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种植植物,丰富的肉质感让很多人喜欢。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等相关内容,帮助大家学会植物种植。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鳞翅目害虫玉米螟的生活习性、危害特点及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分布在欧洲、北美洲、西北非,我国优势种是亚洲玉米螟。欧洲玉米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宁夏、河北一带,这些省是欧洲玉米螟和亚洲玉米螟混生区,昌吉主要是欧洲玉米螟。玉米螟的寄主为玉米、高梁、谷子、棉、麻、豆类、甘薯、甜菜、番茄、辣椒、小麦等200多种植物。

一、形态特征

成虫翅展25~35毫米,黄褐色,雌蛾体粗壮,前翅鲜黄,翅基2/3处具棕色条纹及一褐色波纹状线,外侧具黄色锯齿状线。雄蛾瘦削,翅色较雌蛾略深,头、胸、前翅黄褐色,胸部背面浅黄褐色。前翅内横线暗褐色,波纹状,内侧黄褐色,基部褐色,外横线暗褐色,锯齿状,外侧黄褐色,再往外具褐色带与外缘平行,内、外横线间褐色,后翅浅褐色。孢器腹部具刺区比前边的基部无刺区较短,通常有3个刺,有时具2个大刺或4个刺包含1个小刺,刺的平均数目较亚洲玉米螟少。

二、生活习性

欧洲玉米螟在昌吉每年发生二代,以老熟幼虫在玉米秆、根茬、果穗中越冬。越冬幼虫5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6月中旬为产卵盛期。第一代成虫7月中旬出现,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成虫及卵盛期,8月中旬为幼虫盛期,9月下旬开始越冬。在昌吉严重为害玉米,被害株率达20%~80%。

三、危害特点

玉米心叶期幼虫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的心叶,造成花叶,抽穗后钻蛀茎秆,雌穗发育受阻减产,蛀孔处易倒折。穗期蛀食雌穗、嫩粒,造成籽粒缺损霉烂,品质下降。减产10%~30%。

四、防治方法

1、收获后及时处理过冬寄主的秸秆,一定要在越冬幼虫化蛹羽化前处理完毕。

2、在玉米螟产卵始期至产卵盛期释放赤眼蜂2~3次,每667平方米放1~2万头。

3、喷洒25%灭幼脲3号悬浮剂600倍液或B.T.乳剂,每667平方米每克含100亿以上孢子的乳剂200毫升,也可制成颗粒剂撒施。

4、利用白僵菌粉每平方米秸秆用每克含孢子50~100亿菌粉100克,在玉米螟化蛹前喷在垛上。

5、用青虫菌粉0.5千克拌细土100千克,点施在心叶上,每667平方米用菌土2.5~3.5千克;

6、用黑光灯诱蛾结合田间查卵,在掌握产卵数量和孵化进度及田间为害情况下,当春玉米心叶末期花叶株率达10%时进行普治,超过20%或百株着卵30块以上需再防1次。夏玉米心叶末期防1次,穗期当虫穗率达10%或百穗花丝有虫50头时要立即防治。药剂可选用50%对硫磷乳油500毫升加适量水与25千克过筛的煤渣或沙石拌合均匀,每株撤颗粒剂1~2克或0.1%功夫颗粒剂每株0.16克。也可喷洒40%七星保乳油800倍液或40%增效灭杀丁或5%来福灵乳油2000倍液,此外还可选用滞留熏蒸法。上述方法中最主要的是减少玉米螟越冬基数,才能有效防玉米螟发生从而使虫害的发生降低到最小。

附:玉米螟的天敌种类很多,主要有寄生卵赤眼蜂、黑卵蜂,寄生幼虫的寄生蝇、白僵菌、细菌、病毒等。捕食性天敌有瓢虫、步行虫、草蜻蛉等,都对虫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虫害。主要分布于北京、东北、河北、河南、四川、广西等地。各地的春、夏、秋播玉米都有不同程度受害,尤以夏播玉米最重。可发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使受害部分丧失功能,降低籽粒产量。《玉米螟并非人类》

zw59.com推荐

世界性农业害虫小麦吸浆虫的危害特点和防治时间


小麦吸浆虫为世界性农业害虫,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美洲主要小麦栽培国家。我国的小麦吸浆虫主要有两种,即红吸浆虫和黄吸浆虫。小麦红吸浆虫主要发生于平原地区的渡河两岸,而小麦黄吸浆虫主要发生在高原地区和高山地带。现在就来一起看一看小麦吸浆虫的危害特点和防治时间。

