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园植物种植种类。

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老茶园换种改植技术》,希望您喜欢!

老茶园换种改植,是新茶园建设的一部分,是一项科学实用的新技术。针对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01年提出的用10年时间,实现全省茶树无性系良种化60%的要求,各地和服积极响应,一方面进行无性系良种新茶园的建设,另一方面着重进行老茶园的换种改植。5年来,浙江省开展了良种化工程建设,至2005年春茶结束,全省茶园面积236.06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面积就达12.28万亩,包括换种改植面积2.25万亩。目前,全省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占茶园总面积的34.73%。但要再用5年时间达到无性系良种化60%的预期目标,还需要继续努力。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目前,全省茶园面积已达236.06万亩,今后再要大面积开发新茶园的可能性不大,如果按照无性系良种化60%的要求,还有近100余万亩老茶园需要改造,因此对现有荒芜、衰老的有性系茶园进行换种改植就成了当前良种茶园建设的关键。老茶园换种改植技术对推进各地无性系良种化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老茶园的挖掘

用人工或挖机连根挖去老茶树,机械挖掘深度一般在60cm以上。挖掘机由外向里或由低向高挖掘,并每次用挖掘机敲击根部带起的泥土,减少我工整理强度;挖起的老茶树可立即人工整理出园,亦可干燥后原地焚烧,以增加土壤肥力。焚烧老茶树时,四周必须要有专人看管,注意安全,严禁在有风时进行。目前绍兴、上虞等许多县(市)采取了这一措施。

2、土壤消毒和平整

老茶园土壤中的害虫或成虫卵以及有害病菌大量存在,会对新种茶苗构成威胁,因此在土地平整前,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可将5%毒死碑均匀地撒地土壤上,每亩1.5kg,结合土地平整,翻耕入土。茶园内原路、沟、道路规划合理的可继续使用,如需调整的,可按规划进行重新布置。在坡地茶园,如采用人工挖掘的,梯面可保持不变,只要对土壤进行平整即可;采用机械挖掘的,梯面宽度应根据茶树行距而定,一般行距1.5m,沿等高线而筑,梯田略向里倾斜,茶园平整也要按照行距1.5m进行。

3、基肥的施用

茶苗移栽前,在茶行中间开一条种植沟,将基肥施入种植沟中。基肥应选用熟化后的有机肥,如厩肥、饼肥,并配施磷钾肥。种植沟的宽度按基肥种类而定,如施用厩肥,开50cm50cm的沟;基肥为饼肥或复合肥的,则开40cm40cm的沟。每亩基肥用量以厩肥2t以上,或饼肥200kg,或复合肥150kg为标准。蔡肥也可混合施用,并每亩配施钙镁磷肥20kg、硫酸钾15kg。磷钾肥可掺入基肥一起施用,肥料施入种植沟后,应在上面覆一层土,以避免茶苗根系直接接触肥料后造成伤根死苗。

4、良种茶苗的挑选

茶苗在选购时应严格把关,要选用一年半生(俗称单春苗),或一年生的茶苗,要求苗木新鲜,茎杆粗壮,须根系发达。

5、良种茶苗的移栽

茶苗移栽一般在每年2月中旬至3月上旬或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最为适宜。茶苗采用双条播,按大行距1.5m,小行距0.3m,株距0.4m的标准种植,采用两条平行种植或凹沟栽植。技术要点为:在开好种植沟后,要在沟内施足基肥,然后回填生土,间隔一段时间后进行种植。种植时,每穴2株,要大小茶苗分别种植,即大苗两株或小苗两株一起种植。每亩所需茶苗约5300株。种植茶苗时要把并排的2株茶苗放入种植沟内,用小锄挖穴,然后一只手扶茶苗,另一只手将土填入沟内,当填土至茶苗不露须根时用手将其轻轻往上一提,使根系自然舒展,再适当加细土分层压实。待整块茶园种植结束后,浇足定根水。定根水浇过之后,茶苗会下陷,需再覆一层松土至茶苗根颈处。当天移栽结束后,为减少茶苗水分蒸发,统一将茶苗地上部距根颈20cm以上的主枝剪去,保留3-4片真叶,对于分枝较高的迎霜等品种,可压低修剪高度至16cm左右。另外,把多余的茶苗种植在茶园边上,以备茶园缺苗时,进行补苗之需。

