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繁育知识。

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中草药繁育3种方法》,希望您喜欢!

一、种子繁育

中草药用种子繁育最为普遍。种子繁育技术简便,利于引种驯化和新品种培育。但是,种子繁育的后代容易产生变异,开花结实较迟,尤其是木本中草药用种子繁育所需年限很长。所以要发展药用植物良种繁育,一是加速繁育新的优良品种,以便换已在生产上应用的老品种;二是保持新品种的优良性,防止混杂和退化。如元胡的块茎分母元胡和子元胡,生产上必须用子元胡作种才能获优质高产。又如浙贝母,因繁育系数很低,为保证种子的质量,生产上将商品地和种子地分开培植。地黄农家品种金状元,经过茎尖培养所得无病毒苗与原品种相比,病害轻,产量高,可使因感染病毒而退化的品种复壮。故应用生物新技术进行中草药优良品种的培育(包括多倍体育种和其他育种技术)和克隆化快速繁育,然后按国家GAP要求建立大面积生产基地,是根本上提高我国中草药质量问题的有有效途径之一。

二、营养繁育

营养繁育在药用植物栽培中约占35%,如分根、分株或用鳞茎(贝母)、块茎(何首乌)、珠芽(半夏)等繁育。有些中草药收种子非常困难或不结种子,如雅连、川芎等,生产上一直用无性繁育。无性繁育比用种子繁育生长快,产量高,生长年限短,并能保持母本优良性状,故多采用。如贝母用鳞茎繁育一年一收,种子繁育五年才能收。但有时长期无性繁育易引起品种退化,如地黄、山药等,须注意随时去杂、去劣,适时倒栽,防止退化。天麻的长期无性繁育,品种退化严重,用天麻有性繁育(树叶菌床法),生活力提高,既解决了品种退化问题,又解决了种源缺乏的问题,产量和质量并增。

三、组织培养

中草药的组织培养就是把分离出来的中草药材组织(如根、茎、叶的段、片、块等)放入含有一种合成培养基的瓶中,于无菌操作条件下使之生长或发育,它利用药用植物体细胞的再生能力,可培育出保持原品种的固有性状和特性的植株。是现代最先进的中草药快速繁育技术,在中草药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种植中,常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无病毒植株育种和生产无公害的绿色中草药。

编辑推荐

中草药大全之催肥


养牛:(1)薏苡仁、黄精各60克,沙参50克,研末掺入饲料中喂服,每日1剂,连喂5天~7天。(2)首乌、鸡血藤各250克,当归60克,猪骨适量,煮汤,连服3剂~5剂。养猪:(1)山楂、苍术、陈皮、槟榔、神曲各10克,麦芽20克。川芎、甘草各6克,木通8克,混合粉碎后,与少量饲料混合,在早晨饲喂前让猪吃完。每周1次,适用于35公斤左右的猪。(2)首乌、枳壳、贯众三味药等量,混合研末,体重50公斤的猪每天喂8克~20克,每天早上将药粉掺到饲料中喂服,连喂14天,停药2天再喂,30天即可出栏。(3)首乌、土黄芪、麦芽(或神曲)各20%,丹皮10%,柏仁(或酸枣仁)20%,食盐10%,共研细末,50公斤以上的育肥猪,早晚各添加15克~25克。养鸡:(1)姜粉24克,肉桂50克,肥草、硫酸亚铁各9克,八角8克,共研细末,每只鸡每次喂服0.5克~1克,每天用1次。本方冬季使用更适宜。(2)肉桂粉50%,干姜粉20%,甘草粉9%,大葱粉7%,黄豆粉6%(炒),硫酸亚铁8%,充分混合后拌入料中,并加水拌匀,每只鸡每天喂1克~1.5克。隔天喂1次,15天后增重明显,平均每天可增重25克~50克。

