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类植物养护。

卧室养花好不好?卧室养花可以吗?风水上认为植物是有灵性的,对人的各方面都能起到一定的帮助,因此常用植物来调节环境气场。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华盛顿棕榈Washingtonia filifera (Lind. ex Andre) H. Wendl.》,希望您喜欢!

  • 中文学名丝葵
  • 拉丁文名Washingtoniafilifera(Lind.exAndre)H.Wendl.
  • 别名华盛顿棕榈、华盛顿椰子
  • 二名法Washingtoniafilifera
  • 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 纲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 目初生目Principes
  • 科棕榈科Palmae
  • 亚科贝叶棕亚科Coryphoideae
  • 族贝叶棕族CORYPHEAE
  • 属丝葵属Washingtonia
  • 种丝葵
  • 分布区域中国福建,美国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州以及墨西哥

华盛顿棕榈(学名:丝葵,拉丁学名:Washingtoniafilifera(Lind.exAndre)H.Wendl.)为棕榈科丝葵属乔木状,高达18-21米,树干基部通常不膨大(近基部直径约75-105厘米),向上为圆柱状,顶端稍细,被覆许多下垂的枯叶。果实卵球形,亮黑色,顶端具刚毛状的长5-6毫米的宿存花柱。种子卵形,两端圆。花期7月。原产美国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和亚利桑那及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亚。我国福建、台湾、广东及云南一些园林单位有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乔木状,高达18-21米,树干基部通常不膨大(近基部直径约75-105厘米),向上为圆柱状,顶端稍细,被覆许多下垂的枯叶;若去掉枯叶,树干呈灰色,可见明显的纵向裂缝和不太明显的环状叶痕,叶基密集,不规则;叶大型,叶片直径达1.8米,约分裂至中部而成50-80个裂片,每裂片先端又再分裂,在裂片之间及边缘具灰白色的丝状纤维,裂片灰绿色,无毛,中央的裂片较宽(宽4-4.5厘米),两侧的裂片较狭和较短而更深裂,最外侧的裂片宽约1-1.5厘米且最短;叶柄约与叶片等长(约1.8米),基部扩大成革质的鞘,近基部宽15厘米,上面平扁,背面凸起,在老树的叶柄下半部一边缘具小刺,小刺正三角形,稍具钩状或不具钩状,长约0.5-0.8厘米,其余部分无刺或具极小的几个小刺;叶轴三棱形,伸长,长为宽的2-2.5倍;戟突三角形,边缘干膜质。花序大型,弓状下垂,长于叶(长3.6米),从管状的一级佛焰苞内抽出几个大的分枝花序,每个分枝花序由几个迭生的长40-50厘米的柏木形的小分枝花序组成,小分枝花序上又着生许多丝状的长6-8厘米的小花枝;花蕾披针形渐尖;花萼管状钟形,基部截平,裂片3,约裂至中部,阔卵形,具小圆齿,顶端稍被锈色鳞秕;花冠2倍长于花萼,下部1/5为管状,裂片披针形渐尖,略具芒尖;与花冠裂片对生的雄蕊粗纺锤形,与花冠裂片互生的雄蕊圆柱形,钻状,较细,花药披针状箭头形,急尖,顶端短2裂;子房小,陀螺形,3裂,上部骤缩成一个丝状的花柱,柱头具细点,不分裂。果实卵球形,长约9.5毫米,直径约6毫米,亮黑色,顶端具刚毛状的长5-6毫米的宿存花柱。种子卵形,两端圆,长约7毫米,直径约5毫米,胚乳均匀,胚基生。花期7月。

分布范围

原产美国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和亚利桑那及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亚。我国福建、台湾、广东及云南一些园林单位有引种栽培。

主要价值

观赏。

zw59.com延伸阅读

大丝葵Washingtonia robusta H. Wendl


  • 中文学名大丝葵
  • 拉丁文名WashingtoniarobustaH.Wendl
  • 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 纲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 目初生目Principes
  • 科棕榈科Palmae
  • 亚科贝叶棕亚科Coryphoideae
  • 族贝叶棕族CORYPHEAE
  • 亚族蒲葵亚族LIVISTonINAE
  • 属丝葵属Washingtonia

