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本类植物的养护。

阳台种花需要注意哪些?人都有爱美之心,对于女士朋友们尤为如此。很多朋友喜欢在阳台上种花,这样可以让阳台更加的美观。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贝卡利猪笼草植物》,希望您喜欢!

  • 中文学名贝卡利猪笼草
  • 二名法Nepenthesbeccariana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目石竹目
  • 科猪笼草科
  • 属猪笼草属
  • 种贝卡利猪笼草

贝卡利猪笼草为热带食虫植物。1908年,约翰·缪尔黑德·麦克法兰最先对其进行了描述。这份描述基于采集自苏门答腊岛西部尼亚斯岛的标本。其与长叶猪笼草和苏门答腊猪笼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近缘关系,前者可能就是贝卡利猪笼草的一个同物异名。

植物学史

1886年的一次对尼亚斯岛(Nias)的远征中,意大利探险家埃利奥·莫迪利亚尼(ElioModigliani)采集了贝卡利猪笼草的模式标本。

尼亚斯岛距港口城市实武牙(Sibolga)约120km。此标本被定为“E.Modigliani
s.n.”,并存放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植物标本馆(HerbariumBeccarianum)中,编号为“FI-HB
7485”。模式标本由三张叶片和三个捕虫笼(两个下位笼,一个上位笼)组成,其捕虫笼都已变形,且叶片与茎部是分离的,所以无法得知连接处的结构。

1908年,在约翰·缪尔黑德·麦克法兰(JohnMuirhead
Macfarlane)的专著《猪笼草属(Nepenthaceae)》中对贝卡利猪笼草进行了正式的描述。

贝卡利猪笼草是以意大利博物学家奥多阿尔多·贝卡利(Odoardo
Beccari)的名字命名的。麦克法兰的描述包含一个贝卡利猪笼草的素描,其包括叶片、下位笼和上位笼。但其插图中的上位笼实为中位笼。

1928年,B·H·丹瑟(B.H.Danser)在其开创性的专著《荷属东印度群岛的猪笼草科植物(TheNepenthaceaeofthe
NetherlandsIndies)》中,将贝卡利猪笼草归入了奇异猪笼草(N.
mirabilis)中。关于贝卡利猪笼草的分类,丹瑟写道:“麦克法兰认为管状猪笼草(N.
tubulosa)(后被认为是奇异猪笼草的一个同物异名)和贝卡利猪笼草具与奇异猪笼草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我认为它们只不过是奇异猪笼草的极端变种而已。

贝卡利猪笼草与奇异猪笼草之间只存在捕虫笼形态上的差别。虽然我没有见过采集于尼亚斯岛的模式标本,但在茂物标本馆中有采集于西比路岛(Siberut),形态上与其完全一致的标本。它们上位笼的形状和下位笼的翼都具有相同的特征,这无疑都是奇异猪笼草。……管状猪笼草,贝卡利猪笼草和罗恩猪笼草(N.
Rowanae)都为奇异猪笼草的极端变种。”但丹瑟从未亲眼见过贝卡利猪笼草的模式标本,他将其归入奇异猪笼草完全是基于标本馆的材料。

在马修·杰布(MatthewJebb)和马丁·奇克(Martin
Cheek)1997年发表的专著《猪笼草属(Nepenthaceae)》中,没有对贝卡利猪笼草的模式标本进行仔细审查,仍将贝卡利猪笼草视为奇异猪笼草的同物异名。2000年,简·斯洛尔(Jan
Schlauer)和C·奈比(C.
Nepi)审查了贝卡利猪笼草的模式标本,发现其与奇异猪笼草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他们认为应该将其恢复为一个独立的物种。

在查尔斯·克拉克(CharlesClarke)的专著《苏门答腊岛与西马来西亚的猪笼草(NepenthesofSumatraand
PeninsularMalaysia)》中,将贝卡利猪笼草与奇异猪笼草和苏门答腊猪笼草(N.
sumatrana)完全的分开。并且他还认为若发现贝卡利猪笼草与长叶猪笼草(N.longifolia)是同一个物种,那么后者将称为前者的一个同物异名。

