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

植物种植相信每个家庭都有种植,那么种植植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注意的事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莴笋菌核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莴笋也叫莴苣,是很受大家喜欢的蔬菜之一,对肥料的需求量较大,很多农户都有种植。在莴笋种植的过程中,有较多的病虫害,其中以莴笋菌核病最为严重。一旦莴笋感染此病,会降低莴笋的产量和品质,甚至会导致莴笋绝产。那么莴笋菌核病都有哪些症状及发病规律?该如何防治?

一、莴笋菌核病的症状

发病初时,植株近地面茎基部先受害。病斑初为褐色水渍状,后扩展至整个茎部,使茎基部软腐,并在被害部位密生棉絮状白色菌丝体,后期产生菌核,有时茎基部还会出现开裂的症状。菌核初期为白色,后逐渐变为鼠粪状黑色颗粒状物。通常菌核病引起的腐烂没有恶臭,有别于细菌性软腐。

莴笋染病后,植株下部叶片变软发褐,病害向上发展,上部叶片青枯状萎焉,茎秆发病,植株生长不良,重者整株枯死或倒伏。

二、莴笋菌核病的发生规律

莴笋菌核病的发生与气候、管理水平有很大关系,病菌可通过气流、雨水和农事传播。莴笋菌核病喜温暖潮湿的环境,在温度20℃,湿度大于80%,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当温度高35℃,病害很难发生。地势低洼易积水的田块,田间湿度高,发病率也高;种植过密,生长中后期未及时除去基部老叶、病叶、杂草,有利于发病;前茬作物有病菌(莴笋菌核病除危害莴笋外,还可侵染白菜等十字花科、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蔬菜作物),不注重种子处理、偏施氮肥,容易发病重。

三、莴笋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1、药剂防治

在莴笋生长中、后期的易发病阶段或发病初期,可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0.5%小檗碱水剂400-600倍液等、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200倍液等喷施茎基部、老叶和地面,隔7天1次再喷淋1次。注意事项:要轮换用药,要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

2、发病田块与禾本科作物实行轮作,或夏季高温休田时采用灌水浸田,棚室进行高温闷棚,可较少田间病源菌。应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注意开沟排水,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增加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

3、种子、土壤消毒,减少菌源。种子用10%-15%的盐水或硫酸铵水溶液漂洗种子,再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进行消毒;在定植前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3千克拌细土撒在畦面上消毒。

以上就是莴笋菌核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莴笋菌核病在露地种植和棚室栽培中都有发生,主要危害莴笋的茎基部,在收获前更是是发病高峰期。农户们一定要引起注意,及时防治,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关于莴笋菌核病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植物59网其他农业内容。

阅读推荐:夏季莴笋的种植管理技术要点

精选阅读

种大豆菌核病发病规律及防治


大豆菌核病在黑龙江省发生普遍,2001年在饶河县发病较为严重,大豆重茬地发病率3%-30%,美葵茬个别地块发病率达50%,病害严重的地块甚至绝产。

1发病原因

1.1气候条件7月中、下旬连续低温寡照,阴雨天气较多,温度在18-22摄氏度之间,有利于致病真菌的子囊盘萌发形成子囊孢子,成为初侵染源。

1.2栽培条件其一,茬口条件。在前茬种植美葵的地块或大豆连续重茬多年的地块中,菌核在土壤中逐年积累,数量不断增多,在气候条件适宜时,就可形成初侵染源,侵染向日葵、茄科类作物和大豆等寄主植物。

其二,品种选择。通过对大豆菌核病的田间调查发现,不同大豆品种其抗病性有一定差异,如合丰25连作2年的发病率约为8.2%,合丰35连作2年以上发病率为3.3%。

其三,肥料施用。施用氮肥过多的田块,大豆生长繁茂,田间郁蔽,通风透光条件差,造成土壤湿度过大,有利于大豆菌核病发生。调查中发现,发病重的地块一般亩施尿素4-5kg,二铵10-12kg,硫酸钾3-4kg,大豆株高99-108cm,发病率达43.5%左右。

