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zw59.com - 什么样的植物知识】

植物种植相信每个家庭都有种植,那么种植植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注意的事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什么样的栽培技术能让牡丹的丰产?》,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牡丹栽培技术:牡丹(别名牡丹皮、牡丹花、木芍药、洛阳花)作为一种国花,带来的不仅仅是美丽而是一种幸运。可是在栽培方面需要注意哪些呢?

概述

牡丹为毛茛科多年生落叶小灌木,别名牡丹皮、牡丹花、木芍药、洛阳花等。喜夏季凉爽、冬季温暖气候。要求阳光充足、雨量适中,耐旱性强,忌水涝。怕炎热、严寒,宜在向阳而肥沃平坦地块栽培。以根皮入药,含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牡丹酚、挥发油等。性微寒,味辛、苦。有清热凉血、活血行淤之功能。主治热血吐病、感冒风热、瘀血痛经、关节肿痛、痈肿疮毒等症。我国栽培很广,主产河南、安徽、山东等省。

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选择向阳干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4~5年内不可连作,新开垦地要深翻60厘米,充分风化后每亩施有机肥4000千克,整细耙平后作畦,畦宽1.5米,畦面呈龟背形,开沟排水畅通。地下水位高及盐碱地、黏土地均不宜种植。

2.繁殖方法。可采用种子繁殖、分株繁殖及嫁接繁殖三种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繁殖系数大,但成苗时间长,不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1)育苗移栽。种子用1%的赤霉素处理48小时,或在冬季低温下解除下胚轴休眠。秋季播种后经冬季低温,第二年春即可出苗,播种过晚第二年出苗差。按行距20厘米、株距6厘米条播,覆土3厘米后畦面盖草,次年早春出苗前撤掉盖草。播种满两年后起苗,去除病残及瘦弱植株,尤其要剔除带根结线虫的植株。每苗要求有34条支根,过长的根要剪短至穴深,按株行距30厘米定植,每穴12株,覆土盖过顶芽约3厘米。

2)直播。生产上一般采用育苗移栽,近年有些地方改用直播,株行距与育苗移栽时株行距相同。直播的优点是根茎长而直,也可获得较好的产量。

(2)分株繁殖。选4~5年生的健壮母株在收获时挖起全株,剪下大、中根入药,从容易分株的地方剪成2~4株,9-11月即可移栽,以早栽为好。种前土深翻60厘米,每亩施基肥6000千克,开沟分畦,株行距25厘米35厘米,每穴斜栽种1株,覆土34厘米。

(3)嫁接繁殖。此法能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秋季选取56年生根砧,长15厘米,直径2~3厘米,将根砧掘出置阴凉处23天,变软后使用。接穗要取生长充实、光滑、节间短的当年生枝,有12个充实饱满的芽。砧木与接穗形成层密合后,用麻皮等物捆绑。

3.田间管理。开春后结合除草中耕23次,要避免伤根。冬季培土以利于根部生长。移栽时每亩施厩肥或堆肥3000千克。春秋两季均可施肥,一般每亩施饼肥150千克,要防止污损叶片。每年春天都要在现蕾后摘去花蕾,以利于长根,留种、售花等特殊用途者除外。夏季去除土芽,秋季修剪定干。

4.病虫害及其防治

(1)灰霉病。为害叶、茎、花各部位。叶片被害后呈紫褐色或褐色病斑,具轮纹。茎被害后呈暗褐色凹陷、软腐,植株曲折倒伏。花和花蕾被害后变褐软腐。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枝芽和根苗,栽植前用50%多菌灵300倍液浸泡15分钟;适时中耕与施肥,注意田间通风透光。

2)发病初期喷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0%灰霉特600倍液或50%代森锰锌500倍液防治2~3次。

(2)叶霉病。叶片初生紫褐色斑点,后扩大成23厘米的病斑,边缘不明显,中央色淡,并生有墨绿色煤烟状霉层。防治方法:

1)冬季清除田间残株落叶集中烧掉。

2)发病期选喷1:1:100波尔多液、5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50%扑海因1000倍液,每1015天喷1次。

(3)根结线虫病。在须根上形成绿豆大小的根结,植株地上部生长衰弱、矮小。防治方法:

1)育苗或分株移栽时要杜绝带有根结的苗木栽入新田。

2)选好的苗木用0.1%克线磷浸根30分钟,重病区可用每平方米40克涕灭威撤毒土。

采收加工

栽培34年后于10-11月将牡丹挖起,去掉茎叶,洗去泥沙,剪下须根晒干即为丹须。趁根新鲜时用小刀在根皮上划一直缝,剥去中间木质部,去木心后放在木板上晒干,为原丹皮(连丹皮)。用竹刀或碗片刮去外皮,抽出木质部,晒干,称刮丹皮(粉丹皮)。取出木心的丹皮,若未经曝晒而遇雨极易变黑,质量不佳。亩产干丹皮150~200千克。

精选阅读

能让灵芝丰产的栽培技术


灵芝的栽培技术:以前看电视里那些受了重伤的人,动不动就是要千年或是万年灵芝来救命,今天针对怎么栽培才能让灵芝丰产进行说明。

概述

灵芝灵芝菌科一年生或多年生真菌,别名红芝、赤芝、木灵芝等。喜散射光,属高温型腐生真菌,菌丝体在温度24300C生长迅速,子实体在24~25℃之间分化发育较快。以子实体、孢子及菌丝体入药。含灵芝多糖A、B、C,多肽及多种氨基酸、有机锗等多种微量元素。性平、味苦。具保肝、解毒、强心、抗缺氧及抗惊厥、益心气、补中等多种功能。主治慢性气管炎、高山病、急慢性肝炎。主产于安徽、浙江、山东、河北、吉林等省。

栽培技术

1.繁殖方法。无性繁殖是人工栽培灵芝的主要方法。灵芝菌种以组织分离法获取,母种分离及原种培养为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其配方是:马铃薯(去皮,切片加水煮沸半小时去渣)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磷酸二氢钾3克、硫酸镁1.5克、维生素B110毫克、加水至1000毫升。培养基制成后,调节pH值至46,栽培方式有瓶栽、段木栽及露地栽3种。分装试管。以每平方厘米1.1千克高压灭菌30分钟。

这里介绍前两种方式。

(1)瓶栽法

1)制备培养基。成分为锯木屑和麦麸(质量比3:1),通常采用阔叶树的木屑,以硬木为好,也可用蔗渣、棉子壳或玉米轴渣等代替。加水至配好的料以手紧握指缝有水而不滴下为度,注意上下搅拌均匀。

2)装瓶及制种子皿。将配好的培养料装入750毫升的广口瓶或蘑菇瓶,边装边将瓶暾几下,以免瓶下部有空隙。合适的盛量为距瓶口35厘米,压平上表面,然后用直径近1厘米的竹棒或木棒在瓶中央从上到下扎1孔洞。瓶口盖棉塞加防潮纸或盖耐高压塑料瓶塞,或用2层牛皮纸包上。在每平方厘米1.2千克压力下灭菌1小时。

种子皿的制备:将麦麸及水按重量比1:2配合,混匀后装入培养皿或瓶中,稍压平即可。每10克干麦麸可装1个直径9厘米的培养皿,装瓶时培养基不要太厚。

3)接种。在无菌条件下将培养好的原种,以接种针挑取黄豆大小的一块菌丝(带培养基),放置麦麸皿中央,将菌种稍往下压,与麦麸紧密接触,置26℃下培养1周,白色菌丝几乎充满全皿,即可作栽培用种。每皿菌丝可接2530瓶。栽培瓶接种时,用镊子从皿中取约1厘米的菌丝块,迅速放入瓶中孔洞处,包好瓶塞即可进行发菌培养。

4)培养与管理。在温度2026℃、空气相对湿度在60%以下,20一30天菌丝即可长满瓶。此时应去盖拔塞放入大培养室。大培养室培养温度为25~28℃、空气相对湿度为75%一85%,要求有一定的散射光,并适当通风换气,使灵芝正常分化出芝盖并产生孢子。