形态特征

贝卡利猪笼草的茎无毛被,直径10~12mm。叶片为椭圆形或披针形至倒卵形。可长达40cm,宽至9cm。叶柄长7~10cm。叶柄半包住茎,脊略微的外展。笼蔓长25~35cm。下位笼可高达18cm,宽至5cm。唇可宽达15mm。笼盖为卵形至心形,可长达7cm,宽至5cm。笼盖基部的后方有一根丝状或棒状的笼蔓尾,可长达15mm。上位笼为圆柱形,其体型比下位笼大,可高达30cm,宽至6cm。

生态学

贝卡利猪笼草只存在于采集其模式标本的尼亚斯岛模式产地。在北苏门答腊省的实武牙和打鹿洞(Tarutung)之间存在着疑似贝卡利猪笼草的物种。这个未鉴定的物种与苹果猪笼草(N.
ampullaria)、小猪笼草(N.gracilis)、莱佛士猪笼草(N.rafflesiana)、两眼猪笼草(N.
reinwardtiana)和多巴猪笼草(N.
tobaica)的分布地相互重叠。已发现了贝卡利猪笼草与苏门答腊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贝卡利猪笼草的保护状况还未得到正式的评估,因此,其未被列入《200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06
IUCNRedListofThreatenedSpecies)》中。

相关物种

贝卡利猪笼草与长叶猪笼草和苏门答腊猪笼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近缘关系。其可能与长叶猪笼草同为一个物种。贝卡利猪笼草和长叶猪笼草的可变性程度还尚未清楚,使得难以界定它们的关系。对贝卡利猪笼草模式产地的考察可能会对解决这个问题提供帮助。

贝卡利猪笼草与苏门答腊猪笼草之间具有许多相同的形态特征,这使得十分难以将其区分开来。苏门答腊猪笼草的特点在于其漏斗形的上位笼(贝卡利猪笼草的上位笼为圆柱形),并且其唇的前部凸起。此外苏门答腊猪笼草的下位笼的笼盖为圆形,而贝卡利猪笼草的为卵形。存在于北苏门答腊省的实武牙和打鹿洞(Tarutung)之间的未鉴定种类似于长叶猪笼草,但并非长叶猪笼草的典型形态。其与长叶猪笼草的模式类型的区别在于,其叶柄不下延并且叶片边缘的毛被易脱落。它们的生活习性也不相同。未鉴定种生长于具有茂密植被的开阔地,而长叶猪笼草生长于茂密的森林中。

zw59.com小编推荐

白环猪笼草植物


  • 中文学名白环猪笼草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目石竹目
  • 科猪笼草科
  • 属猪笼草属
  • 种白环猪笼草

白环猪笼草是一种原产于婆罗洲、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的热带藤本食虫植物。是一种分布很广泛的物种,在婆罗洲、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都有分布。海拔分布范围为0~1200m。

简介

白环猪笼草是一种原产于婆罗洲、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的热带食虫植物。它的名字来自于唇下白色的环状绒毛。

植物学史

白环猪笼草由托马斯·洛布(ThomasLobb)于1848年发现。之后正式的描述由约翰·林德利(JohnLindley)发表于《园丁记事(The
Gardeners’Chronicle)》中。1856年,白环猪笼草被引种至英国。

形态特征

白环猪笼草是一种藤本植物。茎可长达4m,直径5mm,呈圆柱形。节间距可达15cm。叶片革质,呈披针形,可长达25cm,宽至2cm。叶片末端很细长,基部包住茎。白环猪笼草的叶片没有叶柄。纵脉不明显。笼蔓可长达20cm。白环猪笼草的下位笼下部为球形,上部为圆柱形。它的下位笼较小,只能达到15cm高,4cm宽。在每个捕虫笼的前部有一对宽约5mm的翼(wing)。笼口呈圆形且倾斜。唇圆柱形,宽约2mm,上面的唇齿不明显。在唇下有一层浓密的白色绒毛,目前认为这是用于引诱白蚁而进化出来的。在捕虫笼的内表面覆盖着圆形的腺体。

