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zw59.com - 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

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蕨类植物的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希望您喜欢!

蕨类植物是高等植物中比较低级的一个类群。尽管它们没有鲜艳的花朵,但以它奇特的叶形、飘逸的叶姿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近年来,蕨类植物在我国发展迅速,生产面积和销售量逐年增加。全球蕨类植物约有1.2万种,我国有2600余种,多数分布在西南地区和长江流域以南各省以及台湾等地。但适宜于室内栽植的蕨类仅有200余种,而真正商业化生产的蕨类只占其中极少部分。常见栽培的种类主要有铁线蕨属的楔叶铁线蕨、铁线蕨,肾蕨属的肾蕨、波士顿蕨、皱叶肾蕨、狐尾肾蕨等,凤尾蕨属的银脉凤尾蕨,铁角蕨属的山苏花,旱蕨属的纽扣蕨等。

一、繁殖方法

蕨类植物常见的繁殖方法有孢子繁殖、分株繁殖和组织培养等几种方法,其中小面积生产可采用分株法,规模化生产通常采用组织培养。分株繁殖一般于春季结合换盆时进行。把植株从盆中倒出,根据需要将一株分成数株,每株带有根和叶。分株时要小心,切勿损伤生长点,尽量保留根部原有的土壤,剪掉衰老和损伤的叶和根,按原来定植的深度栽植。分株繁殖无严格的季节要求,一年四季皆可进行。

二、栽培基质

蕨类植物要求土壤富含有机质,疏松透水,微酸性(pH值5.5至6.0)。基质一般以泥炭土、腐叶土、珍珠岩或粗沙按2∶1∶1的比例配制,或腐熟的堆肥、粗沙或珍珠岩按1∶1的比例配制。

三、栽培技术

1.光照蕨类植物处于不同生长期,对光线的要求不同。一般生长初期即抽芽期,要防止光照过强,多遮阴。休眠期要放在光线充足处。大多数蕨类植物喜反射光、散射光。如光线不足,则植株徒长,显得衰弱或萎蔫。

2.浇水蕨类植物多喜潮湿,对土壤温度和空气湿度要求较高,生长期要每天浇水并进行叶面喷水,以保持湿度。发现植株因缺水而凋萎时,要立即将盆浸入清水中,对植株喷雾。缺水不严重,几小时后即可恢复。若24小时内仍未恢复,需将萎蔫的叶子全部剪去,可能会重新萌发新叶。浇水最好在早晨进行,特别是叶片裂片细的品种。晚间浇水,水滴滞留在叶隙间,蒸发慢,易引起叶部病害。

3.温度蕨类植物喜温和气候,一般15℃至21℃比较适宜。大多数蕨类可适应的最低温为10℃,而温度在28℃以上时生长不佳。但也有一些北方露地生长的蕨类植物,冬季能耐-16℃至-20℃的低温,如荚果蕨。蕨类植物最忌闷热,在夏季需多通风。通风时要注意水分供给,使环境中空气新鲜且不干燥。幼苗期应避免穿堂风。

4.施肥蕨类植物喜肥但根系细弱,不宜施重肥。栽植时,基质中可加入基肥。生长期内可追施液肥,浓度不超过1%,直接撒施,最多每周一次。充足的氮肥会使植物生长旺盛,不足会使植株老叶呈灰绿色并逐渐变黄,叶片细小。总之,蕨类植物的施肥应薄施、勤施,同时根据需要进行叶面喷施。

四、病害防治

蕨类植物常见病害主要有以下两种:

1.灰霉病主要为害植株的茎和叶。发病茎叶呈水浸状腐烂,严重时整株枯死。防治方法是提高室内温度,注意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定期喷药,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现病害,应立即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喷雾,7至10天一次,连续两三天,注意交替用药,以防产生抗药性。

2.立枯病发病植株叶片绿色枯死,而茎干下部腐烂,呈立枯状。发病初期病株生长停顿,缺少生机。然后出现枯萎,叶片下垂,最后枯死。病株根茎处变细,出现褐色、水浸状腐烂。潮湿时,自然状态下病斑处也会产生蛛丝状褐色丝体。防治方法是选择充分消毒的培养土和腐熟的肥料作为盆土,忌积水。发现死苗应及时同盆土一并倒掉。上盆定植后,每隔10天喷20%甲基立枯磷乳油1500倍液,或用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浇灌。

