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栽培养护技术设施。

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元胡高产栽培技术》,希望您喜欢!

元胡是浙江省东阳市的传统药材产业之一,在当地有1200多年的种植历史,如今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种植,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优化品种,精选种子种植大叶型元胡,可比常规品种增产15%。选直径0.8至1.0厘米,大小均匀,无病虫害的块茎作种,一般每亩用种量40千克左右。二、适期早播早播是元胡高产的关键。在前茬收获后,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为元胡的最适播期。如推迟到11月下旬播种,就会显著减产。三、免耕播种,施足基肥免耕播种需要强调的是:前作晚稻必须及时搁田,并注意搁田质量。抢晴收割稻作,是免耕栽培元胡的关键之一。播种畦宽1米左右,沟宽20厘米,沟深25厘米。播种方式以密点播为好,按13.210厘米摆放种子。基肥亩施钙镁磷复合肥100千克,畜栏肥2000千克。播种时先撒施复合肥,再摆放元胡籽,盖施畜栏肥,最后均匀覆土,同时要清好水沟,做到排水畅通。四、化学除草,控制草害在元胡播种后至出苗前,选择土壤潮湿时亩用90%禾耐斯乳油45毫升冲水60千克喷雾,能基本控制杂草危害。如杂草已经出苗,可亩加入10%草甘磷水剂750毫升喷雾。元胡出苗后,每亩用10.80%高效盖草能20毫升(或15%稳杀得30毫升),兑水40千克喷雾,可有效地防治禾本科杂草。五、重施腊肥,巧施春肥,适时根外追肥生产150千克商品元胡的总施肥量为:纯氮10至12千克,P2O510至12千克,K2O3至5千克。立冬前后地下茎开始形成,重施腊肥能使地下茎分枝多,茎节多,生长旺盛。冬至前后亩用碳铵25千克或尿素10千克,在雨天撒施。翌年2月上旬,气温达4℃至5℃时,元胡即能出苗,8℃至10℃为出苗适期。幼苗出土后呈淡红色时施春肥,每亩施尿素6千克,氯化钾10千克。施肥时每50千克水加尿素0.3千克、氯化钾0.5千克,在阴雨天或晴天午后3时浇施。根外追肥宜选用磷酸二氢钾,每亩100克,兑水40至50千克喷施。六、化学调控、控上促下3月下旬至4月上旬,亩用15%多效唑10克,兑水30千克喷施,具有增加叶片厚度,促使茎杆矮化,促进地下块茎膨大,压制小块茎再生的作用。同时,能延迟地上部叶片死苗3至5天。若喷施后5小时内下雨,则要重喷一次。施用多效唑一般可增产7%至10%。七、综合防治病虫害危害元胡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和菌核病,其次是锈病,可采用合理施肥、合理密植、清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和结合化学防治的方法综合防治。亩选用50%消菌灵粉剂40克兑水40至50千克喷施。从3月下旬开始,每隔10天喷治1次,连续施用2至3次,可有效防治霜霉病和菌核病。元胡的害虫主要是元胡龟象(蛀心虫),可选用20%三唑磷亩用100毫升兑水40至50千克喷雾防治。八、适时收获4月下旬至5月上旬,植株完全枯萎后5天左右,为最佳收获期,过早过迟收获都会影响产量和品质。收获应选晴天,用铁耙除去畦面杂草,然后细翻土地,拣收元胡。元胡收回室内后要摊开晾晒,不要堆放,以免发热霉烂。选择大小均匀,无破损的块茎留籽,留籽元胡在室内堆放数天,待表面发白后就可拌干燥细沙贮藏。

精选阅读

胡枝子的栽培技术


胡枝子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栽种,根为清热解毒药,治疮疗、蛇伤等,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胡枝子的栽培技术。

生长习性

胡枝子耐旱、耐瘠薄、耐酸性、耐盐碱、耐刈割。对土壤适应性强,在瘠薄的新开垦地上可以生长,但最适于壤土和腐殖土。耐寒性很强,在坝上高寒区以主根茎之腋芽越冬,在翌年4月下旬萌发新枝,7至8月份开花,9至10月份种子成熟,刈割期为6至9月,再生性很强,每年可刈割3至4次。