6、幼龄茶园补苗和施肥

茶苗种植后要定期检查成活情况,发现缺苗、死苗的及时补齐。种植后3天内,每天早晨或傍晚浇水1次、雨天除外,以后视天气而定,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种植约1个月后,当新根发出时,应施1次稀薄水肥,以后每隔20天施1次水肥,并逐渐增加施肥量。种植后的第2年,施肥时要注意开沟5cm左右,通常在春茶前、春茶后和夏茶后各浅耕1次并结合除草和施肥。尤其在秋季,要开深沟施氮肥与复合肥。

7、幼龄茶园的铺草和套种

茶苗种好后,工在茶行间铺上杂草、秸秆等覆盖物,以保水保温,减少杂草生长,提高茶苗成活度。因幼龄茶树间空隙比较大,也可在行间因地制宜地种植绿肥植物和毛豆、玉米、花生等经济作用,不仅可减少杂草的生长,还能起到保水保温的作用,同时也可提高茶园经济效益。但在经济作用还没有彻底成熟时,将其拔起铺在茶行间作绿肥使用,最经济有效。

延伸阅读

茶树嫁接换种技术


云南梁河县茶技站在多年实践中探索出了一套茶树嫁接换种新技术,此技术操作简便易行,能节约开支,降低成本,提早投产,嫁接成活率达80%以上,现将此嫁接换种技术简介如下。

一、选用优质品种:接穗应是适合当地生长,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国家级无性系茶树良种,如云抗10号等。

二、嫁接时间:根据大量的实践证明,在当年春茶萌芽前的1-3月份成活率可达80%以上。

三、嫁接工具:使用的抛光机配上圆盘锯片改造的电动手锯,用于锯钻木;整枝剪,用于剪接穗;橡胶专用芽接刀,用于劈砧木;整枝剪,锋利的小刀,用于削接穗;3厘米宽的塑料带,用于包扎接穗和嫁接口。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四、嫁接换种方法:采用斜切法嫁接换种。

1、锯砧木。每株茶树根据需要留1-3根主干,在离地10-15厘米处用电动手锯锯砧木,锯口平滑,切忌撕裂韧皮部。

2、选接穗。选择母树上呈红棕色木质化的成熟枝条,要求粗壮、腋芽饱满,每个接穗只要1个节间和1个腋芽,要求当天采穗当天嫁接。

3、切砧木。用橡胶专用芽接刀在砧木横切面的一面下刀。与切面呈约35度角斜切一刀,深度略长于接穗的斜削面长度。

4、削接穗。把接穗枝条的下端两侧各削1刀成一侧较薄,一侧较厚的楔形,削面长约1.5厘米。将接穗上端的叶片剪去,注意不要伤及腋芽。

5、插接穗。把削好的接穗,切口一侧插入,接穗薄面向内,厚面向外,插入接穗时务必接穗的形成层与砧木形成层对齐。当地的农户把形成层形象的叫做水衣,嫁接换种技术要领:皮对皮,心对心,水衣对水衣。

6、包扎接穗和接口。用塑料薄膜带绑缚保湿,当接穗与砧木形成层对准后,用宽约3厘米的塑料带把接位及接穗除芽眼外的部位包严实,嫁接即算完成,不用塑料袋套袋和防阳网遮荫。

7、嫁接换种后的茶园管理。与常规嫁接茶园管理相同。一般在嫁接后15天左右即可将塑料袋解除。

桂花靠接换种技术


桂花是木犀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原产于我国西南地区和长江流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但大多数桂花树属于8月桂,只能在8月开放,并且花期很短。为了增加其开花次数,我们尝试了桂花的靠接换种。

一、靠接时间在广东地区什么时候都可以进行,但以春末夏初成活率高。因为这时桂花树液流动量大,细胞分生能力强,有利于伤口愈合。

二、靠接部位将接穗靠接在桂花的一、二年生枝条上,最好选树冠的外围枝条,将其靠接在枝条中下部。

三、靠接苗的选择选择有1至3个枝条的2至3年生四季桂袋苗成盆苗,使用袋苗更加便于操作。

四、靠接的步骤

1.把袋苗主枝中下部的小侧枝全部剪掉,然后将其缚于适合嫁接的位置,一定要绑紧。被嫁接的砧木枝条要和袋苗差不多粗细。把用来靠接的接穗中下部削成1/3深、3至5厘米长的平面。再在相同的部位,把被靠接的砧木削成同样深的一个平面。所削平面一定要平滑,不能深到髓部。