捕虫笼的盖子接近于圆形,没有附属物。在盖子基部后方有一根不分叉的笼蔓尾,长度小于3mm。白环猪笼草的上位笼为圆柱形至漏斗形。原来翼的位置缩小为一对凸起。白环猪笼草的花序为总状花序,通常雄性花序较长。花梗可长达25cm,花轴可达40cm。小花梗带1~2朵花,长约30mm,没有苞片。萼片成卵形至椭圆形,长越4mm。白环猪笼草植株的大部分披被着茂密的白色短毛,但在叶片下面的毛被较长。

生态学

白环猪笼草是一种分布很广泛的物种,在婆罗洲、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都有分布。海拔分布范围为0~1200m。白环猪笼草的典型原生地是荒地森林(kerangas
forest),但也会生长在以泥炭和石灰石为基质的低地山峰上。

食虫性

白环猪笼草最特别的是它只捕食白蚁,而其他猪笼草不会对猎物进行选择。据植物学家马利斯·A·梅尔巴赫(MarlisA.
Merbach)和他的同事说,白环猪笼草是一种食性专一的食虫植物。白环猪笼草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在其唇下有着白色的绒毛。而这些白毛的作用是诱使白蚁掉入捕虫笼内。梅尔巴赫说:“有时会接连几日都没有任何事发现,接着某个夜晚过后,捕虫笼内充满了白蚁,同时唇下的白毛也不见了。”

梅尔巴赫为了研究这个现象,将一棵白毛完整的白环猪笼草放在正在寻找食物的白蚁(Hospitalitermes
bicolor)附近。当白蚁发现了白环猪笼草的捕虫笼上的白毛后,便会啃食它。在吃了那些白毛后,不管是工蚁还是兵蚁都陆陆续续的掉入了捕虫笼内。一旦它们掉入了捕虫笼内就再也无法爬出来了。梅尔巴赫记录到的最高记录是每分钟有22只白蚁落入笼内。一个小时过后,白毛都没有了,因此现在的捕虫笼不再吸引白蚁,也就不再有白蚁落入捕虫笼了。现在还不清楚这些白毛是如何吸引白蚁的。梅尔巴赫在实验中发现,这些白毛对于白蚁并没有远距离的吸引力。梅尔巴赫说:“这一切看起来好像都是巧合,那些白蚁经常在离白毛只有不到1cm的地方却并没有发现它。”

梅尔巴赫还指出,白环猪笼草是唯一一种将自身的一部分作为诱饵引诱猎物的食虫植物。

自然杂交种

N.albomarginata×N.ampullaria

N.albomarginata×N.chaniana

N.albomarginata×N.clipeata

N.albomarginata×N.eustachya

N.albomarginata×N.gracilis

N.albomarginata×N.hirsuta

N.albomarginata×N.macrovulgaris

N.albomarginata×N.northiana[=N.×cincta]

N.albomarginata×N.rafflesiana

N.albomarginata×N.reinwardtiana[=N.×ferrugineomarginata]

N.albomarginata×N.sanguinea

N.albomarginata×N.veitchii

自然杂交种1

N.albomarginata×N.northiana

别名:雪线猪笼草(Nepenthes×cincta)

由于诺斯猪笼草(N.
northiana)的分布很局限,通常只生长在沙捞越(Sarawak)巴乌(Bau)的石灰岩基质上,所以雪线猪笼草更为罕见。

白环猪笼草在杂交中很强势,使得与诺斯猪笼草杂交的后代完全失去了宽大的唇。捕虫笼为漏斗形,笼身为奶油色至暗紫色上面,布满了红色或黑色的斑点。

自然杂交种2

N.albomarginata×N.reinwardtiana

别名:红脉猪笼草(Nepenthes×ferrugineomarginata)

红脉猪笼草的分布范围涵盖了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它的模式标本由仓田重夫(ShigeoKurata)于1981年在西加里曼丹(West
Kalimantan)收集。第二年,仓田重夫发表描述了这个自然杂交种。

