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皱边草

2020-10-20

大叶植物养护。

阳台种花需要注意哪些?人都有爱美之心,对于女士朋友们尤为如此。很多朋友喜欢在阳台上种花,这样可以让阳台更加的美观。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大皱边草》,希望您喜欢!

品种名称大皱边草

学名Aponogeton crispus

异名皱边浪草

植物种类 多年生花卉-水生植物
生物分类水蕹科

产地分布于斯里兰卡、亚洲Zw59.COM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拥有根茎,会长出黑色至橄榄绿的长椭圆形叶片,叶子呈长而窄的披针开,末端尖,叶缘有和缓的波浪状,叶片可有20~40厘米长、1~4厘米宽,叶柄短,有趋光性,在光线照射下更耀眼。性喜营养丰富的基肥,外加黏土土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当光线微弱时,叶柄会伸长且朝向光源,很容易地在水草箱中开花。

繁殖方法:采种子繁殖也可以侧枝法繁殖

栽培要点:碳酸盐硬度:2dH~15dH

酸碱度(pH值):6.5~7.2

水温:22~30℃

光照:中等光照

栽培难易度:普通

布景位置:中景、后景

zw59.com延伸阅读

皱边喉毛花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皱边喉毛花,拼音:zhòubiānhóumáohuā

拉丁学名:Comastomapolycladum(DielsetGilg)T.N.Ho

别称:林氏龙胆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捩花目,亚目:

科:龙胆科,亚科:龙胆亚科

族:龙胆族,属:喉毛花属

主要产地

青海、甘肃、内蒙古、山西

形态特征

皱边喉毛花一年生草本,高8-20厘米。茎自基部起多次分枝,枝极多数或较少,常呈帚状,紫红色,近四棱形,棱上具短糙毛,稀无毛。基生叶在花时凋谢或存在,具短柄,匙形,连柄长6-11毫米,宽2.5-5毫米,先端圆形,基部渐狭成柄;茎生叶无柄,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至20毫米,宽至5毫米,先端钝,边缘常外卷,具紫色皱波状边,基部渐狭,中脉在下面明显。聚伞花序顶生和腋生;花5数;花梗紫红色,近四棱形,斜伸,长至11厘米;花萼绿色,长于冠筒,长6.5-9毫米,深裂,裂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黑紫色,外卷,皱波状,稀近平展,背面中脉明显;花冠蓝色,筒状,直径3-4毫米,通常裂达中部,稀较浅,裂片狭矩圆形,长5-7毫米,先端钝圆,喉部具一圈白色副冠,副冠10束,长约2.5毫米,流苏状条裂,冠筒基部具10个小腺体;雄蕊着生于冠筒中部,花丝白色,线形,长约3.5毫米,下延于冠筒上成狭翅;子房无柄,披针形,无花柱,柱头2裂。蒴果狭椭圆形或椭圆形,长1.2-1.5厘米;种子黄褐色,矩圆形,长0.5-0.7毫米,表面光滑。花果期8-9月。

生长习性

皱边喉毛花生于山坡草地、河滩、山顶潮湿地,海拔100-4500米。

皱边喉毛花图片

大画眉草


植物名称大画眉草

学名Eragrostis cilianensis

所 属 科禾本科

所 属 属画眉草属

分布 北京见于海淀区香山,金山,门头沟区百花山、潭柘寺,房山县上方山。路边、田埂、撩荒地上最常见。分布几乎遍全国。

描述 一年生草本。新鲜时有异味。秆丛生,直立或在基部倾斜上升,高20-90厘米,节下常有一圈腺体。叶鞘短于节间,具纵脉纹,脉上有凹点状腺体,鞘口有柔毛;叶舌退化为一圈短毛,长约1毫米;叶片长5-20厘米,宽3-6毫米,扁平或内卷,边缘常具有腺体。圆锥花序,开展,长7-20厘米,小枝和小穗柄上都有黄色腺体;小穗铅绿色、淡绿色或乳白色,长4-10毫米,宽2-3毫米,含5至多数小花;颖片近于相等,长1.2-2.5毫米,具1脉,或第二颖稍长,具3脉,脊上常具腺点;外稃长约2-2.2毫米,侧脉明显,先端稍钝,脊上通常具腺点;内稃宿存,长约为外稃的3/4,脊具微纤毛。颖果,圆球形,径约0.5毫米。花、果期7-10月。

用途 为常见的田间杂草之一。

大吴风草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大吴风草,拼音:dàwúfēngcǎo

拉丁学名:Farfugiumjaponicum(L.f.)Kitam.

别称:八角乌、活血莲、金缽盂、独角莲、一叶莲、大马蹄香、大马蹄、铁冬苋、马蹄当归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桔梗目,亚目:百合亚目

科:菊科,亚科:管状花亚科

族:千里光族,属:大吴风草属

主要产地

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

形态特征

大吴风草多年生葶状草本。根茎粗壮,直径达1.2厘米。花葶高达70厘米,幼时被密的淡黄色柔毛,后多少脱毛,基部直径5-6毫米,被极密的柔毛。叶全部基生,莲座状,有长柄,柄长15-25厘米,幼时被与花葶上一样的毛,后多脱毛,基部扩大,呈短鞘,抱茎,鞘内被密毛,叶片肾形,长9-13厘米,宽11-22厘米,先端圆形,全缘或有小齿至掌状浅裂,基部弯缺宽,长为叶片的1/3,叶质厚,近革质,两面幼时被灰色柔毛,后脱毛,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茎生叶1-3,苞叶状,长圆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2厘米。头状花序辐射状,2-7,排列成伞房状花序;花序梗长2-13厘米,被毛;总苞钟形或宽陀螺形,长12-15毫米,口部宽达15毫米,总苞片12-14,2层,长圆形,先端渐尖,背部被毛,内层边缘褐色宽膜质。舌状花8-12,黄色,舌片长圆形或匙状长圆形,长15-22毫米,宽3-4毫米,先端圆形或急尖,管部长6-9毫米;管状花多数,长10-12毫米,管部长约6毫米,花药基部有尾,冠毛白色与花冠等长。瘦果圆柱形,长达7毫米,有纵肋,被成行的短毛。花果期8月至翌年3月。