繁殖方法

种子

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处理。播种前3天用“两开一凉”的热水浸种(即用2份开水1份凉水,当水温降到50℃时,边倒水边搅拌种子)。浸24小时后捞出,放萝筐内,在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下催芽。当种子裂嘴1/3时即可播种,一般采用开沟条播,按20-30厘米开播,覆土0.5-1厘米,每亩播种量2kg。

插条

选取粗0.5-1厘米的萌条,截成约20厘米的插穗,秋季或早春扦插均可。

栽培技术

采种

9-10月,当荚果黄褐色时即可采集。采种方法一般用手撸,采集的荚果晾干后搓掉果柄、清除杂物后,装袋贮藏于干燥通风处。

选地与整地

育苗地选中性的沙质壤土为好。要深翻,一般不浅于30厘米。翻后作床或畦,待播种。

移栽

在有水土流失的坡地,采用水平沟,水平阶整地进行栽植。选根系良好的壮苗.苗木宜截干栽植,穴植。穴径30厘米,探30-50厘米,每穴植苗1-2株,栽后浇水并覆土保墒。

定苗

在苗高6-10厘米时进行定苗,条播株距20厘米左右。穴播每穴1-2株。

追肥

在定苗后追施氮肥和磷肥.硫铵5-10kg/亩,过磷酸钙5kg/亩,可加速幼苗的生长。

除草松土

苗出齐后即可进行第1次除草,以浅除为好,切勿过深。以后视杂草情况再除1-2次即可。

排水灌水

在苗期保持湿润;幼苗时不耐涝。注意排水。

平茬

2-3年时需进行平茬,促进其生长发育。

洋葱高产栽培技术


洋葱(AlliumcePa)又名葱头、圆葱。百合科,二年生草本植物。洋葱鳞茎除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矿物盐水,还含有挥发性的硫化物,具有特殊的香味,可炒食、煮食或调味,小型品种可用于腌渍。洋葱耐贮藏运输,可在伏缺期间上市,能堵缺补淡,也可加工成脱水菜,远销国外。

生物学特征特性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洋葱弦状根系,根毛极少,主要分布在15厘米的耕作层内。茎短缩,称盘状茎,其上生叶。叶中空,横切面呈半月形,由叶鞘和管状叶片两部分组成,直立生长,由叶鞘套合成假茎。叶鞘基部膨大成鳞茎,鳞茎呈扁圆、圆球或长椭圆形,皮紫红、黄或绿白色。伞形花序,有花200~1300朵,异花授粉。蒴果。种子盾形,黑色,千粒重3克~4克。种子使用年限为一年。

培育壮苗

苗床应选择土质疏松、肥沃、保水性强,2-3年内未种过葱、蒜类蔬菜的地块。每亩大田需苗床0.5分(35平方米左右),用种量0.2公斤。一般可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播种前要施足基肥,可用45%的三元复合肥,每分地2-3公斤撒施后翻耕,精细整地,作成1.5米(连沟)宽的畦,浇透水,采用干籽撒播,播后覆盖细土或焦泥灰,以不见种子为度。盖土后,每亩苗床可用33%的除草通100毫升喷雾,防除苗床杂草。除草后盖上一层稻草或遮阳膜,利于保湿防雨,出苗前应保持土壤湿润。苗床上有60%左右的苗长出时可揭除覆盖物。

揭除覆盖物后要视天气情况及时洒水,防止苗床发白,并可结合浇水追施1%尿素,通过肥水调控,培育适龄壮苗。既要防止幼苗长得过大,引起早期抽苔,又要避免幼苗生长细弱,影响越冬。一般培育洋葱苗具有4片左右真叶、株高20-25厘米、叶鞘直径6-7毫米、单株重5克左右为宜。