史密斯猪笼草植物


  • 中文学名史密斯猪笼草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分布区域泰国东北部

史密斯猪笼草是原产于泰国东北部、老挝南部、柬埔寨和越南西部的一种热带食虫植物。史密斯猪笼草可以经受漫长的旱季而不死亡,常见于沙地草原。

形态特征

史密斯猪笼草得名于发现它的植物收藏家弗雷德里克·亨利·史密斯(FrederickHenrySmiles)。

史密斯猪笼草一种藤本植物,茎可长达5m。叶片无柄革质,形状为很窄小的线形,长可达30cm,宽却只有4cm。

生长环境

史密斯猪笼草生长的海拔范围也很广,在海拔16~1500m的地区都有发现,但大部分分布在海拔800m左右的地区。

分布范围

史密斯猪笼草广泛分布在整个印度支那(Indochina)。在泰国东北部、老挝南部、柬埔寨和越南西部都有发现。史密斯猪笼草分布的海拔范围也很广,在海拔16~1500m
的地区都有发现,但大部分分布在海拔800m左右的地区。值得注意的是,史密斯猪笼草可以忍受极低的温度。没有发现过史密斯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

植物学史

Nepenthesanamensis是史密斯猪笼草的一个曾用名。史密斯猪笼草现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单(IUCNRedList
ofThreatenedSpecies)中。

史密斯猪笼草在整个20世纪大部分时间内都使用Nepenthes
anamensis这个名字。这导致了园艺贸易的混乱,史密斯猪笼草被错误的以高棉猪笼草的名字卖出。在《旧世界猪笼草(PitcherPlantsofthe
OldWorld)》中,斯图尔特·麦克弗森(StewartMcPherson)把史密斯猪笼草标记为是奇异猪笼草的变种(N.mirabilisf.
smilesii和N.mirabilisvar.smilesii)。甚至马塞洛·卡塔拉诺(Marcello
Catalano)还认为史密斯猪笼草就是普通的奇异猪笼草(N.mirabilis)。

伯克猪笼草植物


  • 中文学名伯克猪笼草
  • 二名法Nepenthesburkei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目石竹目
  • 科猪笼草科
  • 属猪笼草属
  • 种伯克猪笼草

伯克猪笼草是菲律宾民都洛岛(Mindoro)海拔1100~2000m地区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其学名来源于英国植物学家大卫·伯克(DavidBurke)。伯克猪笼草与辛布亚猪笼草和葫芦猪笼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近缘关系。

变种

已有两种伯克猪笼草的变种被描述。

Nepenthesburkeivar.excellensHort.VeitchexMarshall(1890)

Nepenthesburkeivar.prolificaMast.(1890)

自然杂交种

N.alata×N.burkei

梨形猪笼草植物


  • 中文学名梨形猪笼草
  • 目石竹目
  • 科猪笼草科
  • 属猪笼草属
  • 种梨形猪笼草

梨形猪笼草(学名:Nepenthes×pyriformis)是由无刺猪笼草(N.inermis)和塔蓝山猪笼草(N.talangensis)杂交得到的自然杂交种。其为苏门答腊塔蓝山的特有种。因塔蓝山猪笼草于1994年才被描述为一个独立的物种,之前被认识是邦苏猪笼草(N.bongso)的同物异名,所以在一些早期的文献中该杂交种被标记为邦苏猪笼草与无刺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N.bongso×N.inermis)。

植物学史

1973年,植物学家仓田重夫在《婆罗洲、新加坡和苏门答腊的猪笼草》(NepenthesofBorneo,Singapore,and
Sumatra)中错误的将该杂交种标记为疑惑猪笼草(N.
dubia)的自然杂交种。1997年,马修·杰布和马丁·奇克在其的专著《猪笼草属(猪笼草科)的框架性修订》中提到了采自塔蓝山的疑惑猪笼草标本(Kurata
s.n.SING)。查尔斯·克拉克之后证实该标本实为无刺猪笼草与塔蓝山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

物种区别

该自然杂交种与疑惑猪笼草很相似。它们的区别在于该杂交种的笼盖较宽,且打开的幅度不会超过90°。此外,梨形猪笼草笼口基部向上拉伸,而疑惑猪笼草水平。

2001年,仓田重夫将该杂交种描述为一个独立的物种(N.
pyriformis)。查尔斯·克拉克于同年出版的专著《苏门答腊岛与西马来西亚的猪笼草》中并不赞同这个鉴定。他发现梨形猪笼草的模式标本,即“Kurata
&Mikil4230
NDC”号标本“在多方面”和无刺猪笼草与塔蓝山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的形态特征相符合。次年,仓田重夫即将梨形猪笼草从猪笼草属物种列表中撤出了。

