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套种植物种植技术。

植物种植相信每个家庭都有种植,那么种植植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注意的事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最新草莓科学种植技术》,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一、草莓主要栽培技术

(一)园地选择:

草莓是多年生常绿植物,栽后当年即可形成花芽,次年结果,因此草莓可一年一栽,也可多年。栽培草莓地块宜选在土壤肥沃、平坦、灌水、排水方便的地方。有旱风及晚霜为害的地方,有地下害虫如:金龟子、线虫的地方、盐碱地等都不宜选作草莓园地。

(二)土壤准备:

选好园址后,对土壤精耕细作、施肥,对获得高产、稳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草莓栽植前,要彻底清除杂草,防治地下害虫。最好是先种一年作物,如:大豆、马铃薯等来抑制杂草,增加土壤肥力。前作物收获后,再深翻、施入足量的有机肥(要求每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5000kg),最好另加50kg三元复合肥,耙平,使土壤沉下去,或用镇压器轻压,以便植株栽到正常深度,避免幼苗下陷,埋住苗心,影响成活。经过深翻、施肥,促进土壤熟化,再进行整地作畦。要求达到平、绵、松,适当镇压或浇水沉实。生产中多采用2~3年轮作或一年一栽制,为减少果实污染,提高果实品质,达到年年丰产。

(三)栽植时期:

栽植适期因地区不同而异,生产中多以秋季栽植为主。在暖和而潮湿的气候,最好是阴雨天,这样的条件下适宜栽草莓。在黑龙江省以7~8月份为宜,大棚9月上旬,高效节能温室可延迟到10月上旬为宜。这时正是雨季,匍匐茎已发育良好,定植之后秧苗恢复生长快,积累营养快,容易形成花芽及有利于准备越冬,对母株越冬及来年的产量有利。

(四)栽植方式及密度:方式常用的有行列式、地毯式以及畦栽。

1.行列式:按一定的株、行距将草莓栽成单行或双行(列),发出的匍匐茎彻底除去,一直保持成行或成列。单行和株距一般为1520厘米,行距为5070厘米。双行栽时株距离1520厘米,小行距5070厘米。这种方式适用于发匍匐茎少的品种,田间管理容易,便于施肥、灌水、果实采收等,营养集中于植株,发出的分枝多,花茎多,果实品质好,产量也高。但是需苗量多,摘除匍匐茎费工。

2.地毯式:定植时株、行距比行列式的稍大,如行距为6080厘米,株距为2030厘米,以后任匍匐茎生长,布满整个园地而成地毯状,次年当匍匐茎过多时再除去,田间一直保持地毯状态。植株密集,昼夜温度变化比行列式的小,植株生长快,植株多,老株衰亡,新株代替,自然更新快。土壤中的根量也比行列式的多,而且分布得较深,因而土壤中的肥力被利用得比较充分,产量高,这种栽植方式适用于气候严寒的地区,以及发生匍匐茎多的品种。地毯式栽植的草莓产量高,植株密集有自行保护作用,越冬性强,缺点是管理困难,果实品质不如行列式栽植的。

3.畦栽:适用于小面积栽培或保护地栽培。畦长1020米,宽1.21.5米.畦埂宽30厘米。每畦栽6行,株距1520厘米,行距2025厘米。可用高畦、低畦及平畦,根据土壤水分状况而定。

以上几种栽植方式都可以在垅上或平地栽植。垅栽的有平垄和高垄,如高垄则垄高15厘米,垄宽50厘米,垄沟宽20厘米,每垄栽两行,行距20厘米,株距1520厘米,拐字形栽。

(五)品种配置:

在草莓园内配置授粉品种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一个草莓园的品种不宜少于34个,有主栽品种,有授粉品种,以及早、中熟品种等。主栽品种面积应该大些,与授粉品种相距不宜超过2025米。同一品种应集中栽植,便于采收和管理。早、中、晚熟品种也应搭配开,在坡地大面积栽培情况下,早、中熟品种应栽在较高的位置。高地春季土温上升快有利于提早结果。

(六)栽植方法:

栽植草莓要避免中午炎热的时间,以免秧苗萎蔫,最好在阴天下雨之前进行。定植时按苗木级别定植,大苗株行距放宽,小苗可加密,定植掌握好深度,栽植深度不能过深或过浅,达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为好。

大面积栽培也可以用开沟法,按行距开沟,按株距栽植,沟深610厘米,宽1520厘米,在沟内充分灌水,而后坐水栽,根系与土壤、水分接触,这样在晴天中午都可以栽植。栽后一周内每天或隔天灌水一次。有条件的地方,或定植时秧苗发蔫,栽植之后进行覆盖,45天之后去掉覆盖物,秧苗迅速恢复生长。

