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栽培与养护要点。

植物种植相信每个家庭都有种植,那么种植植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注意的事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药用作物的栽培要点》,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药用作物在未来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大,那么药用作物的栽培要点和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1.选地和耕作

要根据药用作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选择适宜的地块。一般深根性的药用作物如牛膝、山药等需要深耕。药用作物可分畦栽和垄栽两种方式。一般宽度66cm以上为畦,66cm以下为垄。

2.繁殖

药用作物有各种各样的繁殖方法,大体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类。zW59.coM

(1)有性繁殖许多药用作物,如薏苡、板蓝、当归、人参等采用有性繁殖。

许多药用作物的种子收获时处于休眠状态。为解除种子休眠,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植株生长健壮,预防病虫害,种子播前可采取层积、擦伤种皮、温汤浸种等方法处理。

播种方法有露地直播、茁床育苗和温室育苗等。

(2)无性繁殖

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繁殖,可以保持母本优良性状,如地黄、乌头等。

3.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应根据各种药用作物的特性和药用部位不同来进行。

(1)灌藏和排水

灌溉数量、次数和时间,因药用作物的特性、生长季节、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而有不同。喜干植物如甘草、麻黄等需水量少,水生植物如泽泻、莲等则不能缺水。通常一年生药用作物,从播种到开花期,需水量不断增加,开花盛期后,需水量减少。土壤孔隙或地面上过多水分应及时排除,以改善土壤通气状况,减少根部病害。

(2)中耕除草

中耕和除草结合进行。中耕使土壤疏松,改善土壤通气条件,有利土壤微生物活动,促进养分分解,增加土壤肥力。中耕切断了毛细管水分上升通道,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根系分布在土壤表层的如薄荷、紫箢等,中耕宜浅,根用药材要求根长得粗大而不生支根,如白芷、牛膝等,中耕宜深。

(3)间苗

为了避免幼苗互相拥挤、遮荫,争夺养分,应拔除部分幼苗。一般播种小粒种子,间苗次数多些,如荆芥,要间苗2~3次后定苗。大粒种子如决明、薏苡等,间苗12次即可定苗。

(4)培土

培土目的各有不同。有的为了提高土温,保护植株过冬,如菊花等。有的在夏季为了降低地温而培土,如浙贝母种用鳞茎越夏等。另外,培土还有保护根系免受雨水冲刷,防止植株倒伏,防旱等作用。

(5)覆盖

利用树叶、稻草、草木灰、厩肥、谷糠等撤铺在地上叫覆盖,可保水防寒。有的种子细小,播种后出苗前需要草盖,如党参等。有的生长期需要覆盖,如三七,畦面用稻草和草木灰覆盖,有的在休眠期覆盖,如秋播白芷,用马粪拌土覆盖。

(6)防霜防寒

有的药用作物已到霜期尚未成熟,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采取不同的防霜、防寒措施,如熏烟、霜冻前灌溉、覆盖、培埋、设置风障等d。

(7)遮荫

有些药用作物原产山野丛林之间,性喜荫蔽,栽培时需要遮蔽。根据喜荫程度不同,可采用遮荫措施:①间作和混作。②林下栽培。③搭荫棚等遮荫措施。

(8)支架

有缠绕茎、攀援茎、茎卷须的药用作物,茎匍匐地上或缠绕其它植物上,如牵牛、瓜蒌、党参、何首乌等。一般草质藤本,植株较小,多架支柱,也可与高粱、玉米等高秆作物间作。木质藤本,植株高大,多设棚架。

(9)植株修整

为了控制植物体某一部分徒长,促进另一部分生长发育健壮,构成一定株型,提高产量、质量,适合药用的需要,不少药用作物需要进行植株修整。

精选阅读

豆类作物的栽培要点有哪些?


