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石楠的养护方法。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倒卵叶石楠Photinia lasiogyna (Franch.) Schneid.》,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中文学名倒卵叶石楠拉丁文名Photinialasiogyna(Franch.)Schneid.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蔷薇目亚目蔷薇亚目科蔷薇科亚科苹果亚科属石楠属种倒卵叶石楠分布区域产于中国江西、湖南、浙江、四川、云南、贵州。

倒卵叶石楠是一种蔷薇科、石楠属植物,高1-2米,小枝幼时疏生柔毛,老时无毛,紫褐色。叶片革质,倒卵形或倒披针形,花成顶生复伞房花序,直径3-5厘米;苞片及小苞片钻形,萼筒杯状,萼片阔三角形,花瓣白色,倒卵形。果实卵形,红色,有显明斑点。花期5-6月,果期9-11月。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1-2米;小枝幼时疏生柔毛,老时无毛,紫褐色,具黄褐色皮孔。叶片革质,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5-10厘米,宽2.5-3.5厘米,先端圆钝,或有凸尖,基部楔形或渐狭,边缘微卷,有不显明的锯齿,上面光亮,两面皆无毛,侧脉9-11对,不显明;叶柄长15-18毫米,无毛。

花成顶生复伞房花序,直径3-5厘米,有绒毛;苞片及小苞片钻形,长1-2毫米;花梗长3-4毫米;花直径10-15毫米;萼筒杯状,有绒毛;萼片阔三角形,外面有绒毛;花瓣白色,倒卵形,长5-6毫米,宽3-4毫米,无毛,基部有短爪;雄蕊20,较花瓣短;花柱2-4,基部合生,子房顶端有毛。果实卵形,直径4-5毫米,红色,有显明斑点。花期5-6月,果期9-11月。

(注:倒卵叶石楠图册资料来源)wwW.zW59.COm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960-2550米丛林中。

喜光稍耐荫,深根性,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湿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微酸性的砂质土壤最为适宜,能耐短期-15℃的低温,喜温暖、湿润气候。萌芽力强,耐修剪,对烟尘和有毒气体有一定的抗性。

分布范围

产于中国江西、湖南、浙江、四川、云南、贵州。

主要价值

石楠枝繁叶茂,枝条能自然发展成圆形树冠,终年常绿。其叶片翠绿色,具光泽,早春幼枝嫩叶为紫红色,枝叶浓密,老叶经过秋季后部分出现赤红色,夏季密生白色花朵,秋后鲜红果实缀满枝头,鲜艳夺目,是一个观赏价值极高的常绿阔叶乔木,作为庭荫树或进行绿篱栽植效果更佳。根据园林绿化布局需要,可修剪成球形或圆锥形等不同的造型。在园林中孤植或基础栽植均可,丛栽使其形成低矮的灌木丛,可与金叶女贞、红叶小檗、扶芳藤、俏黄芦等组成美丽的图案,获得赏心悦目的效果。[4]

近种区别

该种和椭圆叶石楠P.beckiiSchneid.相近,但该种叶片为倒卵形或倒披针形,边缘有钝锯齿,叶柄较长,花朵较大,萼筒有绒毛,易和后者区别。

小编推荐

狭叶冬青Ilex fargesii Franch.


    中文学名狭叶冬青拉丁文名IlexfargesiiFranch.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无患子目科冬青科属冬青属种狭叶冬青分布区域分布于中国陕西、湖北、甘肃和四川。

狭叶冬青(学名:IlexfargesiiFranch.)是常绿乔木,高4-8米,全株无毛;叶片近革质,倒披针形或线状倒披针形,花序簇生于二年生枝叶腋内,花白色,芳香。花萼盘状,裂片近圆形,花瓣4,倒卵状长圆形,子房卵球形,果序簇生,果球形,花期5月,果期9-10月。生于海拔1600-3000米的山地林中或山坡灌丛中,分布于中国陕西、湖北、甘肃和四川。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4-8米,全株无毛;小枝褐色或栗褐色,圆柱形,无毛,具横皱纹,三角形凸起的叶痕和皮孔,幼时绿色,具纵棱脊;顶芽狭圆锥形,急尖。叶生于1-3年生枝上,叶片近革质,倒披针形或线状倒披针形,长5-13(-16)厘米,宽1.5-2.5(-3.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钝,边缘中部以上具疏细锯齿,中下部全缘,叶面绿色,背面浅绿色,主脉在叶面狭凹陷,背面隆起,侧脉每边8-10条,在叶面明显,背面突起,网状脉在叶面不明显,背面明显;叶柄长8-16毫米,上面具槽,顶部具叶片下延的狭翅,无毛。

