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物用什么土壤。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种植植物,丰富的肉质感让很多人喜欢。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等相关内容,帮助大家学会植物种植。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2021年种什么挣钱 2021年种植什么前景好》,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在农村创业,相比较城里一天十多小时的打工生活,虽说前期比较艰辛,但是万一在农村搞种植、养殖成功了,就能轻松碾压城里苦逼的打工人。那么,2021年种植什么前景好呢?2021年种什么挣钱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1种植业前景好之水果推荐!

1.蓝宝石葡萄

蓝宝石葡萄是近几年来一种非常火热的葡萄品种,蓝宝石葡萄没有果核,并且在种植的时候不使用激素也能够膨大,果皮紧绷,果肉厚实,口感比较独特。并且蓝宝石葡萄的抗病能力是比较强的,种植方法比较简单,其落果现象也比较少,容易贮藏运输。是种植前景比较好的水果。

2.白草莓

白草莓目前比较稀缺,很多人都没见过更别说吃过了。白草莓是一种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的经济作物。如今各大超市一斤白草莓能卖到30到100元,是普通草莓售价的5到7倍。

3.白猕猴桃

白猕猴桃比起普通的猕猴桃,口感更加的浓郁诱人,富含维C,营养价值也是普通猕猴桃的2到5倍,市场上一斤白猕猴桃能卖到20元以上,是一种药食两用的经济树种,目前主要的产区集中在浙江和贵州。

4.树莓

树莓有很高的栽培价值,树莓栽下3年后进入盛果期,能连续挂果17年以上,如果树莓田间管理得当,一亩树莓能赚1万余元左右。

二、2021种植业前景好之蔬菜推荐!

1.秋葵

秋葵的营养价值很高,素有“蔬菜之王”的美誉,所以秋葵经济价值很高,栽培前景很广阔。一般一亩地能产秋葵5000到6000斤,而目前市场上一斤秋葵能卖3到5元,所以除去各种人工和农资成本,亩产秋葵收益将在1万元以上。

2.芥菜

除了红薯叶外,芥菜种植是另一个栽培价值较大的经济作物。芥菜生长周期快,2个月左右就能收获上市出售,而一亩地能产芥菜7000到8000斤左右,就算一斤卖到2元,算下来你也能赚不少钱。

3.茭白

茭白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夏季吃有清热、生津、助消化的功效。茭白种植做好田间管理一般亩产在3000多斤左右,而市场上一斤茭白售价在3到4元,所以一亩茭白的收益还是很可观的。

4.黑花生

黑花生又叫富硒花生,比普通花生价格高上一倍左右,具有很高的食疗价值,每天当作零食吃上几颗很不错。另外黑花生对种植条件要求不严,在能种红皮花生的地方,就能黑花生,如果种出来的产量比较高,一亩地的就能赚大几千元。

扩展阅读

2021年种植什么最有“钱”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环保、绿色、健康、养生等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主题,种植业也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很具投资价值的行业,尤其是绿色产品种植方向。那么,2016年种植什么最赚钱呢?

蔬菜种植

中国是蔬菜种植大国,像山东等地的农民靠种蔬菜发家致富。什么样的蔬菜最受消费者欢迎?

1、彩色蔬菜

彩色蔬菜是与一般绿色大路蔬菜相比较而言的,例如通常番茄皮为红色,而彩色品种则是金黄色;普通的甘蓝本为白绿色,而彩色品种则为淡紫色。又如甜糯玉米、紫甜椒、红菜心以及一些果型细小、形状新奇、颜色特异的瓜类和豆类也属这个范畴。尽管它们并非当今食用蔬菜的主流产品,但能激发消费者品尝的兴趣。

2、保健蔬菜

现在人们很注意用饮食疗法进行保健和美容,因此保健型的蔬菜特别畅销。如红扁豆和四棱豆可帮助肠胃消化,清热去湿,紫薯对老人有滋补强身、增强免疫力等效应,类似这些蔬菜品种都可以适当扩大生产。

3、保健蔬菜

据调查,可供食用的野生蔬菜就有很多,大部分尚未开发利用。现已引种裁培的有节儿根、救心菜、地皮菜和随处可以采到的马齿苋等40多种。由于野菜的风味独特,口感新颖,能助人增进食欲,很受大众欢迎。

4、观赏蔬菜

现在节假日较多,旅游事业兴旺发展,家庭栽花亦逐渐兴起。适当配备多种观赏蔬菜品种,可作为风景园林建设和繁荣花卉事业的补充。例如娇小玲珑的金球番茄,蜿蜒多姿的蛇瓜等都可作为观光农业的首选品种。

花卉种植

1、食用仙人掌盆景

食用仙人掌是刚刚从墨西哥引入我国不久的一道营养丰富、具有药用、食用和美容等多种功能的健康菜。种片卖到20元/片,菜片卖到13元/片,市场潜力巨大。

2、芦荟盆景

芦荟盆景以其独特、漂亮的外形,繁殖能力强,食用、药用以及养颜美容等多种功能,而备受人们的青睐。每盆芦荟盆景卖到几元、几十元、上百元不等,十分畅销。

3、蕨菜植物盆景

蕨菜植物是一种生长在深山老林里的珍贵中药材,一年四季不见阳光。一些独具慧眼的花卉商人充分利用蕨类植物如狗毛状的外形和金黄色的颜色,将其捏制成小狗、小猫、小狮子的造型,美其名曰:金毛狗、金毛狮,放在花盆内出售。由于蕨类植物盆景喜阴、管理简单、造型独特、美观、栩栩如生,又是刚刚步入市场的新型花卉盆景,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每只小金毛狗宝卖到15元/盆,大狗宝卖到40元/盆。

4、果树盆景

将果树移栽到花盆时,既可赏花赏果,又能作果实食用。盆栽果树有:盆栽苹果、盆栽石榴、盆栽花桃、盆栽葡萄、盆栽樱桃等等。尤其是花桃,花瓣紧簇、鲜艳,可在春节前大量上市。一盆桃树盆景卖到15元。一盆根雕石榴盆景卖价达1500多元。

5、中药材盆景

适合制作药材盆景的植物有很多,且销路看好。如:灵芝盆景、银杏盆景、药菊盆景、枸札盆景等。造型各异的灵芝盆景卖价高达上千元;每盆银杏盆景小的上百元、大的卖到上千元,就连普通的药菊盆景至少也能卖到四五元钱一盆。制作药材盆景比起单独种植中药材效益要高出十几倍,甚至上百倍,因此,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药材种植

1、趋势看好、价格稳定或上涨、亩收益稳定、评级上调,值得种植发展品种有:射干、桔梗、旱半夏、天南星、防风、柴胡、黄芪、黄芩、白术、白芷、荆芥、麦冬、大力子、菊花、北沙参、南沙参、徐长卿、苦参、红花、当归、甘草、远志、川芎、白芍、合欢花、胆草、苦地丁、细辛、人参、西洋参、贝母类等。

