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氏玉莲

2021-08-09

半枝莲植物小知识。

阳台种花需要注意哪些?人都有爱美之心,对于女士朋友们尤为如此。很多朋友喜欢在阳台上种花,这样可以让阳台更加的美观。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摩氏玉莲》,希望您喜欢!

摩氏玉莲(学名:Echeveria moranii)是一种景天科、拟石莲花属的多肉植物,其喜欢温暖干燥且通风良好的生长环境,原产于墨西哥到南美洲西北部,现在世界各地都有栽培观赏。摩氏玉莲是一种观叶、观花的植物,不仅植株外形优雅美丽,开出的花朵也是绚丽多彩,非常受人欢迎,经常被当作装饰品放在室内,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中文学名:摩氏玉莲

拉丁学名:Echeveriamoranii

科:景天科

属:拟石莲花属

原产地:墨西哥到南美洲西北部

价值:观赏、净化空气分类:多肉植物

zw59.com小编推荐

鲁氏石莲花


鲁氏石莲花(Echeveria runyonii Rose ex Walther),别称鲁氏,是隶属于景天科拟石莲花属的多肉植物,喜爱充足光照和温暖坏境,耐旱耐寒、繁殖简单,浇水时应避免浇到叶面白霜。鲁氏石莲花莲座密集排列、叶片整洁光滑、需要接受充足日照才能使得叶片艳丽,在温度和光照充足下,鲁氏石莲花生长会更快,株型会更紧实美观。鲁氏石莲花易于繁殖,管理简单,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是理想的多肉植物!

中文学名:鲁氏石莲花

拉丁学名:EcheveriarunyoniiRoseexWalther

别称:鲁氏

门:木贼门

纲:木兰纲

科:景天科分类:多肉植物

林氏薹草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林氏薹草,拼音:línshìtáicǎo

拉丁学名:CarexlingiiWangetTang

别称:

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莎草目,亚目:

科:莎草科,亚科:薹草亚科

族:薹草族,属:薹草属

主要产地

浙江和福建

形态特征

林氏薹草根状茎木质。秆丛生,侧生,柔弱,高15-40厘米,粗约1毫米,三棱形,疏被倒生的短粗毛,成熟后毛渐脱落,基部具淡褐色至深褐色叶鞘。圆锥花序,小坚果卵形,三棱形,成熟时褐色。花果期5-6月。

生长习性

林氏薹草生于阴湿的林下。

林氏薹草图片

李氏禾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李氏禾,拼音:lǐshìhé

拉丁学名:LeersiahexandraSwartz.

别称:秕壳草

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亚目:

科:禾本科,亚科:稻亚科

族:稻族,属:假稻属

主要产地

江苏、台湾、福建、江西、湖南、广东、香港、海南、广西、贵州、四川及云南

形态特征

李氏禾多年生,具发达匍匐茎和细瘦根状茎。叶鞘短于节间,多平滑;基部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相愈合成鞘边;叶片披针形,粗糙,质硬有时卷折。圆锥花序开展,长5-10厘米,分枝较细,颖不存在;外稃5脉,脊与边缘具刺状纤毛,两侧具微刺毛;内稃与外稃等长,较窄,具3脉;脊生刺状纤毛;雄蕊6枚,花药长2-2.5毫米。颖果长约2.5毫米。花果期6-8月,热带地区秋冬季也开花。

生长习性

李氏禾生于湖泊、沼泽、沟渠、池塘等水中,河边、田边积水湿地也有生长。

李氏禾图片

肯氏南洋杉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肯氏南洋杉,拼音:kěnshìnányángshān

拉丁学名:AraucariacunninghamiiA.Cunn.

别称:

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亚目:

科:南洋杉科,亚科:

族:,属:南洋杉属

形态特征

肯氏南洋杉树冠尖塔形,干通直,树皮粗糙,横裂,灰褐色。大枝平展,轮生,小枝密生两列状,下垂.树干呈现光滑的金属光泽。南洋杉的树枝长5—7米,轮生开展。叶针形或广披针形,先端尖锐,长1.5—2厘米,宽0.1—0.2厘米,作覆瓦状排列。球果卵圆形,种子有翅。

生长习性

肯氏南洋杉原产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喜温,喜湿,不耐寒。

肯氏南洋杉图片

泉氏猪笼草Nepenthes izumiae


  • 中文学名泉氏猪笼草
  • 拉丁文名Nepenthesizumiae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目石竹目
  • 科猪笼草科
  • 属猪笼草属
  • 种泉氏猪笼草

