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地丁

2020-09-04

植物养护。

卧室养花好不好?卧室养花可以吗?风水上认为植物是有灵性的,对人的各方面都能起到一定的帮助,因此常用植物来调节环境气场。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紫花地丁》,希望您喜欢!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紫花地丁,拼音:bǎogàicǎo

拉丁学名:Violaphilippica

别称:辽堇菜、野堇菜、光瓣堇菜、铧头草、光瓣堇菜、堇堇菜、箭头草、地丁、羊角子、独行虎、地丁草、宝剑草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侧膜胎座目,亚目:山茶亚目

科:堇菜科,亚科:

族:,属:堇菜属

主要产地

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形态特征

紫花地丁多年生草本,高4-14cm;果期高可达20余cm。根茎短,垂直,淡褐色,长4-13mm,粗2-7mm;节密生,有数条细根。叶多数,基生,莲座状;叶柄于花期长于叶片1-2倍,具狭翅,于果期长可达10余cm,上部者较长,呈长圆形、狭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5-4cm,宽0.5-1cm,先端圆钝,基部截形或楔形,稀微心形,边缘较平的圆齿,两面无毛或被细短毛,果期叶片增大;托叶膜质,苍白色或淡绿色,2/3-4/5与叶柄合生,离生部分线状披针形。花梗通常多数,细弱,与叶片等长或高出叶片;花紫堇色或淡紫色,稀呈白色,喉部色较淡并带有紫色条纹;萼片5,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基部附属物短,末端圆或截形;花瓣5,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距细管状,长4-8mm,末端圆;雄蕊5,花药长约2mm,药隔先端的附属物长约1.5mm;子房卵形,花柱棍棒状,柱头三角形。蒴果长圆形,长5-12mm,无毛。种子卵球形,长1.8mm,淡黄色。花、果期4月中旬至9月。

生长习性

紫花地丁生于田间、荒地、山坡草丛、林缘或灌丛中。性喜光,喜湿润的环境,耐荫也耐寒,不择土壤,适应性极强。

药用价值

紫花地丁味苦、微辛,性寒;归心、肝经;气微散泄;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主治疔疮痈肿、痄腮,瘰疬,丹毒,乳痈,肠痈,湿热与泻痢,黄疸,目赤肿痛,喉痹,毒蛇咬伤。

紫花地丁图片

zw59.com小编推荐

紫花槭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紫花槭,拼音:zǐhuāqì

拉丁学名:Acerpseudosieboldianum(Pax)Komarov

别称:假色槭、丹枫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无患子目,亚目:

科:槭树科,亚科:

族:,属:槭属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米。树皮灰色。小枝细瘦,当年生枝绿色或紫绿色,被白色疏柔毛;多年生枝灰色或淡灰褐色,被蜡质白粉。冬芽卵圆形;鳞片6枚,卵形,外侧密被疏柔毛。叶纸质,近于圆形,直径约6-10厘米,基部心脏形或深心脏形,常9-11裂;裂片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具尖锐的重锯齿;裂片间的凹缺狭窄,深及叶片的1/2-1/3,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嫩时叶片两面均被白色绒毛,叶脉上更密,渐老时上面近于无毛,下面的叶脉上亦仅被稀疏的毛;叶柄细瘦,长3-4厘米,嫩时密被白色绒毛,渐老陆续脱落,近于无毛。花紫色,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常成被毛的伞房花序,直径3-4厘米,总花梗长2-3厘米;萼片5,紫色或紫绿色,披针形,先端渐尖,长4-5毫米,宽1.5毫米;花瓣5,白色或淡黄白色,倒卵形,长4毫米,宽3毫米;雄蕊8,长约4毫米,花丝紫色,无毛,花药黄色,卵形;花盘无毛,微裂,位于雄蕊的外侧;子房被白色的疏柔毛,在雄花中常不发育,花柱长约5毫米,柱头2裂;花梗紫色,细瘦,长8-10毫米,微被短柔毛。翅果嫩时紫色,成熟时紫黄色;小坚果凸起,脉纹显著,长5-7毫米,宽4-5毫米;翅倒卵形,基部狭窄,连同小坚果长2-2.5厘米,宽5-6毫米,张开成钝角,果梗长约1-2厘米,细瘦。花期5-6月,果期9月。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700-900米的山岳地带,针叶和阔叶混交林中或林边。

