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英繁育

2020-10-19

多肉植物繁育知识。

阳台种花需要注意哪些?人都有爱美之心,对于女士朋友们尤为如此。很多朋友喜欢在阳台上种花,这样可以让阳台更加的美观。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杜英繁育》,希望您喜欢!

栽培技术<zW59.com/p> 1. 繁殖 杜英常采用播种和扦插繁殖。(1)播种繁殖杜英播种繁殖的具体步骤如下。 ①种子采集。杜英果实秋季充分成熟后采集,放一起进行堆沤,待果肉充分软化后,放于盆中揉搓,除去果肉,用清水将种子洗干净,阴干,去除瘪种和杂质,用麻袋装好。②圃地整理。选择地势平坦、交通和水利方便的酸性壤土或红壤土作圃地。捡去石块、瓦砾、树根等杂物,充分深耕,达40厘米。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2000千克,或施硫酸钾型复合肥80千克,配以100千克过磷酸钙,充分耙碎耙平,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按1.5米开厢做高床,苗床宽1.2米,沟宽0.3米,沟深0.25米,将圃地四周围沟与中沟、厢沟挖通,以便排水及人员作业。③土壤消毒。在育苗前要进行土壤消毒,可用1%~2%硫酸铜或硫酸亚铁水溶液泼浇,杀虫用50%辛硫磷乳油制成毒土施入土壤中,表面覆土,过10天再播种。④秋季直播。杜英种子可随采随播,播前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杀菌5分钟,捞起沥干直播,每亩10千克。开条播沟10~15厘米,行距20~25厘米,沟深3厘米,将杜英种子均匀地播于沟中,播好后覆盖1~2厘米的碎细土,打乙草胺进行土壤封闭,并用锯末、谷壳、稻草、松针等覆盖,以保持土壤水分、防止杂草及土壤板结,促使种子发芽整齐。3月,种子出芽,出苗期约30~40天左右。当大多数幼苗出土后,逐步揭去覆盖物,并注意及时灌溉,防止干旱。并用1000倍液多菌灵配敌杀死喷施,防止病虫害产生。当年苗高可达50厘米。⑤层积催芽后春播。秋季选择干燥通风、阳光直射不到的室内,铺一层厚10厘米的湿沙,然后将杜英种子与湿沙分层交互堆积,或将种子与湿沙1︰3混合后堆放,堆高40~60厘米,上层再盖湿沙,上面插带孔的竹筒或秸秆以通气,防腐烂。湿沙湿度以手握成团、摊开有几条裂缝为宜。或将种子与湿沙分层放入有孔的木箱或木筐中。冬末春初经常检查,当有40%~50%的种子开始咧嘴时即可取出,精挑细选,除去霉烂的种子及杂质,条播,同秋翻。(2)扦插繁殖 杜英可用硬枝扦插或嫩枝扦插。①硬枝扦插。春季萌芽前用1~2年生健壮休眠枝。a.圃地选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交通和水源方便的地方作圃地,深耕细耙,土粒必须细碎。用1000倍液高锰酸钾于扦插前24小时浇灌。b.采穗园管理。平时对杜英母本园做好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工作。于扦插前10天,给母树喷施1次叶面肥,过5天再喷施1次,如遇干旱天气,提前一天灌足底水。c.扦插。3月初,剪取1~2年生杜英枝条,短截成10~15厘米,上端平剪,下端斜剪,留1~2个叶片,50根为1捆,速蘸500倍液IBA(吲哚丁酸)10秒即可扦插。扦插前用竹棍按等距打孔,将插条放入孔中,浇水按实,并用多菌灵1000倍液喷施,用2米竹条搭小拱棚,用3~4丝中膜封闭。d.温度和湿度管理。扦插一周后,经常检查小拱棚的温度和湿度。过干需浇水,过湿需通风,约25天后开始生根,成活率可达80%以上。②嫩枝扦插。杜英嫩枝扦插一般6~8月份进行。此时杜英枝条半木质化,细胞分裂旺盛,易于生根。多采用全光喷雾装置进行。a.做床。选地势平坦、无阴的地方做床,床面取南北向,宽1.2米,高20米,长10~30厘米,床四周用砖围起来,中间填入蛭石、泥炭或粗河沙,床与床并列排列,间隔40厘米,等长。b.安装喷雾装置。按喷头覆盖的半径计算,目前市场上喷头覆盖范围一般为1.2~1.5米,则两喷头的安装距离为2.5~3米。c.采穗扦插。嫩枝扦插应在早上进行采穗,不能在阳光充足、有风或天气很热时进行。采下的枝条应在阴凉背风处进行短截,一般10~12厘米,上部留1~2个叶片,50~100根为一捆,速蘸1000倍液ABT或IBA或NAA即可扦插,深度为枝条的2/3。d.间歇喷雾控制。采用延时间隙控制,即晴天早上8︰00开机,晚上6︰00关机,即停10~30分钟,喷水10~30秒。根据天气情况灵活调整,阴天可减少喷雾时间,延长间歇时间。约20天开始生根。生根后改为晴天3小时喷雾1次,阴天及夜晚不喷雾。并每隔10天左右用1000倍液的多菌灵喷雾,预防病害发生。2. 苗期管理(1)间苗、补苗杜英幼苗长到高5厘米时要进行间苗,分两次进行,间苗要求间小留大,去劣留优,间密留稀,全苗等距。结合间苗进行补苗工作,以保证幼苗分布均匀,补完苗后,注意浇透水,以提高幼苗成活率。(2)松土除草无论播种苗还是扦插苗,都应人工除草,杜绝化学除草。采用锄头、小铲子等工具将苗床、围沟、中沟、厢沟的杂草除干净。5~9月份每月除1次草。(3)水肥管理 播种苗干旱季节注意浇水,梅雨季节注意排水。6~8月,结合浇水进行追肥,每次每亩5千克,每隔10天1次,追后用清水浇灌洗苗,以防烧苗,形成肥害。8月中下旬以后,停止追肥,促使树梢木质化。扦插苗采用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或尿素,每隔10天1次,可有效促进幼苗生长。3. 栽培管理幼苗期可于6~7月份追施薄肥2~3次。入冬后需覆草防寒,翌春将幼苗分栽。小苗移栽需带宿土,大苗移栽需带土球,并适当疏剪部分枝条,并注意后期干形培养。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有叶斑病等,可用0.5%~1%波尔多液1000倍液喷。虫害有地老虎、金龟子,可于傍晚用800倍液敌敌畏喷杀。

