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星公主的养护。

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茶树芽叶病“茶白星病”和“茶圆赤星病”的识别与防治》,希望您喜欢!

【常见问题】茶树芽叶病茶白星病和茶圆赤星病怎么识别与防治?

【专家解答】茶树2种芽叶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1、茶白星病

症状危害:

嫩叶染病初生针尖大小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展成直径l一2mm大小的灰白色圆形斑,中间凹陷,边缘具暗褐色至紫褐色隆起线。湿度大时,病部散生黑色小点,病叶上病斑数达几十个至数百个,有的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形大斑,导致叶片变形或卷曲。叶脉染病叶片扭曲或畸形。嫩茎染病病斑暗褐色,后成灰白色,病部亦生黑色小粒点,病梢节问长度明显短缩,百芽重减少,对夹叶增多。严重的蔓延至全梢,形成梢枯。

防治方法:

(1)分批采茶、及时采茶可减少该病侵染,减轻发病。

(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增施复混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3)于3月底-4月上旬春茶初展期开始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5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2、茶圆赤星病

症状危害:

主要为害成叶和嫩叶,嫩茎、叶柄也能受害。被害部初生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成圆形病斑。病斑小型,大小0.8-3.5毫米,中央凹陷,呈灰白色,边缘有暗褐色至紫褐色隆起线,后期病斑中央散生黑色小点(菌丝块),潮湿时,其上有灰色霉层(子实层)。一张叶片上病斑数从几个到数十个,愈合成不规则形大斑,并蔓及叶柄、嫩梢,引起大量落叶。

防治方法:

(1)增施磷、钾肥,合理采摘,促使树势健壮,以提高抗病力。

(2)在茶萌芽期喷药保护。可选用75%百菌清每亩2.5-3两(合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每亩2-2.5两(合1000倍液)或25%灭菌丹每亩5-6两(合400倍液)进行防治。由于白星病菌潜育期短,再侵染次数多,喷药后间隔7天左右应再喷药一次,连续2-3次。非采茶期还可喷洒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进行防治。

【小编结语】茶树芽叶病害除了茶白星病和茶圆赤星病外,成叶老叶的主要病害有茶云纹叶枯病、轮斑病、茶炭疽病和茶煤病等,在全国各茶区均有发生,这里小编就不再赘述了,第一农经种植技术栏目有详细的相关文章,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编辑推荐

茶饼病怎么防治?茶饼病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技术


【常见问题】茶饼病怎么防治?

【专家解答】茶饼病是茶树芽最为重要的病害之一,在各地茶园均有发生,危害严重。现将茶饼病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一、茶饼病的危害症状

嫩叶上初发病为淡黄色或红棕色半透明小点,后渐扩大并下陷成淡黄褐色或紫红色的圆形病斑,直径为2~10毫米,叶背病斑呈饼状突起,并生有灰白色粉状物,最后病斑变为黑褐色溃疡状,偶尔也有在叶正面呈饼状突起的病斑,叶背面下陷。叶柄及嫩梢被感染后,膨肿并扭曲,严重时病部以上新梢枯死。花蕾及幼果偶尔发病。

二、茶饼病的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中越冬或越夏。属低温高湿型病害,当温度在18~20℃、相对湿度85%以上时,阴雨多湿的条件有利于发病,一般春茶期3~5月和秋茶期9~10月间发生严重。丘陵、平地的郁蔽茶园,多雨情况下发病重,管理粗放、杂草丛生、施肥不当、遮荫茶园发病重,多雾的高山、高湿凹地茶园发病重。

三、茶饼病的防治技术

1.加强苗木检疫,防止茶饼病菌通过茶苗调运传播。

2.清除杂草、枯枝,适当修剪,促进通风透光,可减轻发病。

3.增施磷、钾肥,提高茶树抗病力。

4.发病初期喷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间隔7~10天,连喷2~3次。

5.发病初期喷25%粉锈宁(三唑酮)3500倍液,残效期长,发病期喷药1次即可。

6.非采摘茶园也可喷施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0.2~0.5%硫酸铜液或12%松脂酸铜乳油600倍液,以保护茶树。

7.采搞茶园如喷施波尔多液,可于春茶前或每季采茶后各喷1次,喷后20天方可采摘。

【小编结语】做好茶饼病的防治,是保证茶树种植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当引起重视。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茶饼病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技术,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防治茶树赤叶斑病?


茶树赤叶斑病是茶树栽培中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为害叶片。在全国各茶区均有发生。病害一般从5月份开始发生,7~9月份为发病高峰,受害叶片在大量脱落。严重时,致整个茶园呈红褐色焦枯状,落叶严重。严重危害茶叶产量,那么如何防治茶树赤叶斑病?

