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zw59.com - 植物养护与防治】

植物种植相信每个家庭都有种植,那么种植植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注意的事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番茄灰叶斑病防治技术》,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番茄灰叶斑病在番茄生产上经常发生,它会破坏叶片的光合作用,降低番茄的产量,给农户带来巨大的损失。那么对于番茄灰叶斑病该怎么防治呢?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1、发病症状

番茄灰叶斑病只会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布满暗绿色的圆形或不正圆形的小斑点,后沿叶脉向四周扩散,成不规则形,中部褪绿成灰白至灰褐色。病斑稍凹陷,多较小,极薄,后期时极易破裂、穿孔导致叶片破碎甚至脱落。

2、发病原因

番茄灰叶斑病病菌可在土壤中病残体和种子上越早,当翌年温度湿度达到孢子生长繁殖程度时,会对番茄植株进行初步侵染。之后孢子会借风雨进行传播,进行再次侵染,在温度潮湿、阴雨天长时间持续是发病的高峰期,另外土壤肥力不足是也会导致植株衰弱,也会给病菌可趁之机,从而导致植株发病。

3、防治技术

根据番茄灰叶斑病的发生特点,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首先在育苗时要做好种子消毒处理,播种前用55度的温水浸泡半小时,期间不断搅拌,捞出后晾干别用,或者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半小时,捞出洗净后进行催芽播种。在生产时宜选择兼抗番茄灰叶斑病和病毒病的品种,降低田间发病的几率。要加强栽培管理,对于温度和湿度管理要加强,适当控制浇水和排湿,创造一个不适宜病菌生长的环境。发病病害时要及时防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类杀菌剂对番茄灰叶斑病具有较强的防治效果。

以上是番茄灰叶斑病防治技术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

精选阅读

茶赤叶斑病怎么防治?


茶赤叶斑病是高温高湿性病害,从5~6月开始发病,7~8月为发病盛期,夏季茶树因水分亏缺,抗病性降低,有利于病害流行,台刈茶树枝叶生长茂盛,蒸腾量大,遇干旱根部供水不足,也易遭病菌侵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茶赤叶斑病怎么防治吧!

茶赤叶斑病的症状

茶赤叶斑病在全国各茶区均有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嫩叶、成叶、老叶染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处开始产生浅褐色病斑,后扩展到半叶或全叶,形成不规则形大型病斑,病斑颜色较一致,呈深红褐色至赤褐色,边缘具深褐色隆起线,与健部分界很明显,后期病部生出略凸起的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茶赤叶斑病的传播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茶树病叶组织里越冬,从5~6月开始发病,7~8月为发病盛期,病斑多发生在较嫩的叶片上,初为淡褐色圆形渍状小点。以后病斑蔓延,颜色由淡褐色变为棕褐色,有时多个病班连合成较大的斑块或蔓延于整个叶片,引起叶片的大量枯焦和脱落。

茶赤叶斑病的防治

1、提倡施用酵素菌或EM活性生物有机肥,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和保水保肥,是防治该病的根本措施。

2、夏季干旱要及时灌溉,合理种植遮阴树,减少阳光直射,防止日灼。

3、夏季干旱到来之前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9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

种花生叶斑病的防治


一、症状花生叶斑病以黑斑病和褐斑病为主,两种病害均以危害叶片为主。花生发病时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出现症状,后逐步向上部叶片蔓延,发病早期均产生褐色的小点,逐渐发展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褐斑病病斑较大,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晕圈,而黑斑病病斑较小,颜色较褐斑病浅,边缘整齐,没有明显的晕圈。天气潮湿或长期阴雨,病斑可相互联合成不规则形大斑,叶片焦枯,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如果发生在叶柄、茎干或果针上,轻则产生椭圆形黑褐色或褐色病斑,重则整个茎干或果针变黑枯死,使花生产量大幅度下降。

二、防治(一)消灭病源菌。在花生收获后及时清除遗留田间的病菌残体,不要随意乱抛、乱堆。对有病菌残体的地块应及时翻耕,以加速病菌残体的分解,防止病菌再侵染花生。(二)选用抗病品种。较抗病的一般是生长直立、叶片厚、颜色深、花生粒大的品种或者是早熟品种,在发病较重的地块、可选用这些品种来种植,如冀花2号、鲁花14等。(三)加强栽培管理。要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施足底肥,及时追肥,促进花生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四)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可使病害减轻。比较好的药剂:80%的代森锰锌400倍液、70%的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50%的多菌灵1000~1500液。喷施药时要注意喷匀、喷透,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喷2~3次,可基本控制该病的发生。

种桔梗叶斑病的防治


桔梗为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以根入药。桔梗叶斑病病害的防治方法如下:

1、症状识别:此类病害主要危害桔梗叶部。(1)受斑枯病菌侵染时,叶片两面产生白色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直径25毫米,呈灰白色。后期病斑扩展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型,病斑上生出多个小黑点。病斑多时相互汇合,造成叶片枯死。(2)受轮纹病菌侵染时,叶片病斑较大,圆形。直径510毫米,褐色,具同心轮织,上生许多小黑点。(3)受炭疽病菌侵染时,发病初期叶面出现褪色斑点,逐渐扩大蔓延至茎、枝,表皮粗糙,黑褐色,后期病斑收缩凹陷。多雨高温条件下病斑呈水浸状;后期植株茎叶枯萎。

2、发病规律:桔梗生长期病斑产生大量新的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不断进行多次再浸染,导致田间病害流行。一般78月份危害严重。高温、多雨和露雾较大的天气条件、粗放管理和生长不良有利发病和流行,如果防治不力,常导致叶片大量枯死。

3、防治技术:(1)提高植株抗病性,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注意雨后及时排水降湿。(2)药剂防治:发病前喷施1:1:100波尔多液或可杀得2000的600倍液防病;发病后可根据发病种类选用下列药剂喷施:80%大生600倍液、50%代森锰锌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50%多菌灵600倍液。如果炭疽病发生严重,可用25%施保克800倍液进行喷雾。喷药时注意细致周到,视病情进展和天气状况连续喷23次,每隔715天喷1次。

黄精叶斑病症状和防治


黄精,又名老虎姜、鸡头参。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黄精或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根据原植物和药材性状的差异,黄精可分为姜形黄精、鸡头黄精和大黄精三种。姜形黄精的原植物多花黄精,鸡头黄精的原植物为黄精,而大黄精(又名碟形黄精)的原植物为滇黄精。三者中以姜形黄精质量最佳。

黄精的形态特征

黄精为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肉质,淡黄色,先端有时突出似鸡头状,茎直立,高50-90厘米。叶轮生,每轮4-6枚,线状披针形,长8-15厘米,宽04-1.6厘米,先端卷曲。花腋生,常2-4朵小花,下垂,总花梗长1-2厘米;花被筒状,白色至淡黄色,长0.9-1.2厘米,先端6浅裂,雄蕊6枚,花丝较短,长0.5-1毫米,花柱长为子房的1.5-2倍,浆果球形,成熟时黑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

多花黄精主要特征为:茎高40-100厘米,叶互生,椭圆形、卵状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叶脉3-5条。花梗着花2-7(-14)朵,在总花梗上排列成伞形;花被黄绿色,长1.8-2.5厘米;花丝有小乳突或微毛,顶端膨大至具囊状突起。

滇黄精主要特征为:茎高1-3米,顶端常作缠绕状,叶轮生,每轮4-8枚,叶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6-20厘米,宽0.3-3厘米,先端渐尖并攀卷。花梗着生花2-3朵,不成伞形;花被粉红色,长1.8-2.5厘米,浆果成熟时红色。

黄精叶斑病症状和防治

叶斑病是什么?

叶斑病是甜瓜重要病害之一,分布较广,各地都有发生,一般在春、秋两季发生较重。发病率10%~60%,严重地块或棚室达100%,可减产10%~30%,特别严重时可减产60%以上。此病还可为害黄瓜、冬瓜、丝瓜、苦瓜等蔬菜。

黄精叶斑病症状

黄精叶斑病4~5月开始发病,受害叶片先从叶尖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外缘呈棕褐色、中间淡白色的病斑,从病斑向下蔓延,使叶片枯焦而死。雨季发病较严重。

黄精叶斑病防治方法:

①收获后清洁田园,将枯枝病残体集中烧毁,消灭越冬病原。

②发病前和发病初期喷1:1:100倍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1000倍液,每7~10天1次,连喷3~4次。

种板蓝根灰斑病防治


症状受害板蓝根叶两面生圆形病斑,直径2~6厘米,略凹陷,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后期病斑变薄发脆,龟裂或穿孔,潮湿时上生褐色霉状物,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老叶先发病,自下而上蔓延。严重时多个病斑相互愈合,叶片早枯。

病原菌病原为尾孢属真菌(Cercosporasp.),属半知菌亚门。发生规律病菌随病残组织越冬,成为翌年的初次侵染源,或以种子带菌在新栽培区传播蔓延。日平均温度在23~25℃时有利于发病,病害蔓延迅速。7~8月为发病盛期。防治方法:①轮作和清洁田园,减少菌源,加强田间管理,封垄前中耕除草2次。②雨后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③发病初期,喷洒波尔多液(1:1:100)保护,或喷65%代森锌600-800倍液防治。发病期可采用喷洒36%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百菌清悬浮剂6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倍液、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0天左右喷洒1次,防治1次或2次。

《番茄灰叶斑病防治技术》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