播期较露地提前一周左右。

7.合理播量。按照以田定产、以产定穗、以穗定苗、以苗定籽的四定原则确定播量。旱地小麦亩产250300公斤的地块,亩基本苗20万30万;亩产150200公斤,亩基本苗15万20万。水浇地亩产300400公斤,亩基本苗25万30万。旱地地膜覆盖和秸秆带状覆盖种植的基本苗应与常规露地条播相同。

8.精细播种。西北小麦有如下几种播种方式:一是常规露地种植。露地种植采取机条播,行距1520厘米,水浇地行距一般较旱地小,播种深浅一致,播种深度35厘米,不漏播不重播。二是沟播种植。采用免耕开沟镇压播种一体机械,沟宽40厘米,沟深13.5厘米,每沟播种2行,播深35厘米,播后镇压。三是垄膜沟播地膜覆盖栽培。采用铺膜播种一体机械,按60厘米一带,使用40厘米宽的地膜盖垄,垄高1015厘米,垄间距30厘米,垄间种两行小麦,提倡用可降解地膜。四是全膜覆土穴播栽培。采用穴播机播种,幅宽120厘米地膜种7行,穴距12厘米。膜侧沟播栽培,幅宽70厘米地膜种4行,行距1720厘米,播种深度45厘米,提倡用可降解地膜。五是旱地秸秆带状覆盖种植。分秸秆覆盖带和种植带,秸秆覆盖带和种植带宽度分别为50厘米、70厘米,覆盖度42%左右,两带相间排列。播种时预留覆盖带,每种植带平作穴播或条播45行小麦,行距1418厘米。由于膜侧沟播和秸秆带状覆盖种植有效播种面积缩小,为不降低单位面积基本苗数,相应的行播量应高出常规露地条播50%左右。3叶期至封冻前,将玉米整秆放置于预留覆盖带。六是滴灌栽培。沙壤土:3.6米播幅,播24行小麦,铺设4条滴灌管,滴灌管间距为90厘米,小麦行距12.5厘米,铺设滴灌管位置小麦行距为20厘米,一管滴6行小麦。壤土或粘土:3.6米播幅,播24行小麦,铺设56条滴灌管,滴灌管间距为6075厘米,一管滴45行小麦。小麦播种深度35厘米,不漏播不重播。将滴灌管浅埋于土壤12厘米。

9.播后镇压。播后立即镇压,尤其秸秆还田地块播后要适当重压,1.2米幅宽的镇压器重量应在7080公斤。若采取地膜覆盖技术,播后不再镇压。播后遇雨及时破板结。

(三)冬前管理

10.浇越冬水。西北麦区冬季温度较低,因此有条件的水浇地冬前要浇越冬水,确保麦苗安全越冬,也为第二年返青生长奠定基础。一般在日平均气温35℃,11月下旬进行。

11.防治病虫。条锈病要采取带药侦查、打点保面、统防统治防控对策。越冬前15天人工除草一次,若杂草较多,也可进行化学除草。

12.镇压保墒。尚未封冻、坷垃较多的麦田,封冻前镇压碎土、弥补裂缝,增温保墒。旺长麦田封冻前可深耘断根或镇压,控旺转壮,有条件地方可早浇越冬水。旺苗田冬前通过中耕和控制水肥进行蹲苗。

13.严禁啃青。冬季禁止家畜啃青。覆膜田做好护膜工作。

精选阅读

2020/2021年度油菜秋冬种技术指导意见


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秋冬季强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概率较大,长江流域可能出现秋季低温阴雨和暖冬,对油菜播栽和生长不利。为切实提高秋播质量,抓好高产高效技术和防灾减灾措施落实,夯实明年油菜丰产丰收基础,现提出2015/2016年度油菜秋冬种技术指导意见,供各地参考。