症状:

嫩叶、成叶、老叶染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处开始产生浅褐色病斑,后扩展到半叶或全叶,形成不规则形大型病斑,病斑颜色较一致,呈深红褐色至赤褐色,边缘具深褐色隆起线,与健部分界很明显,后期病部生出略凸起的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发病条件:

茶园缺水,茶树水分供应,抗性下降易诱发该病。台刈及修剪后抽生嫩枝多,采摘不净留叶多或夏季干旱,蒸腾,根部供水不足,易遭受病菌侵染。

防治措施:

1、建茶园时选择适宜的地形、地势和土壤。

2、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如龙井、福鼎、台茶13号、毛蟹、清明早、瑞安白毛茶、铁观音、福鼎白毫、藤茶、梅占、龙井群体种等较抗病。

3、加强茶园管理,做好防冻、抗旱和治虫工作,及时清除园中杂草。

4、提倡施用酵素菌或EM活性生物有机肥,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和保水保肥,是防治该病的根本措施。

5、夏季干旱要及时灌溉,合理种植遮阴树,减少阳光直射,防止日灼。

6、夏季干旱到来之前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9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

做好茶树赤叶斑病的防治工作,是成功种植茶树的基础,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作用。当引起重视。

大叶黄杨白绢病的防治和识别


大叶黄杨发生白绢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具有毁灭性强,传播迅速的特点,如控制不利,可能引致苗木全部死亡。根据以往的工作,我们总结出大叶黄杨白绢病的特性和防治方法。

症状:发病初期茎或叶基部靠近土壤的地方变褐、腐烂,经几天阳光曝晒在病部及土壤表面出现白色绢丝状的菌丝体,呈放射状在根际土壤中蔓延,后期在近地表茎上长出褐色,油菜籽状小菌核,常造成全株死亡。叶部表现为先发暗而失绿最终变黄干枯。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核形式在土壤中越冬(菌核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强,能在土壤中存活5至6年),第二年条件适宜菌核萌发长出菌丝,在土中蔓延,从植株基部侵入而使其发病。

发病条件:酸性土壤有利于发病(适宜pH值范围:1.9-8.4,最适pH值为5.9);高温高湿的环境利于发病(八九月份发病严重),最适生长温度30至35℃;连作土壤发病重(土壤含菌多且存活时间长);粘质土壤发病重;地势洼,种植过密,通风透光性差的发病重(病菌喜湿润窝风的条件)。

防治措施:

①严格进出苗制度,不从发病地区购进苗木,防止人为传播病害。

②此病是一种土传病害,所以土壤灭菌消毒是关键性措施。可用0.2%五氯硝基苯或福美双等与土拌匀后栽种,或按每平方米用药5至10克,加适量细土撒入土中。种植时尽量选用无病地块,同时应避免连作。

③地块要做到基本平整。在五月份开始控制浇水,使地表保持相对干燥,并增施磷钾肥。注意雨季排涝,雨后突然暴晴,要分次排尽积水,不要一次排净。

④喷1∶1∶100波尔多液进行保护性预防。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或75%百菌清500倍液喷雾并结合灌根或用25%敌力脱乳油2500倍液喷雾,对此病有特效,有效期2-5周,高效内吸,2小时起效,耐雨水冲刷。

⑤雨后及时中耕松土,做好其它病虫害防治工作。

⑥株行距不可过密,及时修剪过密枝。及时去除病叶病株,去掉土表的菌丝和菌核并集中烧毁,对土壤及时用杀菌剂消毒。

⑦在北方做好病弱苗的冬季防寒工作。

茶红锈藻病的防治方法


症状主要发生在广东、云南、海南茶区,近年安徽、浙江等省也有发生。主要为害1?3年生枝条及老叶和茶果。枝条染病初生灰黑色至紫黑色圆形至椭圆形病斑,后扩展为不规则形大斑块,严重的布满整枝,夏季病斑上产生铁锈色毛毡状物,病部产生裂缝及对夹叶,造成枝梢干枯,病枝上常出现杂色叶片。老叶染病初生灰黑色病斑,圆形,略突起,后变为紫黑色,其上也生铁锈色毛毡状物,即病菌藻的子实体。后期病斑干枯,变为灰色至暗褐色。茶果染病产生暗绿色至褐色或黑色略凸起小病斑,边缘不整齐。

