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相信每个家庭都有种植,那么种植植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注意的事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直立分枝草本茄子疫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茄子,茄科,茄属植物,原产亚洲热带,中国各省均有栽培。茄子是直立分枝草本至亚灌木,高可达1米,小枝,叶柄及花梗均被6-8-(10)分枝,平贴或具短柄的星状绒毛,小枝多为紫色(野生的往往有皮刺),渐老则毛被逐渐脱落。叶大,卵形至长圆状卵形,叶柄长约2-4.5厘米(野生的具皮刺)。能孕花单生,花柄长约1-1.8厘米,毛被较密。果的形状大小变异极大。果的形状有长或圆,颜色有白、红、紫等。

茄子果可供蔬食。根、茎、叶入药,为收敛剂,有利尿之效,叶也可以作麻醉剂。种子为消肿药,也用为刺激剂,但容易引起胃弱及便秘,果生食可解食菌中毒。

茄子种植过程中容易得疫病。

茄子疫病属鞭毛菌门真菌,主要危害果实,近地面果实先发病,初期为水渍状近圆形褐色病斑,后扩大至整个果实,病斑稍凹陷。湿度大时,病部表面长出茂密的白色棉絮状菌丝,病果易脱落。叶、茎、花等部位感病,出现水渍状、暗绿色或紫褐色病斑,茎易缢缩或折断。幼苗被害,茎基部呈水渍状坏死,引起猝倒。

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年轮作。及时整枝打权,去老叶,使株间通风,降低棚内湿度。发现病株及时摘除。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精选阅读

茄子黄萎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茄子的营养价值较高,是我们常见的一种蔬菜,很多农户都有种植。在茄子的种植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当,很容易引起茄子病虫害的发生。其中黄萎病就是比较严重的病害之一,黄萎病又叫半边疯、黑心病,是茄子的重要病害,一旦感染,对茄子的损失是非常严重的。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茄子黄萎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一、茄子黄萎病的症状

茄子黄萎病从移栽至成熟期均可发病,前期症状不明显,此病多在茄株开花结果后发病,先是自下而上或从一侧的叶片发病,随后向全株发展,所以称“半边疯”。叶片初在叶缘及叶脉间变黄,后发展为半边叶片或整叶变黄,并萎蔫下垂以至脱落,严重时全株叶片脱落只剩光秆。本病为全株性病害,剖检病株根、茎、分枝、叶柄,可见维管束变褐,故称“黑心病”。

二、茄子黄萎病的发病规律

茄子黄萎病由大丽花轮枝孢属真菌侵染致病。除茄子外还可侵染甜椒、番茄、马铃薯、瓜菜等多种作物,但以茄子受害最重。病菌以菌丝和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种子也可带菌进行远距离传播。病菌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强,在土壤中可存活6-8年,所以连作田发病重。病菌借种子、土壤和灌溉水传播。栽培病苗、连作、施用带菌有机肥等发病重。土地干旱,植株长势弱发病重。

三、茄子黄萎病的防治方法

1、合理轮作,与非茄科作物进行轮作。

2、选种抗病耐病品种。

3、种子消毒,培育壮苗,种子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消毒后,移入冷水中冷却后催芽播种。

4、选栽嫁接苗,采用嫁接技术,对所栽培茄进行嫁接,选用抗黄萎病的品种作为砧木进行嫁接,比如托鲁巴姆、CRP、赤茄、托托斯加等,利用砧木根系抗黄萎病菌侵染的特性,防病效果较好,在无法轮作的条件下也可获得丰产。

5、结合定植施药防病,在茄苗定植时,每穴施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2克,然后栽苗灌水,利用药剂的杀菌作用预防茄苗根系四周土壤中的病菌侵染。也可进行定植后灌根预防,对田间发现的病株,使用甲霜·噁霉灵、甲托、苯甲等药剂,每一病株灌药液300ml,隔10天灌1次,连灌2-3次。

以上就是茄子黄萎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茄子黄萎病对茄子的产量及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是茄子种植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害。种植茄子的农户一定要掌握好以上内容,及时防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关于茄子黄萎病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植物59网其他农业内容。

推荐阅读:茄子旺长怎么办?这四大控旺措施值得收藏!

茄子根腐病的发病原因、症状及防治措施


种植茄子的农户都知道,茄子在生长过程中极易出现根腐病,尤其是早春大棚种植的茄子。茄子根腐病如果不及时防治,很容易影响茄子的产量,严重的话还会导致茄子绝产。那么茄子根腐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该如何防治?