一、开发利用油菜多功能性稳面积

各地要加强油菜生产宏观指导,及早谋划油菜秋冬种生产布局,因地制宜拓展油菜的油用、菜用、观光和绿肥等多功能性,努力提高油菜种植综合效益。结合油菜高产创建、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等项目实施,大力推广高产、高油、高抗、双低油菜品种,不断提高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积极培育油菜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推进适度规模种植,促进产销对接,实现优质优价。加大长江流域冬闲田和滩涂资源利用,推广双季稻-绿肥、水稻-油菜以及油菜马铃薯间作套种等模式,努力稳定油菜种植面积。

二、推广高产高效技术模式促增产

进一步加大稻油轮作区油菜直播机收等7种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推广力度,总结完善以机械化生产技术为核心的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中稻和双季稻(含一季晚稻)水田茬口地区,可采用机开沟撒播(或机械直播)+机械收获的技术模式,突出抓好适墒播种、适量匀播,提高播种及开沟质量,配套种植耐迟播、耐渍、耐密植、耐裂角、抗菌核病、抗倒伏的中早熟油菜品种。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收获离田的玉米、大豆、花生、芝麻等旱地早茬口地区,可采用机耕撒播(或机械直播)+机械收获的技术模式,突出抓好抢墒早播,确保一播全苗,配套种植耐裂角、耐密植、抗菌核病、抗倒伏的中熟油菜品种。棉花和晚稻晚茬口地区,可采用育苗移栽(或套播)+机械收获的技术模式,移栽油菜的关键是培育壮苗,套播油菜的关键是按畦下种匀播并适当增加播量,配套种植单株生产潜力大、超高产的中晚熟品种。

三、适期早播确保密度

冬油菜适期早播、确保种植密度是实现高产的关键。一般育苗移栽(套栽)油菜适播期在9月中旬前后,苗床与大田比例为1∶6左右,加强苗床肥水调控,培育大壮苗。适宜移栽期在10月中下旬,苗龄35-40天,早旱茬每亩移栽6000株左右,晚稻茬每亩移栽8000株左右。移栽密度较大时,可采用一穴双株,并适当调整株行距。移栽时要做到大小苗分级、朝阳沟移栽,根土紧密接触,缩短缓苗期。直播油菜适播期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每亩成苗2-3万株,10月中下旬播种和墒情较差的地块要适当增加播量。尽量采用机械直播,做到播种均匀、播深一致,墒情较差时要注意播后镇压。稻稻油三熟地区(含一季晚稻油菜),早熟直播油菜要适当增加播种量,确保亩密度达4万株左右;移栽油菜早熟品种的育苗时间要比中熟品种推迟1-2周,以降低早薹早花风险。

四、科学施肥及时化控

一般中等产量的油菜田每亩施用氮肥(N)10-12公斤,磷肥(P2O5)3-4公斤,钾肥(K2O)3-5公斤,硼砂0.75公斤,其中60%氮肥、60%钾肥和全部磷肥、硼肥作基肥,20%-30%氮肥作越冬苗肥,10%-20%氮肥和40%钾肥作薹肥,冬前生长壮的地块可不施越冬肥,转作薹肥施用。为提高肥料利用率,推荐亩施50公斤的宜施壮等油菜专用缓释肥。喷施生长调节剂是油菜稳健生长的有效措施,旺长田块可在蕾薹早期每亩用25-30克15%的多效唑兑水40公斤喷雾,可控旺促壮,油菜入冬前喷施碧护、派诺克等生长调节剂,可有效提高植株的防冻抗逆能力。