中草药栽培的特点


(一)中草药种类繁多;种植技术复杂

1.种类繁多中医中药是我国的一大优势,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中草药,共有12772种,其中植物来源11118种,动物来源的1574种,矿物来源80种。全国普查结果表明,已鉴定的可供药用的植物有9000多种,其中常用的500多种,而需求量大,主要依靠栽培的约有250种,随着国内外对中草药需求量增大,原有品种的扩大栽培及野生中草药变为家栽是必然趋势。

2.生态条件不同种植技术各异

(1)干湿如麻黄、甘草、黄芪等药用植物分布于干燥地区;泽泻、菖蒲、莲则喜欢低湿地。

(2)光照莨菪、北沙参、地黄等为阳性植物,人参、西洋参、细辛、黄连、三七等则喜荫蔽,栽培时应搭设荫棚或利用自然荫蔽条件。一般情况下幼苗较成年植株需要更多的荫蔽,故随着植株长大,荫蔽度应逐渐调小。

(3)温度如砂仁喜高温高湿的气候,花期要求气温在22~25℃以上,若低于20℃则花朵不开放,干枯不能授粉,花期气温低,昆虫活动少,结实率也低,故砂仁选地应选冬季最低温度不低于0℃,春季(3~5月)气温不低于22~25℃的地方。人参种子不经过15~20℃以上高温和0~5℃低温种子不发芽。

(4)坡向如广东种植砂仁多选择30以下三面环山,一面空旷,坡向东南的缓坡地,修成梯田,保持水土,这种条件下砂仁开花多,传粉昆虫多,结实率高。

(5)海拔高度当归原产高寒山区,其生长发育对气候有严格要求,甘肃岷县产区都选海拔2400米以上的山地育苗,云南丽江一带则选海拔2800~3200米的山地育苗,海拔低处育苗气温偏高,幼苗生长不好。当归在生长的第二年比第一年需较高的温度和充足的阳光,甘肃选海拔2000米以上的平川,云南选海拔2600~2800米的缓坡地栽培,产量和质量较高,往低海拔处引种时产量降低,质量也差,抽薹增多,海拔更低时夏季死亡。可见生态环境是否适宜对中草药非常重要。

3.药用部位与种植技术由于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不同,栽培技术也不一样。党参、黄芪、山药等根及根茎类药材,栽培时常需选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并要求深耕。为了获得根或根状茎的丰产,必须首先长好地上部分,有充足的叶面积,适当施用磷钾肥,摘花疏果,秋季根或根状茎膨大时期适当供给水分,并在根际培土。而栽培洋地黄、颠茄、穿心莲等叶类和全草类药材时,应多施氮肥,适当配合磷钾肥。合理密植,适时采收对产品产量和含量的影响较大。分期采收常能提高质量。而花、果实类药材如辛夷、金银花、山茱萸等,一般要求多施磷钾肥,注意修剪整形。有的品种如砂仁采用人工授粉能大幅度提高产量。

4.繁殖方法的多样性药用植物的繁殖方法也多种多样。约有35%的药用植物采用无性繁殖,如分根、分株或用鳞茎、块根、珠芽等繁殖,无性繁殖比用种子繁殖生长快,产量高,生长年限短并能保持母本优良性状,故多采用。但有时长期无性繁殖易引起退化,如地黄、山药等,须注意随时去杂、去劣,适时倒栽,防止退化。

(二)产量与质量并重中草药种植除要求一定产量外,更应重视质量。有效成分的高低是质量优劣的主要指标,因为有效成分是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而有效成分又受植物种类或品种、栽培技术、栽种年限、采收部位、采收期、加工方法及贮藏条件等的影响。因此,在中草药种植的全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应按技术规程进行,不能疏忽。

(三)重视中草药的道地性中草药在长期的生存竞争及双向选择过程中,与产地生态环境建立了相互适应的紧密联系,如果新引种地区的生态环境与原产地基本相似,植物能很快适应,生长发育正常,反之若差异悬殊则会使品质受到影响。例如金银花(分析所用材料为灰毛忍冬)在不同产地其有效成分绿原酸含量差异极显著。山东平邑所产为5.66%,河南新密市为5.18%,山西太谷为3.88%,重庆为2.2%,云南大理为1.81%。又如不同产地的芍药,不但化学成分种类不同,而且有效成分含量也有差异。宝鸡、兰州、四川垫江所产芍药含芍药甙C,而山东曹县、安徽毫县、浙江东阳所产则不含芍药甙C,各地所产芍药其有效成分均随纬度的降低而下降。所以,发展药材应以地道产区为主,选择与地道产区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发展为好。