花序簇生于二年生枝叶腋内,花白色,芳香。雄花:每束的单个分枝为具3花的聚伞花序,总花梗长约1毫米,无毛,苞片膜质,三角形,具缘毛,花梗长约2毫米,无毛,近基部具2枚三角形或阔三角形、具缘毛的小苞片;花萼盘状,直径约2毫米,4浅裂,裂片近圆形,长约1毫米,具疏缘毛;花冠直径约5毫米,花瓣4,倒卵状长圆形,长约2-2.5毫米,宽约1.5毫米,具缘毛,基部稍合生;雄蕊长为花瓣的3/4,花药长圆形;退化子房卵状圆锥形,先端钝,微4裂。雌花:单个分枝具1花,花梗长2-3毫米,中下部具2枚小苞片;花萼与雄花相同;花瓣长圆形,长约2毫米,分离;退化雄蕊长不及花瓣,败育花药箭头形;子房卵球形,直径1.2-2毫米,柱头盘状。

果序簇生,单个分枝具1果,果柄长5-7毫米,无毛,中下部具宿存小苞片;果球形,直径5-7毫米,成熟时红色,具纵条纹,宿存柱头薄盘状,4浅裂,宿存花萼平展;分核4,长圆形,长4-4.5毫米,背宽3-3.5毫米,背面凸起,具掌状条纹和沟,两侧面具纵条纹及沟或有时具网状沟纹,内果皮木质。花期5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600-3000米的山地林中或山坡灌丛中。

分布范围

产于中国陕西南部(大巴山、平利、镇坪)、甘肃南部(武都、文县)、湖北西部(鹤峰、宣恩、巴东、兴山、神农架、竹溪)和四川。

近种区别

狭叶冬青与康定冬青(IlexfranchetianaLoes.)相似,但该种的叶较狭,宽1.2-2.5(-3.7)厘米,叶缘中下部全缘,上部具细锯齿;而后之叶较宽(2-4.2厘米),叶缘全部具细锯齿。

光叶石楠Photinia glabra (Thunb.) Maxim


    中文学名光叶石楠拉丁文名Photiniaglabra(Thunb.)Maxim别名扇骨木,光凿树,红檬子,石斑木,山官木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蔷薇目亚目蔷薇亚目科蔷薇科亚科蔷薇亚科属石楠属种光叶石楠分布区域产中国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生于山坡杂木林中,海拔500-800米。分布日本、泰国、缅甸

光叶石楠(学名:Photiniaglabra(Thunb.)Maxim.)蔷薇科石楠属的植物。常绿乔木,高可达7米;老枝灰黑色,无毛,皮孔棕黑色,散生。叶片革质,幼时及老时皆呈红色,两面无毛,侧脉10-18对;叶柄无毛。花顶生复伞房花序;总花梗和花梗均无毛;花直径7-8毫米;萼无毛,杯状;萼片三角形,先端急尖,外面无毛,内面有柔毛;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3-5米,可达7米;老枝灰黑色,无毛,皮孔棕黑色,近圆形,散生。叶片革质,幼时及老时皆呈红色,椭圆形、长圆形或长圆倒卵形,长5-9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疏生浅钝细锯齿,两面无毛,侧脉10-18对;叶柄长1-1.5厘米,无毛。

花多数,成顶生复伞房花序,直径5-10厘米;总花梗和花梗均无毛;花直径7-8毫米;萼筒杯状,无毛;萼片三角形,长1毫米,先端急尖,外面无毛,内面有柔毛;花瓣白色,反卷,倒卵形,长约3毫米,先端圆钝,内面近基部有白色绒毛,基部有短爪;雄蕊20,约与花瓣等长或较短;花柱2,稀为3,离生或下部合生,柱头头状,子房顶端有柔毛。果实卵形,长约5毫米,红色,无毛。

花期4-5月,果期9-10月。

分布范围

产中国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生于山坡杂木林中,海拔500-800米。分布日本、泰国、缅甸。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抗寒力不强,喜光也耐荫,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湿润的砂质土壤最为适宜,萌芽力强,耐修剪,对烟尘和有毒气体有一定的抗性。

近种区别

光叶石楠和石楠(P.serrulataLindl.)及椤木石楠(P.davidsoniaeRehd.&Wils.)近似,但石楠的叶柄较长,叶片较大,花瓣近基部无毛;椤木石楠的花序有柔毛,花和果较大,易于区别。

繁殖方法

播种

播种于11月采种,将果实堆放捣烂漂洗,取籽晾干,层积沙藏,至翌春播种,注意浇水、遮荫管理,出苗率高。

扦插

扦插于梅雨季节剪取当年健壮半熟嫩枝为插穗,长10-12厘米,基部带踵,上部留2-3叶片,每叶剪去2/3,插后及时遮荫,勤浇水,保持床土湿润,极易生根。南方以石楠为绿篱,常直接插条营成。