雪线猪笼草植物


  • 中文学名雪线猪笼草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目瓶子草目
  • 科猪笼草科
  • 属猪笼草属
  • 种雪线猪笼草

雪线猪笼草,是白环猪笼草(N.albomarginata)与诺斯猪笼草(N.northiana)的自然杂交种,极为罕见。

形态特征

雪线猪笼草是已知的三种诺斯猪笼草(N.northiana)的自然杂交种之一,其余为石龙门猪笼草(N.×bauensis)和一种与奇异猪笼草(N.
mirabilis)的自然杂交种。

白环猪笼草在杂交中很强势,使得与诺斯猪笼草(N.
northiana)杂交的后代完全失去了宽大的唇。捕虫笼为漏斗形,笼身为奶油色至暗紫色,布满了红色或黑色的斑点。

生长环境

由于诺斯猪笼草(N.
northiana)的分布很局限,通常只生长在沙捞越(Sarawak)石龙门(Bau)的石灰岩基质上,所以雪线猪笼草更为罕见。

主要价值

能捕食蚊虫苍蝇,现也常用作观赏植物。

马兜铃猪笼草植物


  • 中文学名马兜铃猪笼草
  • 二名法Nepenthesbeccariana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目石竹目
  • 科猪笼草科
  • 属猪笼草属
  • 种马兜铃猪笼草

马兜铃猪笼草(学名:Nepenthesaristolochioides)是苏门答腊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生长于海拔1800米至2500米的地区。它的捕虫笼形态非常的特别,笼口几乎是与地面垂直的。因为它的捕虫笼形态很类似于马兜铃的花朵,所以它的名字由此而来。

形态特征

马兜铃猪笼草为藤本植物。茎可分枝,可长达8米,直径约5毫米,呈圆柱形至钝棱柱形。节间距可长达15厘米。叶芽明显突出,位于叶腋上1.5至7毫米处。

在马兜铃猪笼草的自然分布地中已发现了小的变种,但尚未有关于其种下类群的描述。

叶片革质,无柄。呈汤匙形至披针形,可长达15cm,宽至3cm。叶片末端尖细,基部缓缓缩小。各有2~5条纵脉从中脉分出。羽状脉不明显。笼蔓长达15cm。

马兜铃猪笼草的下位笼只会产生于还未开始拉长攀爬的茎和攀援茎的侧芽。下位笼下三分之二为漏斗状,上三分之一为球形。可长达7cm,宽至3cm。在每个笼子的前部有一对小于4mm的翼。唇可达5mm,向内弯曲。在唇的内缘,有一排排弯曲的小唇齿。捕虫笼的内表面几乎全部覆盖着腺体。腺体凸出,直径为0.2~0.3mm,密度约为每平方厘米200~500个。捕虫笼的盖子为圆形或心形,约1.5cm宽,没有附属物。在盖子基部的后方有一个分叉或不分叉的笼蔓尾,长度小于7mm。

上位笼为漏斗形,上半部类似囊状。上位笼比下位笼大,可高达15cm,宽至8cm,捕虫笼前部的翼缩小为一对凸起。笼口几乎与地面垂直。唇可达6mm,向内弯曲。在唇的内缘,有一排排弯曲的小唇齿。捕虫笼的盖子为卵形。捕虫笼内表面下部的三分之二覆盖着腺体。腺体略微凸出,直径0.2~0.4mm,密度为每平方厘米200~250个。在其他很多方面,下位笼与下位笼很相似。

马兜铃猪笼草的花序为总状花序。花梗和花轴都可以达到15cm长,通常雌株较短些。小花梗带小苞片与一朵花,可长达12mm。萼片呈卵形,可长达4mm。果荚可长达20mm,宽至4mm,呈披针形。种植为丝状。马兜铃猪笼草植株大部分无毛被。在叶腋、中脉和捕虫笼有稀疏的白色短毛。

茎和叶片都为淡绿色。捕虫笼为白色或淡红色带红褐色斑点。唇为暗红色。盖子的整个下表面为红色,上表面带斑点。干燥标本为棕色,捕虫笼上保留有黑色斑点。马兜铃猪笼草还未发现变种或个体。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800米至2500米的地区。

