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岩斑竹Fargesia canaliculata Yi.》,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中文学名岩斑竹拉丁文名Fargesiacanaliculata Yi.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目禾本目科禾本科族北美箭竹族属箭竹属 种岩斑竹分布区域中国四川西部

岩斑竹,(学名:FargesiacanaliculataYi.)禾本科、箭竹属梢端直立;极坚硬,圆柱形,但在分枝节间于一侧具明显的纵沟,幼时粉绿色,被白粉,无毛,平滑,实心或几实心,如有小的空腔时,则髓呈海绵状;

形态特征

竿柄长5-15厘米,直径1.4-3厘米;节间长3-8毫米。竿高3-5米,粗1-2厘米,梢端直立;节间一般长约20厘米,最长可达25厘米,基部节间长5-8厘米,极坚硬,圆柱形,但在分枝节间于一侧具明显的纵沟(常位于节间中部以下或有时贯串整个节间),幼时粉绿色,被白粉(尤以节下方最明显),无毛,平滑,实心或几实心,如有小的空腔时,则髓呈海绵状;箨环微隆起;竿环显著隆起,高于箨环;节内长3-6毫米,平滑。竿芽系数枚芽组成的复合芽,卵圆形,不贴竿。竿每节以5-7枝簇生,枝较粗壮,常与竿作锐角开展,直径1-3毫米,均可再生次级枝。笋紫红色,被棕色刺毛;箨鞘早落,灰黄色,下半部革质,上半部纸质,长三角形,较节间为长,背面疏生棕色刺毛(鞘中下部较为显著),纵向脉纹明显,上部小横脉明显,边缘密生棕色纤毛;箨耳及鞘口繸毛俱缺;箨舌下凹,常不规则缺裂,无毛,高约1毫米;箨片外翻,线状披针形,无毛,基部较箨鞘顶端为窄并与之有关节相连。小枝具2-3叶;叶鞘长2-2.8厘米,边缘无纤毛或稀可生有灰色短纤毛;叶耳及鞘口繸毛俱缺;叶舌微呈圆弧形或下凹,高约1毫米;叶柄长1-2毫米;叶片狭披针形兼线状披针形,长2.5-8厘米,宽2.5-5毫米,下表面淡绿色,无毛,次脉2(3)对,小横脉较清晰,叶缘一侧微有稀疏小锯齿,另一侧平滑。花枝未见。笋期6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2200-2650米的峡谷陡坡或沟谷山坡。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四川西部。模式标本采自四川九龙县咱日。zw59.coM

主要价值

笋味美,供食用;竿供造纸,亦可作竹筷和农具等用。

延伸阅读

察隅箭竹Fargesia zayuensis Yi


    中文学名察隅箭竹(竹子研究汇刊)拉丁文名FargesiazayuensisYi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目禾本目亚目须叶藤亚目科禾本科亚科竹亚科族北美箭竹族亚族筱竹亚族属箭竹属

察隅箭竹,为禾本科竹类植物。产西藏东南部。竿柄长3-7厘米,径粗9-15毫米;节间长3-5毫米。竿高达6米,粗达1.5厘米。笋深紫色。笋可食用,竿劈篾供编织竹器或用整株结扎扫帚等用。

形态特征

梢端微弯;基部数节间长3-14厘米,中部节间一般长约25厘米,最长者可达35厘米,圆筒形,无毛,幼时在节下方微被白粉,纵细肋不明显或微明显,竿壁厚1.5-2毫米;箨环隆起;竿环平坦或在有分枝之节则微隆起;节内长3-4毫米。竿芽卵形至长卵形,扁平,除边缘具小纤毛外,其余各处均无毛。枝条以5-10枝簇生于竿的各节,上举,近等粗,直径1-2毫米。笋深紫色;箨鞘革质,迟落,短于节间,长圆状椭圆形,先端圆形,基部两侧三角状延伸,背面被稀疏灰褐色小刺毛,纵肋显著,边缘具褐色纤毛或有时无纤毛;无箨耳;鞘口无宿存繸毛;箨舌截形,无毛,口部有细缺齿,高约1毫米;箨片线状披针形,外翻或稀可直立,纵脉纹显著,无毛,基部较箨鞘顶端为窄且与箨鞘顶端有较明显的关节,故易自关节处断落。小枝具1-3叶;叶鞘长2-4厘米,无毛;叶耳及鞘口繸毛俱缺;叶舌截形,无毛,高不及1毫米;叶柄极短,长约1毫米;叶片披针形,基部楔形,两面均无毛,长5-8.5厘米,宽4-6毫米,次脉2对,小横脉不甚明显,叶缘均具小锯齿而稍粗糙。花枝未见。笋期7-8月。

分布范围

生于海拔2500-3000米的云南松或阔叶林下。产于西藏东南部。

主要价值

笋可食用;竿劈篾供编织竹器或用整株结扎扫帚等用。

矮箭竹Fargesia demissa Yi


    中文学名矮箭竹拉丁文名FargesiademissaYi别名箭竹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目禾本目科禾本科族北美箭竹族属箭竹属种矮箭竹

矮箭竹,别名:箭竹,[1]拉丁文名:FargesiademissaYi,禾本科、箭竹属,圆筒形纵细线棱纹不发达,幼时密被白粉无毛,髓呈锯屑状;箨环隆起较细窄;竿环平坦或在分枝之节处微肿起,竿芽长椭圆状卵形,边缘有灰白色纤毛。枝直立或上举,被有白粉均可再分枝。笋紫绿色被稀疏灰黄色长硬毛,箨鞘宿存,三角状长方形薄革质,短于其节间先端短三角形,有时不对称,背部被稀疏灰黄色长硬毛,纵向脉纹色紫而明显,一边缘生淡黄色纤毛;箨舌截形,紫色,花枝未见。笋期7-9月。

