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三色堇的养护。

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三色堇促进开花和延时开花的方法》,希望您喜欢!

三色堇(学名:ViolatricolorL.),在欧洲是常见的野花,也常栽培于公园中。三色菫以露天栽种为宜,无论花坛、庭园、盆栽皆适合。不适合种于室内,因为光线不足,生长会迟缓,枝叶无法充分茁壮,导致无法开花,开花后也不应移入室内,以长保花朵寿命。

生长习性

三色堇

较耐寒,喜凉爽,在昼温15-25℃、夜温3-5℃的条件下发育良好。昼温若连续在30℃以上,则花芽消失,或不形成花瓣。日照长短比光照强度对开花的影响大,日照不良,开花不佳。喜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中性壤土或粘壤土。为多年生花卉,常作二年生栽培。

(一)促进开花的措施

8月中下旬进行播种,10月中下旬假植于地畦,在自然低温下通过春化阶段,但应防止早霜危害。11月上中旬至翌年2月中旬的时候,起栽种为温室或者上盆栽于室内,给予日温15~18℃,夜间温度10℃左右,光照不足时可以适当给予人工光照补充,则可于12月中下旬至翌年3月中旬陆续开花。在室内浇水,施肥,并增加使用磷钾肥,充分见阳光,注意空气流通。

(二)延迟开花的措施

1、六一用花。地畦假植苗3月上中旬撤去覆盖物,充分见阳光,控制水分,过于干旱时适当喷水。4月上旬浇水1次,浇透并施肥,可移栽一次,可萌发新叶,部分枯黄叶子可自行脱落。4月下旬至5月上旬柱型丰满,5月中旬可定植于花坛或上盆,即可花繁叶茂。

2、十一国庆用花。5月下旬浸种后,保持潮湿,种子膨胀后,略有萌芽,放在2~4℃低温下1~2周,再播种于苗床,加以遮阴,保持空气流通,防雨、防涝,注意防夏日高温。9月上中旬定植于花坛或上盆,自9月中旬开花至10月中旬,但花朵不如春季花朵茂密。在生长期宜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

延伸阅读

三色堇种植技术


我们要种植三色堇首先要准备好适宜三色堇生长的基质。由于三色堇喜欢在湿润肥沃疏松的土壤中生长,因此,在播种前要五份腐叶土与一份珍珠岩拌和在一起,调制成疏松肥沃的基质。为了杀灭腐叶土中的细菌,防止传染病虫害,还要用百菌清800倍液对基质进行喷施消毒,用量为每立方米2000毫升,基质准备好后就可以准备播种了。

一,播种

播种前,要把基质中的团块用手搓碎,使基质更加疏松,防止基质中的团块影响出苗。基质搓碎后就可均匀的铺放在育苗盘的穴孔中,用手把基质抚平后就可以播种了。

三色堇从播种到开花出圃需6个月左右时间,为了保证五一节期间用花,三色堇一般在9月初播种。由于三色堇种子很小,播种时可用镊子把种子镊放到育苗盘穴孔中的基质上,一般每个穴孔中可放2-3粒。种子播下后要及时覆土,覆土不可太厚有1-2毫米就可以。为了控制覆土的厚度,覆土时可用一个铺有筛网的小筐向育苗盘上筛土。种子播下后要用喷头向育苗盘中喷一遍透水,使基质湿润,促进种子发芽。

二,幼苗管理

三色堇播种后放在温室的育苗床上在18-20摄氏度的温度条件下,经十天左右,种子就可以出芽。种子出芽后为了防止幼苗干死,要保持基质湿润,一般每天需喷水一次。为了防止把幼苗冲倒,浇水可用喷壶少量点浇。