分布范围

苏门答腊。

植物学史

马兜铃猪笼草首次由威廉·梅哲(WillemMeijer)于1956年8月5日在占碑的土朱山(MountTujuh)发现的。它的编号为Meijer
6542的模式标本收集于土朱山海拔2000m的地区。现存放于荷兰莱顿的荷兰国家植物标本馆(theNationalHerbariumofthe
Netherlands)。除此之外,另一个副本存放于爪哇的茂物植物园(theBogorBotanicalGardens)中。

虽然它被标记为“新物种?”,但它还是被忽略了几乎30年。直到1988年,约阿希姆·那兹(JoachimNerz)访问莱顿大学植物标本馆(the
herbariumofLeidenUniversity)后才被注意到。1994年,这个物种才被命名为马兜铃猪笼草(N.
aristolochioides)。同年,分类学家简·斯洛尔(JanSchlauer)研究了编号为Meijer
7426的模式标本后,错误的认为马兜铃猪笼草看起来垂直的笼口是因为标本压制不当造成的。

1996年,那兹在法兰克福棕榈公园(Frankfurt
Palmengarten)遇见了梅哲,在那梅哲给那兹看了一种神秘物种的照片。之后,1996年6月,连同卡特琳·欣德·霍弗(KatrinHinder
hofer),那兹组织了一次苏门答腊实地考察,再次在野外找到了马兜铃猪笼草。

1997年,马修·杰布(MatthewJebb)和马丁·奇克(Martin
Cheek)正式描述了马兜铃猪笼草,并发表在一本植物学杂志上。第二年,约阿希姆·那兹(Joachim
Nerz)也写了一篇关于马兜铃猪笼草的详细描述,发表在《食虫植物通讯(CarnivorousPlantNewsletter)》上。

生态学

马兜铃猪笼草生长于陡峭的山脊上的森林中。它通常扎根于地面,也可以附生于树干上的水苔中。它的海拔分布范围是1800~2500m。

2001年,查尔斯·克拉克(CharlesClarke)认为马兜铃猪笼草只存在于占碑(Jambi)的土朱山(Mount
Tujuh)。而之后赫伯特·斯托弗·罗宾逊(HerbertChristopherRobinson)和塞西尔·博登·克洛斯(CecilBoden
Kloss)收集的标本来自葛林芝山(Mount
Kerinci),所以他们认为马兜铃猪笼草可能分别得更为的广泛。葛林芝山位于土朱山附近,是苏门答腊的最高峰。克拉克认为葛林芝山大部分尚未开发,马兜铃猪笼草很有可能会在这有分布。关于马兜铃猪笼草在土朱山的分布了解得也不是很全面,因为在土朱山的七个山峰中,只考察了其中的三个。

2009年,斯图尔特·麦克弗森(StewartMcPherson)了解到,马兜铃猪笼草在葛林芝·塞布拉国家公园(KerinciSeblat
NationalPark)原有三处原生地,但其中的一处可能已经消失了。马兜铃猪笼草原生地周围同时存在着裸瓶猪笼草(N.gymnamphora
)和欣佳浪山猪笼草(N.singalana)。马兜铃猪笼草生长于山地森林和火山湖沿岸长满露兜树(Pandanus)的沼泽中。裸瓶猪笼草(N.
gymnamphora
)的海拔分布范围是1800~2100m,虽然与马兜铃猪笼草的原生地有部分重叠,但没有发现它们之间的自然杂交种。个头较小的欣佳浪山猪笼草(N.singalana
)与马兜铃猪笼草的分布范围一致。但它们似乎占据了不同的生态位置,欣佳浪山猪笼草(N.singalana
)通常在地表生活,而马兜铃猪笼草则常攀爬至树冠上。马兜铃猪笼草与欣佳浪山猪笼草(N.singalana)的自然杂交种已被发现。

马兜铃猪笼草已被列入《200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濒危物种名录(2006IUCNRedListofThreatened
Species)》中,等级为极危(Threatened)。在做评估的时候它只在一座山上有分布了。尽管它所有的分布都位于葛林芝·塞布拉国家公园(Kerinci
SeblatNationalPark)中,但它依然因为其独特的捕虫笼外表而受到过度采集的威胁。