(2)段木栽培法

1)段木选择与处理。应选用栗、枥、柞、柳、桃、杨、槐等阔叶树做段木,直径515厘米均可。选定树种后立即砍伐,不必剥皮,锯成1米长的段木。如果树种含水率较高,则要堆积干燥,直至将木楔打进段木内不见流出树液时,便可接种。

2)接种。选择培养20天、子实体原基刚形成的新鲜菌种。用直径1~1.2厘米的打孔器或电钻头在段木上打孔,孔深1厘米,行株距20厘米20厘米,呈品字形错开排列。打孔后立即接种,接种前将供接种的菌种取出,截成1平方厘米的小块,轻轻塞人孔穴内,稍压紧后,盖上木楔或树皮,再用小木棰轻轻棰平。接种时宜选择气温在20~26℃、空气相对湿度在60%以下时进行,这有利于干燥培养,避免杂菌感染。

3)生长期管理。接种后,将段木架呈井字形,干燥培养1015天后,揭开木楔或树皮盖观察,有白色菌丝,菌穴四周变成白色或淡黄色,后逐渐变为浅棕色,木楔或树皮盖已被菌丝布满而固定时为接活。将段木埋入pH值为5~6的酸性土壤中。干旱时可淋水湿润土壤,雨季要注意排水。第二年清明节后,可取出数根段木检查:揭开树皮盖或木楔,见孔穴周围已长成茶褐色,或已长出芝蕾;段木两端有白色菌丝或浅褐色菌膜,并可嗅到灵芝菌丝的特殊气味,显示菌丝已成熟。此时将段木挖出,截成长1722厘米的小段木。然后将其斜埋入酸性含沙砾的土壤中,上端露出地面约3厘米,且覆盖杂草遮阴。隔数日洒水1次,保持土壤湿润,经710天开始长出芝蕾。保持湿度在90%左右。在适宜的湿、温度条件下培养,芝蕾生长迅速,先长出苗柄,接着又长出菌盖。经两个月左右即可采收。

2.病虫害及其防治。管理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杂菌感染,发现青霉菌、毛霉菌、根霉菌等杂菌感染,可用烧过的刀片刮去周围的树皮和木质部,再涂抹石灰乳防治,适当通风降低相对湿度。轻度感染的可局部清除重灭菌后再接种,严重的则移出淘汰。

采收加工

瓶栽灵芝从接种到收子实体一般需4560天,成熟的标志是菌盖不再出现白色边缘,原白色也变成褐色,菌盖下面的管孔开始向外喷射孢子。成熟后即可采收,由菌柄下端拧下整个子实体摊晾干燥,或在55℃以下烘干,并通风,防止闷热发霉。充分干燥后放入塑料袋中封藏。

如采收孢子粉,则可在培养架子实体下铺放干净塑料布或光滑干净纸张,用板刷收集,平均每株25克。如用套袋法将开始产生孢子的子实体包起来会收得较多孢子粉。孢子粉经过晾晒,干燥后放入塑料袋保存。子实体以身干、菌盖肥厚、菌柄粗壮、质坚硬、色红褐、具漆样光泽者为佳。

牡丹的栽培技术


牡丹最好选择土质比较疏松、肥沃的砂质土壤种植。地栽时,需选地势较高的朝东向阳处,盆栽应置于阳光充足的东向阳台,如放南阳台或屋顶平台,西边要设法遮阴。浇水宜干不宜湿,每年至少施三次肥。

1、土壤

牡丹土质比较疏松、肥沃的砂质土壤,忌粘重土壤或低温处栽植。种植牡丹前,需要将一些病根剪除,以便有利于牡丹对于养分的吸收。

2、光照

牡丹地栽时,需选地势较高的朝东向阳处,盆栽应置于阳光充足的东向阳台,如放南阳台或屋顶平台,西边要设法遮阴。南方的高温高湿天气对牡丹生长极为不利,南方栽培牡丹需给其特定的环境条件才可以。

3、水分

若天旱地干,可以适量浇水,但宜干不宜湿,土干后才能浇水。牡丹根系垂直入土,松土宜深。每年深松表土至少3次,春天花后一次,夏天梅雨季过后一次,秋天台风暴雨过后一次。

