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与防治。

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板蓝根灰斑病如何防治》,希望您喜欢!

症状

受害板蓝根叶两面生圆形病斑,直径2~6厘米,略凹陷,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后期病斑变薄发脆,龟裂或穿孔,潮湿时上生褐色霉状物,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老叶先发病,自下而上蔓延。严重时多个病斑相互愈合,叶片早枯。

病原菌

病原为尾孢属真菌(Cercosporasp.),属半知菌亚门。

发生规律

病菌随病残组织越冬,成为翌年的初次侵染源,或以种子带菌在新栽培区传播蔓延。日平均温度在23~25℃时有利于发病,病害蔓延迅速。7~8月为发病盛期。

防治方法:

①轮作和清洁田园,减少菌源,加强田间管理,封垄前中耕除草2次。

②雨后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③发病初期,喷洒波尔多液(1:1:100)保护,或喷65%代森锌600-800倍液防治。发病期可采用喷洒36%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百菌清悬浮剂6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倍液、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0天左右喷洒1次,防治1次或2次。

编辑推荐

芹菜斑枯病该如何防治?


芹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具有平肝清热,祛风利湿等功效。因此有不少人会选择在家里盆栽芹菜,但是,在芹菜的栽培过程中常会受到斑枯病的危害,造成损失。那么,芹菜斑枯病该如何防治呢?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选用无病种子:从无病植株上采种。也可使用2年以上的陈种,有一定防病效果;

二、种子消毒:如果使用贮存不足1年的新种子,必须进行种子消毒,消毒时可用48-49℃的温水浸种30分钟,浸种时要不断搅拌,浸后立即投入冷水中降温,然后晾干播种或催芽播种。此法浸种后发芽率约降低10%;

三、消除田间病残体:病地进行2-3年的轮作。发病初期摘除病叶。田间病残体要集中沤肥或深埋;

四、药剂防治:芹菜苗高2-3厘米时,就应开始喷药保护,以后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药剂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代森铵1000倍液;1:0.5:200的波尔多液;

五、加强栽培管理改善栽培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和危害:

1.排开播种,躲过病期。把传统的春季一次播种,年内分期劈叶收获的方法,改为排开播种分期收获的方法,从而躲过病期。如早芹菜3月育苗,4月中旬定植,6月上旬收获;二茬芹菜4月中旬播种,7月上旬收获;伏芹菜入伏前播种,9月收获。这样,在7、8月斑枯病的流行期,早芹菜和二茬芹菜早已收完,而伏芹菜苗小,利于通过田间管理避免危害;

2.选地栽培,控制温湿度。根据芹菜喜温凉怕酷热,喜湿润怕干旱的特点,选黑土凉地栽芹菜,采用3天一次小水勤灌,控制田间温湿度,减轻斑枯病的危害,获得每亩13000公斤的高产;

3.看苗追肥用水。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早芹菜因天凉温度低,连续浇粪水3-4次,苗高一尺左右再浇清水;二茬芹菜以追硫铵为主,粪水次要;伏芹菜和秋芹菜采用硫铵加清水追肥。如遇伏雨淋袭、烈日曝晒或管理不当,容易发生斑枯病时,要及时排出田间雨水,灌清水,多施硫铵而不用粪水;

4.适当密植,及时间苗。栽植过密或间苗除苗不及时,常造成通风不良,株间湿度大,容易发病。密度以行距10-15厘米,穴距10-15厘米,每穴6-10株为宜。

板蓝根霜霉病如何防治


症状:发病叶片在叶面出现边缘不甚明显的黄白色病斑,逐渐扩大,并受叶脉所限.变成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在相应的背面长有一层灰白色的霜霉状物,即露在寄主体外的病菌孢囊梗和孢子囊。后期病斑扩大变成褐色,叶色变黄,叶片干枯死亡。茎及花梗受害,常肿胀弯曲成龙头状。茎秆黑色有裂缝,病部亦有灰白色霜霉状物,严重被害的植株矮化,荚细小弯曲,常未熟先裂或不结实。

病原菌:板蓝根霜霉病菌(Peronosporaisatidis)为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霜霉菌科、霜霉菌属真菌。孢囊梗一根至数根,丛生,自气孔伸出,主梗(轴)较粗壮,基部膨大,叉状分枝2~6次,顶枝(末枝)弯曲,孢子囊卵圆形或椭圆形。

浸染循环:霜霉病菌以菌丝体在寄主病残组织中越冬。在田间生长的植株病组织越冬的菌丝体,于翌年春季天气转暖后从病部抽生孢囊梗及孢子囊,主要通过气流传播,引起再次浸染,扩大为害。田间植株发病后,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温、湿度)下,于病部不断产生孢子囊,通过气流传播,造成重复浸染。