在幼苗出土后会有少量幼苗出现倒伏的情况,幼苗倒伏后,接触土壤会出现烂苗,这时就要及时用镊子将倒伏的幼苗扶起,如发现有的穴孔中缺苗,要及时补齐。

经一周左右培养,幼苗会长至1-2厘米高,这时可将育苗盘移至敞开式大棚中进行炼苗。炼苗期要防止强烈日晒,避免出现焦苗现象,因此应在大棚上架设遮阳网遮挡阳光。

为了促进幼苗的根系生长,控制幼苗的生长高度,幼苗在炼苗后要进行蹲苗。在蹲苗时要适当控制浇水,一般在秋季三天浇水一次就可以。三色堇至5-6片叶时,适应能力加强,此时可增加光照,促进其营养合成,因此可不设遮阳网,在自然条件下培育。

另外,为了防止蚜虫危害三色堇幼苗,在幼苗期要在育苗棚中设置黄板粘杀蚜虫。

三色堇种植技术

三,生长期管理

十月中旬三色堇就进入了生长期,此时即可将三色堇移栽到畦中培养。在移栽前先要在定植畦中施入尿素作为底肥。施入量每667平方米3千克,并将畦土耙细耙平。用镊子将三色堇小苗小心地从育苗盘中取出,按株距15厘米行距20厘米的距离将小苗定植在畦中。定植工作完成后还要为三色堇浇一次定植水。

进入冬季,气温低于0摄氏度时,为了避免三色堇搭盖小拱棚,在棚上铺上塑料薄膜。塑料薄膜边缘要用砖石压牢,防止大风吹开薄膜。在第一次霜冻后,为了防冻保墒,要为三色堇浇一遍透水。此次浇水要浇透,使土壤湿润深度达到20厘米以上,这样既可防止三色堇冻伤,又能为三色堇第二年春天提供充足的水分。冬季温度降至零下5摄氏度以下时,要及时为小棚遮盖草帘保温,防止冻伤花卉。

进入3月份,温度回升,白天中午可揭开棚膜,要使三色堇受到阳光照射,促进其生长。随着温度的升高,进入4月份后,中会滋生出许多杂草,这些杂草遮挡阳光,影响通风,还有可能传播病虫害,因此对畦中生长的杂草要及时地拨除。

三色堇易发的病害为叶斑病。三色堇感染叶斑病后,叶片上会长出不规则的黑、灰、黄等色斑点,严重地影响了三色堇的生长。当三色堇发生叶斑病危害时,要尽早进行防治。治疗时可向植株喷施50%多菌灵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此病防治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由于定植前施足了底肥,并且在第一次霜冻后浇了一遍水,因此在花期前不用为三色堇浇水施肥了。

四,花期管理

四月中旬,三色堇进入花期,三色堇的花期为4-6月。此时为了使三色堇获得充足的阳光,使植株矮化,促进花芽分化,可在晴朗的白天将小拱棚上的薄膜揭开,给予三色堇充分的光照。由于早春我国北方晚上的温度较低,为了防止夜晚冻伤三色堇,可在每日下午4-5点钟为小棚覆盖塑料薄膜。

在三色堇的花期管理中,有一些早开的花朵会出现凋谢的现象,这些凋谢的花朵留在植株上极易引发病虫害,因此发现凋谢的花朵要及时摘除。摘除时要小心,要防止损伤三色堇的主茎,正确的摘花方法是将花梗掐断后轻轻摘下。

三色堇花期对水肥的需求量较大,为了使三色堇开出花大,色艳的花朵,因此在花期要为三色堇追肥2-3次。追肥用尿素与二铵的混合肥,施用量每667平方米尿素1.5千克,二铵2千克。施肥时,可将尿素与二铵的混合肥施放在植株根部的土壤上,尽量不要使化肥落到花卉的茎叶上,防止产生肥害,如果不慎将化肥撒落到植株的叶片上,要及时将粘在叶片上的化肥抖落。为了防止化肥的肥效散失,施肥后要及时为三色堇浇水。为了避免浇水时冲倒花卉,浇水时要在浇水管出口处包上尼龙袋,减慢水的流速,降低水的冲刷力。

在花期三色堇最容易遭到红蜘蛛的危害。在发生红蜘蛛危害后,被害叶片卷曲发黄,会严重地影响花卉的品质。所以在花卉发生红蜘蛛危害时,要用克螨1000倍液,对植株进行喷施防治。一般情况下,每5天喷施一次,连喷三次就可以消灭虫害。

