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zw59.com - 植物养护是什么意思】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种植植物,丰富的肉质感让很多人喜欢。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等相关内容,帮助大家学会植物种植。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大豆病毒病是什么症状?有哪些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大豆是大多农民朋友都会种的一类农作物,它的营养很是丰富。大豆在种植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病毒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那它一般是什么症状呢?有哪些防治方法?想知道的朋友赶紧往下看吧!

一、大豆病毒病是什么症状?

1、轻花叶型

叶片平展,肉眼观察有淡黄色斑驳,摘下病叶透过日光可见有黄绿相间斑驳,植株生长基本正常。抗病品种和后期染病植株多表现此症状。

2、重花叶型

病叶黄绿相间花叶,严重皱缩,叶肉突起,叶缘向后卷曲,叶脉坏死,植株矮化,暗绿色。

3、皱叶花叶型

叶片皱缩,歪扭,叶脉泡状突起,植株矮化,结荚少。

4、黄斑型

一般与轻花叶和皱缩花叶症状混生。这种情况有两种表现型,一种是黄斑坏死,多见南方各地,另一种是东北黄斑花叶。两种表现型多见于结荚期。前者植株上叶片皱缩为黄色斑驳,叶脉变褐坏死,一般老叶不皱缩,但植株上部叶片多呈皱缩花叶状。

二、大豆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

播种前严格选种,清除褐斑粒。适时播种,使大豆在飞虱盛发期前开花。苗期拔除病苗,及时防治白飞虱,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提高品种抗病能力。

2、选育推广抗病毒品种

由于大豆花叶病毒以种子传播为主且品种间抗病能力差异较大,又由于各地花叶病毒生理小种不一,同一品种种植在不同地区其抗病性也不同,因此,应在明确该地区花叶病毒的主要生理小种基础上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

3、建立无病种子田

侵染大豆的病毒,很多是通过种子传播,因此,种植无病毒种子是最有效的防治途径之一。建立无毒种子田要注意两点:一是种子田四周100米范围内无病毒寄主植物,二是种子田出苗后要及时清除病株,开花前再拔除一次病株,经3-4年种植即可得到无毒源种子。一级种子的种传率低于0.1%,商品种子(大田用种)种传率低于1%。

4、防治灰飞虱和白飞虱

大豆病毒大多由他们传播,大豆种子田用银膜覆盖或将银膜条间隔插在田间,起避蚜、驱蚜作用,田间发现飞虱要及时用药剂防治。在迁飞前喷药效果最好,可选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克,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等叶面喷施防治。

5、加强种子检疫管理

中国大豆分布广泛,播种季节各不相同,形成的病毒株有差异。品种交换及种子销售均可能引入非本地病毒或非本地的病毒株系,从而形成各种病毒或病毒株的交互感染,导致多病毒病流行。因此,需要种子管理部门和检疫部门严格把关。

6、化学防治

在发病重的地区可在发病初期喷洒一些防治病毒病的药剂,以提高大豆植株的抗病性,如0.5%菇类蛋白质多糖300倍液、1.5%植病灵Ⅱ号乳油1000倍液、混合脂肪酸100倍液、5%菌毒清4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隔10天喷1次,连喷2-3次。

好啦。今天要给各位分享的内容就先到这了,种植大豆的农户们,要是发现自家的大豆得了病毒病,可以适当运用上面的六种防治方法哦,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农户哈!

关于大豆病毒病症状与防治方法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植物59网其他农业内容。

推荐阅读:大豆花期如何管理?注意这四个技巧

扩展阅读

黄瓜得了炭疽病有哪些症状?防治方法是什么?


黄瓜是很多人喜欢吃的一种蔬菜,味道鲜美,吃起来很爽口,所以种植的地方也比较多。那么在具体的种植过程中,黄瓜得了炭疽病有哪些症状?防治方法是什么?

一、黄瓜得了炭疽病有哪些症状?

