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脑香树植物

2021-06-26

植物香松怎么养护。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龙脑香树植物》,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中文学名龙脑香树分布区域产于苏门答腊、古南海波斯及中国的闽广等地。

龙脑香树,拼音lóngnǎoxiāngshù,是指木名,龙脑香科的乔木,树高八九丈。产于苏门答腊、古南海波斯及中国的闽广等地。

概述

【词语】:龙脑香树

【注音】:lóngnǎoxiāngshù

【释义】:木名。龙脑香科。树高八九丈﹐大可六七围。产于苏门答腊﹑古南海波斯及我国闽广等地。树脂称龙脑香,为名贵的香料。

词语解释

ㄌㄨㄙˊㄣㄠˇㄒㄧㄤㄕㄨˋ

龙脑香树(龙脑香树)

木名。龙脑香科。树高八九丈,大可六七围。产于苏门答腊、古南海波斯及我国闽广等地。树脂称龙脑香,为名贵的香料。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木篇》:“龙脑香树,出婆利国,婆利呼为固不婆律,亦出波斯国。其树有肥有瘦。瘦者有婆律膏香。一曰瘦者山龙脑香,肥者出婆律膏也。”

词语分开解释

龙脑:龙脑树树干中的一种有机化合物。白色晶体,有类似樟脑的香气。也可用人工合成制得。中医学上称“冰片”。有旋光性。主要供药用,有清热、止痛作用。

香树:

1、泛指芳香的树。

2、栴檀树。

编辑推荐

龙脑木Dipterocarpus tubinatus Gaertn.f.


    中文学名龙脑木拉丁文名DipterocarpustubinatusGaertn.f.别名龙脑香、天然冰片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侧膜胎座目亚目山茶亚目科龙脑香科属龙脑香属种龙脑香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地区

龙脑木(拉丁学名:DipterocarpustubinatusGaertn.f.),又名:龙脑香、冰片、等。属侧膜胎座目,龙脑香科大乔木,常有星状毛或盾状的鳞秕,木质部有树脂。从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中取得的结晶,是近乎纯粹的右旋龙脑。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中含有多种萜类成分。除龙脑外,尚含葎草烯、β-榄香烯、石竹烯等倍半萜,齐墩果酸、麦珠子酸、积雪草酸、龙脑香醇酮、龙脑香二醇酮、古柯二醇等三萜化合物。龙脑木的树脂和挥发油中含有多种萜类成分。《本草纲木》之木部有记载,其可用于闭证神昏、用于目赤肿痛,喉痹口

编辑

龙脑木为大乔木,高可达40-70米,,最高的可以达到85米,材质优良。常有星状毛或盾状的鳞秕;木质部有树脂。单叶,革质,互生,全缘或具波状圆齿;托叶小或大,脱落。

花两性,辐射对称,芳香,排成顶生或腋生的圆锥花序,稀为聚伞花序;苞片小或无,稀大而宿存;萼筒长或短,与子房离生或合生,花萼裂片5,结果时通常扩大成翅;花瓣5片,分离或稍合生,常被毛;雄蕊5-15或更多,下位或周位,子房上位,稀半下位,3室,每室有下垂或倒生的胚珠2颗。

果不开裂或开裂,通常有种子1枚常为增长的宿萼所围绕,花萼裂片中2或3枚或全部发育成狭长的翅。

生长环境编辑

生长于东半球热带地区。

分布范围编辑

除非洲热带产2属外,以加里曼丹、马来半岛和菲律宾最多。中国有5属约12种,产区有云南、广西及广东三省区南部及西藏东南部以及新疆。

物种分类编辑

龙脑香科包括17属约580-680种,一般被分为3个亚科:

1.柄蕊香亚科(Monotoideae)3属30种;柄蕊香属26种。

2.Pakaraimoideae亚科:只包括一属一种——Pakaraimaearoraimae。

3.双翅香亚科(Dipterocarpoideae):是最大的亚科,包括13属470-650种。

主要价值编辑

药用价值:

【主治】

1、目翳。用龙脑末一两,每天点眼三至五次。

2、风热上攻头目。用龙脑末半两、南蓬砂一两,频繁两鼻孔中。

3、头脑疼痛。用龙脑香一钱,卷纸中作成捻子,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好愈。

4、风热喉痹。用灯心一钱、黄蘖五分,并烧存性,白矾七分(煅过)、龙脑香三分,共研为末。每服一、二分,吹入喉中患处,有奇效。

5、中风牙闭。用龙脑香、天南星等分,每服二、三分,擦牙二、三十遍,口即可开。

6、牙齿疼痛。用龙脑香、朱砂各少许擦牙,痛即止。

7、内外痔疮。用龙脑香一、二分,加葱汁化匀涂搽。

龙脑在中医里名为冰片,归于“芳香开窍类”药材。中医学认为龙脑为“芳香走窜”之品,内服有开窍醒神之效,适用于神昏、痉厥诸证;外用有清热止痛、防腐止痒之功,可治疗疮疡、肿痛、口疮等疾患。

龙脑香禀火金之气以生。本经:“味辛苦气微寒无毒,其香为百药之冠。凡香气之甚者,其性必温热。”李珣言:“温元素言热是矣,气芳烈,味大辛,阳中之阳升也散也。性善走窜开窍,无往不达。芳香之气能辟一切邪恶,辛热之性能散一切风湿,故主心腹邪气及风湿积聚也。”在《本草纲目》中,不仅记载了龙脑的一些形状特征,如“以白莹如冰,及作梅花片者为良。故俗呼为冰片脑,或云梅花脑”;还专门指出,用纸卷捻起龙脑,烧烟薰鼻,吐出痰涎,就可以治愈很多头痛病。

宗教价值:

在佛教里,龙脑既是礼佛的上等供品,也是“浴佛”的主要香料之一,还被列入密宗的“五香”(沉香、檀香、丁香、郁金香、龙脑香)。在盛产龙脑的地区,龙脑树的树膏也被用作佛灯的灯油。龙脑木作为珍贵稀有的木材,因其结构致密、质地坚硬、少开裂、不变形、耐日晒、不虫蛀,埋于地下可四十年不朽,也是制作佛珠、念珠的上上之选。

食用价值:

龙脑不仅用于熏香和医药,还被用于美食。中国的宫廷御宴里,就有燕窝配龙脑的“会燕”;在南亚地区,夹有龙脑的槟榔是当地贵族阶层的上等食品;宋代以前,人们就开始在茶饼(由茶和米压制而成)中掺和香料做成“香茶”,所用的香料大多都是龙脑,或在压制茶饼之前以龙脑窨茶,或以龙脑浸水直接洒在茶上,也称为“龙脑茶”。

保护现状

龙脑木是中国的一级保护植物。

香槐植物


    中文学名香槐别名山荆,香近豆,四季豆,黄槐,牛大力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蔷薇目科豆科属香槐属种香槐、翅荚香槐

香槐,中药名。为豆科植物香槐CladrastiswilsoniiTakeda和翅荚香槐Cladrastisplatycarpa(Maxim.)Makino的根或果实。香槐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贵州等地;翅荚香槐分布于浙江、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具有祛风止痛之功效。用于关节疼痛。

入药部位

根或果实。

性味

味苦,性平。

归经

归肝经。

功效

祛风止痛。

主治

用于关节疼痛。

相关配伍

1、治关节疼痛:(香槐)鲜根60g,加五加皮、钻地风各60g。水煎,冲黄酒、红糖,早晚饭前服1次。(《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2、治肠寄生虫及饮食不洁腹痛:(香槐)果实炒熟食之,催吐。(《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根30-60g。

采集时间

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鲜用。9-10月采收成熟的果实,晒干。

形态特性

1、香槐又名:黄槐。落叶乔木,高4-10m。树皮灰褐色;散布圆形皮孔。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11片,小叶柄5-8mm;叶片卵状椭圆形、卵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5-11cm,宽2.5-4cm,先端短渐尖或骤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苍绿色,沿主脉上被浅棕褐色柔毛。圆锥花序疏松,顶生及腋生,长12-18cm;花长1.5-2cm;花萼钟状,先端具5齿裂,裂齿三角形,密生黄棕色短柔毛;蝶形花冠,白色;雄蕊10,长短不等,近分离;子房线形,具短柄,表面密被浅棕褐色绢状柔毛,花柱向上弯,柱头狭尖。荚果条形,扁平,长3.5-8cm,宽约8mm,密生毛。种子2-4颗,肾状椭圆形,长约4mm,光滑。花期6-7月,果期9-10月。