栽培技术

土壤

种植地土壤以质地疏松、肥沃、微酸性至中性为好,且灌溉方便,排水良好。土壤翻耕深度在25厘米以上、同时施用杀虫剂防治地下害虫。翻耕后将土壤整平,开排水沟,做苗床,床面宽度为1米左右。

苗期

待树苗基本出齐时(约经过30天),应小心揭去覆草,防止将树苗拔出。树苗密度过大的应及时间苗,时间在5月份,密度过小的应及时移栽或补种。将间下的苗按20厘米×20厘米的株行距栽植,随栽随浇水,以保证较高的成活率。每半个月施1次尿素或三元复合肥,每亩用量约为4千克。天旱时及时灌溉,涝时及时排水。苗床期常见的病虫害有立枯病、猝倒病和蛴螬、地老虎等,应及时防治。还要防止鸟兽为害树苗。

插后

扦插后1周,将基质含水量控制在60%-70%,空气相对湿度以95%为宜。扦插15天以后,多数插条开始生根,应将基质含水量控制在40%左右,逐步揭膜通风,有50%以上插条萌发出新叶时可除去薄膜。每隔20天喷1次福·福锌和多菌灵800倍液防治炭疽病和根腐病,及时拔除病株并烧毁。在插条全部生根展叶后,喷施水溶性化肥(0.2%尿素)促进生长。

肥水

栽前施足基肥,栽后及时浇水。在定植后的缓苗期内,要特别注意水分管理,如遇连续晴天,在移栽后3-4天要浇—次水,以后每隔10天左右浇一次水;如遇连续雨天,要及时排水。约15天后,种苗度过缓苗期即可施肥。在春季每半个月施一次尿素,用量约5公斤/亩,夏季和秋季每半个月施一次复合肥,用量为5公斤/亩,冬季施—次腐熟的有机肥,用量为1500公斤/亩,以开沟埋施为好。施肥要以薄肥勤施为原则,不可一次用量过大,以免伤根烧苗,平时要及时除草松土,防土壤板结。

防寒

新移植的石楠一定要注意防寒2-3年,入冬后,搭建牢固的防风屏障,在南面向阳处留一开口,接受阳光照射。另外,在地面上覆盖一层稻草或其他覆盖物,以防根部受冻。

修剪

石楠修剪时,对枝条多而细的植株应强剪,疏除部分枝条;对枝少而粗的植株轻剪,促进多萌发花枝。树冠较小者,短截一年生枝,扩大树冠;树冠较大者,回缩主枝,以侧代主,缓和树势。如石楠生长旺盛,开完花后将长枝剪去,促使叶芽生长。冬季以整形为目的,疏除部分密生枝以及无用枝,保持生长空间,促进新枝发育。对于用作造型的树种一年要修剪1-2次,如用作绿篱,更应该经常修剪,以保持良好形态。

病虫防治

病害

叶斑病主要发生在石楠叶片上,初期病斑褐色,扩展后病斑呈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灰白色稍显轮纹状;后期病斑干枯,着生黑色颗粒,严重时可引起落叶。病菌一般从伤口和皮孔侵染,病叶可作为病源引起再侵染。该病常年发生,梅雨季节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一是及时清理病叶;二是发病初期喷施波尔多液100-150倍液、60%-75%代森锌500-1000倍液等进行防治。灰霉病可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预防,发病期可用1%波尔多液每半个月喷1次,或用50%代森锌800倍液喷雾防治。

虫害

主要有介壳虫、石楠盘粉虱、白粉虱和蛀干害虫。防治介壳虫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喷洒处理。石楠盘粉虱的防治:人工摘除有虫叶片,杜绝其大量繁殖和蔓延;利用其成虫对黄色有强烈趋性的特点,在羽化前两天,于植株旁布置黄板进行诱杀,杀灭效果很好;利用其主要天敌如细蜂、瓢虫、草蛉、捕食螨等进行生物防治。防治白粉虱,用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对树冠喷雾,能迅速杀灭白粉虱群体;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毫升/株根施,不仅能保护天敌,而且防效很好。防治蛀干害虫如天牛幼虫、吉丁虫等,可用40%乐果乳油200-4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200倍液喷洒,以喷至树干流液为止;成虫出现时,用80%敌敌畏1000倍液喷雾;9月下旬在树干基部喷洒80%敌敌畏或辛硫磷200倍液毒杀成虫。