移栽定植

要选择近两年未种过葱、蒜类蔬菜的疏松、肥沃、保水力强的中性砂壤土大田种植洋葱。翻耕前每亩撒施生石灰75公斤,然后用拖拉机旋耕一遍,使石灰和土壤充分混和,调节土壤酸性。旋耕后,每亩大田再撒施腐熟猪、羊、鸡、鸭粪肥2000公斤以上,加碳铵25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硫酸钾10公斤,旋耕第2遍,使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和,土壤细而疏松。第2遍旋耕后整地作畦,畦宽1.5米(连沟),要求畦面平整,沟直水通,做到畦沟、腰沟、围沟配套。定植前可亩用33%除草通100毫升全田喷雾,防除杂草。

定植时应按洋葱苗大小分开移栽,以便其生长一致,并剔除叶鞘直径超过8毫米的大苗和3毫米以下的弱小苗及病苗。定植期一般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要求旬平均温度在4-5℃时进行定植。因洋葱从定植到恢复生长约需30天左右,所以必须在严寒来临前,促使其根系生长发育良好,防止土壤结冻抬根引起死苗。

定植密度一般要求亩栽2万株左右,行株距20厘米15厘米,定植深度以不掩埋五杈股为好。定植完后浇水,促进洋葱苗成活,切忌全田灌水,造成土壤板结,不利洋葱生长。

科学管理

洋葱定植成活后(大约15天左右),应进行第一次追肥,亩施稀腐人畜粪肥10-15担,或亩用尿素5公斤冲水浇施,促进洋葱苗发根。进入严冬前,可在洋葱行间铺施一层腐熟的猪、牛、羊栏肥,既可护根防寒,又可为翌年洋葱生长提供养分。洋葱的施肥应掌握轻冬肥、重春肥,以农家有机肥和氮肥为主的原则。3月上旬气温渐升,洋葱进入旺盛生长期,应施一次重肥,亩施腐熟人粪尿30-40担,或亩用尿素7.5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冲水20担浇施。4月中旬至5月上旬是洋葱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应加大施肥量,亩用尿素15公斤和硫酸钾7.5公斤冲水20担浇施,促进洋葱鳞茎膨大,并保持土壤湿润。

防治病虫

为害洋葱的病害主要是紫斑病、霜霉病和灰霉病。发病时可用瑞毒霉、代森锌和百菌清等药剂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为害洋葱的虫害主要是葱蓟马和葱蝇,发生时可用50%辛硫磷1000倍液或90%敌百虫800倍液或40%毒死蜱600倍液喷洒或浇根防治。

菱角高产栽培技术


菱角是菱科菱属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实,别称水菱、龙角、水栗等,幼嫩时可当水果生食,老熟果可熟食或加工制成菱粉,叶可做青饲料或绿肥。菱角在我国分布广泛,既可浅水栽培,也可深水种植,下面为大家介绍菱角的高产种植技术。

菱角的品种选择

菱角宜根据栽培地的水深及消费习惯,选择优质、高产、抗病、适应市场的品种。如以生食为主,可选菱角大的早、中熟品种(两角菱),分期分批投放市场。以高产为主,可种植熟期晚的乌菱品种。水深0.3~1.5米的水面宜栽种浅水菱品种,水深2~4米的水面宜栽种深水菱品种。

菱角的繁殖方法

1、大田直播:水深在3.3米以内的浅水面多行直播,长江流域在清明菱种萌芽时播种。播种方法有撒播和条播两种,大水面以条播为宜,先按菱塘地形,划成纵行行距2.8~3.3米,两头插竿牵绳作标记,然后用船将种菱沿线绳均匀撒入水中,播种量与密度视品种和水面条件而异。

2、育苗移栽:水深在3.3米以上直播出苗困难、芽细瘦弱而产量低,必须育苗移栽,长江流域春分至清明时选避风、水位较浅、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池塘作苗池,按行距1米见方点播育苗,每亩用种量65~90公斤,可供8~10亩菱塘使用,播种时水深控制在85~100厘米,菱苗出水后逐渐加深水位。