形态特征

竿柄长4.5-7厘米,粗5-8毫米。竿高1-1.5米,粗0.3-0.5(0.8)厘米;节间长8-10(20)厘米,竿基部节间长3-4厘米,圆筒形,纵细线棱纹不发达,幼时密被白粉,无毛,竿壁厚1-7-1.5毫米,髓呈锯屑状;箨环隆起,较细窄;竿环平坦或在分枝之节处微肿起;节内长1-1.5毫米。竿芽长椭圆状卵形,边缘有灰白色纤毛。竿每节分3-7枝,枝直立或上举,直径0.8-1.2毫米,被有白粉,均可再分枝。笋紫绿色,被稀疏灰黄色长硬毛;箨鞘宿存,三角状长方形,薄革质,短于其节间,先端短三角形,有时不对称,背部被稀疏灰黄色长硬毛,纵向脉纹色紫而明显,一边缘生淡黄色纤毛;箨耳无,鞘口无繸毛或初时两肩各具3-5条灰色直立之弹子毛,其长为1.5-2毫米;箨舌截形,紫色,无毛,高约0.4毫米;箨片三角形或线状三角形,外翻,初时绿色但边缘为紫色,无毛,基部较箨鞘顶端为窄,易自箨鞘上脱落,边缘近于平滑。小枝具(2)3(4)叶;叶鞘长2.2-2.7厘米,边缘无纤毛或初时生微弱淡黄色的纤毛;叶耳无,鞘口两肩无繸毛或初时有微弱繸毛;叶舌截形,近圆拱形或微凹,无毛,高约0.4毫米;叶柄长1毫米,无毛;叶片披针形,长3.8-7.2厘米,宽7-10毫米,基部圆形,无毛,次脉3(4)对,小横脉细密,略呈方格形,叶缘具小锯齿。花枝未见。笋期7-9月。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1900-2300米的湿润地林下常见。

地理分布

产宁夏南部、甘肃东部和青海东部。模式标本采自甘肃兰州市阿干林场。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竿矮小而美丽,在兰州、西宁等城市常栽培,作为园林观赏植物。

白竹Fargesia semicoriacea Yi


    中文学名白竹拉丁文名FargesiasemicoriaceaYi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目禾本目科禾本科亚科竹亚科族北美箭竹超族 北美箭竹族 筱竹亚族属箭竹属分布区域云南东北部

白竹,属植物界。圆筒形,无毛,幼时微被白粉,纵向细肋微显著髓呈锯屑状;箨环微隆起。竿环平坦或微隆起;产云南东北部。

形态特征

竿柄长4-8厘米,粗1-2厘米。竿高1-3.5米,粗5-12毫米,梢端直立;节间长20-28厘米,竿基部节间长4-6厘米,圆筒形,无毛,幼时微被白粉,纵向细肋微显著,竿壁厚2-3毫米,髓呈锯屑状;箨环微隆起;竿环平坦或微隆起;节内长2-4毫米。竿芽长卵形,边缘密生灰色短纤毛。

竿每节分5-17枝,枝直径1-1.5毫米。笋紫色,有棕色斑块,疏被棕色小刺毛;箨鞘宿存,下半部革质,上半部纸质,三角状长圆形,先端三角状,背部无毛或上半部具稀疏棕色小刺毛,有时具紫色斑块,纵向脉纹明显,边缘初时密生棕色纤毛;箨耳无,鞘口无繸毛或初时具少数条长为2-5毫米之灰白色繸毛;箨舌截形,无毛,高约1毫米;箨片外翻,线状披针形,无毛,基部较箨鞘顶端为窄,边缘常内卷,平滑或起初其边缘具极稀疏的小锯齿。

小枝具3-5叶;叶鞘长3-5厘米,通常无毛,边缘通常无纤毛;叶耳无,鞘口两肩各具4或5条灰黄色或黄褐色繸毛,后者直立长为2-3毫米;叶舌截形,高约1毫米,无毛,外叶舌具灰白色短柔毛,微有白粉;叶柄长1-2毫米,微被白粉;叶片狭披针形,长5.5-11厘米,宽5.5-10.5毫米,基部楔形,无毛,次脉3或4对,小横脉不甚清晰,叶缘一侧具小锯齿,另一侧近于平滑。花枝未见。笋期8月。

生长环境

海拔2000-3000米,生华山松林下。模式标本采自东川烂泥坪。

分布范围

产云南东北部。

主要价值

“白竹解毒茶”采用中草药用于长期服用最方便的形式—-药茶的形式,结合发明人祖传秘方,并引入现代中医新的科研成果,以天然宝贵中草药白竹(矍麦)为主,全方6味药物溶为一体,相辅相成,疗效显著。

处方:白竹(矍麦)、双兰等6味。

制作工艺:高温处理、淋汁洪干、粉沫、成色或稀释除渣装瓶。

疗效:

1、清心降压安神;

2、防治各种癌变;

3、防治糖尿病;

4、活血通经、小儿增高;

5、利尿通淋化石;

6、祛口臭;

7、祛妇科腥臭;

8、解酒。白竹解毒茶色泽明丽,芳香醇甜,并无任何苦涩药味,男女老幼皆宜,绝对绿色,无任何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白竹解毒荼渗透着自然的精华,体现着对人体健康的关爱。

船竹Fargesia altior Yi


    中文学名船竹拉丁文名FargesiaaltiorYi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目禾本目科禾本科族北美箭竹族属箭竹属种船竹分布区域产云南西部。

船竹,(学名:FargesiaaltiorYi.)禾本科、箭竹属竿梢端直立,圆筒形,无毛,幼时被白粉,纵向细肋不发达或稍明显;髓呈锯屑状;箨环隆起,较薄;竿环平坦或微隆起,与箨环近等高;初时有白粉。竿芽长卵形,边缘有黄色短纤毛。笋紫色,背面疏生棕色刺毛,有时还有紫褐色斑块;箨鞘早落,三角形,革质,长于其节间,上部三角状渐狭,背面疏生黄褐色贴生刺毛,有时有斑块,纵向脉纹发达,边缘通常无纤毛;箨耳无,鞘口两肩常略高起,花枝未见。笋期8月。