学名:WashingtoniarobustaH.Wendl.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初生目Principes棕榈科

形态特征:

乔木状,高达18-27米,树干基部膨大,若去掉覆被的枯叶,则呈淡褐色,可见明显的环状叶痕和不明显的纵向裂缝,叶基成交叉状。叶片直径1-1.5米,约有60-70裂片,裂至基部2/3处,下部边缘被脱落性绒毛,幼龄树的裂片边缘具丝状纤维,随年龄成长而消失;叶柄粗壮,直至老时仍直立,长1-1.5米,基部宽10-12.7厘米,上面凹,边缘薄,具粗壮钩刺,叶柄渐尖地延伸至叶片;戟突纸质渐尖,撕裂,长2-5厘米。花序大型,长于叶,下垂,具5-6个大的分枝花序,每分枝着生2-5个聚伞圆锥花序,由舌状纸质的佛焰苞状的苞片衬托着;小花枝长8.5-10厘米,直径约1毫米,弯曲,无毛,具棱角,花单生,不整齐地着生。花蕾长11毫米,宽2.5毫米;花萼钟状,半裂成3个略卵形的裂片,边缘具不整齐的纤毛状小裂片;花冠长于花萼,裂至下部1/4成3个披针形渐尖的裂片;雄蕊2轮,等长,并与花瓣等长,与花瓣对生的3枚雄蕊具粗壮的花丝,花丝顶端钻状,另3枚雄蕊圆柱形,花药大,长5毫米,线状箭头形,先端2裂;子房陀螺形,柱头3短裂。果实椭圆形,长约10毫米,直径约8.5毫米,亮黑色,顶端具宿存的刚毛状花柱。种子卵球形,长6-7毫米,直径约5毫米,种脊略脐状凹入,胚乳均匀,胚基生。花果期未知。

产地分布:

原产墨西哥西北部。我国南方有引种栽培,常与丝葵一起栽培。

孱弱马先蒿Pedicularis infirma H. L. Li


  • 中文学名孱弱马先蒿
  • 拉丁文名PedicularisinfirmaH.L.Li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合瓣花亚纲
  • 目管状花目
  • 科玄参科
  • 亚科鼻花亚科
  • 族鼻花族
  • 属马先蒿属

孱弱马先蒿,PedicularisinfirmaH.L.Li,玄参科马先蒿属多年生草本,高达11厘米。为我国特有种,产云南西北部,生于海拔3,000米的开旷或多沙的地方。

形态特征

植株

多年生草本,高达11厘米。

根成束,在多年生的植株中多少纺锤形而变粗,肉质。

茎多数,柔弱,被有短柔毛,弯曲上升或可能多少倾卧铺散。

叶基生与茎生,前者少数,长达13厘米,有长柄,柄长达7厘米,久后无毛,软弱;叶片膜质,两面均无毛,背面有清晰的细网脉,卵状长圆形,锐头,长约5.5厘米,宽2.5厘米,羽状全裂,裂片每边6-7枚,卵形至长圆形,锐头,向叶基的一方较大,长达12毫米,宽9毫米,自身亦为深羽裂或几为羽状全裂,小裂片每边3-4枚,卵形,有锯齿,茎叶互生或下部者亚对生,与基出叶相似而较小,柄亦较短。

花序顶生,总状,长8-9厘米,下部之花腋生而稀疏;苞片叶状有柄,羽状全裂,下部者长于花,上部者与花等;花梗长1.3厘米,直立,被短柔毛;萼卵圆状圆筒形,长的1-1.2厘米,外面被有长柔毛,上部有疏网脉,前方稍开裂,齿5枚,不整齐,后方1枚较小,线形,渐尖而有锯齿,基部不狭缩,侧齿基部狭缩,上部有不整齐深缺刻状锯齿;花冠紫色,长的2厘米,管伸直,较萼长,外面略有短柔毛,上部扩大,盔镰状弓曲,前端渐渐伸长成一直而圆维形的喙,喙长约3毫米,顶端有微缺,下唇稍比盔长,边有疏缘毛,3裂,裂片圆形,近于相等,中裂几不向前凸出;雄蕊着生于管的中部,花丝两对均被长柔毛;花柱稍伸出。