中草药植物如何施肥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药材需求量的日趋增加,许多草药都进入了人工栽培行列。但由于中草药的营养规律与特点较为突出,人们对其施肥技术的研究又很少,使得目前在中草药施肥上存在两种偏向,一种认为野生型中草药不需要施肥,尤其不能施化肥,最多施点有机肥。第二种是搬用大田作物的施肥方法,一味大水大肥地催产量,而不针对中草药的特点进行科学施肥。这两种情况对人工栽培中草药的药材产出和提高药效都是不利的。河北和河南部分地区的调查表明,当地在中草药施肥管理中,主要是以有机肥当家,凭经验施肥,在施肥决策上还不能运用测土施肥和药用植物营养诊断等先进技术。

一般在施肥方法上,重施底肥不施追肥。大部分底肥在秋季使用,也有少部分在春季用,基肥是有机肥,追肥用腐熟的有机肥,如饼肥(豆饼、芝麻饼)和人粪尿等。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中草药的施肥目标,不仅要考虑如何提高药材产量,同时应注重提高中草药的药效。至于如何将平衡施肥的原理用于中草药的施肥,首先要看到中草药的植物种类繁多,对于不同药用器官的中草药来说,为了获得较高的药材量和足够的药效,必须针对药用器官特性在施肥上有所区别。

中草药施肥要在有机肥的基础上施用适量的化肥,二者的配合施用才有助于产出和药效的综合提高。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单独多用有机肥也不完全适合于各种药材植物,如人粪尿用在人参和西洋参上容易抑制须根的发育;在黄芪上全部施有机肥的效果不如施专用复合肥的效果好。

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化肥的施用原则为:谨慎施用化学氮肥,重视配施化学磷钾肥,巧施中微量元素肥料。例如,以花和果为药用器官的中草药植物,要注重配施磷钾肥;以根和鳞茎为药用器官的中草药植物,要特别注意钾肥的施用。对于各种中草药植物的施肥来说,化学氮肥的使用都要特别谨慎,过量施氮会导致药性降低或者徒长与烂根。由于中草药植物既要获取适量的药材又要有较高的药效,根据近代药物化学的研究表明,起药物作用的有效成分大部分都是一些体内次生代谢产物,为了这些成分的产出和作用效果,在施肥供应上不仅要保证大量元素,还需要微量元素的参与。但很少量的微量元素肥料(一般用量在每亩4两至两公斤之间,因不同元素而异)通过土壤使用时,必先和大量有机肥掺混后才可施得均匀。当微量元素肥料直接喷施时,一定要把握肥液的适当浓度和使用次数,这样才有预期的效果。

中草药种植的历史


我国种植中草药历史悠久,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早在2600年前,《诗经》即载有枣、桃、梅的栽培,既供果用,又可入药。至2000年前的汉武帝时期,药材生产已初具规模,在长安建立了引种园。张骞出使西域,引种红花、安石榴、胡桃、大蒜等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到内地栽种,丰富了中草药种类。公元6世纪40年代,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中,曾记述了地黄、红花、吴茱萸、姜、栀子、桑、胡麻、莲等多种药用植物栽培法。到公元581-618年的隋代,在太医署下专设主药、药园师等职,掌管种药。在隋书中还有《种植药法》、《种神草》等专著。至唐、宋时代,中草药栽培技术有了空前的发展,唐代《千金翼方》中记载了百合、大蒜等药用植物的种植法。宋代,韩彦直在《橘录》一书中记述了橘类、枇杷、通脱木、黄精等数十种中草药种植法。明代李时珍在其医药巨著《本草纲目》中记述了180多种中草药种植法。有关本草学和农学的名著还有明代王象晋的《群芳谱》,清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陈扶摇的《花镜》,吴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等对多种药用植物栽培均有论述,至今仍有参考价值。据统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引种栽培的药用植物有200余种,可以说今天的主栽品种多数是我们的祖先打下的基础。古代的著作为我们今天的栽培技术提供了宝贵的科学资料。

