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栽培养护技术设施。

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北京晚蜜桃的高效栽培技术》,希望您喜欢!

北京晚蜜桃属特晚熟桃优良品种,平均单果重260~300克,大果重500克。果实圆形,果面1/2以上着深紫红色,甜香,肉有韧性,耐贮运,品质极佳。丰产性强,适应性广,在丘陵、山地栽植,生长结果也良好。北京地区9月下旬至10月初果实成熟,正值仲秋、国庆,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现将该品种优质高效丰产栽培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1、选址建园

北京晚蜜桃适应性强,在一般土壤上均可栽培,但须排水良好,避开低洼积涝地带。

2、选择壮苗栽植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选择根系发育良好,接口愈合牢固,嫁接口以上5厘米处直径1厘米左右,无病虫害的壮苗。定植前深翻改土,挖深、宽各1米的定植沟,每667米2施优质农家肥3000公斤,杨康微生物有机肥800公斤。株行距2米5米,2米4米均可,667米2栽66~84株,南北行向。定植后灌足水,沉实,并在树盘上盖1米宽的薄膜。随后在50~60厘米高处定干,剪口下20厘米的整形带应有5~6个饱满芽。定干后套上枝条保护袋。

3、土肥水管理

北京晚蜜桃自花结实率高,坐果率高,要结合果园生草技术加强土肥水管理。幼树期深翻扩穴,封冻前,每年或隔年以定植穴为中心,沿树冠投影向外深翻。深度为40~60厘米。深翻结合每年秋季施基肥,1~2年生树施肥量较少,从定植第3年开始,施肥量逐年增加,进入果期后,施肥量基本保持稳定。盛果期树每年每株施农家肥30公斤、杨康微生物有机肥30公斤。

从苗木定植当年或次年,在行间或全园撒播草种,进行果园生草。果园专用草具有固氮、多年生、浅根系、植株矮、产草量高、改良土壤快、覆盖力强、抑制杂草生长、耐草耐阴、耐践踏作用,能有效提高北京晚蜜桃的商品性。

桃树萌芽前,开花后和硬核开始期各灌水1次。果实成熟前2~3周,遇干旱可少量灌水1次,入冬前浇封冻水。

4、整形修剪

树形宜采用Y型,整形方法为:栽后在苗高50~60厘米处定干,新梢长30~40厘米时,选留2个生长健壮,方位适宜的新梢作为主枝,主枝角度以45为宜,主枝上不培养侧枝,直接着生结果枝组。进入盛果期后,树高约2.5~3米树篱宽2米左右,株间基本交接,修剪上应适度控制伸向株间的大型结果枝组。进入盛果期后,修剪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营养生长与结果的关系,控制结果部位外移。夏季采用拉技方法将主枝前端角度开张至70左右,疏除过密和衰弱的新梢,内膛有空间的旺枝留1~2个副梢短截,对旺枝进行摘心,扭梢处理1~2次。冬季修剪适当短截延长枝,保证树体旺盛的营养生长,疏除背上枝密生枝、交叉枝。长果枝留7~9节,中果枝留5~7节短截。结果枝组以中庸结果枝带头,单轴延伸,疏除其上的旺枝,短截弱枝。结果枝组的更新采用双枝更新或单枝更新均可。每年根据枝量疏除树冠徒长枝、过密枝及衰弱结果枝组等。

5、花果管理

北京晚蜜桃成花容易,自花结实率高,为提高果品质量,保证连年稳产、丰产,须进行人工疏花疏果。疏花疏果宜采用先轻后重,分步进行的方法,疏花在蕾期和花期进行,疏除病弱花序和密挤花序。结果枝中上部花序仅保留单果。疏果在花后2周进行,疏除并生果、畸形果、小果及基部果等,留果间距在20厘米左右,叶果比不低于50:1。

6、病虫害防治

北京晚蜜桃对病虫害的抗性较强,按常规方法进行综合防治即可,萌芽前喷布5度的石硫合剂,生长发育期喷布千虫克等生物农药,防治蚜虫、桃潜叶蛾和叶螨等虫害,喷布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防治各种菌害。采收前1个月,不再喷药。