蒴果被包于膨大的宿萼内,萼齿亦增大,长达5毫米,3裂,果长达1厘米,宽约7-8毫米,扁卵圆形,端有尖喙。

花期

花期9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3,000米的开旷或多沙的地方。

分布范围

为我国特有种,产于云南西北部。

波密紫堇Corydalis pseudo-adoxa C. Y. Wu et H. Chuang


  • 中文学名波密紫堇
  • 拉丁文名Corydalispseudo-adoxaC.Y.WuetH.Chuang
  • 别名天葵叶紫堇、藏天葵叶紫堇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木兰亚纲
  • 目罂粟目
  • 亚目罂粟亚目
  • 科罂粟科
  • 属紫堇属
  • 分布区域产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

波密紫堇(Corydalispseudo-adoxaC.Y.WuetH.Chuang),无毛草本,须根多数成簇,棒状肉质增粗,长达8厘米,末端渐狭,具纤维状细根。根茎短,具鳞茎,鳞片数枚,覆瓦状排列,卵形至近圆形,干时革质。直立或弯曲,不分枝,近裸露,基部变细。

形态特征

无毛草本,高5-25厘米。须根多数成簇,棒状肉质增粗,长达8厘米,粗1-2毫米,末端渐狭,具纤维状细根。

根茎短,具鳞茎;鳞片数枚,覆瓦状排列,卵形至近圆形,长0.3-1厘米,干时近革质。茎1-4条,直立或弯曲,不分枝,近裸露,基部变细。

基生叶2-6枚,叶柄长3-13厘米,近基部变细,叶片轮廓近圆形至宽卵形,长1.5-3厘米,二至三回三出分裂,第一回全裂片具短柄至近无柄,第二回深裂片全缘或2-3浅裂,小裂片狭倒卵形至狭椭圆形,表面绿色,背面具白粉,纵脉明显;茎生叶通常1枚,生于茎上部,具短柄或无柄,叶片3全裂,全裂片全缘或2-3深裂或浅裂,稀羽状分裂,小裂片狭披针形或狭卵形,稀宽线形,长0.8-2厘米,其他同基生叶,有时无茎生叶。

总状花序顶生,长2-5厘米,有5-15花;苞片狭卵形至披针形,全缘,稀最下部1枚分裂;花梗纤细,长过苞片。萼片鳞片状,早落;花瓣蓝色,上花瓣长1-1.3厘米,花瓣片舟状卵形,背部鸡冠状突起高1-1.5毫米,距圆筒形,与花瓣片近等长,稀稍短,下花瓣舟状近菱形,长8-9毫米,背部鸡冠状突起近三角形,比上瓣的短,内花瓣长6-7毫米,先端圆、紫褐色,具1侧生囊,爪狭楔形,短于花瓣片;雄蕊束长5-6毫米,花药极小,长圆形,花丝下部狭卵形,上部渐狭,蜜腺体贯穿距的3/5;子房狭卵形,长约3毫米,具2列胚珠,花柱细,与子房近等长,先端弯曲,柱头双卵形,具6个乳突。

蒴果卵形至狭卵形或狭椭圆形,长7-8毫米,粗1.5-2毫米,具4-7枚种子,成熟时自果梗先端反折。种子近肾形,长约1毫米,黑色,具光泽。

花果期6-9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3000—)3600—4300(—4800)米的高山草甸和流石滩。

分布范围

产自德钦、贡山、维西、中甸、宁蒗。西藏东南部有分布。

棕榈


植物名称棕榈

学名Trachycarpus fortunei

所 属 科棕榈科

所 属 属棕榈属

分布 原产于我国,喜潮湿土壤。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北京各公园常见盆栽。

描述 常绿乔木。株高3-8米;直立,不分枝。老叶鞘基纤维状,包被秆上。叶簇生于茎顶,叶片圆扇形,掌状裂,裂至中部,裂片硬直,端不下垂,叶具长柄,齿具硬尖。雌雄异株,花黄色;雄花具6枚雄蕊;花丝分离,花药短;雌花由3个心皮组成;柱头3,常反曲。核果,球形或长椭圆形,直径约1厘米。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活习性:生于海拔上限2000m左右;喜温暖、湿润气候,极耐寒,是世界上最耐寒的棕榈科植物。

