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植物种植技术。

植物种植相信每个家庭都有种植,那么种植植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注意的事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冬小麦种植技术》,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冬小麦一般在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播种。播种前需做好选种、拌种工作。接着,对种植基地进行整地施肥,一般每亩施用氮肥10-156公斤、磷肥4-8公斤、钾肥4-8公斤。然后就可以播种了,播种一定要合理,深浅一致。最后就是培育壮苗,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和补苗。如果想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就一起来看看高产栽培技术吧!

一、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介绍

1、小麦要高产,在种植上要不断提高土壤肥力,解决活土层,使耕作层的肥力及深度达到细、透、平,而且还要使水、肥、气、热相融合。根据有关资料证明:深耕细作的小麦根系主要分布在0-50厘米的土层内;而浅耕粗作下,主要根系分布在0-15厘米或20厘米的土层内。同时,小麦所需要的各种养分从土壤里都能找到,但数量不充足。所以,应采取外界施肥的方式加以补充。

2、小麦高产氮磷钾是关键。氮磷钾是保证小麦生长健壮,提高产量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所以人们称它们是农作物生长中的三大要素。氮素供应充足,能促进细胞分裂和长大,使小麦的根、茎、叶等器官长得快,长得壮,营养生长旺盛,茎叶繁茂,叶色浓绿,分蘖多,穗大粒多。同时,氮肥不足,小麦幼苗细弱、植株矮小、分蘖少、叶片窄小、叶色黄绿,由叶尖开始变黄干枯,严重时整个叶片枯黄,植株早死。磷肥是构成细胞核蛋白和磷酯等的重要原料,又是促进植株体内物质转化和运输的重要物质。磷肥供应充足,能促进小麦开花结实、籽粒饱满、成熟早,还能促使小麦根系发达。其次又能增强吸肥吸水能力。同时,磷肥不足,麦苗生长缓慢,叶色深绿或发紫,分蘖少,次生根小而弱,返青、拔节期间次生根不伸展,不下扎或呈鸡爪根。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分蘖成穗率低,叶片灰绿,叶鞘发紫,抽穗和成熟推迟,灌浆不足,千粒重低。钾肥能促进小麦植株体内的磷氮的代谢,还能促进小麦生长健壮,秸秆硬,又能增强抗病和抗倒的能力。同时,缺钾时,作物的光合作用减弱,生长就会受到抑制,茎秆机械组织不发达,坚韧性差,籽粒减少,淀粉含量降低。

总之要想提高冬小麦的产量,要平衡施肥才行。

小编推荐

2022—2022小麦种植技术建议 怎么种冬小麦


快到10月了,小麦又要播种了。今年怎么种冬小麦才能更好地为明年夏收打好基础?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联合发布《2022—2022年度小麦秋冬种技术指导意见》,分四大种植区域送上指导,供大家参考。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黄淮及北部冬麦区

黄淮冬麦区包括山东、河南(信阳除外)、河北中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山西西南部以及陕西关中地区等地。北部冬麦区包括河北中北部、山西中部及东南部、陕西渭北等地。

黄淮及北部冬麦区是我国的冬小麦产区,也是我国优质强筋、中强筋小麦的主要产区。本区生产条件较好,光热资源较为丰富,年降水量400—900毫米,南部降水偏多,北部降水偏少。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种植制度以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为主。

小麦10月上中旬开始播种,次年5月底至6月上中旬收获。

(一)播前准备

1、品种选用

宜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地力、种植制度、产量水平和病虫害等情况,以高产、优质、为目标,以减灾避害、丰产稳产为重点,选用适宜品种。确保生产用种的种子质量高,种子纯度不低于,净度不低于,发芽率(正常苗率)在85%以上。

一是根据品质需求选用品种。按照企业加工需求,适当扩大优质小麦种植面积。强筋小麦适宜种植区可选用品质优异、丰产性较好的强筋品种,中筋、中强筋小麦要兼顾丰产性、抗逆性和品质。

二是根据不同生态区的气温条件选用冬性、半冬性品种。北部冬麦区严格选用冬性品种,黄淮冬麦区选用冬性或半冬性品种,黄淮南片部分地区或晚播麦田可适当选用弱春性品种,严禁跨区种植和选用未经审定的品种。