4、施肥

每年至少施三次肥,第一次在花前施,以促进开花;第二次在花后半个月施,以补充开花消耗的养分;第三次在越冬前施越冬肥。肥料以腐熟的饼肥为主。肥量以每株每次0.5-1千克为宜,也可掺拌化学复合肥。

5、修剪

春季萌发后,留5枝左右,其余抹除,集中营养,使第二年花大色艳。秋冬季,结合清园,剪去干花柄、细弱、无花枝。盆栽时,按需要修整成自己喜爱的形状。

6、防虫

牡丹常见的病害是褐斑病,初起时叶面出现黄绿色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形成褐色或黑色斑纹。可用波尔多液每月喷1-2次,若病情严重则可喷3次。对染病较重的叶子要剪下烧掉,以防蔓处延。

姜的丰产栽培技术


生姜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料,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在生活中的地位可见一斑。种植姜的人很多,但是丰产却很少。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姜的丰产栽培技术。

一、土壤的选择

生姜生长期长,产量高,因此需要大量的肥料,由于根系不发达,根的数量少,分布浅,需要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不是肥田不栽姜生,姜地要深翻30~40厘米。同时,我们必须选择阳光灿烂的日子来耕种,努力使土壤变白风化,造成有利于根系生长的疏松肥沃的环境。深度转弯后,汽车被打开,一般宽约100厘米。为了及时消除姜田渍水,厢沟深度应在70到80厘米之间。

将姜地整平后,筑沟,将姜种在沟中,土壤用于作培土。因为土培土高,根茎会长出脂肪,产量高。一般来说,姜埂筑髙33~40厘米,沟底宽10~13厘米,底宽30~35厘米,面宽15~20厘米,刺壁陡峭,一面倾斜,姜埂应该被压实,以便田间操作和避免雨水冲塌。

二、施肥

1.施肥时间:不论采用何种栽培方式,生姜有两个较大的侧枝时,侧枝与主茎(即三枝)的高度相似,经过这一时期,上面的地面和地下的根茎都进入了一个生长旺盛的时期。主要性能是提高生长速度。一方面出现了大量的枝干,叶的数量也相应增加。另一方面,地下根茎也迅速扩大,大量养分累积形成产品器官,对肥料水的需求较大。

为保证生姜的高产,应增肥。此时施肥称为三叉肥或转折肥,这种增肥对促进发棵和根状茎的生长有重要作用。根据不同的栽培方法,从7月初到8月初,施肥时间一般是适当的。只要姜达到三个阶段的标准,就应该施肥。一般来说,天棚比小拱棚早,小拱棚比地下室早,地下室比外露的地面早,施肥前去除姜遮荫草。

2.施肥方法:在这一时期,化肥的数量应该是大量的,加上土壤的种植,再加上使用有机肥料和更持久的肥料和速效肥料,或者使用有机无机复合肥料,每667平方米施用优质有机肥等有机肥)80至120公斤,高氮高钾优质复合肥100至120公斤;或25%(12-4-9)有机无机复合肥160至200公斤。

按照先小后大的顺序,即七月五日至二十日追施总量的1/3,然后再进行一次培土;在秋初前五至十五日,然后追肥剩下的2/3,并进行一次培土,此时追肥施用有机肥,既能改善土壤,又能保证生姜在生长后期不脱肥。

3.追肥:为了促进生姜发棵和根茎的扩张,秋季应该是大追肥。施肥标准为:腐鸡粪3000公斤,饼肥70-80公斤,每亩硫酸铵20公斤(蛋糕肥可由熟熟的黑豆或大豆75公斤代替,而硫酸铵可以用尿素代替)。对于被追肥的二铵和尿素的地块,鸡粪可以补充灌溉水。在姜苗有6个以上的分枝时,再进行一次育肥,硫酸铵(或尿素)施于20公斤,硫酸钾为10公斤,以防止过早衰变。

三、浇水

当生姜有大量的分枝和根茎时,所需的水量显著增加。为了满足这一时期的水分需求,水应根据天气条件及时供应,然而如果浇水过多或过多,也会导致腐烂的根、茎和叶过早老化。因此,一般每隔4至6天浇水一次(种植在果树下的姜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少浇水或不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原则。