生长习性

大吴风草生于低海拔地区的林下,山谷及草丛。喜半阴和湿润环境;耐寒,在江南地区能露地越冬;害怕阳光直射;对土壤适应度较好,以肥沃疏松、排水好的黑土为宜。

药用价值

大吴风草本种根含千里光酸(二甲基丙烯酸),主治咳嗽、咯血、便血、月经不调、跌打损伤、乳腺炎。叶含挥发油约1%,主要成分为乙烯醛,用于杀虫。

大皱叶草


品种名称大皱叶草

学名Aponogeton boivinianus

植物种类 多年生花卉-水生植物
生物分类水蕹科

产地分布在马来西亚北部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有圆形似碟盘状的球茎,深绿色的叶子,长披针形,长30~45厘米、宽3~6厘米,叶面具有道道皱褶,适合栽植于水草箱中心区域。栽种时,应将球茎放在松软且良好的砂土上。

繁殖方法:繁殖困难,利用球茎繁殖

栽培要点:碳酸盐硬度:2dH~12dH

酸碱度(pH值):6.5~7.5

水温:20~26℃

光照:中、强光照

栽培难易度:普通

布景位置:中景、后景

大叶皇冠草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大叶皇冠草,拼音:dàyèhuángguàncǎo

拉丁学名:Echinodorus macrophyllus

别称:巨叶皇冠草

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亚目:

科:泽泻科,亚科:

族:,属:皇冠草属

形态特征

大叶皇冠草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株高约50-70厘米,叶心形,叶柄上方有刺,5条纵叶脉明显;水中叶呈心形或圆形,绿色,叶柄上有刺。花白色。花季夏季。

生长习性

大叶皇冠草原产圭亚那、巴西西部至阿根廷。

大叶皇冠草图片

大叶猪笼草植物


  • 中文学名大叶猪笼草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目石竹目
  • 科猪笼草科
  • 属猪笼草属
  • 分布区域马来西亚婆罗洲沙巴地区的特鲁斯马迪山

大叶猪笼草为藤本植物。茎可长达10m,直径达10mm,呈圆柱形。节间距可长达35cm。叶片呈椭圆形,可长达60cm,宽至20cm。叶片末端先尖后钝,基部骤缩。叶柄可长达15cm。叶柄包住茎且向外翻,形成两个脊。在中脉的两侧各有1~3条纵脉。笼蔓可长达35cm。

简介

Nepenthesmacrophylla

大叶猪笼草是马来西亚婆罗洲沙巴地区的特鲁斯马迪山(MountTrus
Madi)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在拉丁语中“macro”表示巨大的,“phylla”表示叶片。大叶猪笼草与爱德华猪笼草(N.
edwardsiana)只在捕虫笼和叶片上有些许的差别,所以大叶猪笼草曾被认为是爱德华猪笼草(N.edwardsiana)的一个亚种。

猪笼草科,猪笼草属。多年生草本或半木质化藤本食虫植物。叶互生,长椭圆形,全缘,中脉延长为卷须,末端有一小叶笼,叶笼小瓶状,瓶口边缘厚,上有小盖,成长时盖张开,不能再闭合,笼色以绿色为主,有褐色或红色的斑点和条纹,甚为美观,笼内壁光滑,笼底能分泌粘液和消化液,有气味以引诱小动物,小动物一旦落入笼内很难逸出,终被消化和吸收;
雌雄异株,总状花序,有萼片3—4枚,无花瓣,雄蕊4—24,合生,子房上位,4室;蒴果,种子多数。产我国广东;亚洲热带也有分布。繁殖用扦插或播种。要求用泥炭土、泥炭藓、树叶加上木炭屑、干牛粪碎块和少数沙为栽培材料,栽于木框或漏空花盆中。根黑色,易断,栽植时应多注意。木框悬挂在阴棚或树下,或温室内,稍为遮荫,温度不低于18℃。夏季要高空气湿度和通风;
水分以不含石灰质为佳。生长期用牛粪水作追肥。猪笼草为有趣之食虫植物之一,叶笼大而色美,一些杂交种叶笼可大到可盛300—400毫升的水,在植物园温室中也是引人注意的观赏植物。在华南又作药用。

植物学史

大叶猪笼草且仅分布于特鲁斯马迪山(MountTrus
Madi),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被看作为一个独立的物种。在发现它后不久,它就被认为与基纳巴卢山特有的长毛猪笼草(N.
villosa)是同一个物种。在仓田重夫(ShigeoKurata)1976年所著的《基纳巴卢山的猪笼草(NepenthesofMount
Kinabalu)》中写道:原生地

“特鲁斯马迪山(MountTrus
Madi)坐落于基纳巴卢山的南部,在此有此种猪笼草的原生地。虽然这还未被证实,但它的存在也是可以预料的,因为在这里存在着适合此种猪笼草生长的海拔高度。”

