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养护植物施肥。

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教你如何施肥 走出施肥误区》,希望您喜欢!

迷信进口肥、过量施肥、养分投入不足、施肥不平衡、氮钾肥比例失调今天,在省科技厅举办的农业科技110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班上,省农业科技专家指出我省农业生产施肥中存在五大误区,不仅降低农业产量,还对环境造成破坏。

省农科院重点实验室工程师谢良商告诉记者,我省土壤分为砖红壤、赤红壤等15个类型,不同类型土壤营养成分不同。概括来说,我省土壤养分状况呈酸性强、有机质含量低、有效养分缺乏的特征。谢良商说,鉴于此,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应根据土壤营养结构状况,有针对性地施肥,才能有效利用肥料,起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产量的效果。

但是,农业专家的调查结果却不乐观。科技活动月期间,省农业科技服务110指挥中心组织我省农业科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传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时发现,我省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农业科技知识的不足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施肥时,不管土壤状况如何,根据经验施肥,往往导致农产品减产,土壤结构被破坏,甚至造成环境污染的不良后果。

谢良商认为,我省农业施肥存在五大误区:一是养分投入严重不足。农民为节省成本,少施肥或者不施肥,对农作物采取粗放式管理。据调查,我省每公顷耕地施肥241公斤,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氮钾养分不平衡。海南地处热带,土壤钾元素易随雨水流失,但在我省销售的商品化肥中,氮钾比例明显偏低,不适合热带土壤的养分需求;三是施肥不平衡。由于常年种植冬季瓜菜,我省农业用地的土壤中累积磷肥偏高,但农民还一味追加磷肥,导致土壤营养结构严重失调。四是迷信洋肥。我省农民普遍施用高浓度进口复合肥,目前全省每年消费60万吨化肥,进口复合肥约为1/3。谢良商提醒农民朋友,进口肥氮磷钾的含量均为15%,不符合我省土壤营养结构特征,同时施用在茄果类蔬菜、香蕉等热带水果上,存在养分比例不合理的问题。五是过量施肥。如橡胶和冬季瓜菜,过量施用化肥,造成化肥利用率降低等。

针对我省农业施肥中存在的误区,农业专家建议:在各市县大规模培训农业科技从业人员,提高他们的农业科技服务水平;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不同耕地肥力状况,不同作物需肥特征和农业生产要求,将有机肥与氮肥、磷钾肥、中微量元素等化肥适量配比,平衡施用,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促进我省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发展。

我省18个市县的农业科技服务站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

小编推荐

水培花卉 教你如何施肥


1.肥料的选择水培花卉需施入专门的营养液,一般不宜自己配制。无土栽培营养液是根据花卉所需养分比例、浓度和酸度配制而成,除了含植物需要的大量元素外,还含有其它的微量元素。使用营养液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把握施肥浓度,切勿盲目施入,以免引起肥害。购买的营养液要放置在暗处和低温处,切忌使用金属容器储藏。不同花卉对肥料营养元素的要求也不同。一般观叶类植物应以氮肥为主,辅以磷、钾肥;观花类植物特别是在其花芽分化及花蕾发育阶段,则应以磷、钾肥为主,辅以氮肥。

2.施肥时间水培花卉应在生长旺盛的春、秋季施肥,冬、夏季一般不宜进行。若花卉在夏季出现营养不良而影响生长的情况,可在叶面喷施0.1%的尿素溶液。

3.施肥浓度施肥时严格控制施肥的浓度,因为所施入的营养元素全部溶解在水中,当浓度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即会对花卉产生肥害,从而影响花卉的生长,甚至导致整个植株死亡。①不同的花卉施肥的浓度是不一样的,合果芋、迷你龟背竹、红宝石喜林芋等花卉较耐肥,施肥可浓些;根系纤细的花卉如四海波、鸭跖草类,秋海棠类、彩叶草等耐肥能力较差,施肥应淡一些。②水培花卉还要根据植物生长势的强弱来决定施用浓度,一般来讲生长势强的植株耐肥性强一些,施肥可相对浓些,反之宜淡些。室内水培花卉在营养不良时,应停止施肥或者降低施肥的浓度,以免造成肥害。