精选阅读

晚茬冬瓜栽培技术


冬瓜不宜在同一块土地连续种植,也不宜在低洼地种植。应选择比较肥沃和中性的土壤栽培。晚冬瓜一般在6-7月播种,亩用种量200克左右。

【田块选择】

冬瓜不宜在同一块土地连续种植,也不宜在低洼地种植。应选择比较肥沃和中性的土壤栽培。晚冬瓜一般在6-7月播种,亩用种量200克左右。

【适龄移栽】

当冬瓜苗龄达到30天,长出二叶一心时,选择根系发达、茎粗节短、叶厚色浓、无损伤的壮苗移栽。一般只留主蔓的亩栽800-900株,两蔓栽培的亩栽400-500株。

【合理追肥】

晚冬瓜的追肥原则是前轻淡,中重浓,后期补。秧苗活棵后追一次20%人粪尿100公斤左右,当瓜长到4-5公斤时,穴追施人粪尿4-5公斤或尿素0.1公斤;当瓜长到15-20公斤时,穴追人粪尿5-6公斤或尿素0.2公斤。以后若叶色变淡缺肥,可再每穴施2-3公斤人粪尿。当瓜蔓长到1米长时中耕一次。

【整枝留蔓】

整枝是提高产量,保证瓜大小一致的有效措施。一般留主蔓栽培的,在长到20-24片叶时,开始留瓜,以前的瓜要全部去掉;留两蔓栽培的,主蔓留瓜位置同前,侧蔓留瓜不能少于10片叶,幼瓜以前的分枝全部剪掉,以利养分集中供给幼瓜生长,坐瓜后要及时垫瓜,且以直立垫瓜为佳。

【辅助授粉】

人工辅助授粉可提高坐果率。选择上午刚开放的雄花去掉花冠,将花药往雌花柱头上轻轻涂抹一下即可。

【防治病虫】

晚冬瓜发生的主要病虫有猝倒病、枯萎病、疫病及蚜虫、蛴螬。防猝倒病可用75%百菌清1000倍液或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防枯萎病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900倍液防治;防疫病可用75%百菌清600倍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叶片或灌根,每株灌0.3-0.5升,10天左右灌一次,连防2-3次效果好;防蚜虫55用40%乐果800-1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防治蛴螬可用50%辛硫磷1000倍液或1000倍液敌百虫灌根。

板蓝根的高效栽培技术


板蓝根原植物为菘蓝,为十字花科大青属二年生草本植物。主产河北安国、江苏、安徽、陕西等省。菘蓝以根和叶入药,其根叫板蓝根,叶叫大青叶。药理实验证明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根及叶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功能。主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传染肝炎及咽喉肿痛等症。一般情况下,板蓝根收购价格为3-5元/公斤。

一、生长习性。菘蓝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酸碱度要求并不严,pH值6.5-8的土壤都能适应。其根深长,喜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土壤粘重及地势低洼易积水之地不宜种植。菘蓝为越年生、长日照植物,按自然生长规律,秋季种子萌发出苗后是营养生长阶段。露地越冬经过春化阶段,于翌年早春抽茎、开花、结实而枯死。生产上为利用植株的根和叶片,要延长营养生长时间,因而多于春季或麦茬播种,秋季或冬初收根,其间还可收获1-3次叶片。

二、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宜选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种植。播种前一般先深翻地20-30厘米,施入堆肥或厩肥2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或草木灰100公斤,翻入土中作基肥,然后打碎土块,耙平,作高畦以利排水,畦宽1.2-1.5厘米、高约20厘米。

2、繁殖方法。采用种子繁殖。气温稳定在15℃以上后播种。常用宽行条播,行距25-30厘米。每亩用种量2-3公斤。播后7-10天出苗。江苏也有在麦收后进行夏播的。

3、田间管理。及时进行中耕除草,结合中耕除草追施1次人畜粪水,每亩1500-2000公斤。每次采叶后追施1次人畜粪水,每亩2000公斤、硫酸铵5-7公斤。若不采叶,可少追肥。同时按株距7-10厘米定苗,多雨地区与季节,畦间沟加深,以利及时排水防烂根。如遇伏天干旱天气,可在早晚灌水。

4、病虫害防治。主要病虫害有霜霉病、白锈病和菜粉蝶。霜霉病用40%乙磷铝200-300倍液喷雾,隔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白锈病用1:1:120波尔多液防治。菜粉蝶5月起以幼虫危害叶片,尤以6月上旬到7月下旬危害最重,要注意防治。