豆类作物栽培要点包括了轮作和间作、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几个方面:

1.轮作和间作

豆类作物不耐连作,连作时由于噬菌体的繁衍抑制了根瘤菌的发育而影响生长,同时病虫害加重,产量品质降低。所以豆类作物要实行轮作才能获得高产。豆类作物适宜的前茬为禾谷类作物、薯类作物或棉花。

我国各地普遍实行豆类作物与非豆类作物的间作,如大豆和玉米、大豆和高梁、豌豆和小麦等等。这些方式运用得当,一般都能增产,增产的原因就是发挥了两者在生态学、生物学上的互利作用,从而充分利用了阳光和土地。

2.整地

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一般土壤即可,但以土层较厚,富含有机质和钙质、排水良好、通透性好、土壤pH6.8~7.5的粘壤土或壤土最为适宜。夏大豆一般在麦后浅耕10cm左右,然后耙平播种。绿豆出苗时顶土力弱,对整地要求较严格,需深耕细耙,地平土碎,以利出苗齐全。豌豆根系伸展力较弱,对深耕有良好的反应,播前深耕并耙平作畦,出苗整齐,可使幼苗健壮、抗寒力强。蚕豆是深根作物,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发育良好,产量高,故应进行秋耕或春耕,耕深20cm左右。

3.播种

播种包括了选种、晒种、确定播期、播量等技术环节。

(1)选种及晒种

播种之前精选种子是保证苗全、茁壮的重要环节,要选用大粒、饱满的种子,剔除虫籽、瘪籽、可进行风选、水选或盐水选。播前晒种可以促进种子活力加强,提高发芽率和增强发芽势。

(2)确定播期

大豆、绿豆、虹豆都可以春播和夏播。春播一般在平均地温10℃以上时播种,夏播在麦收后,抓紧时间抢种早播是增产的有效措施。豌豆、蚕豆可以秋播和春播,南方秋播大致与小麦同期,北方春播多在3月上旬。豆类作物的播种深度一般在3~5cm。

(3)播种量及合理密植

夏大豆的行距一般在30~40cm,播种量一般每公顷60~75kg,留苗2127万株。晚熟种、肥地、播种期早的留苗稀些,反之留苗密些。绿豆的千粒重较低,每kg约2.02.5万粒,按90%的出苗率计算,每kg种子出苗1.8~2.25万株,通常每公顷播30kg即可,保证留苗株数的3倍左右。豇豆一般行距50~60cm.每公顷7.5~9万株。豌豆条播行距3040cm,每公顷播种量150~180kg,每公顷37.545万株。蚕豆一般行距5060cm,每公顷1215万株。

4.田间管理

包括补苗与间苗、中耕除草、施肥、浇水及加强病虫害防治。

(1)补苗与间苗

豆类作物播种后要及时检查,发现漏种或缺苗要及时补种或移栽。及时间苗是保证苗匀、苗壮,实现合理密植的有效措施。一般第一片复叶出来时进行间苗,第二片夏叶出来时及时定苗。

(2)中耕除草

中耕可以防旱保墒、疏松土壤,消灭杂草,夏播豆类作物,中耕宜早不宜迟,生育期间一般中耕2~3次。

(3)施肥

豆科作物在生育期中所吸收的营养元素较多,对氮、磷、钾、钙四大元素的要求很高。豆类作物所需氮紊的1/2~2/3是由根瘤茵提供的,因此,当根瘤菌进行强烈的固氮作用时,豆类作物是不会表现缺氮的,此时施用氮素过多反而会造成徒长,抑制根瘤菌的形成和固氮作用。但是豆类作物在初出苗时适量施用氮肥是必要的,因为豆类作物出苗后前几片真叶出现时,种子内的氮素已经耗尽,而根瘤菌此时不但没有固氮,还需寄主植物提供氮素。施用磷、钾肥对豆类作物十分重要,因为不仅作物需要大量磷、钾肥,根瘤菌也需要大量磷、钾元素。磷、钾肥一般用作基肥。豆类作物还需要多种微量元素,尤其是硼和钼。草木灰含有各种微量元素,是豆类作物钾素和微量元素的好肥料。另外,豆类作物缺少微量元素时,也可以通过叶面喷施微肥。

(4)浇水

保证开花、结荚和鼓粒期的供水。

(5)加强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甘薯等薯类作物栽培要点


薯类作物包括甘薯、马铃薯、木薯、山药、芋头等。薯类作物的栽培要点和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1.轮作和间作

马铃薯在逐年或逐季增施有机肥和土壤病虫害不重的情况下,可以连作2~3年(二季作物为4~6季),4年以上连作易导致土壤病虫害加重而减产,因而仍需轮作换茬,轮作时忌与茄科及甘薯、甜菜等喜钾作物接茬,轮作期至少应在2年以上。甘薯、马铃薯等都可以和粮棉菜等多种作物间作套种,主要与玉米、马铃薯(或甘薯)间套种,间作方式一般为2:2方式。