四月底,三色堇植株高度达20厘米左右时,开花1-2朵时就可准备上市销售了。为了便于运输和置景,花卉在出售前,要将三色堇从畦中移到营养钵中栽培。在移栽时,为了保证移栽成活率,要将植株连同根土一起从畦中挖出,移栽到营养钵中。三色堇移栽后,要向营养钵中浇一遍水,使营养钵内土壤湿润,以利缓苗。

三色堇移栽后,大部分花朵已开放。花卉刚移栽后,不能接受强烈阳光照射,否则将会出现烧叶现象,因此花卉移栽后,要将营养钵放在覆盖有遮阳网的大棚中进行养护。

如果三色堇在此时还未达到出圃日期,为保证花朵鲜艳,植株丰满,要每隔一周为花卉喷施一次叶面肥。此时喷施叶面肥可用1000倍的花多多通用肥,以利保持花卉的品质,以便刺激上市销售。

三色堇的栽培技术


三色堇学名ViolaTricolor(英文名Pansy)原产南欧,别名猫脸,是堇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三色堇喜凉爽气候,可秋季播种,应用于春季花坛,也可夏季播种,晚秋开花。

三色堇发芽适温为18-21℃,避光条件下7-10天发芽,生长适温为10-13℃,播种后14-15周开花,播种时如气温太高,会严重影响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导致成苗率过低。通常可采用两种方法降温:一是采用发芽室或人工降温,制造适宜的发芽温度和湿度,出苗后移至有温帘降温的,遮阳通风条件好的育苗棚内,让幼苗正常生长,二是利用高山,在长江流域需海拔700米以上自然低温的气候条件下进行高山育苗。

三色堇播后可用蛭石覆盖种子,土温18-24℃,保持介质湿润,胚根长出前不需要光照,一般7-14天可出苗。三色堇小苗成长阶段土壤温度为15-24℃,温度越低植株生长越慢,植株越健壮。浇水前让土壤干透但要避免植株永久性萎焉,这有利于三色堇根的生长。土壤pH值保持在5.5-5.8,交替施用一些N肥或硝酸钾肥。

在植株长至3-4片真叶时,可进行适当的炼苗,促使植株健壮。此时根系也可达至5厘米左右,此时温度应降些,防止陡长,温度应控制在18℃,可以适当增加光照,在苗期不宜使用矮壮素。当根系已形成根球,穴盘苗可以直接上盆,常采用小盆,盆径为10cm。选用排水良好的培养土,这对生长在冷凉、弱光的秋冬季尤为重要,否则不易干燥而严重影响生长。土壤pH值应在5.8-6.2为适宜,如大于6.5会出现根系发黑,基叶发黄。

三色堇在秋冬季节生长需要阳光充足,春夏开花可以略耐疏荫。其生长适温为7-15℃,温度长期过低会出现叶色变紫。初秋季节最好降至20℃以下,才有利生长,而15℃或以上有利开花,15℃以下会形成良好的株型,但会延长生长期。夏季30℃以上花朵变小,生长细弱。浇水需在土壤干燥时进行,温度低、光照弱时,浇水要小心。过多的水分影响生长,又易产生徒长枝。气温高时,要防止缺水干枯。在植株开花时,保持充足的水分对花朵的增大和花量的增多都有必要。另一方面在生长期每2-3次浇水中要用一次肥水施肥,浓度为100-150PPm,以含钙的复合肥料为主。初期以氮肥为主,临近花期可以增加磷肥。