2、价格趋势比较稳定、可适量发展的品种:党参、急性子、知母、山药、金银花、牛夕、韩国枸杞、紫苏、蒲公英、鸡冠花、玄参、丹参、附子、板蓝根、大黄、穿山龙、木香、黄连、瓜蒌、沙苑子、藿香、玉竹、紫苑、白芥子、前胡、生地、玫瑰花、锦灯笼、车前子、连翘、紫草、白花菜子、天麻、半枝莲、地丁、茯苓、芦巴子、花粉、三七、决明子、夏枯球、土贝母、辛夷花、杜仲、山萸肉、冬花、薄荷、丹皮等。

3、野生类药材货源紧张价格持续上涨,野生变家种可长期发展:关防风、羌活、川贝、苍术、白芨、白鲜皮、重楼、猫爪草等。

4、市场弱势品种:王不留行、薏米、板蓝根、五味子。去年火热的南方品种太子参已经暴跌78%,跌幅第一,走下神坛。慎重发展品种,如西红花产量低,人工虫草市场不收。此外一些品种如三七、黄连、人参、西洋参、天麻、川贝等价格高、生长周期长、有产地气候限制,发财不易请善待本金。

果树栽培

果树在经济作物中效益比较高,在管理上比较容易,受到一些地区农民的欢迎。但要真正取得好的效果,还是要具体根据各地土地及天气气候的情况来看。总的来说,每一种果树品种都有最适宜的生长区域,这是首要的问题。结合当地自然条件选择当地适合的品种,可以说成功一半。再者要根据自己当地市场情况,一般已经普遍种植的普通品种就不要再发展了。

当然,市场上能赚钱的种植项目还有数不胜数,以上项目只是供您参考。您可能发现了,以上种植都不只是简单地播种、收获那么简单,其中更多的是需要您在园艺技术、管理和市场营销上多下点工夫的。也就是说,未来要想在种植业上多赚钱,需要咱农民给自己的产品增添更多附加值。

赚钱药材品种推荐 2021年种植什么药材前景好


随着人们对养生健康的注重,中药材变得越来越受市场欢迎了,届时药材种植成了不错的赚钱项目,那么,2021年种植什么药材前景好呢?赚钱药材品种推荐!

2021年种植什么药材前景好

1.金银花

金银花花开两色,在南方很常见,在山坡、路边、草丛里都能生长,生命力很顽强,金银花现在不光是药材,现在还常常常用作花茶来饮用,所以市场也是比较宽阔。市场价格也还可以,适中的价格,所以很适合种植,好管理,有前景。

2.桔梗

在我国也是一味比较常见的药材,一般开的方子里经常会看到桔梗这一味药材,桔梗不仅仅是一味药,它在菜肴上的使用也是越来越广泛,一公斤的桔梗大概能够卖到20快,现在桔梗在有些区域只种植了几千亩,所以在市场上肯定是供不应求的,那么桔梗的商机也是很大的,在前几年以来桔梗的价格也是涨了10倍左右,十分惊人。

3.重楼

重楼是稀缺的中药材,因为野生资源采挖过多,所以需要人工栽培来补足。在云贵川、湖南、云南等地都很适合种植。种植重楼管理不复杂,要求不多,管理不复杂。在野地都能生长的很好,稍加管理,产量可观。

4.地黄

地黄是著名药材,可以加工制成多种药品。植株是多年生的,省下很多管理工作。南北地区都可以栽培,栽培范围广,适应性强,在荒山也可以生长。地黄只要栽培管理在适宜的环境下,就可以生长了。地黄是创汇产品,所以经济效益也很好。

5.板蓝根

板蓝根的亩产量300-400千克,由于流感的影响,原料需求大增,价格涨到近期的15-25元/千克,随着去年生产的恢复,价格今后趋于稳中有降的趋势。

6.甘草

甘草的亩产量300-500千克,目前市场价格10-16元/千克,由于资源紧张,价格年年在涨。远志,产量200-300千克,目前市场价格55-65元/千克,由于野生资源短缺,今后价格还会走高。

7.麦冬

麦冬的块根的是治病的中药材,这种植株生长在南方的山坡树林下,阴湿的地方。适合在一些亚热热带地区种植。这是一种常绿植物,容易成活。麦冬是滋阴的上品药材,所以市场需求很好。种植麦冬会有不错的收益,而且麦冬的植株也可以用到园林中去。是高经济药材。

8.紫菀

相比较种小麦、玉米、土豆等大众农作物,种紫菀如果管理得当收成好的话,一亩地也能挣个五六千元。如果你能折腾的话,可以把自己种的或收购上来的紫菀,先晾晒干净后,再切成片,再联系超市、药店、药厂等地方出售,绝对比收获后直接成袋卖赚钱。

9.雪莲花

相信很多人对于天山雪莲这种药材,只是从武侠小说看到,实际生活中很少见到的。雪莲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无毒副作用。由于雪莲的广泛药用,野生的雪莲日渐稀少,野生的天山雪莲,它生长周期是非常缓慢的,从生长到开花,最少需要五至八年的时间,所以它是最贵最缺少的稀缺中药材之一。真正的野生天山雪莲,它的市场价格是非常贵的,一般都可以卖到上千上万元不等,而人工种植的雪莲,其市场价格也不低,市场上一般可以卖到每克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

10.天麻

天麻是一种能在大部分地区栽种的名贵中药材,天麻药用价值极高,对头疼眩晕、肢体麻木有很好的效果。从地里挖出来的新鲜天麻,每斤能卖到10到20元,而干天麻每斤能卖到80元上下,如果高产一亩地收入过万元很容易。

2021年应该种植什么?


未来10年农产品的生产、消费、价格、贸易走势如何?2015年中国农业展望大会20日在北京召开,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发布《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52024)》,对粮食、棉花、油料等18种主要农产品的供给、变化趋势等进行了信息发布。

稻米:能够实现进出口基本保持稳定

报告指出,目前稻谷是中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中国稻谷产量于2011年突破2亿吨之后,2014年达到历史最高产量20643万吨;国内稻米市场价格稳中有涨;中国稻米贸易总体为净进口。

报告预测,未来10年,中国稻米总产量将保持稳定,将稳定在2亿吨以上。具体而言,水稻种植面积会保持稳中略减的趋势,单产持续提高。2020年,稻谷种植面积将减少到4.46亿亩(2975万公顷),单产将提高到461公斤/亩(6912公斤/公顷),总产量将达到20560万吨。2024年,稻谷种植面积将减少到4.43亿亩(2955万公顷),单产将提高到464公斤/亩(6955公斤/公顷),总产量将达到20650万吨。未来10年,中国稻米总消费量将保持增长。展望期间,口粮消费保持增长,加工消费略增,种子消费和损耗略减,消费总量增加。预计2024年大米国内消费总量14476万吨。未来10年,中国稻谷和大米价格总体将保持稳中有涨态势。