2、翅荚香槐又名:小叶光板朱藤。大乔木,高30米,胸径80-120厘米;树皮暗灰色,多皮孔。一年生枝被褐色柔毛,旋即秃净。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4对,互生或近对生,长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基部的最小,顶生的最大,通常长4-10厘米,宽3-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圆或宽楔形,侧生小叶基部稍偏斜,上面无毛,下面近中脉处被疏柔毛或无毛,中脉上面稍凹陷,下面明显隆起,侧脉6-8对,近边缘网结,细脉明显;小叶柄长3-5毫米,密被灰褐色柔毛;小托叶钻状,长达2毫米,无毛。圆锥花序长30厘米,径15厘米;花序轴和花梗被疏短柔毛,花梗细,长3-4毫米;花萼阔钟状,与花梗等长,密枝棕褐色绢毛,萼齿5,三角形,近等长;花冠白色,芳香,旗瓣长圆形,瓣片长6毫米,宽4毫米,柄长约4毫米,先端圆或微凹缺,翼瓣三角状卵形,瓣片长8毫米,宽5毫米,柄长3-4毫米,稍具耳,龙骨瓣卵形,与翼瓣近等长,稍宽,柄纤细,长约4毫米;雄蕊10,离生;子房线形,被淡黄白色疏柔毛,花柱稍弯曲,胚珠5-6粒。荚果扁平,长椭圆形或长圆形,长4-8厘米,宽1.5-2厘米,两侧具翅,不开裂,有种子1-2粒,稀4粒;种子长圆形,长约8毫米,宽3毫米,压扁,种皮深褐色或黑色。花期4-6月,果期7-10月。

生长环境

1、生于海拔1000米的山坡杂木林缘或林中。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贵州等地。

2、生于村落或山谷疏林中。分布于浙江、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药材性状

(1)香槐,荚果呈条状而扁,长3-7cm,宽8mm左右,表面黄绿色,密被短柔毛。果皮硬,内有种子2-4颗。种子肾状,椭圆形,扁平,长约4mm,径约3mm,青灰褐色,光滑。

(2)翅荚香槐,荚果椭圆形,长约5cm,宽约1.5cm,背缝及腹缝外均扩大成狭翅状。

相关论述

《天目山药用植物志》:“祛风止痛。主治关节疼痛。”

附注

临床使用用于治疗关节疼痛,还可用于肠道寄生虫及饮食不洁腹痛。果实炒熟食之,催吐。

如何防治阴香树病害


一、阴香粉实病:是阴香上一种重要的病害,主要为害果实,使果实畸形肿大,严重影响采种繁殖。

症状:阴香果实受害后,初生黄色小点,渐扩大并突起成锈黄色,先成痂状,渐成瘤状,后全果畸形肿大,呈球形或不规则形。病果内部初呈橄榄绿色,后成褐色并粉末化。

病原及发病特点:阴香粉实病是由担子菌亚门的樟外担子菌侵染引起。病原菌以担孢子在病果内越冬,担孢子借气流传播,潜育期7~17天,生长季节有多次感染。担孢子萌发出菌丝在寄主细胞内扩展蔓延,刺激寄主组织增生,形成肿瘤。在高湿条件易发病,种植密度大、水肥管理差等会导致病情加重。

防治方法:

(1)、冬春季节彻底清除上年残留在病树上和脱落在地面的病果,并集中烧毁,以减少侵染来源。

(2)、加强肥水管理,尤其注意多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3)、春季阴香孕花期至秋季果实成熟期,每隔15~20天喷1次杀菌剂,杀菌剂用1%等量式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N800~1000倍、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波美0.3~0.5度石硫合剂。最好几种药物交替使用,以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

二、阴香叶斑病:

症状:主要为害阴香叶片。病菌大部分从叶尖或边缘侵入。感病叶片初期出现赤褐色,周围有较宽黄色环晕的小点,扩大后为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黄褐色,最后中央灰白色,上散生黑色小点。病部与健部交界处有一明显深褐色的缘带。一般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易发生,夏、秋季病害发生较重。

病原及发病特点:阴香叶斑病由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引起。病菌以分生孢子器或菌丝体在病部越冬,环境适宜,植株抽出嫩叶时,在病部的分生孢子器释放孢子侵染传播。一般夏、秋季病害发生较重。

防治方法:25%火把可湿性粉剂对阴香叶斑病病原菌菌落生长的速率、孢子的萌发率及叶片感染率的抑制作用最大,其次为露易和腈福2种杀菌剂。

以上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阴香两种病害:粉实病和叶斑病的防治方法!供种植阴香树的朋友在遇到此种病害时进行参考!