黄瓜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该病主要侵染叶片、果实和茎,症状容易与疫病、黑星病混淆,诊断时要注意区分。

种子出土即可染病,子叶边缘呈浅褐色半圆形或在子叶中部出现圆形病斑。幼苗稍大,真叶染病,下部叶片出现黄褐色圆形病斑,病斑连片,叶片干枯。有时茎基部受害,患病部位缢缩,变色,幼苗猝倒。

一类病斑为浅褐色大斑,为炭疽病典型症状。叶片受害,初期出现水浸状浅黄色小斑点,稀疏分布,病斑的病健部分界不明显。

之后病斑逐渐扩大,形成直径0.3-0.5厘米的浅黄色至浅褐色病斑,圆形或接近圆形。很多时候这种密集分布的小型病斑不在扩展,而是逐渐连片。

在温室较高湿度下,叶面上稀疏分布的小型圆斑逐渐扩大,形成淡褐色圆斑,直径接近1厘米,病斑颜色均匀,病斑外缘颜色略深,这是最常见、最典型的炭疽病叶片症状。

二、黄瓜炭疽病防治方法是什么?

1.选用抗病品

如津研4号、早青2号、中农1101、夏丰1号。此外。中农5号、夏青2号较耐病。采用无病种子,做到从无病瓜上留神,对生产用种以50~51℃温水浸种20分钟,或冰醋酸100倍液浸30分钟,清水冲洗干净后催芽。

2.栽培措施

与非瓜类实行3年以上轮作,苗床进行消毒处理,培育无病壮苗,高畦地膜栽培,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田间农事操作在露水干后进行,减少人为传播病菌;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老叶,收获后清洁田园,把病残体带出棚室外妥善处理。加强棚室温湿度管理,适时适度通风排湿,减少叶面结露。

3.种子处理

播种前应认真清选种子,可将种子进行消毒,用55℃恒温水浸种15min,或质量分数为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60min,或质量分数为50%的代森锰锌500倍液浸种10h,清水冲洗后播种。

4.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先摘除病叶,然后喷药,常用药剂有15%粉锈宁15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65%代森锌500倍液,70%代森锰锌4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80%炭疽福美500~600倍液等,5~7天喷1次,连喷4~5次,农药交替使用,以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苦瓜疫病有哪些症状?防治方法是什么?


苦瓜是一种含有特殊苦味的蔬菜,虽然吃起来苦,但是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所以是非常适合夏季食用的蔬菜。苦瓜种植过程中很容易因为管理不当等原因出现苦瓜疫病,那该病害有哪些症状?防治方法是什么?

一、苦瓜疫病有哪些症状?

苦瓜疫病为害茎、叶及果实。本病以蔓基部和嫩蔓节部发病较多,初呈暗绿色,水浸状,后变淡褐色,缢缩变细,病部以上叶片萎蔫枯死,叶片色泽仍保持绿色;叶片发病多从叶缘或叶尖开始,病斑暗绿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边缘不明显,有隐约轮纹,潮湿时,扩展很快,软腐,干燥时病斑停止发展,边缘褐色,中部青白色,干枯易破裂。瓜果发生暗绿色近圆形水渍状病斑,无明显边缘,很快扩展至整个果面,皱缩,软腐,表面生灰白色稀疏霉状物(孢子囊及孢囊梗)。

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和卵孢子随病残体组织遗留在土中越冬,第二年菌丝或卵孢子遇水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通过灌溉水和雨水传播到甜瓜上萌发芽管,产生附着器和侵入丝穿透表皮进入寄主体内,遇高温高湿条件2~3天出现病斑,其上产生大量孢子囊,借风雨或灌溉水传播蔓延,进行多次重复侵染。

病菌以两种方式产生孢子囊:一是由气孔抽出菌丝,菌丝分枝,在分枝上长出菌丝状孢子囊硬,顶端形成孢子囊;二是从气孔抽出较短的菌丝状孢子囊梗,顶端形成孢子囊。48、72、96小时后平均每1平方厘米叶片两面产生孢子囊数量分别为24.2、95.3、254.8个,接菌后孢子囊释放出游动孢子在叶面上静止2小时后萌发或孢子囊直接萌发长出芽管,开始从气孔保卫细胞间隙侵入,菌丝在叶片细胞间和细胞内扩散,也有从气孔伸出菌丝,再从气孔侵入或在叶面上扩展蔓延,经几天潜育即显症。甜瓜疫病发生轻重与当年雨季到来迟早、雨日多少、雨量大小、气温高低有关。发病早气温高的年份,病害重。一般进入雨季开始发病,遇有大暴雨迅速扩展蔓延或造成流行。生产上与瓜类作物连作、采用平畦栽培易发病,长期大水漫灌、浇水次数多、水量大发病重。

三、苦瓜疫病的防治方法是什么?