报告认为,由于中国大米贸易伙伴有限,进口大幅增加的可能性不大。预计2024年中国大米进口320万吨左右,比2014年增加60多万吨,进口虽有增加但幅度不大。

报告也提到一些影响稻米生产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一是水资源、耕地、气候变化等自然条件因素。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总量短缺,加之农田水利设施基础薄弱,也使得极端天气造成旱涝灾害难以控制。展望期间,适逢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展开和深入推进,在地下水开采较重的东北三江平原地区和南方重金属重度污染区,水稻种植面积有望得到合理控制。二是农产品价格和宏观经济调控等政策因素。稻谷托市政策将有可能进一步改革,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集中使用已经成为农村改革的方向,稻谷生产支持政策和价格托市政策都有可能改革。货币政策调控将更为精细化,大米加工领域将迎来一轮优化整合,从而会对大米市场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三是大米出口国政策和汇率等贸易因素。以泰国为代表的传统大米出口国积极去库存化,越南作为后来居上的出口国正在酝酿收储政策,也会对世界大米市场产生影响。当前,美国推出货币量化宽松政策,人民币汇率也连续下跌,这将导致以美元标价的粮食在名义上价格相对降低。此外,还有消费结构升级等其他因素。

小麦:生产主动调优产需基本平衡

报告预测,未来10年,我国小麦生产受水土等农业资源环境制约,生产区域将有所调整。

报告预计,未来10年我国小麦种植面积将主动调减,2024年预计为3.52亿亩(2348万公顷),但单产进一步提高,预计2024年将达到367公斤/亩(5506千克/公顷),比2014年增加18公斤/亩(262千克/公顷)。小麦产量继续增长,预计2024年将达到12931万吨,比2014年增长2.5%。

在消费方面,报告预测未来10年将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预计2024年小麦总消费量将增至13195万吨,年均增长0.6%。其中,受人口持续增长带动,小麦口粮消费仍将保持增长态势,预计2024年将达到8877万吨,年均递增约0.5%,在小麦总消费中的比重保持在67%左右;随着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小麦饲料用粮消费增幅下降,预计2024年小麦饲料消费量约为1833万吨,占小麦总消费量的比例将接近14%;随着食品工业持续发展,小麦加工消费将持续增加,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1539万吨,年均增长约1.3%,占小麦总消费量的比例约为11.7%;随着播种和栽培技术进步,未来小麦种用消费量略减,预计将从2014年的459万吨略降至2024年的448万吨,年均降幅0.2%;随着烘干和仓储设施的改进,小麦损失率下降,预计2024年约为498万吨,比2014年下降1.4%。

在贸易方面,报告预测未来10年小麦进口基本保持稳定。短期内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美国经济表现相对强劲,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承压,而国内价格将保持整体稳定,国际小麦价格将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预计2024年我国小麦进口将达到280万吨左右,比2014年增加180万吨。由于中国小麦缺乏国际竞争力,出口优势不明显,展望期内每年小麦的出口量将在20万吨左右,未来中国小麦贸易仍将维持净进口格局。

玉米:短期供应充裕长期需求明显增加

报告分析,2014年,国内玉米面积继续稳中有升,全年玉米播种面积为5.56亿亩,同比增长2.1%;但干旱对玉米单产造成一定影响,单位面积产量388公斤/亩,同比下降3.3%;总产21567.3万吨,同比下降1.3%,仅次于历史最高的2013年,仍为丰收年。消费方面,由于国内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玉米深加工产品下游需求不足,工业消费同比下降。饲料消费由于消费需求不旺、疫病、消费替代等因素影响相对低迷,增速明显放缓。食用消费和种用消费基本稳定,估计全年玉米国内总消费1.95亿吨,同比下降1.3%。

报告预测,未来10年,玉米种植效益仍将好于大豆、杂粮等竞争性作物,玉米种植面积仍将可能继续增加。但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等矛盾将日益突出,决定了玉米面积增长空间越来越小,今后玉米面积增幅将明显放缓。同时,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壤深松、秸秆还田等一大批工程项目的实施,以及品种改良、高产创建等增产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玉米单产尚有较大的增长潜力,今后玉米增产将主要来源于单产提高。预计2015年玉米面积稳中略增,若气候正常,产量将略有增长。未来10年中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将基本稳定,单产年均增长1.2%,总产量年均增长1.3%。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加上人口增长,未来10年,农村居民对畜水产品消费需求还有较大增长空间,玉米饲用需求将持续增长。同时,在经济增长及市场需求推动下,深加工玉米用量将恢复增长,但增速较上个10年明显放缓。食用消费和种用消费基本稳定。预计未来10年,国内玉米总消费量年均增速为3.1%。玉米进口总体呈扩大趋势,国内外价差明显将是进口增长的主要动力。但国内较为宽松的供求格局将对进口形成抑制,加上关税配额管理机制的作用,玉米进口难以突破720万吨的配额数量。

报告认为,未来10年玉米市场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随着气候变暖和极端异常天气频繁发生,玉米生产面临的自然风险和不确定性将增大。美国燃料乙醇消耗玉米是否会出现新变化,将对未来国际玉米价格产生重要影响,进而波及国内市场。国际大豆等其他大宗农产品市场的变化也会影响国际玉米市场。此外,人民币汇率变动、原油价格走势、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等也会影响国际玉米价格走势及中国玉米进口形势,进而对国内玉米市场产生影响。

棉花:生产布局调整加速市场机制作用凸显

报告预测,未来10年,中国棉花种植面积、产量将会下降,未来棉花生产布局将向新疆集中,内地棉区将明显萎缩。2024年中国棉花播种面积预计为5346万亩,比2014年下降15.5%;产量为565.2万吨,比2014年下降13.0%;国内棉花消费受纺织品出口增长受限、棉花替代品不断改进影响,难以恢复到千万吨的水平,展望期内中国棉花消费量预计将从837万吨缓慢缩减至823.7万吨,减少1.6%;国内棉花市场调控政策的调整,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能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未来棉花进口仍将保持较稳定的规模,预计到2024年中国棉花进口规模为208万吨,比2014年下降14.8%;棉花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中国棉花价格将与国际市场基本接轨,国内棉花价格将与国际棉花价格保持紧密关系。

报告认为,中国棉花产业的发展还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一是政策调整的不确定性。一方面目标价格水平的调整对新疆植棉面积的增减起着关键作用,另一方面内地省份的补贴水平和补贴方式对长江、黄河棉区的植棉面积有着重要的影响。二是技术因素的不确定性。机采棉推广的速度和范围将对未来中国棉花产业产生重要影响。三是涤纶短纤、黏胶短纤对棉花的替代。四是生物技术的应用。抗虫棉的应用为中国棉花产量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产量、改良品质、降低棉花生产成本等高产、优质、高效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以生物技术为主导的技术进步和成果应用,但科技创新的水平和成果推广应用的速度取决于多条件的集成作用,这些方面依然存在不确定性。五是自然灾害的影响以及城镇化推进和资源环境的制约。气候变暖、极端天气等是影响未来棉花产量、品质的重要的不确定因素。未来城镇化推进和资源环境对中国棉花生产与消费的制约越来越突出。