后来,大叶猪笼草又被看作是与之存在着近缘关系的爱德华猪笼草(N.
edwardsiana)的一种个体。大叶猪笼草最早由约翰内斯·马拉维尼(Johannes
Marabini)于1983年3月发现。他还收集到了编号为Marabini2167的模式标本,现存放于德国的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Universityof
Erlangen-Nuremberg)。4年后,马拉维尼将其分为爱德华猪笼草(N.edwardsiana)的一个亚种。

物种命名与论述出处

在安西娅·飞利浦(AntheaPhillipps)和安东尼·兰博(Anthony
Lamb)1996年发表的著作《婆罗洲的猪笼草(Pitcher-PlantsofBorneo)》中对大叶猪笼草进行了表述,并将其命名为“Nepenthes
macrophylla(Marabini)Jebb&Cheekined”。植物学家马修·杰布(Matthew
Jebb)和马丁·奇克(Martin
Cheek)在1994年就有意要将大叶猪笼草提升为一个独立的物种,并在他们1997年的论文中论述了自己的观点。查尔斯·克拉克(Charles
Clarke)也支持这个观点,他指出爱德华猪笼草(N.edwardsiana)与长毛猪笼草(N.villosa)比爱德华猪笼草(N.
edwardsiana)与大叶猪笼草更相似,而爱德华猪笼草(N.edwardsiana)与长毛猪笼草(N.
villosa)已被分为两个独立的物种,为什么大叶猪笼草就不应该独立为一个物种呢。

形态特征

捕虫笼

大叶猪笼草的捕虫笼很坚硬,为木质。地面笼和下位笼为短圆柱形,捕虫笼中部有一个笼肩。它们很巨大,可高达35cm,宽至15cm。地面笼的下半部凸起。在每个捕虫笼的前部都有一对不宽于10mm的翼。笼口为卵形,倾斜。唇向外反卷成圆柱形,唇上有高度发达的唇肋,在唇的内缘有向下尖出的唇齿。盖子前部为卵形,很宽大,基部为心形。在盖子基部的后方有一个不分叉的笼蔓尾,长度不超过9mm。上位笼大多数方面类似于下位笼。区别在于,上位笼更类似于圆柱形,翼退化为一对隆起,且笼肩更靠上。大叶猪笼草捕虫笼的颜色有很多种,但黄色的比红色的数量更大。

花序

大叶猪笼草的花序为总状花序。花梗可长达23cm,直径5mm。花轴可长达55cm。每一个小花梗带一朵花,有苞片,长达16mm。萼片为椭圆形,长达6mm。大叶猪笼草植株的大部分都披被着很短且易脱落的毛被。

生态学

大叶猪笼草仅存在于婆罗洲的沙巴地区的特鲁斯马迪山(MountTrusMadi)山顶。而就算是附近同一海拔的潘那索维坦山(Mount
Pinesowitan)山顶上也不存在。海拔2200~2400m是最适宜大叶猪笼草生长的海拔范围,但其也可在海拔2000~2600m的地区存活。在特鲁斯马迪山大叶猪笼草分布于2200~2642m的山顶之间。
大叶猪笼草生长于山脊顶部长满水苔的山地森林里的植被中,这些植被主要由薄子属(Leptospermum)和杜鹃属(Rhododendron)的植物组成。像其他高地猪笼草一样,大叶猪笼草原生地的昼夜温差很大,中午最高温可达30℃,而晚上最低只有5℃。特鲁斯马迪山的山顶常常云雾缭绕,其空气湿度相当的高。

生长环境

大叶猪笼草既能沿地面匍匐生长,也可以作为一个附生植物攀附于其他植物身上。大叶猪笼草与劳氏猪笼草(N.lowii)和毛盖猪笼草(N.
tentaculata)生存于同一地区。劳氏猪笼草(N.lowii)与大叶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被称为特鲁斯马迪山猪笼草(N.×
trusmadiensis)。

濒危等级

由于大叶猪笼草的分布狭窄,且特鲁斯马迪山没有得到像基纳巴卢山那样的保护,所以大叶猪笼草被列入《200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濒危物种名录(2006
IUCNRedListofThreatenedSpecies)》,等级为极危(Critically
Endangered)。而植物学家查尔斯·克拉克(CharlesClarke)在1997年依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标准(IUCN
criteria)在一个非正式的评估中曾将大叶猪笼草列入濒危等级。克拉克说:“要想让这个物种在野外延续至下个世纪,就需要大力度的保护。”大叶猪笼草遭受各样的威胁,包括过度采集和登山者造成的原生地破坏。这些人类的活动让大叶猪笼草的种群数量大大的下降,它已被认为是婆罗洲最濒危的高地猪笼草。

杂交种

自然杂交种
N.lowii×N.macrophylla

别名:特鲁斯马迪山猪笼草(Nepenthes×trusmadiensis)简称:TM

目前在野外只发现了大叶猪笼草与劳氏猪笼草(N.lowii)的自然杂交种。1983年,劳氏猪笼草(N.
lowii)与大叶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由约翰内斯·马拉维尼(JohannesMarabini)和约翰·布里格斯(John
Briggs)在特鲁斯马迪山(MountTrusMadi)上发现。之后,马拉维尼给这个物种命名为特鲁斯马迪山猪笼草(N.×
trusmadiensis)。布里格斯1984年再次来到特鲁斯马迪山,但发现其只剩下一小群了。