菱角的种植技术

1、菱塘选择:菱角种植宜选择水深0.3~4米之间、土质肥沃、风浪较小、涨落平缓的池塘、河湾、低洼水面、湖泊边缘等,水下的淤泥层深度在20厘米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1.5%以上为宜。

2、施足基肥:菱角需肥量较集中,种前可亩施猪粪或腐熟泥粪2000千克,发芽后亩施5千克尿素作速效肥,开花后分2~3次结合防病治虫用强力增产素2~3包或2%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

3、移栽定植:菱角要当天起苗当天栽植,一般浅水菱行距1.5~2米,穴距1.5~2米,每穴栽植菱苗一束约2~3株,深水菱行距2.5~3米、穴距2~2.5米,每穴栽植菱苗一束约8~10株。

4、适时除草:菱塘的水生杂草种类较多,如板萍草、蜈蚣草、苔藓草等,必须及时进行人工清除,否则会影响菱角的光合作用,一般在移栽后每10天清除一次杂草,直到菱角封满水面。

5、病虫防治:菱角常见的虫害有蚜虫、叶蝉等,可在危害初期可用敌百虫或敌杀死兑水喷雾进行防治,常见病害主要是菱瘟,可在发病初期用井岗霉素加多菌灵兑水喷雾进行防治。

6、及时采摘:菱角开花后20~30天成熟,作蔬菜或生吃在萼片脱落、果皮还未充分硬化时采收,作熟吃、加工或留种须充分成熟时采摘,早熟品种每5天采摘一次,晚熟品种7天采摘一次。

种植元胡切忌要把好五关


元胡又名玄胡、延胡索,为多年生草木药用植物,以块茎入药,是常用中药材之一,秋栽元胡要获得高产,必须把好以下五关:

选地关。元胡系浅根性作物,喜温暖气候和向阳、温润的环境,因此,宜选择向阳背风的地块,土壤以湿润、疏松而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为宜,前作以水稻、秋玉米、瓜类为好。

栽种关。将选好的地块深耕整平耙细后,作宽1.3米的高畦,畦面呈龟背形,四周开好深的排水沟。在畦面上按行距17厘米横向开浅沟,沟宽10厘米,选圆形、饱满、芽部健壮、无病虫害的块茎,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10分钟消毒,以减少病害的发生,然后沥干水进行播种。种植密度为株行距27厘米,亩用种量40公斤为宜。播种时间以10月上中旬最佳。

施肥关。施肥原则是:施足基肥,重施腊肥,巧施苗肥,增施磷钾肥。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入有机肥150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氯化钾15公斤,以供根系在整个生长过程吸收足够的养分。冬季12月重施腊肥,先在畦面撒施1层饼肥或过磷酸钙,每亩50公斤;然后再撒施1层腐熟厩肥,每亩2000公斤,施后覆盖细土。过35天后,再浇施1次人畜粪水,每亩1000公斤,以促使地下根茎生长旺盛,多分枝,多长茎节,并可防冻保苗。苗肥于翌年2月苗高3厘米左右时追施,选择阴天或晴天早晨、傍晚进行,每亩用稀薄人畜粪水1500公斤浇泼根部,促使幼苗生长健壮。

除蕾关。元胡花期较长,开花需要消耗大量的养分,为减少养分消耗,促进块茎生长,必须在开花前及时进行人工摘除花蕾。但人工除蕾较费工费时,且不易除尽。因此,还可在元胡盛花前期喷施40%乙烯利100ppm,其疏花效果显著,可以节省工时,除蕾后可喷洒12次0.51ppm汗烷醇,能提高块茎产量25%以上。

防病关。元胡较易发生霜霉病,严重时植株大片枯萎死亡。防治方法是: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种植;春季搞好田间排水;与禾本科或豆科作物轮作,切忌连作;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防止偏施、重施氮肥;发病初期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连喷34次,每次间隔一周。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