1、采用地膜覆盖高垄(畦)栽培,减少地面水溅病原。合理灌溉,控制田间湿度。雨季适当控制浇水,雨后及时排涝,做到雨过地干。遇干早及时浇水,浇水时严禁大水漫灌,并应在晴天下午或傍晚进行。多施有机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根深叶茂,提高抗性。及时进行植株调整,防治生长过密、通风透光不良。随时清除病叶并烧毁。

2、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剂防治。选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400~600倍液,50%钾霜铜可湿性粉剂600等药剂交替喷洒,每隔5~10天喷1次,连续3~4次。喷药要周到、细致,所有叶片、果实及附近地面都要喷到。

春大豆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病毒病是春大豆主要病害,一般发病年份减产15%左右,重发年份减产达50%以上。

1症状春大豆发病后,先是上部叶片出现淡黄绿相间的斑驳,叶肉沿着叶脉呈泡状凸起,接着斑驳皱缩越来越重,叶片畸形,叶肉突起,叶缘下卷,植株生长明显矮化,结荚数减少,荚细小,豆荚呈扁平、弯曲等畸形症状。发病春大豆成熟后,豆粒明显减小,并可引起豆粒出现浅褐色斑纹。

2病原春大豆病毒病的病原有3种:①大豆花叶病毒(SMV),SMV侵染大豆后引起大豆花叶症状。②黄瓜花叶病毒(CMV),CMV引起大豆萎缩症状和豆粒轮纹状。③苜蓿花叶病毒(AMV),AMV引起大豆叶片花叶症状,其特点是鲜明的黄色斑纹。引起大豆病毒病的3种病毒往往同时侵染大豆,田间所表现的症状往往不是单一症状,而是混合症状。

3影响因素

3.1品种的抗病性不同大豆品种对病毒病的抗病性有明显的差异。辽鲜1号、日本矮脚早等抗病性较强,前几年引进的台湾75品种由于质量好、产量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台湾75品种抗病性差,易发病毒病,且发病程度较重。

3.2气候因素天气干旱少雨,一方面对大豆生长产生不良影响,使抗病性下降,另一方面有利于蚜虫的生长和活动,而蚜虫是传播大豆病毒病的主要媒介。所以天气干旱少雨,特别是4~5月干旱少雨,大豆病毒病发病重。

3.3栽培管理因素加强大豆肥水管理,做到合理增施钾肥磷肥,干旱天气及时灌水、浇水,及时清除田间及周围杂草,培育健壮大豆植株能提高对病毒病抗性。适当提早春大豆播种期能减轻病毒病的发生。

4防治

4.1选用抗病品种,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用无褐斑、饱满的豆粒作种子。

4.2加强肥水管理,培育健壮植株,增强抗病能力。

4.3及早防治蚜虫,从小苗期开始就要进行蚜虫的防治,防止和减少病毒的侵染。

4.4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春大豆病毒病应从苗期开始,这样才能提高防效。可结合苗期蚜虫的防治施药。药剂可选用20%病毒A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油1000倍液,或者5%菌毒清400倍液,连续使用2~3次,隔10天1次。

雪菜病毒病的症状及防治


雪菜,别名:雪里蕻、九头芥、烧菜、排菜等,芸苔属,被子植物门,是芥菜的一种。雪菜是十字花科植物芥菜的嫩茎叶,性味凉,归肺、脾、胃经。具有利尿止泻,祛风散血,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小便不利、痢疾、咳血、牙龈肿痛、喉痛声哑、痔疮肿痛、漆疮瘙痒、跌打损伤、关节疼痛等病症,是民间常用的草药。

雪菜一年可种多次,在江苏、浙江一带冬播春收的雪菜叫春菜,秋播冬收的雪菜叫冬菜;在湖南、湖北、四川有四季栽培的习惯,当地称之为四季雪菜(排菜)。

雪菜的生长习性

生产地环境包括大气、土壤、灌溉水等,在选择时要符合国家规定标准,要求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排灌方便,近2~3年未种过十字花科蔬菜,PH中性或微酸性。