泉氏猪笼草是苏门答腊岛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其生长于海拔1700~1900m的地区。其似乎与小舌猪笼草和欣佳浪山猪笼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近缘关系。泉氏猪笼草的笼盖的下表面具有一个三角形或钩状的附属物。其捕虫笼的颜色通常较深,一般通体为黑色或紫色。其种加词是为了纪念泉·戴维斯(IzumiDavis),她是泉氏猪笼草正式描述的作者之一的特洛伊·戴维斯(TroyDavis)的妻子。

形态特征

泉氏猪笼草为藤本植物,其可攀爬至8m的高处。茎的颜色为绿色至红色。

泉氏猪笼草的叶片形态变化较大,可能是线形、披针形或匙形。其可长达28cm,宽至8
cm。叶缘可能呈波浪状。叶片的末端为急尖,逐渐缩小,叶柄处再次变宽。纵脉不明显。笼蔓可长达30cm。叶片为绿色,中脉和笼蔓为绿色至红色。

泉氏猪笼草的下位笼的下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通常为卵形,上部则为圆柱形或略呈漏斗形。有一个明显的笼肩将这两个分别划分开来。下位笼可高达30cm,宽至6
cm。笼翼可宽达6mm,翼须可长达12mm。唇的前部为圆柱形,两侧和基部扁平,可宽达3cm。唇肋高约2mm,间距约2.5mm。唇齿可长达8
mm,唇与笼盖衔接处的唇齿最长。笼盖为卵形至圆形,边缘通常呈波浪状,基部呈心形。可长达6cm,宽至4.5
cm。在笼盖的下表面具有一个三角形或钩状的附属物,其可宽达1cm。在笼盖基部的后方具有一根不分叉的笼蔓尾,其可长达10
mm。下位笼的颜色通常较深,一般通体为黑色或紫色。但下位笼上覆盖的毛被会让其具有橙色或褐色的光泽。唇一般为紫色、黑色或深褐色。但唇齿的颜色较浅,为绿色,黄色或白色。下位笼内表面可为浅黄色、白色或浅紫色,通常具有紫色的斑点。笼盖的下位笼下表面一般为绿色或黄色,下表面则具有深紫色的斑点。少数个体的下位笼也可能通体为黄绿色,而唇为黑色。

泉氏猪笼草的上位笼的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通常为窄漏斗形,上部则为圆柱形。有一个明显的笼肩将这两个分别划分开来。上位笼比下位笼小,可高达40
cm,宽至4cm。笼翼退化为一对隆起。唇可宽达8mm,呈圆柱形,两侧和基部扁平。唇肋高约0.5mm,间距约0.5mm,唇齿可长达1.5
mm。笼盖为圆形至卵形,基部略呈心形。可长达4.5cm,宽至4cm。笼盖的下表面具有附属物,或消失。笼蔓尾分叉或不分叉,可长达5
mm。上位笼的颜色与下位笼类似,但通常较浅。

泉氏猪笼草的花序为总状花序,其可长达18cm,花梗可长达10cm,花轴可长达8cm。每个次级花梗带一朵花,其可长达5
mm,无苞片。花被片为卵形,长约6mm。蒴果长约15mm。雄性的花序结构还未被记录到。

泉氏猪笼草叶片的边缘具有红色、褐色或白色的毛被,其可长达1mm。捕虫笼(特别是下位笼)、笼蔓和花序也具有毛被。

生长环境

该物种生长于海拔1700~1900m的地区。

分布范围

泉氏猪笼草仅发现于印度尼西亚西苏门答腊省(WestSumatra)巴里桑山脉(Barisan
Mountains),其位于武吉丁宜(Bukittinggi)北部的两座山峰上。为了保护其不受破坏,在正式描述中并没有公布其准确的原生地。

通常泉氏猪笼草的原生地为高山苔藓森林,这样的环境可给予其散射光和较高的湿度。其中的一个原生地的植被主要由芒萁属(Dicranopteris)和双扇蕨属(Dipteris)蕨类组成。泉氏猪笼草通常作为附生植物附生于覆盖了苔藓的树枝上,但也可发现其生长在具有苔藓层的地表。泉氏猪笼草与疑惑猪笼草(N.
dubia)和裸瓶猪笼草(N.gymnamphora)的分布区重叠,已发现了它们的自然杂交种。