二、栽培管理技术

1.缓苗期管理:栽植后7~10天是缓苗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如果天气干燥,每天早晚应各浇灌一次。最好是灌水后覆盖地膜,起到增温、保墒的双重作用,即加快缓苗进程,又节约用水。

2.缓苗后管理:

(1)中耕松土:缓苗后即可进行第一次中耕,一定要浅、防止动苗伤根,必要时只锄行间、株间杂草拔除。以后半月浇一次水,水后及时中耕。使用黑色地膜,能提高土温、抑制杂草从生,同时果实干净,采收效率也高。

(2)施肥:草莓是喜肥作物。追肥时期和种类应根据草莓植体需要而定。在生长前期开花、结果,消耗磷、钾量较多。草莓施肥可分3次进行。第一次在防寒解除之后,未萌发之前施,以促进植株生长;第二次在开花前施入,以提高座果率;第三次在采收之后,以保证新枝健壮生长花芽分化,提高越冬能力。可施用氮肥5~10kg/667平方米或三元复合肥10~15kg/667平方米。

(3)灌水及排水:草莓对水分有很高要求,从开花期到浆果成熟都需要充足的水分。开花期灌水需要地面灌溉,避免喷灌,以免伤害柱头影响子房发育,最好采用滴灌,供水缓和、均匀,不伤花及果,好果率增加,并节约用水。降水过多,会使果实含水过多,味淡、柔软、降低品质,易感染灰霉病,宜及时排水。

3.越冬管理主要是防寒在土壤封冻前进行,当日均温降至2~3度时,浇灌越冬水,要浇透、灌足。方法:先铺一层地膜(黑色或绿色较好)要拉紧、压严,而后在地膜上在覆盖稻草或秸秆,厚度15厘米,因地制异。

4.春夏季综合管理

(1)解寒和清园:春季开始化冻,分两次撤除防寒物,第一次在日均温高于0度时进行,主要撤除地膜上的覆盖物;第二在地上部分即将萌芽时进行。防寒物撤除后及时清园,彻底清除,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施肥灌水:第一次清园后进行,可用腐熟有机肥加速效化肥;目的是促进植株的前期生长,尽快形成足够大的叶面积,增加有效花序数量,促进开花坐果;一般每667平方米可追施氮肥10kg或复合肥10~15kg。第二次在初花期,目的是保证植株生长,提高坐果率,以磷钾肥为主;方法则以叶面喷施为主,可用磷酸二氢钾、尿素等,浓度一般为0.1%~0.3%,草莓根浅、对水十分明敏感,灌水要掌握小水勤浇、防止大水漫灌、污染果实。

(3)植株管理

方法要领:

1.摘除匍匐茎:必须及早摘除,试验表明,摘除匍匐茎比不摘除可增产40%,效果十分明显。

2.疏花疏果:一般只保留1~4级花序的果,其余及早疏除,每株留果10~15个果即可。

3.垫果、摘除老叶:花后2~3周内,在草莓花序下面垫稻草和麦秸,或者用切成15厘米的草秸围成草圈垫在果实下面。适时摘除枯黄老叶不仅节约养分,通风透光,减轻病虫发生。

(4)果实采收:多数草莓品种开花后一个月左右,果实开始成熟。果实成熟的标志是,果实底色由绿变白,果面三分之二变红或全面变红,果肉开始变软并散发也诱人的香气。采收时用大姆指和食指掐住果柄,连同果柄和花萼一起采下,直接放到特制的木盒或塑料盒内,每盒装0.51公斤。成熟浆果必须采收,留在植株容易腐烂生霉,每隔12天采收一次。当地销售采收成熟度高些,外地销售八分成熟就可以了。采收时间最好在早晨露水干后至大热之前进行,注意轻摘、轻拿、轻放,严防机械损伤。

5.采收后管理及包装、保存管理:

(1)植株管理:草莓采收后,要及时对多余的新茎分枝和匍匐茎苗挖除,保持适当密度,留下的秧苗还要将老叶去除,只保留2~3片新叶。

(2)培土、施肥促根:随新茎发生部位不断上移,根状茎也相应抬升。培土要与中耕锄草和施肥结合进行,以施用有机肥为主,施肥量可参照定植前的基肥,培土厚度以露出苗心为度。