在三色堇育苗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出苗不整齐。解决方法:发芽时,三色堇种子应保持湿润,可在种子上覆盖一层粗糙的蛭石,基质不可过湿,否则会造成根系缺氧。2.顶芽夭折。解决方法:缺硼造成顶芽死亡,上部叶片停止生长,叶片皱缩加厚,茎节缩短,大量侧枝形成,在高温高湿情况下,很容易缺硼,保持pH值低于6.0便可获取充足硼素。3.苗徒长。解决方法:氨离子浓度大于5PPm时将导致小苗徒长,基质长期过湿会造成徒长苗,将夜温降至18℃可以预防苗徒长。4.叶片不正常。解决方法:基部叶片变黄和枝叶枯死意味植株感染软腐病,在高温的情况下最宜发生,叶片发育不好和皱缩表明缺钙,移植前可施加硝酸钙或硫酸钙,温度超过32℃时施用5000PPm的B-9可能造成叶片畸形和革质化,缺硼可导致叶芽死亡,上部叶片停止生长叶片皱缩加厚茎节缩短大量形成侧枝。

三色堇‘潘诺拉’种植指南


中花型的潘诺拉系列综合了三色堇和角堇的最佳特征,是极好的多季节庭院和风景造园材料。

该系列具有开花持续不断、花期早、分枝性佳、株形紧凑等优良特性,户外种植株高15至20厘米,即使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也不会徒长。

一、穴盘生产

穴盘规格使用406孔穴盘生产。完成时间约为5周。

基质使用排水性好、无病害的基质,pH值在5.4到5.8之间,避免初始营养浓度过高。尽可能维持低磷水平,以避免幼苗徒长。

播种建议用粗蛭石覆盖种子,这样可以维持高湿度,使种子有更好的发芽表现。如在苗床上发芽,大约需要3到4天。如在种子萌发室内,发芽效果会更好。

为得到最佳的发芽表现,维持穴盘基质接近饱和的湿度,但不要过湿,以水不会从盘盒底部渗流出为宜。控制萌芽温度不超过21℃,以防止幼苗徒长。

第二阶段所需时间:10天;第三阶段所需时间:14天;第四阶段所需时间:7天。

温度萌芽阶段:20℃;第二阶段:白天18℃至21℃,夜晚15℃;第三阶段:白天18℃,夜晚15℃。第四阶段:白天15℃,夜晚13℃。

浇水从第三阶段开始,一旦幼苗成形,即减少湿度。

第四阶段,穴盘苗应在干/湿循环条件下生长,以提高种苗适应能力。

光照萌芽阶段不需要光照。幼苗生产期间,光照强度不应超过30000勒克斯。

湿度维持95%到97%的相对湿度。施肥从第三阶段开始,每周两次,施用50ppm的氮肥。交替施用14-0-14和20-10-20的肥料,这样可以维持pH值平衡和供应必需的钙。在一周以后,增加氮含量至100ppm,直至完成穴盘苗生产。

在第二阶段,保持EC值在0.5至0.75mmhos/厘米,pH值为5.4到5.8;在第三和第四阶段,EC值和pH值可分别为1.0和5.6至5.8。如果第四阶段穴盘基质的pH值高于6.0,则施以1200ppm的硫酸铁肥料,然后冲洗叶片,以防止烧伤叶片。高pH值(6.0)可能导致植株缺硼和因根串珠霉菌造成的霉菌黑根腐烂。

生长调节剂穴盘生产期间,叶面喷施10ppm的A-Rest。在第一对真叶完全展开时(大约在穴盘生产的第3周)施用,效果最好。如果需要,可提早施用一次。

注意:穴盘生产期间,应及时移植穴盘苗,以避免植株过早生长。过早生长的穴盘苗,在开花时不会像正常植株一样繁茂。

三色堇栽培技术指南


三色堇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草花的主打品种,其生产量约占冬季草花总生产量的75%,现在正进入三色堇栽培高峰期。

识别特征

三色堇是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厘米至40厘米。地上茎较粗,直立或稍倾斜,有棱,单一或分枝。基生叶叶片长卵形或披针形,具长柄;茎生叶叶片卵形、长圆状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圆或钝,基部圆,边缘具稀疏的圆锯齿或钝锯齿;上部叶叶柄较长,下部者较短;托叶大型,叶状,羽状深裂。花大,直径为3.5厘米至8厘米,每个茎上有3朵至10朵,通常每花有紫、白、黄三色;花梗稍粗,单生叶腋;小苞片对生,极小,卵状三角形,萼片长圆状披针形,基部附属物发达。花期为11月至翌年6月,果期为5月至8月。

