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绿化植物不好养护。

阳台种花需要注意哪些?人都有爱美之心,对于女士朋友们尤为如此。很多朋友喜欢在阳台上种花,这样可以让阳台更加的美观。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节水滴灌区玉米出苗不好的几点原因》,希望您喜欢!

部分玉米播期异常干旱,为有历史资料以来之,所有不利于出苗的因素因缺水而特别显现,节水滴灌区亦是如此,苗不齐。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节水滴灌区玉米出苗不好的几点原因。

生产上出苗不好的现象年年都有发生,其实引发出苗不好的原因比较复杂,有时是品种或种子方面的,更多情况下是与土壤、气候条件、耕作或播种质量、播种期、病虫害等因素有关,可能是单一因素所致,也可能是几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节水滴灌区玉米出苗不好的几点原因:

1、滴灌管带双侧垄高差偏大,导致滴灌水偏向单侧流动,水少的一侧出面晚而差;

2、滴灌时间相对较短,土壤已经干透,滴灌水未流向两侧的种子处,而直接在滴管带下方垂直渗透;

3、覆土过厚,种子发芽,但不具备破土能力;

4、未包衣的种子遭受蛴螬等地下害虫;

5、农家肥未腐熟,导致种芽周围温度过高、氨浓度过大而烧苗;

6、土壤碱性过大,导致磷素有效性差,苗紫而矮小。

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这些因素单独或几种因素综合影响,使出苗情况有种种表现。通过出苗后对可能诱发出苗不好的各种因素的实地调查分析,就能弄清其原因所在。

重要的是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尽量避免和克服那些人为或自然的不利影响,才能获得苗全、苗匀、苗壮、打好丰产的物质基础。

节水滴灌区玉米出苗不好的几点原因就介绍到这里了,想要解决更多的问题欢迎关注火爆植物59网(微信号:zw59.com),留言即回复您想了解的植保信息。

zw59.com精选阅读

预防出苗不齐主要措施 玉米出苗不齐主要原因


玉米出苗不齐的现象,在生产实践中经常发生。由于出苗不齐,造成玉米密度减少,从而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玉米出苗不齐主要原因及预防出苗不齐主要措施。一起来看看吧。

玉米出苗不齐的主要原因

1、耕地质量粗放:耕地深浅不一,耕层较浅,土壤团块大小不一,整地不均匀、不平整。玉米播种后,土壤中水分少且被较大团块压住的种子出苗较慢,甚至难以出苗。

2、玉米种子质量不高:玉米种子自身差异影响出苗不齐,一是玉米种子在收获时遇上阴雨天气水分含量高,易造成霉变,种子发芽率降低;二是包衣种子和非包衣种子的差异,非包衣种子出苗快,但成苗率低,包衣种子出苗慢但成苗率高;三是种子在收后脱粒、精选、运输包衣等过程中受到机械损伤的种子发芽率低,出苗率低。

3、播种质量不高:播种深浅不一,并且覆土厚薄不一致,深播覆土厚的种子出苗慢,浅播覆土簿的出苗快,但播种浅的种子易被雨水冲刷和太阳直晒难以发芽,直接影响出苗。

4、不良天气因素的影响:遇到干旱天气,土壤墒情不足,常常抗旱播种,影响玉米出苗质量;再之遇上久雨土壤墒情过足,玉米种子易造成烂芽死苗等现象。

5、有害生物的危害:特别是未包衣的种子,易造成病危虫害,从而造成玉米出苗不齐。

玉米出苗发黄的几种原因及防治方法


玉米出苗后管理不当,容易出现苗叶发黄的现象,那么玉米出苗发黄会有哪些原因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玉米出苗发黄的几种原因及防治方法。

玉米出苗发黄的几种原因及防治方法:

1、缺素症。

玉米为锌敏感作物,缺锌会出现白花苗,看似玉米苗黄。一般锌肥以基肥为好;若生长期发现缺锌,会出现长不高国,叶片小的症状。

2、播种太深。

播种过浅不易出苗,过深会出现苗弱、苗黄,播深应控制在3-5厘米;播种的同时,施入一定量种肥,可促苗期生长,如播种时每亩施入3千克的磷酸二铵,可有效防治玉米苗期发黄。