(3)摘除匍匐茎:此期正值匍匐茎大量发生期,对所发生的匍匐茎及时进行摘除,调整营养分配中心,保留母株健壮生长,摘除匍匐茎起码要进行2~3次。

包装与保存:采收之后先放在荫棚下散热,而后用冷藏车运走。在0度的条件下可保鲜10天左右,可用速冻法使草莓长期保鲜,速冻要求果实完美,即无病虫害来源、果形整齐、果实不宜过小、果面着色达80%以上,果实的色、香、味已充分显示了本产品的特征。为了便于搬运,将草莓盒放入一定的木条箱或塑料条箱内,一层放8盒,放四层共32盒。

采收、包装、保存是保证草莓丰产、丰收、优质的最重要关键,必须认真进行工作。

扩展阅读

最新决明子科学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

春分前后,在房前屋后或路边挖穴。深耕25cm,每亩施圈肥1OOO~3000kg,捣细撒匀,将肥翻入土中,耙细整平,做1m宽畦,以备播种。

2.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

3.种子选择无病、粒大、饱满的种子,用50℃的水浸种24小时,剔除浮起的秕粒和虫蛀粒。捞出饱满的种子,晾去表面水分,即可播种。播种期在清明、谷雨期间。条播,在整好的畦内按行距45cm,开3cm左右深的沟,将种子撒于沟内,覆土,轻轻镇压。播种前如土地干旱,先向畦内浇水,水渗下后再播种。每亩用种量1~1.5kg;房前屋后或零星土地种植一般均以穴播,每穴放2~3粒种子即可。花多金黄色,亦是观赏小花卉。

3.决明子田间管理

(1)间苗松土:

决明子苗高6~1Ocm时,按株距15cm间去弱苗。苗高15cm时,按株距45cm定苗,同时结合进行松土。苗高30cm左右时,可适当加深中耕,以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植株上部分枝封垅后,停止松土中耕。松土时注意将土培在植株根旁,逐渐形成小垅,防止被大风吹倒。

(2)追肥浇水:一般播种后6~7天即可出苗。出苗后如遇干旱,适当浇水,定苗后,除追肥后浇水外,一般不需浇水。定苗后进行第一次追肥,将圈肥(数量不限)与尿素混合拌匀,撒于行问或穴旁;浅锄一遍,以土盖肥。第二次追肥在立秋前后,每亩施尿素或硫酸铵等少量化肥均可,施于行问。追肥时注意不可将化肥撒到植株的茎叶上。追肥后需立即浇水。7~8月间,如发现有不开花的植株,应及时拔除,以免消耗地力。

(3)防治病虫害:决明病虫害较少,常见有:

1)灰斑病:危害叶片,在叶片上产生褐色病斑。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50%退菌特80010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

2)轮纹病:是由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叶片、茎及荚果均可受害。受害部位有轮纹不明显的病斑,后期密生黑色小粒。防治方法:发病初可用1:1:200波尔多液,严重时可喷洒波美0.3度石硫合剂。

3)蚜虫:在苗期较易发生,可用40%乐果2000倍液或用1:10的烟草、石灰水防治。

4.决明子选育良种

常选择小决明这个品种种植生产决明子。种荚中种子有大小,结实程度有差异。主要选种子大、结实、无病虫害的作为种子。

收获加工

寒露前后,荚果呈黄褐色时收获。割下全株,晒干后,打下种子,去净果皮、杂质,即可供药用。

决明子以种粒饱满、身干、黄褐色、无砂土和杂质为佳。

最新黑木耳科学高产种植栽培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黑木耳已成为广大消费者喜爱的食用菌。黑木耳质地细嫩、滑脆爽口、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它的蛋白质含量仅次于肉、蛋、鱼、豆,比其他任何蔬菜都高。因此,人们常把黑木耳比作素中之荤的营养食品。下面请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王立安教授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黑木耳人工高产栽培技术。

人工栽培黑木耳主要技术模式:以阔叶树木屑或棉籽壳为原料,采用熟料袋栽模式进行。在这一模式中,菌种可采用固体菌种或液体菌种;出耳可采用荫棚、田间露地摆袋、层架摆袋或吊袋等方式进行。

黑木耳正常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生长过程中需要的营养物质以碳水化合物和含氮有机物为主,还需要少量的无机盐类。人工栽培时一般以阔叶树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甘蔗渣等做主料。能被黑木耳利用的含氮物质有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等,栽培时一般以添加麦麸、饼肥等来做氮源。

无机盐类主要有:钙、磷、钾、铁、镁等,它们是木耳体内蛋白质和酶的重要组成部分,需量不大,但不可缺少。一般木屑中就可以提供,栽培中可加入石膏、磷酸二氢钾等来保障。

黑木耳对温度的要求

黑木耳属中温型菌类,它有耐寒、怕热的特性,所以,南方的黑木耳不如北方的色黑、朵大、肉厚。

黑木耳菌丝在5~35℃之间均能生长发育,但以22~28℃之间为最适宜,超过28℃生长速度虽快,但菌丝纤细,容易老化;低于10℃生长受到抑制,但在-30℃的环境下也不会冻死。