五、加强田管防范灾害

一是开好三沟。长江流域油菜生长期间雨水较多,容易发生渍害,播栽前要开好腰沟、厢沟和围沟,开沟深度一般要达到30厘米左右,做到沟沟相连,雨止田干,并注意定期清理,保持三沟畅通。二是防除杂草。移栽油菜在移栽前、直播油菜在播后苗前用50%乙草胺乳油每亩50-75克兑水50公斤喷雾封闭除草。对封闭除草效果不理想、杂草较多的田块,应在越冬期日均温5℃以上时及时筛选药剂化除一次,注意避免冷空气来临时化除,防止产生药害与冻害叠加。三是防治病虫。蚜虫是油菜苗期的主要虫害,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5000倍液喷雾。幼苗期菜青虫和小菜蛾危害较重田块,可选用菊酯类农药进行防治。油菜猝倒病可用75%百菌清1000倍液喷施幼苗和土壤。近年来长江上游油菜根肿病不断蔓延,要高度重视综合防治工作,除选用抗病品种外,应采用轮作、病株深埋、亩施石灰粉75公斤、草木灰拌土盖种、施用石灰氮等措施,结合50%多菌灵600倍液或敌克松500倍液泼施进行防治。四是做好一促四防。初花期每亩混配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或咪鲜胺100克+磷酸二氢钾100克+速效硼50克,机动喷雾器兑水15公斤或手动喷雾器兑水30公斤防菌核病。

怎么种植冬小麦?农业部下发2018—2019年度小麦秋冬种技术超详细建议


快到10月了,小麦又要播种了。今年怎么种冬小麦才能更好地为明年夏收打好基础?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联合发布《20182019年度小麦秋冬种技术指导意见》,分四大种植区域送上指导,供大家参考。

一、黄淮及北部冬麦区

黄淮冬麦区包括山东、河南(信阳除外)、河北中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山西西南部以及陕西关中地区等地。北部冬麦区包括河北中北部、山西中部及东南部、陕西渭北等地。

黄淮及北部冬麦区是我国最大的冬小麦产区,也是我国优质强筋、中强筋小麦的主要产区。本区生产条件较好,光热资源较为丰富,年降水量400900毫米,南部降水偏多,北部降水偏少。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种植制度以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为主。

小麦10月上中旬开始播种,次年5月底至6月上中旬收获。

(一)播前准备

1、品种选用

宜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地力、种植制度、产量水平和病虫害等情况,以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以减灾避害、丰产稳产为重点,选用适宜品种。确保生产用种的种子质量高,种子纯度不低于99%,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正常苗率)在85%以上。

一是根据品质需求选用品种。按照企业加工需求,适当扩大优质小麦种植面积。强筋小麦适宜种植区可选用品质优异、丰产性较好的强筋品种,中筋、中强筋小麦要兼顾丰产性、抗逆性和品质。

二是根据不同生态区的气温条件选用冬性、半冬性品种。北部冬麦区严格选用冬性品种,黄淮冬麦区选用冬性或半冬性品种,黄淮南片部分地区或晚播麦田可适当选用弱春性品种,严禁跨区种植和选用未经审定的品种。

三是根据种植制度选用品种。麦棉套种要求小麦品种适宜晚播早熟,以缩短麦、棉共生期,同时要求植株较矮、株型紧凑,边行优势强,可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

四是根据土壤条件选用品种。肥水条件好的高产田选用丰产潜力大的耐肥抗倒品种,缺水地区选用耐旱节水稳产品种,旱薄地选用抗旱耐瘠品种,肥力较高的旱肥地选用抗旱耐肥品种。

五是针对区域易发灾害选用品种。干热风重的地区应选用适当早熟、抗早衰、抗青枯的品种,易发晚霜冻害的地区选择早春生长稳健、抗霜冻能力强的品种,降水偏多、渍涝严重的南部地区宜选用耐湿、抗(耐)赤霉病及种子休眠期长的品种,锈病感染较重的地区应选用抗(耐)锈病的品种。

六是严格引种换种。根据生产条件变化,适时更换品种,防止不经过试验就大量引种、调种及频繁更换良种。在种植主推品种的同时,注意积极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并做好种子繁育工作,确定接班品种。

2、种子处理

加强小麦种子处理,切实做好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减轻秋苗发病,压低越冬菌源,控制苗期地下害虫危害,可以推迟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等病害发病时间。