紫花槭图片

紫花碎米荠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紫花碎米荠,拼音:zǐhuāsuìmǐjì

拉丁学名:CardaminetangutorumO.E.Schulz

别称:紫花碎米荠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罂粟目,亚目:白花菜亚目

科:十字花科,亚科:

族:南芥族,属:碎米荠属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5-50厘米;根状茎细长呈鞭状,匍匐生长。茎单一,不分枝。基部倾斜,上部直立,表面具沟棱,下部无毛,上部有少数柔毛。基生叶有长叶柄;小叶3-5对,顶生小叶与侧生小叶的形态和大小相似,长椭圆形,长1.5-5厘米,宽5-20毫米,顶端短尖,边缘具钝齿,基部呈楔形或阔楔形,无小叶柄,两面与边缘有少数短毛;茎生叶通常只有3枚,着生于茎的中、上部,有叶柄,长1-4厘米,小叶3-5对,与基生的相似,但较狭小。总状花序有10几朵花,花梗长10-15毫米;外轮萼片长圆形,内轮萼片长椭圆形,基部囊状,长5-7毫米,边缘白色膜质,外面带紫红色,有少数柔毛;花瓣紫红色或淡紫色,倒卵状楔形,长8-15毫米,顶端截形,基部渐狭成爪;花丝扁而扩大、花药狭卵形;雌蕊柱状,无毛,花柱与子房近于等粗,柱头不显著。长角果线形,扁平,长3-3.5厘米,宽约2毫米,基部具长约1毫米的子房柄;果梗直立,长15-20毫米。种子长椭圆,长2.5-3毫米,宽约1毫米,褐色。花期5-7月,果期6-8月。

生长习性

生于高山山沟草地及林下阴湿处,海拔2100-4400米。

药用价值

全草食用;亦供药用,苦,寒。入肺、脾、肝、膀胱、肾五经。清热利湿,并可治黄水疮;花治筋骨疼痛。

紫花碎米荠图片

紫花山柰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紫花山柰,拼音:zǐhuāshānnài

拉丁学名:Kaempferiaelegans(Wall.)Bak.

别称:

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芭蕉目,亚目:

科:姜科,亚科:姜亚科

族:姜花族,属:山柰属

形态特征

紫花山柰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匍匐,须根细长。叶片长圆形,顶端急尖,基部圆形,质薄,叶面绿色,叶背稍淡;头状花序具短总花梗;苞片绿色,长圆状披针形,花淡紫色;花冠管纤细,裂片披针形,药隔附属体近圆形。果皮薄;种子近球形,假种皮小,撕裂状。

生长习性

紫花山柰喜温暖、阳光充足,土壤以疏松、肥沃的沙质壤上和壤上为好。

紫花山柰图片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


  • 中文学名紫花苜蓿
  • 拉丁文名MedicagosativaL.
  • 别名紫苜蓿、牧蓿、苜蓿、路蒸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蔷薇目
  • 亚目蔷薇亚目
  • 科豆科
  • 亚科蝶形花亚科
  • 族车轴草族
  • 属苜蓿属
  • 种紫花苜蓿
  • 分布区域世界各地原产地小亚细亚、伊朗、外高加索一带