黑木耳的子实体在15~30℃之间都可以形成和生长,但以22~25℃之间生长的耳片大、肉厚、质量好。28℃以上生长的木耳肉稍薄、色淡黄、质量差。15~20℃之间生长的木耳虽然肉厚、色黑、质量好,但生长缓慢,生产周期长,影响产量。低于15℃不易形成子实体。

黑木耳对湿度要求

黑木耳对湿度的要求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培养料的含水量。发菌阶段要求培养料的含水量在60%~65%;子实体形成阶段培养料中最适含水量为70%~75%。

二是空气相对湿度,发菌阶段发菌室的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70%左右;出耳阶段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为85%~95%。由于黑木耳的耳片是胶质的,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膨胀,只有吸水膨胀后才能生长发育。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时,耳片生长迟缓;低于70%耳片不易形成。但如空气相对湿度超过95%以上,对耳片的生长发育也不利,并且容易出现病害。

黑木耳对光照的要求

黑木耳属喜光型菌类,但菌丝生长不需要光,光强反而抑制菌丝体的生长,所以发菌阶段应黑暗发菌。黑木耳子实体形成时需要光。黑木耳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不易形成子实体;光照不足,子实体畸形。耳芽只有在一定的直射阳光下才能长出茁壮的耳片。经直射光照射后长出的木耳厚。无直射光的耳场,长出的木耳肉薄、色淡、缺乏弹性,有不健壮的感觉。所以黑木耳是人工栽培食用菌中最喜光的种类之一。但要注意,虽然黑木耳对直射光的忍受能力较强,但必须同时给予适当的湿度,否则会使耳片萎缩、干燥,停止生长,影响产量。

黑木耳栽培过程中对通风以及酸碱度的要求

黑木耳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发菌和出耳阶段均要求良好的通风条件,以保证获得充足的氧气并排出CO2。发菌阶段如果通风不良,菌袋极易招致霉菌污染;子实体生长阶段通风不良,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时,原基不易分化,耳片不能正常伸展,发育受到抑制。因此黑木耳栽培过程中,要经常保持发菌室或耳场的空气流通,以保证黑木耳的生长发育的需要。

黑木耳适宜在微酸性的环境中生活,培养料的pH值以5.5~6.5为最好。拌料时培养料的pH值可先用生石灰调到7-8范围,灭菌后即可达到要求的酸碱度。

人工栽培黑木耳常用配方

(1)阔叶树木屑78%、麦麸或细米糠20%、石膏粉1%、白糖或红糖1%。

(2)玉米芯粉73%、棉籽壳20%、麦麸5%、白糖或红糖1%、石膏1%。

(3)阔叶树木屑76%、稻糠10%、麦麸10%、黄豆粉2%、白糖或红糖1%、石膏1%。

(4)棉籽壳93%,麦麸5%、石膏1%,白糖或红糖1%。

要注意:培养料应选用新鲜、干燥、无霉变的原料。木屑选用阔叶树种;玉米芯最好先在日光下曝晒1~2天,用粉碎机打碎成黄豆粒到玉米粒大小的颗粒,不要粉碎成糠状,以免影响培养料的通气性。

黑木耳的栽培季节应该如何安排

一般来讲,正常的发菌期为45~50天,养菌期为10~15天,催芽期为7~10天,采耳期为45~60天。

在季节安排上,出耳期要尽量避开30℃以上高温和18℃以下低温。按照黑木耳对温度的要求,我国南方,一般可进行春秋两季栽培。春季栽培2-3月制袋接种,4-5月出菇;秋季栽培8-9月制袋接种,10-11月出耳。

我国北方地区一般选在春、夏季栽培,3-5月制袋,5-9月出耳。在华北地区,1年可生产两批。第一批2月中旬生产栽培袋,4月中、下旬即可下地催耳,7月上、中旬出耳结束。第二批5月中、下旬生产菌袋,8月上、中旬即可下地催耳,11月上旬出耳结束。