三、采收与加工。春播留种是在收割最后一次叶片后,不挖根,待长新叶越冬;秋播留种是在8月底至9月初播种,出苗后不收叶,露地越冬。以上两种方法均在翌年5-6月收籽。春播菘蓝地上部生长正常,每年可收割大青叶2-3次,第一次在6月中旬,第二次在8月下旬前后,伏天高温季节不能收割大青叶,以免引起成片死亡。采挖板蓝根应在晴天进行,以防把根弄断。晒至全干,打包或装麻袋贮藏。以根长直、粗壮、坚实粉性足者为佳。

半夏高效栽培技术


半夏,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为常用中药材。以干燥块茎入药,主治咳嗽、气喘痰多、反胃呕吐等病、近年发现半夏蛋白有抗早孕和抗肿瘤作用等、是多年来紧缺的中草药材之一。甘肃省西和县是半夏的适宜种植区,所产半夏色白、淀粉高、形状好,深受用户欢迎,称之为西半夏。西和县半夏野生栽培变人工种植成功后,种植半夏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增加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然而,长期依赖采挖野生半夏作种,致使野生资源濒临枯竭,种价居高不下,病害逐年加重,成本剧增,效益下降,种植面积锐减。

甘肃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针对西半夏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从高效栽培技术、病害防治、西半夏人工繁殖种茎三个方面,开展试验研究,先后设置各种试验13项,取得了预期效果。

一、半夏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试验表明,半夏播种期冬春适宜,产量相近;播种深度对产量影响极大。适当浅播能增产50%左右,地膜覆盖,较露地早出苗20天,亩产鲜块茎535公斤,较露地增产82.3公斤,净增产值478.2元;出苗前用塑料小拱棚栽培,提前出苗15天,亩产鲜块茎1083公斤,较露地增产202.1公斤,每亩净增产值1482元;出苗后(6月12日)用60~65%遮阳网遮盖,亩增产25.3%,出苗后覆盖秸秆,较对照亩增产15.5%。种植密度对半夏产量和种植效益有直接的影响。

西半夏高产高效优化栽培模式是:在中等以上肥力,亩施纯氮6.4~7.7公斤,氧化磷6公斤,氧化钾6公斤,每亩播种量(直径0.8~1.2厘米)200~250公斤,每平方米252~295粒。生育期每亩叶柄数达到50~55万个。经生产示范验证,平均亩产490.4公斤,较对照平均亩产450公斤增产40.4公斤。

半夏高效栽培技术

二、病害防治

半夏的病害主要有块茎腐烂病、炭疽病和轮纹病。块茎腐烂是由病虫复合侵染造成的,用杜邦福星和混配3号(杀菌剂和杀虫剂),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发病高峰期防效为58~49%。半夏土传病害的防治措施:1、耕作倒茬,间隔5年以上再种;2、在无病区建立繁种基地;3、喷施锰肥,加强管理;4、土壤处理,用甲基异柳磷1公斤拌成毒土或对水25公斤,均匀喷洒于地面,整地时翻入土中;5、药剂闷种,用杜邦福星6000倍液闷种10小时后晾干播种;6、叶面喷洒,在临近发病期(5月底或6月初),用代森锰锌400倍液叶面喷洒,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3~4次。

三、半夏人工繁种的适宜区域和种茎标准

半夏主要以种子、珠芽、块茎为繁殖材料。种子繁殖可以克服长期无性繁殖造成的种性退化;组培快繁,有利于半夏品种的提纯选优,有重要的使用价值,一年可扩大繁殖5次,在生根培养基中附加入参粉、贝母粉有利于生根,移栽成活率高。生产上采用块茎、珠芽繁种,通过苗前盖膜、覆盖秸秆以及出苗后用遮阳网遮盖,平均每株形成株芽3.7~4.1个,较露地繁殖提高27.6~41.1%;自生苗繁殖,半夏采收后种玉米,使遗漏在地里的半夏块茎、珠芽重新发芽出苗,每亩可采挖40~50公斤。