三色堇与角堇的区别:三色堇的花朵比角堇花朵大,三色堇花径为5厘米至10厘米,角堇花径一般为3厘米至5厘米;角堇的花量比三色堇的花量多;三色堇的叶片比角堇的叶片大;株型冠幅方面,三色堇比角堇大些。

栽培品种

目前,三色堇比较流行的栽培系列品种有以下几个。

超级宾哥系列大花型三色堇,比其他系列品种更耐热,花期一致,花柄短而强健,花瓣厚。其中,魔蓝色、玫红翅、黄色、黄斑、纯蓝、海蓝等颜色表现优异。

美田系列大花型三色堇,生长势旺,花量多,花梗短,特别是黄金、黄蝴蝶、新蓝宝石、红旗等颜色表现优异。

巨人系列大花型三色堇,生长势旺,株型紧凑,花梗短,不容易徒长,花期比超级宾哥和美田偏晚些。玫红斑、黄色和黄斑等颜色表现优异。

革命者系列株型紧凑,不易徒长,低温寡照下花量依然很多,金黄、橙色、玫红等颜色表现优异。

潘诺拉系列中花型三色堇,开花早,花期一致,花量大,株型紧凑,即使在温暖的条件下也不易徒长。

自然与超凡系列多花型三色堇,植株强健,生长旺盛,特别丰花,有出色的耐寒性。

另外,垂吊三色堇类型有冷凉波浪系列和空降兵系列。冷凉波浪的蔓生性较好,花大;空降兵系列花小些,花量大,都适合做冬季悬挂花篮或花箱栽培。

栽培环境

三色堇喜欢凉爽环境,发芽适温为18℃至21℃,生长适温为10℃至20℃,较耐寒,能耐霜,在最低温度为零下8℃的长江中下游能露地过冬。不过,长时间温度太低会导致开花不良,所以在长江以北地区露地栽培一般在3月份以后。温度高于32℃也会导致植株生长不良。

确定播种期

三色堇的播种期主要由成品期(供货期)决定,由供货期决定定植期,定植期取决于当地的栽培气候条件和品种生育期。由定植期倒推播种期,播种期也由播种的环境、品种来决定。在上海工厂化育苗中,8月中旬到10月中旬成苗期约5.5周,10月中下旬到11月中旬成苗期为6周,11月中下旬后到2月中旬成苗期约7.5周,2月中下旬到3月中下旬成苗期需7周左右。

播种技术

三色堇属冷凉型花卉,夏季播种栽培应注意降低环境温度,播种须有催芽室进行催芽,催芽温度应控制在20℃至21℃之间,空气湿度控制在95%至97%之间。

三色堇的商品化生产


栽培历史

大家认为现代三色堇(Viola×wittrockiana)是从原产中欧的Violatricolor发展而来的。虽然三色堇在较冷凉气候条件下是多年生植物,但是在美国东南地区却把它作为一年生植物栽培,而且大都可以安全越夏。

过去50年里,育出了各种新花色的三色堇,如暗粉色、玫瑰色及橙色。现代三色堇的育种工作大部分集中在德国、美国和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三色堇的育种目标集中在品质方面,如活力、耐热性和花期长短等。

花色类型

三色堇为单花着生,每朵花具有5个圆形的花瓣。其花色非常丰富,有红色、紫色、蓝色、青铜色、粉色、黑色、黄色、白色、淡紫色、橙色、杏黄色和红褐色。

三色堇可以分为纯色花和复色花两种。纯色花只有单一的一种颜色,被称为“纯净花”。复色花具有一个深蓝色/黑色的中心,被称为“花斑”或“花脸”。一些具花斑的三色堇,其他斑的颜色除了常见的深蓝色/黑色之外,还有其他不同颜色。其他复色三色堇具有白色或浅色的边缘或不同颜色的花瓣。这些2种或3种颜色的三色堇中,大多数也具有深色的花脸。