2为害症状

大豆菌核病致病真菌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间植株上部叶片变褐枯死,茎部或分枝产生褐色病斑。湿度高的病斑上生白色絮状菌丝体,并渐渐形成白色不规则颗粒状菌丝团,后变灰色,直至最终形成黑色菌核,分散排列在病株茎部内外。后期病斑组织破碎,露出木质部,严重的整株死亡。叶片被害时呈暗青色、水渍状、腐烂、有时有絮状菌丝。也能侵染豆荚,在荚内、外成菌核,可使荚内种子腐烂、干皱、无光泽,严重时导致荚内不能结粒。

3防治措施

3.1农业措施其一,精选种子。选择优质、早熟、抗病品种,播种前,将种子过筛以清除混杂于种间的菌核。

其二,深翻。发病严重的地块,实行秋季深翻,将落入田间的菌核埋入土壤深层,使病株残体腐烂死亡。

其三,轮作。与非寄主作物或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其四,排水与施肥。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适量少施氮肥可减轻发病。

其五,铲趟。在菌核萌发期铲趟,能破坏子囊盘,减轻发病。

3.2药剂防治用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于菌核病发病初期叶面喷雾,隔7天补喷1次。在该致病真菌子囊盘萌发盛期,可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以上方法均有较好的控病效果。

莴笋菌核病的防治技术


莴笋也叫莴苣,是一种受人欢迎的市场,对于肥料的需求量较大,很多农户都有种植,但是在种植时多种病虫害危害,其中菌核病就是较为严重的一种。一旦感染此病,会严重降低莴苣的产量和品质,重则造成绝收,那么对于莴苣菌核病该怎么防治呢?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1、发病症状

发病初期,植株茎基部先受害,病斑初期为褐色水渍状,后逐渐扩展至整个茎部,使得茎基部软腐,病情受害部位还会密布棉絮状白色菌丝体,后期会产生菌核。有时茎基部还会出现开裂的症状,菌核初期为白色,后逐渐被鼠粪状黑色颗粒状物,通常菌核病引起的腐烂没有恶臭,有别于细菌性软腐。莴笋染病后,植株下部叶片会变软发褐,病害向上发展,上部叶片青枯状萎焉,茎秆发病,植株生长不良,重者整株枯死或倒伏。

2、发病规律

莴笋菌核病的发生和气候、公管理水平有很大的关系,病菌能通过气流、雨水以及农事工作进行传播,菌核病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在温度20度左右,湿度大于80%以上是利于此病的发生,当温度高于35度时,病害较难发生。在地势低洼易积水的地块,田间湿度高,发病也比较高,种植过密,生长中后期微机室除去基部老叶、病叶、杂草,也有利于此病的发生。

3、防治方法

发病田块要和禾本科作物实行轮作,或者夏季高温休田时采用灌水浸田,棚室进行高温焖棚,可减少田间病原菌。加强田间积水,合理密植,注意开沟排水,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增加通透性,降低田间湿度。种子可用盐水或硫酸铵水溶液漂洗种子,再用55度温水浸种15分钟进行消毒。在生长中后期极易发病,可用药剂喷洒茎基部、老叶和地面,隔7天再喷淋1次,防治较好,但是要注意轮换用药,要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

以上是莴笋菌核病的防治技术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

玉米黑粉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较大的经济作物,但是近年来,玉米黑粉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玉米黑粉病,也被称为瘤黑粉病、黑穗病,俗称“黑瘤子”,对苗期到成株期的玉米造成较大的危害,在玉米抽穗开花期蔓延最快,并形成发病高峰期,直到玉米成熟才会停止发病。那么玉米黑粉病都有哪些症状及发生规律?该如何防治?

一、玉米黑粉病的症状

玉米黑粉病侵染时间长,病菌从苗期到成株期都能侵染玉米。玉米在不同生长阶段,以及不同侵染部位,症状表现有所差异。

1、不同生长阶段

(1)幼苗期:苗期受害情况不易被发现,需仔细地诊断才能正确地辨别出病株。一般当幼苗长至3-5片叶(植株高度30厘米左右)后症状才开始显现,靠近地面的茎基部或叶片背面产生小瘤状物,茎基部病瘤膨胀较大,严重时可致幼苗枯死。有的病瘤沿幼茎串生。

(2)成株期:以雌穗发病危害最重,果穗上半部或个别籽粒上产生瘤状菌瘿,严重时全穗形成畸形菌瘿。菌瘿的外薄膜颜色起初呈白色,后期过渡为黑灰色。薄膜破裂后便散发黑灰色的粉末(孢子),孢子可萌发并再次侵染玉米。