中草药营养繁殖


(一)营养繁殖的意义营养繁殖在药用植物栽培中占有重要地位,有些中草药收种子非常困难或不结种子,如雅连、川芎等,生产上一直用无性繁殖。另一些虽然结籽,但种子发芽困难或植株生长慢年限长或产量低,如贝母用鳞茎繁殖一年一收,种子繁殖5年才能收。又如地黄、玄参等均用无性繁殖,只是选育良种时才用有性繁殖。无性繁殖有许多优点,如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和杂交种的杂种优势。

(二)营养繁殖的类别

1.分株繁殖又叫分割繁殖,有分离和切割的含意。分离是营养器官自然脱离母体而单独生长形成新的个体。如鳞茎与球茎的繁殖。切割与分离不同的地方是,母体的营养器官供作繁殖材料时,大多是籍人力方能与母体分开。分株繁殖法有以下五种:

(1)鳞(球)茎繁殖鳞茎如贝母、百合,球茎如半夏、蕃红花等。在其地下茎周围长出许多小的鳞(球)茎,可作繁殖材料。

(2)块茎(根)繁殖地黄、山药(块根)何首乌(块茎)等按芽和芽眼位置切割成若干小块,每一小块必须保留一定表皮面积和肉质部分。

(3)根状茎繁殖款冬、薄荷、甘草等,其横走的根状茎可按一定长度或节数分割为若干小段,每段有3~5个节,做为繁殖材料。

(4)分根繁殖芍药、牡丹、玄参等多年生宿根草(木)本植物,植株地下部枯死后萌芽前将宿根挖出,分成若干小块作为种栽。

(5)珠芽繁殖百合、半夏、小根蒜(薤白)的叶腋或花序上长的珠芽相当于种子取下播种即可。

分株繁殖时间以休眠期到出苗前为好,新切割的繁殖材料以晾1~2天待伤口稍干或拌草木灰后种植为好,可加强伤口愈合,减少腐烂。栽时土壤要适当踩紧,土壤干旱及时浇水。

2.压条繁殖压条繁殖是将植物的枝条压入土中,生根后与母株分离,而形成新生个体的繁殖方法。

压条时间视植物的种类和气候条件而定。一般落叶植物多在秋季压条。这时枝条的营养物质积累较丰富,能充分满足生根的需要,长出的新个体也健壮。压条前,在欲使生根的部位进行环状剥皮,绞缢等,以中断来自叶和枝条上的有机物向下输导,使之聚结在伤口上部附近,有利生根。常绿植物一般宜在霉雨时期进行,此时压条易生根,但需注意不宜切破树皮,以免树液流出,有碍植物生长。常用的压条方法有:

(1)普通压条法如金银花、连翘、辛夷等,从母株上选择靠近地面枝条的适当部位进行环割,然后将其割伤处弯曲压入土中,并用树叉钉桩加以固定,枝梢露出地面,生根后剪下移栽即成。

(2)空中压条法如酸橙、佛手、山茱萸等在母株上选1~2年生枝条,在准备触土的部位刻伤或环割用牛粪或松软细碎肥土与苔藓混后缚裹于枝条环割处,外用塑料薄膜包扎,下口捆紧,上口稍松或用从中部剖开的竹筒套住,其内充肥沃细土,注意浇水保湿

3.扦插繁殖直接从母株割取营养器官,如根、茎、叶进行扦插,生根成活后就成为独立的新个体。

容易发根的植物,用扦插繁殖最经济简便,因而被广泛采用。插条繁殖的最大优点是可以保持母体的本性。

(1)影响插条生根的内外因素:

①内因一是决定于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品种。不同种类,不同品种,同一植株的不同部位,根的再生能力均不相同。如菊花、无花果、连翘等枝插最易发根;柑橘、藿香等次之;山楂、大枣根插易发枝,而枝插则不易生根。二是插条的年龄。一般枝龄较小,其分生组织生活力旺盛,扦插后易生根。三是插条的贮藏物质:插条中淀粉、可溶性糖类、含氮有机物、硼元素及生长素等均有利于发根。四是母株年龄:幼年母株较老年母株的枝条易发根。五是插条叶面积:叶片多,叶面积大有利光合作用,因而有利于生根,但叶片太多蒸腾失水过多会起反作用。

②外因主要有水分、湿度、氧气、光照、土壤,而最关键的因素是水分和温度。为了使插穗尽快生根成活,需要一个空气湿度大、土壤湿度适中,空气温度稍低,而土壤温度较高的环境条件,20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在弥雾下带叶扦插技术,创造了一个最适宜插穗生根的环境条件,在弥雾条件下嫩枝扦插和大叶面积插穗生根良好,成苗也快。

我们可以根据内、外因素对插条生根的影响采取适当措施促成生根。

(2)扦插时期扦插时期因植物种类而异。草本植物的适应性较大,扦插时间要求不严格,凡温暖季节或地区,都可进行;有温室温床的设备,四季都可以扦插。

木本植物应选择树枝含养分较多的时期扦插。当落叶树开始落叶或经过几次霜以后进入休眠期,树液流动减慢,树枝积累的养分多,容易产生愈合组织,生根较快,通常在此时将树枝进行贮藏或直接插入苗床。由于地理气候的影响,各地扦插期也不相同。例如北方冬季地冻,气候干燥不能扦插,将插条贮藏至来年春季4~5月温暖时扦插较为安全。

一般常绿植物发根较落叶植物需要较高的温度,故常绿植物宜在6、7月的雨季扦插。我国古书中有插条时令的记载,以春季清明、谷雨(4月份),气温14~15℃和秋季白露、秋分(9、10月),气温18~23℃为宜。

(3)扦插方法依扦插的材料可分为:①根插法,山楂、大枣、大戟等可用根作插条。②叶插法,如落地生根、秋海棠植物可用。③枝插法,根据插条的成熟度及木质化程度又分为:硬枝扦插(如木槿、木瓜、银杏等),软枝扦插(如菊花、藿香等)。生产上应用最多的是枝插法。

其方法是将插条剪成15~20厘米长的小段,每一段应有2~4个芽,剪时应注意插条下段紧靠芽的下边剪(容易发根)上段离第一个芽上端1厘米处剪,以免上芽枯萎。常绿植物的插条应剪去叶片或只留顶端1~2片半叶,要边剪边插,在已备好的插床上按16~30厘米的行距开横沟,将插条按6~18厘米的株距斜靠沟壁,埋土深浅要依插条对象种类而定。休眠期或成熟枝条约12~20厘米深,软枝插条约2.5~7厘米深就够了,覆土按紧,使插条与土密接,然后用喷壶浇水。经常保持湿润以利生根,常绿植物和嫩枝插条应搭棚遮荫。

4.嫁接繁殖将一株植物上的枝条或芽(接穗或接芽)接到另一株带有根系的植物(砧木)上,使它们愈合生长在一起而成为一个新个体。这种繁殖方法称为嫁接繁殖。如香橼、佛手接在柑橘上,猪牙皂接在皂角上,山楂接在山里红上等。嫁接不仅能加速植物的生长发育,保持植物品种的优良性状,增强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而且,还能选育新品种,加速优良品种的繁殖。