一、青稞生产现状

1.青稞种植覆盖区域

青稞目前在国内的种植领域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四省。青稞种植地地势十分险恶,其中只有不到3%的种植地散布在大约2.6*1000000平方千米的广阔区域,因此地势的因素分隔了青稞的种植地,产生了今天的青稞培育区域。除此之外,在靠近青藏高原的云南和四川地区以及青海和甘肃相邻的河西走廊一带同样有粮农从事青稞的培育。

2.青稞种植地气候

种植青稞的区域年平均气温在1.1~12.7摄氏度之间,这一区域的海拔高度大多数在1500米~4800米,日照十分充足,降水季集中在春末秋初,降雨量大约在300毫米到1000毫米之间。在这一块区域内,青稞种植分布地由放射状从内到外进行扩散,与种植比例成正比。

3.现代社会对青稞需求量增多

青稞是高原地区人民日常食用粮食作物之一。权威数据显示,最近几年来,高原地区青稞总产量为55~60万吨,青稞为当地农牧民的主要口粮,按农牧民每人每年食用225KG青稞计算,年消费青稞量为56.25万吨,等于是只实现了粮食自给目标,还无法满足社会对青稞的需求量;青稞还是加工青稞酒,麦芽糖,青稞面的重要原材料。所以,作为加工原料,需求缺口很大。青稞可以为农牧民人均净增400~500元,是当地农牧民群众重要的收入来源,占总体粮食收入的七成。青稞种植区域内研究开发人员已研发出大量的营养品与保健品等。这不仅体现了青稞在现代市场上的良好发展前景,同时也提高了农牧民对种植青稞的积极性。

二、青稞高产栽培面临问题

1.种植青稞地自然环境差,青稞自身防御能力差

青藏高原青稞播种总面积大约100104hm2,缓坡梯田及平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不足三成,然而,沟壑旱地所占种植总面积的比例高达七成以上。青稞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弱,青稞培育前景很好的柴达木盆地却因为缺水而难以开发,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干旱是青稞在高产过程中最大的限制因素,这些区域的农田基本建设严重滞后因为地方经济落后、地方政府的投资能力不足,除西藏部分地区本世纪初由国家出资进行开发、使农田干旱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但青稞地农田干旱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2.青稞种植保健技术有待提高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青稞种植地区的青稞培育科研单位减少一半,从事青稞栽培研究人才流失三分之二,在这过程中,新品种选种培育速度明显放慢。由于经济原因,很多地区并没有完善的青稞培育管理体系,由此,导致新的品种不能得到及时推广,长时间内得不到品种的更新,培育技术也是十分落后。目前一些青稞主产区仍在种植二十多年前就在用的种子,不仅如此甚至很多偏远生产地区还在种植沿用数千年之久的古老农家品种,所以青稞种植保健技术还有待提高。青稞种植区域平均化肥施用量不足,又因为种植结构混乱、燃料匮乏等导致几乎不可能做到秸秆还田,这一现象导致土壤肥力逐年下降。

3.青稞种植区域日益缩减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藏区总人口由两百万增长到如今的五百五十万之多,但农牧民最主要的口粮青稞种植面积却减少了一大半。受小麦,蚕豆等优势作用的冲击影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青稞种植面积都有不同程度萎缩。加上西部大开发,藏区耕地受到严重的破坏,而很多区域由于地势险要不能进行新的开发,导致青稞种植区域日益缩减。

三、青稞高产栽培改善对策

1.选取良种进行推广培育

选取好的良种进行播种是保证高产量的关键,藏区农牧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同时受传统习俗的影响,接受新事物比较缓慢,因此必需加大优良品种的推广。

2.做好青稞的防害工作

青稞中后期指从拔节到灌浆、这一生育周期大概为两个多月,这期间容易发生病虫害,应做到统一管理防治。虫害和病害具体有两种防治方法。青稞病害主要是黑穗病、锈病、白粉病三种,一般采取预防为主比较稳妥,及时喷洒农药,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而虫害则需要在相应的时期喷洒农药。主要的虫害为蚜虫,拔节到灌浆期间,是蚜虫主要危害青稞的时段,在这一期间及时喷洒农药是青稞是否能成长的关键。