泉氏猪笼草仅有的原生地位于国家公园的范围之外。斯图尔特·麦克弗森(Stewart
McPherson)认为其“处于盗采和过度采集的巨大威胁中”。同时他也用马兜铃猪笼草(N.
aristolochioides)作例子说明。其是苏门答腊岛的一个非常抢手的物种,由于巨大的需求以至于其因过度采集而迅速的消失了。这样的事也可能会在泉氏猪笼草身上重演。与此同时,泉氏猪笼草还遭受着森林火灾和土地开发的威胁。

植物学史

2001年,该物种已在查尔斯·克拉克(CharlesClarke)的专著《苏门答腊岛与西马来西亚的猪笼草(NepenthesofSumatra
andPeninsularMalaysia)》中被提到,其被称为“NepenthesspeciesB”。克拉克认为其与欣佳浪山猪笼草(N.
singalana)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近缘关系,他写道:“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才能确定其是不是欣佳浪山猪笼草的一个变种,或者其可能为一个完全独立的物种。”[4]
在公布其正式描述前,泉氏猪笼草就已被人工栽培,但全部被标记为来自特来马山(MountTalakmau)的欣佳浪山猪笼草。

2003年,特洛伊·戴维斯(TroyDavis)、查尔斯·克拉克和罗斯朱迪·塔明(Rusjdi
Tamin)在《艾纳香植物分类学与植物地理学杂志(Blumea–JournalofPlantTaxonomyandPlant
Geography)》上发表了泉氏猪笼草的正式描述。编号为“Clarke,Davis&Tamin
1309”的标本被指定为模式标本。这份标本在2000年7月13日采集于武吉丁宜(Bukittinggi)北部的巴里桑山脉(Barisan
Mountains)。其存放于西苏门答腊省(WestSumatra)的巴东(Padang)安达拉斯大学标本馆(HerbariumofAndalas
University,ANDA)中。

2009年,在斯图尔特·麦克弗森(StewartMcPherson)的专著《旧大陆的猪笼草(PitcherPlantsoftheOld
World)》中,也详细的提及了泉氏猪笼草。

相关物种

泉氏猪笼草被认为与苏门答腊岛的另外两种猪笼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近缘关系,其分别是小舌猪笼草(N.lingulata)和欣佳浪山猪笼草(N.
singalana)。它们的捕虫笼具有类似的形态和颜色。

泉氏猪笼草与小舌猪笼草的区别在于其不具备小舌猪笼草特殊的丝状附属物。它们的笼盖的形状也不同,泉氏猪笼草的笼盖为圆形,而小舌猪笼草的为三角形。同时,泉氏猪笼草的唇齿更发达,且笼蔓尾不分叉。此外,小舌猪笼草笼盖的下表面完全不具蜜腺,而具有茂密的毛被。

泉氏猪笼草与欣佳浪山猪笼草的区别在于,欣佳浪山猪笼草笼盖的下表面没有突起的附属物。泉氏猪笼草的叶片更宽大,叶片的边缘具有毛被;下位笼更长更窄;唇更扁平,唇肋和唇齿更尖细。此外,泉氏猪笼草通常为附生植物,而欣佳浪山猪笼草通常陆生。

泉氏猪笼草也表现出与邦苏猪笼草(N.bongso)和卵形猪笼草(N.
ovata)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它们的上位笼完全为漏斗形,并且匙形叶片中脉无毛被。匙叶猪笼草(N.
spathulata)有时也可能与泉氏猪笼草相互混淆,但匙叶猪笼草的叶片和捕虫笼更宽,且其颜色较浅。

自然杂交种

在野外,泉氏猪笼草与疑惑猪笼草和贾桂琳猪笼草(N.jacquelineae)形成了自然杂交种。

一棵疑惑猪笼草与泉氏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被发现于特来马山(Mount
Talakmau)的顶峰山脊上。其上位笼为漏斗形,黄绿色。其捕虫笼都较小,最高仅为10
cm。和疑惑猪笼草一样,其茎和笼蔓为紫红色。叶片为绿色,中脉为红色。其与疑惑猪笼草的最大区别为,其笼盖为卵形,且展开的角度也不会达到180°。这个自然杂交种在查尔斯·克拉克2001年的专著《苏门答腊岛与西马来西亚的猪笼草》中被归为疑惑猪笼草与欣佳浪山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因为在该专著出版时还不能确定泉氏猪笼草是否是一个独立的物种。

肯氏鱼尾葵Caryota L.