花的大小

今天,三色堇可用的栽培品种已有300多个。大多数品种形成一个个系列。同一系列中各品种的品质相似,如植株的大小和耐热性。系列中每一品种具有不同的花色,有时颜色相同组成的图案也不同。

根据花的大小,三色堇主要分为三大类:

大花型——花的直径为3.5-4.5英寸。

中花型——花的直径为2.5-3.5英寸。

多花型——花的直径为1.5-2.5英寸。

繁殖

穴盘苗或种子生产者必须决定是购买穴盘苗还是种子。种子可以在穴盘中种植或者在开放的播种盘中种植,这取决于上市的时间、可利用的劳动力、生产数量及可利用的设备设施。对刚开始三色堇生产的小规模经营的种植者来说,购买穴盘苗并集中精力于幼苗的生产是明智之举。只有在掌握幼苗的栽培技能之后,种植者才可以考虑购买种子而不是穴盘苗。

为供应秋季市场,三色堇必须在七八月间进行繁殖,在北卡罗来纳(NorthCarolina),此时并不是三色堇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佳时期。萌发室和有效的降温系统是秋季生产三色堇所必需的。至于萌发室,有许多方案可以借鉴。对于许多小型和中型的温室来说,为供应早秋市场,购买穴盘苗比投资建萌发室或在夏季高温条件下解决三色堇的萌发问题更可行。至于经过早春市场的晚秋,由于气候更凉爽些,因此三色堇的繁殖更加容易。

萌发所需条件选种是三色堇繁殖的第一步。三色堇的种子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没有经过处理的传统种子;二是经过生理处理已启动萌发的种子。经过处理的种子的优点包括萌发率更高、萌发更快以及萌发过程中对高温不敏感,其售价较高。为秋季市场供花的三色堇,在繁殖期间,如果此时东南地区温度很高的话,缺乏温度可控萌发室的种植者应该使用经过处理的种子。

三色堇萌发基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适当的通气状况和良好的持水力。萌发基质的组成成分应该比用于最后定植的植株的基质更精细些(颗粒更小)。更精细的混合物虽然能提供更好的持水力,但是增加了水分含量过高和通气差的可能性(见下面关于湿度的部分)。

基质的化学性质和它的物理性质一样重要。基质的pH值为5.4-5.8时最适于三色堇的生产。由于三色堇幼苗对高浓度的可溶性盐敏感,因此要避免基质中含有大量用作基肥的营养物质。含有用于调整基质pH值的白云石的石灰(也提供Ca和Mg)及含有微量元素和少量过磷酸钙的基质比较理想。萌发基质中磷(P)的水平应该非常低;高水平的P易引起幼苗徒长。实施液肥施肥方案应该在茎和子叶形成之后进行。一般使用磷和铵态氮含量较低的肥料,以防止植株过分徒长。建议使用硝酸钾(KNO3)、硝酸钙(Ca(NO3)2)、硝酸镁(Mg(NO3)2)提供氮源的配方,如表1所示的碱性肥料。这些配方具有附加功效,可提供钙和镁。使用这些碱性肥料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三色堇繁殖者在基质中使用石灰的费用,而且可以利用这种施肥方案维持基质适宜的pH值。

每隔3-5天施用50ppm氮肥直到第一片真叶形成。之后,将氮肥的浓度提高至100ppm,仍然是每隔3-5天施用一次。在施肥期间浇净水。

幼苗生产期间将基质的pH值控制在5.4-5.8之间。基质的pH值高于5.8时易引起缺铜和缺铁;而且高pH值可能会增加由Thielaviopsisbasicola真菌引起的根腐病发生的几率。如果基质溶液的pH值高于5.8,用浓度为1-3磅/100加仑的硫酸亚铁(FeSO4·7H2O)或硫酸铝(Al2(SO4)3·18H2O)溶液,每隔10天淋洗幼苗一次,有助于降低基质pH值。每次淋洗后,对幼苗轻轻地喷雾以减少叶片受到的损伤。如果浇灌用水的pH值高于5.8的话,用35%的硫酸将其pH值降至5.4,这样有助于降低基质溶液的pH值。继续这些纠正处理,直至基质的pH值下降并稳定在5.4-5.8之间。