四、除草

姜的幼苗期在高温雨季,杂草丛生,长期水肥条件好,杂草丛生现象也很强烈,如果除草不及时,草和姜苗争夺肥料、水和阳光,姜苗容易发育不良。因此,有必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以防止杂草引起的姜苗植株早衰。

五、培土

生姜的根生长需要黑暗和潮湿的条件,为了防止根茎扩大和露出地面,必须及时进行土壤栽培。初秋,将第一次土壤栽培与除草、大追肥相结合,将沟后土置于植物基部,沟槽变成山脊;后再配合浇水进行第二、三次土壤栽培。两次土壤栽培的时间间隔为10至15天,每次土壤为5至6厘米,山脊表面厚度逐渐扩大,为根茎的生长创造适宜的条件。

生姜的种植非常简单,但是想要丰产,就需要有一定的种植技术,希望这些丰产技术,能够让你轻松收获大量的生姜。

能让泽泻高产的栽培技术


泽泻为泽泻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别名水泽。一种跟芋头十分相似的中药材,在什么样的栽培技术下能得以产生高产量呢?

概述

泽泻为泽泻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别名水泽。泽泻具有喜光、喜湿、喜肥的特性。以块茎入药。含三萜类化合物、挥发油、生物碱、天门冬素树脂等。性寒、味甘。具利小便、清湿热之功能,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泄泻、淋浊带下等症。泽泻分布很广,栽培品种有建泽泻和川泽泻。建泽泻主产于福建、江西,有大叶和小叶两个类型。川泽泻主产于四川、广西。

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育苗地宜选择阳光充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而稍带黏性、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早稻田。于播种前3天,排除过多的田水,每亩施腐熟堆肥或人粪水200300千克,然后进行深犁细耙,把肥料翻入土中,也可再施磷肥25千克,最后把泥土耙细耙平,做成宽100~120厘米,高10~13厘米的苗床。苗床自东向西为好。有的产区还在苗床畦面薄施一层草木灰,以防止畦面泥土板结和干裂。移栽地宜选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前茬是早稻或莲子等作物的水田。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的畜粪或土杂肥30004000千克、磷肥3050千克,然后进行深耕、细耙、整平,以待播种。

2.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

(1)培育良种。收泽泻时选健壮、球茎肥大、叶柄基部呈三棱形、无病虫害的作种栽,第二年春种于肥沃秧田,株行距3040厘米,每年追肥2次。种子呈金黄色时采收,不能采种过早,否则发芽率低;过迟虽发芽率高,但产量低。

(2)育苗。选排灌方便的地做育苗田,耙平后作1米宽的苗床,沟宽30厘米。育苗和移栽季节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而异。福建于小暑前后育苗,白露前后移栽;四川在夏至到小暑时育苗,立秋到处暑时移栽;广东于白露后育苗,霜降后移栽。种子浸泡24小时,晴天用灰拌种,均匀撒播。播后用扫帚在畦面轻拍一次,使种和泥土混合。日光强的地方,插枝条遮阴,并立即浇水3厘米深。2个月后排水,待苗出后,早排水晒苗。苗高5厘米时,保持3厘米浅水,苗高6厘米时按株距3厘米间苗,并除草追一次肥,播后25天,拔掉遮阴物,3540天即可移栽。

(3)移栽。选有3~5片真叶的矮、壮秧苗拔起,去掉脚叶、黄叶及弱、残、病苗,捆成小把,若有蚜虫可用流水冲洗。整地完毕后带泥移栽,返青比较迅速。移栽宜选阴天或下午,做到浅插、插直,以入土2厘米为宜;栽种过深,发叶缓慢,块茎不易长大。移栽的行株距,视当地的气候及土壤肥力而定:川泽泻一般为30厘米30厘米或26厘米33厘米;福建泽泻植株较高大,一般为30厘米x40厘米,每穴1苗。可在田边地角密植几行预备苗,以作日后补苗用。