形态特征

竿柄长6-8.5厘米,粗2-5厘米。竿梢端直立,高4-10(15)米,粗1.3-3.5(6)厘米;节间长22-45(60)厘米,竿基部节间长5-10厘米,圆筒形,无毛,幼时被白粉,纵向细肋不发达或稍明显;竿壁厚4.5-8毫米,髓呈锯屑状;箨环隆起,较薄;竿环平坦或微隆起,与箨环近等高;节内长4-10毫米,初时有白粉。竿芽长卵形,边缘有黄色短纤毛。竿每节分5-15枝,枝斜展,直径1-3毫米。笋紫色,背面疏生棕色刺毛,有时还有紫褐色斑块;箨鞘早落,三角形,革质,长于其节间,上部三角状渐狭,背面疏生黄褐色贴生刺毛,有时有斑块,纵向脉纹发达,边缘通常无纤毛;箨耳无,鞘口两肩常略高起,通常各有3-4条直立、黄褐色的繸毛,毛微弱,长为2-5毫米;箨舌下凹,无毛,高1-1.5毫米;箨片外翻,线状披针形或带状,无毛,基部窄于箨鞘顶端。小枝具3-6叶;叶鞘长2.3-4厘米,边缘无纤毛;叶耳无,鞘口两肩有时稍高起,无繸毛偶或各有1或2条直立黄褐色长1-2毫米之繸毛;叶舌截形,紫色,无毛,高约0.5毫米;叶柄长1-2毫米;叶片狭披针形,长6-14厘米,宽5.5-11毫米,基部楔形,无毛,次脉3(4)对,小横脉不甚明显,叶缘一侧有小锯齿,另一侧近于平滑。花枝未见。笋期8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300-2500米,小溪边常见。

分布范围

产云南西部。

主要价值

竿劈篾供编织各种家具、农具。原竹又可作扁担等用。

薄壁箭竹Fargesia tenuilignea Yi


    中文学名薄壁箭竹拉丁文名Fargesia tenuilignea Yi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纲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目禾本目Graminales科禾本科Gramineae亚科竹亚科Bambusoideae族北美箭竹超族,北美箭竹族,筱竹亚族属箭竹属Fargesia

薄壁箭竹(学名:Fargesiatenuilignea)为禾本科箭竹属下的一个种。散生竹,高1-4m。壁厚,节隆起,每节具多枝。箨鞘厚纸质,绿或紫红色,背面常密被暗棕色直立刺毛。中国特有种。仅分布于湖北、四川。生于海拔2000-2800m处的针叶林缘。为大熊猫食物。云南箭竹属种类在40种以上。主要分布于滇南和滇东海拔2500-4000米的高山和中山地带,但少数种类也见于滇中高原乃至南部热区。箭竹属的特征是地下茎合轴丛生或秆柄延伸呈散生状。

形态特征

竿柄长5.5-10.5厘米,粗1.5-3厘米。竿高4-7(8)米,粗1-3厘米;节间长20-25(39)厘米,竿基部节间长8-10厘米,圆筒形,无毛,幼时无白粉或微有白粉,竿壁厚2-3毫米;箨环较窄,隆起,初时有棕色刺毛;竿环平坦或在有分枝的节处微隆起;节内长4-6毫米。竿芽长卵形。枝条在竿每节为(5)8-11枝,直径1.5-3毫米。笋紫红色,密被棕色刺毛;鞘宿存,革质,三角状长圆形,等长或超过其节间长度,背面或背面的上半部被较密的黄色至黄褐色疣基刺毛,纵向脉纹明显,边缘上部生有棕色纤毛;箨耳无,鞘口两肩各具4-6条长2-8毫米直立或稍弯曲的黄褐色繸毛;箨舌截形,高2-5毫米,边缘有时生纤毛;箨片线状披针形,外翻,上表面基部被微毛,基部较箨鞘顶端为窄,两者间有关节相连接,故易彼此脱离。小枝具2-4(5)叶;叶鞘长3-7厘米,幼时上部有白粉,仅在边缘初时生纤毛;叶耳无,鞘口两肩各具4-7条长3-11毫米灰黄色劲直或微波曲的宿存繸毛;叶舌截形,淡绿色,无毛,高约1毫米;叶柄长4-6毫米,有白粉;叶片披针形,长(6)13-18厘米,宽(1)1.3-2.3厘米,干后常皱折,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下表面无毛或在基部沿中脉两侧偶有柔毛,次脉4或5对,小横脉很清晰,叶缘一侧小锯齿极明显而整齐,另一侧的小锯齿较稀疏而不整齐。花枝未见。笋期8月。

生长环境

产云南西南部。海拔2400-3100米,林下生长普遍。模式标本采自凤庆县。

主要价值

笋食用;竿供造纸,或劈篾供编织用。

竹材厚实,是制作笔杆、筷子、帐杆及编制筐篮棚架等的材料。生长于滇西北丽江、中甸等地针叶林下的箭竹,其小枝及叶柄长有虫瘿,是提取竹红菌素的主要原料。

在农业方面,竹子的利用更为普遍。竹子可编制各种农具,如箩筛、簸箕、扫帚、晒垫等。将竹子的竹节打通当作水管,供农田灌溉和引水之用。四川自贡盐区用竹管输送盐卤,费用低廉,经久耐用。大竹秆削去竹青,扎成竹筏,吃水浅,浮力大,至今仍是我国南方内河上游传统的交通工具。在水利工程上,劈竹成篾,编成石笼,内装石块,围在岸边用来防止河岸冲刷,巩固堤坝,修建水库,在都江堰等全国著名水利工程上被广泛使用。在渔业生产中,竹子也广为利用,从简单渔具到复杂的器具,水产养殖的固定支架和漂浮物均要用竹子制成,渔船的网架、桅杆、船篷、船篱也都离不开竹子。