病原CephaleurosparasiticusKarsten称寄生性绿藻,属藻类。病菌形态特征与茶藻斑病近似,其主要区别是,该菌孢囊梗较粗短,孢子囊较大。营养体成熟时生毛状物,穿透寄主表皮伸出,其中包括刚毛及孢囊梗。孢囊梗呈叉状分枝,顶生游动孢子囊4?8个,橙红色,球形,大小39?45.428.5?35.6(m)。遇水时从游动孢子囊中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生鞭毛2根。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红锈藻菌以营养体在病部组织中越冬。翌年5?6月湿度大时产生游动孢子囊,遇水释放出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落到刚变硬的茎部,由皮层裂缝侵入。于5月下旬一6月上句及8月下旬一9月上旬出现2个发病高峰。雨量大、降雨次数多易发病,茶园土壤肥力不足、保水性差,易旱、易涝,造成树势衰弱或湿气滞留发病重。该菌在南方茶区无明显休眠期。温暖潮湿时形成子实体。形成时期因地区而异。

防治方法(1)建立茶园时,应选择土壤肥沃、高燥的地块。(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生物有机肥或茶树复混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排水、蓄水能力,增强树势,减轻发病。(3)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在茶园中。(4)越冬期病枝率大于30%,病情指数高于25,相对湿度70%以上,开始喷洒90%三乙磷酸铝(乙磷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茶区可改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oo倍液。(5)该病病原菌游动孢子对铜制剂敏感,在非采茶期可喷洒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或30%绿得保悬浮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此外,0.3%的96%硫酸铜液经济有效。

茶红锈藻病

症状主要发生在广东、云南、海南茶区,近年安徽、浙江等省也有发生。主要为害1?3年生枝条及老叶和茶果。枝条染病初生灰黑色至紫黑色圆形至椭圆形病斑,后扩展为不规则形大斑块,严重的布满整枝,夏季病斑上产生铁锈色毛毡状物,病部产生裂缝及对夹叶,造成枝梢干枯,病枝上常出现杂色叶片。老叶染病初生灰黑色病斑,圆形,略突起,后变为紫黑色,其上也生铁锈色毛毡状物,即病菌藻的子实体。后期病斑干枯,变为灰色至暗褐色。茶果染病产生暗绿色至褐色或黑色略凸起小病斑,边缘不整齐。

病原CephaleurosparasiticusKarsten称寄生性绿藻,属藻类。病菌形态特征与茶藻斑病近似,其主要区别是,该菌孢囊梗较粗短,孢子囊较大。营养体成熟时生毛状物,穿透寄主表皮伸出,其中包括刚毛及孢囊梗。孢囊梗呈叉状分枝,顶生游动孢子囊4?8个,橙红色,球形,大小39?45.428.5?35.6(m)。遇水时从游动孢子囊中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生鞭毛2根。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红锈藻菌以营养体在病部组织中越冬。翌年5?6月湿度大时产生游动孢子囊,遇水释放出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落到刚变硬的茎部,由皮层裂缝侵入。于5月下旬一6月上句及8月下旬一9月上旬出现2个发病高峰。雨量大、降雨次数多易发病,茶园土壤肥力不足、保水性差,易旱、易涝,造成树势衰弱或湿气滞留发病重。该菌在南方茶区无明显休眠期。温暖潮湿时形成子实体。形成时期因地区而异。

防治方法(1)建立茶园时,应选择土壤肥沃、高燥的地块。(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生物有机肥或茶树复混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排水、蓄水能力,增强树势,减轻发病。(3)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在茶园中。(4)越冬期病枝率大于30%,病情指数高于25,相对湿度70%以上,开始喷洒90%三乙磷酸铝(乙磷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茶区可改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oo倍液。(5)该病病原菌游动孢子对铜制剂敏感,在非采茶期可喷洒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或30%绿得保悬浮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此外,0.3%的96%硫酸铜液经济有效。

茶红锈藻病

症状主要发生在广东、云南、海南茶区,近年安徽、浙江等省也有发生。主要为害1?3年生枝条及老叶和茶果。枝条染病初生灰黑色至紫黑色圆形至椭圆形病斑,后扩展为不规则形大斑块,严重的布满整枝,夏季病斑上产生铁锈色毛毡状物,病部产生裂缝及对夹叶,造成枝梢干枯,病枝上常出现杂色叶片。老叶染病初生灰黑色病斑,圆形,略突起,后变为紫黑色,其上也生铁锈色毛毡状物,即病菌藻的子实体。后期病斑干枯,变为灰色至暗褐色。茶果染病产生暗绿色至褐色或黑色略凸起小病斑,边缘不整齐。