特鲁斯马迪山猪笼草

特鲁斯马迪山猪笼草的叶片可长达50cm。它是婆罗洲的猪笼草中可以长出巨大笼子的品种之一,捕虫笼高度可达35cm。它的形态为劳氏猪笼(N.
lowii)草与大叶猪笼草的混合型。它的盖子和劳氏猪笼草(N.
lowii)一样外翻,且在盖子下表面有短毛。唇有突出的唇齿和楞,但并不类似于大叶猪笼草的形状。它的花序可达50cm长,每个小花梗有两朵花。除了捕虫笼之外,植株的其他部分并不是很巨大。

特鲁斯马迪山猪笼草(N.×trusmadiensis)仅分布于特鲁斯马迪山海拔2500~2600m的山顶地区。

相关物种

大叶猪笼草与爱德华猪笼草(N.edwardsiana)和长毛猪笼草(N.villosa)之间存在着近缘关系。

长毛猪笼草

大叶猪笼草与它们的区别在于唇的结构。虽然它们的唇都非常的发达,但大叶猪笼草的唇肋和唇齿都较短,且间距较宽。大叶猪笼草的笼口比爱德华猪笼草(N.
edwardsiana)和长毛猪笼草(N.
villosa)都更倾斜。笼口为缓缓倾斜至盖子基部的,不会在某个位置突然变陡而形成一个明显的唇颈。大叶猪笼草的盖子更宽且为卵形。爱德华猪笼草(N.
edwardsiana)与大叶猪笼草的下位笼很相似,但后者的笼肩更靠上。它们的上位笼的区别更明显,大叶猪笼草的为长卵形。正如大叶猪笼草的名字,它的叶片非常巨大,长度最多可为爱德华猪笼草(N.
edwardsiana)和长毛猪笼草(N.villosa)的两倍。

爱德华猪笼草

爱德华猪笼草(N.edwardsiana)和长毛猪笼草(N.villosa)至分布于基纳巴卢山的超基性土壤(ultramafic
soils)中,而大叶猪笼草只分布于特鲁斯马迪山(MountTrusMadi)山顶附近的砂质土壤中。植物学家马修·杰布(Matthew
Jebb)和马丁·奇克(MartinCheek)还认为,大叶猪笼草与菲律宾巴拉望(Palawan)特有的惊奇猪笼草(N.
mira)之间存在着近缘关系。

大猪笼草Nepenthes. distillatoria


  • 中文学名大猪笼草
  • 拉丁文名Nepenthes.distillatoria
  • 别名水罐植物、猴水瓶、猴子埕、猪仔笼、忘忧草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目石竹目
  • 科猪笼草科
  • 属猪笼草属
  • 分布区域苏拉威西、新几内亚和摩鹿加群岛

是一种广布于苏拉威西、新几内亚和摩鹿加群岛的热带食虫植物。为多年生藤本植物,茎木质或半木质,有些野生植株可长达20米,攀援于树木。猪笼草为附生性植物,常生长在大树林下或岩石的北边,自然条件属半阴。

形态特征

一、茎

猪笼草为多年生的藤蔓植物,其茎相当粗,直径可以超过5
公分,长度超过10公尺,有些种类甚至可超过20公尺。猪笼草可攀附旁边的灌木或乔木,也可以在地面上匍匐生长。

猪笼草的茎上,每一个节在靠近叶柄处都会含有一个生长点,通常都会呈现一个小突起,但并不会萌发。这是因为在植株最顶端的芽具有顶芽优势(apical
dominance),会抑制其下端侧芽的萌发。如果因为意外的损伤或是人为的修剪,使猪笼草失去顶芽,则最靠近顶芽的侧芽就会开始萌发、生长。有时,刚萌发的侧芽还不够大,还没有能力去抑制其下端其他的侧芽,此时,当猪笼草失去顶芽时,有时候会因此使许多侧芽开始萌发起来。若侧芽发育得够大,则其他还未萌发的侧芽便会受到抑制,无法萌发。

猪笼草的茎会因位置的不同而表现出不一样的特性。靠近地表处的茎,其节间很短,而且叶的分布方式近似轮生,而这些叶柄会产生低位瓶。如果一棵只有产生低位瓶的猪笼草,会在生活几年后,原先只产生低位瓶的茎会转变成为产生高位瓶的茎;产生高位瓶的茎会开始有不一样的转变,其节间的距离会加大许多,使茎能更加伸长,有助于植株向上生长,叶子的排列方式也变为互生。产生高位瓶的茎将会产生花茎,亦可说高位瓶的茎一直向上攀附生长,为的是能使花能够在阳光下盛开。花谢之后,茎还能继续向上生长;有开过花的茎,在接下来的几年内都会开花。在这段期间,猪笼草的基部有时会再产生侧枝,称作分叶(tiller),由于这时的猪笼草已长得很高大,累积很多养分,因此基部长出来的侧枝会很快地产生巨大的叶柄及低位瓶;再过几年,这个产生低位瓶的侧枝也开始长出高位瓶,如此而不断周而复始,最后,一株猪笼草会长成一大丛的模样。生长多年的猪笼草其主干会相当粗,而且在近土表的主干上会产生十几根侧枝,所以整个猪笼草可以长得十分巨大,可长出数百片叶柄和上百个瓶子;在原产地常可见到生长多年的猪笼草,在靠近地表处产生巨大的低位瓶,而攀附在树上的茎则垂吊着许多高位瓶。然而,在园艺上,可能会因为人为的修剪或经常扦插,使得猪笼草无法长得巨大,而且因为栽培时间不够久,无法产生高位瓶的茎,而只产生低位瓶子,也无法开花。