一、发病原因

茄子根腐病是腐皮镰孢的真菌侵染到茄子的根部,从而引起的大面积死秧病害。该病菌一般从茄子根部的伤口侵入,接着在染病部位产生分生孢子,并借助雨水、灌溉水等进行传播和蔓延。

二、发病症状

在茄子根腐病的发病初期,茄子叶片白天表现出萎蔫,而早晚表示生长正常。茄苗的根基部以及初生根的表皮都呈为褐色,毛细根腐烂,造成茄苗的养分供应受阻,然而这样的情况反复出现几日之后,茄苗最终变黄干枯而死。

三、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1)合理确定茬口和轮作

实行高畦栽培,边沟、垄沟的深度应超过40厘米,株行不低于40×40厘米,以避免茄苗根部因雨水受涝而引发根腐病。

(2)多施农家肥,少施加化肥

可用猪牛粪便100千克,生石灰2千克,柴草肥10千克均匀混合,并按照每株2千克的标准围绕茄苗根部施肥。要注意,在施加农家肥前,需要对其晾干,利用太阳光杀菌消毒。

(3)雨天注意及时排水清墒,以防止土壤过分潮湿而引发根腐病。

遇到长期干旱,应在灌溉前3天左右使用多菌灵兑水喷洒茄苗根部后,再选择晴天上午对茄苗进行小水灌溉,然后再用干草木灰撒到茄苗的周围,来增强茄苗的抗病力,降低根腐病的发病率。

2、化学防治

(1)茄苗定植前,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千克,及35千克左右的细土混匀后,每株穴中撒50克,起到病害预防的作用。

(2)茄苗定植以后,如果发现因根腐病而引起的茄苗病死,应及时拔掉死株,并用生石灰对其株穴消毒,病死株苗应带出集中烧毁。

(3)在根腐病发病初期,可用硫酸铜2000倍液,或者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对其治理,但用量不宜过多。正常情况下,每株病苗灌药液0.2升,每隔10天灌一次,连续2-3次就可根治茄苗的根腐病,并阻止其传播扩散。

以上就是茄子根腐病的发病原因、症状及防治措施,茄子根腐病对茄子的影响较大,所以农户们一定要掌握好以上的防治措施,及时进行防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关于茄子根腐病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植物59网其他农业内容。

黄瓜疫病发生的症状与防治


黄瓜,(学名CucumissativusLinn,英文名Cucumber),葫芦科黄瓜属植物。也称胡瓜、青瓜。果实颜色呈油绿或翠绿,表面有柔软的小刺。中国各地普遍栽培,现广泛种植于温带和热带地区。黄瓜喜温暖,不耐寒冷,为主要的温室产品之一。黄瓜是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中原的,称为胡瓜。五胡十六国时后赵皇帝石勒忌讳胡字,汉臣襄国郡守樊坦将其改为黄瓜。

黄瓜的形态特性

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茎、枝伸长,有棱沟,被白色的糙硬毛。卷须细,不分歧,具白色柔毛。叶柄稍粗糙,有糙硬毛,长10-16(-20)厘米;叶片宽卵状心形,膜质,长、宽均7-20厘米,两面甚粗糙,被糙硬毛,3-5个角或浅裂,裂片三角形,有齿,有时边缘有缘毛,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弯缺半圆形,宽2-3厘米,深2-2.5厘米,有时基部向后靠合。雌雄同株。

雄花:常数朵在叶腋簇生;花梗纤细,长0.5-1.5厘米,被微柔毛;花萼筒狭钟状或近圆筒状,长8-10毫米,密被白色的长柔毛,花萼裂片钻形,开展,与花萼筒近等长;花冠黄白色,长约2厘米,花冠裂片长圆状披针形,急尖;雄蕊3,花丝近无,花药长3-4毫米,药隔伸出,长约1毫米。

雌花:单生或稀簇生;花梗粗壮,被柔毛,长1-2厘米;子房纺锤形,粗糙,有小刺状突起。果实长圆形或圆柱形,长10-30(-50)厘米,熟时黄绿色,表面粗糙,有具刺尖的瘤状突起,极稀近于平滑。种子小,狭卵形,白色,无边缘,两端近急尖,长约5-10毫米。花果期夏季。