油料:生产稳定食用植物油消费增速放缓

报告指出,2014年,我国油料油脂行业出现油料进口量大幅增加、油脂进减出增、国内外价格持续倒挂的新特点。预计未来10年,油料(含大豆)种植面积稳中有增,单产稳步提高,产量稳定增加。随着油料价格市场机制的逐渐完善,农户种植大豆、花生、油菜等主要油料的积极性稳定。木本油料在国家支持下预计种植面积稳中略增,但受耕地资源约束,增长空间将有限。预计2024年大豆、油菜、花生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0815万亩(721万公顷)、11550万亩(770万公顷)和7350万亩(490万公顷),较2012~2014年基期分别增长5.3%、2.7%和6.7%。目前我国油料单产水平与世界油料主产国相比还有增长空间,通过在培育选用优良品种、规模化种植和机械化应用及田间科学管理等方面的改进,未来有望进一步提高油料单产水平。预计2024年,大豆、油菜籽、花生单产水平将分别达到133公斤/亩(1989公斤/公顷)、134公斤/亩(2010公斤/公顷)和260公斤/亩(3900公斤/公顷),较2012~2014年基期分别增加9.9%、5.3%和7.1%。由于播种面积稳中有增,单产稳步提升,未来10年油料总产量将稳中有增,食用植物油总产量稳定增加。预计2024年,油料(含大豆)产量达5443万吨,较2012~2014年基期增15.1%,其中大豆、油菜籽、花生产量分别达到1434万吨、1558万吨和1910万吨,较2012~2014年基期分别增15.6%、8.8%和14.2%;2024年国产油料压榨食用植物油将达1115万吨,较2012~2014年基期增加83万吨,增幅8.0%。

在食用植物油消费方面,消费量稳中略增,但增速放缓,结构逐渐升级。未来10年,受人口增加、城镇化进程加快及人民收入水平提高等因素影响,中国油料以及食用植物油消费将呈稳中有增态势。但受健康饮食理念和反浪费活动影响,未来餐饮用油消费增速有望放缓。展望期内,中国国内食用植物油总消费量年均增速0.5%,远低于2010~2014年间5%以上的年均增速,预计2024年国内食用植物油消费达到3300万吨左右。同时,预测食用植物油消费将呈多元化、个性化发展,消费结构也将逐步升级。据测算,2012~2014年,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中,豆油、菜籽油、棕榈油和花生油分别约占44%、24%、16%和8%。未来随着人们对消费品质要求的提高,以及国家进一步严格执行食用植物油质量标准,棕榈油作为餐饮业和工业用油的搀兑油品,比重将有所下降;菜籽油和花生油的消费比重将略增;受国内玉米深加工能力不断增强,玉米油产量不断增加,消费预计也将逐渐增加;茶籽油等木本油料压榨食用植物油有望受到更多关注;豆油将继续作为食用植物油消费的最大品种。预计2024年,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中,豆油、菜籽油、棕榈油、花生油、玉米油所占比重分别为50%、25%、7%、9%、2%。

食糖:短期产量下降未来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中国糖料种植面积约占世界糖料种植面积的6%,目前为世界第四大食糖生产国、第三大消费国和第一大进口国。

由于生产成本较高、国内外价差较大,中国食糖市场在2014年遭受了严重冲击。2014年,中国食糖产量1331.8万吨,同比增加24.96万吨,增幅1.9%。全国食糖消费1480万吨,同比增加了90万吨。产需缺口由2013年的83万吨扩大到148万吨。2014年全球食糖产量1.7501亿吨,消费量1.683亿吨,产大于需671万吨。2014年国际食糖均价为16.7美分/磅,比上一年的18.02美分/磅下跌7.3%,折合人民币2383元/吨,仅相当于当期中国甘蔗糖批发价的一半。国内外价格倒挂导致近3年来中国累计进口近1200万吨食糖,进口量远超国内产需缺口。由于近3年我国食糖价格持续走低,糖农收益连续下降,预计2015年国内糖料种植面积将出现明显缩减,全国食糖产量估计为1100万吨,比上年减17.4%;食糖消费量1511万吨,比上年增2.1%,产需缺口411万吨。

报告预测,未来10年,受经济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的影响,国内糖料生产成本持续上升,进口糖挤压国内制糖企业和糖农收益,未来国内糖料作物种植面积将出现一定程度的缩减。随着糖料种植日渐向优势主产区集中以及糖料高产创建工作的推进,制约中国糖料单产提升的良种缺乏、水利设施建设滞后、机械化水平较低等主要问题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得改善,糖料作物单产将会逐步提高。但是,由糖料作物单产提升带来的食糖增加量难以抵消糖料种植面积缩减导致的食糖减少量,中国食糖产量预计将呈波动下降趋势。预计2024年为1223万吨,较2014年下降8.2%。同时,受人口规模增加、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食糖消费规模逐年增加的趋势仍将长期持续,预计2024年食糖消费将达到1851万吨,较2014年增加371万吨,增长25%,年均增幅2.3%。人均年食糖消费量约12.9千克,比现在的消费水平提高10%以上。预计2024年食糖产需缺口600万吨左右,自给率约为66%。中国食糖产不足需的市场现状与国内外价差的客观存在,将导致对进口食糖存在刚性需求。预计2024年我国进口食糖583万吨,较2014年增加181万吨,增幅45%,约占全球贸易总量的10%,我国作为世界主要食糖进口国的地位不会发生改变。

大豆:生产保持稳定进口增速放缓

报告指出,2014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659万公顷,较上年下降3.0%,连续第5年下降。但由于天气状况良好,部分地区单产提高明显,预计产量将达到1220万吨,较上年增产2.1%。全年大豆价格比较稳定,黑龙江国产大豆价格在1.95元/斤~2.1元/斤内波动,山东地区国产大豆入厂价在2.34元/斤~2.5元/斤内波动。全球大豆产量创历史新高,国际大豆价格较大幅度下跌,国内外价差一度达到1.40元/公斤的历史最高水平。大豆进口达到7140万吨,较上年增长12.7%;国内大豆消费8339万吨,较上年增长2.36%。

报告预测,随着国家三农财政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大,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等支持政策进一步完善,未来10年,大豆生产将逐步稳定、产量略有增加。2024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将达到721万公顷,比2015年增长12.5%,年均增长1.2%。大豆单产有望通过培育选用优良品种、规模化种植、机械化生产以及田间管理优化等措施得到提高。大豆产量将稳中有增,预计2024年将达到1434万吨,比2015年增长21.7%,年均增长1.9%。

受国内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城镇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影响,未来10年我国大豆消费仍将增长,预计2024年消费大豆9671万吨,比2015年增长12.7%,年均增长1.2%,明显低于2005~2014年的年均增长率7.1%的水平。大豆压榨消费将稳步增加,预计2024年达到8542万吨,年均增长率1.3%。食用消费将稳步增加,其中大豆直接食用将减少,而传统豆制品以及大豆蛋白、大豆磷脂、大豆异黄酮等新兴大豆产品的市场需求将明显增加,预计2024年食用消费达到968万吨,年均增长率0.7%。受耕地资源约束,国产大豆产量增长有限,但需求仍然刚性增长,未来10年我国大豆进口仍将稳步增长,预计2024年大豆进口8266万吨,比2015年增长14.4%,年均增长率1.3%;大豆出口将保持在30万吨以内,预计2024年出口29万吨,比2015年增长26.1%,年均增长率2.3%。