根据各地小麦品种抗病性、发病程度以及气候条件、栽培方式,合理选择药剂。

严格拌种用药量,禁止超量用药;拌种后立即播种,现拌现用,当日播完。适当增加药剂拌种后用种量。包衣和拌种时,按照农药标签说明使用药剂。

3、秸秆还田

玉米秸秆还田要做到切碎、撒匀、深埋、压实。秸秆粉碎还田要求长度≦7厘米,均匀抛撒地表,耕翻深埋地下。

如果采用深松技术,必须先旋耕,将秸秆切入土层,旋耕深度15厘米以上,秸秆还田后要灌水踏实,如墒情适宜,则要及时耙压。

4、深耕(深松)耙压

突出抓好深耕(深松)、镇压为主要内容的高质量、规范化整地技术,全面提高整地质量,打好麦播基础。

深耕2325厘米然后耙压,或深松3035厘米然后旋耕耙压。深耕或深松能打破犁底层,可促进小麦根系下扎,增强抗旱能力;耙压能破碎坷垃,沉实土壤,防透风失墒,保全苗壮苗,安全越冬。深耕或深松的效果可持续2年,可以1年深耕或深松,2年旋耕整地。一年一作旱地麦田深耕、深松应在7月上旬进行,利于纳雨蓄墒,并及时耙耱收墒。部分旱地可采取以深松为主的少免耕技术,或推广旋耕、施肥、播种、镇压一体作业机械。同时,要加强农机手作业前培训,使其真正掌握整地质量标准和技术要领,提高田间整地作业质量。

5、施用基肥

注重测土配方施肥,氮磷钾肥配合,补施微量元素肥。高产田采用氮肥后移技术,氮肥底施和追施各占50%,其他肥料全部底施。

根据科学试验和实践经验,不同地力水平的适宜施肥量参考如下:

亩产300400公斤,每亩施纯氮1012公斤、五氧化二磷46公斤、氧化钾46公斤,氮肥的70%底施,30%起身期追施,磷、钾肥全部底施。

亩产400500公斤,每亩施纯氮1214公斤、五氧化二磷67公斤、氧化钾56公斤,氮肥60%底施,40%起身期或拔节期追施,磷、钾肥全部底施。

亩产500600公斤,每亩施纯氮1416公斤、五氧化二磷78公斤、氧化钾68公斤,氮肥50%底施,50%拔节期追施,磷、钾肥全部底施。

6、浇水造墒

坚持足墒播种,确保一播全苗。墒情不足(当040厘米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的麦田要先造墒再播种。对不能及时造墒而播后浇蒙头水的麦田及时划锄,保证小麦及时出苗,防止土壤板结,减少土壤水分散失。南部低洼麦田注意排除田间积水,晾墒播种;旱地注意趁墒播种。

全国各地区小麦什么时候种好?种什么品种高产?怎么种?


当下已进入选购小麦品种,目前小麦种子已经开始在村里大喇叭吆喊了,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农民朋友们该怎么样正确的选择小麦品种,今年小麦啥时候种,各地小麦播种时间是什么时候,小麦播种注意事项是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习下:

一、2018全国各地小麦播种时间表

河南小麦播种时间

豫北及豫西地区适播期以10月4日至13日为宜;

局部丘陵山区10月初播种为宜;

豫中、豫东地区适播期为10月7日至15日;

豫西南地区适播期为10月15日至23日;

豫南地区适播期为10月17日至26日。

河北小麦播种时间

唐山、秦皇岛、廊坊、保定北部10月1日-10月8日;

保定南部、石家庄、沧州10月5日-10月13日;

衡水、邢台、邯郸10月8日-10月18日。大部接近常年略偏晚(偏晚3-5天)。

山东小麦播种时间

山东鲁东地区(烟台,威海,青岛、潍坊)小麦适宜播期一般为10月1日至10月10日,最佳播期为10月3日至10月8日。

山东鲁中地区(济南,淄博,滨州,莱芜,泰安)小麦适宜播期一般为10月1日至10月10日,最佳播期为10月3日至10月8日。

山东鲁北地区(聊城、德州)小麦适宜播期一般为10月1日至10月10日,最佳播期为10月3日至10月8日。

山东鲁西地区(聊城部分地区、荷泽部分地区、济宁)适宜播期为10月3日至10月12日,最佳播期为10月5日至10月10日;