二、叶

猪笼草的叶子,事实上是叶柄;真正的叶子,是叶柄末端形成的瓶状捕虫器。猪笼草的叶柄形状通常呈椭圆形到箭形,长10cm–25cm,宽4ccm–
8cm。叶柄上有一条粗大的叶脉通过,叶脉最后穿出叶柄,而成为卷须(tendril),卷须可以用来攀附其他的物体,使猪笼草可以向高处生长。在卷须的末端会形成一个瓶状的捕虫器。

猪笼草的叶子为互生,其叶柄通常呈现绿色或黄绿色,叶柄的质感又可再分为纸质和腊质;纸质的叶柄有时候还会覆上一层细毛,腊质的叶柄则不会有毛。通常一个叶柄只会产生一个瓶子,若瓶子老了、枯萎,或是因故损坏了,原来的叶柄并不会再长出新的瓶子,只有新的叶柄才会长出新的瓶子。

猪笼草的瓶子是来自于卷须的末端。当一片叶柄新长出来时,在末端的卷须便已带有一个瓶子的芽。在初期,这个芽的表面覆有一层细毛,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逐渐消失。瓶子的芽一开始是褐色、扁的,成长到1~2公分长时,渐渐转绿,并开始膨胀起来。在瓶盖打开前,瓶子会先产生其特有的颜色与花纹、斑点,此时的瓶子即将成熟;瓶盖打开后,瓶口的唇会向外翻,并开始呈现色彩,此时的瓶子的成熟速度加快,约几天后即可开始捕虫。

猪笼草会产生两种形态的瓶子。靠近地表的叶柄会产生低位瓶(lowerpitcher),在植株上端则会产生高位瓶(upper
pitcher)。低位瓶外形较胖、较圆且较大,在瓶子的表面,常会有两道平行的翼(wing)自瓶口延伸,向下汇集于瓶底。产生低位瓶的茎其节间通常较短,且其叶片的排列会呈辐射状,或者说看起来像是轮生状。低位瓶的卷须通很短,而且不太会去攀附其他物体。

远离地表的茎将会产生高位瓶。高位瓶叶柄的卷须比较长,同时会去攀附其他的物体,以便使植株能向上生长。高位瓶的卷须还有一个特性,若是其没有攀附到任何物体,它仍会自行卷一圈,成为卷须环(tendril
loop),之后,才长出瓶子。高位瓶的形态也有很大的转变,其瓶身较低位瓶来的瘦长,也比较小,翼较为不明显。有些品种的高位瓶的颜色将会比其低位瓶来得平澹。由于猪笼草会产生不同形态的瓶子,因此常会造成分类上的困扰,使人误以为是两种不同品种的猪笼草。

三、花

猪笼草是雌雄异体植物,也因此必须要有两株不同性别的植株才能授粉。在野外,雄性的猪笼草数量约占70%,雌性则为30%。由于猪笼草生长在低纬度的地区,这里没有明显的四季区别,因此猪笼草整年都能开花,只要高位瓶的茎能够形成,就有可能开花。

猪笼草的花序属于无限花序中的总状花序,由茎顶抽出一根约20到30公分长的共同花轴,上面着生许多花梗近乎等长的小花,数量可能从十数朵到上百朵;花开的次序由底部开始,终止于最顶端的花。

每一朵小花并没有花瓣,那些看似花瓣的构造事实上是花萼;每朵小花含有4片花萼。雄花含有一根雄蕊,其花药上覆满一层黄色的花粉;雌花则含有一根雌蕊,雌蕊的柱头是绿色的,并带有黏性,用以黏住花粉。猪笼草通常藉由风来传送花粉,但其小花的花萼会分泌花蜜,可吸引昆虫前来授粉。

当雌花授粉后,其子房便开始膨大、转成褐色;当果实成熟后,会裂开,释出数百粒微细的种子,随着风飘向远方。

猪笼草的花并没有什么观赏价值,花朵小且平澹,只有少数品种的花较为鲜艳,此外,猪笼草的花还会散发出不太好闻的味道。

分布情况

猪笼草原产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中国、澳大利亚等热带地区;东至新喀里多尼亚——维耶亚猪笼草(N.
vieillardii),西至马达加斯加——马达加斯加猪笼草(N.madagascariensis)与马索亚拉半岛猪笼草(N.
masoalensis)和塞舌尔——伯威尔猪笼草(N.pervillei),南至澳大利亚北部——罗恩猪笼草(N.rowanae)和坚韧猪笼草(N.
tenax),北至中国南部——奇异猪笼草(N.mirabilis)、印度——印度猪笼草(N.khasiana)和斯里兰卡——滴液猪笼草(N.
distillatoria)。在马来群岛的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岛上存在着大量形态多样性极高的猪笼草,尤其是在婆罗洲的山地雨林中。但大多数猪笼草都为当地的特有种,甚至只出现于几个山区中。由于它们分布范围的狭窄和当地交通的不便,导致部分猪笼草很难再次于野外观察到。例如迪安猪笼草(N.
deaniana)再次在野外发现时已距离首次发现100年了。大约有10种猪笼草的原生地仅局限于一些孤岛或小群岛上。

生长环境

猪笼草原产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的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不耐寒,怕干燥和强光。

猪笼草的生长适温为25~30℃,3~9月为21~30℃,9月至翌年3月为18~24℃。冬季温度不低于16℃,15℃以下植株停止生长,10℃以下温度,叶片边缘遭受冻害。