3.田间管理。栽后2~3天,如发现有苗浮在水面上没栽好,应再栽,并补苗。泽泻共需施4次肥,除施足基肥外,还应在第一次栽后1020天追施人粪尿、草木炭、饼肥、硫酸铵。以后每隔10天追1次,每次量逐渐增加,施肥前放水,第一、二次追肥时把苗根部泥土撬松,拔掉杂苗灌水。及时打薹摘芽,从基部摘掉,加速根部生长。11月下旬放干田水,准备收获。

4.病虫害及其防治

(1)白斑病。泽泻苗期和大田期均可发生,为害叶片,最后叶柄枯黄,造成植株死亡。以秋季的雨天发病重。防治方法:

1)合理选地,实行轮作。

2)选用和培育健壮无病的种子、种苗。

3)清除田中残留苗体枯叶及杂草并集中烧毁,冬翻犁耙,晒田。

4)发病初期用世高1500倍液喷洒防治,田间大面积发生时采用40%福星4000倍液或30%特富灵3000倍液控制。

(2)夜蛾类。主要有斜纹夜蛾和银纹夜蛾,以取食叶片为主,严重时也食嫩茎或叶柄。防治方法:

1)田间安装黑光灯诱杀成虫。

2)以豆饼5份,加90%敌百虫0.5千克兑水拌泥,施入田边诱杀3龄后的幼虫。

3)用10%杀灭菊酯20003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在虫害发生初期喷雾。

(3)缢管蚜。在新叶叶背和嫩茎上刺吸汁液,导致叶片卷曲、枯黄、萎缩。防治方法:

1)喷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每隔57天喷1次,连续喷2次。

2)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每亩57克,或50%辛硫磷乳油50毫升,或2.5%敌杀死乳油1015毫升,兑水5060千克喷雾。

采收加工

一般在每年的12月下旬和第二年1月植株地上茎叶枯萎时采收。用镰刀靠近叶基部割去茎叶,切断泽泻蔸周边须根与底部根须,挖出块茎,清洗去泥。块茎晾晒23天,除去叶片抱茎的叶柄和须根粗毛,然后分档上炕烘焙。泽泻一般烘2次,第一次采用木柴烘焙,要经常翻动,使上下受热一致。2天后,覆盖烘4小时,然后装入撞笼中撞去须根,再覆盖复焙。第二次烘焙时用木炭,温度比第一次低,更要勤翻动,防止烧焦,烘干后趁热装入撞笼内脱毛与车光,即成光滑黄白色的成品。

天麻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天麻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定风草、明天麻、赤箭,作为一种制作药酒的主要材料,会在什么样的栽培技术中实现优质高产的天麻呢?

概述

天麻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定风草、明天麻、赤箭。适宜生长在含有丰富腐殖质、土壤pH值为56.5的湿润沙质壤土中,怕干旱,怕积水。以块茎入药,含天麻苷、天麻多糖以及香草醛、对羟基苯甲醇、柠檬酸等多种成分。性平,味甘。主治风湿腰腿痛、口眼歪斜、肢体麻木、眩晕头痛等症。主产于四川、湖北、云南、贵州、陕西等省区,以长江两岸山区生长较多。全国各地均有人工栽培。

栽培技术

1.选择栽培场地。在海拔1400米以上的高山区,宜选择无荫蔽的阳坡栽培;而在900米以下的低山区,应选择阴坡和有树林遮阴处栽培;在平原地区栽种天麻,夏季必须有遮阴条件或半地下室的环境,可利用防空洞、山洞、地下室等场所栽培。

2.蜜环菌菌材与菌床培养。菌材是长有蜜环茵的段木的简称;而先培养好菌材后栽培天麻的窖坑,称为菌床。

(1)利用树枝培养菌枝。菌枝四季均可培养,以3-8月为好。选择直径12厘米的阔叶树枝条。先将树枝削去细枝、树叶,斜砍成710厘米长,再将砍好的树枝浸泡在0.25%硝酸铵溶液中10分钟。挖一深30厘米、60厘米见方的坑,先在坑底平铺一薄层树叶,然后一根靠一根摆放两层树枝。将培养好的菌枝或菌材用做菌种摆在树枝上,覆盖一薄层腐殖土或沙土,覆土后在菌种上再摆两层树枝,用同法培养6~7层,最后坑顶上覆土610厘米,再盖一层树叶以保湿。约40~60天蜜环菌就可在树枝上长好,称做菌枝,6-7月培养菌床和菌材时就可用来做菌种。