繁殖方法:种子繁殖。

应用价值:茎干不高、纤细,树冠小,树形优美,是庭园绿化的优良树种;在南方各地广泛栽培,主要剥取其棕皮纤维(叶鞘纤维),做绳索,编蓑衣、棕绷、地毡,制刷子和做沙发的填充料等;嫩叶经漂白可制扇和草帽;未开放的花苞又称棕鱼,可供食用;棕皮及叶柄(棕板)锻炭入药有止血作用,果实、叶、花、根等亦入药。

棕榈南引北种的防寒越冬


栽培技术
棕榈以其优美迷人的树姿和叶形在园林规划设计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但由于棕榈的热带生长习性及抗寒性差的生长特征,使其在华北及黄河以北的园林工程应用中受到很大限制,成了制约当前棕榈在北方地区栽培的瓶颈。作者通过生产实践,总结出一些防寒越冬措施。

1. 生长特征与习性

(1)特征

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为棕榈科棕榈属植物。常绿乔木,树干圆柱形,株高10m,干粗30~50cm。叶簇生干顶,近圆扇形,直径50~70cm,掌状裂深达中下部,叶柄长40~100cm。雌雄异株,肉穗圆锥花序腋生,花小,黄色,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2)习性

棕榈稍耐寒、不耐干旱及盐碱,有较强的耐荫性。喜光,用种子播种繁殖。适宜草坪绿地孤植、片植、各型花坛点缀,栽植于楼前或建筑物旁,也可盆栽置于门厅两侧或布置会场。棕榈原产长江以南,在日本、印度、缅甸均有分布,我国主要分布于北起陕西南部,南到广州、柳州和云南。

2. 越冬防寒措施与方法

选育过渡性的耐寒品种 通过过渡地带移植,提高耐寒能力。如在河南信阳潢川移苗,放在黄河以北的安阳作为过渡地带移植,再移入到北京栽植,能提高其耐寒适应能力。

(1)越冬前做好冬灌

①冬灌作用:在土壤上冻之前,进行越冬水浇灌,简称冬灌。通过冬灌,能充分利用水的缓冲性能,保证土壤土粒结构不因土冻而撕拉破坏根系,降低苗木的冻害程度。

②采用时期:在土壤上冻之前,黄河以北地区在11月中下旬进行。浇水应掌握夜冻日浇、冬灌正好、浇遍浇透的原则进行。

③使用方法:在棕榈根部外围刨水坑,注意不要刨太深,以免伤到根系,然后在树坑充分灌水,待水全部渗完,再将挖土回填即可。此项措施可结合根部培土进行。

(2)捆扎防寒物

①作用特点:通过树干捆扎皮草垫或草绳与塑料薄膜,避免寒风侵入伤害树体,也可降低霜冻与雨、雪水冻造成叶片与茎干受害。

②采用时期:在土壤上冻之前,黄河以北的豫北地区一般在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中旬进行,温度不低于0℃。

③使用方法:选择晴朗无风、无雾的好天气,用4~6m的聚乙烯薄膜卷,先缠绕树干绕3圈或4圈,薄膜要从下向上缠绕,顶部不要缠太紧,稍留空隙。注意不要伤叶片(叶片过多时,可以修剪一部分或采用小段绳先捆扎后再缠薄膜)。总之,缠薄膜要层层相贴,松紧适度为宜,然后再在薄膜外部密匝缠草绳,棕榈南引北种的防寒越冬草绳要密、紧、贴。树头叶片部分可适当疏缠草绳,以免太紧捆伤叶片或太严引起叶部腐烂。捆扎完毕后清理好现场,定期观察有无被风吹破损、透风现象或有雨水、雪从顶部叶端渗入树干现象。如遇此类现象要及时松开,重新清理包扎。