报告强调,从近期来看,全球大豆供需基本面进一步宽松,对我国国产大豆价格产生较大的下行压力,国内大豆价格将易跌难涨。但从长期来看,国内大豆产业有望深度调整,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有望形成两种商品、两种市场的运行格局,目标价格改革后国内大豆加工企业将迎来较好的发展机遇,这都将有利于中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大豆价格可能将逐步企稳回升。

报告还指出,未来大豆产业的发展还受到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制约。世界经济总体形势、极端天气(如厄尔尼诺)、国外生物质能源扶持政策和国内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调整与完善、国内期货市场发展、原油价格变化等因素,均将对于大豆供需和市场价格产生较大影响。

奶制品:生产稳步发展产需缺口继续扩大

报告预测,未来10年,奶类生产继续稳步发展,但进口量仍将较快增长。

中国是奶业生产和进口大国,奶产量居世界第三位,奶制品进口量居世界首位。报告指出,2014年,中国奶产量恢复好于预期,液态奶进口增长最明显。奶产量同比增长5.5%,全年奶制品进口数量、进口金额分别为181.26万吨(折合原料奶1188.40万吨)和64.1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93.76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3.9%和23.6%。其中,中国进口奶粉92.34万吨(折合原料奶738.72万吨),同比增长8.1%,液态奶进口32.89万吨,同比增长68.9%。

未来10年,随着畜禽规模化养殖的推进,中国奶牛养殖进入关键转型期,规模化程度将继续较快提升。预计2024年,中国存栏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将会达到65%,比2014年提高20个百分点。规模化程度的提升将直接推动中国奶牛单产水平的提高。展望期间,中国每头奶牛年产奶量将提高0.9吨,2024年达到6.5吨。

得益于单产水平的提升,中国奶类产量将继续增加。预计2020年,奶类产量为4397万吨,2024年达到4760万吨,展望期内平均增速为2.0%左右。受环境保护因素和资源短缺的制约,展望期间奶牛存栏数量的增长有限。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化发展及学生饮用奶计划等推进,奶制品消费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奶制品消费量(含乳饮料、冰淇淋、蛋糕等食品中奶制品消费量)继续增加,2024年或将达到39.56公斤,年均增速为2.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46.30公斤,年均增速为1.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27.60公斤,年均增速2.3%。预计2020年奶制品国内总消费为5661万吨,2024年为6303万吨,展望期内年均增速为2.3%。

长期看,奶制品进口量总体仍将继续增加。在2013年和2014年度所谓的奶荒、国际市场低价等多重因素刺激下,近两年奶制品进口大幅增加,乳品加工企业积压严重。预计2015年奶粉进口量将有所下降,奶制品进口总量略降。但由于国内供需缺口长期存在,且呈明显扩大趋势,长期看奶制品进口量总体上仍将继续增加,鲜奶将是增长最快的奶制品。预计到2020年,中国奶制品进口总量(折合原料奶)达1304万吨,2024年达1603万吨,比2014增长34.9%。展望期间,奶制品进口量年均增长率预计为3.0%,明显小于过去10年年均15.5%的增幅。

未来的奶制品市场发展仍然受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未来10年,中国生育政策如何调整将直接影响新生婴儿数量,欧盟生产配额制取消可能改变世界奶制品供应格局,中国-澳大利亚新自由贸易协定、俄罗斯进口禁令取消等因素都影响未来奶制品市场。

猪肉:消费增速放缓供需趋于稳定

报告预计未来10年中国猪肉产量占肉类产量比重将从2014年的66.4%降至2024年的64.9%,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将成为生猪养殖的主导,到2024年其出栏比重将会达到60%以上。

报告预测,未来10年猪肉消费量和人均占有量年均增速将保持在1.3%和0.8%。2015年猪肉总消费量和人均占有量预计分别较上年增长1.0%和0.4%,分别为5760万吨和41.87公斤/人/年。预计2024年猪肉总消费量和人均占有量将分别达到6510万吨和45.24公斤/人/年。其中,中国居民家庭人均猪肉消费量从2015年的20.19公斤增至2024年的22.00公斤,年均增1.0%,低于2012~2014年均4.2%的增速。城市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猪肉消费量分别从2015年的16.32公斤和23.23公斤增至2024年的17.92公斤和24.30公斤,年均增速分别为1.1%和0.5%;未来10年加工猪肉消费量预计年均增速3.3%,从2015年的990万吨增至2024年的1340万吨。

报告认为,尽管2015年下半年生猪供需面将显著改善,猪价总体将呈现涨势,有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的供需偏紧,但鉴于消费处于稳定状态,整体价格涨幅不会太大,全年生猪养殖将处于小幅盈利水平。从长期来看,活猪和猪肉价格总体将震荡上行。未来10年生猪和猪肉价格将在震荡中上涨,受规模化水平提高的影响,波动幅度将会显著减缓

国际贸易方面,猪肉仍将保持一定进口量,出口则稳步增加。展望前期,进口量不会出现大幅增加。短期来看,2015年猪肉进口量有望稳中有增,进口量将在59万吨左右。长期来看,受产能增速放缓影响,2019年以后猪肉进口量将保持在80万吨以上,2024年在100万吨左右,净进口量将由2014年的34万吨提高至2024年70万吨左右;出口方面,猪肉出口量将稳中有增。受俄罗斯开始重新从中国进口猪肉影响,未来猪肉出口量(含活猪折算猪肉出口量)将会继续增加,将保持在20万吨以上,2024年预计在30万吨左右。

禽肉:规模化生产发力市场保持供需平衡

报告预测,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禽肉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将是产业健康发展和适应以需求为导向新形势的重要保障。未来10年,中国禽肉生产和消费增速都将逐渐放缓,进口平稳,禽肉市场将继续保持供需平衡格局。

近年来,受生产成本高企、居民总体消费平淡等因素影响,中国禽肉产业进入调整期。产量连续两年出现下降,预计近期保持基本稳定,远期将恢复增长态势。考虑到近5年全产业快速发展,消费需求增长缓慢,未来生产继续快速扩张的可能性降低。土地、水、饲料资源短缺,生产成本高企也给产业扩张带来约束。报告认为,未来10年禽肉产量年均增速将下降为1.9%,比过去10年降低1.5个百分点。

未来10年,禽肉产业生产方式将加快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程度显著提高。2013年,中国出栏2000只以上及1万只以上的肉鸡规模养殖比例分别达到85.6%和71.9%,超过100万只的大规模养殖快速发展,比例达到12%。未来,肉鸡养殖的规模化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将涌现出更多的肉鸡自养自宰一体化龙头企业。

高附加值的禽产品生产将会增加。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更加多元化,禽肉深加工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预见,未来肉禽企业将更加注重品牌化发展,开发多种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城镇化发展,禽肉消费将继续增加。长远看,新增城镇化人口和农村居民都是禽肉消费增加的主要潜力。从消费结构看,未来冰鲜禽和加工制品将会成为消费的主流产品。但受制于食物消费需求多元化,禽肉消费增速会受到制约,未来10年中国禽肉消费超过猪肉的可能性不大。总的看,未来10年禽肉消费稳步增加,2024年人均占有量有望达到14.6公斤,年均增长1.3%,比过去10年的年均增速下降1.6个百分点。