  • 中文学名鱼尾葵属
  • 拉丁文名CaryotaL.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单子叶植物纲
  • 目初生目
  • 科棕榈科
  • 亚科槟榔亚科
  • 族鱼尾葵族
  • 分布区域亚洲南部、东南部至澳大利亚热带地区

鱼尾葵属(CaryotaL),棕榈科,12种,分布于亚洲南部、东南部至澳大利亚热带地区,我国有鱼尾葵C.ochlandraHance,短穗鱼尾葵C.mitisLour.,C.urensL.和C.monostachyaBecc.4种,产西南部至东南部,常栽培以供观赏,髓心捣烂,可提取淀粉,名为桄榔粉。

本属描述

植株矮小至乔木状,茎单生或丛生,裸露或被叶鞘,具环状叶痕。叶大,聚生于茎顶,回羽状全裂,芽时内向折叠;羽片菱形、楔形或披针形,先端极偏斜而有不规则的齿缺,状如鱼尾;叶柄基部膨大,叶鞘纤维质。佛焰苞3-5个,管状;花序生于叶腋间,有长而下垂的分枝花序,罕不分枝;花单性,雌雄同株,通常3朵聚生,中间1朵较小的为雌花;雄花萼片3片,离生,覆瓦状排列,花瓣3片,镊合状排列,雄蕊9-∞,花丝短,花药线形;雌花花萼3片,覆瓦状排列,花瓣3片,镊合状排列;退化雄蕊0-6;子房3室,柱头2-3裂。果实近球形,有种子1-2颗。种子直立,胚乳嚼烂状,胚侧生。

约12种,分布于亚洲南部与东南部至澳大利亚热带地区。我国有4种,产南部至西南部。

本属模式种:董棕CaryotaurensLinn.

下级分类

短穗鱼尾葵CaryotamitisLour.单穗鱼尾葵CaryotamonostachyaBecc.鱼尾葵CaryotaochlandraHance董棕CaryotaurensL.

劳氏猪笼草Nepenthes lowii


  • 中文学名劳氏猪笼草
  • 拉丁文名Nepentheslowii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目石竹目
  • 科猪笼草科

劳氏猪笼草[Nepentheslowii,以劳氏(HughLow)的名字命名]是婆罗洲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由劳氏(HughLow)在基纳巴卢山(MountKinabalu)首次发现。它以极少唇和中部极具收缩的上位笼和盖下多毛的外翻盖子而闻名。

形态特征

茎与叶

劳氏猪笼草是一种藤本植物。茎可长达10m,直径宽达20mm。茎呈圆柱形,节间距可达8cm。

劳氏猪笼草具有革质的叶片。叶片是由原来的叶柄(petiole)变化而来的。叶片成披针形至长椭圆形,可长达30cm,宽至9cm。叶片末端为圆形,而基部极剧缩小至茎。叶片可长达14cm。叶片如剑鞘般包住茎周长的三分之二到五分之四。各有3~4条纵脉从中脉两边分出。羽状脉在叶片上不是很明显。笼蔓可长达20cm,通常不会卷曲。

捕虫笼

劳氏猪笼草的下位笼的下部为球型,中部收缩成袋状,上部再扩大。下位笼比上位笼小,最多只能有10cm高,4cm宽。因为劳氏猪笼草会迅速的长出攀援茎,所以它的下位笼很少见。每个笼子的前部都有一对翼(wing)。唇整体成圆形并有点向后扩张。唇约有12mm宽,上面有一排排的楞。在笼子的内表面,有一半是腺体区。盖子为圆形。在盖子下有非常茂密且长达2cm的肉质长毛。除此之外,盖子没有其他的附属物。连接唇和盖子的唇颈不分叉。

劳氏猪笼草的上位笼非常具有特点,它的下部为球型,中部极剧收缩,上部成漏斗型。上位笼体型比较大,可高达28cm,宽至10cm。上位笼的翼大大缩小。唇则只剩一排小齿。整个笼子的内表面都是腺体区,泌蜡区消失。盖子向外翻折,成卵形至椭圆形,可长约15cm,宽约9cm,没有附属物。下盖子下表面有长约2cm的长毛。和下位笼一样,连接唇和盖子的唇颈不分叉。劳氏猪笼草的上位笼非常的坚硬,几乎是木质的。在其枯萎以后,可以完好的保持它的形状。