2、不同生长部位

(1)叶片:病瘤多分布在叶片基部近中肋两侧或叶鞘上,病瘤常串生出现。

(2)茎秆:病瘤多生在茎节上,病瘤近球形或不规则形。

(3)雄穗:病瘤呈牛角状,经常成堆出现。病瘤比茎、叶等部侵染的症状要小许多。

(4)雌穗:病瘤多生于雌穗的顶端,一般多表现为部分小花被侵染,其余部分正常结粒。出现整个果穗变成病瘤的情况较少。

二、玉米黑粉病的发生规律

1、粗放栽种管理的地块发病高。大面积连作;施用未腐熟农家肥;偏施氮肥(促使植株旺长);人为损伤(去雄操作、除草等);虫害防治不及时(虫咬留下的伤口有利于病原侵染);收获后病株残体清除不及时等。

2、高温高湿天气发病高。病原黑粉菌分裂的孢子没有明显的休眠期,高温(26-35℃)高湿、干湿交替等天气有利于孢子萌发侵染(一般南方比北方发病严重)。

3、抗病性差的品种发病高。晚熟、甜玉米、苞叶短小、包得不严等玉米品种发病高。

4、春播玉米比夏播发病高。

三、玉米黑粉病的防治措施

1、选择植抗病品种。目前还没有免疫黑粉病的玉米品种,但不同品种的抗病性差异明显,农民朋友选种的时候,要合当地情况,尽量选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像是农大60、中单2号、沈单10号、农大3315等品种的抗病性较好。

2、及时清除病原体。在病原侵染初期,病瘤尚未成熟(病瘤外薄膜呈白色)前,及时将其小心摘除,然后带到远离地块的地方集中销毁;当玉米棒子成熟收获后,将病株残体彻底清理出地块,集中焚烧处理;秋深翻整地,以将地表的病原深埋地下,减少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源。

3、提倡精细化管理。

(1)推行轮作:建议黑粉病高发地区推行3年以上大面积轮作。

(2)适时播种:播种深度应稍浅,以减少幼苗出土时间;春玉米要适当晚播,随着气温升高,有利于快速出苗生长,这些都有利于降低幼苗被病菌侵染的概率。移栽定植时,根据种植的季节、品种、生育期长短等合理密植,一般可控制在亩植3000-3500株内,培育壮苗。

(3)科学控旺:加强肥水管理,重视腐熟农家肥的施加,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搭配,切忌偏施氮肥,避免植株旺长,以提升玉米自身的抗病能力。在土壤缺少磷钾的地区,要注重增施磷钾肥。另外,要适当增施含锌、硼的微量元素肥,有利于提高玉米的抗病性。玉米抽雄穗前后要及时灌溉,以保证植株的水分需求。

(4)及时防虫:及时防治玉米螟虫,最好在玉米的心叶末期(抽出幼嫩雄穗前),每亩使用50%巴丹100克兑水100公斤对着心叶喷雾,以减少侵染机会。

4、拌种处理。玉米黑粉病是系统性侵染病害,播种前对玉米进行拌种处理,能有效降低玉米被黑粉菌侵染。可以使用20%粉锈宁拌种,用量为种子量的0.4%。

5、病害防治。可以使用30%爱苗乳油、25%金力士乳油喷药防治,一般喷治2-3次。在喷药时,喷头与玉米病害位置的距离尽量保持在30厘米左右,按照单侧平行推进喷雾,不重喷、漏喷。

(1)第1次。在6月中上旬(玉米喇叭口期)灌头水前进行,每亩使用30%爱苗乳油制剂10毫升或25%金力士乳油制剂6毫升,兑水60千克。

(2)第2次。在6月下旬(玉米抽雄前)进行第2次喷药,药剂配置与第一次相同。

(3)第3次。病害严重的年份,还可以在7月下旬(玉米抽雄后)及时喷药控制病害蔓延。

以上就是玉米黑粉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当前多地正处于雨水期,这为黑粉病的侵袭制造了有利条件。农户们要注意预防,一旦发生黑粉病,要及时防治,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希望以上内容能对玉米种植户们有所帮助。