主要价值

观赏

石楠枝繁叶茂,枝条能自然发展成圆形树冠,终年常绿。其叶片翠绿色,具光泽,早春幼枝嫩叶为紫红色,枝叶浓密,老叶经过秋季后部分出现赤红色,夏季密生白色花朵,秋后鲜红果实缀满枝头,鲜艳夺目,是一个观赏价值极高的常绿阔叶乔木,作为庭荫树或进行绿篱栽植效果更佳。根据园林绿化布局需要,可修剪成球形或圆锥形等不同的造型。在园林中孤植或基础栽植均可,丛栽使其形成低矮的灌木丛,可与金叶女贞、红叶小檗、扶芳藤、俏黄芦等组成美丽的图案,获得赏心悦目的效果。

光叶石楠树冠圆整,叶片光绿,初春嫩叶紫红,春末白花点点,秋日红果累累,极富观赏价值,是著名的庭院绿化树种。

药用

根:辛、苦,平。有小毒。祛风止痛,补肾强筋。

经济用途

光叶石楠种子榨油,可制肥皂或润滑油。木材坚硬致密,可作器具、船舶、车辆等。

罗城石楠Photinia lochengensis Yu


    中文学名罗城石楠拉丁文名PhotinialochengensisYu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蔷薇目亚目蔷薇亚目科蔷薇科亚科苹果亚科属石楠属种罗城石楠分布区域产广西。

罗城石楠(学名:Photinialochengensis)是蔷薇科石楠属的植物,为小乔木或灌木;小枝细弱,幼时疏生柔毛,紫褐色或黑褐色。生于海拔100-300米的地区,该物种为中国特有种,尚未由人工引种或栽培。

形态特征

小乔木或灌木;小枝细弱,幼时疏生柔毛,紫褐色或黑褐色;冬芽小,卵形,急尖,无毛。叶片革质,倒披针形,稀披针形,长3.5-5厘米,宽1-2厘米,先端急尖,常具短尖头,基部渐狭成楔形,边缘微向外反卷并有起伏,具尖锐内弯细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干燥时黄褐色,除幼时在中肋稍有柔毛外,两面无毛,中脉在上面下陷,在下面凸起,侧脉9-13对,纤细,在下面稍微凸起;叶柄长5-8毫米,幼时有柔毛,后脱落。花成顶生伞房花序,直径2-4厘米;总花梗和花梗无毛;花直径3-4毫米;萼筒钟状,长宽各约1.5毫米;萼片直立,宽三角形,长1毫米,无毛;花瓣白色,倒卵形,长约2毫米,无毛,先端圆钝,基部具短爪;雄蕊20,短于花瓣;花柱2,稀为3,离生,子房顶端具白色柔毛。果实近球形至卵球形,直径3毫米,无毛,具宿存内弯萼片。[2]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850米的地区。

分布范围

产广西。模式标本采自罗城。

主要价值

园林绿化中可作色块、灌木、绿篱等,亦可盆栽在门廊及市内。

临桂石楠Photinia chihsiniana Kuan


    中文学名临桂石楠拉丁文名PhotiniachihsinianaKuan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蔷薇目亚目蔷薇亚目科蔷薇科亚科苹果亚科属石楠属种临桂石楠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于广西(桂林、临桂)。

临桂石楠(学名:PhotiniachihsinianaKuan)为常绿小乔木;冬芽小,具覆瓦状鳞片。叶互生,革质或纸质,多数有锯齿,稀全缘,有托叶。花两性,多数,复伞房花序顶生;萼筒杯状、钟状或筒状,有短萼片5;花瓣5,开展,在芽中成覆瓦状或卷旋状排列;雄蕊20,稀较多或较少;心皮2,稀3-5,花柱离生或基部合生,子房半下位,每室2胚珠。

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4米;幼枝密生灰色绒毛,以后脱落近无毛,老枝灰黑色,有少数皮孔;冬芽卵形,先端急尖,长2毫米,棕色,有灰色绒毛。叶片革质,长圆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5-11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渐狭,边缘微外卷,有疏生具腺细锐锯齿,上面深绿色,光亮,下面淡绿色,初两面有灰色绒毛如蛛网状,以后脱落近无毛,侧脉12-15对;叶柄长5-20毫米,幼时有灰色绒毛,以后脱落;托叶钻形,长约3毫米,有灰色绒毛,早落。复伞房花序顶生,直径6-7厘米,总花梗和花梗均密生灰色绒毛;花梗长约3毫米;花直径约5毫米;萼筒杯状,长约1毫米,外面有灰色绒毛;萼片卵状三角形,长1毫米,先端圆钝,外面密生灰色绒毛,内面无毛;花瓣近圆形,直径3毫米,内面及外面均无毛;雄蕊20;花柱2,离生,子房顶端有柔毛。果实卵形,长3毫米,直径2毫米,暗红色,顶端有被白色绒毛的宿萼;果梗长约5毫米;种子2-3粒,椭圆形,长2毫米,黑色。花期4-5月,果期11月。