一、形态特征和危害特点

麦红吸浆虫雌成虫体长2~2.5mm,翅展5mm左右,体桔红色。前翅透明,有4条发达翅脉,后翅退化为平衡棍。触角细长,14节,雄虫每节中部收缩使各节呈葫芦结状,膨大部分各生一圈长环状毛。雌虫触角呈念珠状,上生一圈短环状毛。雄虫体长2mm左右。卵长0.09mm,长圆形,浅红色。幼虫体长约体长3~3.5毫米,椭圆形,橙黄色,头小,无足,蛆形,前胸腹面有1个Y形剑骨片,前端分叉,凹陷深。蛹长2mm,裸蛹,橙褐色,头前方具白色短毛2根和长呼吸管1对。

麦黄吸浆虫,雌体长2mm左右,体鲜黄色。卵长0.29mm,香蕉形。幼虫体长2~2.5mm,黄绿色或姜黄色,体表光滑,前胸腹面有剑骨片,剑骨片前端呈弧形浅裂,腹末端生突起2个。蛹鲜黄色,头端有1对较长毛。

两种吸浆虫均一年发生一代,遇不良环境幼虫有多年休眠习性,所以也有多年一代的。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圆茧越冬、越夏。黄淮流域3月上中旬越冬幼虫破茧上升到土表,4月中下旬大量化蛹,蛹羽化盛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成虫出现后,正值小麦抽穗扬花期,随之大量产卵(黄吸浆虫略早于麦红吸浆虫)。黄吸浆虫多产卵于在初抽穗麦株的内外颖里面及其侧片上,一处产5~6粒,卵期7~9天。红吸浆虫多产卵于在已抽穗尚未扬花的麦穗颖间和小穗间,一处3~5粒,卵期3~5天。幼虫孵化后,随即转入颖壳,附在子房或刚灌浆的麦粒上吸取汁液为害。老熟幼虫为害后,爬至颖壳及麦芒上,随雨珠、露水或自动弹落在土表,钻入土中10~20厘米处作圆茧越夏、越冬。

二、防治时间和防治技术

发生严重的地块要进行蛹期防治.防治时间为小麦孕穗期4月23-28日,亩用1.5%甲基1605粉2-3公斤或1.5%小麦吸浆虫绝杀1号2-3公斤,均匀拌细土30公斤撒于地表,撒后浇水防效好.

发生不严重的地块,一定要进行成虫期防治.防治时间在小麦抽穗期-扬花前.即5月1日-10日,亩用50%辛硫磷50克加吡虫啉20-30克加水50公斤喷雾,即可防治吸浆虫成虫又可兼治早代蚜虫.

对于吸浆虫发生严重的麦田,最好与棉花、油菜等其它作物进行轮作,以避开虫源。药剂防治可采取一撒加一喷的方法:在小麦拔节到孕穗前,亩用50%辛硫磷0.5~1公斤拌细沙15~20公斤均匀撒施(撒药后浇水),以杀死刚羽化成虫、幼虫和蛹;在小麦抽穗后到扬花前的期间,再用4.5%氯氰菊脂等菊脂农药加40.7%乐斯本800倍混合液(每喷雾器各20毫升)、或邯科1401500倍液(每喷雾器10毫升单打一),可有效杀灭吸浆虫的成虫和卵,而且可同时兼治麦蚜、红蜘蛛,一喷多治,防治效果显著。

垂盆草的习性及外形特点


垂盆草又名狗牙半枝莲、石指甲、半支莲、养鸡草、狗牙齿、瓜子草,为景天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易生根,极易栽培,对于环境要求不严。垂盆草还是一味民间流传非常广的常用草药,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等功效。小编就带你认识一下垂盆草的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

垂盆草又名狗牙半枝莲、石指甲、半支莲、养鸡草、狗牙齿、瓜子草,为景天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易生根,极易栽培,对于环境要求不严。垂盆草还是一味民间流传非常广的常用草药,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等功效。小编就带你认识一下垂盆草的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