紫花苜蓿(学名:Medicagosativa.)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根粗壮,深入土层,根颈发达。茎直立、丛生以至平卧,四棱形,无毛或微被柔毛,枝叶茂盛。种子卵形,长1-2.5毫米,平滑,黄色或棕色。花期5-7月,果期6-8月。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根粗壮,深入土层,根颈发达。茎直立、丛生以至平卧,四棱形,无毛或微被柔毛,枝叶茂盛。羽状三出复叶;托叶大,卵状披针形,先端锐尖,基部全缘或具1-2齿裂,脉纹清晰;叶柄比小叶短;小叶长卵形、倒长卵形至线状卵形,等大,或顶生小叶稍大,长
(5)10-25(-40)
毫米,宽3-10毫米,纸质,先端钝圆,具由中脉伸出的长齿尖,基部狭窄,楔形,边缘三分之一以上具锯齿,上面无毛,深绿色,下面被贴伏柔毛,侧脉8-10对,与中脉成锐角,在近叶边处略有分叉;顶生小叶柄比侧生小叶柄略长。

花序总状或头状,长1-2.5厘米,具花5-30朵;总花梗挺直,比叶长;苞片线状锥形,比花梗长或等长;花长6-12毫米;花梗短,长约2毫米;萼钟形,长3-5毫米,萼齿线状锥形,比萼筒长,被贴伏柔毛;花冠各色:淡黄、深蓝至暗紫色,花瓣均具长瓣柄,旗瓣长圆形,先端微凹,明显较翼瓣和龙骨瓣长,翼瓣较龙骨瓣稍长;子房线形,具柔毛,花柱短阔,上端细尖,柱头点状,胚珠多数。

荚果螺旋状紧卷2-4(-6)
圈,中央无孔或近无孔,径5-9毫米,被柔毛或渐脱落,脉纹细,不清晰,熟时棕色;有种子10-20粒。种子卵形,长1-2.5毫米,平滑,黄色或棕色。花期5-7月,果期6-8月。

生长环境

紫花苜蓿富含优质膳食纤维、食用蛋白、多种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维生素C、
维生素E等)、多种有益的矿物质以及皂苷、黄酮类、类胡萝卜素、酚醛酸等生物活性成分。

分布范围

全国各地都有栽培或呈半野生状态。生于田边、路旁、旷野、草原、河岸及沟谷等地。欧亚大陆和世界各国广泛种植为饲料与牧草。

主要价值

欧亚大陆和世界各国广泛种植为饲料与牧草。紫花苜蓿茎叶柔嫩鲜美,不论青饲、青贮、调制青干草、加工草粉、用于配合饲料或混合饲料,各类畜禽都最喜食,也是养猪及养禽业首选青饲料。

紫花苜蓿含有5种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10种矿物质及类黄酮素、类胡萝卜素、酚型酸三种植物特有的营养素,其主要作用如下:

1.
类黄酮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同时可防止胆固醇在动脉上的沉积,且避免血液凝结成块,以减少动脉硬化发生的机率。类黄酮素也可以阻断某些荷尔蒙的不良活动,抑制引起发炎的酵素活动,还可以抑制微血管增生。

2.酚型酸:具有抗氧化作用,可视为一种抗氧化物质,可防止血液凝结成板块,使血液在血管畅通无阻,而降低心脏血管疾病的发生。

3.
类胡萝卜素:可保护眼睛,预防眼神经的退化性疾病。在人体中,可使细胞成熟分化,在疾病的预防上,已证实对防止癌症再发及防止心脏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功效。临床上已开始用某些类胡萝卜素,在癌症的病人身上,进行附加的预防性化疗。

繁殖方法

播前准备

1.选地

苜蓿适应性广,喜欢温暖、半湿润的气候条件,对土壤要求不严,除太粘重的土壤、极瘠薄的沙土及过酸或过碱的土壤外都能生长,最适宜在土层深厚疏松且富含钙的壤土中生长。苜蓿不宜种植在强酸、强碱土中,喜欢中性或偏碱性的土壤,以pH7~8为宜,含盐量小于0.3%,地下水位在1m以下。土壤pH为6以下时根瘤不能形成,pH为5以下时会因缺钙不能生长。可溶性盐分含量高于0.3%、氯离子超过0.03%,幼苗生长受到盐害。