三是根据种植制度选用品种。麦棉套种要求小麦品种适宜晚播早熟,以缩短麦、棉共生期,同时要求植株较矮、株型紧凑,边行优势强,可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

四是根据土壤条件选用品种。肥水条件好的高产田选用丰产潜力大的耐肥抗倒品种,缺水地区选用耐旱节水稳产品种,旱薄地选用抗旱耐瘠品种,肥力较高的旱肥地选用抗旱耐肥品种。

五是针对区域易发灾害选用品种。干热风重的地区应选用适当早熟、抗早衰、抗青枯的品种,易发晚霜冻害的地区选择早春生长稳健、抗霜冻能力强的品种,降水偏多、渍涝严重的南部地区宜选用耐湿、抗(耐)赤霉病及种子休眠期长的品种,锈病感染较重的地区应选用抗(耐)锈病的品种。

六是严格引种换种。根据生产条件变化,适时更换品种,防止不经过试验就大量引种、调种及频繁更换良种。在种植主推品种的同时,注意积极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并做好种子繁育工作,确定“接班”品种。

2、种子处理

加强小麦种子处理,切实做好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减轻秋苗发病,压低越冬菌源,控制苗期地下害虫危害,可以推迟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等病害发病时间。

根据各地小麦品种抗病性、发病程度以及气候条件、栽培方式,合理选择药剂。

严格拌种用药量,禁止超量用药;拌种后立即播种,现拌现用,当日播完。适当增加药剂拌种后用种量。包衣和拌种时,按照农药标签说明使用药剂。

3、秸秆还田

玉米秸秆还田要做到“切碎、撒匀、深埋、压实”。秸秆粉碎还田要求长度≦7厘米,均匀抛撒地表,耕翻深埋地下。

如果采用深松技术,必须先旋耕,将秸秆切入土层,旋耕深度15厘米以上,秸秆还田后要灌水踏实,如墒情适宜,则要及时耙压。

4、深耕(深松)耙压

突出抓好深耕(深松)、镇压为主要内容的高质量、规范化整地技术,提高整地质量,打好麦播基础。

深耕23—25厘米然后耙压,或深松30—35厘米然后旋耕耙压。深耕或深松能打破犁底层,可促进小麦根系下扎,增强抗旱能力;耙压能破碎坷垃,沉实土壤,防透风失墒,保全苗壮苗,越冬。深耕或深松的效果可持续2年,可以1年深耕或深松,2年旋耕整地。一年一作旱地麦田深耕、深松应在7月上旬进行,利于纳雨蓄墒,并及时耙耱收墒。部分旱地可采取以深松为主的少免耕技术,或推广旋耕、施肥、播种、镇压一体作业机械。同时,要加强农机手作业前培训,使其真正掌握整地质量标准和技术要领,提高田间整地作业质量。

5、施用基肥

注重测土配方施肥,氮磷钾肥配合,补施微量元素肥。高产田采用氮肥后移技术,氮肥底施和追施各占50%,其他肥料全部底施。

根据科学试验和实践经验,不同地力水平的适宜施肥量参考如下:

亩产300—400公斤,每亩施纯氮10—12公斤、五氧化二磷4—6公斤、氧化钾4—6公斤,氮肥的70%底施,30%起身期追施,磷、钾肥全部底施。

亩产400—500公斤,每亩施纯氮12—14公斤、五氧化二磷6—7公斤、氧化钾5—6公斤,氮肥60%底施,40%起身期或拔节期追施,磷、钾肥全部底施。

亩产500—600公斤,每亩施纯氮14—16公斤、五氧化二磷7—8公斤、氧化钾6—8公斤,氮肥50%底施,50%拔节期追施,磷、钾肥全部底施。

6、浇水造墒

坚持足墒播种,确保一播全苗。墒情不足(当0—40厘米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的麦田要先造墒再播种。对不能及时造墒而播后浇蒙头水的麦田及时划锄,保证小麦及时出苗,防止土壤板结,减少土壤水分散失。南部低洼麦田注意排除田间积水,晾墒播种;旱地注意趁墒播种。