3.选择适合的青稞成长环境

要想得到理想的产量,选择一块良好的培育土地十分重要,青稞虽然身处高寒地区,但是对成长土地的选择同样重要,主要选择酸碱度适中,土壤疏松,持水度高,营养充足,不会有养分流失的土地进行种植。

4.预防青稞倒伏

倒伏是青稞低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品种本身不抗倒是青稞倒伏的因素之一;其二是密度过大,在种植过程中施肥过多,从而导致倒伏的发生;其三则应合理灌溉合理施肥,灌水不足或施肥不合理都会影响最后的青稞产量。

5.做好提取优良品种的工作

在培育过程中,只有及时提取优良的青稞品种,才能保证今后的青稞种源,只有好的青稞良种培育才能得到保障。

6.在青稞成熟后及时收获

及时收获是获得青稞高产的重要步骤之一,太早或太迟的收割都会影响青稞产量和品质,最好的收割时机是腊黄末期,整块种植地九成以上从茎杆叶片绿转为黄色,选择这一时期进行收获保存是最恰当的。这也是青稞高产的最后一步。

四、总结

作为藏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青稞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迫在眉睫。我们只有培育好青稞才能促进藏区农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更好的促进农牧民生产生活的和谐稳定,幸福安康。

川芎高产栽培技术


川芎又名香草。以根入药,人们用来泡茶饮,具有醇香可口,清凉止渴,祛风止痛、行气活血等功效。

1、栽培方法。川芎用茎繁殖。栽种前应深翻土地,每667平方米用磷肥120千克,拌农家肥1500千克作底肥,耙细整平,作畦。种时要挑选大小一致,粗细相同,无病虫的健壮茎节作种秧,去掉上尖,剪成3厘米左右的小块,每块上带有一个节盘,节盘两端各长1.6厘米,剪好后放在向阳背风湿润处,用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也可用25%可湿性辛硫磷150倍药液喷洒,或用1:10的大蒜汁浸一下,以防治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然后堆起来盖上麻袋,3-5天后,当节盘上发出白芽时即可栽种。

川芎在大暑至立秋(7月上旬至八月上旬)栽种为好。按行距33厘米,株距26厘米挖穴,穴深3-7厘米,每穴放1至2个种秧,栽时芽口向上,覆土3厘米左右,栽下后用清粪水浇灌栽种窝。

2、田间管理。苗高7厘米时锄苗一次,同时要查苗补苗。待长到10厘米时,用清粪水浇灌一次。以后每间隔一月左右,除草松土一次,每30-40天施肥一次。第一次追施氮肥,其余追施复合肥或人粪尿,并喷施矮壮素和杀虫剂、杀菌剂,勤除草,细中耕。在第三次施肥时每667平方米用化肥(尿素)12.5千克对粪水浇施,同时掏开植株周围泥土,摘除下面的老黄脚叶,把多余分枝全部打去,每株留3-4根主茎,以利根块膨大和培育健壮的川芎苓子。施第四次肥时可用菜油饼、草木灰施在植株周围。雨后应及时排水,以防根部腐烂。开花时要及时摘除花蕾,促使根部生长。入秋后,在主苔待老叶面转灰时,距地基5厘米处割除使发新叶,追施重肥并喷施叶面宝。

3、病虫防治。川芎的虫害主要是棉虫和茎节虫等,如发现有虫,可用敌敌畏和1605等农药喷雾进行防治,直到消灭虫害为止。病害主要有块根腐烂病。川芎在栽种时就要选择无病害的茎作种,并经常排水松土,保持田土不板结,即可预防此病。如发现有病,可用石硫合剂对水灌苗。

4、收获加工。一般在夏至以后收获。挖时要去掉茎叶,全株挖起,抖去泥沙,晒成商品。如遇到阴雨天可用无烟柴火烘干即可出售。

《元胡高产栽培技术》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栽培养护技术设施”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