zw59.com编辑推荐

杜若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杜若,拼音:dùruò

拉丁学名:PolliajaponicaThunb.

别称:地藕、竹叶莲、山竹壳菜

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粉状胚乳目,亚目:鸭跖草亚目

科:鸭跖草科,亚科:

族:,属:杜若属

主要产地

台湾、福建、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

形态特征

杜若多年生直立或上升草本,高50—90厘米,有细长的横走根茎。叶常聚集于茎顶,长11一18厘米,宽4—6.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渐狭,暗绿色,表面粗糙,背面有细毛;无柄或基部渐狭而成带翅的叶柄。顶生圆锥花序常由轮生的聚伞花序组成,轮与轮之间较疏离,有长总梗,梗有白色细毛,花柄长2—4毫米,有1膜质披针形的苞片;花红色。果圆球形,直径5—7毫米,成熟时暗蓝色。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生长习性

杜若生于阴湿林下。

杜若图片

英檞


名称英檞

分类 植物部乔木类
来源本品为壳斗科植物英檞(Quercus robur L.)的树皮。

形态特征
乔木,高约40~50米。叶柄短,叶片具圆形裂片。果实为淡褐色檞果,分裂成两半。5月开花,9月底檞果成熟。

生态环境生长在针、阔叶混交林。见于俄罗斯欧洲部分,乌克兰及南乌拉尔等地林带。

采制采幼嫩树干皮及枝条皮供药用。早春时期剥取树皮,这在时间上与芽开放时期相吻合。剥取树皮时在树干上做半环形的口,彼此间距离为25~30厘米,然后做纵切口使树皮与木质部分离。树皮放在室外遮阳处或通风好的室内晾干。干品装入木质容器内放干燥处,保存时期约5年。