未来10年,中国禽肉贸易将继续平稳发展。目前中国禽肉贸易量仅为50万吨左右,占全球禽肉贸易量的比重不足5%。未来10年,预计中国的禽肉贸易将继续平稳发展,到2024年进口规模将保持在60万吨以内,出口有扩大的可能,特别是对中亚地区的出口量会小幅增加。

牛羊肉:消费继续增长供需总体偏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牛羊肉消费人群和消费量均增加,消费整体处于稳步增长态势。但受饲养周期、生产成本、发展方式转型和疫病多发等因素影响,未来10年牛羊肉供给偏紧的趋势将继续存在。

未来,牛羊肉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牛羊肉生产将稳步增长。在市场价格和国家扶持政策的拉动下,牛羊养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将大幅提高,预计2015年牛羊肉产量较2014年分别增长3.1%和3.7%;2020年牛羊肉产量分别为784万吨和509万吨;2024年牛肉产量达828万吨左右,年均增长1.9%;羊肉产量达548万吨左右,年均增长2.5%。

预计牛羊肉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增速放缓。考虑我国居民膳食结构、消费习惯、肉类价格等因素,预计未来中国牛羊肉消费继续增加,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消费呈刚性增长。预计2020年牛肉、羊肉消费量分别为823万吨和537万吨,2024年分别为877万吨和577万吨,比2014年分别增长22.3%和26.8%。

牛羊肉消费量虽有增加,但预计增速逐年放缓。随着消费结构升级,消费者选择多元化,预期牛羊肉消费增速将下降。预计未来10年中国牛羊肉消费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0%和2.4%,均低于过去10年。

中国牛羊肉供需矛盾依然存在。未来10年,考虑我国国内牛羊产业发展速度和国际市场供给能力,预计到2024年中国牛肉供需缺口在50万吨左右,羊肉供需缺口在30万吨左右。未来牛肉进口呈继续增加趋势,羊肉进口稳定。

报告指出,未来10年,牛羊肉仍将处于供给偏紧状态,受此影响,牛羊肉价格将高位运行,不排除有继续上涨的可能,但涨幅趋缓。另外,牛羊肉供需水平还受疫情、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政策等影响,国内阶段性、区域性供需不平衡。

禽蛋:产量增速放慢消费稳步增长

报告预测,未来10年,中国禽蛋生产将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产量稳步增加,增速有所放缓,禽蛋消费稳步增长,价格波动上涨,进出口贸易基本稳定;成本波动、政策变化、科技创新进程、风险规避手段等不确定性依旧存在。

过去30年,中国禽蛋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产量年均增长率达6.5%。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禽蛋生产国,占世界禽蛋产量的40%左右。2014年全国禽蛋产量2894.0万吨,同比增长0.6%,为近5年来较低增速。据测算,2014年禽蛋总消费量2880.0万吨,同比增长1.0%。由于国际蛋价上涨,2014年中国禽蛋出口快速增长,禽蛋出口量94582.7吨,同比增长1.4%;全年禽蛋贸易顺差达到1.89亿美元,同比增长7.8%。

未来10年,受益于家禽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中国禽蛋产量将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但受环境保护、市场发展等因素制约,小规模养殖户加速退出,蛋鸡养殖规模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禽蛋产量增速将放缓。预计2015年,禽蛋产量同比增长0.9%,到2024年达3210.6万吨,展望期内年均增速1.0%,相比过去10年年均增速略有放缓。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城镇化步伐加快,禽蛋消费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2015年禽蛋总消费为2906.5万吨,同比增长0.9%,2024年为3195.8万吨,展望期内年均增速1.0%。其中,禽蛋加工消费515.7万吨,年均增速1.5%,显著高于总消费增速。人均消费量缓慢增长,城乡差距依旧明显。展望期内,城乡居民人均禽蛋消费量年均增长0.7%,增长缓慢,到2024年达到17.1公斤/人;其中,城镇居民年人均禽蛋消费量达到19.7公斤,农村居民人均禽蛋消费量达到12.5公斤,城乡间差距依旧明显。

禽蛋贸易继续保持顺差格局。出口量10万吨左右,出口市场仍以周边国家和地区为主。

报告指出,家禽生产资源环境、相关产业政策、科技水平、家禽饲养风险等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影响禽蛋产业发展。

饲料:饱和式增长成为市场主基调

中国饲料工业已跨过快速增长期,进入成熟期,饱和式增长或将成为未来10年中国饲料市场的主基调。

饲料是人饲养的所有动物的食物总称,按营养成分可以分为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等。饲料工业是支撑现代畜牧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基础产业,是关系到城乡居民动物性食品供应的民生产业。

未来,中国饲料产量将缓慢增长。预计2015年为19835万吨,2020年增至21430万吨,2024年达22706万吨,展望期间年均增长率预计为1.5%,显著低于过去10年7.3%的年均增速。预计中国饲料工业总产量增长的主要来源是配合饲料,展望期末将达到19559万吨,约占饲料工业总产量的86.1%,年均增幅为1.7%。反刍动物饲料和水产饲料优势将突显,2024年产量预计将增长至1286万吨和2416万吨,年均增速分别为4.9%和2.6%,明显高于猪饲料、肉禽饲料和蛋禽饲料同期的发展速度。

中国饲料消费将稳步增长。2015年中国工业化饲料总使用量预计为19679万吨,较2014年增长1.3%,2020年将达到21094万吨,2024年总使用量预计将增至22905万吨,较基期增长19.7%。中国饲料总需求的年均增长率预计仅为1.7%,与过去10年6.6%的年均增长率形成鲜明对比。饲料转化率的提高以及畜牧饲养结构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节约饲料消耗;同时,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调整,中国工业化饲料结余量在展望期间总体呈上升态势。

中国饲料产品价格将温和上涨。未来10年,受资源约束、人工成本、物价水平等支撑上涨因素影响,中国饲料产品成本持续上涨可能性较大。预计2015年国内育肥猪、肉鸡和蛋鸡配合饲料的市场平均价格将分别达到每公斤3.27元、3.36元和3.09元;预计到2020年将分别达到每公斤3.50元、3.55元和3.28元,2024年将进一步上涨至每公斤3.60元、3.73元和3.43元,较基期涨幅分别为11.1%、12.0%和12.0%。

未来10年,饲料产业发展将受多重因素影响,经济新常态将对饲料工业利润产生挤压,饲料粮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突发事件及非传统风险因素冲击等。