猪笼草对水分的反应比较敏感。猪笼草在高湿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生长期需经常喷水,每天需4~5次。如果温度变化大,过于干燥,都会影响叶笼的形成。

猪笼草为附生性植物,常生长在大树林下或岩石的北边,自然条件属半阴。夏季强光直射下,必须遮荫,否则叶片易灼伤,直接影响叶笼的发育。但长期在阴暗的条件下,叶笼形成慢而小,笼面彩色暗淡。

土壤以疏松、肥沃和透气的腐叶土或泥炭土为好。盆栽上常用泥炭土、水苔、木炭和冷杉树皮屑的混合基质。

猪笼草以其原生地海拔的不同。以海拔1200m为标准,分为低地猪笼草和高地猪笼草。

品种分类

N.aptera

N.adnata

红猪笼草(N.alata)

N.albomarginata

瓶状猪笼草(N.ampullaria)

N.anamensis

N.angasanensis

N.argentii

N.aristolochioides

N.bellii

N.benstonei

二距猪笼草(N.bicalcarata)

N.bongso

N.boschiana

N.burbidgeae

N.burkei

N.campanulata

N.clipeata

N.danseri

N.deaniana

N.densiflora

N.diatas

N.distillatoria

N.dubia

N.edwardsiana

N.ephippiata

N.eustachya

N.eymae

N.faizaliana

N.fallax

N.fusca

N.glabrata

N.glandulifera

N.gracilis

N.gracillima

N.gymnamphora

N.hamata

N.hirsuta

N.inermis

N.insignis

N.izumiae

N.jacquelineae

卡西猪笼草(N.khasiana)

N.klossii

N.lamii

N.lavicola

N.longifolia

劳氏猪笼草(N.lowii)

N.macfarlanei

N.macrophylla

N.macrovulgaris

N.madagascariensis

N.mapuluensis

N.masoalensis

N.maxima

N.merrilliana

N.mikei

N.mindanaoensis

N.mira

奇异猪笼草(N.mirabilis)

N.mollis

N.muluensis

N.neoguineensis

N.northiana

N.ovata

N.paniculata

N.papuana

N.pervillei

N.petiolata

N.philippinensis

N.pilosa

N.platychila

N.pyriformis

N.rafflesiana

拉贾猪笼草(N.rajah)

N.rajah

N.rajah

N.reinwardtiana

N.rhombicaulis

血红猪笼草(N.sanguinea)

N.saranganiensis

N.sibuyanensis

N.singalana

N.spathulata

N.spectabilis

狭针猪笼草(N.stenophylla)

N.sumatrana

N.talangensis

N.tentaculata

N.tenuis

N.thorelii

N.tobaica

N.tomoriana

N.treubiana

N.truncata

N.veitchii

N.ventricosa

N.vieillardii

长柔猪笼草(N.villosa)

N.vogelii

N.Xiphioides

栽培技术

一、栽培方法

栽培介质

猪笼草喜欢排水性、透气性较好的栽培介质,常用的栽培介质有泥碳土、椰纤和一些大颗粒的栽培介质,通常都是将这些栽培介质溷合使用。水苔也是常见的栽培介质,不过,水苔会有酸败的问题,通常半年到一年后必须换新。所以,水苔比较适用在扦插或是小苗的栽培。

浇水

猪笼草对栽培介质的水份含量是属于较低的,猪笼草通常较不喜欢过度潮湿的栽培介质,因此,采用浇水的方式会比较适合猪笼草。不过,仍然可用浸水法来供水,只是需要改良栽培介质的透气性,增加大颗粒栽培介质的比例,以免栽培介质过湿。使用浸水法的一个潜在问题是盐份的累积。由于猪笼草的栽培期间很长,盐份累积在栽培介质中便成为明显的问题,此时在栽培介质的表面上会出现许多黄白色的垢,这便是水中的盐份沉淀下来了,当然了,这样的环境便造成猪笼草生长不良。此时,可将表层的栽培介质去掉,重新铺上一层新的栽培介质便能改善。

温度

猪笼草分布的高度很广,从平地到三千公尺的高山都有。在园艺上,依据其海跋高度的分布而分成两大类:高地种(highland)和低地种(low
land)。生长在一千公尺以上高山的猪笼草便是高地种,其栽培温度为白天21度,夜间10度;生长在平地或低于一千公尺高山的猪笼草为低地种,其栽培温度为白天29度,夜间21度。

高地种的猪笼草对温度的要求很严格;温度的控制往往是栽培成功的关键。在台湾,想要栽培高地种猪笼草非得要用冷气降温不可。栽培量不多时,可以买个贩卖饮料用的冰箱,也就是那种有玻璃门的冰箱,如此灯光便可以从外面照射进去。冰箱的温度可以在购买时请人先设定好栽培所需要的温度。如果没有做到温度控制,则只有少数能耐热的高地种猪笼草能在台湾栽培,但在夏季时会因为高温而生长不良,只有到冬季时才会正常生长。平地种猪笼草由于生长在较为温暖的地方,所以在台湾的冬季常会因为气温过低而停止生长。

日夜温差对于猪笼草的生长可能有所帮助,季节的变化可能不是那么重要。猪笼草大多生长在低纬度地区,这些地方四季的变化不明显,整年的温度不会有太大的差异。然而,许多猪笼草生长在高山上或内陆,其特点是日夜温差大,可达10度以上。许多猪笼草在台湾栽培总是难以种得漂亮,可能是因为台湾的日夜温差不够大的关系;有些以冰箱恒温栽培高地种猪笼草的玩家也常提到猪笼草的生长缓慢。或许以人工控制方式制造出日夜温差可以加速猪笼草的生长。