性能
金巨和译自俄罗斯《兽医药用植物》:英檞树皮含有大量鞣质、果胶、黄酮化合物(檞皮甙)、糖类和其他物质。1∶10英檞皮煎剂用于治疗口腔黏膜炎,咽炎(注洗),胃肠道炎,胃肠出血。1∶5较浓煎剂用于治疗皮肤烧伤。

用量内服剂量:猪羊5~10克,牛马25~50克,狗1~5克,猫和鸡0.2~1克,每日2次,连用2~3次。

备注
本品同属植物柞树(Quercus mongolica Fisch.)的皮或叶。功效基本相同,可以互相代用。但本品有较多的鞣酸,多服容易引起中毒,故仅供参考。

柔弱杜茎山


品种名称柔弱杜茎山

学名Maesa tenera

植物种类 观叶树木
生物分类紫金牛科

产地原产中国、日本、越南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柔弱杜茎山分布于我国南方,生于低、中海拔阔叶树林内,株高可达3米。叶互生,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先端尖或钝,波状锯齿缘,中肋凹下。春季开花,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冠白色或绿白色。果实球形,熟果白色。柔弱杜茎山性强健,粗放,耐旱也耐湿、耐阴、抗瘠。

繁殖方法:用播种、扦插法,春季为适期。

栽培要点:土质以壤土或砂质壤土为佳。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每季施肥1次。全年均能整枝修剪,老化的植株施以强剪。性喜温暖至高温,生长适温15-30℃。

应用价值:柔弱杜茎山适于作绿篱、水土保持或庭植美化。

长花枝杜若Pollia secundiflora


  • 中文学名长花枝杜若
  • 拉丁文名Polliasecundiflora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单子叶植物纲
  • 目鴨跖草目
  • 科鸭跖草科
  • 属杜若属

为鸭跖草科杜若属的植物。分布在缅甸、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孟加拉国、锡金、老挝、不丹、越南、泰国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海南、云南、广西、江西、贵州、香港、湖南等地,生长于海拔500米至1,60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低海拔的山谷密林下,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具细长而横走的根状茎。茎直立,高大,高约1-2米,直径约为7毫米,疏被白色柔毛。叶无柄,椭圆形,长约20厘米,宽约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状渐窄,上面具瘤状突起,下面密生细柔毛;叶鞘长约2.5厘米,相当密地被柔毛。花序长长地超出叶子,具3-4个分枝,下部的花序分枝具长达20厘米以上的总梗,因而几个圆锥花序组成伞房状复圆锥花序;蝎尾状聚伞花序多个,成轮或不成轮地排列;总花序梗、总花序轴及花序轴均密被棕黄色具弯钩的硬毛;总苞片下部的叶状,几乎与叶等大,上部的小得多,直至长仅0.5厘米;苞片膜质,无毛;萼片卵圆状,花期长约3毫米,幼果期达5毫米,舟状凹陷,外面无毛,果期宿存;花瓣白色,倒卵形,长约5毫米,舟状浅凹;雄蕊3枚能育,位于远轴面,3枚不育,具较短的花丝。果成熟时黑色,直径约6毫米。花期4月。

生长环境

生于低海拔的山谷密林下。

分布范围

产云南东南部(金平勐喇)、贵州(册亨、榕江、从江)、广西(龙胜)湖南(南岳)、江西(龙南)、海南、广东、香港。锡金、不丹、越南、老挝、柬埔寨、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爪哇。

参考文献

长花枝杜若Polliasecundiflora(Bl.)Bakh.f.(1997《中国植物志》第13(3)卷)