冬小麦种植注意事项

品种选择

选择品种非常重要。在中、早茬地块播种春性及弱冬性品种,会导致麦苗冬前旺长,不利于越冬。应在及早划锄、镇压的基础上,冬前壅土围根,或盖施“蒙头粪”,保护麦苗越冬。

播种过浅

小麦播种深度以3-5厘米为宜,播种过浅,麦苗匍匐生长,分蘖节裸露,分蘖多而小,易受冻和早衰。建议麦农在小麦出苗前及时镇压几遍,出苗后结合划锄壅土围根,必要时可在越冬期采用客土覆盖或盖施“蒙头粪”,防止越冬受冻。

播种过深

如果小麦播种超过5厘米即为播种过深。播种过深会导致小麦出苗缓慢,叶片细长,分蘖少而小,次生根少而弱,麦苗黄瘦。要及时进行扒土清棵,用竹耙或铁耙从畦面中央开始,顺垄横搂,当清到一行时,把余土全部拖到畦背上即可。提醒麦农,对于适期播种的小麦,冬前清棵一般从二叶期开始,到“小雪”时结束。

早春小麦种植技术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早春种植的春小麦有哪些需要的注意的要点呢?小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讲述:播前管理,苗期田间管理,拨节至孕期穗期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后期管理。

一、播前管理

1、施肥与整地: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应立即耕、晒、平、整,可采取伏翻秋灌或秋冬灌翻的方式在越冬前精细整地,未进行秋翻冬灌的地块可进行春灌春翻,灌水要透切、均匀,亩灌水量80立方米,耕地质量深浅一致,不重不漏,翻扣严密,无犁沟犁梁。在耕翻前亩施有机肥3-5方,播种时亩施尿素5-8公斤,磷肥5公斤,锌肥1.5公斤,沙土地和缺钾的地块施5公斤钾肥做基肥均匀撒施地面,施肥深度以7厘米~10厘米为宜。

2、选用良种和种子处理:选用经审定推广的高产优良品种,纯度、净度、发芽率应达到国标二级标准。为防止小麦黑穗病的发生,可每100公斤麦种用20%多菌灵1公斤,先用水稀释,药液发浸种子为宜,在20-30度温度下浸3-4小时即可。

3、适期早播:对冬前整成待播状态的地块,应采取提早播种,当日平均温度达2℃~4℃,白天化冻6厘米~7厘米,夜间仍然冻结时播种,以3月中旬开始到3月底结束。播种深度以3厘米为宜,不宜太深,浅播温度高,出苗快,根系发达,易形成壮苗。

二、苗期田间管理

1、浇水与追肥:二叶一心时期浇头水,要浇足、浇透,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5千克,或碳铵35千克~40千克。头水过后要适当蹲苗防倒。

2、及时化控和化除:对旺长麦田,当小麦4.55叶期小麦拨节前期开始进行化控,亩喷矮壮素150200克,控制第一、二节间的长度,可有效的预防后期倒伏,对双子叶杂草较多的麦田,可用72%2,4-D丁酯乳油每亩40-50毫升,加水25-30公斤在杂草出齐后喷雾防治。

三、拨节至孕期穗期水肥管理

1、浇水:这段时期浇水时间应选择早晚浇水最佳,浇水要及时均匀,无积水,对密度过大麦田推迟浇水时间。

2、根外追肥和预防干热风:孕穗期间可用100-150克尿素加200克磷酸二氢钾或喷施宝等叶面肥,进行叶面追肥,可有效的提高小麦的籽粒重量,预防干热风的危害,延长叶片的功能期,提高产量。

四、病虫害防治:

1、白粉病、锈病防治:小麦拔节期若田间湿度过大,易发生白粉病和锈病,应及时进行防治,可亩用粉锈宁35-40克,喷雾,每次间隔10-15天,连续喷2-3次。

2、麦蚜、小麦红吸浆虫的防治:在小麦灌浆期如麦蚜和小麦红吸浆虫较多时,可用毙杀2000乳油1500-2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