在园林绿化观赏上,竹子的利用正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广州富韵竹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首创园林绿化观赏竹子的设计、施工、养护和返收购一条龙服务。竹,虽无梅的俏姿,菊的艳丽,兰的芳香,松的雄伟。然而,竹的高节心虚,正直的性格和婆娑,惹人喜爱,受人赞诵。所谓“松、竹、梅”岁寒三友,“梅、兰、菊、竹”四君子,构成中国园林的特色。纵观古今,爱竹、书竹、画竹、诗竹之士,不仅喜竹之外形,更爱竹之内涵,无不把竹子当作做人之楷模。因此,人们喜欢在房屋周围、庭园、公园里种植竹子。园艺爱好者用竹子制作盆景,宜作盆景的竹子品种很多。

竹笋是我国人民传统的素食品种之一,用现代工业化方法将各种鲜笋加工成罐头食品,不仅可满足无竹地区人民食笋的需要,而且竹笋加工业已成为我国重要出口创汇行业。竹笋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营养学家认为竹笋是天然的保健食品,它纤维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能促进肠胃消化和排泄,常食竹笋可减少有害物质在体内的滞留和吸收,具有防癌和减肥的功效。红竹、黄秆乌哺鸡竹等优质笋用竹,竹笋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产量高,红竹等竹种在农村中已开始推广种植。

竹杆光滑坚强,纹理通直,是制造乐器、文化体育用品、家具以及工艺美术品等的重要材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采用各种竹子制成的家具和用品占很大的比重。竹竿和竹制工艺品已成为重要的出口商品,例如著名的茶秆已有100多年的出口历史,主要用于钓鱼竿和滑雪杖;竹簧雕刻、竹席、竹屏、竹瓶都是驰名海内外的工艺美术品。

海南箭竹Fargesia hainanensis Yi


    中文学名海南箭竹拉丁文名FargesiahainanensisYi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目禾本目亚目须叶藤亚目科禾本科亚科竹亚科族北美箭竹族属箭竹属

海南箭竹,为禾本科竹类植物。竿柄长5-7厘米,粗1.5-3.5厘米。

形态特征

竿每节分3-7枝,枝与竿作30-40度夹角开展.直径11.5-3毫米。笋紫红色,密被棕色刺毛;箨鞘衍存,桔红包或灰色,革质,三角状长圆形,与节间近等长,先端渐狭,背部除下部被覆盖的一边外,均密被疣基刺毛,此毛脱落后留有宿存疣基,纵脉在鞘上半部明显,小横脉不发达或稀在鞘上半部略微可见,边缘上半部密生棕色刺毛;箨耳无,鞘口两肩各具数条淡黄色劲直易脱落之缒毛;箨舌圆拱形,高1-1.5毫米,边缘初时密生长3-5毫米淡黄色劲直之缒毛;箨片线状披针形,外翻,无毛.边缘具小锯齿。小忮具(2)3-5(6)叶;叶鞘长1.2-3厘米,两侧扁压,纵向脉纹稍明显,上部纵脊显著,边缘通常无纤毛;叶耳无,鞘口两肩各具数条灰色劲直或微弯曲之继毛,其长为3-5毫米;叶舌圆拱形或截形,高约1毫米;叶柄长1-2毫米,通常无毛;叶片线状披针形,长4-12厘米,宽5-9毫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下表面灰绿色,基部通常被柔毛或稀无毛,次脉3或4对,小横脉微明显,叶缘具小锯齿。总状花序长3.5-5(7)厘米,下部被叶鞘包藏,稀疏排列着4-7枚小穗,由最上部的叶鞘开口之一侧伸出,后秆有时扩大成佛焰苞状;小穗柄直立,长5—15毫米,无毛或偶被短的疏柔毛,柄下方各托以1片边缘密小长纤毛之小型苞片;小穗含3-5朵小花,长2.3-3厘米,淡绿色或暗紫色;小穗轴节间长2.5-5毫米,扁平,无毛;颖纸质,无毛,先端渐尖呈刚毛状,第一颖长7-10毫米,具1-3脉,第二颖长10-14毫米,具5脉;外稃卵状披针形,长8-16毫米,先端仟刚毛状渐尖,具7-9脉,上部被微毛,通常在近边缘处生有小硬毛,基盘密生白色柔毛;内稃长7-10毫米,先端具2齿裂,脊之上部生纤毛,脊间的上部则具白色微:毛;鳞破披针形,长约1毫米;上部边缘密生纤毛;花药黄色,长4-6毫米;子房椭圆形,淡黄色,无毛,长约1毫米,花柱1,柱头2,长1-2毫米,羽毛状。果实未见。笋期8月,花期7-8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560-1800米的山顶阔叶林下。

分布范围

海南五指山特产。

糙花箭竹Fargesia scabrida Yi


    中文学名糙花箭竹拉丁文名Fargesia scabrida Yi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目禾本目科禾本科亚科竹亚科族北美箭竹超族 北美箭竹族 筱竹亚族属箭竹属