长柄杜若Pollia siamensis


  • 中文学名长柄杜若
  • 拉丁文名Polliasiamensis
  • 科鸭跖草科
  • 属杜若属
  • 分布区域贵州、广东和台湾。

直立草本,高0.8—1米。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7—23厘米,宽3—7厘米,无毛,腹面顶端稍粗糙,顶端渐尖,基部渐狭成长柄状,柄长1—2厘米;叶鞘近无毛或稍粗糙。圆锥花序疏散,被短柔毛,长4—7厘米;总花梗纤细,长4—17厘米,被短柔毛,中部有一长1—5厘米的叶状苞片;小苞片狭披针形或线形,长5—9毫米;萼片宽椭圆形,3毫米;花瓣白色,长椭圆形,长约4毫米;发育雄蕊3枚;子房球形,直径约1.5毫米。蒴果球形,直径5—7毫米,铅色或蓝色;果柄直立;种子多数,褐黑色,有小窝点。花期4—6月,果期

形态特征

直立草本,高0.8—1米。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7—23厘米,宽3—7厘米,无毛,腹面顶端稍粗糙,顶端渐尖,基部渐狭成长柄状,柄长1—2厘米;叶鞘近无毛或稍粗糙。圆锥花序疏散,被短柔毛,长4—7厘米;总花梗纤细,长4—17厘米,被短柔毛,中部有一长1—5厘米的叶状苞片;小苞片狭披针形或线形,长5—9毫米;萼片宽椭圆形,3毫米;花瓣白色,长椭圆形,长约4毫米;发育雄蕊3枚;子房球形,直径约1.5毫米。蒴果球形,直径5—7毫米,铅色或蓝色;果柄直立;种子多数,褐黑色,有小窝点。花期4—6月,果期9—10月。

多年生草本,具长而横走的根状茎,除花序轴外全体无毛或近无毛。根状茎直径2-4毫米,节间长达10厘米。茎直立或上升,高30-100厘米,直径4毫米至近于1厘米,下部节间长而叶疏,上部短而叶密集,叶鞘2-4厘米,无毛或疏生短毛;叶柄十分明显,长2-4厘米;叶片椭圆形至长卵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长10-25厘米,宽2.5-8厘米。圆锥花序单支顶生,通常与上部叶子等长,不高出上部叶子,或稍高出之,具长5-10厘米的总花序梗;蝎尾状聚伞花序多支,通常在花序总轴上互生,有时部分轮生;花序总梗,总轴及花序轴均密生短腺毛;聚伞花序长2-4厘米;总苞片下部的叶状,但小得多,上部的披针形,长仅1厘米;苞片膜质,抱花序轴;萼片圆卵状,舟状凹陷,外面无毛,长3毫米,常宿存;花瓣白色,卵状椭圆形,舟状浅凹,长4毫米;雄蕊3枚能育,位于前方(远轴面),中间一枚对瓣,其余两枚对萼,不育雄蕊3枚,具较短的花丝和小而空瘪的花药。果成熟时黑色,圆球状,直径5毫米。花期4-8月。果期8月以后。

种间区别

自C.B.Clarke(1881)以来,一直把它和长花枝杜若Polliasecundiflora合并为一个种。我们(1974)曾怀疑地暂把它们当作同种看待。从我国标本看来,这两个类型区别颇为显著。一个类型是叶明显具柄,叶背面无毛,花序为单圆锥花序,一般不分枝,与上部叶近等长,极少稍伸出上部叶的。这就是长柄杜若Polliasiamense。另一类型,叶大而不具叶柄,叶背面密生细柔毛;花序远远伸出上部叶子,通常具分枝,总梗长20厘米以上,花也稍大些。这就是Polliasecundiflora的特征,至少从我国标本来看。两者并不相混,界限颇为分明,故我们重新分成两个独立的种。