黑木耳的制种时间,以栽培袋的制作时间为基准,二级种应相应提前65天左右,三级种应相应提前30天左右。同时,不同地区还应对制袋、接种时间做适当提前或推后。

人工栽培黑木耳的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

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管理催芽出耳管理采摘晒干。

拌料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严格按栽培配方的要求称料、配料。不可随意添加成分不明的物质进入培养料中。二是先干拌、后湿拌,力求均匀,可采用人工拌料或拌料机进行。三是料中的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即干料与水的比例在1:1.11.3。装袋前,用手检测含水量:手掌用力握料,指缝间有水但不滴下,掌中料能成团,为合适的含水量;若水洙成串滴下,表明太湿。一般宁干勿湿。含水量太大不仅会导致发菌慢,而且易污染杂菌。四是pH值要适当,可用pH试纸测量,控制在7左右。最后一点,料拌好后要及时装袋、灭菌,以防止料的酸败。

装袋一般采用机械装袋,少量可采用手工装袋。常用17cm33cm的低压聚乙烯短袋或12cm45cm的长袋。无论机械装袋,还是手工装袋,必须做到:快速、松紧适度,袋口密封,轻拿轻放。

灭菌注意事项:

灭菌常采用常压灭菌方式。17cm33cm的短菌袋灭菌时最好装在铁筐中或摆放在蒸锅内的架子上;12cm45cm的长菌袋灭菌时料袋依长向平放,摆成#字重叠排列,行间距3厘米,便于内部空气流通。然后用塑料布和棉被将锅封严,待菌袋内温度达100℃后,保持12-16小时以上。灭菌后当菌袋温度降到60℃以下时趁热出锅,将菌袋送入接种室进行冷却。

接种需要注意:

待袋中料的温度降至30℃以下时,就可进行接种。

接种必须做到无菌操作,在接种室或接种箱中完成。

短菌袋接种程序为:将冷却的菌袋放入无菌接种箱内;菌种瓶外壁用75%酒精擦拭消毒后也放入接种箱内,在点燃酒精灯的无菌区内,使瓶口对着袋口,将菌种均匀地撒在袋内料表面上,形成一薄层,这样黑木耳菌丝萌发快,抢先占领料面,以抑制杂菌侵染。装袋时使用锥形塑料插棒的,可将塑料插棒拔出,把菌种接到插棒留下的洞中,这样菌种由内向外生长,发菌会更快。一般每瓶菌种可接30袋左右。

长菌袋的接种采用打穴接种法,即在无菌接种室内,在菌袋一侧打直径1.2厘米、深2厘米的穴,快速接上菌种块,随后立即用胶带封口,要求打穴、接种、封口快速准确。

发菌管理的技术要点:

短菌袋接菌后要放在消毒后的培养架上发菌,培养架每层之间的高度为35cm左右。培养初期,袋应直立整齐摆放,袋间留有适当的距离,待菌丝伸入培养料内后,可以将袋底相对,口朝外,卧放2行,上下迭叠4排。无培养架的培养室,可将菌袋摆放成菌墙进行发菌,一般摆放6-8层;菌墙之间留有人行道。长菌袋发菌时将培养袋摆成#形,高10层左右。初期四个菌袋一层,每垛间要留有适当的距离,随着温度的升高可改为三个一层或两个一层。

发菌前期,即接种后15天内,培养室的温度适当低些,保持在20℃~22℃,使刚接种的菌丝慢慢恢复生长,菌丝粗壮有生命力,能减少杂菌污染。发菌中期,即接种15天后,黑木耳菌丝生长已占优势,将温度升高到25℃左右,加快发菌速度。发菌后期,当菌丝快发满,即培养将结束的10天内,再把温度降至18℃~22℃,菌丝在较低温度下生长得健壮,营养分解吸收充分。这样培养出的菌袋出耳早,分化快,抗病力强,产量高。

发菌期间菌袋内的温度必须一直控制在32℃以下,温度测量以上数第二层和最下层为准。培养室的空气相对湿度一般保持在55%~65%之间。黑木耳在菌丝培养阶段不需要光线,培养室的窗户、通风孔要遮光,使室内光线接近黑暗。培养室每天要通风20~30分钟。保证有足够的氧气来维持黑木耳菌丝正常的代谢作用。后期,更要增加通风时间和次数,保持培养室内空气新鲜。

发菌培养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

(1)培养室要求必须卫生,干燥,空气湿度不得大于70%。(2)进袋前培养室要进行消毒处理。可采用气雾消毒盒进行杀菌处理,同时用喷雾器喷洒多菌灵或菊酯类杀虫剂进行灭菌除虫,地面最好撒一层生石灰,门口可多撒些。(3)培养室要避光。(4)要定期检查发菌情况。未接活且没污染的菌袋可补接菌种;对局部污染的菌袋可采用局部注射多菌灵或石灰水的方法控制继续感染;对感染严重的菌袋要及时清除,并且清除后的菌袋采用重新灭菌的方式进行杀菌处理,以防杂菌传播。

