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护叶仙植物。

植物种植相信每个家庭都有种植,那么种植植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注意的事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水稻叶瘟是什么?应该如何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瘟病发生在水稻叶片上的稻瘟病叫叶瘟。水稻叶瘟的防治工作应该贯穿在整个水稻生育期,因为,叶瘟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叶瘟流行直接影响水稻正常生长,严重时植株化苗枯死,导致水稻减产甚至绝收。

1.病斑类型

叶瘟发生于三叶期后的秧苗或成株叶片上,一般从分蘖至拔节期盛发,叶上病斑常因天气和品种抗病力的差异,在形状、大小、色泽上有所不同,可分为慢性型、急性型、白点型和褐点型四种,其中以前两种危害最重要。

慢性型病斑:呈菱形或纺锤形,一般长1至1.5厘米,宽0.3至0.5厘米,红褐色至灰白色,两端有坏死线。开始在叶上产生暗绿色小斑,渐扩大为梭形斑,常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外有淡黄色晕圈,叶背有灰色霉层,病斑较多时连片形成不规则大斑,这种病斑发展较慢。

急性型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暗绿色,病斑背面密生灰色霉层。在感病品种上形成暗绿色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叶片两面都产生褐色霉层,条件不适应发病时转变为慢性型病斑。急性病斑的出现可视为田间病害大流行的先兆。

白点型病斑:在感病的嫩叶发病后,产生白色近圆形小斑,不产生孢子,气候条件利其扩展时,可转为急性型病斑。

褐点型病斑:多发在高抗品种或老叶上,产生针尖大小的褐点,只产生于叶脉间,较少产孢。

2.防治方法:

一是选用抗病品种,注意品种搭配和轮换。

二是在播种前进行水稻种子处理。可用45%扑霉灵浸种,在插秧前施送嫁肥和送嫁药,在移栽前一周,每亩秧田施用尿素3-5kg,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并结合防治叶稻瘟以及防螟虫、飞虱的送嫁药一起施用。也可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液浸秧5分钟,捞出堆捂30分钟再插。

三是合理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期适当施氮控苗,后期看苗补肥。避免氮肥施用过多或过晚,并注重增施磷、钾肥。水分管理要根据浅水栽秧、深水返青、薄水分孽、孽够晒田的原则。

四是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叶瘟要早发现早防治,从分蘖期开始,如发现发病中心或叶片上有急性病斑,应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3.常用药剂

6%的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30-40克/亩次,或75%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0-40克/亩次或40%富士一号乳油100毫升/亩次。以上任一种药剂兑水45-60公斤喷雾防治,68天后再防治一次,喷药后4小时内遇雨须补喷,以期达到理想防效。

扩展阅读

水稻穗颈瘟如何防治?最佳施药时间是什么时候?如何判断?


根据近期黑龙江省各地稻瘟病乡村监测网点田间监测结果,结合水稻种植品种、抗性、田间长势、栽培管理及气象条件等情况综合分析,预计今年黑龙江省水稻穗颈瘟有重发风险。那么水稻穗颈瘟如何防治?最佳施药时间是什么时候?如何判断?

水稻穗颈瘟是水稻上常发性、气流性主要病害,水稻扬花灌浆期,如果气候条件适宜,很容易发生穗颈瘟。染病后,随着病菌的繁殖与危害,穗颈节坏死,输送到穗子的养分通道被阻断,从而形成白穗或瘪粒的稻穗。穗颈瘟发生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田块30%以上,甚至绝收。一旦穗颈染上稻瘟病,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1.危害症状

穗颈稻瘟主要在穗颈或穗轴和枝梗上发生。穗颈发病,病斑褐色或灰黑色,从穗颈向上下蔓延,可长达3~4㎝。发病早,发病重时,造成白穗;发病迟,发病轻时,造成千粒重下降或秕谷。穗颈瘟常会引起穗梗折断,在穗轴分枝、枝梗和再生枝梗上的症状和在穗颈部相似,但只是病斑以上部分小穗受害,造成小穗不实。