生长环境

主要生长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谷疏林中。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广西(桂林、临桂)。

近种区别

临桂石楠与广西石楠P.kwangsiensisLi相近,但广西石楠幼枝、花梗及叶片下面均有棕色长柔毛;叶片较长且较宽,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叶柄较长;果实较大,可以区别。

饶平石楠Photinia raupingensis Kuan


    中文学名饶平石楠拉丁文名PhotiniaraupingensisKuan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蔷薇目亚目蔷薇亚目科蔷薇科亚科苹果亚科属石楠属种饶平石楠分布区域中国广东、广西

饶平石楠(学名:PhotiniaraupingensisKuan)是蔷薇科石楠属的乔木植物,高4-5米;幼枝紫黑色,密生长柔毛,老时无毛。

形态特征

乔木,高4-5米;幼枝密生长柔毛,老时无毛,紫黑色,皮孔微小。叶片革质,长圆形、倒卵形或长圆椭圆形,长4-8厘米,宽2-3厘米,先端急尖或圆钝,有短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近基部全缘,上面无毛,下面有黑色腺点,中脉初疏生柔毛,以后无毛,中脉在上面凹陷,在下面显著隆起,侧脉12-17对;叶柄长8-15毫米,无毛。

花多数,密集成顶生复伞房花序,直径3-7厘米,总花梗和花梗密生白色绒毛;苞片及小苞片钻形,长3-4毫米,有白色绒毛;花直径7-8毫米;萼筒杯状,长1毫米,外面密生白色绒毛;萼片三角形,长1毫米,先端急尖,外面疏生柔毛;花瓣白色,倒卵形,长2毫米,先端圆钝,基部有柔毛;雄蕊20,较花瓣短;花柱2,基部合生,子房顶部有柔毛,2室。果实卵形,长5-6毫米,直径3-4毫米,红色,顶端有宿存萼片;种子2,卵形,长2毫米,棕褐色。花期4月,果期10-11月。

产地生境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抗寒力不强,喜光也耐荫,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湿润的砂质土壤最为适宜,萌芽力强,耐修剪,对烟尘和有毒气体有一定的抗性。产中国广东、广西。生于山坡杂木林中。模式标本采自广东饶平凤凰山。

近种区别

该种和桃叶石楠(P.prunifolia(Hook.&Arn.)Lindl.)极相近似,但叶基楔形,叶柄较短,无腺体或锯齿,花序密生绒毛,可以区别。

带叶石楠Photinia loriformis W. W. Smith


    中文学名带叶石楠拉丁文名PhotinialoriformisW.W.Smith别名红牛筋、黄牛筋、牛筋条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蔷薇目亚目蔷薇亚目科蔷薇科亚科苹果亚科属石楠属种带叶石楠分布区域分布于中国四川和云南。

带叶石楠(学名:PhotinialoriformisW.W.Sm.)是灌木或小乔木,高3米;小枝密生黄色伏贴绒毛,老枝灰褐色,叶片革质,带状长圆形或狭披针形,花多数,密集成顶生复伞房花序,苞片及小苞片线形,萼筒杯状,花瓣白色,圆形,果实卵形,红色,有疏生柔毛的直立宿存萼片,含2-4种子。花期5月,果期9月。生于干燥山坡丛林中,海拔2100-2700米。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3米;小枝密生黄色伏贴绒毛,老枝灰褐色,近无毛,有散生皮孔;冬芽椭圆形,急尖,被黄色绒毛。

叶片革质,带状长圆形或狭披针形,长4-9厘米,宽1-2厘米,先端圆钝具短尖头,或急尖而有刺状短尖头,基部宽楔形,边缘干时外卷,有疏生尖锐或刺状锯齿,上面光亮,无毛,下面密生黄色绒毛,叶脉在上面深陷,在下面隆起,侧脉10-20对;叶柄长3-12毫米,密生黄色绒毛。

花多数,密集成顶生复伞房花序,直径4-5厘米,总花梗和花梗均有黄色绒毛,果期大部分脱落无毛;苞片及小苞片线形,早落;花梗长1-3毫米,花直径约2毫米;萼筒杯状,长约2毫米;萼片卵形,长约1毫米,先端圆钝,外面有绒毛,内面无毛;花瓣白色;圆形,直径约3毫米,无毛;雄蕊20,远短于花瓣;花柱2,离生,基部有长绒毛。