蔬菜:供需总体宽松国际贸易继续保持顺差

报告预测,未来10年,我国蔬菜生产稳定发展,居民消费平稳增加,供需总体较为宽松,市场保持平稳运行,价格继续遵循常年波动规律,进出口贸易将继续保持顺差格局。

蔬菜在中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我国近年来产业发展速度最快的重要农产品之一,也是重要的出口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较为明显。2014年,我国蔬菜生产面积产量同比稳中略增,播种面积预计为31980万亩,同比增2.0%,产量约74875万吨,同比增1.9%。全国居民蔬菜总消费量约46714万吨,其中食用消费量为19833万吨(折算田头产量为31062万吨,占总产量的41.5%),占蔬菜消费量的42.5%,年人均蔬菜食用消费(鲜食消费)145.0公斤。进出口量额同比均有增加,继续保持贸易顺差态势,其中,出口量976万吨,出口额124.9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1.6%和7.9%;进口量22万吨,进口额5.1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6.5%和21.8%;贸易顺差119.85亿美元,同比增7.4%。

未来,蔬菜生产仍将稳定发展,但增速趋缓。受土地、水等资源要素约束趋紧影响,预计未来10年我国蔬菜种植面积进一步增加的空间有限,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量增速将趋于放缓。展望期内,全国蔬菜播种面积将趋于稳定或略有增加,预计2015年播种面积将基本保持稳定,2024年将增至32340万亩,年均增速为0.1%;随着蔬菜设施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提高,蔬菜单产水平将继续稳步提升,预计未来10年年均增速为0.5%;蔬菜总产量年均增速将有所放缓,预计2015年总产量将保持稳中有增,2024将达到79213万吨,年均增速为0.6%,低于过去10年年均增长速度。同时,预计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蔬菜中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等三品一标产品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生产将从注重产量向确保均衡供应和提质增效并重的方向加快转变。

蔬菜消费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增速略高于产量增速。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们追求健康膳食的科学营养观念加强,以及全国人口总量继续保持一定增长水平,预计未来10年我国蔬菜消费将继续保持年均1.1%的增长态势,2024年消费总量将达到51977万吨;人均消费量年均增速约在1%左右,2024年将增至160公斤/人。加工消费、饲用消费未来将保持平缓变化,蔬菜损耗率将在管理模式改变与技术创新中持续下降。

蔬菜在国际竞争中仍有较大的比较优势,贸易顺差格局仍将长期保持。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中澳自贸协定的深入推进,中日韩自贸协定的加快推动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国蔬菜将继续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未来10年,我国蔬菜进出口量均将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出口规模仍将高于进口规模,出口创汇的贸易形势将继续维持;预计到2024年蔬菜贸易总量将达到1235万吨,年均增长率为2.2%;贸易顺差将进一步扩大,净出口量将达1125万吨,比2014年增约17.9%。

水果:生产由数量增加转向质量提升

报告预测,未来10年,中国水果产量预计持续小幅增长,水果生产结构优化,质量得到提升;水果消费量增加和消费结构升级。与过去10年相比,水果供需量增速将放缓,需求将对供给起到更主要的引导作用,新型产销经营方式和现代物流将对水果市场产生深刻影响。

未来10年,中国水果产业发展将由数量扩展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展望期内,大宗水果品种如苹果、柑橘属水果熟期结构和品质结构将继续改善;小宗水果品种生产多样化水平将继续提高,热带和亚热带水果将较快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农业机械化应用、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标准化和集约化经营是未来10年水果生产提质增效的重要技术途径。未来10年,中国水果产量预计持续小幅增长,2024年水果总产量(包括园林水果和瓜果类产量)预计达2.81亿吨,年均增速1.38%。

未来10年,水果直接消费总量增加,加工消费量上升。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观念改变、膳食结构改善,对水果的消费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城乡消费差距预计持续缩小,收入水平提高、人口持续增长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将推动水果直接消费总量增加。预计2024年水果直接消费量将达到1.35亿吨。城镇居民水果消费结构优化和品质提高,农村居民水果消费将较多体现为量的增加。

伴随消费量小幅增长,水果消费的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也将明显改变。一是消费者对水果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的需求愈加多元化。二是果汁、果汁饮料、果酒等水果加工制品的消费需求较快增长,预计2024年水果加工消费量将达到3093万吨。三是欠发达地区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现代物流的发展,将缩小水果消费的区域间差距。

未来,中国水果及制品仍具有较强出口优势,全面提升果品质量将推动水果出口扩大。近两年来中国水果及制品出口量持续缩减,原因:一是中国成本上涨降低出口比较优势;二是国际水果制品市场萎靡制约了浓缩苹果汁等水果制品的出口。展望期内,随着中国水果产业转型升级,果品质量改善,果品标准化和品牌化得到提升,水果出口预计将扩大。

未来10年,水果进口增长仍具有空间。国内消费者购买力提高、进口水果价格优势、电商发展均对水果进口有促进作用,中国与非洲、南美洲、大洋洲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贸易关系加强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水果进口。

水产品:生产消费平稳增长出口数量继续领先

报告预测,未来10年,随着渔业产业转型升级,中国水产品供给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水产品的市场容量和消费群体也会不断扩大,中国将继续保持水产品出口领导地位。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2014年中国水产品产量6461万吨,同比增长4.7%,批发价格上涨3.5%,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300亿美元,贸易顺差增长7.6%。在生态优先、结构调整的政策引导下,海洋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中国水产品特别是养殖产品产量将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未来10年,中国水产品产量预计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受资源环境的刚性约束,增速总体放缓。2015年产量预计为6643万吨,2020年达到约7300万吨后,受资源环境约束,增速逐渐下降,2024年达到7700万吨左右,展望期内年均增长率约1.8%。主要增产潜力仍来自于水产养殖业,预计2024年水产养殖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接近78%,但随着自然资源承载压力加大以及用工成本上升,水产养殖业规模继续扩大的空间有限。预计未来10年,水产养殖年均增速2.4%左右,2015年水产养殖产量4900万吨,2020年有望达到5600万吨,2024年接近6000万吨。

未来10年,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将继续增加,但增速放缓。2015年包含户外消费在内的人均水产品消费量预计为19.8公斤,2024年将达到23.9公斤,年均增速2.3%。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流通体系的不断完善,水产品消费呈现由城市向农村地区扩散的状态,农村居民水产品消费的增长速度将快于城镇居民。2024年城镇居民年人均水产品消费量预计将达到30.1公斤,年均增长1.4%,农村居民人均水产品消费量12.8公斤,年均增长2.4%。

未来10年,水产品出口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受国内渔业生产成本上升、国际市场需求总体偏弱等不利因素影响,增速将有所下降。预计2015年水产品出口总量超过430万吨,未来10年年均增幅约2.6%,2024年达到540万吨左右。进口增长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未来10年,中国水产品的进口增长潜力将主要来自于可直接食用水产品,2015~2024年,水产品进口增速预计在2.8%左右。展望初期,受消费习惯等因素制约,食用水产品进口规模不会过快增长,但随着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提高,消费向多元化、差异化方向发展,食用水产品进口可能逐步增加,净进口量或企稳回升,预计2024年水产品净进口量26万吨左右。

2021大葱种植前景 2021年大葱价格走势怎样


大葱是我们餐桌上比较常见的食物之一,也是山东喜欢的一种食材,葱属蔬菜在蔬菜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栽培面积占蔬菜总播种面积的10%,产量占总产量的7%。那么,2021年大葱价格走势如何呢?2021年大葱种植前景如何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1年大葱价格走势如何

1.11月正是大葱集中上市的最佳时间段,按照往年的行情来算,在大葱集中上市的时候,市场上大葱的价格将会受到打压,价格也会大幅度下降,但是今年大葱的价格却不一样,在去年同期的时候,仅仅只有五毛钱一斤,但是现在大葱的价格已经上涨到三元一斤,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种植减少,去年由于大葱价格低,很多葱农没有赚到钱,于是很多产区改种蔬菜,大葱的种植面积减少很多。二是天气恶劣,今年很多地方都遇到了强降雨的天气,大葱最怕水涝灾害,容易造成田间积水,导致减产,市场上大葱供应不足,但是需求未减,导致大葱价格大涨,因此2021年价格也会上升,但在下半年,随着产量的逐步增加,价格可能会下降。

2021年农村创业种植什么最赚钱?