2.整地

薯类作物的块根、块茎或球茎均在地下部生长膨大,都需要良好的水、肥、气、热等条件,因此要求耕层深厚,通气良好。采取的措施主要有:①深耕。深度以25~30cm为宜,并结合施用有机肥;②改土。砂土地掺粘土,粘土地掺砂土,以协调土壤中水、气等的关系;③起垄栽培。在甘薯栽培中,为了局部加厚松土层,有利于排水,保证土壤通气性良好,一般进行起垄栽培,起垄栽培可增产7%~9%。但是盐碱地、砂土地不宜起垄。

3.播种或栽秧

薯类作物中,甘薯一般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也有利用薯块直播的,通常称之为窝瓜下蛋,但用种量大,病虫传播危害严重,目前除个别地区外,都采用育苗移栽。马铃薯一般采用直接播种薯块的方式,也有地区为了节约马铃薯用种量,而采用芽栽法。

甘薯无明显的成熟期,在适宜温度条件下,早栽的生长期较长,积温较多,且早栽块根膨大较早,能协调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的矛盾,薯块较大,产量较高。春甘薯的栽插适期,以510cm地温稳定在15℃,气温稳定在18℃以上时为宜;夏甘薯更应抢时间早栽。甘薯的栽插方式有小垄单行、大垄双行、堆栽等。栽秧方法有直栽或斜栽法、水平浅栽法、船底式栽法等。栽秧密度春甘薯一般每公顷6~7.5万株,小垄单行栽秧方式的垄距75cm左右;夏甘薯一般每公顷7.59万株,小垄单行栽秧方式的垄距70cm。

马铃薯可以用整薯或切块栽种,整薯栽种芽眼多,每穴茎数和所结块茎数也多,产量一般较高,但用种量大;切块栽种能节约用种,并有打破块茎休眠的作用,每块可20g左右,切块在播前12天进行,切成立体三角形j每块12个芽眼。当10cm地温稳定在5~7℃时即可播种。栽培方法,一般先开深10cm的沟,再施种肥和防虫农药,然后下种覆土成垄。栽种密度每公顷67.58.25万株,纯作一般采用行距60cm。

4.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培土

甘薯锄地的时间以早为宜,秧苗成活后即可开始,春甘薯生育期内锄地2~3次,夏甘薯锄地两次即可。锄地结合除草,也可用除草剂除草。甘薯封垄后停止锄地松土。马铃薯从出苗到开花,可中耕三次,第一次在齐苗后,深松除草;第二次在现蕾期,浅松浅培;第三次在封垄前,应尽量培宽培厚,封垄后不再中耕培土。

(2)施肥

在薯类作物生育期间,钾素的供给必须充分,如果土壤中缺钾,则茎叶的碳素同化作用遇到障碍,而地下部分发育会陷于停滞状态,因此薯类作物必须多施含钾较丰富的肥料,如厩肥、草木灰、硫酸钾等。

薯类作物的旗肥原则应掌握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甘薯和马铃薯应早追施氮肥,中后期少追或不追氮肥,以防茎叶徒长,应酌施磷钾肥,以促进块根或块茎的膨大。

(3)灌溉

甘薯生长的中期正是7,8月份,是我国北方地区的雨季,应注意排水,在前期、后期干旱时应及时浇水。马铃薯不耐旱,从出苗到开花常灌二水。第一次在齐苗时,第二次在现蕾时,开花后进入块茎迅速增大的时期,土壤应始终维持湿润状态。

(4)及时防治病虫害。

水稻等禾谷类作物有哪些栽培要点?


禾谷类作物包括所有以谷粒为栽培目的的禾本科作物,比如水稻、小麦、大麦、玉米、高梁、粟等。它们的栽培要点有一定相通性:

1.轮作与整地

禾谷类作物一般可以连作,但谷子不宜重茬。

播种前精细整地,是保证禾谷类作物苗早、苗全、苗壮、苗匀的有效措施。不同作物、不同播种时间,整地方法不一样。一般冬小麦播前要深耕,适宜耕深为22~26cm,耕完后及时耙地整平;夏玉米生长期短,对未能套种而进行直播的夏玉米,为抢墒早播,可采用浅耕、耙耢的复合作业措施,边整地边播种,也可铁茬播种后再中耕松土。