4.肥害的处理若施肥后花卉枝叶表现柔弱而无精神,叶面失去光泽,根系腐烂发臭,是发生了肥害的特征。一旦出现以上情况应及时剪去烂根,换上清水并放在阴暗处进行养护,每天换水1次,并检查花卉的根部,及时剪去烂根,直到重新萌发新根,再转入正常的养护。

茶花施肥的几个误区


在网上与茶花施肥有相关的话题看到有不少,好多人都提出了自己对茶花施肥的各种见解,有的说法很客观实际也比较科学,但也有好一部分不知道是不懂还是偏见?我罗列了一下大概有以下几种说法:1.抽新枝时不施肥,理由是怕烧根影响抽新枝;2.高温季节不施肥,理由是高温季节容易烧苗;3.花蕾露色后不施肥,理由是怕暴蕾、落蕾;4.开花期间不施肥,理由是花期会缩短、会落花;5.冬季不施肥,理由是冬季施肥植株不吸收,是一种浪费。

还有其他一些说法不一一列举,这几个比较有代表性,下面我以我自己对茶花及肥料浅薄的了解,用我自己的观点来说说对以上几种说法的看法:

1.抽新枝时不施肥,怕烧根影响抽新枝。请问:抽新枝时这肥料的浓度难道一定要用到烧根的程度?浓度低一点、用量少一点不行吗?或是你自己怕掌握不好这个浓度而不敢用?如果是后者,把不敢用和不宜用或不能用混为一谈岂不荒唐?假如这棵植株原本就缺肥,抽新枝的时候也不用吗?

2.高温季节不施肥,高温季节容易烧苗。温度高肥料容易烧苗,这是个天大的误解。在高温条件下肥料转化会快一些,容易挥发,但不会因此会烧苗。平时用什么浓度高温季节用同样的浓度照样不会烧苗,值得注意的是高温季节这盆土的墒情一定要掌握好,不要让其过于干燥。如果怕烧苗浓度可以降低一点。

3.花蕾露色后不施肥,理由是怕暴蕾、落蕾。我接触茶花时间虽然不是太长但也不算太短,不长不短刚好20年,茶花各种各样的毛病和问题也见过不少,连做梦都想不到的事都碰到过。可偏偏这暴蕾还真没碰到过。至于它的原因还不敢妄断,说与施肥有关我暂且不敢苟同。因我为这事曾经连续二年(第一年用化肥,第二年用腐熟的鸡粪)做过破坏性实验(在刚开花时用平时2~3倍的量),结果没发现有一个蕾暴掉,而且花朵既大又艳丽。

所以我个人认为暴蕾应该另有原因。如果由于施肥导致茶花落蕾那肯定是伤肥所致,施肥后在不伤肥的前提下绝对不会落蕾,若有落蕾肯定另有原因与施肥无关(导致落蕾的原因有很多:植株过弱、留蕾过多、长期阴雨缺光照、遭受冻害、病虫危害等等都可导致落蕾。)。

4.开花期间不施肥,理由是花期会缩短、会落花。开花期间施肥会不会落花?道理与第三点相同,只要不造成肥害绝不会落花。这里我说说花期会缩短,但凡有知道点常识的人应该都清楚,茶花花期的长、短首先应该与品种的特性有关;再者与开花时天气的好坏及温度的高低直接相关;植株的壮、弱也有关系;病虫害也有一定关系。反正茶花开花期间施肥会缩短花期除伤肥因素外,以我对茶花和肥料浅薄的了解,起码目前从理论上还找不到依据。

5.冬季不施肥,冬季施肥植株不吸收,是一种浪费。这个问题如果没有一点专业知识还真的很容易被忽悠,如果知道肥料从施入土壤到被植物所吸收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就很清楚了。肥料施入土壤后绝大多数被土壤所吸附和固定成为难溶性肥料,只有很少一部分被植物所吸收,有的肥料植物是不能直接吸收的,需要经过转化后才能被植物吸收。