果实卵形,长4-5毫米,直径3-4毫米,红色,有疏生柔毛的直立宿存萼片,含2-4种子。

花期5月,果期9月。

生长环境

生于干燥山坡丛林中,海拔2100-2700米。

分布范围

产自中国四川、云南。模式标本采自云南昆明附近。

近种区别

带叶石楠与临桂石楠P.chihsinianaKuan比较,叶片带状长圆形或狭披针形,下面具有永久性黄灰色绒毛,叶边有疏生尖锐锯齿,易和后者区别。

闽粤石楠Photinia benthamiana Hance


    中文学名闽粤石楠拉丁文名PhotiniabenthamianaHance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蔷薇目亚目蔷薇亚目科蔷薇科亚科苹果亚科属石楠属种闽粤石楠分布区域分布于越南,中国广东、福建、湖南和浙江。

闽粤石楠(学名:PhotiniabenthamianaHance)是灌木或小乔木。叶纸质,倒卵状矩圆形或矩圆状披针形,边缘有疏锯齿,幼时两面有白色长柔毛,渐脱落无毛或仅下面沿脉有柔毛。复伞房花序顶生,总花梗和花梗均轮生。花白色,花瓣5,萼筒杯状。梨果卵形或近圆形。果实卵形,或近球形,花期4-5月,果期7-8月。生于山坡或村落旁,海拔1000米以下低山。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3-10米;小枝密生灰色柔毛,以后脱落,老时灰黑色,无毛,有灰色椭圆形皮孔。叶片纸质,倒卵状长圆形或长圆披针形,长5-11厘米,宽2-5厘米,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渐狭,边缘有疏锯齿,幼时两面均疏生白色长柔毛,后无毛,或仅在下面脉上具少数柔毛,侧脉5-8对;叶柄长3-10毫米,有灰色绒毛。

花多数,成顶生复伞房花序,总花梗及花梗均轮生,外有灰色柔毛;苞片及小苞片钻形,长2-4毫米,有柔毛;花梗长3-5毫米;花直径7-8毫米;萼筒杯状,长约3-4毫米,外面密生柔毛;萼片三角形,长约1毫米;花瓣白色,倒卵形或圆形,长3-4毫米,先端圆钝或微缺,无毛或内面微有柔毛;雄蕊20,和花瓣等长或较短;花柱3,中部以上离生,无毛。果实卵形,或近球形,长4-6毫米,直径3-5毫米,有淡黄色疏柔毛。花期4-5月,果期7-8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或村落旁,海拔1000米以下低山。

喜光稍耐荫,深根性,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湿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微酸性的砂质土壤最为适宜,能耐短期-15℃的低温,喜温暖、湿润气候。萌芽力强,耐修剪,对烟尘和有毒气体有一定的抗性。

分布范围

产中国广东、福建、湖南、浙江。模式标本采自广州黄埔。分布越南。

主要价值

石楠枝繁叶茂,枝条能自然发展成圆形树冠,终年常绿。其叶片翠绿色,具光泽,早春幼枝嫩叶为紫红色,枝叶浓密,老叶经过秋季后部分出现赤红色,夏季密生白色花朵,秋后鲜红果实缀满枝头,鲜艳夺目,是一个观赏价值极高的常绿阔叶乔木,作为庭荫树或进行绿篱栽植效果更佳。根据园林绿化布局需要,可修剪成球形或圆锥形等不同的造型。在园林中孤植或基础栽植均可,丛栽使其形成低矮的灌木丛,可与金叶女贞、红叶小檗、扶芳藤、俏黄芦等组成美丽的图案,获得赏心悦目的效果。

近种区别

闽粤石楠和中华石楠(P.beauverdianaSchneid.)原变种比较,后者叶片长圆形至卵状披针形,侧脉对数较多,共有9-14对;总花梗及花梗均无毛;萼筒及萼片微有柔毛,易于区别。

攀援石楠Photinia scandens Stapf


    中文学名攀援石楠拉丁文名PhotiniascandensStapf别名全缘石楠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蔷薇目亚目蔷薇亚目科蔷薇科属石楠属种攀援石楠分布区域产云南等;印度、不丹、尼泊尔、缅甸、越南及泰国。

攀援石楠,蔷薇科石楠属植物。据《中国植物志》修订版重新定名为全缘石楠。生于海拔1350-2700米山坡常绿林中。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5-7米;幼枝无毛,老枝黑灰色,皮孔散生。

叶片革质,长圆形、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6-12厘米,宽3-5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稀为圆形,全缘,两面皆无毛,侧脉12-17对;叶柄粗壮,长10-15毫米,无毛。

花多数,成顶生复伞房花序,直径8-12厘米,总花梗和花梗皆无毛,或微有短柔毛;花直径4-5毫米;萼筒杯状,长1毫米,外面无毛;萼片宽三角形,长约0.5毫米,先端圆钝,内外两面皆无毛;花瓣白色,圆形,直径约1毫米,有短爪,无毛;雄蕊20,约与花瓣等长;花柱2,子房顶部有柔毛。果实近球形,直径5-6毫米,紫红色。