2.将两枝条的削面对齐靠接起来绑紧。如果两个枝条一个稍大一个稍小,至少也要一边形成层对齐。然后用薄膜或树叶进行包裹,经验证明,用树叶比薄膜效果好。

3.靠接之后要将砧木的叶片打掉1/5,尽量不要剪枝,因为伤口太多不利于其愈合。

五、接后管理接后应马上浇水,否则会使靠接的袋苗因缺水而干死。当靠接伤口完全愈合后,把袋苗剪下,将原来被靠接的砧木从靠接口上端处剪掉。靠接上去的四季桂枝条,要适当剪去一些叶片以减少水分消耗。

为了提高愈合率和减少养分消耗,靠接当年应将桂花树上的花芽摘掉。如果让其开花,所接四季桂的叶片会有明显地黄叶现象。

茶树低位嫁接换种技术


(一)技术要点

1、嫁接换种时间

以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为最佳时期。此时嫁接雨量充沛,气温、地温较高,接穗愈合生长快,成活率高,且不影响春季生产和春茶经济效益。

2、砧木和接穗选择

进行低位嫁接换种的群体茶园要求树龄在40龄以下、立地条件好、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接穗应根据本地气候条件和生产茶类的要求选择适宜的无性系良种。如福鼎大白茶、白毫早,龙井43、鄂茶1号等茶树无性系良种。

3、主要操作技术

(1)剪(锯)砧:首先应剪除茶树地上部分枝干,用锄头适当扒开树兜两旁的积土杂物,离地0-3cm剪(锯)掉枝干,保证截面平整,勿损伤皮层。

(2)削穗:作好接穗的枝条要健壮无病虫害。每个接穗应带一个健壮叶片和一个饱满腋芽,接穗长3-4cm,劈切接时削成削面长1.5cm左右,两侧对称和斜楔形;插皮接时则将接穗削出两个长分别为2cm,0.6cm左右的斜面。

(3)劈砧、插入接穗:劈(切)接在砧木中间或稍偏、插皮接在适当挑开砧木皮层后插入。插入接穗要求松紧度合适,保证砧木与接穗之间的形成层紧密连接。

(4)培土代绑:培土代绑是茶树嫁接与其他作物嫁接的创新之处。插好接穗后用干细净土培于接穗周围,只露出接穗叶柄上部,接口愈合前即靠土壤供给水分。

4、温湿度管理

嫁接过程中应保证接穗不失水,嫁接后浇足水,用长1.1米左右的竹弓插成高30-35cm左右拱形棚,以塑料薄膜和双层遮阳网覆盖保湿和遮阴。一个月内,根据需要每两周浇水一次。一月后,接口已愈合可以揭除塑料薄膜,保留单层遮阳网。

5、除草抹芽、防治病虫害

嫁接后应及时除草、施肥和搞好病虫害防治。

6、定型修剪

通过科学的修剪方法来培育丰产型树冠。嫁接两个月后即7月中下旬,树高长至30cm左右时离地20cm进行第一次修剪,9月中下旬树高长至45cm左右时离地30cm进行第二次定剪,次年春季离地45cm左右以采代剪。投产后将树高控制在60-70cm。

7、培土扩蓬

当年冬季可通过培土来防冻、防风,适当压枝扩蓬,增宽采摘面。

(二)增产增收效果

嫁接换种的茶树,保留和利用了原有茶树的发达根系,因此生长势十分旺盛。春、夏接茶树当年秋季可打头,第二年春可试采。且免除了挖树、整地花费大量的人工,减少了建园投入。与一般改植换种茶园相比,每年增收节支3000元以上。

枇杷高接换种技术


核心提示:高接的目的是换种,针对目前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尤其是云、贵、川、桂、湘及闽、赣等省的枇杷种质资源丰富,但优良栽培品种较少的

高接的目的是换种,针对目前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尤其是云、贵、川、桂、湘及闽、赣等省的枇杷种质资源丰富,但优良栽培品种较少的状况,推广枇杷高接换种技术,经高接换种后的枇杷树,一般经二、三年就能恢复树势,3年后就能恢复产量。

1.高接换种方法

如果在采果后(5月底至6月上中旬)进行,气温较高,树体较弱,对成活率与萌发新梢都有影响,因此,高接的时间最好在春季(3~4月份)进行,不仅成活率高,且有利夏梢抽生健壮。采用切接法或劈接法,为了使枇杷高接成功,应该做到多头高接,高低进行,二年接完,就是在行高接时,应注意树形高低枝条合理搭配,外围与内膛结合,形成一个内外通风透光、合理分布结果部位、高产的树形结构。每株树冠的接穗数量,要根据树冠的不同情况而定,一般是10~30支。要尽量争取多头高接,这样能较快形成新树冠,恢复树势。每株树要分2年进行高接。使第一年保留的枝叶,可在夏秋季高温烈日下起遮荫枝干的作用,有利高接成活。若是全树一次高接,则因枝叶去掉过多,树体上下部失调,枝条裸露,会影响高接成活。