花序与被毛

劳氏猪笼草具有总状花序。花梗可长达20cm,花轴可长达25cm。每一个长达20mm的小花梗上有两朵花。萼片为长方形,有5mm长。

劳氏猪笼草的花序,幼芽和叶片的边缘有棕色的被毛,其余部分无毛。

生长环境

劳氏猪笼草一般生长在土地贫瘠的山顶并常常附着在其他东西上面。它通常生活在长满水苔的森林里或是矮小的脊顶沟的植被中。常常长在以砂岩,花岗岩,石灰岩或是泥炭为底的厚厚一层水苔中。

劳氏猪笼草分散的分别在基纳巴卢山海拔1970~2270m的顶峰山径中。具体来说,它的分布从山的东脊开始,经过马西劳东河(MesilauEast
River),一直至Kambarangoh的低地地区。从前很多劳氏猪笼草生长在基纳巴卢山的顶峰山径中,由于1997年至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森林大火还有登山者的破坏,现在已经很难在基纳巴卢山上找到它了。

在特鲁斯马迪山(MountTrusMadi)上有一种比基纳巴卢山产的笼子更大的劳氏猪笼草个体。在穆鲁达山(Mount
Murud),劳氏猪笼草生长与海拔1860m以上的地区。由于恶劣的气候条件,山顶的植物一般都长得很矮小。在姆鲁山(Mount
Mulu)随处可见劳氏猪笼草。姆鲁山上的植被都很矮小,很少有超过1m的。主要由杜鹃(特别是Rhododendronericoides)组成。

分布范围

劳氏猪笼草分布于婆罗洲的各个山顶上。在沙巴(Sabah),劳氏猪笼草生长在基纳巴卢山(MountKinabalu),坦布幼昆山(Mount
Tambuyukon),门塔波山(MountMentapok),莫库伯山(MountMonkobo)和特鲁斯马迪山(MountTrus
Madi)。在沙捞越(Sarawak)北部,生长在布利山(MountBuli),姆鲁山(MountMulu),穆鲁达山(Mount
Murud),巴杜拉威山(BukitBatuLawi),管山(theHoseMountains),塔玛阿布山山脉(theTamaAbu
Range)和巴里奥(Bario)。劳氏猪笼草也在文莱的山顶发现劳氏猪笼草的身影,如在巴贡山(BukitPagon)海拔1650~2600m的山顶。

植物学史

发现与命名

在1851年3月,劳氏猪笼草由英国的殖民行政官员和博物学家劳氏在基纳巴卢山(Mount
Kinabalu)的山坡上发现。劳氏在他的记录中这样写道:

“我们一点点来认识这个不同寻常的猪笼草吧,它拥有迄今为止不曾见过的形态,笼口是椭圆形的,口非常大,笼子中部缩得很小,从而呈现出漏斗状,在唇上有巨大的扁平长齿。每个捕虫笼都装有不超过1品脱的液体,令人感到神奇的是,叶片可以经得住这些满当当的笼子。这些植物普遍长达40cm,但我没有找到幼苗,也没有找到正在开花或是有迹象要开花的植株。”

劳氏猪笼草的模式标本是由劳氏在基纳巴卢山采集的,现在存放在英国皇家植物园(theRoyalBotanicGardens)中。

1859年,约瑟夫·道尔顿·胡克(JosephDalton
Hooker)正式描述了劳氏猪笼草。胡克的原始描述和插图刊登在斯宾塞·圣约翰(SpenserSt.John)于1862年出版的《远东森林生活(Lifein
theForestsoftheFarEast)》中。关于基纳巴卢山的劳氏猪笼草圣约翰是这样写道的:

“我们很快就来到劳氏先生想要的劳氏猪笼草面前。我们找不到幼苗,只能剪取一些枝条,当地人说剪去后,它还会长出来……最后我们来到一个长满灌木的狭窄山脊上,这里有差不多上千棵劳氏猪笼草……我们让其他人第二天早上在山洞那碰头,而我们去收集劳氏猪笼草和长毛猪笼草(N.
Villosa)。在我看来,劳氏猪笼草是最讨人喜欢的……劳氏猪笼草的捕虫笼外面呈亮绿色,里面呈暗红色,盖子为绿色并带有红色的蜜腺。就像一个高雅的葡萄酒壶。”