雪菜的药用价值

雪里蕻具有解毒消肿、开胃消食、温中利气等功效,主治疮痈肿痛,胸隔满闷,咳嗽痰多,耳目失聪,牙龈肿烂,便秘等病症。性味归经:性温,味甘辛;人肝、胃、肾经。功效主治:解毒消肿,开胃消食,温中利气。明目利膈。主治疮痈肿痛,胸隔满闷,咳嗽痰多,耳目失聪,牙龈肿烂,便秘等病症。

雪菜的营养价值

1)醒脑提神。雪里蕻含有大量的抗坏血酸,是活性很强的还原物质,参与机体重要的氧化还原过程,能增加大脑中氧含量,激发大脑对氧的利用,有醒脑提神,解除疲劳的作用。

2)解毒消肿。雪里蕻有解毒之功,能抗感染和预防疾病的发生,抑制细菌毒素的毒性,促进伤口愈合,可用来辅助治疗感染性疾病。

3)开胃消食。雪里蕻腌制后有一种特殊鲜味和香味,能促进胃、肠消化功能,增进食欲,可用来开胃,帮助消化。

4)明目利膈,宽肠通便。雪里蕻组织较粗硬,含有胡萝卜素和大量食用纤维素,故有明目与宽肠通便作用,可作为眼科患者的食疗佳品,还可防治便秘,尤宜于老年人及习惯性便秘者食用。

雪菜病毒病的症状及防治

什么是病毒病?

病毒病是由植物病毒寄生引起的病害。植物病毒必须在寄主细胞内营寄生生活,专一性强,某一种病毒只能侵染某一种或某些植物。但也有少数为害广泛;如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一般植物病毒只有在寄主活体内才具有活性;仅少数植物病毒可在病株残体中保持活性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也有少数植物病毒可在昆虫活体内存活或增殖。植物病毒在寄主细胞中进行核酸(RNA或DNA)和蛋白质外壳的复制,组成新的病毒粒体。植物病毒粒体或病毒核酸在植物细胞间转移速度很慢,而在维管束中则可随植物的营养流动方向而迅速转移,使植物周身发病。

雪菜病毒病的症状识别

田间常因多种病毒复合侵染而使症状表现复杂。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

1、花叶型:典型症状是病叶、病果出现不规则退绿、浓绿与淡绿相间的斑驳,植株生长无明显异常,但严重时病部除斑驳外,病叶和病果畸形皱缩,叶明脉,植株生长缓慢或矮化,结小果,果难以转红或只局部转红,僵化。

2、黄化型:病叶变黄,严重时植株上部叶片全变黄色,形成上黄下绿,植株矮化并伴有明显的落叶。

3、坏死型:包括顶枯、斑驳环死和条纹状坏死。顶枯指植株枝杈顶端幼嫩部分变褐坏死,而其余部分症状不明显;斑驳坏死可在叶片和果实上发生,病斑红褐色或深褐色,不规则型,有时穿孔或发展成黄褐色大斑,病斑周围有一深绿色的环,叶片迅速黄化脱落;条纹状坏死主要表现在枝条上,病斑红褐色,沿枝条上下扩展,得病部分落叶、落花、落果,严重时整株枯干。

4、畸形型:表现为病叶增厚、变小或呈蕨叶状,叶面皱缩.植株节间缩短,矮化,枝叶丝生呈丛簇状。病果呈现深绿与浅绿相间的花斑,或黄绿相间的花斑,病果畸形,果面凸凹不平。病果易脱落。

雪菜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加强栽培管理,合理轮作,收获后清除病残株,注意田间操作中手和工具的消毒。③种子消毒,用清水浸种4小时后捞出放入10%的磷酸三钠液中浸20分钟后洗净催芽播种。

2也可用新型的病毒病诱抗剂葡聚烯糖或氨基寡糖素来防治。

病毒病应以防为主,综合防治。市场上防治病毒病的药剂有植病灵、32%核苷溴吗啉胍(全新配方)、抗病威(病毒K)、病毒立克、病毒A、病毒B、病毒杀星等。在通常情况下,若病毒病不严重,一般用上述任何一种药剂防治3次即可,但若病情严重并且环境条件又不利于蔬菜生长时,单靠上述任何一种药剂防治是不理想的。

药剂防治:对病株及病株周围的果树在萌芽期5天左右、花露红期、谢花后7天、夏至后至秋分前、4个时期,分别使用《病毒Ⅱ号》300450倍液稀释(或者《病毒1号》每40克兑水15公斤,开花前后可适当减量),同时每桶水添加纯牛奶0.5Kg,进行喷雾,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果树病毒病。注:病情严重的果树,在萌芽时期使用《病毒Ⅱ号》3050ml或《病毒Ⅰ号》40克兑水15Kg进行灌根,主要灌毛细根区,每株浇灌药液50-60斤水左右。

苹果早期落叶病有何症状?科学防治方法是什么?