如何给发好的菌袋做床

黑木耳出耳可采用荫棚、田间露地摆袋、层架摆袋或吊袋等方式进行。一般南方多采用荫棚。北方多采用田间露地摆袋方式。采用后者必须首先给菌袋做床。选地势平坦、靠近水源、排水良好、房前屋后空地做菌床。尽量避开风口,远离养殖场。清除菌床周围的垃圾。菌床高5cm,宽90cm,长度不限。床与床之间留有排水沟。床做好后,床面浇一次重水,然后喷撒多菌灵或菊酯类杀虫剂进行灭菌除虫处理。

催芽管理的技术要点

将培养好的菌袋运往菌床场地,局部感染杂菌的菌袋要单独摆放,并最后开口。运输时要轻拿轻放。

用1%生石灰水或0.1%高锰酸钾溶液对整个菌袋进行消毒,然后捞出后控干。在菌袋表面用打口机打V字形口。V字形口斜线长1.5cm,深度0.5cm。短菌袋20个口左右,长菌袋打40个口左右。

打口后的菌袋直立摆放在菌床上催芽。袋与袋之间留3cm的距离,排放时地面不铺地膜,如地面干燥需喷些底水;地面比较潮湿的可直接摆袋。排放完毕后,盖上塑料薄膜,薄膜上盖上草帘子,此后进入催芽期管理。

子实体分化期管理技术要点

黑木耳子实体分化时期是指耳基形成珊瑚状,并长至桃核大时,上面开始伸展出小耳片的这一段时期。在出耳基之后,耳基裸露在空气中,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不低于90%,保持木耳原基表面不干燥。如湿度不够,耳基易失水僵化,影响耳片分化。为保持湿度,可对菌袋喷雾状水,以使耳片湿润不收边为准,应尽量减少往耳片上直接喷水,以免造成烂耳、溜耳。每天傍晚进行通风,直到耳芽长到1厘米左右开始分床管理。

分床前需在地面上铺设一层地膜,菌袋须轻拿轻放,直立摆放,长菌袋要从中间割开,每平方米摆放20袋,袋间隔10cm,以免木耳长大粘连和影响空气的流通。

子实体生长期的管理技术要点

待耳片展开到l厘米左右时,便进入子实体生长期。这段时期要加大空气相对湿度在90~95%之间,并加强通风。此时期,喷水管理是最关键的一环。要采用清澈无污染的河水或井水;采用专用喷水设施如微喷喷头进行喷灌。一般采用早5点到7点,下午5点到7点的两次浇水法。黑木耳水分管理要注意保持干湿交替,干要干透、湿要湿透、干湿分明的管理技巧。管理过程中,使耳片边缘始终保持内卷,控制耳片增大,使其增厚。耳基有污染时,可直接用干净水冲洗。气温高于25℃时要停止喷水。

采摘和晒干黑木耳注意事项

当耳片背后出现白色的孢子,达到八成熟时要及时采收。采收前1-2天停止喷水。若待耳片伸长或向上卷时再采摘就会影响质量和产量。采收时用刀片在耳基处割下,尽量不要带培养料,以保持耳片的清洁。不可用手握住耳片直接拧下来。

晒耳时要耳片在上,耳基在下,大朵的晾晒时要将耳片撕开,成单片状。晒耳时要用网状支持物,上下通气。晒干中途尽可能不翻动,一次性晒干。

最新科学大棚辣椒栽培技术


1、育苗

1.1、苗床预备:育苗可采用阳畦、大棚和小拱棚、日光温室等方式。苗床面积以每亩25-30平方米(两条长12-15米,宽1.2米)为宜。苗床整修及养分土配制与烤烟育苗方式相反,不能用羊粪,人粪尿和未腐熟的圈粪育苗。普通采用切块育苗,最佳选用塑料养分钵育苗。切块育苗的规格为长宽7-8厘米(每平方米160-200块),每块留壮苗2株,床土厚10厘米。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50-75克兑水灌苗床,实行床土消毒。用50﹪甲基异柳磷或90﹪敌百虫晶体100克兑水洒施苗床避免地下益虫危害。每床灌水4-5汽油桶,分两次灌,收获当天灌最终一次水。

1.2、种子处置:采用育苗移栽法种植,每亩需辣椒种子100-150克。播前需将种子在50-54℃(二开一凉)的温水中浸烫10-15分钟或用1﹪硫酸铜溶液浸种5分钟后,用清水洗濯洁净,放在25-30℃的环境中催芽3-5天,必需有40﹪的种子露白前方可收获。