糙花箭竹(拉丁学名:FargesiascabridaYi),是禾本科箭竹属植物,产甘肃南部和四川北部。

形态特征

竿柄长4.5-26厘米,粗0.6-1.6厘米。竿丛生或近散生,直立,高1.8-3.5(6)米,粗5-10(15)毫米;节间长17-20(25)厘米,基部节间长3-4厘米,圆筒形,幼时无白粉或微有白粉,无毛,平滑,竿壁厚2-4毫米,髓薄而紧贴内壁;箨环隆起,厚而宽,常显著呈脊状,幼时具灰色小刺毛;竿环平坦或在分枝节微隆起;节内长3-11毫米。竿芽长卵形,微粗糙。枝条在竿之每节为3-8枝,直立或上举,直径1-2毫米。箨鞘宿存,革质,淡红褐色,三角状长圆形,长为其节间的1/3-1/2,先端近圆弧形,背面疏被灰色或灰黄色小刺毛,纵向脉纹明显,边缘常密生灰色或灰黄色小刺毛;箨耳无,偶或在上部的竿箨可有微小箨耳及鞘口繸毛,后者长1-2.5毫米,通常直立;箨舌圆拱形,高约1毫米,边缘密生灰色短纤毛;箨片直立,稀在竿之上部箨者外倾,三角形或线状三角形,平直或干后有时内卷,基部与箨鞘顶端等宽,纵向脉纹略微可见,边缘常有稀疏的小刺毛。小枝具(1)2-3(5)叶;叶鞘长2.2-4.2厘米,仅于边缘具灰黄色纤毛;叶耳无,或偶有小形椭圆形叶耳,其边缘具繸毛,鞘口两肩各具5-12条长为1-4毫米灰色或灰黄色弯曲之繸毛;叶舌微凹或截形,高约1毫米;边缘有纤毛,外叶舌有灰色纤毛;叶柄长2-3毫米,初时被灰白色柔毛;叶片披针形,长(4)12-18厘米,宽(5)11-18毫米,下表面呈灰白色,疏生白色短柔毛,但在该面基部通常密被灰黄色柔毛,先端长渐尖,基部阔楔形,次脉(3)4-5对,小横脉稍清晰,叶缘具小锯齿。花枝长10-45厘米,可再分具花小枝,其枝箨通常宿存;圆锥花序稍开展,生于具叶小枝之顶端,长(5)8-14厘米,基部为略加扩大的叶鞘所包藏,全花序共具6-12枚小穗,花序轴及分枝被灰色微毛,每分枝仅具2或3枚小穗,常偏向分枝的一侧而微下垂。小穗柄纤细,微弯或略作波曲,长5-27毫米,被灰色微毛,小穗含5-7朵小花,微扁,紫色,长(1-5)2-2.5(3)厘米,宽2-6毫米,最上方1朵小花常不孕;小穗轴节间长1-2毫米,扁平,被微毛,顶端膨大,边缘密生白色纤毛;颖被短硬毛而粗糙,上部边缘具短硬毛,第一颖长三角形,长6-7毫米,宽1.5-3毫米,先端骤尖或渐尖而具钝头,具9-11脉,第二颖卵状椭圆形,长10-12毫米,宽2.5-4毫米,先端呈芒状,具9-11脉,小横脉不发达;外稃披针形,长(9)12-20毫米,宽(1.5)3-4毫米,纸质,具9-11脉,小横脉不发达,先端亦作针芒状,具短硬毛而粗糙,基盘无毛,上部边缘具纤毛;内稃长9-11毫米,脊上具纤毛,两脊间宽约1.5毫米,无毛,纵向脉纹不发达,先端裂成2小尖头;鳞被3,膜质透明,长1-1.5毫米,下部具纵脉纹,边缘疏生短纤毛;花药黄色,长6-8毫米,宽约1毫米,先端具2尖头;子房长椭圆形,无毛,长1-3.5毫米,花柱2或3,柱头3,羽毛状,长约2毫米。果实未见。笋期4月底至5月初,花期5-12月。

分布范围

产甘肃南部和四川北部。海拔1550—2000米,多生于阔叶林下。模式标本采自四川青川。

主要价值

笋味甜,在其分布区内是大熊猫最主要的食用竹种之一。

糙花箭竹(Farge万。:“brida)是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的主要食源之一,也是当地群众编织业的重要原料。大熊猫主食糙花箭竹的最佳生活环境为阴坡、半阴坡的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下‘”。它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喜阴湿,是高山小径竹地下茎合轴型、浅鞭系竹种。

参考文献

FargesiascabridaYiinJourn.Bamb.Res.4⑵:24.Pl.7.1985etinibid.7⑵:1988,inclav.Sinice.

樟木箭竹Fargesia ampullaris Yi


    中文学名樟木箭竹拉丁文名FargesiaampullarisYi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目禾本目科禾本科族北美箭竹族属箭竹属种樟木箭竹

樟木箭竹(学名:FargesiaampullarisYi)禾本科、箭竹属竿直立,基部第一节间长3-6厘米,圆筒形,坚硬,无毛,幼时密被白粉,纵向细肋不甚明显,基部数节间的竿壁很厚或近于实心,箨环隆起乃至肿胀,幼时被黄褐色小刺毛;竿环隆起,幼时密被白粉;组合为半圆形的复合芽。竿每节簇生多枝,枝纤细,近等粗,不再分枝,淡黄褐色,上半部呈瓶颈状变窄,常为不对称地向上长收窄,背面在上方被稀疏的棕色刺毛,基底部分除两侧无毛外,也密被黄褐色至棕黑色刺毛,叶缘具小锯齿而粗糙。花枝未见。笋期5-7月。概述图片。