被土壤固定后的难溶性肥料的释放是在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极缓慢地被风化、分解转化为水溶性肥料,植物才能吸收。严格地讲,冬季施肥不是为了直接给植物吃的,而是为了来年春季作准备,暂时放在仓库(土壤)里,等来年温度回升植物随时可吃到肥料。说冬季施肥是一种浪费我还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好说:朋友,多少还是学点知识吧。

总之,茶花施肥没有死规律,要看植株具体的生长状况来定需要用什么肥、用多少量、用何种方法施。

应花友要求在此介绍一种施肥的傻瓜办法(适合新手使用)。肥料以硫酸钾型复合肥为例(不含缩二脲),氮、磷、钾总含量在45%以内,施肥方法:溶液浇施,牙签苗、1~2年苗0.2%,中苗3~4年苗0.4%~0.5%,5年以上大苗0.7%~0.8%,间隔多长时间浇一次这里不好说,要看苗的具体情况及盆土的潜在肥力而定。

氮、磷、钾元素配方,以氮素1为基数。营养生长期10.50.8,生殖生长期0.80.61.2,有特殊要求的可自己随意调整。

果园施肥误区与对策 


一、施肥误区

1、施肥点离树越近越好。不少果农认为,施肥离树远,树根吸收差,养分利用不上,因而施肥时离树达近,有的距根颈不足半米,甚至挖出骨干根,结果是伤根烧根现象常常发生,效果往往事与愿违。

2、施肥量越多越好。不是根据肥料的种类、树势强弱、树体大小、产量多少、地力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施肥量,而是盲目的信为,施肥量越多越好。结果是树体营养供需不平衡,重者烧根死树,病虫滋生,轻者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平衡,只长树,不结果,结果少。

3、施肥时间按忙闲。不是依据果树需肥时期施肥,而是根据劳力忙闲施肥,树需肥时无空施,人闲施肥树不需。结果是春季施肥变成夏季施肥,秋季施肥变成冬季施肥,花前肥变成花后肥,花后肥变成果后肥,错过了果树最佳需肥期。

4、施肥种类随意定。由于果园秋施基肥正好与麦田秋播施肥抢肥,不少果农便随意用化肥代替基肥,或者用未经腐熟的作物秸秆代替厩肥等农家肥,连年如此,结果是果园肥力下降,树势衰弱,产量降低,果质变劣。

5、重地下轻地下施肥。很多果农习惯于地下施肥,对地上施肥即叶面喷肥的作用轻视或认识不清,不能做到地下施肥相结合,结果导致黄叶病、小叶病、缩果病、早期落叶病等生理性病害发生严重,叶片光合功能降低。

二、正确的施肥方法

1、施肥离树远近深浅要适宜。实际上,一般果树水平根的分布是树冠直径的2~4倍,果树根系分布范围很广。实践证明,苹果、梨、桃、杏等果树开沟或挖穴离树干的距离在树冠垂直投影的外缘为宜,深度30~40cm,此位置果树的吸收根分布集中,养分利用率高。

2、施肥量因树因地因肥而宜。无论是基肥、迟效性肥还是速效性肥,其施肥量确定的一般原则是:幼龄树低于成龄大树;未结果或初结果期的树低于盛果期的树;肥力差的园片应多于较肥沃的园片。秋施基肥时,厩肥的施入量一般每667㎡应不低于5000kg,优质高效的鸡粪不宜超过4000kg,长效全元复合肥、微肥等宜混合于基肥中施入,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等化肥宜根据果树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分次施入,有条件的地方,提倡科学配方施肥。

3、施肥时期按树定。要根据果树不同的生长以育阶段、树种、品种等因素确定。农忙劳力冲突时,花钱雇人也要施肥,不能影响树体营养的要求。北方落叶果树基肥一般宜在果实采收后或采果前施入。有些地方的果农,基肥施入有在封冻前或者春季化冻后施入的习惯做法,这种做法和观点上很不科学的。实践证明,采果后或果实成熟后期施入基肥,对改善查果树叶片光合功能,提高果实品质和树体营养贮存水平,增强树体抗逆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错过此期施入基肥,不仅效果差,甚至起不良作用。此外,树势弱时,可提前施入;树势较强时,可延迟施入;落叶较早的树种、品种可适当提前施入。