垂盆草

一、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不育枝及花茎细,匍匐而节上生根,直到花序之下,长10-25厘米。3叶轮生,叶倒披针形至长圆形,长15-28毫米,宽3-7毫米,先端近急尖,基部急狭,有距。聚伞花序,有3-5分枝,花少,宽5-6厘米;花无梗;萼片5,披针形至长圆形,长3.5-5毫米,先端钝,基部无距;花瓣5,黄色,披针形至长圆形,长5-8毫米,先端有稍长的短尖;雄蕊10,较花瓣短;鳞片10,楔状四方形,长0.5毫米,先端稍有微缺;心皮5,长圆形,长5-6毫米,略叉开,有长花柱。种子卵形,长0.5毫米。花期5-7月,果期8月。

二、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1600米以下山坡阳处或石上。 其性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它适应性强,较耐旱、耐寒。不择土壤,在疏松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较佳。对光线要求不严,一船适宜在中等光线条件下生长,亦耐弱光。生长适温为15—25℃,越冬温度为5℃。

鹤望兰的习性及特点介绍


鹤望兰又名极乐鸟、极乐鸟花、天堂鸟花,是非常典型的鸟媒植物,由于鹤望兰繁殖的特殊性,除了原产地意外,在别的地方栽培结果的难度都比较大。小编就为你介绍一下关于鹤望兰的习性及特点,喜欢鹤望兰的朋友们可以一起了解。

鹤望兰又名极乐鸟、极乐鸟花、天堂鸟花,是非常典型的鸟媒植物,由于鹤望兰繁殖的特殊性,除了原产地意外,在别的地方栽培结果的难度都比较大。小编就为你介绍一下关于鹤望兰的习性及特点,喜欢鹤望兰的朋友们可以一起了解。


鹤望兰

鹤望兰适应性强,容易栽培。盆栽需选用较深大的盆。盆土可用腐叶土或泥炭土8份、河沙和堆肥土各l份配制而成。栽植时比原盆略深即可。栽后盆土不要太湿,第一次浇透水后,要待干后再浇。

鹤望兰喜光,但忌强光直射,除夏季外,要给予充足的光照,光照不足则植株生长细弱、开花不良或不开花。夏季应注意遮阴或放在通风良好的半阴处。夏季高温时,要经常向植株周围的地面或叶面洒水降温,以免叶片被灼伤变黄。

鹤望兰具有怕旱、忌涝的特性,在水分管理上要掌握适量,浇水多少应随季节、植株生长状况和土壤实际干湿程度而定。一般地说,平时浇水要见干见湿,夏季浇水要充足,深秋以后要减少浇水量,冬季要控制浇水,以保持盆土偏干些为好。

鹤望兰较喜肥,生育期间应每隔半月左右施一次稀薄饼肥水,当形成花莛至盛花期可在肥液中加人0。5%的过磷酸钙,会使花开得更艳丽。对水质偏碱的地区,随浇水施肥加入0。2%的硫酸亚铁溶液,每月施一次,以防止土壤碱化,10月中旬以后停止施肥。

鹤望兰不耐寒,北方地区10月中旬要移人室内,放在阳光充足处,室温保持在10℃以上即能安全越冬。

油茶象甲的危害特点、原因及防治措施


近几年来种植油茶的人特别多,它的应用很广,在市场上的价值也特别高,不仅可以做成茶油,还有一定的工业用途,其茶饼还是一种很好的肥料,所以越来越多的农户种植。但是最近有农户反映他种植的油茶有象甲在危害果实,油茶象甲是油茶果实上的重要蛀果害虫,对油茶的生长产生较大的影响。那么油茶象甲都有哪些危害特点及原因?该如何防治?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油茶象甲的危害特点

1、成虫取食时,最先用喙端的口器咬住果实,以此为着力点,身体在果实表面来回旋转,然后喙钻入果皮伸至种仁内部,取食种子汁液或咬食种仁。

2、幼虫在果实内蛀食,使茶果掉落或成空壳,造成油茶果失收。幼虫共4龄。老熟幼虫陆续出果入土。出果前在种壳和果皮上咬一近圆形出果孔,孔径约2毫米,以果蒂和果腰附近为多。

3、成虫除白天活动外,晚上也有取食产卵行为,喜阴湿,有假死性,飞翔能力弱,产卵期在150天左右。多数油茶产区2年1代,第1年幼虫筑土室越冬,第2年以成虫越冬为主,第3年越冬成虫4-6月出土为害。