编辑推荐

蕨类植物栽培要点


(1)光照:大多数蕨类喜欢阴湿的环境,在较为明亮的散射光下就可以健壮生长。但也有些蕨类类,如蕨类类极耐阴,出现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原产地环境所引起的。同一种蕨类类在不同生育阶段需光也不相同,成年蔗需较强的光照,诱导产生大量孢子,而幼苗对光强要求不高;大多数旅类植物宜散射光,但如生长在过度遮阳条件下植株会细弱,直至死亡。夏天光线太强,对蕨类生长不利,应适当遮阳。

(2)温度:温度是植物生长的重要环境条件,蕨类喜欢温暖,不仅热带、亚热带的种类,包括那些适于生长在寒冷条件下特别耐寒的种类也是这样。大多数蔗类在18~24℃条件下生长良好。原产我国东北、华北等地的蔽类以及高山威为耐寒孩,能忍受0℃以下的低温,我国北方地区可露地栽培。半耐寒蕨要求冬季温度不能低于5℃,我国中部地区的大部分属于此蕨类,在长江以南大多可露地越冬,北方则要在温室里越冬。不耐寒蕨类为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孩类,在北方必须到温室内越冬。

(3)湿度:大多数蕨类喜欢较高的空气湿度,空气干操会使蕨类的叶片变黄,出现皱缩。相对湿度60%~80%对它们的生长有利,一些特别的蔗甚至要求100%的空气湿度。也有一些抗干燥的种类如卷柏、银粉背蕨等,在干早时,叶片会卷缩枯萎,水分充足时又会伸展并长出新叶。增加空气湿度的方法很多,最有效的方法是喷雾,可于温室内安装喷雾装置,每天喷雾1~2次。家庭一般没有喷雾的条件,只能用喷壶向植株和地面喷水。另外,通过群植也能增加湿度,但持续过高的空气湿度也会使旅类生长受阻,并易发生病害。可以通过通风来调节。

(4)土壤:大部分蕨类的根系是生长在土壤中的,土壤的质地、物理性能以及酸碱度和肥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蕨类植株的生长发育。蕨类对土壤的基本要求是疏松、透水、通气性好,且有较强的保水、保肥能力。因为很难找到一种基质能全部满足以上条件,所以多用混合培养基质。常用的盆栽用土多由菜园土、沙、腐叶土、泥炭土等混合而成,为了使培养基质更加通气、保水,还可添加碎树皮、木炭、锯末、珍珠岩、蛙石、煤渣、泥炭醉等物。另外,根据不同蕨喜酸碱性的不同,可用石灰或硫酸盐调节培养基质的酸碱度。

栽培盆栽蕨在配制混合培养土时掺入基肥,如厩肥和饼肥、过磷酸钙等,在生长旺盛期还需追施速效肥料,特别是根外追肥,能及时补充根系吸收养料的不足。对其生长起明显促进作用。

蕨类植物栽培与养护


蕨类植物是高等植物中比较低级的一个类群。尽管它们没有鲜艳的花朵,但以它奇特的叶形、飘逸的叶姿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近年来,蕨类植物在我国发展迅速,生产面积和销售量逐年增加。全球蕨类植物约有1.2万种,我国有2600余种,多数分布在西南地区和长江流域以南各省以及台湾等地。但适宜于室内栽植的蕨类仅有200余种,而真正商业化生产的蕨类只占其中极少部分。常见栽培的种类主要有铁线蕨属的楔叶铁线蕨、铁线蕨,肾蕨属的肾蕨、波士顿蕨、皱叶肾蕨、狐尾肾蕨等,凤尾蕨属的银脉凤尾蕨,铁角蕨属的山苏花,旱蕨属的纽扣蕨等。

一、繁殖方法

蕨类植物常见的繁殖方法有孢子繁殖、分株繁殖和组织培养等几种方法,其中小面积生产可采用分株法,规模化生产通常采用组织培养。分株繁殖一般于春季结合换盆时进行。把植株从盆中倒出,根据需要将一株分成数株,每株带有根和叶。分株时要小心,切勿损伤生长点,尽量保留根部原有的土壤,剪掉衰老和损伤的叶和根,按原来定植的深度栽植。分株繁殖无严格的季节要求,一年四季皆可进行。