温度是三色堇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重要影响因子。经过或不经过预处理的种子在20℃恒温条件下萌发最好(萌发速度最快,萌发率最高)。胚根(根)形成后(播种后4天左右),在茎和子叶形成期间,保持凉爽的温度(15.6℃-21℃)对三色堇幼苗的生长最有利。三色堇对DIF(昼夜温差)有反应,因此,将白天/黑夜的温度保持在20℃而不是白天温度比晚上高,这样可以减少徒长。从出现第一片真叶开始(播种后14天左右),一直到将植株移栽至苗床中(播种后6周左右),将温度降至14.4℃-16.7℃(如果可能的话),并保持恒温。

种子萌发不需照光(播种后2-4天时),但是在胚根(根)形成后需要光照以防徒长。胚根形成后建议照光,光照强度为1500-3500lux。胚根形成后,如果萌发室内没有合适的光照,许多种植者将幼苗从萌发室移至温室培养。

萌发期间必须控制湿度。将种子和幼苗周围的相对湿度控制在相当高的范围内,但是不要浸透基质。在种子上覆薄薄一层蛭石可以提高萌发期间种子周围的湿度。虽然萌发期间相对湿度应该较高,但是基质中过多的水分降低了氧气的含量,降低了萌发速度,减缓了根系的生长。多次少量地喷雾比少次大量地喷雾效果好,后者使得基质的水分饱和。在幼苗行“抗性”生长时,减少喷雾的次数,降低相对湿度。

如前所述,幼苗生长的调节可以通过昼夜温差(DIF)实现。如果DIF为0(昼夜温度相等)时不能合理地控制徒长,那么使用-2.8℃--5.6℃的温差(黑夜的温度为17.8℃-20℃,白天的温度为14.4℃-16.7℃)控制植株的高度。当达不到这种控温水平时(东南地区经常发生这种情况),考虑使用那些标签上注明为控制三色堇幼苗徒长的化学类生长延缓剂。许多穴盘苗的种植者已经报道过,在规划穴盘苗的大小时,低浓度、多次使用比高浓度、一次性使用的控制效果好。

进度安排幼苗生产期间的进度安排取决于生产环境和生产体系。三色堇穴盘苗的生产周期为5-7周,然而,在开放的苗床中生产的幼苗通常在播种后4-5周就可以移植了。

多肉知识|三色堇养护指南


多肉知识|三色堇养护指南

说起三色堇,你可能最先想起的是堇菜科堇菜属的草本植物。其实,在多肉里也有叫三色堇的,但它确实景天科拟石莲花属多肉植物。一个草本一个多肉,区别还是挺大的。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是多肉“百变女神”——三色堇,以及它的一些养护知识。

为何说多肉三色堇是“百变女神”?

因为它可以在不同的状态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其有三种颜色,分别是蓝色、黄色、粉色,但这些颜色并不那么容易出。

多肉三色堇繁殖:

多肉三色堇的繁殖方式可以分株与扦插,但是叶插成功率不高,甚至可以用很低来形从容。

多肉三色堇生长习性:

“三色堇”喜温暖、干燥,喜充足的光照,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不耐寒。夏季高温达到35摄氏度左右就要适当遮阳通风,冬季放在室内光照强的地方继续养护。

多肉三色堇养护:

1、浇水:在平时浇水要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夏季和冬季更要控制水分。

2、光照通风:要将花盆置于通风、透光之处,特别是生长季节。

3、温度:冬季入室保温,室温在10℃左右,并给予充足光照。冬季温度低于3摄氏度左右,就不要浇水了,保持盆土的干燥即可,夏季多雨的季节要避免长时间的雨淋和积水。

这些有关多肉三色堇的养护知识,希望能在你的养肉之路上有所帮助。

《三色堇促进开花和延时开花的方法》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多肉植物三色堇的养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