随后的几年,许多著名的植物学家都在各大出版物上介绍了劳氏猪笼草,如FriedrichAntonWilhelmMiquel
(1870),JosephDaltonHooker(1873),FrederickWilliamBurbidge(1882),Odoardo
Beccari(1886),ErnstWunschmann(1891),OttoStapf(1894),HarryJamesVeitch
(1897),JacobGijsbertBoerlage(1900)和ElmerDrewMerrill
(1921)。但是,大部分都没有提到1895年分类学家冈瑟·冯·曼那哥塔(Günthervon
Mannagetta)首先对爱德华猪笼草进行了分类。因其不同寻常的捕虫笼,他将劳氏猪笼草自为一个亚属。

修改后的描述和插图发表在约翰·缪尔黑德·麦克法兰(JohnMuirhead
Macfarlane)1908年的专著中。麦克法兰还在1914年的《林奈学会杂志(JournaloftheLinnean
Society)》和1919年的《园艺标准百科全书(TheStandardCyclopediaof
Horticulture)》上写了关于劳氏猪笼草的文章。

1927年,一幅新的劳氏猪笼草插图由荷兰植物学家B·H·丹瑟(B.H.Danser)发表在《DeTropische
Natuur》中。次年丹瑟发表了他开拓性的专著《荷兰属印度的猪笼草属植物(TheNepenthaceaeoftheNetherlands
Indies)》。

新的原生地

在基纳巴卢山发现后不久,1922年,埃里·克索堡(EricMjöberg)又在巴杜拉威山(BukitBatuLawi)和毛律山(Mount
Murud)发现了劳氏猪笼草。克索堡在他对毛律山的记录中这样写道:

“我们发现我们现在身处在一个由革质厚叶构成的灌木丛中。随处可见那些针叶树上了附生有开着大量黄色小花的附生兰。开着红色或白色花的杜鹃或开着类似花朵的植物到处都是。但最令人瞩目的是只有在基纳巴卢山和巴杜拉威山才能看到的劳氏猪笼草的巨大笼子。”

在考察期间,克索堡收集了毛律山的劳氏猪笼草的模式标本,其编号为Mjöberg
115。1926年,克索堡又在巴杜拉威山的东北方向的斜坡上发现了劳氏猪笼草,但没有在这里收集标本。

另一个模式标本是由约翰·H·比曼(JohnH.
Beaman)在1995年4月10日至17日在毛律山海拔2300~2400m的地区收集的,编号为Beaman
11476。这是在自1922年对毛律山的首次考察后的第八次考察中收集的。

错误的鉴定

尽管劳氏猪笼草有着独特的外形,但是在文献中至少有一次伯特·伦埃弗兰·史密斯(BertramEvelyn
Smythies)将其暂时归为产自马来半岛的麦克法兰猪笼草(N.
macfarlanei),但他也表示其可能是一个新的物种。这个错误的鉴定发表在1965年在古晋(Kuching)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热带湿地研讨会(the
UNESCOHumidTropicsSymposium)”上,而这个报告是根据1963年,爱丽丝·希拉·达顿(IrisSheila
Darnton)在马西劳东河(MesilauEast
River)收集的标本作出的。劳氏猪笼草的下位笼盖子都长有长毛且有较宽的唇,上位笼只有极窄的唇。麦克法兰猪笼草的盖子下也有毛,但比劳氏猪笼草短得多。

保护现状

根据2000年的研究,劳氏猪笼草被列于200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单(the2006IUCNRedListof
ThreatenedSpecies)中。早在1997年,查尔斯·克拉克(Charles
Clarke)就建议将劳氏猪笼草列入保护。不过,世界保护监测中心(theWorldConservationMonitoring
Centre)只将其列为“濒危”和“易危”之间。

食虫性

相比其他猪笼草而言,劳氏猪笼草很少捕食昆虫。初步研究表明,劳氏猪笼草可能已经从单纯的(或者主要)捕食昆虫,变成收集取食其糖蜜的树鼩(tree
shrews)和鸟类的粪便。

劳氏猪笼草的上位笼很独特,它有一个外翻的盖子,并在盖子下表面有茂密的长毛。在这些长毛上还有大量白色物质,而白色物质的成分一直被学者争论不休。而在20世纪60年代,J·哈里森(J.
Harrison)认为这些白色物质是蜗牛卵。E·J·H·科纳(E.J.H.Corner)组织了1961~1964年在基纳巴卢山(Mount
Kinabalu)的考察,他写下以下的话:

“……一声鸣响,树鼩在劳氏猪笼草上串上串下,时不时撞到那些枯死的笼子。新加坡已故的J·哈里森(J.
Harrison)教授认为盖下的长毛里的东西是蜗牛卵,这吸引了树鼩来觅食。”