二、栽培基质

蕨类植物要求土壤富含有机质,疏松透水,微酸性(pH值5.5至6.0)。基质一般以泥炭土、腐叶土、珍珠岩或粗沙按2∶1∶1的比例配制,或腐熟的堆肥、粗沙或珍珠岩按1∶1的比例配制。

三、栽培技术

1.光照蕨类植物处于不同生长期,对光线的要求不同。一般生长初期即抽芽期,要防止光照过强,多遮阴。休眠期要放在光线充足处。大多数蕨类植物喜反射光、散射光。如光线不足,则植株徒长,显得衰弱或萎蔫。

2.浇水蕨类植物多喜潮湿,对土壤温度和空气湿度要求较高,生长期要每天浇水并进行叶面喷水,以保持湿度。发现植株因缺水而凋萎时,要立即将盆浸入清水中,对植株喷雾。缺水不严重,几小时后即可恢复。若24小时内仍未恢复,需将萎蔫的叶子全部剪去,可能会重新萌发新叶。浇水最好在早晨进行,特别是叶片裂片细的品种。晚间浇水,水滴滞留在叶隙间,蒸发慢,易引起叶部病害。

3.温度蕨类植物喜温和气候,一般15℃至21℃比较适宜。大多数蕨类可适应的最低温为10℃,而温度在28℃以上时生长不佳。但也有一些北方露地生长的蕨类植物,冬季能耐-16℃至-20℃的低温,如荚果蕨。蕨类植物最忌闷热,在夏季需多通风。通风时要注意水分供给,使环境中空气新鲜且不干燥。幼苗期应避免穿堂风。

4.施肥蕨类植物喜肥但根系细弱,不宜施重肥。栽植时,基质中可加入基肥。生长期内可追施液肥,浓度不超过1%,直接撒施,最多每周一次。充足的氮肥会使植物生长旺盛,不足会使植株老叶呈灰绿色并逐渐变黄,叶片细小。总之,蕨类植物的施肥应薄施、勤施,同时根据需要进行叶面喷施。

天目琼花的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


天目琼花为忍冬科荚蒾属落叶灌木,我国东北南部、华北至长江流域均有分布。天目琼花姿态优雅,花白果红,具有较强的耐阴性,是园林绿化的好材料。笔者所在的华北油田曾大量栽培,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其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天目琼花高3米,树皮暗灰色,浅纵裂,小枝有明显皮孔。叶广卵形至卵圆形,通常3裂,聚伞花序复伞形,花冠白色。核果近球形,红色。花期5至6月,果期8至9月。

天目琼花喜光,也较耐阴,可种植于建筑物背阴处。其耐寒,喜湿润环境,惧怕长期积水,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壤土、素沙土、轻黏土中均能正常生长,喜中性或微酸性土壤。

水肥管理天目琼花喜湿润环境,在圃间栽培要保持土壤湿润,过于干旱会影响生长,使叶片小而黄。春季移栽后要及时浇好头三水,三水过后可每月浇1至2次透水,每次浇水后要及时松土保墒。秋末要及时浇灌封冻水。翌年早春及时浇解冻水,此后每月浇一次透水,秋末按头年方法浇封冻水。第三年起可按第二年的方法浇水。

天目琼花喜肥,栽植时可施用经腐熟发酵的牛马粪作基肥,基肥要与栽培土充分拌匀。5月中下旬可追施一次尿素,8月初追施一次磷钾肥。秋末结合浇冻水施用一次农家肥。第二年4月初、5月初各施用一次尿素,可有效加速生长。8月初追施磷钾肥。秋末按头年方法施用农家肥。此后每年可按第二年方法施肥。

繁殖方法天目琼花属于胚轴和胚芽双休眠植物,种子需要两冬一夏的沙藏层积处理才能播种,不仅时间长,而且操作麻烦,因而繁殖一般采用扦插法。扦插繁殖有嫩枝扦插和老枝扦插,嫩枝扦插成活率不如老枝扦插法成活率高,常采用一年生老枝进行扦插。

扦插基质采用素河沙或素沙土,扦插前用百菌清和甲基托布津进行消毒。在3月下旬气温回升后,选取去年的健壮枝条作插穗。插穗一般长10厘米至12厘米,每个插穗有3至4个节,上剪口平滑,下剪口呈马蹄形。扦插前快蘸ABT生根剂。扦插后用塑料薄膜搭设拱棚。扦插后每天给插穗进行3次喷雾,湿度可保持在75%至85%。光照强时,应搭设遮阴网,上午9点至下午5点期间应进行遮阴,防晒降温,35天左右可生根。此后加强水肥管理,并注意病虫害防治,期间及时清除杂草。5月中下旬和7月初各施用一次尿素,8月初施用一次磷钾肥,秋末结合浇冻水,施用一次经腐熟发酵的牛马粪。翌年春季可进行移植。