病原CephaleurosparasiticusKarsten称寄生性绿藻,属藻类。病菌形态特征与茶藻斑病近似,其主要区别是,该菌孢囊梗较粗短,孢子囊较大。营养体成熟时生毛状物,穿透寄主表皮伸出,其中包括刚毛及孢囊梗。孢囊梗呈叉状分枝,顶生游动孢子囊4?8个,橙红色,球形,大小39?45.428.5?35.6(m)。遇水时从游动孢子囊中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生鞭毛2根。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红锈藻菌以营养体在病部组织中越冬。翌年5?6月湿度大时产生游动孢子囊,遇水释放出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落到刚变硬的茎部,由皮层裂缝侵入。于5月下旬一6月上句及8月下旬一9月上旬出现2个发病高峰。雨量大、降雨次数多易发病,茶园土壤肥力不足、保水性差,易旱、易涝,造成树势衰弱或湿气滞留发病重。该菌在南方茶区无明显休眠期。温暖潮湿时形成子实体。形成时期因地区而异。

防治方法(1)建立茶园时,应选择土壤肥沃、高燥的地块。(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生物有机肥或茶树复混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排水、蓄水能力,增强树势,减轻发病。(3)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在茶园中。(4)越冬期病枝率大于30%,病情指数高于25,相对湿度70%以上,开始喷洒90%三乙磷酸铝(乙磷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茶区可改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oo倍液。(5)该病病原菌游动孢子对铜制剂敏感,在非采茶期可喷洒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或30%绿得保悬浮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此外,0.3%的96%硫酸铜液经济有效。

茶苗茎枯病的防治方法


茶树属山茶科山茶属,为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一般为灌木,在热带地区也有乔木型茶树高达1530米,基部树围1.5米以上。

茶苗茎枯病主要发生于南方茶区,多为害短穗扦插的苗圃,严重时可引起成片死亡,被害茶苗近地面的茎革部初期为褐色,后期为黑褐色,皮层腐烂;2~3个月后苗木枯死。

茶苗茎枯病全年以4~5月的雨季及秋季发生较多,病菌随雨水溅落或随流水进行传播,也可通过中耕除草和田问活动等人为传播,病菌在土壤中1~2年后仍保持侵染能力。管理粗放、杂草丛生、荫湿密蔽、粘土性重;排水不良的低洼苗圃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发病苗圃在移栽后如需继续连作的必须在原来的苗床上重新铺上一层3厘米厚的沙土、然后放基肥,上面再铺一层黄土(压紧后的厚度为3厘米),苗圃四周开排水沟;用黄腐酸盐100~150倍稀释液进行土壤消毒;主要消毒苗床。用洒水壶兑水淋洒,然后放基肥,再铺一层心黄土。在4月中旬和8月中下旬的发病期喷0.7%的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或用放线酮510-5稀释液喷施,每667平方米也可用五氯硝基苯2.5千克撒再茶苗行间,然后松土、淋水,使之与土壤混合,半个月后再施药1次即可。

水杉赤枯病有什么症状?水杉赤枯病如何防治?


水杉,是一种裸子植物杉科落叶乔木,适应能力极强,喜好温暖湿润的环境,生长速度非常快,在我国各地均具有普遍栽培。水杉材质轻软,可供建筑、板料、造纸等用。水杉赤枯病是常见的一种病害,那么大家知道水杉赤枯病有什么症状吗?水杉赤枯病如何防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

水杉赤枯病有什么症状?

此病一般从水杉下部枝叶先发病,逐渐向上发展蔓延,最后导致全株枯死。感病枝叶,初期产生褐色小斑点,后扩展为深褐色,后小枝和枯枝变褐色枯死。病害还可蔓延到绿色的小枝,形成下陷的褐色溃疡斑,包围主茎,则导致上部枯死;或不包围主茎,但长期不能愈合,随着主茎生长,溃疡处深陷主干,形成沟腐,幼树基干部产生不规则凹沟,成为畸形。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产生黑色小点,为病原菌的子实体。

水杉赤枯病如何防治?

一、严格执行植物检疫,禁止病苗引进新区,发现病苗应立即清除烧毁。

二、种植苗木水要过密,要求通风透光,降低空气中湿度,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促使苗木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

三、在发病期4至5月和9至10月可喷施1比1比200倍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至1000倍液,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抗菌剂401的800倍液,每隔10至15天1次,连续2至3次。

以上就是关于水杉赤枯病的一些信息了,希望给大家一些帮助。

《茶树芽叶病“茶白星病”和“茶圆赤星病”的识别与防治》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多肉植物星公主的养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