形态特征

柄长3-7厘米,径粗1.3-2厘米;节间长1.5-7毫米。竿直立,高2-5.4米,粗7-15毫米;节间一般长20-25(30)厘米,基部第一节间长3-6厘米,圆筒形,坚硬,无毛,幼时密被白粉,纵向细肋不甚明显,基部数节间的竿壁很厚或近于实心,竿中部壁厚3-4毫米;箨环隆起乃至肿胀,幼时被黄褐色小刺毛;竿环隆起,幼时密被白粉;节内长2-4毫米,白粉较少。竿芽以12-20枚排列成上下两列,组合为半圆形的复合芽。竿每节簇生多枝,枝纤细,近等粗,不再分枝,直径1-1.5毫米。箨鞘迟落,革质,淡黄褐色,上半部呈瓶颈状变窄,常为不对称地向上长收窄,背面在上方被稀疏的棕色刺毛,基底部分除两侧无毛外,也密被黄褐色至棕黑色刺毛,腹面在狭窄部分被淡黄色至棕色小硬毛(近顶端尤密),边缘上半部生黄褐色小刺毛;箨耳及鞘口繸毛俱缺;箨舌发达,高1.5-4毫米,密被黄褐色小硬毛,边缘具不整齐细齿裂;箨片线状披针形,外翻,上表面基部被黄褐色小硬毛。末级小枝具(3)4(5)叶;叶鞘长2.7-5厘米,淡绿色,纵脉纹不甚明显,边缘无纤毛;叶耳微小,暗紫色,早落,边缘具灰褐色繸毛;叶舌截形,无毛,高约1毫米;叶柄长约1毫米;叶片披针形,长(5)7-11厘米,宽6-10毫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下表面基部具稀疏的灰色柔毛,次脉(2)3对,小横脉不清晰,叶缘具小锯齿而粗糙。花枝未见。笋期5-7月。

分布范围

产西藏南部。模式标本采自聂拉木县樟木口岸。

主要价值

可以作为竹竿劈篾供编筐织篓用。

生长习性

生长于海拔2200米的土壤中。

斑竹植物


    中文学名斑竹

斑竹为散生竹。秆高7-13m,径3-10cm。秆具紫褐色斑块与斑点,分枝亦有紫褐色斑点。为著名观赏竹。与原变种之区别在于秆有紫褐色斑块与斑点,分枝亦有紫褐色斑点。为著名观赏竹,秆用作制工艺品及材用。在网络语言(尤其是论坛)中,斑竹表示版主。

形态特征

秆高8~22米,直径3.5~7厘米;节间鲜绿色,圆筒形,在具芽的一侧有狭长的纵沟,秆环及箨环均甚隆起,两者相距3毫米;秆箨长20~30厘米,宽10~20厘米,硬纸质兼革质,背部较平滑,疏生黄色小刺毛,具大小不等之淡墨色斑点,箨耳不发达,箨舌短。长不及3毫米;箨叶作长三角形或带状。主枝三棱形或为四方形,实心或仅有小如针孔之中空。最后小枝单生,顶端具叶3~6枚;叶鞘棕黄色,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大都长5~20厘米,宽10~25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灰绿色,下面淡绿色。小穗丛1至数个,腋生或顶生于小枝上,通常每1小穗丛基部托以4~10枚佛焰苞;小穗含花2~5朵,狭披针形,长2.5~3厘米;颖1或2枚,或缺如;外稃披针形,多脉;内稃狭披针形,先端2裂,鳞被3枚,矩形;雄蕊3;子房近于三角锥形,花柱细长,柱头3裂,稀疏羽毛状。笋期4~7月。花期4~6月。栽培于庭园或野生山间。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及四川、山东、河南、广西等地。本植物的箨(斑竹壳)、花(斑竹花)亦供药用。

生长环境

性喜温暖、耐高温,生命力强。喜温、喜阳、喜肥、喜湿、怕风不耐寒,静水及水流缓慢的水域中均可生长,适宜在20厘米以下的浅水中生长,适温15℃至30℃,越冬温度不宜低于5℃,斑竹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条件适宜的前提下,可在短时间内覆盖大片水域。

分布范围

据生物学家考证,九嶷山区原有一条斑竹林带,分布于宁远、道县、江华、蓝山4县的山区,东西长约200华里,南北宽近100华里。近世以来,由于人为破坏,斑竹日见衰微,现仅存几百亩。从1981年开始,国家采取措施,在这里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历史记载

1.一种茎上有紫褐色斑点的竹子,也叫湘妃竹。

晋张华《博物志》卷八:“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帝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唐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不见湘妃鼓瑟时,至今斑竹临江活。”元张可久《寨儿令·送别》曲:“白玉连环,斑竹阑干,回首泪偷弹。”毛泽东《答友人》诗:“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2.指斑竹所制的手杖。

元柯丹邱《荆钗记·启媒》:“软红泥踏青时候,试蹑青鞋,慢拖斑竹,去寻良友。”

神话传说

相传尧舜时代,湖南九嶷山上有九条恶龙,住在九座岩洞里,经常到湘江来戏水玩乐,以致洪水暴涨,庄稼被冲毁,房屋被冲塌,老百姓叫苦不迭,怨声载道。舜帝关心百姓的疾苦,他得知恶龙祸害百姓的消息,立即前往湖南的九嶷山。舜帝有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是尧帝的两个女儿。她们虽然出身皇家,又身为帝妃,但她们深受尧舜的影响和教诲,并不贪图享乐,而总是在关心着百姓的疾苦。她们对舜的这次远离家门,也是依依不舍。但是,想到为了给湘江的百姓解除灾难和痛苦,她们还是强忍着内心的离愁别绪欢欢喜喜地送舜上路了。

舜帝走了,娥皇和女英在家等待着他征服恶龙、凯旋的喜讯,日夜为他祈祷,早日胜利归来。可是,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燕子来去了几回,花开花落了几度,舜帝依然杳无音信,她们担心了。娥皇说:“莫非他被恶龙所伤,还是病倒他乡?”女英说:“莫非他途中遇险,还是山路遥远迷失方向?”她们二人思前想后,与其呆在家里久久盼不到音讯,见不到归人,还不如前去寻找。于是,娥皇和女英迎着风霜,跋山涉水,到南方湘江去寻找丈夫。