防治方法:

注意排水和通风透光;收获后处理病残株,减少越冬菌源;避免与十字花科等易感染霜霉病的作物连作或轮作;增强植株自身抗病能力病,向板蓝根幼苗叶面上喷施药材根大灵,促使叶面光合作用产物(营养)向根系输送,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使根茎快速膨大,药用含量大大提高。病害流行期用1:1:(200~300)的波尔多液喷雾+新高脂膜防治。

1、田间诊断:

发病叶片在叶面出现边缘不甚明显的黄白色病斑,逐渐扩大,并受叶脉所限,变成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在相应的背面长有一层灰白色的霜霉状物,即露在寄主体外的病菌孢囊梗和孢子囊。湿度大时,病情发展迅速,霜霉集中在叶背,有时叶面也有。后期病斑扩大变成褐色,叶色变黄,叶片干枯死亡。茎及花梗受害,常肿胀弯曲成龙头状。茎秆黑色有裂缝,病部亦有灰白色霜霉状物,严重被害的植株矮化,荚细小弯曲,常未熟先裂或不结实。

2、防治措施:

①注意排水和通风透光;

②收获后处理病残株,减少越冬菌源;

③避免与十字花科等易感染霜霉病的作物连作或轮作;

④病害流行期用1:1:200-300的波尔多液或用65%代森锌600倍液喷雾。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应用5%百菌清粉尘剂喷粉,每亩用药1公斤,或选用2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亩用药液50-60升,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花生网斑病怎么防治?


【常见问题】花生网斑病怎么防治?

【专家解答】

花生网斑病又称褐纹病、云纹斑病,常与叶斑病混合发生,造成严重落叶,对花生产量影响很大。

危害症状:发病症状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其次为害叶柄和茎部。叶片受害症状有两种类型。一种为污斑型,叶片正面初生针状褐色小点,渐扩展成近圆形、深褐色污斑,边缘较清晰,周围有明显的褪绿斑。病斑可穿透叶片,但叶背面病斑稍小,病斑坏死部分可形成黑色小粒点,为病菌分生孢子器。另一种为网斑型,初在叶片表面形成黑褐色病斑,病斑稍大,不规则,边缘不清楚,呈白色放射状,常扩大或连片成黑褐色病斑,周围无黄晕。此病斑不穿透叶片,仅为害上表皮细胞。叶柄和茎受害,初为褐色小点,后扩展成长条形或椭圆形病斑,中央稍凹陷,严重时可引起茎叶枯死,病部有不明显的褐色小点。

发病规律:该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多在花生花针期开始发生,发病盛期在结荚至成熟期。连续阴雨天气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田间湿度大的地块易发病,连作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性较好的品种。

2.与玉米、大豆、甘薯、小麦等非豆科作物轮作1~2年。

3.加强田间管理,增施基肥和磷肥、钾肥,不偏施氮肥,并适当增补钙肥;合理浇水,及时中耕松土,雨后及时排出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收获时彻底清除病株、病叶,集中烧毁或沤肥,以减少第2年病害初侵染源。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小编点评】网斑病主要发生在花生、小麦、水稻等植物上,危害叶片、叶柄和植物茎部,这个病常与褐斑病、黑斑病一起发生,上文第一农经小编为您介绍了它的病害症状、发病规律及其防治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板蓝根春季如何栽培


目前中药材板蓝根在市场上看好,现在快到了板蓝根春季播种季节,那么,板蓝根在春季如何栽培呢?

1、选地、整地。板蓝根是一种深根性植物,主根长可达40-50厘米,所以应该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肥沃砂土壤种植。播种前深翻土地20-30厘米,砂土地可以稍微浅一些,施足基肥,基肥以农家肥为主,然后打碎土块、耙平作畦,南方以高畦为主,以利排水,一般畦宽1.5-2米,高约20厘米。

2、播种。板蓝根应该在三到四月份播种。播种时先在畦面上按20-25厘米行距划出2厘米左右深的浅沟,然后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1厘米左右,稍加镇压、干旱时要适当浇水。温度适宜时,播种后7-10天就可以出苗,每亩用种量1.5-2千克。

3、田间管理。苗高7-10厘米时应结合中耕除草及时间苗,最后按株距6-8厘米定苗。定苗后,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当追一次人粪尿或化肥,平原多水地区或多雨季节,四周应加开深沟以利于及时排水,避免烂根。如遇伏旱天气可在早、晚浇水,一定不要在阳光下暴晒。

4、采收与加工

春播板蓝根,可收割2-3次叶子,第一次在6月中旬,苗高20厘米时进行,留茬2-3厘米以利发新叶;第二次在8月下旬进行,伏天高温季节不宜收割,以免引起成片死亡。收割后的叶子晒干,即成药用大青叶。以叶大、少破碎、干净、色墨绿,无霉味者为佳。板兰根应于入冬前选晴天采挖,挖时务必刨深,以防把根刨断。起土后,去净泥土和茎叶,摊晒至七八成干,扎成小捆,再晒干就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卖啦。

芋污斑病有哪些危害,怎么防治?