植物嫁接能够成活,主要是接穗和砧木双方的形成层和薄壁细胞进行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使接穗和砧木彼此愈合生长在一起。其过程是当接穗嫁接到砧木上时,两者伤口表面受伤细胞形成一层薄膜,覆盖着伤口,以遮断水分蒸发;以后,薄膜下的受伤细胞受削伤刺激分泌愈伤激素,刺激原生质生长,使形成层和薄壁细胞组织旺盛分裂,生长柔组织细胞,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不断增长,填满接穗和砧木间缝隙后,表面薄膜逐渐消失,接穗和砧木的新生柔组织细胞相互交错愈合,输导组织连接完成,愈合成为新个体。

嫁接成活还与接穗和砧木间的亲和力有关。亲和力是指接穗和砧木嫁接后愈合生长的能力。亲和力与接穗、砧木的亲缘远近有直接关系,近缘植物(如酸枣与大枣、山里红与山楂)嫁接的,彼此供应的营养比较适合相互的需要,容易被对方接受,一般容易成活。反之,远缘植物(如杜仲与酸橙、桃与厚朴)由于彼此的新陈代谢类型差异较大,嫁接后一般难以成活。所以,嫁接时接穗和砧木的配置要选择近缘植物。一般来说,种间嫁接容易成活,属间嫁接比较困难,科间嫁接就更困难了。

由于形成层和薄壁细胞是嫁接愈合的主要部位,因而接穗和砧木两者的形成层的紧密结合是嫁接成活的关键。所以,接穗的削面要平滑,斜度和长度要适当,接穗插进砧木时要使两者形成层对准。药用植物嫁接繁殖还应特别注意有效成分的变化。

常用的嫁接方法,主要有枝接和芽接两类。简述如下:

(1)枝接法用一定长短的一年生枝条为接穗。根据嫁接的形式又可分劈接、舌接、合接、靠接、桥接等。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劈接法,多在早春树木开始萌动而尚未发芽前进行。先选取砧木,以横径2~3厘米为宜,在离地面2~3厘米或平地面处,将砧木横切,选皮厚纹理顺的部位劈深3厘米左右,然后,取长5~6厘米带有2~3个芽的接穗,在其下方两侧削成一平滑的楔形斜面,轻轻插入砧木劈口,使接穗和砧木双方的形成层对准,立即用塑料薄膜扎紧,用石蜡或黄泥浆封好接口,再行培土。

(2)芽接法芽接是在接穗上削取一个芽片,嫁接于砧木上,成活后由芽萌发形成植株。芽接法因接芽形状不同又可分芽片接、环状芽接和芽眼接等几种方法,目前应用最广的是芽片接。在夏末秋初(7~8月),选直径粗0.5厘米以上的砧木,在离地面2~3厘米处,用芽接刀在树皮上以纵横各切一刀,切成T字形切口,深达木质部,长约1~1.2厘米,并用刀柄轻轻将皮层与木质部分离。随即在接穗枝条上用利刀削取盾形带有小片木质部的芽,由上而下将芽片嵌插入砧木的切口中,使芽片和砧木皮层紧接,用塑料膜条缚扎。

(1)影响插条生根的内外因素:

①内因一是决定于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品种。不同种类,不同品种,同一植株的不同部位,根的再生能力均不相同。如菊花、无花果、连翘等枝插最易发根;柑橘、藿香等次之;山楂、大枣根插易发枝,而枝插则不易生根。二是插条的年龄。一般枝龄较小,其分生组织生活力旺盛,扦插后易生根。三是插条的贮藏物质:插条中淀粉、可溶性糖类、含氮有机物、硼元素及生长素等均有利于发根。四是母株年龄:幼年母株较老年母株的枝条易发根。五是插条叶面积:叶片多,叶面积大有利光合作用,因而有利于生根,但叶片太多蒸腾失水过多会起反作用。

接芽后7~10天,轻触芽下叶柄,如叶柄脱落,芽片皮色鲜绿说明已经生成。叶柄脱落是因为砧木和接穗之间形成了愈伤组织以及叶柄下产生离层的缘故。反之,叶柄不落,芽片表皮呈褐色皱缩状,说明未接活,应重接。接芽成活后15~20天,应解除绑扎物,接芽萌发抽枝后,可在接处上方将砧木枝条剪除。