关于玉米黑粉病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植物59网其他农业内容。

小麦胞囊线虫病形态特征、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小麦胞囊线虫病由燕麦胞囊线虫引起,我国首次发现于1989年,现已知在湖北、河南、河北、青海、山西、安徽、江苏等省均有发生,是一种危险性病害,一般可使小麦减产20%30%,发病严重地块可达70%以上,甚至绝收,对小麦生产威胁极大。由于虫源不断积累、传播,近几年危害呈面积不断扩大、程度逐年加重趋势。

1、为害症状

小麦胞囊线虫寄生危害小麦根部,病害症状表现在地上部分,典型的症状是植株矮化,叶片发黄,苗子瘦弱,类似缺肥症。该病害在田间分布不均匀,常成团发生,主要在小麦的苗期、返青拔节期、灌浆期症状表现明显,受害轻的在拔节期症状明显矮化,受害重的在小麦4叶期即出现黄叶。苗期受害小麦幼苗矮黄,地下部根系分叉,多而短,丝结成乱麻状;返青拔节期病株生长势弱,明显矮于健株,根部有大量根结;灌浆期小麦群体常出现绿中加黄,高矮相间的山丘状,根部可见大量线虫白色胞囊,成穗少、穗小粒少,产量低。

2、发生规律

线虫的胞囊可以在土壤中存活一年以上,而幼虫在无寄主时只能存活几天。条件适宜时胞囊内卵先孵化成2龄幼虫,侵入到小麦根部生长点,并在根维管束处发育为成虫。成虫突破根组织到根表面。土壤是线虫传播的主要途径。轻砂质土壤,土壤潮湿和10℃左右温度有利于线虫病发生。

3、防治措施

目前,该病发生后没有特效药剂,主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

⑴农业防治

①种植抗病品种:种植抗病品种是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目前我国黄淮麦区大面积推广或新选育的小麦品种中没有高抗品种,但太空6号、温麦4号、偃4110、豫优1号和新麦11等品种具有一定抗性,各地可选择性推广。

②合理轮作:通过与非寄主植物(如豆科植物大豆、豌豆、三叶草和苜蓿等)和不适合的寄主植物(玉米等)轮作,可以降低土壤中小麦胞囊线虫的种群密度,与水稻、棉花、油菜连作2年后种植小麦,或与胡萝卜、绿豆轮作3年以上,可有效防治小麦胞囊线虫病。

③适当早播:土壤温度对小麦胞囊线虫的生活史及其对寄主植物的危害性存在很大的影响,低温可以刺激卵的孵化和抑制根系的生长。因此小麦适期早播,在大量2龄幼虫孵化时,小麦根系已经发育良好,抗侵染能力增强,发病可减轻。

④合理施肥浇水:适当增施氮肥和磷肥,改善土壤肥力,促进植株生长,可降低小麦胞囊线虫的危害程度。干旱时应及时浇水,能有效减轻危害。

⑵化学防治

在小麦播种期亩用10%克线磷颗粒剂或10%噻唑磷300400克,播种时沟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线虫的危害。

1234

莴笋菌核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莴笋又称莴苣,菊科莴苣属莴苣种能形成肉质嫩茎的变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茎用莴苣、莴苣笋、青笋、莴菜。产期:1-4月。原产中国华中或华北。莴笋的适应性强,可春秋两季或越冬栽培,以春季栽培为主,夏季收获。

莴笋品种介绍

一、尖叶紫笋。株高约40厘米,开展度约55厘米。叶呈披针形,长约42厘米,宽约55厘米。叶呈披针形,长约42厘米,宽约14厘米,叶面多皱褶。笋呈长棒形,长51厘米,横径6厘米,外皮及肉均为绿白色,肉质脆,水分较少,品质好。单笋重1000克左右,较抗霜霉病。适宜秋播越冬栽培,为中熟品种。

二、柳叶笋。株高40-60厘米,开展度45厘米,生长势强。叶片直立,叶色浅绿,呈披针形,似柳叶。叶面有浅皱褶,具有蜡粉,叶缘浅波状。笋呈现长棒形,长30-35厘米,横径5厘米,外皮绿白色,肉浅绿色,质地脆嫩,品质好。单笋重500克左右,亩产2000-3000公斤。耐寒又耐热,抽薹晚,为中晚熟品种。适宜秋季露地栽培。

三、雁翎笋。株高60厘米左右,开展度40厘米,生长势强。叶呈现披针形,浅绿色,叶面有皱褶。笋呈长棒形,长24厘米,横径5.5厘米,外皮绿白色,肉浅绿色,皮薄、质脆、味甜、水分多。单笋重500克左右,亩产3000-3500公斤。耐寒又耐热,抗病性强。,为中熟品种。适宜作春、秋两季栽培。

莴笋菌核病是莴笋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莴笋的种植效益,那么莴笋菌核病如何进行综合防治呢?