2.传播途径和发生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萌发侵入寄主向邻近细胞扩展发病,形成中心病株。病部形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播种带菌种子可引起苗瘟。适温高湿,有雨、雾、露存在条件下有利于发病,菌丝生长温度8~37℃,最适温度26~28℃。孢子形成温度10~35℃,最适温度25~28℃,相对湿度90%以上。孢子萌发需有水存在并持续6~8h。适宜的温、湿度才能形成附着孢并产生侵入丝,穿透稻株表皮,在细胞间蔓延摄取养分。阴雨连绵、日照不足、时晴时雨、早晚有云雾以及结露条件下,病情扩展迅速。

3.发病条件

3.1品种抗性强弱:不同品种间的抗性有明显差异,当前生产上所用抗病品种多属垂直抗性品种,其抗性因生理小种组成只能保持一定时期抗性,一旦劣势小种变为优势小种,某些品种就会丧失抗病性,使病害发生。一般籼型品种的抗性优于粳型品种。

3.2菌源数量多少:如种子带菌多,又未进行浸种消毒,尤其是病稻草、病秕谷未经销毁或处理不彻底等,越冬菌源多,一旦遇到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传播就快,发病就重。

3.3气象条件恶劣:如分蘖期持续阴雨连绵,雨日和雨次多,形成高湿、低温、寡照(日照时数少)的环境条件,就会降低水稻抗病性,从而有利于病害发生。抽穗期前后如出现连阴雨天气,降雨日多,降雨次数多,形成高湿、低温、寡照条件,不利于水稻生育;但对病菌孢子的产生、孢子萌发侵入有利,其中,高湿有利病菌孢子萌发与侵入;而低温寡照条件使穗颈瘟、节瘟、谷粒瘟发生较重。

3.4田间管理薄弱:如施用氮肥过多、过晚,经常冷水灌、深水灌等,会降低水稻抗病力,均可加重病情。穗期以始穗时抗病性最弱。偏施、过施氮肥有利于发病。长期深灌根系发育差,抗病力弱,发病重。

4.防治误区

穗颈瘟是发生在穗颈﹙穗轴与稻穗连接部位﹚上的稻瘟病。穗颈是将稻叶制造的光合产物输送到穗部的必经之道,也是稻株最易感染稻瘟病的部位。近年来之所以水稻穗颈瘟发病偏重,主要是防治不力,存在误区。

4.1白穗时才施药:稻瘟病病菌刚侵入时,一般不表现症状,发病初期表现不明显。而等到穗颈因病坏死而出现白穗时再防治,为时已晚。防治稻颈瘟一般要在破口始穗期用药,感瘟品种或不抗瘟品种或生长过旺的田块,还要在齐穗期﹙抽穗达80%左右时﹚再用药一次。稻瘟病发生受环境影响较大,分蘖期发病条件不适宜,苗瘟发生可能并不严重;如穗期条件适宜,又可能表现出感病。感瘟或不抗病品种,穗期遇阴雨天气,无论苗瘟发生轻重,都可能导致穗颈瘟的大流行。因此,感瘟或不抗瘟品种,或者历年稻瘟病发生严重的田块,即使苗瘟不严重,也要加强对穗颈瘟的防治,抓住破口始穗期、齐穗期各用药1次。

4.2抗瘟较强的品种忽视用药:稻瘟病绝对抗病的品种是没有的,抗性是相对的。虽然抗瘟品种发病率明显低于感病品种,但种植在常年发病严重的田块﹙稻瘟病的老窝﹚,或偏施氮肥、营养生长过旺、抽穗期遇上阴雨连绵的天气,也可能发病。对于常年发病田块,即使是抗性品种,也要注意及时防治穗颈瘟;偏施氮肥、营养生长过旺的田块,无论是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都不可忽视对穗颈瘟的防治。

4.3抽穗期遇雨不用药:抽穗期出现阴雨天气有可能严重发病,如感瘟品种种植面积较大的地方,还可能引起穗颈瘟的大流行。因此,防治穗颈瘟要在水稻破口始穗期和齐穗期各施药1次,施药后8h内遇雨还要补施。即使是阴雨天,也要抢在雨中间隙用药。优质稻、多年种植的品种或组合、苗瘟比较严重的田块、植株生长过旺的稻田、冷浸田及抽穗期遇降雨的田块,都要在破口始穗期、齐穗期各用药1次。