中草药种植的发展概况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中医药的发展,各省。直辖市都有药材公司领导和组织各地药材生产和科研工作。吉林、北京、四川、浙江、广西、云南、海南等地先后成立了代表不同气候类型的中草药引种栽培研究机构及基地,许多研究所设有栽培研究室。吉林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西北大学、四川省中药学校(峨嵋)开设药材专业,培养了大批专业科技人才。在调查总结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各地先后出版了《种药材生产技术》、《药用植物栽培技术》、《中国药用植物栽培学》等书籍不下几十种,这些出版物对中药材的科研、生产均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在改进栽培技术方面,如四川省中药研究所调查并总结出了提高石柱黄连产量的六条栽培技术。江苏省昆山县根据南京药学院研究结果,将薏苡由旱生改为湿生,使产量由每667平米产40千克,增加到30O千克。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由于掌握了天麻与密环菌及其他共生菌关系,天麻大面积人工种植成功,解决了天麻供不应求的问题。人参和西洋参最适宜用森林腐殖质土栽培,由于农田栽培人参和西洋参获得成功,解决了参业发展与林业发展的矛盾。对皮类、树脂类药材的研究近年来也有很大的进展,如杜仲的环状剥皮取代了砍树剥皮,广东进行了天竺黄形成原因及人工栽培天竺黄的研究,使产量提高4~5倍。

在良种选育方面,江苏省海门县用薄荷的两个品系杂交育

成了精油含量高达85%的高产品种海香1号。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用新状元和武涉1号杂交。小黑英和大青英杂交分别育成了地黄高产新品种北京1号和北京2号。用野生药用齿瓣元胡与正品浙江元胡杂交,育成了综合齿瓣元胡块茎大、生长旺盛,家栽浙江元胡有效成分含量高、繁殖快的杂交元朝新品种杂交9号。该品种适宜北方栽种,比引种浙江元胡产量高50%,填补了北方无栽培元胡良种的空白。用系统育种法,经20年努力,与吉林省集安一参场协作,育成了高产优质的人参新品种边条1号。吉林左家特产研究所育成了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的黄果人参新品种。浙江鄞县农业局、杭州药物所分别育成了能增产10%左右的浙贝新品种梅园1号、新岭1号。宁夏农业科学院育成了果大质优的构杞新品种宁杞1号。四川省中药研究所有成了高产的附子、薏苡等新品种,全国各地育成的4倍体药材新品种有牛膝、党参、板蓝根、薄荷、大蒜、丹参等。

野生药材先后引为家种的有天麻、黄芩、细辛、甘草、五味子、桔梗、半夏、百合、何首乌、山茱萸、栀子、绞股蓝、石斛、防风、龙胆、肉苁蓉、知母、冬虫夏草、猪苓、川贝母、紫草、柴胡、天门冬、薤白等。

新中国成立50年来,对治疗严重疾病的一些新药材进行了野生变家栽的驯化工作,加抗癌药材喜树、美登木、长春花等;治疗心血管病药材月见草、黄草、毒毛旋花、小叶洋地黄等;抗衰老药材小蔓长春花、白首乌;对肺脓疡有特效的金养麦;对疟疾的治疗有特效的青蒿等。

从国外引种名贵药材方面也作了大量工作,已引种成功的有颠茄、洋地黄、蛔蒿、番红花、水飞蓟、西洋参等。特别是很多南药如金鸡纳、白豆蔻、丁香、马钱、安息香、古柯、儿茶、番泻叶、胖大海、澳洲茄、印度罗芙木等,这些药材过去依赖进口,不能满足需要,现在很多已引种成功,逐步做到自给。

总之,我国中草药栽培无论是品种数量,还是种植规模均处在世界领先地位。在引种驯化、种植技术、品种选育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许多新成果,为人民的医疗保健。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既为实现我国中医药产业现代化打下了基础,也是对祖国和世界医药学的贡献。

《中草药繁育3种方法》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多肉植物繁育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