2016年种植什么最赚钱:红叶菜

项目介绍:红叶菜是蓼科植物,是利用水蓼培育筛选出可食用的品种。其芽苗营养丰富,是风靡东南亚等国的独特蔬菜。其茎秆可作药用,应用范围广泛,红叶菜主要功能有祛风利湿、散瘀止痛、解毒消肿、杀虫止痒,用于痢疾、胃肠炎、腹泻、风湿关节痛等。是深受东南亚国家人民喜爱的食疗菜。

市场前景:红叶菜作为一种食疗菜,能够满足人们的健康消费需求,在国外深受人们的喜爱,而国内也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2016年种植什么最赚钱:奶油草莓

一颗草莓最大能长到80克,售价达到3元,堪比500克鸡蛋的价格。近日,在江苏省兴化市临城镇三王草莓种植基地,记者见到了这种名为奶油草莓的优良品种。

项目介绍:奶油草莓是日本研发的新品种,三年前被引进到了国内。三王草莓基地负责人池建平介绍说,奶油草莓采摘期较长,从11月份可持续到来年的5月份。与普通草莓相比,这种草莓每颗可以长到30~80克,不仅个头大,甜度也大大超过普通草莓。

经济效益:池建平一共种植了8个大棚约五六亩地的奶油草莓,可以一直采摘到每年5月,估计亩均产量达到1000多公斤,以每公斤平均售价15元计算,亩收益可达到1.5万元,是种植普通草莓的三倍左右。

2016年种植什么最赚钱:蛇豆

远处看像蛇,走近看更像丝瓜,这种被称为蛇豆的是特种农产品,它兼有食用性与观赏性。

项目特色:蛇豆株高1.7米~2米,生长势、分枝性强,花为白色。蛇豆长1.3米~1.7米,长柱形,两端渐尖细,尾端常弯曲成蛇状,表皮浅绿色,肉鲜绿色,肉质松软。该品种整个生育期少病虫的危害,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绿色植物,市场前景看好。

2016年种植什么最赚钱:水生竹叶菜

本应生长在农田和棚室里的蔬菜,竟然在一块块竹筏的承载下生长在水面上,这是天津泗水村农业科技公司开发的新品种水生竹叶菜。

项目特色:竹叶菜学名为雍菜,是一种在水面上栽植的绿叶类蔬菜品种。该品种口感鲜嫩清甜,且营养丰富,富含人体必需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素和多种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等,其中蛋白质含量比等量番茄高4倍,钙含量更是高出12倍,各种维生素的含量远胜于被誉为百菜之王的白菜,是一种营养丰富且具有一定消暑、解毒、生津、消炎等药用价值的绿叶菜。此外,该品种蔬菜还具有投入成本少、市场效益高、管理简便等特点。

经济效益:种植水生竹叶菜1平方米成本为10元左右,每次每平方米可采收2.5公斤,每年可收获5至6茬,以当前市场价格计算,每亩竹叶菜效益可达2.5万元以上。

2016年种植什么最赚钱:种植蘑菇

农村种植以蘑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是姚庄农业的主导产业,是嘉善白色产业带的主导区。种植历史开始于20世纪中期,农村种植1968年,胜丰(窑浜斗)、展丰等村15个生产队开始种植18620平方尺。农村种植1983年起,开始推广家庭种菇。1985年起,引进上海市嘉定县先进技术,把原来泥土栽培改为河泥栽培。农村种植1998年,发展大田高棚蘑菇、高温蘑菇,全镇种植蘑菇面积达400万平方尺。截至2007年底,全镇农村种植面积2200多万平方尺,农村种植总产量达到2000多万公斤,总收入超过1亿元,已成为浙北最大的蘑菇生产基地。

2016年种植什么最赚钱:大棚洋香瓜种植

洋香瓜的黄皮品种有:状元、伊丽莎白、黄大、金太阳、金星、金镶玉等;白皮品种有:雪蜜、台农二号等;另外还有网纹甜瓜,如:翠宝、伊蜜特等。这些都是具有推广价值的优秀品种,应当视具体的栽培季节和市场要求选择种植。

2016年种植什么最赚钱:有机米

有机米只是一个概念,实质是无污染,无化肥,环保安全的100%好米。虽然我们尚谷农业的寒土地有机米拥有29项有机转换产品认证,但是我们控制有机米产出的核心却在于一站式负责,从负责粮食产地的农民绑定最后销售的每一袋米,每一袋米上都会标注所有流程的负责人,一旦发现非真正有机米,立刻可以追溯责任,所以寒土地的有机米,不光有资质认证,更有一整条的责任价值体系。现在种植什么挣钱?当今中国消费层次是不断提高,需求也更偏向于绿色健康的产品,米每个人都要吃,但是是不是安全对于一些高端人群就非常重要。他们宁愿购买价格较高的有机米,也不会选择价格低廉的普通米。而且最近送米也成为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时尚潮流,而有机米就是最好也最有价值的礼物。

2016年种植什么最赚钱:种植灵芝

在众多的种植项目中,灵芝种植项目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不仅因为它的投资小、收益快,更重要的是灵芝种植的市场前景巨大,赚钱绝对没问题。众所周知,灵芝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吉祥、富贵、美好、长寿的象征,有仙草、瑞草之称,中华传统医学长期以来一直视为滋补强壮、固本扶正的珍贵中草药。民间传说灵芝有起死回生、长生不老之功效。因此,选择灵芝种植绝对是一个不错的创业选择。

2016年种植什么最赚钱:中药种植

中药种植项目是相当赚的的项目,药材的利润相当的大,投资商们您肯定看到了最有发展的商机。蛹虫草种植具有催眠镇静、益肝肾、补虚损、防癌、抗癌、止血、化痰等多种功效,与人参、鹿茸并称为中药宝库中的三大补药。在《本草从新》中记载有甘平保肺、益肾、补精髓、止血化痰等疗效中药种植。因为虫草入肺肾二经,既能补肺阴,又能补肾阳,是唯一能同时平衡和调节阴阳的中药种植。野生蛹虫草种植主要的化学成分药理、药效与野生冬虫夏草极为相似,经权威部门的检测表明,野生蛹虫草种植的一些主要营养及药物成份如虫草素、虫草多糖、蛋白质等还要高于冬虫夏草。

《2021年种什么挣钱 2021年种植什么前景好》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种植物用什么土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