3、间苗、定苗不及时。

玉米出苗后,应在玉米3-4片叶时进行间苗、6-7片叶时定苗,避免幼稚苗拥挤,互相争肥、争水、争光,形成弱苗、病苗、黄苗。

4、浇水不足。

玉米播种前或播种后浇水不足,种子得不到充足的水分,进而影响正常发芽出苗,出土时间过长造成弱苗、苗期发黄。

5、病害。

如果苗期遇到长期低温阴雨天气,会造成玉米苗枯病的发生和流行。苗枯病多在二三叶期开始发病,病苗叶片发黄干枯,边缘焦枯,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发黄干枯;根毛较少,根系变褐发育不良,造成黄苗弱苗。

6、除草剂危害。

除草剂使用不当少数农民随意加大除草剂用量;盲目与其它农药混用;用药浓度过高;喷雾器互用;假冒伪劣除草剂对后作的影响,都会造成玉为苗黄。

7、虫害。

玉米苗期虫害主要有棉铃虫、金针虫、蚜虫、粘虫、蓟马、瑞典杆蝇、地老虎、耕葵粉蚧以若虫和雌成虫集中在玉米幼苗近地表茎基部、根部和叶鞘内,吸收汁液,致使受害玉米叶鞘首先发黄干枯。

玉米出苗发黄的几种原因及防治方法就介绍到这里了,想要解决更多的问题欢迎关注火爆植物59网(微信号:zw59.com),留言即回复您想了解的植保信息。

玉米怎样节水灌溉,玉米的需水特点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水在玉米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玉米是高产作物,同样,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水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玉米的浇水工作也就成为了玉米高产的关键。那么玉米如何节水灌溉呢?玉米的需水特点是什么?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

玉米的需水特点

从玉米全生育期需水规律来看,幼苗期需水量较少,孕穗期增多,灌浆期多。春玉米亩产700千克,需水总量556毫米,平均日需水强度38毫米;夏玉米亩产560千克,需水总量492毫米,平均日需水强度57毫米。

玉米阶段需水量也有很大的差异:

(l)幼苗期(播种至拔节)需水较少。春玉米每亩需水量135毫米,占全生育期总量的242%:日需水强度仅28毫米。夏玉米播种后出苗快,幼苗期短,每亩需水量为72毫米,占全生育期总量的146%,日需水强度仅36毫米。

(2)孕穗期(拔节至抽雄)需水增多。这一阶段玉米茎叶繁茂生长,雌雄穗开始分化至全部长出,需水量增加。春玉米每亩需水量170毫米,占总需水量30.5%,日需水强度50毫米。夏玉米总需水量140毫米,占总需水量28.5%,日需水强度33毫米。

(3)灌浆期(抽雄至成熟)为一生需水多阶段。水分供给叶片光合作用和蒸腾消耗,满足籽粒灌浆需要。春玉米每亩需水量253毫米,占总需水量45.3%,日需水强度87毫米;夏玉米每亩需水量280毫米,占总需水量的56.9%,日需水强度7.4毫米。根据玉米阶段需水规律,高产玉米一般要灌溉4次,即播种水、拔节水、孕穗水和灌浆水。但在不同地区还要根据降水情况,因地制宜,灵活运用。

玉米如何节水灌溉

(一)播种水。高产玉米种子发芽和出苗适宜的土壤水分,一般在土壤田间持水量的70%左右。据试验,玉米播种时土壤田间持水量为40%时,出苗困难,出苗率为60%:播前适量灌溉,创造适宜的土壤墒情,是玉米保全苗的重要措施。北方春玉米区冬前耕翻整地后一般不进行灌溉,春季气候干旱,春玉米播种前进行灌溉,足墒下种。华北区套种玉米在麦收前25-30天结合小麦灌水,为玉米播种造好底墒;或者破埂作畦,单独给套种玉米浇足底墒水。

