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性状和养护。

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韭菜黄叶和干尖病的发病原因分析》,希望您喜欢!

【病虫害防治】韭菜黄叶和干尖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专家解答】

1、土壤酸化韭菜喜中性土壤,长期大量施用粪稀、饼肥、厩肥和硫铵、过磷酸钙等酸性化肥,就会引起土壤酸化,使韭菜叶生长缓慢、纤细、外叶枯黄。

2、有害气体为害扣棚前施入大量碳酸氢铵或扣棚后地面撒施尿素,以及在碱性土壤上施用硫酸铵,均易产生氨气,造成氨害。此外,亚硝酸积累过多,会发生亚硝酸气害。

3、高温、冷风为害当棚室内温度长期处于35℃以上,且空气比较干燥时,易引起叶烧。有时连续阴天后骤晴,或高温后有冷空气突然侵入,都会使韭菜叶尖乃至整叶变白或黄枯。

4、微量元素失调缺锌心叶黄化;缺钙心叶黄化,部分叶尖枯死;缺镁外叶黄化枯死;缺硼中心叶黄化,硼过多则叶尖枯死;锰过剩中心叶轻微黄化,外叶黄化枯死。

5、韭菜生长适温为5~35℃,当棚温高于35℃,持续时间长,导致叶尖或整叶变白、变黄。

【小编结语】黄叶和叶片干尖是韭菜种植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现象,那么,你知道韭菜黄叶和干尖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上文第一农经小编为您介绍了韭菜黄叶和干尖病的病因及其病害症状,想了解更多相关资料的可以关注我们网站的植物病虫害频道。

延伸阅读

夏玉米苗枯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夏玉米发病症状,先在种子根和根尖处产生褐变,后扩展到整个根系,根毛减少,无次生根,根系变黑褐色,并向上引起茎基部水浸状腐烂,叶鞘变褐色撕裂。叶片变黄,叶缘呈枯焦状,心叶卷曲易折,以后自下而上叶片逐渐干枯,无次生根的则死苗,有少量次生根的形成弱苗,危害轻的幼苗地上部无明显症状。一般在叶尖处发黄,并逐渐向叶片中部发展,严重的心叶逐渐青枯萎蔫。

发病原因

1、播后温度高,实发性雨水多,空气温度大。

2、土壤通气性差,除草剂用量过大和非除草剂性导致造成土壤板结。

3、氮肥过重,轻磷钾肥,忽视微肥(如:锌肥)。

4、连年种植玉米的地块,病菌逐年在土壤中积累,从而使该病的发生逐年严重。

防治措施玉米苗枯病的防治必须贯彻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应着重于选抗病品种为主,同时要做好种子处理,合理施肥,加强栽培管理。

1、播种前用天达2116拌种专用型25克加2.5%适乐时50ml,加4%辛硫磷50ml,加水2公斤拌种50公斤,提高出苗率,促根早生,苗齐苗壮。

2、发病初期用96%天达恶霉灵6000倍+天达壮苗灵600倍喷施玉米基部,顺根入土,效果明显。

3、20%的乙酸铜600-800倍浇根或喷雾。

水稻纹枯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粮食产物,而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会受到许多病虫害的侵扰,其中,最为常见的就属水稻纹枯病了。

水稻纹枯病又名烂脚病、花秆瘟。从水稻的生育周期来看,除了在秧苗生长期未发病外,其他生长期均有发生。一般在分蘖期开始发病,孕穗期至抽穗期是水稻纹枯病发病的高峰期,而乳熟期后病势开始下降。现将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一、发生原因

1.种植制度因素:水稻纹枯病主要以在土壤中越冬的菌核及病草、病蔸上和田边、沟边杂草上的菌丝作为主要的初侵染来源。因此,土壤中菌核残留量的多少是水稻纹枯病发病轻重的基础。而影响土壤中菌核量的主要原因:一是轮作倒茬困难,水田改作旱田后,田地耕作整地困难,旱作物产量不高,效益不佳,因而稻农不愿轮作,造成水稻连作,从而造成土壤中致病的菌量逐年累积,越积越多,危害加重。二是田间病源物处理不彻底。在调查中发现,由于水稻连作,尽管大部分稻草被移出田外,但是并没有被彻底清除,带病的稻草不经杀菌腐熟就直接遗留田间,不但造成菌量积累,加重发病。同时,也成为水稻纹枯病新的发生起点和蔓延的重要途径。