(2)培养菌材及菌床。阔叶树都可用来培养蜜环菌,但以木质坚实的壳斗科植物最好。选直径5~10厘米的树干,锯成50厘米长的树棒,在树棒的两面或三面每隔3~5厘米砍一鱼鳞口,砍透树皮到木质部。培养菌材,挖坑深50~60厘米,大小以菌材数量而定,一般以100200根树棒为宜。底铺一层树叶,平摆树棒一层,两根树棒间加23根菌枝,用土填好空隙。用此法摆放45层,坑顶上覆土10厘米。在6-8月培养茵床,当年11月即可用来栽种天麻。播种用的菌床,应在头年10月和早春3月培养,种子发芽后,正值蜜环菌生长旺盛季节,可提高接菌率和天麻产量。挖一深30厘米、长宽各60厘米的坑,坑底先铺一薄层树叶,摆新鲜木棒3~5根,棒间放菌枝23段,盖一层薄沙土,再用相同方法培养土层,穴不宜过大,每穴5~10根菌材为宜,穴顶盖土10厘米,再盖一层树叶保湿。

3.无性繁殖方法

(1)无性繁殖的种麻,主要是白麻和米麻。栽植应在休眠期进行,分冬栽和春栽。

1)冬栽,适合于冬季不十分严寒地区,最好将收获与栽种结合起来,11月天麻收获时边收边栽。

2)春栽,华北地区可采用春收春栽的方法,冬季加厚栽培穴盖土越冬。早春3月土壤解冻后即可收获栽植。冬季地温在-5℃以下的严寒地区,天麻不能自然越冬,应在冬季将天麻收获后低温储藏,次年4月初土壤解冻后栽植。

(2)要选择颜色黄白而新鲜、无蜜环菌侵染、无病虫为害的健壮白麻或米麻作种,单重以5~20克为宜。窖内栽培宜采用两层栽培的方式,天旱时下层产量高,雨水调匀的年份上层产量高。根据菌材数确定栽种量,一般每根菌棒栽种白麻3~5个,种麻放在菌材两端及侧边,紧靠菌棒,生长点应向外。如每窖5根菌棒,种麻用量为250克。若用米麻作种,5根菌棒的窖,用米麻100克左右,撒在靠近菌棒的两边。

(3)栽培天麻多在窖(或称穴、窝、坑)内进行

1)菌棒伴栽法:每窖以510根菌棒为宜,窖深30厘米,窖底顺坡向做100150的斜面,先撒一薄层树叶,以盖住土壤为宜。然后将培养好的菌棒顺坡排放35根,棒之间距离为2~3厘米,再撒上填充物,使菌棒呈半埋状态。栽后盖土至棒平,再用同法栽上层,最后窖面盖土10厘米。

2)菌棒加新棒栽培法:同菌棒伴栽法,区别是栽培时每隔1根菌棒需添加1根砍过鱼鳞口的新树棒,种麻应紧靠菌棒摆放,新棒两端不放种麻。天麻收获后,原来添加的新树棒已成为老菌棒,因木材尚未腐朽可以老棒套新棒的形式再利用。

3)菌床栽培法:这是目前较好的一种方法,特点是预先将菌床培养好,栽种天麻时只挖取上层菌棒及覆盖的土壤或其他覆盖物,下层菌棒原样不动,然后在下层菌棒间扒开覆土,放置种麻于两侧及两端有菌索的部位,栽后盖土至棒平。上层栽法同菌棒伴栽,栽完后盖土,再盖1层树叶以恢复原状。此法接菌快、接菌率高,可充分利用菌枝和树枝、树叶,产量高,但预先需一定面积培养菌床。