光照

猪笼草对光照的需求有很大的不同。有些猪笼草生活在较阴暗的森林底部,有些猪笼草生长在稍有遮荫的树林下,也有猪笼草攀附到树梢上或生长在山壁上,接受大量的日照。基本上,猪笼草喜欢明亮的光照,在栽培上尽量种在明亮的地方为原则,再视品种来决定能不能去晒太阳。要注意的是猪笼草可能会有晒伤的问题,如果发现叶柄的边缘发生枯萎、焦黑的现象就是晒伤了,必须要遮荫。

湿度

空气的湿度是影响猪笼草是否能够正常结出瓶子的关键。

通常生长在较为潮湿的地区,湿度至少要60%。因此在栽培上,许多人总是会遇到一个难题,就是为什么猪笼草不会长出新的瓶子出来;瓶子往往还没长大,便有如焦掉一般枯萎了。猪笼草不长瓶子,关键就在于环境太过干燥,但这并非是指水浇得不够,而是空气的湿度太低了。要提高空气的湿度,可以用透明塑胶袋将猪笼草整个罩住,如此就能轻易地得到一个高湿度的环境;将猪笼草放在水族箱中,或者摆在角落,只要减少通风,湿度便会提高。不过,猪笼草也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只要瓶子能长出来后,可试着逐渐减少空气的湿度,让猪笼草在较为干燥的地方也能长出瓶子来。

施肥

栽培猪笼草并不需要特别去喂它,栽培在室外的猪笼草通常能自行捉到昆虫。想要人工喂食也没什么不好,至于要喂哪一种昆虫并没有什么限制,但不建议喂太多或太大的昆虫,例如蟑螂。因为像蟑螂这样大的昆虫要完全被消化完需要数个星期,在这段期间被分解的昆虫所散发出来的腐臭气味可是会令人无法领教。

如果猪笼草有虫吃,就不用再施肥了。不过,在室内栽培时,通常不会有足够的昆虫可供猪笼草捕捉,而且,为了顾及室内的卫生,可以改为对猪笼草施肥以补充养分。猪笼草只能接受叶面喷洒的速效型肥料,绝对不可将肥料施用到土中。市售的花宝R便是用作叶面喷洒的肥料,在选购上以含氮量较高的花宝五号最为适合。由于食虫植物比较不耐高浓度的肥料,为了安全起见,应依据其使用量再多稀释几倍。例如,肥料的使用说明上注明其使用量为稀释1000倍时,则用于猪笼草上可能要稀释到4000倍。将稀释好的肥料以喷雾器均匀地喷洒在整株猪笼草上,将其喷湿即可。除了用叶面喷洒肥料之外,还可以用缓效性的基肥,直接投入猪笼草的瓶子内来供给养份。为避免环境卫生问题,最好还是采用化学肥料,花市中常见的「魔肥」便是缓效性的化学基肥。只要将一小粒魔肥投入一个瓶子,一株猪笼草只要只个瓶子有施肥即可。

注意事项

猪笼草是多年生植物,而且会长得很大。如果希望猪笼草能长出巨大的瓶子,就必须考虑给猪笼草一个稳定的栽培环境。猪笼草是藤蔓植物,必须有所依附才能站立,因此需要给猪笼草搭设支架。为了立支架,需采用较大的花盆,另一方面采用较大的花盆可盛装较多的栽培介质,使花盆稳、重,可支持大棵的猪笼草而不致被风吹倒。

二、繁殖方法

有性繁殖

想用种子来繁殖猪笼草是非常麻烦的。这是因为猪笼草是雌雄异株的植物,想要猪笼草结种子,必须要拥有两种性别的植株。然而,雌性的猪笼草较为少见,因此一般少量栽培者不易使猪笼草结出种子。

猪笼草的种子不耐保存。虽然有人使用冰箱冷藏(4°C)猪笼草种子可以保存一年[Pietropaolo,JandP.Pietropaolo.
1986],但普遍的说法是顶多只能保存几个星期,甚至低温会加速低地种猪笼草种子的死亡[Amato,P.D.
1998]。因此,猪笼草的种子成熟后应该立刻播种;在网路购买猪笼草的种子可能会因为已摆放过久,而使得发芽率大大降低。所以了,若有猪笼草的种子时,必须尽早播种。

猪笼草的种子因为非常细小,因此播种时最好使用沙或泥碳土等颗粒比较细的栽培介质,以免种子掉入细缝中。在播种时为了使种子能够均匀地散布在盆土,可将种子与少量的沙溷匀,再洒到土上。栽培介质必须保猪笼草的形态

无性繁殖

常用扦插和压条繁殖。

扦插法:基本上就是将一段猪笼草的茎插到栽培介质中,就会长成一株完整的植株。进行猪笼草的扦插时要注意几项要点:首先,切下来的枝条一定要带有「节」,也就是说切下来的那一段枝条上一定要带有一片叶子。这是因为节上带有「生长点」,而新芽将从生长点上形成。如果只切取节与节之间的部分,那这不带生长点的枝条是长不出新芽来的。其次,因为扦插的枝条没有根,无法有效提供植株足够的水份,因此,用来茎插的枝条不要带有太多的叶子,以免过多叶子使植株散失水份。最适当的枝条长度是带有两、三个节的枝条。由于叶子会消秏大量的水份,因此必须将扦插用的枝条上面的叶片剪掉一部分,做法是将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叶柄以与叶脉垂直的方向剪去,使枝条只带有一部分的叶柄。剪掉一部分的叶子对于扦插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因为舍不得瓶子而使扦插失败。但是,也不要将全部的叶子完全剪掉,这是因为叶子能制造长出新芽与根所需要的养分及生长激素;没有叶子的枝条会难以再生的。