2.前茬

前作以春小麦、油菜、大麦、豌豆为宜。

3.施肥

为提高产量,增加苜蓿后期生长对磷、钾肥的需求,在耕地前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1.5~2吨(或成品有机肥100—200千克),氮肥(尿素)5-6千克,磷酸二胺15~18千克,在戈壁地或沙土地每667平方米施钾肥3—5千克。

4.把好整地关

整地质量要达到“墒、平、松、碎、净、齐”六字标准。墒:播前土壤应有充足的底墒(土壤拷水量6()%一70%);乎:土地平整;松:表土疏松,无中层板结且上虚下实;碎:无大土颗粒,细、面;净:地面无残膜、残根、残秆等;齐:地头、地边、地角无漏耕漏耙。

播种

1.选种

可选用阿尔冈金或引进的抗逆丰产品种。

2.播种时间

分为春播、秋播。温泉县春播一般在3月下旬歹5月初,地温稳定在5℃以上即可播种。秋播一般在8月底9月初,使苜蓿在冬季来临前有60天左右的生长时间。秋季播种后土壤墒情好,杂草危害轻,出苗率和成活率较高,是比较理想的播种时间。

3.播种方法和方式

播种方法:一是人工撒播,撒播是常用的一种简便播种方法,多用于小块地、草地补播、水土保持的坡地上,在作物间套种苜蓿时也用撒播。人工撒播时加细沙进行,种子与细沙比例l:6—8,先灌水后撒播,一般将种子撒在地面后,用钉耙或树枝在地面上搂一遍,起到浅覆土的作用,在雨水多的条件下出苗良好。撒播的缺点是深浅不一致,撒种不均匀,出苗不整齐,而且无行距,难以进行中耕锄草等管理;两是机械播种适合大面积播种,便于后期田间管理,而且播种质量好、产量高、效益好。

播种方式:可单播,也可套播(一般在小麦浇两遍水后立即套播),也可混播(与其他禾草品种混播)。

4.播种量

机械条播播种量1~1.5千克/667平方米,人工撒播播种量2千克/667平方米左右。

5.播距及深度

条播行距以15厘米为宜,要求播种均匀,不断条、不断行。播种深度一般为1一2厘米左右,根据土壤墒情,土干宜深、土湿宜浅。播种后要耙平地表并进行适当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以利于种子吸水出苗。

6.带肥播种

用24行小麦播种机播种,可带种肥下种,每667平方米施二胺3—4千克,播种后查苗补苗,力争一播全苗。

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

1.灌溉

苜蓿是需水较多的植物,水是保证高产、稳产的关键因素之一。苜蓿喜水,但不耐涝,特别是生长中最忌积水,连续淹水3~5天以上将引起根部腐烂而大量死亡,种植苜蓿的地块一般地下水位不应高于1米,所以种植苜蓿的土地必须排水通畅,土地平坦。当年播种苜蓿第一次水一般在出苗后生长5~8片叶时浇水,以后浇水可因情况而定。叶片呈绿色时表示水分正常,叶片颜色变深时表示缺水,应及时灌溉,一般不少于3~4次水。以后每年的灌水次数即返青水、每次刈割后最少灌2次水,入冬前灌1次越冬水,一年不少于4次水,收割二茬时则不应少于6次水,以此类推。

2.施肥

因苜蓿根部有根瘤,具固氮能力,除播种当年由于苗期根瘤菌未形成前施少量氮肥(3~5千克/667平方米),以及在每年返青和刈割后及部分弱苗追施尿素5-6千克/667平方米外,其余时间可以不施氮肥,但应注意磷、钾肥的施用。