食虫性

马兜铃的下位笼常生长于茂密的水苔上,它的笼口位于捕虫笼的顶部。约阿希姆·那兹(Joachim
Nerz)认为,下位笼只是捕食地面昆虫的。而上位笼却很特别,和克罗斯猪笼草(N.klossii
)一样,马兜铃猪笼草的上位笼上也有白班,使得阳光可以照入捕虫笼内。这样从捕虫笼的内部看,唇和盖子的部分就会显得很黑暗,而笼身上的白斑就会显得很明亮,飞虫在捕虫笼中就会误以为白斑处是出口而困在捕虫笼内,最终筋疲力尽落入消化液中。这个结构类似北美的一些瓶子草的结构,如眼镜蛇瓶子草(Darlingtonia
californica),小瓶子草(Sarraceniaminor)和鹦鹉瓶子草(Sarraceniapsittacina)。在贾桂林猪笼草(N.
jacquelineae)身上也有类似的机制。

在马兜铃猪笼草的捕虫笼内并没有发现存在共生生物。但这不是由于这个区域不存在这类共生生物,因为在同区域生长的欣佳浪山猪笼草(N.singalana
)的捕虫笼内就有大量的共生生物。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马兜铃猪笼草的捕虫笼结构也会使那些共生生物迷失方向,所以那些共生生物不会选择在马兜铃猪笼草的捕虫笼中生存。马兜铃猪笼草的上位笼和下位笼具有不同的捕食机制。

陷阱机制

马兜铃的下位笼常嵌入茂密的水苔中,仅其顶部可见。约阿希姆·那兹认为下位笼仅捕食地面昆虫。昆虫爬到捕虫笼顶部的笼口时就可失足落入捕虫笼内而无法爬出,最后被消化液淹死。

光诱机制

克洛斯猪笼草(N.
klossii)和马兜铃猪笼草是猪笼草属中仅有的两种具有带白斑球状部分捕虫笼的物种,阳光可透过白斑照入捕虫笼内。从捕虫笼的内部看,唇和盖子较黑暗,而笼身球状部分的白斑则较明亮。类似的结构还存在于北美的一些瓶子草上,如眼镜蛇瓶子草(Darlingtonia
californica),小瓶子草(Sarraceniaminor)和鹦鹉瓶子草(Sarraceniapsittacina)。贾桂琳猪笼草(N.
jacquelineae)也具有类似的捕虫机制。
事实证明,马兜铃猪笼草所捕捉到的猎物都是由飞虫组成的,其都具有趋光性。飞虫在捕虫笼中就会误以为白斑处是出口而困在捕虫笼内,最终落入消化液中。因此,马兜铃猪笼草的捕虫笼有类似龙虾笼的功能。

马兜铃猪笼草以半透明穹顶为核心的捕虫机制已得到了实验数据的支持。在2012年一项对马兜铃猪笼草光诱机制的研究中,用红色赛璐珞覆盖捕虫笼顶部的捕虫笼其果蝇捕获率比正常捕虫笼减少了约三分之二(果蝇为红色盲,仅对紫外线、可见光内的蓝绿波段敏感)。

粘捕机制

马兜铃猪笼草可产生大量粘稠的消化液,并在捕虫笼的内表面上形成一层薄膜。至少马兜铃猪笼草的上位笼已发展出了利用粘稠的内表面来捕捉飞虫的功能。其他七种与具密切近缘关系的苏门答腊猪笼草物种也同样具黏稠消化液,分别为疑惑猪笼草(N.
dubia)、杏黄猪笼草(N.flava)、无刺猪笼草(N.inermis)、贾桂琳猪笼草、马桶猪笼草(N.jamban)、塔蓝山猪笼草(N.
talangensis)和细猪笼草(N.tenuis)。与马兜铃猪笼草一样,这些物种都具漏斗形的捕虫笼,且其内表面几乎都完全覆盖着消化腺。