山东鲁南地区(泰安大部、济南、莱芜、淄博、聊城大部、日照)为10月5日至15日,最佳播期为10月7日至12日。

山东鲁西南地区(菏泽、济宁、枣庄、聊城南、泰安西南和临沂的费县、平邑县)为10月5日至15日,最佳播期为10月7日至12日。

华北及其他地区小麦播种时间

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

一般年份冬麦可安全越冬,大于0℃积温4100℃。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

水是决定播种面积的限制因子。黄河以北地区多种在灌溉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适宜区,生产潜力大。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12.3%,总产占45%。3-5月江淮平原光温水较协调。3-5月降水量大于450mm的地区属不适宜种麦区。该区小麦商品率较高。

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适宜。西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麦,南疆冬小麦,适应好,生产力高,品质优。

西南麦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四川冬暖,温水适宜,但光照少,病虫严重。高原光照强,灌溉成熟期温度低,利于高产。

青藏高原冬春麦区,光温水配合利于小麦生长、抽穗-成熟期长达50-80天。降水不足,小麦种在水浇地上。

小麦品种那么多,如果选择高产稳产的小麦品种?

根据小麦高产、稳产必备性状选择

1.抗寒性

小麦品种有春性、半冬性和冬性三个不同类型,小麦品种要具有一定的抗寒性,但也并非越抗寒越好,只要保证在当地秋播能安全越冬即可。

2.抗病性

危害小麦生产的主要有三锈和白粉病、全蚀病等,所以在购买种子时,应认真阅读品种抗病性的介绍。

3.早熟性

早熟或熟期适当是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条件,早熟品种能够避免或减轻某些自然灾害,如:灌浆成熟期间能够躲过干热风和高温病害。

4.抗倒性

俗话说麦倒一把草,只有选择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才能够进一步提高产量,实现丰产稳产。

一般在大田生产中株高为70--85厘米较为理想,品种的抗倒性也分为高抗、中抗、较抗等几个类型,应根据自己的地力水平进行选择。

根据小麦品种选择原则

中北部麦区

包括沙河以北的郑州、漯河、许昌、平顶山、洛阳以及黄河以北水浇地。该区域生产条件较好,灌溉面积较大,产量水平相对较高。

品种利用时应尽量选择半冬性中熟或早中熟品种,晚茬搭配弱春性品种。

东部麦区

包括商丘、周口、开封等市,该区域生产水平较高,但倒春寒发生概率较大。

品种利用时尽量以春季发育平稳、抗倒春寒能力较强、抗倒性好、抗白粉病和锈病、赤霉病能力较强的半冬性品种为主,合理搭配弱春性品种。

南阳盆地麦区

该区品种布局时应考虑半冬性早熟品种与弱春性品种的合理搭配,选择抗条锈病和白粉病,耐纹枯病和赤霉病,抗穗发芽和倒伏的品种。

信阳稻茬麦区

包括信阳市以及南阳、驻马店市南部的稻茬麦种植地区,该区域降水量较大,田间湿度大,品种布局时应以耐湿、耐渍、抗穗发芽、抗病(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熟期偏早的春性或弱春性品种为主,发挥早熟品种躲病避灾的优势。