后期管理中,从3月底到4月上旬,要根据气温情况及时去除防寒物,以免温度高引起叶片腐烂;也不宜打开过早,以免早春寒引起叶片冻伤,一般以当地气温回升稳定在5℃以上进行。解开以后要对叶片进行清理修剪,部分干枝、烂枝、烂叶应及时修剪掉,以免引起病虫危害。此种防寒措施在生产中被广泛应用,效果十分显著,防寒成功率能达到98%以上。

(3)根颈部培土措施

①原理:利用根部增加土层厚度,防止气温过低导致冻层增厚对树体的伤害。

②采用时期:在入冬气温降至0℃以下前进行。此项措施可结合冬灌一同采用。

③使用方法:在棕榈根颈部位覆土,覆土厚度高于根颈部约10cm。覆土面积为树体直径的10倍。

(4)熏烟

在霜冻来临之前,可采用在棕榈附近点火熏烟的办法,通过熏烟来化解霜冻水颗粒在树体上的凝结,从而达到防寒的目的。此项措施适合成片棕榈栽植地使用。

(5)覆盖

在特别严寒的地区,可采用在根系土表铺草垫或盖塑料薄膜等覆盖物的方式,以增加地温达到防寒的目的。利用先进的现代防冻技术在霜冻来临前树体休眠期,结合全株喷施冻必施防冻剂,重点喷施细嫩叶部位,增加树体的抗寒防冻能力。

在园林管理当中,只有将常规防寒措施和现代先进防寒技术结合起来,才能最大程度减轻冻害对苗木的伤害。

病虫害防治
苗木出土后,应做好排水灌溉和防治病虫害工作。棕榈的病害有根腐和灼伤两种。根腐是圃地排水不良,地下水位过高,病菌容易繁殖而造成的。灼伤病是圃地不好,地势高日照长和揭开盖草未遮阴所致。

防治方法:根腐病采取(1)深沟排水;(2)喷射青矾或波尔多液杀死病菌。灼伤病采取(1)地势高日照长的圃地及时遮阴;(2)及时灌溉,使土地湿润。虫害有吃食棕叶的黄脊竹蟥和吃食种胚的松斑螟蛾一类的幼虫,其防治方法主要是喷射5%666粉或6%可湿性666药液。

应用范围
棕树的用途很广,其干可做亭柱栏杆,木材黑色有花纹,可做文具;叶鞘纤维性坚韧,耐水湿,可供制做船缆、绳索、垫子、地毯、棕棚、蓑衣、扫把、棕刷等;种子加工后为优良饲料;果实可入药。

棕竹Rhapis excelsa (Thunb.) Henry ex Rehd


  • 中文学名棕竹
  • 拉丁文名Rhapisexcelsa(Thunb.)HenryexRehd
  • 别名观音竹,筋头竹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单子叶植物纲
  • 目初生目
  • 科棕榈科
  • 亚科贝叶棕亚科
  • 族贝叶棕族
  • 属棕竹属
  • 分布区域东南亚、我国南部至西南部

棕竹,(学名:Rhapisexcelsa(Thunb.)HenryexRehd.)又称观音竹、筋头竹、棕榈竹、矮棕竹,为棕榈科棕竹属常绿观叶植物。有叶节,包以有褐色网状纤维的叶鞘。丛生灌木,高2-3m,茎干直立圆柱形,有节,直径1.5-3cm,茎纤细如手指,不分枝,有叶节,上部被叶鞘,但分解成稍松散的马尾状淡黑色粗糙而硬的网状纤维。

形态特征

丛生灌木,高2-3m,茎干直立圆柱形,有节,直径1.5-3cm,茎纤细如手指,不分枝,有叶节,上部被叶鞘,但分解成稍松散的马尾状淡黑色粗糙而硬的网状纤维。

叶集生茎顶,掌状深裂,裂片4-10片,不均等,具2-5条肋脉,在基部(即叶柄顶端)1-4cm处连合,长20-32cm或更长,宽1.5-5cm,宽线形或线状椭圆形,先端宽,截状而具多对稍深裂的小裂片,边缘及肋脉上具稍锐利的锯齿,横小脉多而明显;叶柄细长,约8-20cm,两面凸起或上面稍平坦,边缘微粗糙,宽约4mm,顶端的小戟突略呈半圆形或钝三角形,被毛。