相关物种

马兜铃猪笼草的捕虫笼与其他猪笼草有着巨大的差别。它的笼口几乎与地面垂直。

约阿希姆·那兹(JoachimNerz)认为马兜铃猪笼草与塔蓝山猪笼草(N.
talangensis)有着近缘关系。但通过笼口的特点可以容易的将它们区分开来。塔蓝山猪笼草(N.
talangensis)的笼口是与地面水平的。此外,塔蓝山猪笼草(N.
talangensis)有一个很短的唇颈,而马兜铃猪笼草缺少这个结构。无论是笼口还是盖子,塔蓝山猪笼草(N.
talangensis)的都较大。它们的生长习性也不同,塔蓝山猪笼草(N.
talangensis)只生活于地面,不善于攀爬,而马兜铃猪笼草则会常常作为一个附生植物,攀爬到林冠上。

2001年,查尔斯·克拉克对来自苏门答腊岛和西马来西亚的猪笼草进行了分支系统学分析,共利用了70个形态特征。以下为猪笼草进化树的“第1分支”,其相关性达51%。

虽然马兜铃猪笼草在很多方面与克罗斯猪笼草(N.klossii
)很相似,但这两个物种间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不认为他们的关系很近。这只是一种趋同进化的表现,即是不紧密相关的两个独立的物种却获得相似特征的现象。

自然杂交种

目前发现的马兜铃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只有一种,即是马兜铃猪笼草与欣佳浪山猪笼草(N.singalana
)的自然杂交种。它存在于土朱山的两个山脊上的水苔森林中,在其中一个山脊上有马兜铃猪笼草分布。这种自然杂交种是很罕见的,因为马兜铃猪笼草与欣佳浪山猪笼草(N.
singalana)的花期并不相同。它体型比父母本都要小,捕虫笼很少会超过5cm高。它的下位笼与塔蓝山猪笼草(N.
talangensis)很相似,但唇齿更发达。上位笼的下部为漏斗形,中部为球状,上部为圆柱形。这个自然杂交种区别于马兜铃猪笼草的特点是它的唇更窄且为圆柱形,笼口倾斜,而不像马兜铃几乎与地面垂直。

阿里猪笼草植物


  • 中文学名阿里猪笼草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目瓶子草目
  • 科猪笼草科
  • 属猪笼草属

阿里猪笼草(学名:Nepenthes×alisaputrana),又名豹纹猪笼草(LeopardPitcher-Plant)是由豹斑猪笼草(N.burbidgeae)和马来王猪笼草(N.rajah)杂交得到的自然杂交种,仅存在于婆罗洲沙巴的基纳巴卢山。其得名于沙巴公园前董事长拿督·拉姆里·阿里。其亲本都生长于猪山海拔1930至1950米处。

形态特征

阿里猪笼草继承了父母本双方的性状,特别是它继承了马来王猪笼草捕虫笼巨大的尺寸。马来王猪笼草其他的杂交种都没有可以与之媲美的捕虫笼。阿里猪笼草区别于豹斑猪笼草的特点是,其唇更宽,笼盖更大。而区别于马来王猪笼草的特点是,其笼盖的结构不同,毛被为棕色且较短,唇较窄且更接近于圆柱形,捕虫笼的颜色通常为黄绿色并具红色或棕色的斑点。因此,安西娅·飞利浦和安东尼·兰姆也将阿里猪笼草称为“豹纹猪笼草”。阿里猪笼草的唇为绿色至暗红色,具紫色的条纹。叶片为略呈盾形。阿里猪笼草很善于攀爬,很容易产生上位笼。

阿里猪笼草的形态更接近马来王猪笼草,但它们之间的区别也很大,一般不会将它们混淆。不过,这样的错误仍发生过,阿德里安·斯莱克的所著的《食虫植物与种植》(Insect-Eating
PlantsandHowtoGrowThem)中的马来王猪笼草,实为阿里猪笼草。

生长环境

生长于猪山海拔1930至1950米处。

分布范围

仅存在于婆罗洲沙巴的基纳巴卢山。

植物学史

1992年,J·H·亚当和C·C·威尔科克描述了阿里猪笼草。仅已知其分布于基纳巴卢国家公园内海拔约2000米的贫瘠地区。

《贝卡利猪笼草植物》由植物大全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草本类植物的养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