旱作麦区

包括洛阳、三门峡、济源、平顶山、郑州等中西部浅山和丘陵地区,该区域灌溉能力差,小麦生长靠自然降水,适宜种植耐旱性较好的品种。

二、小麦播种注意事项

1、精细整地

整地播种应达到深、细、透、平、实、足

深:即深耕25厘米以上,打破犁底层。

细:即适时耙地,耙碎明暗坷垃。

平:即耕地前粗平,耕后复平。

实:即上松下实,不漏耕漏耙,无加空暗垄。

足:即底墒充足,粘壤耕层土壤含水量应在20%以上、壤土18%以上、沙土16%以上,约占田间持水量的70%-80%,确保一播全苗。

2、适量播种

品种差异

对于分蘖力强的品种播量适当减少,分蘖力较弱的品种播量适当增加。

播种时期

早播播量减少,晚播播量增加。

地力水平

地力水平上等,高肥力田块,分蘖多,成穗率高,播量要适当减少,低肥力田块适当增加,但不能过大,以免基本苗过大,而造成弱苗。

适宜播量

适播期内旱地每亩适宜播量为7.5-10公斤,水地每亩适宜播量为:条播12.5-15公斤,撒播15-17.5公斤。

适播期外提前或推后1天,每亩减少或增加播量0.5公斤。

3、适度深耕

严格掌握播种深度3~4cm。播种过浅,种子在萌发出苗过程中会因土壤失墒而落干,出现缺苗断垄问题,同时播种过浅分蘖节离地面过近,抗冻能力弱,不利于安全越冬。

播种过深,使小麦地中茎伸长过长,使正常情况下不伸长分蘖节第一节以至第二节间伸长,出苗过程中消耗种子中营养物质过多,麦苗生长细弱,分蘖少,冬前难以形成大小适宜的群体,而且植株内养分积累少,抗冻能力弱,冬季和早春易大量死苗。

2021年秋冬季各地区冬小麦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的,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翌年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在我国一般以长城为界,以北大体为春小麦,以南则为冬小麦。我国以冬小麦为主。那么针对各个不同的地区冬小麦应该怎么科学施肥呢?

(一)华北平原灌溉冬小麦区。包括山东省和天津市的全部,河北省中南部,北京市中南部,河南省中北部,陕西省关中平原,山西省南部。

1.施肥原则

华北平原冬小麦氮肥过量施用比较普遍,氮磷钾养分比例不平衡,基肥用量偏高,一次性施肥面积呈增加趋势,后期氮肥供应不足,硫锌硼等中微量元素缺乏现象时有发生,土壤耕层浅、保水保肥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依据测土配方施肥结果,适当调减氮磷肥用量;

(2)氮肥要分次施用,根据土壤肥力适当增加生育中后期的施用比例,保持整个生育期养分供应平衡;

(3)依据土壤肥力条件,高效施用磷钾肥;(4)秸秆粉碎还田,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5)重视硫、锌、硼、锰等中微量元素的施用;(6)对于出现酸化、盐渍化、板结等问题的土壤要进行改良;

(7)肥料施用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根据小麦品种、品质的不同,适当调整氮肥用量和基、追比例。强中筋小麦要适当增加氮肥用量和后期追施比例。

2.施肥建议推荐配方:

15-20-12(N-P2O5-K2O)或相近配方。施肥建议:

(1)产量水平400~5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24~30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3~16公斤/亩;

(2)产量水平500~6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30~36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6~20公斤/亩;

(3)产量水平600公斤/亩以上,配方肥推荐用量36~42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20~23公斤/亩;

(4)产量水平400公斤/亩以下,配方肥推荐用量18~24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0~13公斤/亩。

在缺硫地区可基施硫磺2公斤/亩左右,若使用其他含硫肥料,可酌减硫磺用量;在缺锌或缺锰地区可以基施硫酸锌或硫酸锰1~2公斤/亩,缺硼地区可酌情基施硼砂0.5~1公斤/亩。提倡结合一喷三防,在小麦灌浆期喷施微量元素叶面肥或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加0.5~1公斤的尿素兑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洒。若基肥施用了有机肥,可酌情减少化肥用量。

(二)华北雨养冬麦区。包括江苏及安徽两省的淮河以北地区,河南省东南部。

1.施肥原则

华北雨养冬麦区,土壤以砂姜黑土为主,土壤肥力不高,有效磷相对偏低,锌、硼等中微量元素缺乏现象时有发生,土壤耕层浅、保水保肥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依据测土配方施肥结果,适当降低氮肥用量、增加磷肥用量;