5.防治措施

根据水稻穗颈瘟的发生特点,应采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方法。

5.1选择优良品种:选用抗性好的优质高产品种(组合),连续种植几年后要及时更换抗性品种。

5.2彻底消灭菌源:对已发生过稻瘟病的田块,要及时清除或烧毁田间有病稻草,降低越冬菌源数量;用咪鲜胺、强氯精等浸种消毒,杀灭稻种携带的病菌,同时可兼防恶苗病。

5.3科学运筹肥水:在旱育壮秧的基础上,推广30㎝的宽行距栽培。在肥料运筹上,增施底肥,重施叶肥,巧施穗肥。一般亩产550~650㎏的田块施纯氮12.5~13.5㎏,其中底肥和叶肥各占35~40%,穗肥占20~30%,并且最后一次叶肥与穗肥间隔30~40d。穗肥在中期控氮的基础上,做到见黄施肥,早黄早施,晚黄晚施,薄地多施,肥地少施。在水层管理上栽后至有效分蘖期,保持浅水层,并注意适当落干换新水;无效分蘖期适时烤田;幼穗分化期保持浅水层,并有2~3次小落干;抽穗开花期,保持4~6㎝水层;进入灌浆期以后,采取干干湿湿、浅水勤灌的管理法。

5.4适时药剂防治:有苗瘟、叶瘟发生的田块,感病品种,地势低洼被洪水浸泡过的老病区,在破口前2~3d和齐穗初期各喷药1次,每667㎡用20%三环唑75~100g,或40%富士1号100g,兑水50~75㎏将植株喷透,交替使用对口农药可以提高防治效果。

5.5防治注意事项:一、稻瘟病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的策略,严格掌握防治时间,破口期施药是有收无收的关键,齐穗期施药是收多收少的措施。二、避开扬花期施药,并尽量选择在上午10点前和下午4点后,因为扬花期喷药,药液很容易进入花器,伤害或杀死花粉、花药、子房等,同时药液会将花粉冲落,严重影响授粉,造成水稻不实率增加;三、要用足药、兑够水,对穗层喷雾均匀周到,将植株喷透。四、两次以上防治的药剂品种要轮换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五、避雨抢晴施药,施药后8小时内遇雨要抢住雨中间隙补施。避

水稻叶瘟的症状有哪些?


水稻叶瘟是水稻生长期间常见的一种病害,多因温差大,管理技术不到位等造成的,所以种植时一定要做好防治措施,那水稻叶瘟的症状有哪些?

一、水稻叶瘟的症状有哪些?

水稻叶瘟的症状是出现急性型病斑和慢性型病斑。一般急性型病斑呈暗绿色椭圆形水渍状,上面有浓密的灰色霉块,传染快,在环境改变时会转为慢性型病斑。慢性型病斑呈褐色纺锤形,外围呈黄色,中层呈红褐色,中间呈灰白色,病斑大小不一,但形状基本一致。

二、水稻叶瘟怎么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注意品种搭配和轮换。

2、在播种前进行水稻种子处理:可用45%扑霉灵浸种;在插秧前施送嫁肥和送嫁药:在移栽前一周,每亩秧田施用尿素3-5kg,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并结合防治叶稻瘟以及防螟虫、飞虱的送嫁药一起施用。也可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液浸秧5分钟,捞出堆捂30分钟再插。

3、合理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期适当施氮控苗,后期看苗补肥。避免氮肥施用过多或过晚,并注重增施磷、钾肥。水分管理要根据浅水栽秧、深水返青、薄水分孽、孽够晒田的原则。

4、药剂防治。叶瘟要早发现早防治;从分蘖期开始,如发现发病中心或叶片上有急性病斑,应及时进行药剂防治。一般可用6%的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30-40克/亩次,或75%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0-40克/亩次或40%富士一号乳油100毫升/亩次。以上任一种药剂兑水45-60公斤喷雾防治,68天后再防治一次,喷药后4小时内遇雨须补喷,以期达到理想防效。

水稻是什么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植物,属于直接经济作物。它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和稻秆可以作为牲畜饲料。作为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品种也是众多。例如:

水稻品种介绍

1.籼稻

有20%左右为直链淀粉。属中黏性。籼稻起源于亚热带,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生长期短,在无霜期长的地方一年可多次成熟。去壳成为籼米后,外观细长、透明度低。有的品种表皮发红,如中国江西出产的红米,煮熟后米饭较干、松。通常用于萝卜糕、米粉、炒饭。