莴笋菌核病的症状

植株的整个生育期都可受菌核病危害,中后期荫蔽多,通风透气性差,湿度大,危害更重,植株下部的茎、叶柄或叶片一般先发病,茎部受害后,引起地上部分萎蔫,最后枯死,叶柄、叶部受害,症状与茎部相同。发病部位初期呈水浸状,淡褐色,逐渐扩大引起组织软化腐烂,但无臭味,在潮湿条件下病部产生浓密白色棉絮状菌丝,后期菌丝体交织纽集成白色颗粒,并产生黄色水珠,白色颗粒长大后成为黑色褐色的鼠粪状菌核。

莴笋菌核病的病原

莴笋菌核病是由子襄菌亚门核盘属病原真菌侵染所致,其营养体为有隔菌丝。菌核萌发长出子襄盘,底部有柄,直径约2-8毫米。子襄棍棒形,无色,大小为91-1256-9微米,内含8个子襄孢子。子襄孢子椭圆形,单孢,无色,大小为9-143-6微米,整齐地排列在子襄内,子襄孢子是它的有性繁殖器官。

莴笋菌核病的传器途径及发病条件

菌核在土壤中越冬,遇适宜条件,形成子襄盘,放射出子襄孢子,通过风雨传播,成为初侵染源。田间侵染一般通过带病组织与健株接触,菌丝直接蔓延危害。

菌核萌发适温15℃左右。子襄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0-35℃,适温5-10℃。菌丝0-30℃都能生长,适温20℃。菌核在PH值为1.68-10的环境中可以生长,相对湿度高于85%有利于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低于70%发病轻。因此,当田间气温在20℃左右,相对湿度高于85%时,会导致病害的流行。

莴笋菌核病的综合防治

农业防治:

1)实行轮作病地实行与百合科蔬菜轮作3年以上。

2)土壤消毒不能实行轮作的病地,可在春保护地拉秧后,利用三夏高温进行土壤消毒。方法是:先清洁出园,把病残体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每666.7平方米施石灰50―100千克,碎稻草或麦芋子500千克,均匀施在地表上;深翻60厘米,起高垄30厘米;垄沟里灌水,要求处理期间沟里始终有水,所以要不断的浇水;铺盖地膜,四周盖严;密闭棚室15―20天,使土壤20厘米深土温达50℃以上(最高温时),可杀死菌核。

3)选用无病种子从无病地留种。带有菌核的种子可用10%盐水选种,菌核被淘除,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后再播种。

4)栽培防治培养无病苗;铺盖黑色地膜,可防止子囊盘出土;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加强放风、降低湿度;及时清洁田园,把病叶、病株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包括及时铲除出土的子囊盘)。

化学农药防治:无公害农药防治定植后发病前,可用3.5%噻菌灵(特克多)烟剂进行烟熏,傍晚进行,隔7天1次,连熏3-4次(每666.7平方米每次用烟剂250克)。

1.苗床喷药定植前几天,苗床的苗可喷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4000―5000倍液。

2.病田喷药定植后,发病初期,可喷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一1200倍液,或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或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重点喷洒茎基部和基部叶片,隔7天喷1次,连喷3―4次。

3.烟熏防治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用10%速克灵烟剂,或15%腐霉利烟剂,每666.7平方米每次250克,傍晚密闭棚室熏烟,隔7天熏1次,连熏3―4次。

4.粉尘防治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用6.5%甲霉灵粉尘,或5%灭霉灵粉尘,或5%利得粉尘,每666.7平方米每次用1000克,早上或傍晚喷,用喷粉器(不加水),隔7天喷1次,连喷3―4次。

《莴笋菌核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