3、小麦全蚀病的防治:增施有机肥料和磷肥保持氮、磷平衡,加强田间管理精细整地、施肥、促进小麦根系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对重病田可采用药剂防治进行种子处理,用粉绣宁25%可湿性粉剂80-120克拌种100公斤或在小麦拨节期亩有粉锈宁4060克喷雾防治。

五、后期管理

1、浇水:小麦后期浇水必须避开大风雨天气,否则易造成倒伏,引起减产,浇灌浆水时要大水快浇,确保田内无积水。

2、及时收获:当小麦进入蜡熟末期时及时收获,预防冰雹、大风等自然灾害造成减产,要求快收快晒。

小麦种植技术:小麦的春季管理技术


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在我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春季,是小麦生长的重要时期,此时必须抓好小麦的管理技术。那么,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下小麦种植的春季管理技术吧。

一、施好壮蘖肥,促弱转壮

对于基肥施用量不足、又未及时施用苗肥,群体过小并已经脱肥发黄的麦田,返青后及早亩施10-15公斤三元高效复合肥,促进弱苗转壮、春季早发,提高分蘖成穗率。对秸秆还田量大的麦田,如麦苗发黄严重,应尽快施用速效复合肥,并增加尿素促僵苗转化。对于目前还是一个叶片的晚播独秆小麦,只要基本苗足(每亩25万左右),应控制苗肥施氮量,重施拔节肥即可。对于晚播苗弱、基本苗又偏少的麦田,要尽快施用速效复合肥或氮肥促进苗情转化。

二、重施拔节肥,壮秆大穗

大面积生产中,春季管理的重点是施好拔节肥,对群体茎蘖数适宜的一、二类苗麦田,在叶色正常褪淡,植株基部第一节间接近定长时追施拔节肥,有利于培育壮秆大穗,一般亩施尿素和三元复合肥各7-10公斤。对群体过大,叶色未正常褪淡的麦田,拔节肥应适当推迟施用,要做到叶色不褪不施肥,以防止倒伏。对群体过小、穗数不足的三类苗和脱肥变黄严重麦田,可适当提早施用拔节肥。

三、清沟沥墒,防御渍害

在小麦拔节以前,对未开好排水沟的麦田,要抓住晴天及时开好麦田三沟,并要求开沟泥土均匀散开,不损伤麦苗。已开好沟的麦田,出现部分坍塌,要及时疏通,保证排水畅通,要做到雨止田干、沟无积水,麦田外三沟亦应该畅通,以有效降低春季小麦次生根发生期的土壤含水量、促进春季次生根发生,为后期增粒、增重创造条件。对发生渍害的黄僵苗,拔节肥提前追施并应适当增加三元复合肥施用量,以促进苗情转化。

四、防御冻害,及早补救

早春气候多变、低温寒潮、春霜冻害时有发生,特别是在3月中、下旬到4月上、中旬,北方常有寒潮南下,此时如气温下降到0℃以下,持续6-7小时,已经拔节的麦苗就会遭受到冻害,植株幼穗发育到雌雄蕊分化期至孕穗期的麦田,最易受冻,发生越迟冻害越重,对产量影响越大。在小麦春季冻害发生后,一是要在低温发生2-3天后调查幼穗受冻的程度;二是对茎蘖受冻死亡率超过10%以上的麦田要及时追施恢复肥。一般茎蘖受冻死亡率在10%-30%的麦田,亩施尿素4-5公斤,超30%的麦田茎蘖受冻死亡率每增10个百分点,需增加尿素2-3公斤,上限值也不宜超过15公斤,可以争取受冻轻的分蘖和后发生的高位分蘖成穗,以减少产量损失。

五、防病治虫,化学除草

重点加强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和锈病等病虫害的测报和防治。对去年冬季没有进行化学除草的地块,春季化学除草尤为重要,要根据杂草种类及时进行化学除草、控制杂草危害。同时,对群体过大、有倒伏风险麦田,应适时镇压控旺或化控防倒。

关于小麦种植的春季管理技术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麦种植技术:旱地小麦抗旱增产的技术要领