2.粳稻

粳稻的直链淀粉较少,低于15%。种植于温带和寒带地区,生长期长,一般一年只能成熟一次。去壳成为粳米后,外观圆短、透明(部分品种米粒有局部白粉质)。煮食特性介于糯米与籼米之间。用途为一般食米。

3.早、中、晚稻

早、中、晚稻的根本区别在于对光照反应的不同,在全年各个季节种植都能正常成熟,晚稻对短日照很敏感,北方稻区的水稻属早稻或中稻。

4.巨型稻

巨型稻身形笔挺,穗长粒多,圆润饱满,平均每蔸水稻植株高达1.8米,高达2.25米。

5.海水稻

海水稻(海稻):是耐盐碱水稻的的形象化称呼,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其生长地并非海水或海里,而是不惧海水的短期浸泡。

此外,作为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其新品种的研发也从不曾停止过,食用很难说目前到底有多少个品种。

芋头“芋瘟”的综合防治


芋头在我们生活中是最常见的一种蔬菜,它生长在地里,有着毛毛的外表包裹着,吃起来非常的美味。而且芋头的叶子也长的比较特殊,它长的和荷叶有点类似。

什么是芋头

芋头又称芋、芋艿,天南星科植物的地下球茎,形状、肉质因品种而异,通常食用的为小芋头。多年生块茎植物,常作一年生作物栽培。叶片盾形,叶柄长而肥大,绿色或紫红色;植株基部形成短缩茎,逐渐累积养分肥大成肉质球茎,称为芋头或母芋,球形、卵形、椭圆形或块状等。

芋瘟属真菌性病害,该病一般在每年的梅雨季节和盛夏期间发生,芋瘟严重降低了芋头的产量,所以种植芋头特别需要注重对芋瘟的防治。

芋头芋瘟的症状:首先发生于叶片,逐渐扩至叶柄和球茎,然后迅速扩展蔓延,形成轮纹式大斑若在叶片发生,其叶背轮纹斑最为明显,其斑点外围有分生孢子,呈白色霉状物,严重时病斑逐渐枯烂破裂;直至叶片只残留主脉,像破伞一样;若在叶柄发生,常常形成暗褐色的长椭圆形病斑,使叶片和叶柄变黄直至枯萎;若在球茎发生,就会导致整个芋头腐烂乃至毁灭。

芋头芋瘟的综合防治方法

出现芋头芋瘟的症状时,种植者应深入芋田细致检查,一经发现病斑,就要立即采取措施,把病情消灭在初发期,防止疫病扩展蔓延

1、农业措施防治

①种植时选用不带病的芋种;

②实行轮作,严禁连作,轮作期三年以上实行与水稻、玉米、花生、甘蔗等作物轮作;

③增施磷钾肥和农家有机质肥,促使叶片、叶柄组织细胞增厚坚实,增强植株抗病能力④加强田间管理,雨季要及时清沟排水,防止芋田渍水。

2、药剂防治

芋头疫病一般多发生在梅雨季节和盛夏期间,尤其是下白撞雨(又叫落太阳水),晴雨相间和高温多湿的盛夏期间最易感病,一经发现发病中心(棵),立即施药防治主要药剂有:

①喷洒波尔多液其制作方法是:硫酸铜、石灰和松脂各0.5公斤,用少量清水将其溶解后混合在一起,再加水75公斤喷洒全田,每隔7―8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防治效果可在90%以上;

②用敌克松1000倍液淋施植株,每亩用药液110公斤,每10―12天淋洒一次,连续淋施3―4次,可有效控制疫病发生;

③用植壮素80毫升加托布津100克,兑水55公斤喷雾防治有特效。

芋头的种植条件

1、温度:芋头需要高温多湿的环境条件,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球茎的形成,球茎形成期白天28~30℃、夜间18~20℃最适宜。

2、水分:芋头无论是水芋或是旱芋都喜欢湿润的自然环境条件,旱芋生长期要求土壤湿润,水芋生长期要求有一定水层。

3、光照:芋头较耐弱光,对光照强度要求不是很严格,在散射光下生长良好,球茎的形成和膨大要求短日照条件。

4、土壤:水芋需选择水田、低洼地或水沟栽培。旱芋虽可在旱地生长,但仍保持沼泽植物的生态型,宜选择潮湿地带种植。

芋头的种植技术

1、整地施肥:芋头对土壤适应性广,以肥沃深厚、保水力强的粘质土为宜。地整好后按80~100厘米行距开沟,沟宽50厘米,深35厘米,然后进行沟内施肥。芋头需肥量大,生长期长,首先要施足底肥,亩施优质有机肥2000公斤、48%硫酸钾复合肥60公斤,按行距开沟施入。