文献来源

Polliasecundiflora(Bl.)Bakh.f.(1950);Hong(1974);海南植物志(1977)*。

CommelinasecundifloraB1.(1827);AneilemasecundiflorumKunth,(1843);Haenk.(1827)*;PolliasorzogonensisSteud.(1841);C.B.ClarkeinDC.(1881);P.indica(Wight)Thwaites(1864);AclisiaindicaWight(1853)*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20—1540米沟谷林下。

分布范围

产麻栗坡、河口、屏边、金屏、勐腊、易武等地;分布于贵州、广东和台湾。斯里兰卡、印度、中南半岛、菲律宾至印度尼西亚也有。

产海南(文昌、陵水、保亭、崖县、儋县、澄迈)、香港、广西(凭祥、龙州)和云南(河口、屏边、西双版纳)。生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山谷林下或湿润沙土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巴布亚新几内亚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泰国。

夏季薄荷繁育技术


我国是薄荷生产大国。我国的薄荷油、薄荷脑以质优价廉享誉海内外,深受外界好评。现将夏季薄荷繁育技术介绍如下。

夏季薄荷繁育种技术

1.选择良种。薄荷夏繁育种要选用长势旺、抗病力强、含脑量高、香味纯正的品种,一般选择亚洲39号和阜油1号。

2.繁育时间。一般是在头茬薄荷生长进入花蕾期进行。南方在6月前后,北方在7月前后。

3.整地。选地势高、排水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田块,以沙质壤土为好,精耕细作。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667平方米施土杂肥3000~5000kg、氮磷钾复合肥50kg。

4.繁育方法。①扦插繁殖。用头茬薄荷的茎秆,截成30cm的长段,按行、株距30cm×5cm定植在整好的畦面上。②根茎繁殖。头茬薄荷收获后,将地下根茎刨出,按行、株距30cm×5cm定植。

5.田间管理。

①浇水。薄荷定植后应保持土壤湿度,需经常浇水,以利薄荷生根出苗。

②杂草防治。薄荷出苗前每667平方米用除草剂100g对水60kg,均匀喷施在薄荷田上,可有效防除多种杂草。薄荷齐苗后,可人工拔除未除净的杂草。

③追肥。每667平方米用薄荷增产剂100g,配成300倍溶液均匀喷施。每10天喷1次,连喷3次。薄荷苗高10cm时追肥1次。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0kg、磷酸二氢钾5kg。

④病虫害防治。薄荷主要病害有斑枯病、锈病等,可在发病初期按常规方法防治。

6.收获。薄荷生长到10月下旬,即可收获。先割去地上茎叶,再将地下种茎刨出即可进行扩繁种植。

夏季薄荷繁育技术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小编的文章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农业知识的话,请继续关注我们火爆农资网吧。

奥斯特北美冬青繁育技术


栽培技术
1. 商品苗

(1)穴盘苗

穴盘规格:72孔,长54cm、宽27cm、深度5.5cm,成苗规格;苗高8cm以上,根系完整,植株健壮,无病虫害。成苗时间:从扦插到成苗4个月,成品率80%。

(2)网袋苗

网袋规格:口径4cm、深度5.5cm,成苗规格:苗高8cm以上,根系完整,植株健壮,无病虫害。成苗时间:从扦插到成苗4个月,成品率80%。

(3)小容器苗

容器规格:口径10cm、深度10cm。成苗规格:苗高40~50cm,1~2分枝。根系完整,植株健壮,无病虫害。成苗时间:从穴盘苗或网袋苗移入小容器至出苗1年,成品率95%。

(4)观果容器苗

容器规格:口径26cm、深度21cm(2加仑)。成苗规格:苗高50~60cm、冠幅40~50cm,雌株红果挂满分枝,雄株健壮,植株冠形紧凑,根系完整,无病虫害。成苗时间:从1年生小容器苗移入2加仑容器至出苗3年,成品率95%。

(5)地栽切枝苗

进行大田培育,植株规格:苗高60~~70cm、冠幅50~60cm,雌株红果挂满分枝,雄株健壮,植株冠形紧凑,根系完整,无病虫害。切枝时间:从1年生小容器苗移入大田至第3年开始挂果切枝,以后每隔两年切枝1次,成品率95%。