异地繁种与野生种产量相近,人工繁种完全可以代替野生种。异地繁殖原种,就地繁殖生产种比较经济合理。

种径大小直接影响半夏产量和种植效益,直径0.8~1.2厘米的中粒种净产量最高,故半夏种径标准确定为0.8~1.2厘米。

四、半夏种茎人工繁殖

半夏是天然异花授粉作物。人工繁殖提纯选优,实行原种――生产种两级繁育。原种采用种子繁殖,建立实生苗原种田,利用组培技术提纯扩大繁殖。生产中采用珠芽、块茎繁殖。

香椿高效栽培技术


香椿又名香椿芽、香椿、香桩头、大红椿树等,根有二层皮又称椿白皮,原产于中国,分布于长江南北的广泛地区,为楝科,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叶呈偶数羽状复叶,圆锥花序,两性花白色,果实是椭圆形蒴果,翅状种子,种子可以繁殖。树体高大,除供椿芽食用外,也是园林绿化的优选树种。椿芽营养丰富,并具有食疗作用,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痢疾等。香椿是高大的乔木树木,原产中国。人们食用香椿久已成习,汉代就遍布大江南北。

香椿繁殖技术

有种子育苗、茎杆扦插、根扦插及根蘖繁殖。

1、种子育苗。香椿种子小,种皮坚硬,又带膜质长翅,直播不易吸水,发芽困难,为获得出苗整齐,播种前需进行种子催芽处理。其方法:

①温水浸种。3月上旬,用30~40℃温水浸种一昼夜,种子吸足水份后,捞出放于蒲包内,放在20~25℃温度下催芽,每日早晚各浇水一次,翻倒均匀,待种子有50%以上露白即可播种。

②催芽。将种子与河沙按1:2的比例混匀,并适当洒入清水,湿度掌握在以手握成团,松手即散为宜。将混好沙的种子,堆放在一起呈馒头状,每日浇少许水,并不时翻倒均匀,待种子有70%露白即可播种。

2、茎杆扦插。秋季落叶后至翌年4~5月,选1~2年生枝条,剪成20cm长的插条,按行株距25×15厘米,插入整好的苗床内,地上露1/3。

3、插根繁殖。移栽定植时,将植株过长的主、侧根剪下,剪成15~20cm小段,在整好的苗床内,按行距25厘米开沟深7厘米左右,将根横栽于沟中,间距10厘米,上面覆土压实,浇水,苗高10厘米时,及时除蘖,并注意中耕除草。

4、根蘖繁殖。香椿的根部具有许多不定芽,在自然环境下,树冠周围常萌发一些幼小树苗,可挖掘出移栽培育新株。但是自然萌蘖有限,可采用人工断根分蘖进行繁殖。其方法:早春解冻后,萌芽前,有树冠外缘,挖50~60厘米的沟,将根末稍切断,用土将沟填好,这样可刺激根先端形成大量蘖苗,萌发新株,翌年即可移栽。

5、苗床准备。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做苗床,施足有机肥4000公斤,撒匀耕翻,整细、平,作畦宽1.2米,深沟高墒。种子播种,按行距20厘米开浅沟5厘米,沟内浇足底水,渗透后,将催好芽的种子,均匀撒播在沟内,每亩用干种1.5~2公斤,覆土2~3厘米,然后畦面覆盖地膜,盖严压实,以便提高地温,提早出苗。

6、苗期管理

①种子播种出苗后,于傍晚立即将地膜揭掉,轻浇水一次,注意保持畦面湿润。

②及时间苗、匀苗,除去过密的及并株苗、弱苗、病苗,保留株距3~5厘米,结合拔除田间杂草,追施磷酸二铵每亩10公斤,浇一次透水,浅松土,注意不要伤根。

③间苗移栽。5月下旬~6月上旬,幼苗4~6片真叶,高8~10厘米时,为改善幼苗的光照及土壤营养条件,需间苗移栽,距按10~15厘米,掌握留强去弱、留壮去细的原则。间苗前1天畦面浇透水,使拔苗尽量少伤根,间出的壮苗按行株距25×15厘米,及时进行移栽到整好的苗床,浇定根水,促使活棵。

④移栽活棵及扦插繁殖成幼株后,及时追施肥水,中耕除草,促进幼苗生长。后期则通过摘心,喷施多效唑或肥水管理等措施,控制株高,调整株形,增加苗木养分贮备,促进形成饱满顶芽。