香胶蒲桃植物


    中文学名香胶蒲桃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桃金娘目科桃金娘科亚科桃金娘亚科族蒲桃族属蒲桃属分布区域云南西双版纳、锡金、中南半岛

香胶蒲桃,是一种桃金娘科的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2米;嫩枝稍压扁,干后灰白色。花期12月。

形态特征

叶片革质,椭圆形或狭长圆形,长10-20厘米,宽4-8.5厘米,先端尖,有时略钝,基部阔楔形,上面干后浅褐色,无光泽,多微细油腺点,下面灰褐色,腺点明显,侧脉11-13对,在下面突起,脉间相隔8-13毫米,网脉明显,边脉离边缘约2.5毫米;叶柄长1-1.3厘米。圆锥花序腋生及生于无叶老枝上,长2-7厘米,花序轴灰白色;花有短梗;萼管倒圆锥形,长2.5毫米,先端近于平截,萼齿不明显;花瓣连合成帽状;雄蕊长2-3毫米;花柱约与雄蕊等长。果实球形,直径5-6毫米;种子1颗。

生长环境

生长于潮湿森林及河边。

分布范围

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锡金、中南半岛。

牛奶树植物


    中文学名牛奶树别名乳汁麻木、牛奶稔、猪母茶、猪奶树、牛乳药、大牛奶门被子植物门纲木兰纲目荨麻目科桑科属榕属种对叶榕分布区域华南、贵州、云南

牛奶树,中药名。为桑科植物对叶榕FicushispidaL.f.的根、皮或茎叶。分布于华南及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疏风清热,消积化痰,健脾除湿,行气散瘀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发热,结膜炎,支气管炎,消化不良,痢疾,脾虚带下,乳汁不下,跌打肿痛,风湿痹痛。

别名

乳汁麻木、牛奶稔、猪母茶、猪奶树、牛乳药、大牛奶、多糯树、稔水冬瓜、铁牛入石,乳汁公树。

入药部位

根、皮或茎叶。

性味

味甘、微苦,性凉。

归经

归脾、肺、大肠经。

功效

疏风清热,消积化痰,健脾除湿,行气散瘀。

主治

用于感冒发热,结膜炎,支气管炎,消化不良,痢疾,脾虚带下,乳汁不下,跌打肿痛,风湿痹痛。

相关配伍

1、治腋疮:捣牛奶树叶敷之。(《岭南采药录》)2、治劳倦乏力:对叶榕根或茎30-60g,墨鱼根1个(不去骨)。水煎至墨鱼熟,再加黄酒酌量调服。(《福建药物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

《广西民族药简编》:“用于缺乳时,忌吃萝卜、酸等食物。”

采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3-5m。全株具乳汁;幼枝被刚毛,中空。单叶通常对生;叶柄长1-4.5cm,被短粗毛;托叶2枚,阔披针形,长约1.5cm,在无叶和生榕果枝上,常4枚合生成环状,早落;叶片革质或纸质,卵状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6-20cm,宽4-12cm,先端短尖或尾尖,基部圆形或楔形,全线或有不规则细锯齿,两面被短刚毛,下面较密。隐头花序,花序托(榕果)成对着生于叶腋或簇生于树干上和无叶的枝上,倒卵形、陀螺形式近梨形,成熟后黄色,直径1.3-3cm,具柄,密生短硬毛,顶端略有脐状突起,中部以下常散生数枚苞片,基生苞片3枚;雄花、瘿花多数着生于花序托内壁的顶部,花被片3,雄蕊1;瘿花无明显花被,花柱近顶生;雌花无花被,花柱侧生,被毛。瘦果卵形。花期6-7月。

生长环境

生长旷地、山谷以及低海拔的疏林中或水旁堤边潮湿处。分布于华南及贵州、云南等地。

相关论述

1、《广东中药》:“清热,去热滞。治积滞,伤风感冒,咳嗽。”

2、《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利湿,消积化痰。主治感冒,气管炎,消化不良,痢疾,风湿性关节炎。”