2.播种与合理密植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是保证苗齐、苗全、苗壮的有效措施。种子处理的方法主要有晒种、选种、药剂拌种等,近年大力推广的种子包衣技术是将药、肥及其它一些如抗旱剂、缓释剂等以成膜剂包被在种子表面的新技术,它对于提高种子质量、节约农药和肥料、减少农药污染和提高工效,促进种子标准化、丸粒化和商品化有重要作用。

秋播和春播作物的适宜播种期主要根据温度确定,夏播作物则由前作收获期而定。

禾谷类作物的种植密度差别很大,密植作物如小麦、水稻、谷子等密度大,而中耕作物如玉米、高梁等密度较小。播种量主要根据地力水平、品种特性而定。瘠薄田和高产田都宜适当稀植,中等肥力田宜适当密植。

3.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的原则是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并注意氮、磷、钾的配合。施足基肥是禾谷类作的丰产的前提,主要用有机肥作基肥,也可适量加些化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作物,不同产量水平等合理追肥。

4.合理浇水

水稻灌水的一般原则是:插秧后,寸水活棵、浅水分蘖。幼穗分化前排水晾田;长穗期灌好孕穗保胎水,抽穗前晾田;抽穗开花期保持水层,灌浆期千千湿湿,以湿为主,蜡熟期千千湿湿,以干为主。水稻采用旱种或旱育稀植技术,既节水又高产。其它禾谷类作物的灌水时期主要根据土壤墒情、降水情况和作物生育的实际需要而定。如孕穗期是小麦的需水临界期,夏玉米的需水临界期是大喇叭口期到灌浆期。

矮杆作物红薯套种高杆作物玉米栽培技术


玉米与红薯间套作是以红薯为主玉米为辅的间套种模式,是建立在利用不同作物在共生期处于不同生育时段,互不影响生长且实现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发生的理论基础上,充分利用高杆作物与矮杆作物的空间优势设置的间套种新模式。

1、品种选择。红薯应选早熟、高产、抗病品种,海拔1850米以下地区最佳种植品种有卷叶、万斤苕、山川紫、豫薯12号等。玉米在中海拔地区选择云瑞系列、靖丰系列等丰产性高、抗病性强的优质品种。

2、玉米与红薯间套种模式的设置。双行玉米套种4行红薯,复合带3米;单行玉米套种5行红薯,复合带3米;双行玉米套种6行红薯,复合带4米;单行玉米套种7行红薯,复合带4米;玉米采用地膜覆盖,相应模式设全覆膜栽培,按相应的复合带理墒起垄。

3、适期扦插。适时早插有利于红薯高产,提高薯块晒丝率、淀粉含量及品质。玉米在四月底至五月初播种,红薯在玉米播种后扦插。扦插方法一般采用斜插法,将有4-6个节、长15-20厘米的薯苗,倾斜与地面成一定角度插入土中3节左右。对干旱地区、土质较瘦和旱季扦插时,宜采用直插法,将长10-15厘米约有3-5个节的薯苗,直插入土2-3节。为保证甘薯扦插后保全苗,应做到四不插,即在暴雨不插、西北风不插、光照强烈不插、久晴土燥不插,以防止缺株断垄。

4、合理密植。生产上以双行玉米套种4行红薯为常用,复合带3米;红薯覆膜栽培采用(60cm+40cm)/235cm的规格进行双行扦插,密度为扦插2470苗/亩,肥地宜稀,瘦地宜密。玉米均采用地膜覆盖,规格为(60cm+40cm)/235cm,双株留塘,密度为2470株/亩。

5、科学管理。扦插后3-5天,查苗补缺,防止缺株断垄;扦插后15天左右结合追肥进行第一次中耕。在肥水条件较好、生长势好的田块,可将薯苗摘顶,以促进基部分枝,多结薯、结大薯;中期管理,以抗旱为主,一方面在干旱来临前促进红薯封垄以提高抗旱力,另一方面进行浅中耕减少水分的蒸发;后期管理,看苗补施根外追肥,防止早衰。红薯生长中后期如遇连续阴雨,地上部茎叶旺长,应采用提蔓方法,拉断茎节上发生的不定根,控制地上部生长以利块根肥大。

6、合理施肥。红薯需肥虽较多却又耐瘠,高产对钾肥需要量大。在施肥技术上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6.1增施有机肥,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1000-2000公斤,有机肥在整地时一次性均匀施入耕作层;