2.杂草防治

单播苜蓿田中对于野燕麦、狗尾巴等单子叶杂草较多的地块,用单子叶除草剂防除;对于双子叶杂草,因为苜蓿本身属双子叶植物,一般用人工防除。特别要注意小麦套播苜蓿时,不能用化学除草,应采用人工防除。苜蓿生长易受到恶性杂草菟丝子的严重危害,常造成苜蓿植株成片死亡,损失严重。菟丝子是生命力很强的寄生陛杂草,生产上很难根除它。对菟丝子一经发现应及时人工割除并放置空地晾晒防治。

4.病虫害防治

温泉县气候较冷,无霜期短,苜蓿不易发生病虫害,一般不需要防治。苜蓿常见的虫害主要有蚜虫、盲椿象、潜叶蝇等,可用40%乐果乳剂加水1000倍喷雾或采用氰戊菊酯等进行防治。苜蓿常见病害有白粉病、霜霉病、锈病、褐斑病等,可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防治。

收获

1.收割

苜蓿收割期为现蕾末期到初花期,即目测有10%的苜蓿开花为宜,此时蛋白质含量高、品质好,并且下一茬苜蓿生长快。每次刈割后应留茬3—5厘米左右,过低不利于下一茬草的生长。最后一次收割留茬在5~7厘米,收割不要太晚,一般应留30天左右的生长期以利于安全越冬。

2.收割后的加工处理

一般收割后晾干,粉碎饲喂家畜或直接饲喂,条件好的可以青贮后饲喂家畜,这样能够保持苜蓿草的鲜嫩、营养价值不流失、适口性好的优点。

长梗紫花堇菜Viola faurieana W. Beck.


  • 中文学名长梗紫花堇菜
  • 拉丁文名ViolafaurieanaW.Beck.
  • 二名法Violafaurieana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侧膜胎座目 
  • 亚目山茶亚目
  • 科堇菜科
  • 属堇菜属 
  • 亚属堇菜亚属

长梗紫花堇菜(学名:ViolafaurieanaW.Beck.)是堇菜科堇菜属的植物。产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及四川。生于山坡林缘或草丛中。日本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开始无地上茎,后来逐渐生出地上茎。

根多条,较粗壮,木质化,密生多数细根;根状茎通常横生,粗2-3毫米,密生结节。

地上茎花期高10-13厘米,无毛,通常横卧或斜升,上部常具簇生状叶片。

基生叶深绿色,近革质,叶片卵状心形、宽卵形或近肾形,长1-2.5厘米,宽1.2-2厘米,果期则增大,先端通常钝或稍尖,基部宽心形或截形,边缘具浅圆齿,两面均无毛,下面有褐色腺点;叶柄长1.5-2.5厘米;托叶深绿色,宽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1.2厘米,边缘密生长流苏状细齿;茎生叶片与基生叶者相似,茎最上部的叶片较小,近肾形,具短柄,托叶狭披针形,边缘具较稀的流苏状齿。

花淡紫色或粉白色,长1.6-2厘米,直径约1.5厘米,花梗自基生叶或茎生叶叶腋抽出,远较叶为长,长可达10余厘米,细而挺直,无毛,近上部有2枚对生的线形小苞片;萼片披针形或宽披针形,长7-9毫米,先端渐尖,基部附属物较短,末端平截,无毛;花瓣长圆状倒卵形,侧方花瓣长7-8毫米,无毛,下方花瓣连距长1.5-1.7毫米,距管状,长6-7毫米,末端膨大呈圆形;下方2枚雄蕊之距呈细带状,长约5毫米,粗0.5毫米;子房卵球形,无毛,花柱细,呈棍棒状,基部微膝曲,顶端圆,前方微凸出,具较粗的柱头孔。

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林缘或草丛中。

分布范围

产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及四川。日本也有分布。

本种提示

本种与原产于日本的V.grayiFranch.etSav.相似,但后者多生长在海边沙地,根状茎发达呈木质化,分枝较长,花深紫色,通常生于茎上部叶的叶腋。

《紫花地丁》由植物大全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