3、《广西民族药简编》:“根水煎服治白浊、白带、乳汁不足,病后体弱;与猪肺煲服治产后无乳;树皮水煎服治痢疾;树叶与热酒冲服治白带,白浊。”

4、《福建药物治》:“根、茎治劳倦乏力。

山中平树植物


    中文学名山中平树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木兰亚纲科禾本科属血桐属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于海南、广西(龙州)、云南(河口)。

山中平树为乔木,高4-12米;幼嫩枝、花序、苞片和花均被锈色或灰黄色绒毛;小枝无毛,有时被白霜。

形态特征

叶子形态

叶纸质,卵形或长卵形,长15-28厘米,宽8-17厘米,顶端钝或骤窄短渐尖或尾状,基部截平或钝圆,浅的盾状着生,具斑状腺体2个,叶缘浅波状,具疏腺齿,下面被灰色柔毛和具颗粒状腺体;基出脉3条,侧脉8对;叶柄长6-15厘米,被疏柔毛;托叶披针形,长6-7毫米,早落。

花朵形态

雄花序圆锥状,长6-15厘米;苞片卵形,长3-4毫米,宽2-4毫米,边缘具齿,苞腋具花多朵;雄花:萼片3(-4)枚,长1毫米;雄蕊2-3枚,花丝扁平,花药4室;花梗长0.5毫米。雌花序圆锥状,长6-13厘米,苞片叶状,长5毫米,宽4毫米,边缘具长锯齿;雌花:花萼4裂,长1毫米;子房2室,花柱2枚,长1.5-2毫米,具乳头状突起;花梗长1-2毫米,花后长2-3(-6)毫米。

果实形态

蒴果双球形,长5毫米,宽8毫米,具颗粒状腺体。

花果期

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长环境

山中平树主要生长于海拔100-650米低山或山地密林或疏林中。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海南、广西(龙州)、云南(河口)。

香泡树和柚子树之间有什么区别?香泡树和柚子树多个方面之间的区别介绍!


香泡也叫香橼,跟柚子一样都属于芸香科的一种植物,并且在外形上也极其的相像,有些人还难以分辨出它们两者,只有尝上一口它的果实才能从味道上识别出哪个是柚子和哪个是香泡。那么当柚子和香泡果实都还挂在树上的时候就不能区分出它们了吗?并不是的哦!它们之间还是存在很多的不同,下面就细细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香泡树和柚子树的区别一、树形

香泡树一般都为不规则分枝的小乔木或者灌木,相对于柚子来说比较低矮。香泡新生的嫩枝、芽以及花蕾都为暗紫红色,茎枝多刺。

而柚子一般都为乔木,嫩枝、叶背以及花梗等都具有柔毛,嫩叶叶为暗紫红色,但它的嫩枝偏棱形。

二、叶片

香泡的叶子一般都比较大,叶色为淡绿色,叶形呈阔长圆形,边缘还有锯齿;而柚子的叶片质地普遍都比较厚,叶色为浓绿色,叶形呈心形。

三、果实

香泡的果实果皮为淡黄色,比较粗糙,难剥并且内皮白色或是略淡黄色,松软,果肉近无色,果期10-11月;而柚子的果实果皮油胞大,凸起,果心实但比较松软,汁胞白色,粉红或者鲜红色,果期9-12月。

香泡树和柚子树虽说是极其相似的,但还是存在着差别,并且除了在外形上面区分它们,还可以在它们用途上去分辨它们,柚子主要用于食用,但香泡的食用价值就不如它的园林绿化价值好了,下面就带大家了解一下香泡为什么在园林用途上面的价值更好吧!

香泡的园林用途

因为香泡树四季常青,花开结果时间间隔短 ,并且花香四溢,犹如桂花般飘香。秋季的时候结果也象征着一年到头的一个丰收。因此,近年来也在绿化工程上掀起了大风波,许多人都喜欢运用香跑作为绿化树种,既美观又能闻香,甚是惹人喜爱。

香泡树与柚子树之间的区别就介绍完了,它们之间虽然特别相像,但是若是有心去识别还是能区分出来它们的不同的,并且许多的园林绿化都喜欢运用香泡树种,看完这篇文章以后在街上遇见就不要再把香泡当柚子咯!