【芋头种植】芋污斑病怎么防治?

【专家解答】

芋污斑病症状:芋污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产生黄色小斑点,后扩展成浅褐色至深褐色圆形至不规则形斑,发病严重时病斑布满整个叶片导致叶片枯死。

病原与发生规律:Cladosporiumcolocaiae称芋枝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在北方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以分生孢子侵染为害,借风雨气流传播;在南方病原菌在寄主植物上辗转为害无明显越冬现象;栽培密度大,田间通透性差,管理粗放,氮肥施用过多,植株徒长、旺长,雨水较多,田间湿度大发病较严重。

防治方法:

合理密植,多雨季节栽培适当稀植,合理配合施用氮、磷、钾肥,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植株生长,雨后及时排出田间积水;收获结束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带出田外销毁。

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杀菌剂进行防治:250g/L嘧菌酯悬浮剂1500200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8.75%恶酮锰锌水分散粒剂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代森联干悬浮剂8001000倍液;86.2%氧化亚铜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对水喷雾,视病情隔57天喷1次。

【小编结语】芋污斑病是芋头常见的一种病害,上文第一农经小编为您介绍了这种病害的发病症状与规律,还有它的防治方法,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此外,小编要提醒大家,拔芋头和给芋头削皮记得戴上手套哦,不然你的手可能就会痒,甚至身子,小心别碰触了芋头的汁液,否则那酸爽,有经验的人懂的。

水稻胡麻斑病发病原因,病症,防治


【常见问题】水稻胡麻斑病发病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

【专家解答】

一、发生特点

1.发生症状从秧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病,稻株地上部均可受害,以叶片为多,种子芽期受害,芽鞘变褐色,芽未抽出,子叶枯死,苗期叶片、叶鞘发病,多为椭圆病斑,如胡麻粒大小,暗褐色,有时病斑扩大连片成条形,病斑多时秧苗枯死。成株叶片染病初为褐色小点,渐扩大为椭圆斑,病斑中央褐色至灰白,边缘褐色,周围有深浅不同的黄色晕圈,严重时连成不规则大斑,病叶由叶尖向内干枯,潮湿时,死苗上产生黑色霉状物(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鞘上染病,病斑初椭圆形,暗褐色,边缘淡褐色,水渍状,后变为中心灰褐色的不规则大斑。穗颈和枝梗发病,受害部暗褐色,造成穗枯。谷粒染病,早期受害的谷粒灰黑色,后扩至全粒,造成秕谷。气候湿润时,上述病部长出黑色绒状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二、发病原因

1.病原病原为道平脐蠕孢,属真菌界半知菌类(无性孢子类)。

2.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或附在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病斑上的分生孢子在干燥条件下可存活2-3年,潜伏菌丝体能存活3-4年,菌丝翻入土中经一个冬季后失去活力,带病种子播后,潜伏菌丝体可直接侵害幼苗,分生孢子可借风吹到秧田或本田,萌发菌丝直接穿透侵入或从气孔侵入,条件适宜时很快出现病症,并形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高温高湿、有雾露存在时发病重,酸性土壤,砂质土,缺磷少钾时易发病,旱秧田发病重。菌丝生长温度5-35℃,24-30℃最适,分生孢子形成温度8-33℃,30℃最适,萌发温度2-40℃,24-30℃最适,孢子萌发须有水滴存在,相对湿度大于92%。饱和湿度下,25-28℃,4小时就可侵入寄主。

三、防治技术

l.深耕灭茬,压低菌源。病稻草要及时处理销毁。

2.播前进行种子消毒处理。

3.增施腐熟堆肥做基肥,及时追肥,增施磷钾肥,特别是钾肥的施用可提高植株抗病力。酸性土注意排水,适当施用石灰,要浅灌勤灌,避免长期水淹造成通气不良。

4.药剂防治。可用稻种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浸种,防治水稻胡麻斑病,也可喷洒30%苯醚甲丙环(爱苗)乳油300倍液进行防治。

【小编点评】今天悦蓝《水稻胡麻斑病发病原因,病症,防治》一文主要为大家讲述危害水稻叶片的胡麻斑病的发病原因,病症以及防治方法,希望对大家有用。

《板蓝根灰斑病如何防治》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