夏玉米播种时农活紧张,只有在收小麦较早、水源充足的地方灌水和整地,一般在小麦收前7-10天给小麦浇一次“麦黄水”,不仅促使小麦籽粒灌浆饱满,千粒重增加,而且有利于夏玉米抢时足墒播种。

(二)拔节水。玉米拔节期正是旺盛生长、雌穗开始分化的时期。此时气温迅速升高,叶面蒸腾量大,需要供给较多的水分和养分。春玉米和夏玉米应结合追肥进行拔节期灌溉。麦行套种玉米应结合小麦灌溉浇一次麦黄水,起到“明浇小麦暗润玉米”的作用,解决小麦和玉米争水的矛盾。这一时期应使土壤田间持水量保持在70%以上,使玉米形成适宜的绿色叶面积,提高光合生产率,生产和累积更多的干物质。农民称这一水为“保收水”。据试验,增浇拔节水玉米增产20%左右。

(三)孕穗水。玉米从拔节直至抽雄受精。这一阶段是玉米一生中需水多的时期,一般占总需水量的30%-40%,每日平均需水量30-3.5立方米。各地自然降水量不能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特别是春玉米容易造成“卡脖旱”,雌雄穗发育不良而造成严重减产。及时灌溉,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70%-90%。据试验,多浇1次孕穗水玉米增产12.9%。

(四)灌浆水。玉米雌穗花丝受精后进入籽粒形成和灌浆期,绿色叶片需要大量水分和养分进行光合作用,并把生产和积累的有机物质运输到籽粒中去。据试验,春玉米这一阶段需水量占总耗水量的22%左右,一昼夜每亩耗水2-3立方米;夏玉米这一阶段需水量占总耗水量的20%,一昼夜每亩耗水为2-3立方米。灌浆期缺水,常造成籽粒瘪小,粒重降低。

华北地区农民有“春旱不算旱,秋旱减一半”的谚语。发生秋旱,应及时进行灌溉,使土壤保持田间水量75%左右。确保青秆绿叶,活秧成熟,预防早衰,使养分源源不断地运往籽粒。据试验,在缺水情况下,多灌1次灌浆水玉米增产8.0%,在干旱年份增产更为显著。

以上本文介绍的就是关于玉米如何节水灌溉,玉米的需水特点的详细情况,感谢大家的查阅和支持。如果大家对于其它作物的浇水问题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多多关注火爆农资网,火爆农资网每天都会更新大量的农业技术,大家可以免费学习。

玉米膜下滴灌与直播玉米相比的优势


膜下滴灌是现代节水灌溉中的一次新的突破,它结合了不同形式的节水灌溉方法的优点,建立了单独的灌溉系统,利用少量的水使大面积的耕地得到有效灌溉。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玉米膜下滴灌与直播玉米相比有什么优势吧!

玉米膜下滴灌与直播玉米相比的优势:

1.保水作用

膜下滴灌,灌水适度后,保持了土壤毛细管的上下通畅,突然中的水可以源源不断的上升到地表,覆膜后土壤与大气隔开,减少土壤水份的散失,使土壤表层保持湿润,自然降水少量从苗孔渗入土壤,大量水分流入垄沟,渗到覆膜区,由地膜保护起来,被作物有效利用。

2.增温作用

阳光中的辐射透过地膜,使地温升高,由于土壤自身的传导作用,使深层温度逐渐升高,保存在土壤中,灌溉水通过管道及毛管滴头系统,缓慢滴入膜下土壤中,起到水流增温的作用。汽化热损失少,温度下降缓慢。全生育期可提高积温150—200℃,这样可以选择生育期较长的品种来提高玉米的产量。

3.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滴灌的渗水压力极小,保证了土壤的疏松状态,土壤透气性良好,孔隙度增加,容重降低,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是作物枝繁叶茂,产量增高。

4.增加土壤中养分含量

覆盖地膜后,增温保墒,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有机物和养分的分解,增加了土壤养分的含量。盖膜后阻止雨水对土壤的冲刷和浸润,保护养分不受损失。但由于植株生长旺盛,消耗养分大,土壤养分减少,容易形成早衰和倒伏,影响产量,故一定要施足基肥,或扎眼追肥来满足作物的生长需要。