小麦在中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不少农户不得不选择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小麦。旱地小麦因干旱缺水,供肥供水能力差,产量低而不稳,但却蕴藏着很大的增产潜力。那么,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旱地小麦种植抗旱增产的技术要领。

一、深浅轮耕,以土蓄水

深耕可以打破犁底层,增加透水性,加大蓄水量,并能促进根系下扎和扩大根系吸收范围,提高水肥利用率。但深耕一定要因地因时制宜,一般在整地早、降水多、墒情足的年份宜深耕,耕深2225厘米,耕后接着耙实、耧平;耕后少雨干旱,往往会因土壤不实而严重失墒。实践证明,旱地小麦在34年时间里,遇足墒深耕一年,以后浅耕23年,既能达到深耕改土的目的,又增加了沉土保墒的机会,是旱麦增产的重要措施。

二、增施肥料,以肥调水

旱地麦田要尽量多施有机肥,配方施足无机肥,尤其要施足磷肥,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蓄水保肥能力和水分的利用率。一般地块,每亩可施有机肥25003000千克,碳铵和过磷酸钙各50千克,并酌情配施适量钾肥和微肥;如果地力差,可在三四年内连续亩施标准氮肥4060千克,磷肥50100千克。旱地高产麦田,可采取一炮轰的施肥方法,即将全部肥料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土壤作基肥,其中氮肥要适当深施,磷肥浅施,以利培育冬前壮苗。

三、选用良种,以种济水

抗旱品种多具有根系发达,叶片窄狭,表皮厚,气孔小,呼吸强度及蒸腾作用弱,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等特点,能较好地适应缺水少肥的旱地环境;据各地对比调查,种植抗旱品种比种植不抗旱的品种,一般增产20%30%。

四、适时适量播种,以苗(株)节水

旱地小麦群体自动调节能力差,其适宜的播种期和播种量范围相应地比水浇地小麦要窄;通过适时、适量播种,建立苗、株、穗、粒合理的节水省肥型的群体结构,是旱麦增产的中心环节。实践证明,冬性品种应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6℃18℃时播种,这样,可以保证冬前0℃以上有效积温,主茎叶达到68片;弱冬性品种可适当晚播35天。在适宜的播种期范围内,每亩基本苗控制在15万株左右,播种偏早的减少12万株,播种偏晚的增加23万株,晚茬麦可增加到2025万株;冬前亩茎数一般要控制在最后成穗数的22.5倍。

以上就是关于旱地小麦种植抗旱增产技术要领的介绍了,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2022年河北各地区冬小麦种植选什么品种好?


昨日,河北省农业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17年度冬小麦节水稳产配套技术项目供种及有关工作的通知》,里面对今年河北各地区冬小麦种植品种给出了科学的建议,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下。

适宜冀中南部区域种植的品种

中麦155、邢麦6号、邢麦7号、石麦22、石麦18、农大399、石农086、婴泊700、冀麦585、观35、衡4399、邯6172、衡S29、轮选103、冀7369、冀麦518、河农7069、邯麦17、邯农1412、邢麦13、冀麦325、邯麦15、科农2011。

适宜冀中南部区域种植的强筋小麦品种

藁优2018、藁优5218、石4366;

适宜黑龙港流域种植的品种

衡0816、衡0628、河农827、河农7106、中信麦9号、捷麦19(旱薄地)。

适宜冀中北部区域种植的品种

河农6425、沧麦119、京冬18、轮选169、轮选987、河农130、农大5181、京花11;

适宜冀中北部区域种植的强筋小麦品种

中麦1062

适宜冀中南部、冀中北部区域种植的品种

河农6049

适宜河北省中南部、保定(除涞源、阜平、易县山区外)种植的品种

石新828

适宜河北省中南部旱肥地、黑龙港流域种植的品种

衡6632

适宜河北省中北部,中南部旱肥地种植的品种

中麦175

以上是河北省农业厅邀请小麦育种、栽培和推广方面的省内外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对项目市初步推荐的小麦节水品种进行充分论证,筛选出的适宜项目区种植的品种,供广大农户参考。

《冬小麦种植技术》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特种植物种植技术”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