病虫害防治危害天目琼花的害虫有水木坚蚧、柳雪盾蚧和蛴螬。如有水木坚蚧危害,可在若虫盛期喷洒95%蚧螨灵乳剂400倍液或20%速克灭乳油1000倍液进行杀灭。如果有柳雪盾蚧发生,可在若虫孵化期喷洒95%蚧螨灵乳剂4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进行杀灭。如有蛴螬危害,可用50%辛硫磷乳油每亩200至250克,加水10倍喷于25千克至30千克细土上拌匀制成毒土,顺垄条施,随即浅锄,或将该毒土撤于种沟或地面,随即耕翻或混入厩肥中施用;用2%甲基异柳磷粉每亩2千克至3千克拌细土25千克至30千克制成毒土;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3%吠哺丹颗粒剂、5%辛硫磷颗粒剂或5%地亚农颗粒剂,每亩2.5千克至3千克处理土壤。

天目琼花的常见病害有煤污病和猝倒病。煤污病多发生于夏季高温高湿期,如果有发生,首先应加强修剪,使植株保持通风透光,同时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然后应及时将刺吸类害虫杀除,防止病害蔓延。还可同时用75%百菌清可湿性颗粒800倍液进行喷雾,每周一次,连续喷洒3至4次可有效控制住病情。猝倒病易在幼苗期发生,繁殖前应对土壤进行彻底消毒,如有发生,可用福美双5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雾,每周一次,直至病情痊愈可停止喷洒。也可用粉剂直接施用于根际部,用量为每平方米2克,然后用小锄进行浅翻,每周撒施一次,直至病情痊愈。

修剪方法天目琼花的修剪一般在冬季进行。天目琼花的株型为多主干形自然圆冠形,其修剪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要保持良好的株型。多干式灌丛形,有两种修剪方式,一是在园林栽植时用几株小苗组合在一起,将各个主干上萌发的枝条及时疏除,保留几个直立的主干,对于主干间向内生长的枝条全部疏除,只保留向外生长的枝条,这样多干式灌丛形就形成了,此后主要对树冠内过密枝、冗杂枝、病虫枝、徒长枝进行修剪即可。二是在苗圃内就培育出多干式灌丛形的植株,可对长势较强的植株进行平茬处理,在其新萌发出的枝条中选择45个长势健壮的枝条作主干培养,不断疏除主干上的侧枝,只保留向外侧生长的枝条,这样多干式灌丛形即可形成。

需要注意的是,天目琼花枝条较为松散,极易突出树冠,对于突出树冠的枝条要及时短截。此外,还应在第2年萌动前剪去隔年果穗。

蕨类植物鸟巢蕨的栽培技术


蕨类植物鸟巢蕨属铁角蕨类,是多年后常绿附生蕨类植物,株高可达1米-1.2米,根状茎短,顶部纤维状分枝、卷曲。叶丛生于短茎顶端,向四周辐射状排列,叶柄圆柱形,长约5厘米,叶片阔披针状,草质,浅绿色,两面光滑,叶长约100厘米。

鸟巢蕨株形丰满,叶色葱绿,是布置厅堂、会场和制作花篮的良好观叶材料。鸟巢蕨原产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喜阴凉环境,不耐低温。在热带地区可附生于大树干上。

繁殖与栽培:鸟巢蕨的繁殖,通常用分株繁殖法,即将密集丛生的盆栽鸟巢蕨,连叶带根分割成5片-7片叶一丛,分别植入盆中,置庇荫处养护,直到新叶发出后为成活。此外也可用孢子繁殖,将生于叶脉上侧的孢子囊群取下,均匀地播于泥炭腐叶土表面,撒上薄薄的一层细沙,常喷雾保持土壤表面湿润,50天-60天即可长出新的孢子体。

鸟巢蕨可长期生长在阴暗处,忌强光直射,极适宜吊于室内观赏。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80%以上,故在室内养护时,需常向叶面喷雾。喜微酸性土壤。冬季温度不得低于10℃。喜肥沃,可每10天施1海外侨胞稀薄腐熟的饼肥。

蕨类植物的养护管理较为粗放,抗病虫害能力极强,通常只要水分掌握适当,不要过干、过湿,一般不会受病虫害侵染。

蕨类植物怎么养?