1.3、播种:辣椒苗期普通需60-80天,我市育苗最佳期是2月底至3月上旬,最迟不得超越3月10日。采用切块育苗,精量点播,接着覆土1厘米,并及时覆膜保温。下种种子必需到达种子处置规范,绝不允许浸泡后下种或浸泡后不催芽或许催芽不够40﹪下种。点籽宜在晴天正午实行,防止雨雪天气。

1.4、苗床管理:出苗后,苗床内温度白昼23-27℃,夜间14-15℃。切块育苗和养分钵育苗的每块(钵)留壮苗2株。在幼苗2-3片真叶时喷施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扑海因800-1000倍液,普力克400-600倍液,避免辣椒疫病等病害传达蔓延。缓苗后白昼温度控制在23-27℃,夜间14-15℃。定植前15天适当降温,控水炼苗。

2、定植

2.1、施肥整地:辣椒用地应尽量防止连坐地块,冬前深翻耕地,早春耙耱保墒。联合春耕每亩窝施或沟施过磷酸钙25-50公斤、硫酸钾5-10公斤或磷酸二铵15-20公斤、充沛腐熟的土肥5000公斤。按垄幅1.1米宽起垄,垄高10-15厘米,垄面宽60厘米。

2.2、适时定植:露地地膜掩盖栽培的定植应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晚霜当时实行。按宽行60厘米,窄行50厘米,窝距30厘米双行定植,每窝定植2株,呈品字形,亩定苗8000株左右。定植时若遇干旱,要带水移栽,进步成活率。移栽前应喷施甲基托布津或普力克等预防病害蔓延传达。

3、田间管理

定植后要及时肃清田间杂草,增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苗期要少施氮肥;蕾期适当增长施肥量,但氮肥不宜过度过猛,以防形成倒伏、落花、前期贪青;挂果期应少量追肥。普通每采收一次,追肥一次,详细办法是按每亩用10公斤尿素和20公斤过磷酸钙浸出液混合加水40-50公斤,在距植株20厘米处打孔注入,或用磷酸二氢钾0.2公斤,加水20-30公斤实行叶面喷施,以促进早翻花,早坐果,早红熟。

4、防治病虫害

辣椒的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猝倒病和繁茂病,虫害主要有:蚜虫、钻心虫等。1.蚜虫:用磷酸三钠加洗衣粉500倍液喷雾;或用2.5﹪功夫乳油2000-4000倍液喷雾;2.疫病、炭疽病:用65﹪代森锌可湿粉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或50﹪多茵灵800倍液浇灌;3.若田间显示重心病株时,用50﹪瑞毒霉可湿粉250倍液或0.3﹪硫酸铜灌根封锁发病重心。

5、辣椒的采摘

因食用辣椒的方法不一样,采收的规范也各不相反。鲜食青椒应在果实充沛膨大定型时采收;腌制、干制的红椒则应在果实成熟七成时采收。辣椒干制的办法有:自然枯燥法。即边采收边捆扎成串,搭架让其自然风干。

采用人工采摘,采收过程中所用工具以及盛容包装物要求清洁、卫生,不对有机辣椒产生污染;与别的蔬菜分开堆放,做到单收、单运、单放,防止产生混杂;上市辣椒要求新鲜、干净、无虫斑病斑。

草莓的科学栽培与管理技术


每年到了快过年的时候,就会有草莓上市了。周末约上几个朋友,一起去摘草莓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面对这么好吃的草莓,你们知道它是怎么种出来的吗?一起往下面看吧!

草莓的科学栽培与管理技术

1、培土如垄面没有铺黑色薄膜,则在9月下旬,结合松土除草进行一次厚培土,以促使幼苗多生根和防止老苗根外露。

2、覆盖越冬到10月中下旬,气温下降至白天最高温度低于15℃或者晚上温度低于8℃时,尽快搭建大棚,棚宽6~9米,中心高度2.5米。覆盖材料为厚度0.08厘米聚氯乙烯膜。第二年3月下旬~4月上旬,随着气温回升,开始揭开大棚两侧薄膜,以降低棚内温度,提高通风透光程度,要求白天棚内温度在30℃以内,开花后白天的温度在20~25℃,晚上不低于5℃。

3、疏花草葱花序上第3级和第4级枝梗上的花常不孕或只形成无效果实,在开花前花蕾开始彼此分离时要将这些花蕾疏去,疏蕾时间最迟不迟于朵花开放期。有条件的农户,最好从草莓始花期开始,棚内放一群蜜蜂,以利于开花授粉,提高结果率。

4、追肥在草莓浆果形成后每亩追施尿素或复合肥10~15公斤,金宝贝微生物菌肥5公斤,以加速植株生长、利于新叶展开、促进开花结果。另外可叶面喷施0.3%~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果实膨大到约成果的一半大小时,亩施三元复合肥(氮、磷、钾各含15%)10千克,每隔15~20天施一次,连续施3~4次。