黄瓜疫病发生的症状与防治

黄瓜疫病发生的症状:成株染病,主要在茎基部或嫩茎节部出现暗绿色水渍状斑,后变软,缢缩,病部以上叶片萎蔫或全株枯死,维管束不变色。叶片染病,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浸状大斑。黄瓜疫病的防治措施:高垄栽培,避免大水漫灌;嫁接防病;苗床处理,每平方米苗床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克与土拌匀撒在苗床上,定植前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750倍液喷施地面。

发病初期,可用72.2%普力克水剂600~7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等喷洒。

另外,常见的病害还有猝倒病(苗期)、裼斑病(靶斑病)、根腐病、菌核病、细菌性叶枯病、细菌性萎蔫病、软腐病、细菌性圆斑病等。

茄子绵疫病防治措施 茄子绵疫病的发病规律


茄子绵疫病就是大家常说的烂果病,是在茄子种植中造成损失最大的几种病虫害之一,发病季节为全年且传染迅速。而在夏季这个高温多雨的季节更容易流行,对整个种植造成毁灭性的损失。这里和大家说下茄子绵疫病防治措施和茄子绵疫病的发病规律。

1、发病症状

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病,盛果期为发病盛期,为害果实、叶、茎、花。幼苗被侵害,胚茎基部呈水渍状坏死,引起猝倒。叶片被侵害,产生不规则或近圆形水渍状褐色病斑,有明显轮纹,潮湿时,边缘不明显,病斑上生稀疏白霉,干燥时,病斑边缘明显,不产生白霉。花被侵害,湿腐,并向嫩茎蔓延,形成水渍状、暗绿色或紫褐色凹陷病斑,缢缩或折断,湿度大时生稀疏白霉,其上部叶片萎垂。果实被侵害,近地面果实先发病,果表面初为水渍状圆形或近圆形、黄褐色至暗褐色稍凹陷病斑,后逐渐扩大蔓延至整个果实表面,果内部褐变腐烂,湿度大时病斑表面产生白色棉絮状菌丝,病果脱落或失水成僵果残留在枝上。

2、病原

茄子绵疫病为真菌性病害,病原为烟草疫霉和辣椒疫霉等。

3、发病规律

3.1、病害循环和传播途径

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土壤中病残组织上越冬,翌年卵孢子可直接侵染茄子幼苗,在根茎部位以芽管侵入幼嫩的茎基,导致幼苗的猝倒。亦可借灌溉、降雨、流水等传播,萌芽的孢子囊或卵孢子侵染植株,首先致植株下部被侵染的果实或叶片发病;初生菌丝侵入寄主细胞吸收养分,造成寄主腐烂并迅速扩大,病部长出大量长而密的菌丝;菌丝成熟后顶端生成卵圆形孢子囊,孢子囊是主要侵染体,它散落在寄主组织上,条件适宜时,萌发成许多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在水滴中产生两根鞭毛,经过30~40min游动,选定新寄主后,失去鞭毛,萌发出芽管侵入寄主组织进行侵染;如果水分不足,孢子囊就不产生游动孢子而直接萌发出芽管侵染寄主细胞;周而复始,扩大侵染,最后又形成卵孢子越冬。

3.2、影响发病因素

3.2.1、温、湿度与发病的关系

病菌对温度适应范围广,8~38℃均可,发育适温25~35℃;相对湿度86%左右,有利于病菌孢子形成,96%以上菌丝生长旺盛;高温高湿、暴风雨或时雨时晴的天气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造成病害大发生。

3.2.2、栽培技术与发病的关系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重茬、土壤黏重的地块易发病;栽培密植、通风透光不良,畦面积水、潮湿等易诱发茄子绵疫病发生。

4、茄子绵疫病的综合防治

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药剂保护为辅。

4.1、清洁田园

及时清除病果、病叶,集中深埋或烧毁处理,减少菌源;采收结束后,及时清除田间残株落叶。

4.2、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耐病优良品种,如布利塔长茄、黑骠茄子、长野狼长茄、宁茄8号等茄子品种。

4.3、轮作

与十字花科、豆科、禾本科等非茄科、葫芦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

4.4、穴盘育苗

采用有机基质穴盘育苗。有机基质穴盘育苗,秧苗根系发达,增强了抗病性,且避免了苗床、育苗营养土带病,减少病菌侵染。

4.5、科学管理

田块选择: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沙质壤土的地块,采用深沟高畦栽培方式,避免田间积水。