2.气候因素: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是水稻纹枯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条件。温湿度综合影响着纹枯病的发生发展。温度是决定此病每年在水稻上发生早迟的主要原因,而湿度则对病情的发展起着主导的作用。水稻纹枯病一般在气温22℃以上,相对湿度97%时开始发病;气温在25-31℃和饱和湿度是水稻纹枯病流行的有利条件。

3.水肥因素:水稻纹枯病发病的轻重与水肥的关系极为密切。水稻生长期间不科学用水,是造成水稻纹枯病发生流行的重要原因。根据田间调查发现,农民喜欢深灌、漫灌,因而造成田间湿度大,营造了适宜水稻纹枯病发生流行的田间小气候,因此加重了此病的发生流行。偏施、重施氮肥,恶化水稻田间小气候是造成水稻纹枯病发生流行的又一诱因。不注重氮、磷、钾的合理搭配,只注重偏、施重施氮肥,极易造成水稻的生长前期疯长,从而造成封行过早、田间郁蔽、透气性差、湿度过大。而后期往往茎叶徒长,植株体内可溶性氮增加,减弱植株的抗病能力,从而造成水稻纹枯病的发生流行。

二、防治技术

防治水稻纹枯病,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做好肥水管理,改善水稻的生长环境条件,对历年发病严重的田块及早用药进行保护。

1.清除菌核。在灌水整田时打捞浮在水面上的烂渣,集中处理,消灭菌核。为方便彻底打捞,田面要整平,灌水深一些。

2.浅水灌溉,适时晒田。一般分蘖盛期前灌浅水,分蘖末期开始晒田,孕穗以后干干湿湿,干湿交替,浅水勤灌,以降低田间湿度,控制无效分蘖,防止过早封行,减轻病害发生。

3.合理施肥。应多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的抗病、抗倒能力。施肥应做到前期不徒长,不过早封行,后期不贪青,不倒伏,既能高产,又能控制病害。

4.药剂防治。当水稻丛发病率达20%时,可作为药剂防治指标,施药时期以抽穗前后为宜,高肥田块应在封行前开始用药,以后视病情发展情况每隔10-15天再防治1-2次。主要药剂有15、25%井冈霉素25-40克/亩,或25%丙环唑乳油15-300克对水60-100公斤/亩喷雾。施药时一定要保证用药量,药液要喷在植株中、下部,并在早晨有露水时施药,以提高防治效果。

套袋苹果得病发病原因何在?


套袋苹果常见的问题有哪些?怎么防治?

【小编解语】

近年来,多数苹果产区都采用苹果套袋技术,收到了预期效果。但由于近几年气候的异常变化和果农应用套袋技术水平的差异,使套袋苹果出现了诸多问题。现将原因总结如下,以供广大果农参考。

套袋苹果裂纹重的原因

一、苹果肩部裂纹重的原因在苹果生长后期,当果肉细胞仍在继续膨大时,如果此时温度下降,果皮就会收缩,而仍在继续膨大的果肉细胞则会撑开果皮,导致果皮出现裂纹。苹果的肩部,由于果皮嫩所以裂纹重。

二、苹果梗洼裂纹重的原因

摘袋不及时或苹果采收不及时,梗洼裂纹皆会加重。如嘎拉苹果,摘袋后7天没有采收,20%以上苹果将产生裂纹。

另外,降雨多,苹果裂纹重,摘袋后,如果每天有露水且上午11时之前果面不干,苹果裂纹重;地下湿度大,苹果裂纹重;气温不稳定,苹果裂纹重,7-8月偏施氮肥的苹果园,苹果裂纹既多又重。

套袋苹果萎缩不长的原因

一、原因长期干旱缺水、树势弱的苹果园和透风透气性差、温度高、湿度小的苹果园,易出现套袋后苹果萎缩不长的现象。尤其是外层较厚而耐雨淋、内层为非压光黑纸的双层纸袋,平日袋内无湿气,高温天气时袋内温度高达50℃,苹果内水分倒流到叶片中,引起苹果生长停止、甚至萎缩。