贵州土蜜树植物


    中文学名贵州土蜜树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科大戟科属土蜜树属种贵州土蜜树分布区域贵州安龙等地

贵州土蜜树萼片卵形,长1.2毫米;花瓣圆形,直径0.7毫米;花盘杯状,顶端全缘;顶端钝;花盘坛状,高约1毫米,顶端撕裂,生于石灰岩山地林中。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10米;枝条黄褐色;除老叶上面、花瓣、花盘、子房及核果无毛外,其余均密被短柔毛或柔毛。叶片纸质,长卵形、椭圆形或倒卵形,长13-27厘米,宽7.5-15.5厘米,顶端钝,基部圆或浅心形,叶面仅中脉上被短柔毛;中脉和侧脉在叶面扁平或略凹陷,在叶背凸起,侧脉每边10-13条,与中脉成45°角斜升,网脉明显,近平行,与侧脉近垂直;叶柄长1.2-2.5厘米;托叶卵形。团伞花序腋生;苞片小,线形或长圆形;花丝合生,包围柱状的退化雌蕊;雌花:萼片三角形,长2毫米;花瓣长圆形,长1毫米,顶端钝;花盘坛状,高约1毫米,顶端撕裂;子房圆球形。核果圆球形,直径约8毫米,2室。

生长环境

贵州土蜜树生长于石灰岩山地林中。

分布范围

主要产于贵州安龙等地,分布于越南、老挝、柬埔寨。模式标本采自柬埔寨

多花白头树植物


    中文学名多花白头树别名八角楠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无患子目科橄榄科属嘉榄属种多花白头树分布区域分布于中国南部省份与印度、锡金、孟加拉等国。

多花白头树,乔木,花期5月,果期8—9月,生于海拔200-900米的密林中。

形态特征

乔木,高20-26米;小枝除幼嫩部分外无毛,有明显的叶痕。叶有小叶9-19,叶轴及小叶中脉疏被细柔毛,余无毛;最下一对小叶常过渡为托叶,长圆形,长0.5-0.8厘米;小叶椭圆形至长披针形,膜质至坚纸质,侧脉15-20对,基部圆形,偏斜,边缘具疏锯齿,无小托叶,中间一对长9-11厘米,宽3-5厘米;顶生小叶柄长0.6-2.5厘米。圆锥花序侧生和腋生,长25-35厘米,集于小枝近顶部,被细柔毛至无毛;花黄色,长0.4-0.6厘米;花托杯状,外被柔毛;萼片三角形,外被柔毛;花瓣长圆披针形,长约0.3厘米,两面被细柔毛;雄蕊基部被柔毛;花盘裂片三角形至四方形;子房球形,具短柄,被绒毛;花柱被绒毛或疏柔毛,柱头5浅裂。果近球形,长0.5-0.9厘米,直径0.5-1.2厘米,基部无宿存的花萼。花期5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

多花白头树,生于海拔200-900米的密林中。

分布范围

产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南部;分布于印度、锡金、孟加拉。

主要价值

可制为树脂,可食,种仁可作干果,也可榨油,油可食用,也供工业用。

黄瓶子花 黄花夜香树 黄花洋素馨


学名:Cestrumaurantiacum

别名:黄花夜香树、黄花洋素馨

科属:茄科

种类:常绿灌木

产地:

原产美洲热带,现广植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南方常见栽培,北方有盆栽。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枝初直立,后俯垂。小枝具棱,无毛,长达2~3cm,单叶互生,草质,多长圆状卵形或椭圆形,长5~15cm。花序顶生或腋生,具多花,白绿色或淡黄绿色,夜间极香,花冠管状,长约2.5cm,裂片5,近直立或稍张开。浆果近球型,径4~6mm,熟时雪白色。

习性:

喜温暖湿润及阳光充足环境,稍耐荫,不耐严重霜冻,最好在5℃以上越冬。不择土壤。

春、夏、秋三季这三个季节是它的生长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花宝??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1~4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

冬季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清水??花宝??清水??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3~7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

繁殖:

扦插繁殖,易成活。

常于春末秋初用当年生的枝条进行嫩枝扦插,或于早春用去年生的枝条进行老枝扦插。

扦插基质就是用来扦插的营养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

家庭扦插限于条件很难弄到理想的扦插基质,建议使用本站提供的已经配制好并且消过毒的扦插基质;用中粗河砂也行,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冲洗几次。海砂及盐碱地区的河砂不要使用,它们不适合花卉植物的生长。