2. 采穗圃

(1)选地与做床

应选择交通便利,疏松肥沃、微酸到中性土壤,灌溉方便、相对平整的地块。移植前先进行除草、翻耕、碎土,翻耕深度30cm以上,施足腐熟厩肥,每亩4000~5000kg,开沟、做床,苗床宽140cm,步道宽40cm、深25cm。

(2)移植与修剪

移植季节为9月至翌年4月,我国东北地区以4~5月为宜,株行距60cm60cm,每床横向种3株,每亩1500株,雌株:雄株的比例为9∶1,为便于识别和分别采穗,应分片种植。在冬季落叶后至春梢萌芽前进行强修剪,保留母本基部高度为5cm,以促进基部萌芽。以后每年冬季落叶后至春梢萌芽前都要进行强修剪,修剪时要保留横向生长的枝条,促使采穗母本冠幅增大。

(3)水分与养分

移植当年要勤给水,特别是夏季高温期,蒸发量大,叶片薄,易失水,要保持土壤湿润。每年2月初至3月中旬,增施有机肥,每亩施充分腐熟的菜饼肥150kg,在植株周围30cm挖小沟进行埋施。采穗前喷洒1000倍液的磷酸二氢钾2次,间隔7天,每次每亩5kg。采穗后增施1次复合肥(N∶P∶K=20∶20∶0),每亩15kg。每年冬季落叶后施1次有机肥,每亩2000kg。

(4)光照与遮阴

全年采用全光照管理,只在采穗后的两个月内,架设遮阴网,透光度75%,有利于营养枝生长,可增加第二、三次的采穗量。

3. 扦插繁殖

(1)采穗与保鲜

全年采穗两次:在杭州,第一次在6月初,当新梢半木质化时进行采穗,在剪取穗条的前1天,给采穗母本浇1遍水、喷洒1次1000倍液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肥,每亩5kg。穗条的剪取在上午9:00之前完成,采用截下方式剪取当年生新枝,母本基部高度保留2~3cm,促进萌发;第二次采穗在9月上旬,穗条长度3cm,剪成1叶1芽,大叶片保留半张,小叶片保留1张,以扦插后叶片互不重叠为宜,采用平切口,要当天采穗、当天扦插。如要隔天扦插,需注意穗条保鲜,如有条件放入5℃低温冷库。

(2)穴盘与基质

穴盘规格:72孔,长54cm、宽27cm、深5.5cm,事先用1000倍液高锰酸钾浸泡穴盘消毒。基质为东北草炭∶珍珠岩=7∶3。

(3)苗床与消毒

基质装盘,坚实度拌匀,纵向放置3个,穴盘整齐摆放,扦插当天应浇透水。地面苗床要事先消毒,浇1遍1000倍液高锰酸钾,用薄膜覆盖,为第2天扦插备用。

(4)生根处理与扦插

穗条的下切口用森生1号植物催根剂,浓度1000ppm,速蘸2秒。随剪穗、随处理、随扦插,扦插深度为2cm,叶面朝南,扦插后,浇透水,待穗条叶面水分略干,喷施800倍液百菌清等杀菌药剂,以叶面湿润为度。架设小拱棚,盖上厚度为3丝的薄膜,四周密封,小拱棚内吊放温湿度计。

(5)光照与温度

从扦插至揭膜期间,应有1层遮阴网遮阳,透光度75%;7~8月高温期间,用2层遮阴网。当小拱棚内的温度达到38℃以上时,采用喷雾降温措施,少量多次,每隔30分钟喷雾1次,并观测记录温、湿度。

(6)水分与养分

从扦插至揭膜,经常检查基质的干湿情况,见干浇湿,每隔7~10天,傍晚时分揭开半边薄膜,浇1次水,并迅速盖回薄膜、四周密封。小拱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5%以上,切忌在中午高温时浇水。从扦插至部分穗条生根约30天,要浇施1次1000倍液复合肥(N∶P∶K=20∶20∶20),基质浇湿为度,然后喷洒600倍液多菌灵,叶面喷湿为度,预防病害。