二、防治技术(一)及时浇水。对贫瘠地、山坡地、高原地的套袋苹果园,干旱年份应及时浇水。(二)避免使用紫、红色的塑料膜袋和内层为非压光黑纸的双层纸袋。(三)加强苹果园管理。合理负载,使苹果园通风透光,不提倡过度环剥。

套袋苹果为何发黄不上色

一、氮肥施用过量尤其是在7-8月,冲施氮肥过多或地下追施氮肥过多,都会出现摘袋后苹果发黄不上色的现象。

二、硼中毒如果追施硼砂过多会导致硼中毒,使苹果发黄不上色,而且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可能连续3年苹果着色困难。

三、环剥过重苹果早期落叶严重,树体营养积累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不少果农仍继续加大环剥力度,结果导致不少苹果园出现苹果发黄不上色的现象。

四、持续高温连续5天超过30℃以上高温天气,套袋苹果袋内温度超过60℃,由此影响了着色物质的形成。

五、摘袋时间套袋苹果要适时采摘,若摘袋过早苹果会先着色后退色,返为绿色,出现绿腔现象。

【点评】今天悦蓝介绍了关于套袋苹果得病发病原因并且整理《套袋苹果得病发病原因何在?》一文就是为了能够让更多面临如此难题的果农朋友找寻到正确的处理方法。近年来,多数苹果产区都采用苹果套袋技术,收到了预期效果。但由于近几年气候的异常变化和果农应用套袋技术水平的差异,使套袋苹果出现了诸多问题。所以小编整理一些套袋苹果常见的问题,以供广大果农参考。

兰花黄叶怎么办焦尖的原因


兰花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易出现黄叶或叶片焦尖现象,降低了观赏价值。

1、浇水过多或过少

兰花喜湿润气候,尤其喜欢较高的空气湿度。如果长期浇水不足,空气过于干燥,会使根部干缩,吸收功能减弱,造成水分和养分供不应求,从而造成叶片发黄或焦尖。反之,浇水过多,盆土长期过湿也易引起根部腐烂,出现黄叶,甚至死亡。

2、光照过强或不足

培养兰花,如放置地点不当,光照过强或不足,也会引起黄叶、焦尖或叶缘枯焦。

3、施肥过浓

兰花宜淡肥,不宜浓肥或生肥。如一次施肥过浓,尤其是施用化肥过量,常会造成伤根,进而引起黄叶或焦尖。

4、病虫危害

兰株遭受病虫侵袭,也会引起兰株伤叶、伤根,最终出现黄叶、焦尖。

此外,培养土酸碱度不适宜(土壤偏碱)、长期未施肥或未换盆土以及环境污染等,均易造成兰叶发黄、枯黄或叶缘叶尖焦枯。

兰花黄叶、焦尖的预防措施

1、浇水要科学

要根据季节、生长发育阶段和盆土的干湿情况等决定是否浇水和浇多少水,特别要注意增加空气湿度,避免盆土过干或长期过湿积水。

2、施肥要合理

要薄肥巧施,切忌施浓肥和未腐熟的液肥。施肥后的第二天早晨要浇一次清水,以稀释肥分,避免肥害的发生。

3、光照要适宜

兰花喜半阴,除早春和冬季适当多见些阳光外,人夏后要及时采取遮阴措施,避免强光直射,最好放在阴棚下或建筑物荫蔽处养护。

4、及时防治病虫害

要及早预防病害和消灭虫害,特别要注意防治炭疽病、黑腐病、介壳虫等。

5、用土要适当

选用微酸性疏松、肥沃的培养土,并注意适时换盆、换土,定期施一次硫酸亚铁溶液,保持盆土微酸。

韭菜黄叶的施肥技术


一是微量元素缺乏。出现黄叶的韭菜一般都未底施或喷施铁、铜、锌等微量元素,因缺少此类元素而形成黄叶。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二是偏施氮肥,氮磷钾比例失调,从而抑制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形成黄叶。