翻了一山又一山,涉了一水又一水,她们终于来到了九嶷山。她们沿着大紫荆河到了山顶,又沿着小紫荆河下来,找遍了九嶷山的每个山村,踏遍了九嶷山的每条小径。这一天,她们来到了一个名叫三峰石的地方,这儿,耸立着三块大石头,翠竹围绕,有一座珍珠贝垒成的高大的坟墓。她们感到惊异,便问附近的乡亲:“是谁的坟墓如此壮观美丽?三块大石为何险峻地耸立?”乡亲们含着眼泪告诉她们:“这便是舜帝的坟墓,他老人家从遥远的北方来到这里,帮助我们斩除了九条恶龙,人民过上了安乐的生活,可是他却鞠躬尽瘁,流尽了汗水,淌干了心血,受苦受累的病死在这里了。”原来,舜帝病逝之后,湘江的父老乡亲们为了感激舜帝的厚恩,特地为他修了这座坟墓。九嶷山上的一群仙鹤也为之感动了,它们朝朝夕夕地到南海衔来一颗颗灿烂夺目的珍珠,撒在舜帝的坟墓上,便成了这座珍珠坟墓。三块巨石,是舜帝除灭恶龙用的三齿耙插在地上变成的。娥皇和女英得知实情后,难过极了,二人抱头痛哭起来。她们悲痛万分,一直哭了九天九夜,她们把眼睛哭肿了,嗓子哭哑了,眼睛流干了。最后,哭出血泪来,也死在了舜帝的旁边。

娥皇和女英的眼泪,洒在了九嶷山的竹子山,竹竿上便呈现出点点泪斑,有紫色的,有雪白的,还有血红血红的,这便是“湘妃竹”。竹子上有的像印有指纹,传说是二妃在竹子抹眼泪印上的;有的竹子上鲜红鲜红的血斑,便是两位妃子眼中流出来的血泪染成的。

陈鼎《竹谱》称“潇湘竹”“泪痕竹”。竿部生黑色斑点,颇为美丽。是我国竹家具的优质用材。《阵物志》:“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汨挥,竹尽斑。”《群芳谱》:“斑竹即吴地称‘湘妃竹’者”。

注:《阵物志》所言尧之二女,舜之二妃,以及其他著作中湘妃、潇湘妃子、湘君等指娥皇和女英二人。西汉刘向《列女传》有:有“虞二妃者,帝尧之二女也。长娥皇,次女英……娥皇为后,女英为妃……死于苍梧,号曰重华。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谓之湘君……”从列女传可得知,所云潇湘妃子为娥皇、女英。

先古时期,湘妃泪洒青竹染之成斑,斑竹繁衍后世,滋养九州。推其根源,乃因舜帝辛勤为民,不辞劳苦,终命绝九嶷山。我们取名“斑竹”,意含效舜之大志苦心,为万民勤耕不辍,死而后已。

安徽何湾镇南山地区也出现了斑竹..南山有三宝:斑竹、无骨鱼和碧鸡鸟,无骨鱼长约三寸,全身乌黑发亮,无一刺卡,鱼肉鲜嫩,是宴席中的珍品,过去曾是皇家贡品。

筠竹花斑竹


    中文学名筠竹拉丁文名花斑竹二名法PhyllostachysglaucaMcClure'Yunzhu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纲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目禾本目Graminales科禾本科Gramineae亚科竹亚科Bambusoideae族簕竹超族BAMBUSATAE倭竹族SHIBATAEEAE刚竹属刚竹属Phyllostachys种淡竹Phyllostachysglauca分布区域河南、山西。

筠竹,陕西省称此竹叫斑钓竹,是淡竹的变型。安吉竹种园从外地引入,该竹幼竿绿色,以后竿面由下而上渐次出现茶褐色斑点或斑纹,斑点边缘界限清晰,边缘的颜色深浓,越向中心颜色越浅,斑点在竹竿上分布无一定规律,大小各异。当年生竹即显斑,随竹龄增长,斑色变浓,斑点增多。

物种简介

筠竹,别名,花斑竹(河南)

与原变种之不同处在于竿渐次出现紫褐色斑点或斑纹。

产山西、陕西和河南等省。模式标本采自郑州河南农学院竹子栽培园。

笋味淡;竿色美观,篾性韧,致密,为河南博爱“清化竹器”的原材料,适宜编竹器及工艺品。

历史引证

唐李贺《湘妃》诗:“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秦娥盖湘水。”王琦汇解:“《方言》:秦晋之间,美貌谓之娥。此以筠竹称斑竹,秦娥称二妃,殊不可解,或字之讹也。一本注秦娥,下云:‘一作神娥。’又见《广西通志》载此诗,‘筠竹’作‘斑竹’,‘秦娥’作‘英娥’,下文‘蛮娘’作‘蛮风’,似觉顺遂,但不知本于何书,未敢从也。”姚文燮集注:“言筠竹不死,蛮娘吟弄,泪花染绿,情相续也。”

同属变种

淡竹(原变种)

竿高5-12米,粗2-5厘米,幼竿密被白粉,无毛,老竿灰黄绿色;节间最长可达40厘米,壁薄,厚仅约3毫米;竿环与箨环均稍隆起,同高。箨鞘背面淡紫褐色至淡紫绿色,常有深浅相同的纵条纹,无毛,具紫色脉纹及疏生的小斑点或斑块,无箨耳及鞘口繸毛;箨舌暗紫褐色,高约2-3毫米,截形,边缘有波状裂齿及细短纤毛;箨片线状披针形或带状,开展或外翻,平直或有时微皱曲,绿紫色,边缘淡黄色。末级小枝具2或3叶;叶耳及鞘口繸毛均存在但早落;叶舌紫褐色;叶片长7-16厘米,宽1.2-2.5厘米,下表面沿中脉两侧稍被柔毛。花枝呈穗状,长达11厘米,基部有3-5片逐渐增大的鳞片状苞片;佛焰苞5-7片,无毛或一侧疏生柔毛,鞘口繸毛有时存在,数少,短细,缩小叶狭披针形至锥状,每苞内有2-4枚假小穗,但其中常仅1或2枚发育正常,侧生假小穗下方所托的苞片披针形,先端有微毛。小穗长约2.5厘米,狭披针形,含1或2朵小花,常以最上端一朵成熟;小穗轴最后延伸成刺芒状,节间密生短柔毛;颖不存在或仅1片;外稃长约2厘米,常被短柔毛;内稃稍短于其外稃,脊上生短柔毛;鳞被长4毫米;花药长12毫米;柱头2,羽毛状。笋期4月中旬至5月底,花期6月。