5、精细采摘12月上旬开始采收,每隔1~2天采摘一次,一个品种的采收期一般可延续至5月底。一天中,采摘的适宜时间为上午,露水干到炎热来临前。露水未干或在雨中采摘的果实容易腐烂,应尽量避免。

草莓在开花期的管理要点

1、疏花结果。在花蕾分离期,最迟不能晚于第一朵花开放,疏去株丛下部抽生的弱花序和高级次的小花蕾,每株只保留2~3个健壮的花序,以增大果个,促进成熟,使采收期集中,还可以防止植株早衰。果实采摘后的花序要及时去掉,以促进新花序的抽生。

2、追肥。草莓进入现蕾和初花期,适时追肥有助于提高座果率和果实品质,增加产量。此次追肥应以磷、钾肥为主,兼施适量氮肥,一般每亩施氮磷钾复合肥8~10千克,也可以叶面喷施0.3%的尿素、0.3%的磷酸二氢钾、0.2%的硫酸钙或0.05%的硫酸锰等2~3次。

草莓播种后的注意事项

1、草莓定植后要经常浇小水,放在阴凉处保湿。不能过干过湿,经常保持盆内土壤湿润。在夏季,应早或晚上浇水。把盆放在阴凉处,有利草莓生长。

2、盆栽草莓温度变化大,重点是冬、夏两季的低温和高温。北方冬季可把盆搬入室内,以提高温度。在夏季高温要把盆搬到阴凉处降温。

3、草莓栽植2年后,可以用新苗来更换。或小盆换大盆重新栽植。盆内重新装入营养土,再把苗栽入,浇水。

4、开花时空气湿度不宜太高,影响坐果和果实品质。盆栽草莓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但以秋季9-10月份移栽成活率最高。

草莓采摘时的注意事项

1、采摘草莓时,可以使用小剪刀。

2、用托酒杯的方式勾住草莓的萼片,轻轻一扭,就可以摘下草莓,既省事又不会损害草莓的表面。

原来一个个可口的草莓,种出来也是这么不容易啊!看了这么多,大家是不是对草莓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后摘草莓的时候,也能了解它是怎么种植出来的。

南方草莓种植新技术


草莓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吃起来酸酸甜甜的,很多人都喜欢吃。由于市场价格比较高,吸引了很多人去种植。下面为大家介绍南方草莓种植新技术。

1、选地

草莓是产量和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种植地块要求交通方便、离水源近。如果交通不便,就很难卖到好价钱;如果水源不便,草莓就种不成。种植地块的土壤要求是肥沃、疏松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

2、作畦

由于南方雨水多,为了方便排水,一般是作高畦。高畦的规格,一般畦面和畦沟的总宽度为90厘米,其中沟宽35厘米,垄宽55厘米,畦高28厘米。

3、栽种

南方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种植草莓,以最高气温降至32℃以下、土壤温度降至15-17℃时种植成活率最高。将草莓苗栽种在地里,每畦栽2行,行距22厘米,株距16-18厘米,泥土以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为原则,新茎弓背一律向外。栽后7天内连续浇小水,直到草莓苗成活。

4、温度

草莓喜温凉气候,生长适温为15-22℃,根系生长温度5-30℃,茎叶生长适温为20-30℃,花芽分化期温度须保持5-15℃,开花结果期4-40℃,芽在-15-10℃发生冻害,气温高于30℃并且日照强时需要采取遮荫措施。

5、光照

草莓是喜光植物,光强时植株矮壮、果小、色深、品质好,中等光照时果大、色淡、含糖低、采收期较长,光照过弱不利草莓生长。因此,要给予草莓充足的光照。

6、浇水

草莓根系分布浅、蒸腾量大、不耐涝,生长期要求土壤有充足的水分,雨季要注意排水。在早春和开花期,土壤含水量小于70%;在果实生长和成熟期,土壤含水量达80%以上;果实采收之后,土壤含水量不低于70%;在秋季植株积累营养和花芽形成期,土壤含水量不得低于60%。

7、施肥

除了施基肥,还要适时追肥。可在果实膨大期和采收时期亩施草莓专用肥或磷酸二氨10公斤,结合浇水以200倍液肥形式沟施效果较好。

8、其他

要经常摘除病叶、枯黄叶及病果,经常摘除新出生的茎,经常清沟理墒,不使雨后积水。采收时对于半面红(向阳面)半面青的果实,可将其翻转,促其均匀成熟。

《最新草莓科学种植技术》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草莓套种植物种植技术”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