花期5-6月,果期10月。

生长环境

主要生长于海拔1500-2500米常绿林中。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云南西部、西藏(通迈)、广西(那坡)。分布印度、不丹、尼泊尔、缅甸、越南及泰国。

陷脉石楠Photinia impressivena Hayata


    中文学名陷脉石楠拉丁文名PhotiniaimpressivenaHayata别名青凿木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蔷薇目亚目蔷薇亚目科蔷薇科亚科苹果亚科属石楠属种陷脉石楠分布区域产于广东、广西、福建。

陷脉石楠(学名:PhotiniaimpressivenaHayata)灌木或小乔木,高2-6米;小枝幼时具长柔毛,不久脱落无毛,紫褐色。叶片薄革质,长圆倒卵形或长圆倒披针形,伞房花序顶生,具少数花;总花梗和花梗无毛,有疣点;花直径6-7毫米;萼筒钟状,萼片三角卵形,花瓣白色,卵形。果实卵状椭圆形,红色,含种子1颗。花期4月,果期10月。产于广东、广西以及福建。生于杂木林中。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2-6米;小枝幼时具长柔毛,不久脱落无毛,紫褐色,有近圆形皮孔。叶片薄革质,长圆倒卵形或长圆倒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渐狭成叶柄,边缘有疏生细锯齿,上面光亮,两面无毛,侧脉6-9对,叶脉在叶片上面显著深陷,在下面隆起,达边缘前即网结,细脉不显;叶柄极短,长1-2毫米,无毛,带红色。伞房花序顶生,直径3-4厘米,具少数花;总花梗和花梗无毛,有疣点,花梗长4-10毫米;花直径6-7毫米;萼筒钟状,直径约4毫米,外面无毛;萼片三角卵形,较萼筒稍短,先端急尖,内外两面无毛;花瓣白色,卵形,长3-4毫米,先端圆钝,无毛;雄蕊20,长于花瓣,无毛;花柱2,近中部合生。果实卵状椭圆形,先端有宿存萼片如坛子状,长8-10毫米,直径6-8毫米,红色,无毛,有少数斑点,含种子1;果梗长1-1.8厘米,密布疣点。花期4月,果期10月。

(注:陷脉石楠图册资料来源)

生长环境

生长于杂木林中。

分布范围

产于广东、广西、福建。模式标本采自福建鼓山。

近种区别

该种叶片常集生于枝顶,叶脉在叶片上面深陷;果实卵状椭圆形,有宿存萼片如坛子状,最为特殊。

相关变种

陷脉石楠毛序变种

P.impressivenaHayatavar.urceolocarpa(Vidal)VidalinFl.Camb.LaosetVietnam6:51.pl.6:4-5.1968.——P.lancilimbumVidalvar.urceolocarpaVidalinNot.Syst.13:299.1948.

叶柄长5-8毫米,无毛或稍有绒毛;伞房花序有多数花,直径5-10厘米;总花梗和花梗具白色绒毛,有疣点,花梗长2-3毫米;萼筒外面具绒毛。

产广西。生于林下。分布越南。

长果花楸Sorbus zahlbruckneri Schneid.


    中文学名长果花楸拉丁文名SorbuszahlbruckneriSchneid.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蔷薇目亚目蔷薇亚目科蔷薇科亚科苹果亚科属花楸属分布区域产湖北、四川、贵州、广西。

长果花楸(SorbuszahlbruckneriSchneid.),是苹果亚科、花楸属乔木或灌木,高达15米,小枝圆柱形,幼时微具白色绒毛,老时脱落无毛,生于山坡、山谷或密林中。

形态特征

乔木或灌木,高达15米;小枝圆柱形,具稀疏皮孔,幼时微具白色绒毛,老时脱落无毛;冬芽长大,卵形,外有数枚暗红褐色鳞片,无毛。叶片长椭圆形或长圆卵形。长9-14厘米,宽5-9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多数具浅裂片,裂片上有尖锐锯齿或重锯齿,有时不具裂片而有重锯齿,幼时上面有短柔毛,老时脱落,下面被白色绒毛,逐渐脱落,侧脉10-14对,直达叶边锯齿;叶柄长2-3厘米,被白色绒毛。复伞房花序具多数花,总花梗和花梗均被白色绒毛。果实长卵形至长椭圆形,直径约1厘米,长达1.5厘米,有稀疏细小斑点,2室,萼片宿存,外被白色绒毛。果期7-8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山谷或密林中,海拔1300-2000米。

分布范围

产湖北、四川、贵州、广西。

毛萼红果树Stranvaesia amphidoxa Schneid.