变竹(变种)

本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幼竿无白粉或微被薄白粉,分枝以下各节的箨鞘背面具云雾状淡褐色纵长斑纹。产河南博爱、沁阳等县。模式标本采自郑州河南农学院竹子栽培园。

抱鸡竹Yushania punctulata Yi


    中文学名抱鸡竹拉丁文名YushaniapunctulataYi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科禾本科族筱竹亚族属玉山竹属分布区域产四川南部

形态特征箨环隆起无毛;竿环平坦或在分枝节微隆起乃至隆起,较箨环为低或等高乃至稍高于箨环;节内长2-3(4)毫米。竿芽长卵形,边

形态特征

箨环隆起无毛;竿环平坦或在分枝节微隆起乃至隆起,较箨环为低或等高乃至稍高于箨环;节内长2-3(4)毫米。竿芽长卵形,边缘生灰色至灰黄色纤毛。竿下部各节仅1分枝,直径与主竿相近,上部的节则可为3枝,均较主竿为细,枝直立。笋紫红色,被灰黄色稀疏贴生刺毛;箨鞘宿存,革质,三角状长圆形,长约为节间的1/3,先端宽三角形,背面疏被灰白色至灰色贴伏刺毛或偶可脱落而变为无毛,纵肋明显,小横脉有时在上部及两侧均明显,边缘密生黄褐色小刺毛;箨耳无或有时微小,边缘生有放射状的缝毛;箨舌截形或微下凹,无毛,高约0.5毫米;箨片外翻,线状披针形,易自箨鞘.上脱落,无毛,常内卷。小枝具(2)4—9(12)叶;叶鞘氏5—8厘米,边缘通常无纤毛,无叶耳,鞘口无继毛或偶在每侧具2(3)条黄褐色长1—4(6)毫米直立之缝毛;叶舌截形或圆拱形,无毛,高1—1.5毫,米;叶柄长4—6.5毫米;叶片披针形或线状长圆形,长(13)17—23厘米,宽1.5—2.2(2.7)厘米;无毛,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次脉5或6对,小横脉清晰,叶缘具小锯齿而粗糙。花枝未见。笋期5月。

生长环境

海拔1220-1500米,生于山脊黄壤土的常绿阔叶林下。模式标本采自沐川县。

主要价值

竿可作毛笔竿、算盘桥杆和扎制扫帚等用。

参考文献

YushaniapunctulataYiinJourn.Bamb.Res.5(1):59.F.22.1986.

泡滑竹Yushania mitis Yi


    中文学名泡滑竹拉丁文名YushaniamitisYi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禾本目科禾本科亚科竹亚科族北美箭竹族亚族筱竹亚族属玉山竹属

竿圆筒形,通常无毛,竿环隆起或在分枝节甚隆起;箨鞘三角状长圆形或长三角形;小枝具3—5(6)叶,无叶耳,叶片狭披针形。

形态特征

竿柄长(8)18-40厘米,直径3-6(10)毫米;节间长达1.5厘米,实心。

竿高3-4.5米,粗1-2厘米;节间长(78)27-30(45)厘米,圆筒形,但在分枝一侧的下部扁平,通常无毛或有时在解箨中的幼竿具灰白色小硬毛,幼时具白粉,纵向细肋稍明显,竿壁厚2-4毫米;箨环等高于或在分枝节低于竿环,初时被少数刺毛;竿环隆起或在分枝节甚隆起;节内长4-5毫米。枝条在竿之每节为3-7,直径1.5-3.5毫米,斜展。箨鞘早落,三角状长圆形或长三角形,革质,密被紫褐色斑块,长约为其节间之半,先端三角形,背部疏生黄色小刺毛,纵肋显著隆起,上部边缘初时具黄褐色短纤毛;箨耳不存在,鞘口繸毛亦不见或有时在两侧各具1条长达1厘米之繸毛;箨舌截形或斜截形,高1.5-4毫米;箨片在竿之下部箨者直立,而上部箨者外翻,三角状披针形或线状三角形,全缘。

小枝具3-5(6)叶;叶鞘长1.8-2.3厘米,边缘初时生纤毛;无叶耳,鞘口两肩初时各具2-4条长1-5毫米之繸毛;叶舌近拱形或近截形,高约0.5毫米,外叶舌边缘具纤毛;叶柄长1-1.5毫米,无毛,初时常被白粉;叶片狭披针形,长(1.2)4.2-10.5厘米,宽(2)4-8毫米,基部楔形,无毛,下表面稍带灰绿色,次脉(2)3(4)对,小横脉组成长方格状,叶缘具小锯齿。花枝未见。

笋期4月。

分布范围

产地:产云南东北部

生境:生于山坡地,形成纯林或与灌木作块状混交

海拔:海拔1800-2500米

模式:模式标本采自永善县蒿枝坝

主要价值

本种在产地约有700公顷,年伐量可达500吨。

笋食用,每年春季有大量鲜笋和笋干问市。

竿材质柔韧,供编织各种们竹器或造纸等用。

目前,水善县蒿枝坝水库管理处正在大力养护本种竹林,以便发挥其水源涵养和水上保持作用。

《岩斑竹Fargesia canaliculata Yi.》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