三是过量施用含腐植酸的肥料,改变土壤理化性状,呈现酸化,不利于根系发育和生长,营养物质吸收转化不畅,叶片因营养不良而出现变黄。

四是只注重施用化肥,忽略有机肥,土壤孔隙度降低,通透性差,根系呼吸不畅,导致营养不良出现黄叶。

五是盲目浇水,田间湿度过大,影响根系呼吸和营养吸收,导致黄叶。

六是病虫危害,尤其是韭蛆危害后,根系吸收能力降低,叶片营养供应不足,严重时出现干枯死亡。

韭菜出现黄叶后要区别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前预防,一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增施有机肥,合理搭配使用氮磷钾肥,补充微量元素,保证营养的均衡充足供应。根据韭菜需肥特点,养茬期注重磷钾肥和微量元素的施用,可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中旬,或扣棚前,每亩施用楚星硫酸钾复合肥50~75公斤,配合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10~15公斤;生长期叶面喷施2~3次绿叶素、喷施宝等叶面肥。

2、适时合理浇水。在确保田间土壤湿润的情况下减少浇水量和次数,一般沙性土间隔期短一些,黏质土间隔期适当长一些,浇水后中耕松土散湿,增加土壤通透性。

3、防治病虫害,使用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减少韭蛆的危害。可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中旬、扣棚后3~5天分别浇灌1次药剂,一般每亩用农迪特1000~1500克或新农宝1000~1500克,或在韭菜5~10厘米高时浇灌辛硫磷,每亩1500~2000克均可。

花木萎蔫的原因及补救措施 花木黄叶分析


盆栽花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和花卉本身的原因出现萎蔫现象,使花卉生长受到抑制,严重者会使花卉枯死,必须采取措施及时进行养护和复壮。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一、旱蔫:花木长期干旱未能够及时浇水,从顶端开始向下萎蔫,枝干皮层皱缩直至全株枯死。在这种情况下,要对干旱花木叶面及周围环境喷水,保持较高的环境湿度,切忌在高温环境下使用大量温度低的水浇灌土壤。

二、水蔫:土壤中含水量过大,植物根系呼吸受阻或窒息而死,枝叶得不到根系的水分供应,势必萎蔫甚至枯死。对受害花木要避免强光直射和强风直吹,剪去部分嫩枝嫩叶,减少水分蒸发。地栽的花木及时松土。盆栽的花木,剔除三分之一过湿的盆土,加上干土重新栽植,结合叶面喷水,每隔三天喷一次稀薄的液肥,如此养护10天,受害的花木即可康复。

三、肥蔫:花木土壤中肥料浓度过高,使花木中的水分向土壤内渗透(即反渗透),俗称烧根,造成花木萎蔫甚至枯死。地栽的受害花木,可大量灌水稀释土壤中的肥料浓度,并及时排出。盆栽的花木,剔除盆内表土,用水浇灌,使过多的肥料随水从花盆低部流出,再在盆面覆上一层素土。同时对受害花木采取遮阴、叶面喷水等措施,维持花木枝叶生命,经过10天至20天即可恢复正常

四、虫蔫:天牛、吉丁虫危害严重时,破坏了花木主干或主枝的输导组织,造成局部或整株萎蔫或枯死,虫害造成的萎蔫是难以恢复的,珍贵花木可将枝条剪下,进行扦插或嫁接。

五、风蔫:花木发生的新梢,特别是春梢大量生长时,遇上强烈的光照和强风(特别是干燥风),花木常发生萎蔫。这时要采取遮荫、避风、叶面喷水即可防止新梢失水而萎蔫。

六、热蔫:夏季喜欢凉爽环境的花卉,如果放置在光照强、温度高的地方,叶片会出现萎蔫内卷,甚至枯黄脱落。应立即将其放到湿润、通风、凉爽的地方。

七、冷蔫:北方气温波动大,夜间气温突然降至10℃以下,一些南方花卉如扶桑、茉莉、杜鹃等,清晨叶子会萎蔫失去光泽,中午气温升高后逐渐复原。短时间的冷蔫对花卉影响不大,但应该注意保暖。

《韭菜黄叶和干尖病的发病原因分析》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的性状和养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