肉穗花序腋生,长约30cm,花小,淡黄色,极多,单性,雌雄异株。总花序梗及分枝花序基部各有1枚佛焰苞包着,密被褐色弯卷绒毛;2-3个分枝花序,其上有1-2次分枝小花穗,花枝近无毛,花螺旋状着生于小花枝上。雄花在花蕾时为卵状长圆形,具顶尖,在成熟时花冠管伸长,在开花时为棍棒状长圆形,长5-6mm,花萼杯状,深3裂,裂片半卵形,花冠3裂,裂片三角形,花丝粗,上部膨大具龙骨突起,花药心形或心状长圆形,顶端钝或微缺;雌花短而粗,长4mm。

果实球状倒卵形,直径8-10mm。种子球形,胚位于种脊对面近基部。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生长环境

棕竹喜温暖湿润及通风良好的半阴环境,不耐积水,极耐阴,畏烈日,稍耐寒可耐0℃左右低温。

夏季炎热光照强时,应适当遮荫。适宜温度10-30℃,气温高于34℃时,叶片常会焦边,生长停滞,越冬温度不低于5℃,但可耐0℃左右低温,最忌寒风霜雪、在一般居室可安全越冬。株形小,生长缓慢,对水肥要求不十分严格。要求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壤,不耐瘠薄和盐碱,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和空气温度。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中国南部至西南部,日本亦有分布。它常繁殖生长在山坡、沟旁阴蔽潮湿的灌木丛中。

品种分类

多裂棕竹

产广西西部及云南东南部。可作庭园绿化材料。

常绿丛生灌木。茎丛生,株高1-3米,被叶鞘细纤维所包裹。叶扇形,掌状深裂,裂片25-31枚,狭线形,劲直伸展,边缘有小齿,两侧及中间一片最宽,叶柄边缘稍锐利,有淡黄色密绒毛。果椭圆形,花期3-4月。

矮棕竹

产中国南部至西南部。各地常见栽培。树形优美,可作庭园绿化观赏。

植株挺拔,叶半圆形,裂片狭长软垂。

细棕竹

产广东西部,海南及广西南部。树形矮小优美,可作庭园绿化材料。

粗棕竹

产广西西南部。可作庭园观赏。须根可接骨。

丝状棕竹

产广西南部十万大山。

叶扇形,叶柄(只见片段)两面凸起,边缘锐利,顶端的小戟突圆形,无毛。叶鞘未见。雄花序(片段)长21厘米,被淡黄色小鳞秕;佛焰苞未见。花序分枝多,纤细如丝状。雄花较小,稀疏,上部的稍密集,细小;花冠管实心,花冠裂片宽卵形,顶端勺状;雄蕊6,2轮,花药卵形;退化雌蕊极小。雌花及果实未见。花期10月。

化学成份

叶含肥皂草素(saponaretin)即异牡荆素(isovitexin),甲基原薯蓣皂甙(methylprotodioscin)甲基原棕榈皂甙B(methylproto-pb),甲基原棕竹皂甙(methylprotorhapissapo-nin)。

地下部分含薯蓣皂甙(dioscin),甲基原薯蓣皂甙(methylProtedioscin),甲基原棕榈皂甙B(methylprotoPh)。

繁殖方式

棕竹可用播种和分株繁殖,家庭种植多以分株繁殖为主。

播种繁殖

以疏松透水土壤为基质,一般用腐叶土与河沙等混合。种子播种前可用温汤浸种(30-35℃温水浸两天)处理,种子开始萌动时再行播种。因其发芽一般不整齐,故播种后覆土宜稍深。一般播后1-2个月即可发芽,其发芽率可达80%左右。当幼苗子叶长达8-10厘米时即可进行移栽。值得注意的是,移栽时须3-5株种植一丛,以利成活和生长。

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可结合春季翻盆换土时进行。早春3-4月是翻盆换土时节,一般小株一年翻盆换土1次,大株2-3年翻盆1次,常用盆土是园土2份厩肥土1份,腐叶土和砻糠灰各0.5份混合使用。