(7)揭膜与炼苗

扦插45天后有80%穗条生根,将小拱棚薄膜两头通风两天,两天后全部揭除薄膜,在傍晚或在阴、雨天进行,开始炼苗:全光照管理,见干浇湿,增施4次1000倍液复合肥(N∶P∶K=20∶20∶20),促进生长,每隔20天1次,基质浇湿为度,从扦插到成苗4个月,培养成穴盘苗或网袋苗,苗高8cm以上,根系完整,植株健壮,无病虫害,成品率80%。

(8)小容器苗培育

将穴盘苗或网袋苗移入小容器,每盆1株。采用的基质为草炭土:水洗牛粪∶腐熟砻糠∶黄心土(体积比)=5∶2∶2∶1,软质容器口径10cm、深度10cm。经1年的光、温、肥、水、气的培育管理,成苗规格:苗高40~50cm,1~2分枝,根系完整,植株健壮,无病虫害,成品率95%。

(9)观果容器苗培育

在9月至翌年3月,选用1年生小容器苗,每盆移栽1株或3株,移入2加仑容器:口径26cm、深度21cm,也可用类似大小的花盆,采用的基质为草炭土:水洗牛粪∶腐熟砻糠∶黄心土(体积比)=5∶2∶2∶1。也可结合当地条件采购原料进行配制,原则为疏松、保水、保肥性好,配制基质时每立方米基质添力口复合肥(N∶P∶K=20∶20∶20)3kg。上盆后萌芽前20天左右进行强修剪,保留基部高度3~5cm。培育3年,形成观果容器苗。苗高50~60cm、冠幅40~50cm,雌株红果挂满分枝,雄株健壮,植株冠形紧凑,根系完整,无病虫害,成品率95%。室内观赏期从10月到翌年4月,最佳观赏期为1~2月。

①水分与养分。观果容器苗在第1~2年以营养生长为主,主要是培养矮壮的紧凑树形,奥斯特北美冬青耐水湿,不耐干旱,要勤浇水,以偏湿为宜。施肥可结合浇水,施以N∶P∶K=20∶20∶20的1000倍液的水溶性肥,5~8月,每15天1次,每次每盆15g。第3年是挂果年,以生殖发育为主,在萌芽后至开花前期,以高磷肥为主,可采用N∶P∶K=9∶45∶15的800~1000倍水溶性液肥,EC值在1.0mS/cm以上,3月下旬至4月下旬,每隔10天1次,每次每盆15g。在5月开花前后,喷施螯合钙3000倍液2~3次,每次每盆10g,浇施800倍水溶性液肥N∶P∶K=15∶5∶15,2~3次,每次每盆5g;施钙镁磷肥2次,每次每盆20g,每隔7~10天交替施肥。6~9月花期结束,以高钾肥为主,可施1次N∶P∶K=12∶15∶20的缓释肥,每盆15g;每7~10天交替浇施1000倍N∶P∶K=20∶20∶20和15∶15∶20复合肥水溶性液。9月底果色由绿色转红色,喷施2~3次磷酸二氢钾和螯合钙3000倍液2~3次,每7~10天1次,交替浇施,每次每盆15g。10月果色转变成红色后,不再施肥。

②光照与温度。观果容器苗在第1~2年营养生长期间,7~8月温度超过38℃时,可用透光度75%的1层遮阴网适当遮阳,其余时间给予充足的光照。在第3年挂果养护期,开花、挂果前期,给予充足光照,7月后,用1层透光度75%遮阴网遮阳至10月果色转红。

③修剪与矮化。奥斯特北美冬青品种萌蘖性强,观果容器苗在第1年可通过多次修剪矮化株形和增加冠幅,冬季强修剪,应保留当年生枝高度3~5cm,开春萌芽后再次强修剪,每个枝条保留2~3片叶,促进萌芽分枝数。第2年萌芽后要少修剪,培养粗壮的结果枝。每年春季萌芽时可喷施500倍液的多效唑以矮化新枝条,树冠上部的结果枝的长度以20cm为宜。