5.改善光照条件

覆膜后,由于地膜和膜下水珠的反射作用,使漏射的阳光反射到近地的空间,增加基部叶片的光合作用,提高光合强度和光能利用率。光合作用增强,制造的干物质增多,增加玉米的千粒重,提高玉米产量。

玉米膜下滴灌与直播玉米相比的优势就介绍到这里了,想要解决更多的问题欢迎关注火爆植物59网(微信号:zw59.com),留言即回复您想了解的植保信息。

怎么解决 夏玉米出苗后发黄是哪些原因导致


夏玉米种植区域的地方,早的已出苗(更早的已开始打除草剂)。不过,很多夏玉米都出现了发黄的症状,如果是小面积的几颗就算了,但是这种大面积的发黄现象,就要引起注意了,每年这种情况都会有发生,因此而减产的案例也不少。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夏玉米出苗后发黄是哪些原因导致的?该怎么解决?

1、播种太深或太浅

玉米适宜的播种深度为3-5厘米,如果播种时过深或过浅,都有可能导致发黄现象,过深的话,由于麦收后,地里面的麦茬较多,再加上深度过深,出苗时消耗的养分就多,出苗后会出现发黄现象,过浅的话,根系扎不深,再加上干旱天气,一样会导致发黄状况。(有朋友反应播种过浅的情况居多,因为麦茬后种玉米,很多朋友都会选择直接播种,再加上这时候天气炎热,地里墒情不好,比较干硬,播种机下不去)。

解决办法:不论是机播还是人工播,都要控制在3-5cm之间的深度。

2、没有间苗或不及时间苗

间苗又称疏苗,就是把播种过密的地方,出苗后给疏松疏松,达到适宜的生长密度,当玉米出苗后,大概长到3-4片叶时,就可以对其进行间苗了,如果没有对其间苗的话,田间密度过大,苗期的时候,在一个区域内,会互相争水分、养分(上面已提过,这时候的水分其实并不足),就会出现叶片发黄的情况。

解决办法:在玉米3-4片叶,把密度过大的区域,给拔除掉,带出地块之外,或者是补给出苗少的区域,不要怕间苗,种庄稼和其他的不一样,并不是有效面积内种植株数越多越高产,恰好相反的是,当超过了适宜密度之后,越密越减产。

3、缺肥

播种时由于底肥施用过少或者是用了单一的肥料,导致玉米缺素而形成发黄现象,比如氮肥不足,另外缺锌的话,玉米叶片会出现一些白苗症状,不仔细看的话,也像黄苗。该情况主要发生在地块肥力较低的情况,再加上底肥施用过少,所以,要注意肥料的施用。

解决办法:可追施尿素(磷肥、钾肥也可加一些),另外,也可以喷施一些全营养补充的叶面肥,以此提供玉米生长所需的养料。

4、干旱

上面小帮手就说了,6月中下旬时,天气很炎热,很多地方处于比较干旱的情况,本来在玉米播种时,地里的墒情就不好,再播种下去以后,又没有及时进行灌溉浇水,玉米生长吸收不到充足的水分,出苗后就会出现发黄情况,看着发蔫,叶片垂落。

解决办法:播种时可以赶墒播种,第二在播种后,地块干旱的情况下,及时灌溉浇水,保证苗期的正常生长。

5、玉米病虫害

玉米刚出苗时,如果是虫害导致的发黄,很大的原因就是地下害虫导致的,比如蛴螬、蝼蛄、金针虫等,这些地下害虫,要么咬食玉米种子导致不出苗,要么出苗后也是出现发黄情况。

而病害的话,主要是苗枯病,染病的植株,从下到上开始逐渐发黄,形成黄苗弱苗。

解决办法:首先是预防,在播种时进行拌种,能有效防止地下害虫的侵袭,其次,如果已发生病虫害的话,及时用药防治,地下害虫的话,可毒死蜱或者辛硫磷灌根处理,苗枯病的话,可用三唑酮喷雾防治。