将原株丛从老盆中倒出,除去旧泥,但在老根上适当带些旧泥垛,用桑剪将棕竹根部丛切断,同时将有生长不良的发黑和腐根剪去,切口要平,每一丛最少5-6枝,多则10枝-20枝(根据盆的大小及株丛多少来定)。然后种植到准备好的盆钵中去,盆底排水孔垫好碎盆片,以利排水,放入培养土先粗后细,放至八分满,边加培养土边用小竹片将泥土与根戳紧。种植不要太深,以原来根颈部与培养土平,浇足水后将盆株置半阴约半个月后即服盆。

栽培技术

种植方法

夏季炎热时节,除正常浇水养护外,经常叶面喷水和地面泼水,可以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减少植株枝叶上的积尘,能使植株生长良好。而梅雨及夏季阵雨季节,防止盆内积水。夏秋是棕竹生长季节,需适当增加肥水管理,土壤保持湿润,但忌积水和干旱,每隔20天左右施1次腐熟饼肥水或人粪尿,能促使植株生长。

光照温度

棕竹喜温暖、阴湿及通风良好环境,不耐寒,畏烈日,上海地区作温室盆栽,要求湿润、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壤土,微酸性最合适。棕竹较耐阴,在明亮的房间内可以长期欣赏;在较暗的室内也可连续摆放3-4月。棕竹较耐寒,0℃低温对它生存影响不大,但忌寒风霜,故室内盆栽可安全越冬。

养好棕竹要注意做好冬季防寒、夏日遮阳、合理施肥、适当修剪等工作。棕竹长势强健,冬季只要移到室内,维持0℃以上就能安全越冬,若温度在10℃次上,则能保持叶色青翠。由于冬季气温低,植株进入休眠,基本停止生长,故要节制浇水,盆土要带干,停止施肥,盆土湿和低温条件会使棕竹烂根或大量脱叶。春季气温升高,一般清明以后出室到户外养护;夏季要置于荫棚或树荫下,在半阴和湿润环境中,能使新枝不断生长,老叶保持翠绿;烈日炎炎、干燥热风是造成棕竹叶焦、干枯的主要原因。

平时发现焦叶、枯叶,需及时修剪,盆栽棕竹小株的一年翻盆换土1次,大株2-3年翻盆1次,一般在春季出棚时进行。培养土常用园土2份、厩肥土1份、腐叶土和碧糠灰各0.5份混合使用。该培养土较茹重,易保湿且多肥,适合棕竹的生长。

浇水施肥

棕竹在5-9月生长眨期要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宁湿勿干,但不能积水否则容易烂根。高温期还应经常用水喷洒叶片和地面,增加空气湿度,秋冬季节适当减少浇水量。棕竹在生长期间每月施1-2次液体肥,可促使叶色浓绿苍翠,冬季要停止施肥。

棕竹施肥原则是勤施薄施,即少量多次,并做到氮磷钾三结合,以有机肥占主导,微量肥作补充。要求每10~15天根部施一次肥。以中等偏大的盆栽而言,每次每盆施氮磷钾复合肥25~30克,腐熟花生麸50~60克,兑沤制过的粪水2公斤左右,淋施于盆土中。另外,每7~10天叶面喷施一次0.1%硫酸镁、0.1%硫酸亚铁、0.1%硫酸锌、0.3%尿素、0.5%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均匀喷湿所有叶片,特别是要喷洒到生长点,以开始有水珠往下滴为宜。

病虫防治

棕竹腐芽病

主要危害幼芽和嫩叶,在开始发病时,未展开的叶片先行枯萎,呈褐色,后下垂。病菌从嫩叶基部扩大到芽的幼嫩组织,造成幼芽枯死腐烂,植株停止生长,严重时全株死亡。中央未展开的嫩叶基部变褐腐烂,散发出臭味。该病还危害散尾葵、鱼尾葵、大王椰子、假槟榔、椰子等棕榈科植株,为危害棕榈科植株最严重的病害。