切取枝条的时,应使切口平整,所以应使用园艺专用的剪刀或是锋利的刀子,以与茎呈垂直方向切断枝条。不要斜切枝条,以减少枝条受伤的面积,更不要使用钝的工具来切枝条,否则破碎的切口会使植物更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感染。

然后,将处理好的枝条插到栽培介质中,如果枝条只有一个节,则枝条插入土中的深度以能使节露在土面上最适合;若枝条带有两、三个节,则最下面的节要插到土中。用来扦插的栽培介质最好要使用干净一点的介质,以减少土中真菌或细菌感染植株的机会。水苔是常用的栽培介质,也可以使用新的、未用过的泥碳土。将茎插入栽培介质前,可以将茎的切口沾上一些发根剂,可提高茎插的成功机会。使用杀真菌剂可以减少枝条受到真菌感染的机会,但因为杀真菌剂对人类的毒性很强,尽量不要使用。

最后,将插到栽培介质中的枝条放置在高湿度的环境下。无论什么品种的猪笼草的扦插都需要高湿度,可用透明塑胶袋罩住植株以提高湿度。至于栽培温度则要参考各品种的特性,高地种与低地种的茎插应分别使用其最适当的栽培温度,因此可以将扦插的枝条放在原来母株的附近。扦插的枝条需要明亮的光线,但绝不可让阳光直接照射在枝条上,以免过热。通常可使用遮光网来减少光照强度,也可以将枝条置于其他较高大植物的阴影下来培养。

新芽与根的再生是一项缓慢的过程,通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由于无法观察到根的发育状况,因此新芽的形成可以视为茎插成功与否的指标。基本上,若扦插成功,则最顶端的节上便会产生一个小突起,随着时间日渐膨大,而成一个新芽;等到新芽产生二到三片叶子后,可视需要进行移植,环境湿度也可以不用那么高了。

扦插繁殖:在5~6月进行。选取健壮枝条,剪取一叶带一段茎节为插穗,叶片剪去一半,基部剪成45°斜面,用水苔将插穗基部包扎,放进盛水苔和盆底垫小卵石的盆内,并用塑料大口袋连盆和插穗包起来,保持100%空气湿度。插后保持30℃高温,约20~25天可生根。

空中压条法:有些品种的猪笼草其扦插的成功率较低,因此可以改用空中压条法来繁殖猪笼草。选择一段接近末稍的枝条,在其顶芽下端约两、三个节间进行环状剥皮;剥皮的厚度约为茎的直径的四分之一;亦可切出一个深度达茎的直径二分之一的切口,可得到与环状剥皮一样的效果。将茎上的切口涂上一些发根剂与杀真菌剂,再包上一层厚厚的湿水苔,其厚度至少要有5公分以上,最外层则用一层塑胶袋包住,以防止水份蒸发。由于根部都要在黑暗处才会生长,因此需要再包一层铝箔纸以避光。

切口处约要等二到四个月才会长出根来,切记不可经常打开检视,以免使植物的组织受伤。在这一段期间,必须要维持水苔的湿度,不要干掉。等到根长出来之后,便可将这一枝条自母株上切下来单独栽培。
,同时空气湿度也要很高,可以使用一个透明的容器盖在盆上,以提高湿度。猪笼草的发芽需要光照,因此放在明亮的地方有助发芽;不可让阳光直接照射在种子上,否则强光带来的高热会杀死幼苗。由于猪笼草有高地种和低地种的分别,在播种上也应要视品种而提供适当的温度。

猪笼草需要较长的时间才会发芽,约六个星期。发芽后就不需要很高的空气湿度,因此可以将原本盖在盆土上的透明容器取走。幼苗非常脆弱,因此在浇水或施肥时必须特别小心;一个月施肥一次。约半年到一年后,就可以将小苗进行移殖,以免过于拥挤;亦可单独栽培每一株小苗。

压条繁殖:在生长期于叶腋的下部割伤,用苔藓包扎,待生根后剪取盆栽。

三、栽培管理

盆栽猪笼草常用12~15厘米吊盆,必须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生长期需经常喷水。猪笼草的营养除通过叶笼吸取外,在植株基部需补充2~3次氮素肥料。盛夏期必须遮荫,防止强光直射下,灼伤叶片。秋冬季应放阳光充足处,有利于叶笼的生长发育。每年2月在新根尚未生长时进行换盆。幼苗一般栽培3~4年才能产生叶笼。

四、病虫害防治

常有叶斑病和介壳虫危害。叶斑病用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介壳虫用40%乐果乳油2000倍液喷杀。

五、产后处理

猪笼草美丽的叶笼特别诱人,是目前食虫植物中最受人喜爱的种类。常用于盆栽或吊盆观赏,点缀客室花架、阳台和窗台,悬挂小庭园树下和走廊旁,十分优雅别致。

主要价值

20世纪90年代以后,从世界引进猪笼草优良品种,主要用于花卉展览。湛江园林界如何让有趣的猪笼草进入千家万户,成为盆栽花卉之一,不失为猪笼草的一个发展方向。

《大皱边草》由植物大全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大叶植物养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