6、玉米除草剂药害

把除草剂药害放在一个,说明很重要,不过也很好判断,假如打过除草剂之后的没几天,田间出现了玉米发黄,叶片发焦,枯萎等症状,基本就是除草剂药害造成的,发生面积小、药害轻,可以补救补救,如果发现晚,面积大,症状重,基本可以毁种了。

解决办法:如果发现早,可及时喷打大量清水,然后再打一些叶面肥,促进玉米正常生长,如果发现晚危害重,毁种,然后种植生育期短的玉米品种或者是其他作物。

西瓜出苗不齐有哪些原因,西瓜出苗不齐的防治对策


准备种植西瓜的瓜农已陆续开始育苗,不少瓜农反映,他们以前使用穴盘育苗时,在育苗床外侧的穴盘会有出苗不齐的瓜秧。西瓜出苗不齐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西瓜出苗不齐的防治对策吧!

西瓜出苗不齐是什么原因:

主要是由于苗床地温、湿度不均,床面不平整、覆土厚薄不均或床面板结等原因造成的。

农使用的育苗床深度与穴盘的高度相当,可是瓜农在设置育苗床时,为了便于摆放穴盘,苗床的宽度要比两个穴盘的长度之和宽出5~10厘米,瓜农在将穴盘摆放完毕之后,穴盘的边缘与苗床的边缘会留有缝隙,以致育苗床边缘的保水性降低,基质容易缺水,导致出苗不齐。

西瓜出苗不齐的防治对策:

1、建议采用地热线或火道加温育苗,铺设地热线时温室前沿布线间距为5~6cm,温室后沿布线间距8~10cm为宜;

2、播后覆土厚薄要均匀,并在苗床上覆盖地膜,保持苗床湿度均匀;

3、当出苗不齐或没有出苗迹象时,应检查苗床中的种子,若胚根发黄腐烂,说明种子已不能正常发芽,应仔细查找原因,改善苗床环境条件,并立即补种;若胚根仍为白色,说明还能正常发芽,应加强温度和湿度管理,促进种子发芽;

4、出现大小苗时,可把大苗移到温室前沿温度较低处,小苗摆在温室靠后墙附近,以使幼苗长势整齐一致。

西瓜出苗不齐是什么原因,西瓜出苗不齐的防治对策就介绍到这里了,想要解决更多的问题欢迎关注火爆植物59网(微信号:zw59.com),留言即回复您想了解的植保信息。

碗莲养不好有哪些原因


碗莲,性喜光照,同时也喜肥,但是怕重肥,这么多要求,碗莲怎么样才能养好呢?为什么我家的碗莲总是养不好,碗莲养不好是什么原因呢?以下就是碗莲养不好的原因,供大家参考学习:

碗莲养不好通常有以下几种原因:

1.栽植容器过浅:人们常将碗莲种在一般吃饭碗里。由于碗浅,装不了多少培养土和水,使根茎很快长满,影响了根茎的发育,因此不易开花或花朵过小。

2.养护地点光照不足:碗莲喜充足阳光,需在全日照条件下养护,才能形成花芽。若光线不足,荷叶会发生徒长,叶色变淡,以至不能孕蕾开花。

3.水肥管理不当:碗莲喜水怕淹,灌水量应因时而异。如生长期内盆里缺水,很快会发生叶片焦边、枯黄、花蕾萎蔫等。水量过多对其生长也不利。如栽藕初期,水深泥稀、藕身不易固定,常飘浮水面,水多还会降低水温,影响发芽生长,严重时造成种藕霉烂。因此,生长前期灌水不能淹没荷叶。雨后应及时倾倒盆内过多的水,并作好防大风的工作。

4.碗莲喜肥,但怕重肥。一般在上盆时拌人少量饼肥液。便可满足全年生长的需要。若基肥量过大轻则叶茂花疏,重则种藕死亡。如在大苗生长期追施叶肥,注意切勿站污叶片、花蕾,以防烂叶、烂花。

上述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碗莲养不好是什么原因的信息,喜欢养花的人,可以关注我们农资百科栏目,每天都有大量的百科信息更新,便于大家查看与学习。

《节水滴灌区玉米出苗不好的几点原因》由植物大全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垂直绿化植物不好养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