    中文学名毛萼红果树拉丁文名StranvaesiaamphidoxaSchneid.别名绒毛红果树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蔷薇目亚目蔷薇亚目科蔷薇科亚科苹果亚科属红果树属种毛萼红果树分布区域产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

毛萼红果树是一种蔷薇科、红果树属常绿乔木或灌木;冬芽小,卵形,有少数外露鳞片。单叶,互生,革质,全缘或有锯齿,有叶柄与托叶。顶生伞房花序;苞片早落;萼筒钟状,萼片5;花瓣5,白色,基部有短爪;雄蕊20;花柱5,大部分连合成束,仅顶端部分离生;子房半下位,基部与萼筒合生,上半部离生,5室,每室具2胚珠。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达2-4米,分枝较密;小枝粗壮,有稜条,幼时被黄褐色柔毛,以后脱落,当年生枝紫褐色,老枝黑褐色,疏生浅褐色皮孔;冬芽卵形,先端急尖,红褐色,鳞片边缘具柔毛。叶片椭圆形、长圆形或长圆倒卵形,长4-10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稀近圆形,边缘有带短芒的细锐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或近于无毛,中脉和6-8对侧脉均下陷,下面褐黄色,沿中脉具柔毛,中脉和侧脉均显著突起;叶柄宽短,长2-4毫米,有柔毛;托叶很小,早落。顶生伞房花序,直径2.5-4厘米,具花3-9朵;总花梗和花梗均密被褐黄色绒毛,花梗长4-10毫米;苞片及小苞片膜质,钻形,早落;花直径约8毫米;萼筒钟状,萼筒和萼片外面密被黄色绒毛;萼片三角卵形,长2-3毫米,比萼筒约短一半,先端急尖,全缘;花瓣白色,近圆形,直径5-7毫米,基部具短爪;雄蕊20,花药黄褐色,比花瓣稍短;花柱5,大部分合生,外被黄白色绒毛,柱头头状,比雄蕊稍短。果实卵形,红黄色,直径1-1.4厘米,外面常微有柔毛,具浅色斑点;萼片宿存,直立或内弯,外被柔毛。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500-1500米的山坡、路旁、灌木丛中。

分布范围

产于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

绵毛石楠Photinia lanuginosa Yu


    中文学名绵毛石楠拉丁文名PhotinialanuginosaYu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蔷薇目亚目蔷薇亚目科蔷薇科亚科苹果亚科属石楠属种绵毛石楠分布区域产于中国湖南。

绵毛石楠(学名:PhotinialanuginosaYu)常绿乔木;幼枝密生灰白色绵毛,老枝黑褐色;冬芽卵形,先端急尖,鳞片黑棕色,无毛。叶片革质,长椭圆形。宽4-5厘米,先端短渐尖。叶柄初密生灰白色绵毛。花多数,密集成顶生复伞房花序;总花梗及分枝密生灰白色绵毛;花梗近无毛;花直径5-6毫米;萼筒杯状,外面无毛或微有柔毛;萼片卵形;花瓣白色,无毛,具极短爪;花丝较花瓣短;花柱离生,子房顶端密生柔毛。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幼枝密生灰白色绵毛,以后脱落几无毛,老枝黑褐色;冬芽卵形,先端急尖,长3-4毫米,鳞片黑棕色,无毛。叶片革质,长椭圆形,稀长椭圆倒卵形,长8-15厘米。宽4-5厘米,先端短渐尖。

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具尖锐锯齿,近基部全缘,上面深绿色,无毛,有光泽,下面色较淡,除中脉有柔毛外,其他无毛,侧脉18-20对;叶柄长2.5-4厘米,初密生灰白色绵毛,以后大部分脱落。

花多数,密集成顶生复伞房花序,直径9-12厘米;总花梗及分枝密生灰白色绵毛;花梗近无毛,长2-5毫米;花直径5-6毫米;萼筒杯状,长1毫米,外面无毛或微有柔毛;萼片卵形,长1毫米,具缘毛,先端钝;花瓣白色,近圆形,直径约2毫米,无毛,具极短爪;雄蕊20,花丝较花瓣短;花柱2,离生,子房顶端密生柔毛。

(注:绵毛石楠图册资料来源:)

地理分布

产于中国湖南。模式标本采自雪峰山。

近种区别

绵毛石楠与球花石楠(P.glomerataRehd.&Wils.)相比,后者叶边锯齿较浅,幼枝、叶柄、总花梗、花梗、萼筒及萼片均密生黄色绒毛,易于区别。

《倒卵叶石楠Photinia lasiogyna (Franch.) Schneid.》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石楠的养护方法”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