4.有性繁殖方法

(1)培育种子。育种圃选择较平坦的沟槽地或树荫下,以沙质壤土为宜。为提早采种和播种,也可利用温室或土温室育种。挖收天麻时选留发育完好、顶芽饱满、重量在100300克的箭麻做培育种子的母麻。在秦岭以南地区,冬季地温高于0℃的自然条件下,冬季挖收天麻可随挖随栽,不宜放置过久;东北严寒地区冬季收获的箭麻,须放置在3℃左右储藏越冬,春季解冻后栽植。箭麻自身的养分,完全能满足开花结果的需要,故可将箭麻直接栽植于50厘米宽的畦内,不用菌材伴栽,畦间留30厘米宽的人行道,以便人工授粉。株行距均为2025厘米,箭麻顶芽向上,栽后再覆土5厘米并做好标记。箭麻在地温15℃左右时萌发出土,18~20℃时现蕾开花结果,此时应注意保持湿润,防止干旱;花薹不宜阳光直射,出苗前搭棚遮阴。现蕾后可将花序顶端花蕾摘除,使养分集中于中下部花朵,促使果实饱满;必须进行人工授粉,宜在开花的当天或隔天进行。当下部果实出现初裂,即为适宜的采收期,可将邻近3~5个尚未开裂果实剪下,此后逐日向上分批采收。天麻种子易丧失发芽力,应及时播种。

(2)播种技术。播种期各地不一,如湖北西部海拔1500米山区,在7月中、下旬播种;北京室内自然温度下,在5月底至6月中旬播种。天麻种子发芽率仅30%左右,种子萌发后原球茎若不能和蜜环菌及时共生就会死亡,只有极少数种子萌发后能形成幼麻。目前主要靠扩大播种量的方法,每平方米播3050个果实(每果中有种子3万5万粒)的种子。

(3)播种方法。播种时揭开培养好的菌床,取出全部菌材,然后在窖底铺上12厘米淋湿的树叶,将采收的种子撒播于树叶层上,铺排一层茵棒,棒间撒上少量种子,盖上树叶及原土;再用同法铺撒树叶,播上种子,最后恢复菌床原状。温室内培育的种子,播种期在4-5月,若室外达不到22~25℃的种子发芽适温,可在窖面上铺盖塑料薄膜提高土温。

5.病虫害及其防治

(1)杂菌感染。主要是与蜜环菌同类的其他担子菌,会造成块茎腐烂。防治方法:

1)注意排水,宜选生荒地,减少重茬引起的杂菌。

2)培养菌枝、菌棒、菌床时选用的菌种要纯,浇水要均匀。

3)窖内菌棒的数量不宜过多,应选用新鲜木材培养菌棒,尽量缩短培养时间。菌坑不宜过大过深,土壤或填充物要干净,并保持坑内适宜湿度。

4)发现长有杂菌的茵棒要及时清除。可加大接菌量,菌枝或菌种放得多,菌长得也快。

(2)地下害虫。主要为蛴螬和华北蝼蛄,常咬成孔洞造成腐烂。防治方法:

1)人工捕杀,并及时清除枯枝杂草。

2)发现植株被害,可在畦周围开浅沟,将炒香的麦麸用90%敌百虫晶体30倍液拌潮撒人诱杀。

3)播种或栽植前窝内用50%辛硫磷乳油30倍液喷于窝面再翻于土中。

采收加工

1.采收。当块茎停滞生长而进入休眠后即可收获。以10月下旬至第二年3月下旬为收获适期。收获后,选取麻体完好健壮的少量箭麻作有性繁殖用,白麻、米麻留做种用,其余箭麻与大白麻均作产品加工入药。

2.加工。加工工序如下:

(1)分级。重150克以上为一等、75~150克为二等、75克以下或挖伤者为三等。

(2)清洗。将分等后的天麻用水冲洗干净,随洗净随加工。

(3)蒸煮。加工量小时,可将不同等级天麻分别放在蒸笼屉上蒸1520分钟,以无白心为度。如加工量大,宜采用水煮的方法,水开后加入少量明矾,将不同等级的天麻分别投入沸水中一般10千克天麻加入明矾200克,折干率为20%~25%。

(4)烘炕。火力不可过猛,炕上温度开始以5060℃为宜,使麻体内水分迅速蒸发。干至七八成时取下压扁,继续上炕,此时温度应在70℃左右,继续烘至全干。如加工量大,可用机械化加工,在炕房内烘烤。

《什么样的栽培技术能让牡丹的丰产?》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什么样的植物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