6.2氮、磷、钾配合施用,重施钾肥。高产田施肥量为氮6-10千克(折合尿素13-22千克),磷3-7千克(折合钙镁磷肥21-50千克,钾5-9千克(折合钾肥10-18千克)。肥力低的土壤按高限用量,肥力高的土壤按低限用量。肥料总用量的60%作基肥,40%作追肥;

6.3追肥应早施苗肥,中、后期看苗适施裂缝肥,后期喷施磷酸二氢钾。苗肥在插后15天左右施用,一般每亩用人粪尿250-500千克或尿素3-5公斤,兑水浇施,浇于植株基部,兼有抗旱保苗作用;在雨水多、薯苗长势好时,离薯苗稍远浇施,以免细根大量发生。

7、适时收获

红薯收获过早,会显著降低块根的产量;收获过晚,块根常受低温冷害的影响,耐贮性大大降低,切干率下降。因此,必须适时收获。一般在地温18℃开始收刨,在枯霜前收刨完毕。

药用金银花如何栽培的方法


金银花为多年生常绿藤本植物,其全身具有多种药用价值。栽培药用金银花,要做好以下几点:

1、选好品种药用要求枝条粗壮,结构合理,开花次多、花量多、质优、产量高。如鸡爪花和大毛花就是较好的药栽品种。

2、择土建园要选择地面开阔、土层疏松、排灌方便、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地块,作为栽植园地,也可利用房前屋后、沟边、池塘边等零星地块,进行深翻改土,亩施农家肥50担,整成1.2米宽的地畦。

3、培育壮苗金银花以扦插繁殖为主,在早春萌芽前选择1-4个芽的插条,去除下端叶片,随剪随插于备好的苗床上,遮荫浇水,干旱季节早晚各喷一次水,白天视土壤情况酌情浇水,插条生根长叶后逐渐揭去遮阳物,每隔半月浇一次1-2%的稀释有机化肥。随着幼苗的长大,肥料浓度要加大,半年后即可移植于大田。

4、科学管理施肥在早春植物发芽前或初冬寒潮前进行。在植株旁开条沟或环状沟,每株施腐熟有机肥10公斤、硫酸铵0.1公斤、过磷酸钙0.1公斤。5-6月追施腐熟稀薄有机肥水2-3次,加速幼苗生长。成年植株为增加采花茬数,提高花质及产量,在每茬花的花芽分化期还可用0.5-1%的磷酸二氢钾喷施叶面,药用金银花的理想株形是矮小直立、分枝级数多的伞状小型灌木。这必须通过修剪来实现。具体做法是在主干高度30厘米处剪去上半部,促进剪口下的芽萌发成枝,保留分布均匀、粗度相当的枝条4-5个,再剪去各级分枝的上半部,每年春季萌芽前还要进行全面清园,剪除枯老枝、腐残枝、细弱枝、蔽荫枝、根蘖苗,并集中销毁,减少病源及虫口基数。金银花的虫害主要有蚜虫和咖啡虎天牛,前者危害叶及花蕾,应及时防治。后者以幼虫蛀食藤干木质部,造成主干空洞。防治办法是在幼虫期进行人工钩杀,也可用浸有敌敌畏药液的棉团堵塞洞口,然后用泥浆封住,病害主要是忍冬褐斑病,一般夏季发生严重,造成叶片褐色病斑坏死。在发病初期用井冈霉素喷雾。

5、采收及加工金银花的药用部位主要是花,采收时既要看花又要观天时,做到适时采摘。当花朵基部呈现青绿色,顶部乳白色,含苞待放,色泽鲜艳,富有光亮时,为采花最佳标志,选择晴天露水未干时采撷,轻采轻放,不要用手压,为保证花的药用品质性能,当天采下的花朵要及时干燥,晴天时将花均匀薄摊于晒席上,让太阳自然晒干。阴雨天则加热烘干,在室内建造一方形烘房,底部放加热装置,房内设分层烘架,每层间距25厘米,将花匀摊于烘具上,摊花厚度不超过1厘米,移入层架上。烘温初期在30-35℃,2小时后升到40℃,5-10小时保持在45-50℃,又经约10小时后鲜花内大部分水分排出,烘温升到55℃。当干花捏而有声、抓而即碎、色泽纯正、香气浓郁时即可。烘干过程要连续进行,一烘而干,中途不能停烘或随意翻动,由于烘干法优点多,更能保证花的药用价值,故较多采用。

《药用作物的栽培要点》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栽培与养护要点”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