但是彼得·达马托(PeterD’Amato)和克利夫·多德(Cliff
Dodd)研究发现,这些白色的物质是植物自身产生的。这种物质有甜味和略微的臭味。目前不清楚为什么劳氏猪笼草的下位笼也会产生这的白色分泌物。查尔斯·克拉克(Charles
Clarke)认为,这可能是对地面动物的一种引诱,使得他们顺着这些东西爬到上位笼那去。

克拉克对劳氏猪笼草的食虫性进行了一系列的实地观察。在7个捕虫笼对象中,就有5个里面含有大量的动物粪便。2009年的研究发现,一个成熟的劳氏猪笼草叶片中约有57~100%的氮素来自树鼩的粪便。紧接着的另一项研究显示,捕虫笼的大小恰好可以使得树鼩(Tupaia
montana)将粪便排入笼内。有类似特征的猪笼草还有大叶猪笼草(N.macrophylla)和马来王猪笼草(N.rajah),还可能包括鞍型猪笼草(N.
ephippiata)。

这种现象并不是在劳氏猪笼草上首次发现的。早在1989年就有学者认为产自塞舍尔(Seychelles)的伯威尔猪笼草(N.
pervillei)不再捕食昆虫转而收集起鸟类的粪便了。但目前还没有全面的研究,这个假说还缺乏实验证明。

相关物种

在1928年,B·H·丹瑟(B.H.
Danser)的专著中,他将劳氏猪笼草与其他14种猪笼草归为Regiae亚属。而之前冈瑟·冯·曼那哥塔(Günthervon
Mannagetta)在1895年是把劳氏猪笼草自为一个名叫Retiferae的亚属。丹瑟解释了他这样分类的原因:

“劳氏猪笼草非常的怪异,叶片和茎非常粗大,毛被消失,捕虫笼呈特殊的形状且没有唇,盖子是拱形的,中间呈龙骨状,没有附属物,盖下下表面覆盖有长毛,在捕虫笼内表面的蜜腺十分的巨大。但这些特征似乎没有什么分类学价值。在Montanae亚属中的无刺猪笼草(N.
inermis)同样也没有唇。在麦克法兰猪笼草(N.macfarlanei)捕虫笼的盖子下也有少量的毛。而在马来王猪笼草(N.
rajah)捕虫笼的内表面也有巨大的蜜腺。这就是为什么我没有将劳氏猪笼草单独分为一个种群的原因。”

*现在认为N.oblanceolata与大猪笼草为同一个物种。

**丹瑟的描述是基于不纯猪笼草(N.fallax)的模式标本作出的。

劳氏猪笼草被认为与鞍型猪笼草(N.ephippiata)有近缘关系。丹瑟在1928年描述了鞍型猪笼草(N.
ephippiata),并在1931年对比了这两个相似的类群,并概述了若干不同的特征。

这些物种之间最明显的差别是在上位笼。鞍型猪笼草(N.ephippiata)上位笼中部不太收缩,且有一个较发达的唇。此外鞍型猪笼草(N.
ephippiata)捕虫笼盖子下表面也没有毛。

自然杂交种

目前有至少发现7种劳氏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

与暗色猪笼草自然杂交
N.fusca×N.lowii

这个自然杂交种最早被查尔斯·克拉克(CharlesClarke)认为是陈氏猪笼草(N.chaniana)。但是,安西娅·飞利浦(Anthea
Phillipps)、安东尼·兰博(AnthonyLamb)、李晨(Ch’ienLee)都不同意这个观点,他们指出这个物种具有暗色猪笼草(N.
fusca)的特点,例如它具有三角形的盖子和细长的唇颈。他们还指出,它被发现在暗色猪笼草(N.
fusca)和劳氏猪笼草共同生长的山顶地区,但这里不会出现陈氏猪笼草(N.chaniana)。

暗色猪笼草(N.fusca)与劳氏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由罗布·坎特利(RobCantley)和查尔斯·克拉克(Charles
Clarke)在沙捞越(Sarawak)的巴杜拉威山(BukitBatuLawi)发现的。

查尔斯后来发现,这种自然杂交种还产于沙巴(Sabah)的克罗克(Crocker)地区,特别是在阿拉伯山(Mount
Alab)山顶附近。这种自然杂交种的捕虫笼中部略微收缩,颜色从绿色至暗紫色都有。