二、油茶象甲发生的原因

油茶象甲发生危害轻重与其本身的特性、林间小气候、油茶品种以及管理密切相关。单一种植林重于混林,郁闭度大的油茶林受害较重,老林受害重于幼林。在地形上,丘陵、半山坡危害重于山坡,阴坡多于阳坡。不同林木品种,受害程度亦稍有差异,小果油茶比普通油茶受害程度高。

三、油茶象甲的防治措施

1、化学防治

油茶象甲防治期间,可选用绿色威雷、敌百虫、三唑磷、敌敌畏等药剂进行喷雾,密集油茶林可使用烟雾剂熏杀。也可在幼虫入土越冬时期在树冠周围浇灌杀虫单防治越冬幼虫。幼虫出果期于地面撒施药粉、石灰或喷洒敌百虫对其灭杀。

2、农业防治

抚育幼林,改造老林,对种植密度较大林分,适当修枝,改善林地光照条件,及时采果,捡拾落果对其集中焚烧,结合茶园深耕,消灭幼虫和蛹,成虫盛发期利用其假死性,振落捕杀。

3、物理防治

植物挥发物或聚集信息素是一种高效防治害虫的方法。在油茶幼林中间作大豆、花生对调控油茶炭疽病、软腐病、烟煤病以及油茶尺蠖、毒蛾等油茶主要病虫害效果明显。

4、生物防治

油茶象甲严重的林地内,施放白僵菌微生物农药进行除治。

以上就是油茶象甲的危害特点、原因及防治措施,油茶象甲会影响油茶的生长,造成油茶的大量落果,而且比较难防治,所以农户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在平常的管理中也要注意,避免因油茶象甲而造成一定的损失,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油茶种植户们有所帮助。

关于油茶象甲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植物59网其他农业内容。

佛甲草的习性及外形特点


佛甲草又名万年草、半支莲、佛指甲等,为景天科佛甲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不过佛甲草为多浆植物,所以也算是多肉植物中的一种。那么佛甲草的形态以及生长习性究竟是怎样的呢?小编就为你来分析一下。

佛甲草又名万年草、半支莲、佛指甲等,为景天科佛甲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不过佛甲草为多浆植物,所以也算是多肉植物中的一种。那么佛甲草的形态以及生长习性究竟是怎样的呢?小编就为你来分析一下。


佛甲草

一、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无毛。茎高10~20厘米。3叶轮生,少有4叶轮生,叶线形,长2.0~2.5厘米,宽约2毫米,先端钝尖,茎部无柄,有短距。花序聚伞状,顶生,疏生花,宽4~8厘米,中央有一朵短梗花,另有2~3分枝,分枝常有再2分枝,着生花无梗;萼片5,线状披针形,长1.5~7毫米,不等长,不具距,有时有短距,先端钝;花瓣5,花色,披针形长4~6毫米,花端钝尖,茎部稍狭;雄蕊10,较花瓣短;鳞片5,宽楔形至四方形,长0.5毫米;蓇葖略叉开,长4~5毫米,花柱短。种子小。花期4~5月,果期6~7月。

二、生长习性

佛甲草原野生生长于山坡或岩石上,经训化繁育后被大量用栽植。佛甲草适应性极强,不择土壤,耐寒力极强。佛甲草原产于我国云南、贵州、广东、湖南、湖北、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江西等地,日本也有。在长江以南地区栽种,一年四季郁郁葱葱,翠绿晶莹,十分惹人喜爱。在我国北方栽培,春夏秋三季长势都很好,花期在4-5月,果期6-7月。三叶轮生佛甲草即使在严寒期地上部茎叶冻枯,翌年土壤一解冻就能萌发新芽,茁壮生长,早春即能覆盖地面。

佛甲草属多浆植物,含水量极高,其叶、茎表皮的角质层具有超常的防止水分蒸发的特性,即使在夏季干旱的屋顶上也无需浇水。其耐旱时间可长达1个月,而与佛甲草同时栽培的其它杂草早已干枯死亡,佛甲草却安然无恙,保持着勃勃生机的绿色。

《鳞翅目害虫玉米螟的生活习性、危害特点及防治方法》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