香椿定植

落叶后至翌年早春萌芽前均能进行栽种。栽种前每亩大田施腐熟有机肥4000公斤,撒匀深翻,作畦宽2~2.5米,按行株距60~70×15~20厘米(矮化密植)栽种,每亩6000~8000株,最高达万株以上。栽后及时浇足定根水,促使活棵。

田间管理

1、肥水

栽种活棵后,及时追施肥水,结合中耕除草,促进苗木迅速生长。

2、病虫防治

香椿的害虫,有香椿毛虫、刺蛾、云斑天牛等,幼虫期可用800倍敌百虫液喷杀,成虫期可用1500倍乐果防治。病害有叶锈病和白粉病,可用500倍粉锈宁防治。冬季清洁田园,减少病虫越冬基数。

3、修剪

每年春季椿芽采收结束后,6月中、下旬~7月上旬,对主干离地面高20厘米处修剪(砍头),促使侧芽萌发成新枝。7月下旬~8月上旬根据新枝条长势的强弱进行打项,长势强的可提前打顶,相反,可推迟打顶,并结合肥水管理,促进形成饱满顶芽。香椿芽生长期短,应吃早、吃鲜、吃嫩,有谚言雨前椿芽嫩如丝,雨后椿芽如木质。采收标准以芽色紫红、芽长10~15厘米为宜。采收时应先采顶芽后采侧芽,若顶芽不采收,则下部侧芽难以生长或生长不良。采芽时应用手齐叶柄基部轻轻摘下,捆成100~200克的小捆,用塑料袋装好封口,防止失水萎蔫,提高上市质量。每年椿芽可采收3~4次,产量400~500公斤。

香椿越冬保护措施

利用塑料大棚保护香椿越冬栽培,秋季落叶后,将移栽过的香椿植株,连根挖出,每50株1捆,根部浇上泥浆,假植于背阴处。其方法:11月中下旬在房屋后面挖深50~60厘米、宽50厘米的沟,将捆扎好的植株,倾斜竖立在沟内,根部用土填平,浇一次透水,以渗透到沟底为度,以后保持湿润,经15天左右的低温,渡过休眠期。然后定植于准备好的大棚内(行、株距同上)。棚内白天保持温度18~24℃,晚上12~14℃,经40~50天,第一批椿芽即可采收上市。保护地栽培要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椿芽产量。

加工腌制和贮藏

椿芽通过加工腌制后能长期贮藏,随时外运。方法简单易行。采收新鲜椿芽用水清洗,凉干后每100公斤加20公斤的盐,缸内一层椿芽,一层盐,盐下层少上层多。3~4小时以后进行翻缸,再经5~6小时后,进行第二次翻缸,前后共翻5~6次,约经20~30天即可腌好,取出摊开凉1~2天,加少量米醋,增加光泽和脆度,再晒至5~6成干时,每100~150克扎成小把,放入小口坛内,排紧压实,封口贮藏,保存2~3年。

设施草莓高效栽培技术


在设施条件下,通过选用适宜的品种,采用促成、半促成栽培技术,可以将草莓采收期从1个月延长到7个月,亩产量从500公斤增加到2000公斤,草莓果品质显著提高,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选用品种近几年选育出的适宜促成栽培的草莓新品种有佐贺清香、幸香、雪蜜、红颊等,适宜鲜食加工用的品种有卡麦罗莎等。

培育壮苗选择健壮无病苗或使用脱毒种苗。要求母株矮壮,茎粗,具有4张以上叶片,根系完整,有较多新根。6月中下旬营养钵育苗,在不切断匍匐茎的情况下,将子苗直接移栽到钵内,子苗最好具有2~3张展开叶和2~3条白根。每个母株保留5~6条匍匐茎,每条茎上保留2~3株子苗,其余子苗及时去除。子苗成活后切断匍匐茎,移入圃地集中管理。加强水分管理,每隔10~15天施一次追肥,最好施液肥。定植前20天控制氮肥和水分的施用。及时去除老叶、匍匐茎和腋芽。苗圃应搭棚防雨,减少病菌传播。采用低温短日照处理促进花芽分化,即从定植前20天开始,每天下午5时至次日上午9时,将盆钵草莓苗置于温度为14℃的低温库中黑暗处理,其余时间按常规管理。或者将草莓苗放入冷库,在温度14℃、湿度90%的黑暗条件下处理15天,促进草莓苗成花。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高温闷棚多年连作的田块炭疽病、黄萎病、青枯病等的病原菌会逐年累积,草莓定植后死苗严重。夏秋季高温闷棚可以有效控制病害。6~8月份将大棚内的草莓残株、杂草等清理干净,深翻土壤,施足底肥,同时施入多菌灵、百菌清等广谱性杀菌剂。按生产要求开沟做畦,灌水使土壤湿润,畦面用塑料薄膜严密覆盖,再密封大棚膜,保持1个月。外界气温达30~33℃时膜下温度可达70℃左右,20~30厘米地温可达40~50℃,这样可以有效杀死土壤中的病菌、杂草种子和地下害虫。