这个自然杂交种与暗色猪笼草(N.
fusca)不同的是,捕虫笼的盖子下有长毛。而与劳氏猪笼草不同的是,茎上和叶片边缘覆盖了茂密的毛被,它具有卷曲成圆柱形的发达的唇。在劳氏猪笼草的下位笼有突出的唇齿,而在这个自然杂交种上并不明显。此外,它继承了暗色猪笼草(N.
fusca)盖子下的蜜腺。

暗色猪笼草(N.fusca)与劳氏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很难与其他猪笼草混淆,但有时它会和陈氏猪笼草(N.chaniana)与维奇猪笼草(N.
veitchii)的杂交种很相似。但从唇的形状上可以将后者区别开来,他的唇更宽,向外扩张,但不呈圆柱形。此外,它的盖下下表面没有长毛,以及覆盖在茎与叶上的毛被。

与大叶猪笼草自然杂交
N.lowii×N.macrophylla

别名:特鲁斯马迪山猪笼草(Nepenthes×trusmadiensis)简称:TM

1983年,劳氏猪笼草与大叶猪笼草(N.macrophylla)的自然杂交种由约翰内斯·马拉维尼(Johannes
Marabini)和约翰·布里格斯(JohnBriggs)在特鲁斯马迪山(MountTrus
Madi)上发现。之后,马拉维尼给这个物种命名为特鲁斯马迪山猪笼草(N.×
trusmadiensis)。布里格斯1984年再次来到特鲁斯马迪山,但发现其只剩下一小群了。

特鲁斯马迪山猪笼草的叶片可长达50cm。它是婆罗洲的猪笼草中可以长出巨大笼子的品种之一,捕虫笼高度可达35cm。它的形态为劳氏猪笼草与大叶猪笼草(N.
macrophylla)的混合型。它的盖子和劳氏猪笼草一样外翻,且在盖子下表面有短毛。唇有突出的唇齿和楞,但并不类似于大叶猪笼草(N.
macrophylla)的形状。它的花序可达50cm长,每个小花梗有两朵花。除了捕虫笼之外,植株的其他部分并不是很巨大。

特鲁斯马迪山猪笼草(N.×trusmadiensis)仅分布于特鲁斯马迪山海拔2500~2600m的山顶地区。

与窄叶猪笼草自然杂交
N.lowii×N.stenophylla

劳氏猪笼草与窄叶猪笼草(N.stenophylla)的自然杂交种于1985年由约翰·布里格斯(John
Briggs)在门塔波山(Mentapok)发现。因为其产于门塔波山,所以安西娅·飞利浦(AntheaPhillipps)和安东门·兰博(Anthony
Lamb)将它称为“门塔波山猪笼草”。它也被发现于其他几个地点,如婆罗洲北部,包括了文莱的巴贡山(BukitPagon)。

在门塔波山(Mentapok),这个自然杂交种继承了窄叶猪笼草(N.stenophylla
)捕虫笼的大小,它可高达35cm,并且它还继承了劳氏猪笼草的颜色,它的颜色非常的深,捕虫笼的内表面几乎为黑色,还有劳氏猪笼草窄小的唇。

劳氏猪笼草与窄叶猪笼草(N.stenophylla)的自然杂交种是叶片细长,捕虫笼可达25cm。捕虫笼上有类似窄叶猪笼草(N.
stenophylla
)的深黑色的条纹。其唇很平滑,卷曲成圆柱形。盖子为卵形且外翻,下表面有黑色的长毛。和劳氏猪笼草一样,在长毛间有白色的分泌物。盖子下表面会有一个类似窄叶猪笼草(N.
stenophylla)盖下的龙骨状结构。

劳氏猪笼草与窄叶猪笼草(N.stenophylla
)的自然杂交种是唯一一种生长于山脊森林水苔中的猪笼草,海拔约为1500m。这真好是窄叶猪笼草(N.stenophylla
)分布的海拔上限,和劳氏猪笼草分布的海拔下限。

其他自然杂交种

除此之外,还发现了很多劳氏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这包括了与暗色猪笼草(N.fusca)、胡瑞尔猪笼草(N.
hurrelliana)、姆鲁山猪笼草(N.muluensis)、维奇猪笼草(N.veitchii)、刚毛猪笼草(N.hirsuta
)、马来王猪笼草(N.rajah)和毛盖猪笼草(N.tentaculata)的自然杂交种。

《摩氏玉莲》由植物大全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半枝莲植物小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