2.高接树管理

注意高接后的管理,能提高高接的成活率,促使新穗愈合和萌发新梢,使树冠能尽快恢复。管理内容有破扎、去萌、捆扶、护干、防治病虫等。枇杷高接,用塑料薄膜条捆扎。也有为了使接穗不受日晒雨淋,在接穗外面用竹笋壳包住的。因此,要在嫁接后1个月左右进行检查,发现接穗已经成活,应及时用小刀割断薄膜条,挑破竹笋壳,使接穗萌发后不会弯曲。高接后,枝干会因断枝而萌发较多的萌蘖,除一些遮护枝干而需要保留的萌蘖外,应将其余萌蘖及时除去,避免消耗养分,有利于接穗萌芽健壮。接穗萌发后,受风吹易折断,应用竹棒或树枝加以捆扶保护。高接后,枇杷枝干因缺乏叶片遮护易受日光曝晒,树皮爆裂。为了保护枝干,可用稻草或麦秆捆缚;也可涂白涂剂。白涂剂的配方是:生石灰10份,硫磺1份,食盐0.2份,动物油0.2份,水约40份,调成糊状。高接萌发的新梢,要注意灰斑病、黄毛虫等的危害。

种越冬黄瓜“六改”促高产


栽种越冬黄瓜要想取得高产,在种植养护管理过程中就需要有所改变,现将种越冬黄瓜促高产六改要点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栽苗稠改为合理稀植

冬季气温低、光照弱,蔬菜光合作用较差,合理稀植才能高产。植株过密还会因争光向上徒长,导致坐瓜率下降。通风不良又易感染多种病害,况且叶片稠难打药,一旦病情蔓延,很难彻底治愈。

2、平畦栽改为沟栽或垄栽

沟栽即在平地上挖沟,将秧苗栽植在沟的两侧,一般沟深30-35厘米。垄栽即起垄栽培,将秧苗栽植在垄的两侧,一般垄高20-25厘米。垄栽或沟栽,见光面大,利于地温的提高;根际土壤透气性好,利于生根,可大幅度增强植株的抗病抗逆能力和连续结瓜能力;便于控制肥水,以免水大伤根、肥大烧根。

3、缓苗后灌根防病改为定植时穴施药剂防病

针对土传病害严重的情况,很多菜农采用定植缓苗后灌根的方法防病。该法虽有一定效果,但费工费时、药效短。因而,可改为在定植时穴施药剂的方法防病。

4、阴天定植改为晴天定植

阴天定植,棚内光照弱、湿度大,不利于生根;晴天定植,虽然定植后秧苗易萎蔫,但是利于生根、缓苗。另外,定植时要将秧苗按大、中、小分级,搬运到定植沟或垄旁。从整个棚室来看,大苗应放到棚室东西两头和前部,小苗宜放到棚室中间。从一行来看,大苗在前,小苗在后,一般苗居中,这样有利于植株后期生长整齐一致。

5、施肥多改为科学施肥

肥料不在量多,劲足对路才行。黄瓜高产离不开施肥,但并不是肥料施得越多,产量就越高。关键是施什么肥,怎么使用。施肥量的多少不能仅以公斤数来定,还要看肥料的成分和含量。要科学施肥,不能单凭经验盲目施肥。只有按照黄瓜的需肥特点和各个棚内的具体供肥条件,科学合理地选用优质肥料,平衡全面施肥,才能实现黄瓜的优质高产。

6、改变覆盖地膜的时间

过去人们习惯先覆膜后栽黄瓜,或栽后随即覆盖地膜。这样做实际上不利于嫁接苗根系深扎,降低了植株抗寒、耐低温的能力。由于定植时地温还较高,可不覆膜,定植后应该在反复锄划的基础上,尽量促进根系深扎,等栽后15天左右再覆盖地膜。