地膜覆盖: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切断土壤中病菌孢子飞溅传播。

微滴灌:采用滴灌等灌溉方式,降低病菌灌溉传播。

平衡施肥:施用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适时追肥,以增强植株抗病力。

田间管理:合理种植密度;适时整枝,及时摘除下部老叶、病叶、病果,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并将病残体带出田外,以防止再侵染。

4.6、茄子绵疫病的化学防治

4.6.1、种子处理

53%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500倍液浸种30min后催芽或直播。

4.6.2、土壤消毒

定植前,栽培田块土壤消毒,每667m2用50%多菌灵2000g,细干土混匀,均匀撒入定植穴内。

4.6.3、药剂防治茄子绵疫病

定植前、定植缓苗后以及梅雨季节是茄子绵疫病重点预防期。发病初期喷洒66.8%丙森异丙菌胺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2.5%唑菌酮霜脲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70%锰锌乙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2%霜霉威水剂6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53%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500倍液,每隔7~10d喷1次,防治2~3次,注意喷药时保护果实。

蕨菜立枯病的症状及防治


蕨菜(Pteridiumaquilinumvar.latiusculum)又叫拳头菜、猫爪、龙头菜,喜生于浅山区向阳地块,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多分布于稀疏针阔混交林;其食用部分是未展开的幼嫩叶芽,经处理的蕨菜口感清香滑润,再拌以佐料,清凉爽口,是难得的上乘酒菜,还可以炒吃,加工成干菜,做馅、腌渍成罐头等。在中国大陆以及东南亚有广泛分布,而在这些地区餐桌上也受到了欢迎。

蕨菜为凤尾蕨科生落叶草本植物。蕨菜一般株高达一米,根状长而横走,有黑褐色绒毛,早春新生叶拳卷,呈三叉状。柄叶鲜嫩,上披白色绒毛,此时为采集期。叶柄长30~100cm,叶片呈三角形,长65~150cm,宽30~60cm,2~3次羽状分裂,下部羽片对生,褐色孢子囊群连续着生于叶片边缘,有双重囊群盖。多生长在山区土质湿润、肥沃、土层较深的向阳坡上。

蕨菜嫩叶含胡、钾、钙、镁、蕨素,蕨甙、乙酰蕨素、胆碱、甾醇。此外蕨菜还含有18种氨基酸等。现代研究认为蕨菜中的纤维素可有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肠胃对脂肪吸收的作用。蕨菜味甘性寒,入药有解毒、清热、润肠、化痰等功效,经常食用可降低血压、缓解头晕失眠。蕨菜还可以止泻利尿,其所含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具有下气通便、清肠排毒的作用,还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痢疾、咳血等病。并对麻疹、流感有预防作用。

蕨菜立枯病的症状及防治

蕨菜立枯病是苗期常见病。多为害中、后期幼苗,俗成死苗、霉根,严重时造成片死苗,全国各地都有发生。

什么是立枯病?立枯病又称死苗,主要由立枯丝核菌(学名RhizoctoniasolaniKuhn,英文名SheathBlight),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侵染引起。寄主范围广,除茄科、瓜类蔬菜外,一些豆科、十字花科等蔬菜也能被害,已知有160多种植物可被侵染。

蕨菜立枯病的症状:

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暗褐色病斑,病苗早期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病部逐渐凹陷、溢缩,有的渐变为黑褐色,当病斑扩大绕茎一周时.最后干枯死亡,但不倒伏。轻病株仅见褐色凹陷病斑而不枯死。苗床湿度大时,病部可见不甚明显的淡褐色蛛丝状霉。

蕨菜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1、重视苗床地的选择。选择地势高燥,排灌两便、背风向阳、土质肥沃疏松、无病原的田块。

2、严格土壤消毒。对旧苗床或可能带菌的营养土,需进行土壤消毒处理。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消毒,每平方苗床用药8-10克。先将药土与适量细干土混合拌均匀,然后将1/3药土撒入眭面,播种后再将余下的2/3药土撒在种子上面,最后盖土,完成播种。

3、加强苗床管理。播种要均匀,疏密药适度,适时适量放入,避免低温高温,不要在阴雨天浇水。

4.、药剂防治。出苗后发病的,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液等,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直立分枝草本茄子疫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