4、施肥种类的确定。一般要根据果树的需肥特点、肥料的种类等因素确定。果树既需要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料,也需要硼、铁、锌、铜等微量元素肥料,这些营养元素来源于农家肥、作物秸秆、饼肥、鸡粪等有机肥,也来源于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各种复合肥等工厂生产的化肥。要做到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大量元素肥料与微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才能满足不同果树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需要。克服生产中重视氮肥、磷肥、轻视钾肥,忽视有机肥和微肥的作法。

5、地下施肥与地上施肥相结合。地下施肥是施肥的主渠道,但由于土壤有对某些营养成分容易固定的特点,降低了肥料的利用率,而地上施肥即叶面喷肥直接喷布于树体,具有节资省工,养分吸收快,利用率高的优点,特别对缺铁引起的黄叶病、缺硼引起的缩果病、缺锌引起的小叶病、叶功能降低引起的早期落叶病等生理性病害效果明显。因此,要重视地上施肥,做到地下施肥与地上施肥相结合。

总之,果园施肥一定要做到科学合理,克服盲目的随意的种种做法,才能肥尽其效,树尽其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希望广大果农认真总结经验,逐渐走出施肥误区,逐步做到科学合理施肥。

冬春棚菜施肥莫入误区


棚栽蔬菜在施肥环节上应注意以下四要点:

调控基肥追肥。为了防止一次投肥量过大,应做到施足基肥,适时追肥。一般基肥比例应占总投肥量的60%,其中磷肥由于分解慢,可提高到70%。氮与钾的追肥宜为40%。优质农家堆肥、厩肥每亩不宜超过5000公斤。优质有机复合肥每亩一般75公斤,不宜超过100公斤。

增施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既可改良土壤,提高保肥保水能力,又可使肥料稳步释放,还可调节平衡土壤的酸碱度。除施用农家积造的肥料外,还应大力提倡施用生物有机肥和精制惠满丰、地乐丹等活性有机肥料。这类有机复合肥可供应大量元素肥料、多种微量元素,增补有机质改良土壤,抑制土壤中部分病虫的危害,避免土壤集中供肥发生肥害。

禁止浅层追肥。大棚蔬菜由于密闭程度较好,浅层施肥或撒施肥料极易使肥料挥发,既减少肥效又易产生氨气危害。追肥时,一要穴施或条施,深度为5~6厘米;二要与蔬菜根系保持8~10厘米的距离。

适温追施氮肥。氮肥,特别是尿素和碳铵只有在转化为硝酸态氮时才易被蔬菜所吸收,当棚内温度低于15℃时,硝化细菌和活动受到抑制,因此追氮肥应在晴天中午前后进行,过早或过迟会由于温度低而降低追肥效果。提倡用0.5%~1.0%浓度的尿素溶液于15℃以上时根外施肥。(友江)

棚菜种植要走出误区


一连几天,笔者走进河南省新野县无公害蔬菜生产园区,倾听十几位温室大棚蔬菜种植状元畅谈温室大棚管理经验,大棚蔬菜种植要走出六个误区。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误区一:施肥多,产出多。

蔬菜施肥过量极易引起肥害。解决方法:一是种过3年以后的温室大棚,鸡、牛粪各应控制在2500千克以内,化肥应减50%左右。二是全盐浓度大的地块,注重施牛粪、腐植酸肥和EM菌肥,以提高土壤碳氮比,松土透气,解盐降肥害。三是补充硼、锌、镁肥,平衡土壤营养。

误区二:留苗多,高产量。

冬季气温低,光照弱,光合作用差,碳水化合物合成少,只有合理密度才能高产。解决方法:一是越冬茬蔬菜合理稀植。二是可采取前期密植,中期疏株,后期疏枝的管理办法,以叶枝不拥挤为准。