蕨类植物虽然不太引人瞩目,但因其翠绿的外表仍成为很多人作为室内装饰的最佳选择。如果你也想在室内摆上几盆富有诗意的蕨类植物,快来学习一下吧!

蕨类植物的养殖方法

适宜的水分和湿度

蕨类植物喜湿不耐旱,所以在浇水方面要特别注意。在它生长旺盛时期要每天浇水,以及在叶面上喷洒水,也可以在蕨类植物生长周围喷洒水,以保持湿润。如果因为疏忽忘记浇水或浇水过少引起根部受损,叶片受伤,要将盆放入清水中,以及提高周围环境的湿度。若浇水过多导致叶片发黄或者凋零,需将整个植株拔出,同时注意拔出时不要损伤根部,要把浇水过度造成腐烂的根部剪掉。所以,浇水要把握适度原则,并且应该在早上浇。

适宜的温度

蕨类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温度要视它所生长的地区来决定。对于生长在热带的蕨类植物来说,所需要的温度应该在20℃~27℃之间,冬季则不能低于10℃。对于生长在亚热带或者是温带的地区,适宜温度应该在15℃到20℃之间,冬季不可低于7℃。在北方特别注意的是冬季温度不要过低,否则将冻坏蕨类植物。

充足的光照

有人认为,给植物充足的光照,就是放在阳光直射处,这显然是不对的。一定不能将蕨类植物摆放在太阳光直射的地方,只需放在有阳光的明亮的地方即可。但也不是在蕨类植物生长全过程都需要光照,在抽芽期要做好遮阴准备,在休眠时期要处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光照不足会导致蕨类植物不挺立。

流动的空气

养殖蕨类植物期间一定要保证空气的新鲜和流动,尤其在闷热的夏季,通风的同时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穿堂风”。

充足的肥料

蕨类植物的种植一定要选择富有有机质并且土质疏松的土壤。基质的搭配可选择腐叶土、珍珠岩、泥炭土。在植物生长期还可以追加液肥。氮磷钾对植株的生长尤为重要,氮可以使植株生长旺盛,磷可以使植株根系发达,钾可以促进光合作用,加快促进叶绿素的合成。施的肥料要保证全面,这样才能促进植株更好地生长。

蕨类植物的养殖注意事项

换盆

要注意的是蕨类植物每过两到三年要进行换盆,并不是一株植物一生都在一个花盆里生长。换盆时要注意不要损伤根部。在植入新盆时,不要先放土在放植株,应该先将植株放入盆里,在放入自己搭配好的基质。在盆的底部可以放一些碎石头,可促进排水,有利于根的呼吸。

预防病虫害

由于环境不良,容易引起一些虫害,主要的虫害有红蜘蛛,蚜虫。红蜘蛛的存在会使植物生长停滞,叶片枯黄。要用针对每种虫害的特定药物进行防治,如1%甲氨基阿维菌素20000。常见的植物病有猝倒病、锈病、线虫病,这些病会使植物不同程度的生长不良或萎蔫,导致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在防治各种病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鹤望兰的盆栽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


原产地:南非、美洲南部。

科属:旅人蕉科、鹤望兰属。

形态特征:常绿宿根草本。高达1~2米,根粗壮肉质。茎不明显。叶对生,两侧排列,革质,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卵形,长约40厘米,宽15厘米。叶柄比叶片长2~3倍,中央有纵槽沟。花梗与叶近等长。花序外有总佛焰苞片,长约15厘米,绿色,边缘晕红,着花6~8朵,顺次开放。外花被片3个、橙黄色,内花被片3个、舌状、天蓝色。花形奇特,色彩夺目,宛如仙鹤翘首远望。

栽培习性:喜温暖湿润,生长适温25℃左右,也较耐寒,华南地区可露地栽培。冬季室温以10℃左右为宜。喜光照充足,若光照不足则生长细弱,出芽少,开花不良甚至不开花。每朵花开放近一个月,1个花序可开放约2个月,花期长达3~4个月。夏天宜放荫棚下栽培。耐旱力强,不耐水湿。盆土以肥沃、排水良好的稍粘质土壤为宜。可分植或种子直播,分植需2~3年开花,直播则需4~5年。