观赏应用:

枝俯垂,花期长而繁茂,夜间芳香,果期长,且富观赏价值。可用于天井、窗前、墙沿、草坪等处,也用作切花。

养护与病虫害:

相近植物多种,我国南方常见栽培的尚有:

紫花夜香树(瓶儿花)C.purpurea,叶窄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冠紫色,喉部缢缩,裂片反折,无香,但色更鲜。

疏毛水锦树植物


    中文学名疏毛水锦树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菊亚纲目茜草目科茜草科亚科金鸡纳亚科族郎德木族属水锦树属种疏毛水锦树分布区域云南勐腊

疏毛水锦树,生于海拔850米的林中。

形态特征

本亚种与原亚种不同的是花萼有疏柔毛或近无毛,萼裂片比萼管短。花期11月。

原亚种:灌木或乔木,高2-15米;小枝被锈色硬毛。叶纸质,宽椭圆形、长圆形、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7-26厘米,宽4-14厘米,顶端短渐尖或骤然渐尖,基部楔形或短尖,上面散生短硬毛,稍粗糙,在脉上有锈色短柔毛,下面密被灰褐色柔毛;侧脉8-12对,弯拱向上,近边缘处消失或与小横脉连结,在下面凸起;叶柄长0.5-3.5厘米,密被锈色短硬毛;托叶宿存,有硬毛,基部宽,上部扩大呈圆形,反折,宽约2倍于小枝。圆锥状的聚伞花序顶生,被灰褐色硬毛,分枝广展,多花;小苞片线状披针形,约与花萼等长或稍短,被柔毛;花小,无花梗,常数朵簇生;花萼长1.5-2毫米,密被灰白色长硬毛,萼裂片卵状三角形,与萼管等长或近等长;花冠漏斗状,白色,长3.5-4毫米,外面无毛,喉部有白色硬毛,裂片长约1毫米,开放时外反,远比冠管短;花药椭圆形,长约0.8毫米,稍伸出,花丝很短;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稍长,柱头2裂,常伸出。蒴果小,球形,直径1-2毫米,被短柔毛。花期1-5月,果期4-10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850米的林中。

分布范围

分布于云南勐腊。

大叶土蜜树植物


    中文学名大叶土蜜树二名法BrideliafordiiHemsl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目大戟目(Euphorbiales)属土蜜树属(BrideliaWilld.)分布区域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和云南等省区

大叶土蜜树托叶早落,在叶柄基部两侧留有线形的托叶痕。花小,黄绿色,雌雄异株;花梗长约l毫米;花瓣倒卵形,长约1毫米,膜质,顶端有3-5齿;花丝基部合生而包围着退化雌蕊的基部,生于海拔150-1400米山地疏林中。

形态特征

大叶土蜜树为乔木,高达15米,胸径达35厘米;树皮灰褐色;小枝灰绿色,具有纵条纹和黄白色皮孔;除苞片两面、花梗和萼片外面被柔毛外,全株均无毛。叶片纸质,倒卵形,有时长圆形,长8-22厘米,宽4-13厘米,顶端圆或截形,具小短尖,稀微凹,基部钝、圆或浅心形;叶脉在叶面扁平,在叶背凸起,侧脉每边13-19条,近平行,直达叶缘而网结,网脉明显,近平行,与侧脉相连;叶柄长约1.2厘米,稍粗壮。

穗状花序腋生或在小枝顶端由3-9个穗状花序再组成圆锥花序状,长10-20厘米;苞片卵状三角形,长2.5-3毫米;雄花:萼片长圆形,长2毫米,基部宽1毫米;花药宽卵形;退化雌蕊柱状,顶端不分裂;花盘杯状;雌花:萼片长圆形,长2毫米,基部宽1毫米;花瓣匙形,长约l毫米,膜质;雌蕊长2毫米,子房卵圆形,长1毫米,花柱2,顶端2裂;花盘坛状,包围子房,并与子房等高。核果卵形,长7-8毫米,直径4-6毫米,黑色,2室。花期4-9月,果期8月-翌年1月

生长环境

大叶土蜜树生长于海拔150-1400米山地疏林中。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在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和云南等省区。

《龙脑香树植物》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香松怎么养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