(2)秸秆粉碎还田,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3)重视锌、硼、锰等微量元素的施用;

(4)对于出现酸化、盐渍化、板结等问题的土壤要注意改良;

(5)肥料施用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2.施肥建议

2.1基追结合施肥方案推荐配方:

18-15-12(N-P2O5-K2O)或相近配方。施肥建议:

(1)产量水平350~45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28~36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9~12公斤/亩;

(2)产量水平450~6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36~47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2~16公斤/亩;

(3)产量水平600公斤/亩以上,配方肥推荐用量47~55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6~19公斤/亩;

(4)产量水平350公斤/亩以下,配方肥推荐用量20~28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7~9公斤/亩。

2.2一次性施肥方案推荐配方:

25-12-8(N-P2O5-K2O)或相近配方。施肥建议:

(1)产量水平350~45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39~50公斤/亩,作为基肥一次性施用;

(2)产量水平450~6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50~67公斤/亩,作为基肥一次性施用;

(3)产量水平600公斤/亩以上,配方肥推荐用量67~78公斤/亩,作为基肥一次性施用;

(4)产量水平350公斤/亩以下,配方肥推荐用量28~39公斤/亩,作为基肥一次性施用。

在缺锌或缺锰地区可以基施硫酸锌或硫酸锰1~2公斤/亩,缺硼地区可酌情基施硼砂0.5~1公斤/亩。提倡结合一喷三防,在小麦灌浆期喷施微量元素叶面肥或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加0.5~1公斤的尿素兑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洒。若基肥施用了有机肥,可酌情减少化肥用量。

冬油菜什么时间播种?每亩播种量多少?2018-2019年度冬油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全国油菜秋冬种即将展开。根据今年气候特点和生产实际,农业农村部油料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提出2018~2019年度冬油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冬油菜种什么品种好?

(一)因地制宜,选用高产优质高抗品种。根据不同区域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及种植制度、病虫害发生规律等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倒、含油量高的当地主导油菜品种。对于稻田直播油菜,注意选用耐渍、适合密植的油菜品种;稻稻油三熟制地区,应兼顾生育期短,早熟或极早熟的品种;旱地直播油菜,选择耐密植、抗倒伏、丰产性好的中(晚)熟品种。

(二)播前拌种,提高播种质量和效率。长江流域秋播季节干旱或多雨会影响油菜出苗。为保证播种出苗质量,可在播前晒种2~3天,既可杀灭种子表面病菌,又能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提倡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注意严格控制拌种用药量,现拌现用或拌种后立即摊晒,拌种后适当增加用种量。

(三)配套机具,强化农机农艺融合。根据农艺措施、耕作模式、作业工艺、机具选型配套等情况,结合相关作业环节及前后茬作物匹配,合理选用土壤适墒管理、高密度种植、缓控释全营养一次施肥、联合机械播种、无人机飞防等油菜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在播种环节,提倡采用联合播种机,实现开沟、灭茬、松土、施肥、播种、除草一次性完成,提高播种效率。在田间管理环节,对连片种植的油菜地块采用机械或无人机进行药剂喷雾,提高防治效率。在收获环节,尽可能进行机械联合收获,降低收获成本。

二、冬油菜怎么种高产?一亩地播种量多少?