播种育苗:鹤望兰的种子可在任何季节播种,但从遗传特性来讲,种子的发芽率一般为50%左右,其发芽适宜温度为25℃~30℃。种子点播后,经20~25天开始长出胚根,再经35~40天,叶出土。

第一阶段:种子预处理。除去种子上的有色绒毛(以拇指指甲很容易去掉),温水浸泡种子1~2天,每天换两次水,以利发芽。

第二阶段:播种。将湿润的介质铺在容器中。把种子按进容器约0.7厘米深,中度覆盖,放在24℃~30℃的温暖地方。保持湿润,避免干透。容器必须用塑料布覆盖,有助于保持湿度。

第三阶段:种子出苗后护理。保持足够的光照,避免浇水过度和强光。加强通风,尽量做到早上浇水,傍晚落干。在二叶期移植育苗,苗移栽到5厘米泥炭穴盘中,当根长出孔外时移到10厘米盘中。也可以种子直接播到穴盘,当植株根系充满穴盘时,移栽到较大的容器中。

移植/上盆:当苗高30~40厘米,约有8片叶时可定植。移植时必须防止肉质根的损伤。栽植深度以根茎埋在土表以下2~3厘米为度。栽植浅,易伤新芽;栽植过深影响芽的萌发与花芽分化。栽植后浇足水,以后连续两周左右,坚持每天叶面喷水以利植株恢复生长。

盆栽用花园土、泥炭和沙子的混合土,要有好的排水效果,最好使用消过毒的混合土。无土介质也可以使用。

光照调节:鹤望兰每天要有不少于4小时的直接光照,最好是整天有亮光。阳光强烈时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在冬季主要采花期,阳光充足有利于增加产花量。光照调节强调冬不阴,夏不晒的管理原则。植株在遮阴的情况下叶片的外观会更漂亮,只是花朵数目会比较少。

温度控制:鹤望兰的温度管理对产花有重大意义。通常鹤望兰在40℃以上生长受阻,0℃以下遭受冻害,在18℃~30℃范围内生长良好。最好保证晚上温度(13℃~18℃)和白天温度(31℃~35℃)。在适宜温度范围内,鹤望兰的每片叶的叶腋都可形成花芽。

肥水管理:保证充足的有规律的水分供应。除了9月~2月当植株需要保持干燥以外,其它时节应保持土壤经常湿润。采用排水良好的介质是栽培管理的关键。鹤望兰怕栽培地点渍水,因为它的肉质根可耐干旱,但怕水淹。

鹤望兰的生长需要肥沃的微酸性土壤,需重肥。可种植在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土壤,也可用粗砂、腐叶、泥炭、园土各一份混匀而成。假如土壤较贫瘠,种植时在坑中放入腐熟的肥料或缓释性的肥料。种植后7~10天追肥一次,每平方米用复合肥0.05千克,进入开花龄后,在产花季节的前2个月应每月补充1次0.02%磷酸二氢钾土施,或减半根外追肥。

病虫害:鹤望兰易患根腐病、灰霉病、细菌性立枯病,播种前需在温水中浸泡种子且消毒土壤。灰霉病防治方法是:尽量少给植株喷水,增施钾肥,保证通风环境良好;在发病初期每隔10天使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一次,共用药2~3次。细菌性立枯病的防治要重视土壤消毒,栽植时株距不宜太小,栽植不宜过深,及时剪除老叶,加强通风及营养管理,增加植株的生长势。发现病株后立即拔除,并进行土壤局部消毒。生长期定期喷洒井冈霉素达到及早防治的目的。

出圃质量:鹤望兰出圃前应加强通风换气,使植株经受锻炼,以免产生盆花售后因环境不适应而影响生长开花,并摘去黄叶、病叶。其切花采收一般在第一朵小花含苞或者完全开放时剪切,进行贮藏运输的切花可在花蕾现色前采切。剪切的切花花梗要求达到70厘米以上。采后经水处理后在7℃~8℃条件下能干藏一个月。如需长途运输,切花浸水后应在保湿箱内干运温度为7℃~8℃,低于7℃易引起低温伤害。贮藏期切花对灰霉病敏感,在贮运前需要喷洒杀菌剂保护。

《蕨类植物的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