适期定植设施草莓品种的定植时间应根据其花芽分化开始期来确定。定植早于花芽分化始期,顶花序开花延迟,成熟期推迟,影响前期产量;定植晚于花芽分化始期,顶花序花果数减少,影响总产量。掌握各品种花芽分化始期是确定设施草莓定植时间的关键。

覆膜及膜下滴灌覆膜过早或过迟对草莓生长都不利。覆膜过早,会引起草莓腋花芽分化推迟;覆膜过晚,顶花序已抽出,易损伤花朵,地温上升推迟也会延迟顶花序果实采收期。覆膜应在腋花序分化确认后开始。采取膜下滴灌,不仅补水补肥省工,而且能降低棚内空气湿度,有利于授粉受精和减轻灰霉病发生。

温度和花果调控通过调节大棚的开闭来调节大棚内温度。开花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5℃左右,放养蜜蜂,有利于授粉受精。果实生长期最低温度保持在5℃左右,以利于果实生长发育。严寒期光照不足时,对植株易矮化、花序梗短的品种,应补充光照延长日照时数,或适当喷施赤霉素来抑制植株矮化和延长花序梗。补充光照一般从12月初开始,至2月上旬结束,每天下午5~7时开灯。赤霉素使用浓度一般为5毫克/升,每株用量为5毫升。果实膨大期及时补肥、补水和摘除老叶。

人参果的高效栽培技术


人参果是一种形状奇特、味道独特、营养丰富、高蛋白、低糖、低脂肪的保健珍品。它是有滋补健身,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功效,是人类补钙的最佳果品,是含硒量极高的稀有植物,被誉为仙水之根、抗癌之王、生命火种。因而种植和栽培人参果,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效益和较高的经济效益。我县现已试种成功,现将其栽培方法总结介绍如下:

一、选地、整地、起垄、施肥。选地势较高,排灌方便,通风透光,土壤较肥沃的地块种植。土壤耕耙后整平整细,尔后开沟起垄,垄宽1.51.6米,每垄栽2行;垄宽也可0.8米左右,每垄栽1行。可在垄上开沟施肥,也可挖穴施肥,亩施优质农家肥3000千克,磷肥50千克,草木灰100千克。在施肥时,农家肥宜深施,磷肥可堆在农家肥上,草木灰可随垄均匀施。

二、栽植及管理。4月20日以后均可栽植。施肥盖好土后即可将人参果的种苗按50厘米左右的株距栽植,亩栽15002000株。栽植时间最好选在下午,栽后立即浇1次水,以利于种苗加快生根。

开花挂果期,一般15天喷施一次硼肥及微量元素肥,促使结果快,结果多,产量高。

根据土壤条件及杂草滋生的快慢,每月中耕12次。

人参果的分枝萌发力很强,要不断地将多余的枝条剪去。从植株1520厘米以上部分合理选留分枝,每株可留35条分枝,新枝萌发很快,1015天就要修剪一次。

由于人参果的茎杆不太坚硬,加之结果之后负重大,所以要立支架,以便于管理和提高产量。可用1米长的细竹竿编型交叉架,将茎杆有规律地缠在竹竿上。

三、病虫防治。人参果发病较多的是疫病,可用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防治。虫害主要有红蜘蛛、蚜虫等,可用低毒杀螨剂害立平、哒螨灵和敌敌畏,敌杀死等防治。

四、采收。人参果结果期长,大致可分两大结果期:前期6月至8月上旬开花坐果,810月份成熟;后期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开花结果,12月至2月中旬成熟。单株全年挂果20个左右,单果重100200克,一般亩产量在2500千克以上。

《北京晚蜜桃的高效栽培技术》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栽培养护技术设施”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