该病菌以卵孢子在感病芽叶及根部,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雨水或灌溉用水及淋水溅射传播。多雨季节及雨多日,气温20℃-25℃,相对湿度在90%以上,湿气滞留时间长时易发病。

防治方法

加强通风透光,严防湿气长时间滞留叶面。发现少量病叶及时从茎杆基部剪去销毁。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1:100的波尔多液,轮流喷洒心叶及全株,每10天一次,延续3次至4次,可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若管理不当,会遭到介壳虫、叶枯病、灰斑病和褐斑病的危害。介壳虫危害时要喷40%氧化乐果1000倍液灭杀;叶枯病、灰斑病、褐斑病危害时,要喷洒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性味

味甘;涩;性平

功能主治

棕竹叶:收敛止血;主鼻衄;咯血;吐血;产后出血过多

棕竹根:祛风除湿;收敛止血;风湿痹痛;鼻衄;咯血;跌打劳伤

用法用量:内服

棕竹叶:煅炭研末冲,3-6g。

棕竹根:煎汤,9-20g,鲜品可用至90g。

园艺价值

棕竹为典型的室内观叶植物。因为耐阴、耐湿、喜散射光,可长期在室内光线明亮的地方摆放,即使连续3个月在暗处见不到阳光,也能正常生长,并能保持其浓绿的叶色。棕竹丛生挺拔,枝叶繁茂,姿态潇洒,叶形秀丽,四季青翠,似竹非竹,美观清雅,富有热带风光,为目前家庭栽培最广泛的室内观叶植物。南部地区口丛植于庭院内大树下或假山旁,构成一幅热带山林的自然景观。北方地区可盆栽,大丛林可摆放在会议室、宾馆门口两侧,颇为雅观。如果家里客厅摆放高低错落有致、疏密协调的浅盆棕竹盆景,旁边再配几块山石,更显得玲珑秀丽。

环保价值

消除重金属污染和二氧化碳,棕竹的功能类似龟背竹,同属于大叶观赏植物的棕竹能够吸收80%以上的多种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同时棕竹还能消除重金属污染并对二氧化硫污染有一定的抵抗作用,当然作为叶面硕大的观叶植物,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一般植物所不能企及的消化二氧化碳并制造氧气的功能。

针叶石竹Dianthus acicularis Fisch. ex Ledeb.


  • 中文学名针叶石竹
  • 拉丁文名DianthusacicularisFisch.exLedeb.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中央种子目
  • 科石竹科
  • 亚科石竹亚科
  • 属石竹属
  • 分布区域产新疆北部、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及欧洲东部也有。

针叶石竹,拉丁文名:DianthusacicularisFisch.exLedeb.石竹科、石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多数,直立,不分枝或上部分枝,无毛。叶片针形,上面被毛,边缘繸状深裂,裂片线形。蒴果圆筒形,长几等于宿存萼;产新疆北部(乌鲁木齐、阜康、奇台、富蕴、阿勒泰、哈巴河、伊宁、察布查尔、昭苏)。生于海拔550-1300米石质山坡、荒漠、河滩。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及欧洲东部也有。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茎多数,直立,不分枝或上部分枝,无毛。

叶片针形,长2-4(-6)
厘米,宽0.3-1毫米,基部连合成鞘,基生叶密集成丛。花芳香,单生或2-3朵生于茎顶;花梗长1-3厘米;苞片4,外对卵形或椭圆形,内对倒卵形,顶端尖,长为花萼1/4-1/3,革质;花萼圆筒形,长20-25毫米,直径3-5毫米,萼齿披针形,锐尖;花瓣白色,瓣片椭圆形或倒卵形,长12-15毫米,上面被毛,边缘繸状深裂,裂片线形。蒴果圆筒形,长几等于宿存萼;种子长约2毫米。花果期6-8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550-1300米石质山坡、荒漠、河滩。

分布范围

产新疆北部(乌鲁木齐、阜康、奇台、富蕴、阿勒泰、哈巴河、伊宁、察布查尔、昭苏)。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及欧洲东部也有。

《华盛顿棕榈Washingtonia filifera (Lind. ex Andre) H. Wendl.》由植物大全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棕榈类植物养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