苹果在我国多地都有种植,品种也比较多,大家比较熟悉的有红富士、丑苹果、青苹果等。苹果种植过程中,在早期管理不当的话很容易出现落叶病,患该病主要有何症状?科学防治方法是什么?

一、苹果早期落叶病有何症状?

第一,苹果患褐斑病落叶的话初期叶片有褐色小点,后扩展成大斑,周缘绿色,不整齐。发病部位产生黑色小点,病斑呈黑褐色,果实上伴随有干腐,组织坏死。

第二,苹果斑点落叶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叶柄、嫩枝及果实。叶片发病后,初有褐色圆形斑点,后渐扩大为大病斑,病斑褐色,边缘紫褐色,中心往往有一深色小点或呈同心轮纹状。天气潮湿时,病部正反面均可见墨绿色霉状物。发病中后期,病斑成灰褐色至灰色,有的不规则形,有的形成穿孔。有时后期发生二次侵染,在灰白色病斑上产生小黑点。

第三,苹果患锈病落叶,主要为害幼叶、叶柄、新梢及幼果等幼嫩绿色组织。叶片先出现橙黄色、油亮的小圆点。后扩展,中央色深,并长出许多小黑点,溢出透明液滴。此后液滴干燥,性孢子变黑,病部组织增厚、肿胀。叶背面长出黄褐色从毛状物,内含大量褐色粉末。叶柄染病,病部纺锤形橙黄色稍隆起。新梢染病,初与叶柄受害相似,后期病部凹陷,龟裂,易折断。

二、苹果落叶病的科学防治方法是什么?

1.充分认识苹果早期落叶病危害的严重性

苹果褐斑病主要危害苹果叶片,引起成熟前落叶,严重发生时在8月下旬到9月上旬可以引起大量落叶,严重影响树势,导致果实不能正常成熟,果实甜度、风味下降、着色不佳。据估计果实成熟前提早落叶7-10天,可以降低果实一个等级,严重影响苹果销售价格。大量落叶引起光合产物减少、营养积累降低,严重影响花芽形态分化和生理分化,因而影响来年花芽质量和数量;树势衰减也会加重来年苹果树腐烂病的危害。除了危害叶片,褐斑病菌还可以危害苹果果实,在梗洼周围产生黑褐色斑点。2018年褐斑病严重发生,导致储藏期果实褐斑病发生显著加重,一些冷库中果实的病果率在30%以上。

2.适期预防是成功防控苹果早期落叶病的关键

高温和降雨是苹果早期落叶病发生的重要气象条件。陕西渭北地区多数年份从6月下旬到7月上旬褐斑病开始零星发生,此时为预防褐斑病发生的关键时期。在雨水较多年份,褐斑病初发时间可以提前到6月中旬甚至6月上旬,因此套袋后第一次打药防治褐斑病的时间也要适当提前。根据近期气象条件及田间病害发生情况,建议各地在6月上旬至中旬开始用药防治。

3.把握正确施药间隔期、做到科学合理用药

苹果褐斑病菌潜育期12-30天,病原菌从侵染到发病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建议套袋后2周第一次用药,以后间隔20天打药一次,至8月下旬结束,用药4次。施药时期可根据中期天气预报适当调整,如遇连阴降雨天气,可以雨前喷药,如降雨少,可将施药间隔期延长至25天。

4.选择有效药剂品种、保证喷药质量

建议采用内吸剂为主的防治药剂,戊唑醇、吡唑醚菌酯、丙环唑、肟菌酯戊唑醇、噻霉酮戊唑醇等对褐斑病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可以选用。反复多次使用单一药剂能够增加褐斑病菌的抗药性,建议每种药剂一个生长季节最多使用两次。注意用药技术。应选择雾化好的喷雾器械,均匀喷洒,避免遗漏。

《大豆病毒病是什么症状?有哪些防治方法?》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是什么意思”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