④授粉与养护。观果容器苗第3年开花时,将雄株1盆放置于雌株9盆当中,授粉结束后,雄株移出集中养护,落叶后挂果植株应放置于大棚内,以防雨雪和防鸟。

(10)地栽切枝苗培育

进行大田培育,植株规格:苗高60~70cm、冠幅50~60cm,雌株红果挂满分枝,雄株健壮,植株冠形紧凑,根系完整,无病虫害。成苗时间:从1年生小容器苗移入大田至第3年开始挂果,以后每2年挂果1次,成品率95%。

①定植与修剪。地栽切枝苗的最佳种植时间为9月至翌年3月新梢萌芽前,在我国北方地区,以开春后定植为宜。选用1年生小容器苗地栽,培育挂果枝,种植密度为80cm80cm,雌株∶雄株=9∶1,每亩900株,雄株种植在受风面边缘或等距离间隔种植。种植第1年不作修剪,当年冬季落叶后进行强修剪,保留植株基部3~5cm,促进翌年春季抽出3~5个新枝,新枝长度60cm以上,成为第3年的挂果枝。如果第2年新枝长度达不到60cm,则在第2年的冬季再次强修剪,继续保留基部3~5cm,第3年继续培养营养枝,当年新枝长度达60cm以上时,可作下年的挂果枝。冬季剪除过短枝、歪斜枝、内膛枝、过密枝,保留直立枝、细长且分布均匀的营养枝,作为下年的挂果枝。形成挂果枝的第2年要培养营养枝,第3年培养挂果枝,形成挂果枝要两年1个周期,修剪当年的营养枝和下年的营养枝时,要实行梅花形间隔配置,也可一畦为当年的营养枝、另一畦为当年的挂果枝,两者相邻、同者间隔。

②水分与养分。奥斯特北美冬青耐水湿,不耐干旱,平时以偏湿为宜。在移植后第1~3年的3月植株萌芽前,挖坑每株施入100g的菜饼肥。4~5月每7~10天交替施用N∶P∶K=20∶20∶20和15∶15∶20复合肥,每次每亩4.5kg。6~9月每月各施1次N∶P∶K=20∶20∶20,每次每亩4.5kg,采用干施方式洒在行间,结合松土除草进行。在冬季落叶修剪后,每亩施入有机栏肥3000kg,深翻入地,改良土壤。在第4年及以后的挂果枝萌芽后,施肥要控制N肥,以P、K肥为主,可施1次N∶P∶K=12∶15∶20的缓释肥,每亩13.5kg。到9月底果色由绿色转为红色时,喷施2~3次磷酸二氢钾和2~3次螯合钙3000倍液,每7~10天1次,交替浇施,每次每亩13.5kg。在抽梢阶段,视植株是否有徒长情况,可喷施300倍多效唑1~2次,以叶面喷湿为度,促进矮化。果色转红色后不用施肥。

③光照与养护。在杭州6月梅雨季节过后,地栽切枝苗盖1层遮阴网,透光度为75%,直至10月果色转红为止。我国北方夏季夜温适宜区域,不用遮阴。挂果枝投产后,需搭建防鸟网,及时防治刺蛾等食叶害虫。落叶后,挂果枝红果累累,即可进行切枝、分级、包装、运输、销售。

病虫害防治
有刺蛾类食叶害虫,防治方法:成虫羽化前,摘除虫茧,消灭幼虫或蛹;及时摘除幼虫群集的叶片,集中烧毁;幼虫危害期喷洒50%杀螟松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或20%速灭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

应用范围
奥斯特北美冬青适合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华北、东北大部分地区生长,可作切枝、盆栽和庭院美化,为优良的观果树种。

《杜英繁育》由植物大全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多肉植物繁育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