(一)抢墒播种,保障全苗壮苗。为减轻秋旱或秋涝影响,各地要尽早抢墒播种,确保一播全苗。对于湿度过大的田块或阴雨频发区域,可采取机械起垄直播方式。旱地直播油菜遇旱,可进行播后镇压,使种土密接、促进出苗。直播油菜适宜播期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亩播种量200~300克,亩留苗2万~3万株。晚播或土壤肥力较差的田块,亩播种量可增加到300~400克,亩留苗3万~4万株。推广水稻秸秆还田的地区,要注意秸秆还田均匀,直播油菜播种量应比不还田的增加15%~20%,以保证基本苗数。油菜育苗移栽一般在10月中下旬前后适墒移栽,移栽密度每亩6000~8000株;移栽时期不宜过迟,晚栽油菜应适当提高移栽密度,以密补晚。

(二)科学施肥,促进化肥减量。根据土壤肥力情况、产量预期等进行科学施肥。推荐选用油菜专用缓释配方肥,减少追肥环节,提高肥料利用率,每亩基施40~50公斤,一般无需追肥,可基本达到高产要求。若采取传统方法施肥,一般田块每亩施用纯氮10~12公斤,五氧化二磷3~4公斤,氧化钾3~5公斤,硼砂0.75公斤。其中,氮肥、钾肥总量的60%和全部磷肥、硼肥作基肥施用,20%~30%的氮肥用于冬前提苗,10%~20%的氮肥和40%的钾肥作薹肥。追肥时可使用肥料侧位深施技术,即施肥部位距苗侧3~5厘米,施肥深度5~8厘米,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三)防渍排涝,减轻病虫草害。长江流域稻田油菜易发生渍害,加重病虫害发生,应加强田间管理,减轻病虫为害。一是做好一促四防。初花期是防治油菜菌核病和花而不实的最佳时期,可用适宜药剂和磷肥、硼肥的混配溶液,进行叶面喷施,既防治病害,又促进油菜生长发育。二是防秋冬虫害。推广种子包衣技术,防治苗期病虫害。未包衣处理的油菜,选用适宜药剂重点防治蚜虫、菜青虫等害虫。同时,注意及时防除直播油菜杂草。三是预防冻害。冬至前喷施一次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植株抗冻性。对冬至前苗偏旺田块,应选用适宜药剂控制旺长,防止早苔早花,免遭倒春寒危害。四是加强根肿病综合防治。重点关注根肿病发生区,除选用抗病品种外,移栽油菜可采用无菌苗床育苗,并推迟5天左右移栽,直播油菜进行种子包衣后,于10月10日后适时晚播,可大幅减轻发病率。

三、油菜有哪些用途?

油菜具有油用、菜用、花用、蜜用、肥用和饲用等多种用途,要加强油菜多功能开发利用,实现一菜多用,提高种植效益和农民收入。

(一)菜油兼用。宜选用易攻早发、再生能力强的优质高产偏早熟品种,早播早栽,合理密植。一般每亩基施油菜专用复合肥30~50公斤、硼砂0.25~0.5公斤,条件允许的地方可增施一定量的有机肥。薹高25~35厘米为最佳采摘时期,摘取主茎顶端15厘米左右的菜薹作蔬菜。摘薹前2~3天每亩施尿素3~5公斤,促进分枝生长。摘薹后视油菜长势,每亩追施3~5公斤尿素和2公斤钾肥,促进恢复生长。

(二)绿肥油菜。油菜作绿肥可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土壤中难溶性磷释放,降低病虫害基数,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有利于下茬作物生长发育。在双季稻和再生稻产区,选用抗病性好、茎叶产量较高的品种,播种量以每亩0.5~1公斤为宜。根据土壤温湿度及气候条件,在后茬作物播栽前10~15天、最迟不晚于油菜终花期前,及时将油菜粉碎翻压还田。

(三)饲料油菜。宜选用蛋白质含量高、青饲产量高的双低饲料油菜品种。根据饲喂方式和加工要求,在蕾薹期至角果形成初期进行采收。

此外,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可充分发挥油菜多功能,大力发展花蜜综合利用。一方面,通过种植不同花色品种、设计景观图案、延长花期等方式,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农业。另一方面,通过发展养蜂业,开发蜂蜜、花粉、蜂王浆、蜂胶等系列蜂产品,深入挖掘油菜增收潜力。

《各地区种什么品种的小麦好?怎么种高产?2018-2019年度小麦秋冬种技术指导意见》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怎么种植物”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