2、播种方法:选无病虫、无伤口的种芋摊晒3~4天后密排于室内,上盖8~10厘米厚的湿沙催芽,室温保持在20~25℃。20~30天后芽长3~4厘米、5厘米地温稳定在10℃时栽植。在畦上开两条排种沟,沟距30厘米、深7厘米,沟中浇足水后排种芋,株距33~40厘米,每亩4500~5000株。

3、浇水管理:芋头出苗前不浇水,中后期保持土壤湿润,雨季注意排水。出苗后80天,结合浇水在植株旁边打孔施肥。芋头忌土壤干燥,遇旱则黄叶、枯叶,但土壤过湿积水也不利根系生长。苗期应使土壤底墒足,切忌就浇水。幼苗期土壤见干见湿,遇雨则应注意排水。

4、中耕培土:芋头幼苗期结合追肥要进行中耕灭草暖地,幼苗结束时中耕并使栽培沟成为平地,以后以20来天培土一次,厚7厘米,共两次。培土的目的在于抑制子芋、孙芋的顶芽萌发及生长,减少养分消耗,使芋头充分膨大和发生大量不定根,增加植株的抗旱能力。

5、适时采收:芋头成熟后要及时采收,长江流域早播的早熟品种多在9月上旬到10月上旬采收,迟播的多在9月下旬至10月下旬采收,中晚熟品种多在9月底到11月上旬采收。因市场需要可以适当提前或延迟采收,但是一般应在重霜前收完,以防止芋头受冻害。

6、留种方法:芋头选生长整齐一致的丰产地留种,并选择具有该品种特征的植株作种株,留种球茎应到地上部分枯黄,子芋已充分长足时的晴天采收。种芋大小与类型有关,属于多子芋类以25~50克为宜,最小也应在15克以上,属于魁芋类型应在25克以上。

在农村很多的池塘边上都种满了芋头,由此可见芋头喜欢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在芋头的种植过程中,对于疾病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疾病直接影响到芋头的产量。

观叶植物应该如何浇水


现在越来越流行在家中栽种上一盆观叶植物,但是由于观叶植物大部分都是喜欢酸性土壤的,所以浇水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究竟用什么水来浇观叶植物,又应该怎么浇呢?

现在越来越流行在家中栽种上一盆观叶植物,但是由于观叶植物大部分都是喜欢酸性土壤的,所以浇水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究竟用什么水来浇观叶植物,又应该怎么浇呢?


绿萝

观叶植物水分蒸发量大,浇水是否得当是养护管理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对观叶植物的习性全面地了解,掌握对水的需求量,因花而异;其次,掌握观叶植物在每个季节需水的习性,同时根据当时天气的阴晴、气沮的高低、湿度的大小,灵活掌握浇水量,还要根据所栽植株大小、盆子的深浅、放置的位置来决定浇水量的多少;第三,根据不同的季节,合理掌握浇水的时间、次数。

在春季,正是植株生长的时候,浇水可1~2天浇1次,并向叶面喷水,增加空气湿度,浇水时间在上午或下午都可以;在夏季,由于气温高,蒸发快,可每日浇1~2次,需水量大的种类,要在上午或下午找水,发现萎蔫的,立即浇水,夏季浇水应在早晨或傍晚进行,一天中可多次向叶面喷水;秋季,为了使枝叶老化、成熟,应逐渐减少浇水量,可每2~4天1次,并停止向叶面喷水,浇水也要在上午或下午进行;在冬季,观叶植物浇水要视盆土的潮湿情况,若室内温度高,水分蒸发快,可缩短浇水间隔时间,若室内温度低,浇水间隔时间就可长一些,一般是1周浇I次。浇水时间是中午前后比较适宜,水温应与室温相接近。观叶植物在生长季节定期浇酸性水。对其生长非常有利。

《水稻叶瘟是什么?应该如何防治?》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如何养护叶仙植物”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