误区三:温度高,长得快。

蔬菜对温度有上限要求,一般为25~32℃。温度过高,呼吸作用大,植株徒长,营养和生殖生长不平衡,产量反而下降。解决方法:一是大棚设置两道放风口,及时降温。二是按各种蔬菜生长期所需温度和各个器官生长期适温要求管理。

误区四:株蔓旺,长势好。

营养生长过旺产量反而降低。解决方法:一是在幼苗期控水控株促根,使地下部吸收光合产物占60%左右,中后期地下和地上吸收量各占50%。二是前期株体消耗营养量占60%,生殖生长占40%;中期各占50%;后期生殖生长占60%~70%,营养生长占30%~40%。

误区五:打药勤,病害少。

药打得勤不一定就控制病害蔓延。解决方法:一是认准病害,对症喷药。二是改善生态环境,应疏叶降温。三是对土传菌引起的死秧,在苗期用药预防。如果忽视病源,苗期染病,后期发作,病菌已侵入植株体,勤打药效果也不好。

误区六:茬次多,收入多。

栽植茬次多,往往效益低。解决方法:一是越冬一大茬,一茬为好,春秋茬以一年两作为宜。茄子、辣椒、番茄和黄瓜老株再生可续收一茬,价格低时拔秧晾地。二是夏季留一段时间深翻、雨淋压盐,暴晒杀菌,闷棚灭虫,熟化土壤。

走出BB肥的认识误区


BB肥行业是化肥生产、销售和农业生产达到较高水平后才得以实现的产肥、用肥方式,它可以降低化肥分配、销售费用,是平衡施肥的最佳选择。但在BB肥的生产、标准制订、销售推广等系列环节仍然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质量认识误区:BB肥是平衡施肥的载体,BB肥的质量是关系到BB肥能否推广的关键,但对BB肥的质量认识仍存在七重七轻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BB肥的优点、特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标准制订的误区:国家标准是执法的依据,现有的复混肥国家标准却规定不得在包装物上标明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土配方施肥,中微量元素不是配角,它们与大量元素一样是同样重要的,而新标准这一规定使中微肥连配角的身份也没有,这样做的后果是厂家复配NPK,不加中微量元素。这样受伤害的最终是农民。

目前BB肥还没有国家标准,企业和执法部门套用复合肥标准,这使中微量元素在BB肥中同样遭遇不幸。而即将出台的BB肥国家标准(讨论稿)居然规定BB肥中掺入中微量元素不属于掺混肥,中微肥既然是肥料,掺混其中怎么就不属BB肥呢?讨论稿还规定不允许定量标注中微量元素含量,如的确加入,可以是定性的说明,但在许可证审查时企业须提供证据证明具有能力控制中微量元素含量。前面规定加了不属掺混肥,后面又规定加了不允许标注含量,既然同意加了,为何又不准标注含量,其它元素都可由国家统一检测标准,为何中微量元素在许可证审查时就须由企业提供证据说明有能力控制,如果都由企业出具化验方法,岂不是各行其道,测定结果不同,究竟谁对谁错,谁来裁判,既然都有企业出具,还要国家标准干什么?

制定国家标准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本行业产品的质量,防止伪劣产品进入市场,但如果这个标准不科学,不但不能达到这个目的,还会扼杀科技含量高、肥效好、生产成本低的新型肥料进入市场。这时标准就成了新技术、新产品发展的一大障碍。好的国家标准既要方便执法,打击伪劣产品,又不阻碍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市场。

应用推广的误区:

BB肥不仅是一种工业产品,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集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储运、销售和服务为一身,若片面偏废或忽略其中的某一方面和内容,即使隆重推出BB产品,其市场价值也只会昙花一现,成不了气候。

目前国内有少量产品进入市场,但由于沿袭传统的营销方式,最终由于其市场价值和适应方面的不足而悄然退出,从根本上看也是对BB肥的作用没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因此,应从更高的角度分析发展BB肥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使BB肥这一新型肥料得以健康发展。

《教你如何施肥 走出施肥误区》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绿化养护植物施肥”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