茶园土壤管理技术


一块茶园从种植茶树起到实现丰产,先要经过培养树冠的幼龄时期。这个幼龄时期,一般长达四、五年,随着树龄增大,树冠和根系逐渐向行间扩展。在头几年,茶行之间空隙很大,阳光和雨水能直接作用到地面,易使土壤发生风化和侵蚀,杂草也易滋生。幼龄茶园土壤,由于种茶前的土地整理和深耕填土,使大量生土进入表土层中,这种生土土性发僵,含有效养分少,需要尽快地加以熟化改良。随后茶树进入成龄期,茶行之间的空间逐渐变小,甚至封行郁闭,根系已在行间土壤中交错分布。这时每年要在茶树上采去很多新梢,需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和养分。同时,由于采茶作业频繁,表土易踏实板结,因此,对于这两个不同时期的茶园,土壤管理的任务应有所不同。幼龄茶园主要是如何快速熟化行间土壤,使生土变成活土,同时还要防止土壤侵蚀和消灭杂草,使茶树生长健壮,根系深扎,提早投产成园。成龄茶园主要是如何造成一个松软肥厚的耕作层,使活土进一步变成油土,提高供水水供肥能力,成为茶树高产稳产优质的基础。施肥和灌溉是茶园两项重要的土壤管理内容,有其完整的技术体系。

1、茶园耕作

茶园耕作是一项有悠久历史的茶园管理作业,不少茶园把它作为增产茶叶的措施来进行。据研究,耕作对于提高茶园土壤肥力的作用主要是:第一,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的通透性。耕作使土壤变得疏松,孔隙率增大,特别是使大孔隙占有的比例增加。这种在孔隙既是容纳空气的场所,又是水分和空气进入土壤的通道。雨水(或灌溉水)落到地面,在重力的作用下,排挤大孔隙中的空气,渗入土壤下层而被保蓄起来,地表径流就大为减少。水分下渗完毕,鹇空气就重新充满于大孔隙中。这种良了的通气透水条件,加强了土壤与大气的气体交换,使土壤中的好气微生物活动旺盛,物质分解转化加快,有效养分的数量增多。茶树根系也由于物质分解转化加快,有效养分的数量增多。茶树根系也由于呼吸作用的加强而提高了对水分养分的吸收力。第二,熟化土壤,加厚耕作层。把表层较肥的土壤,连同其中的杂草,肥料、有机残落物翻入下层,供根系吸收利用。把下层生土翻到表层,经受日晒、雨淋和冻融的强烈风化作用,使发僵的土块解体酥散,并与熟土、有机物相混合,微生物得以繁衍其间,于是生土就被熟化活土,活土进一步演化成油土,一个松软肥厚的耕作层便建造起来。

耕作对于增加茶园土壤有效养分是有作用的。群众说:锄头底下三分水,锄头底下三分肥,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但是茶园土壤耕作也有其不利方面,这就是耕作会使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会使坡地茶园的表层土壤结持力降低而易被大雨冲刷侵蚀;深耕会使土壤失水过多;深度较大的耕作会伤断茶树根系等等。因此,对茶园耕作的利弊必须有全面的认识,既不能因为土壤免耕法的兴起而否定耕作对提高茶园土壤肥力的积极作用,进而否定茶园耕作的必要性,也不能过于强调耕作对于土壤肥力和茶树根系生长的有利方面而忽视其不利方面。那种锄头响,茶树长的说法是言过其实,不正确的。对于茶园耕作的深度过深,次数过多,大量投放劳力而未能取得预期增产效果的做法,必须注意改变。

我国茶区广大,各地土壤气候条件不同,茶园类型复杂,进行茶园耕作的深度、时期、次数、方法等也就很不一致但从其对于土壤和根系的影响来看,可以区分为浅耕和深耕两大类。

(1)浅耕土壤耕翻深度一般浅于12厘米。其主要作用在于疏松茶园表层土壤,同时兼除杂草。由于深度较浅,对茶树根系损伤不多。幼龄茶园行间比较空旷,土壤直接受到日晒雨淋,容易形成板结层。条栽密植成龄茶园,虽然树冠覆盖度大,使阳光雨水对土面的作用减弱,但却由于全年要进行多次采茶、施肥、治虫等作业,从而把行间中部的表层土壤人为踏压成很紧实的板结层。板结层的厚度虽不大(在行中央最板结的部位,厚度一般不超过10厘米),足以阻碍雨水和空气进入土壤,茶树根系和好气微生物的活动就会受到影响。采用浅耕的方法,可以把板结层破除,使土壤恢复疏松状态。当经过降雨或再次踏压之后,又会重新出现板结层,又要浅耕加以破除。这样的情况在茶园中是经常反复出现的。因此,在生产上,茶园浅耕于一年中就要多次进行。每季茶叶追肥之前,结合除草,进行一次浅耕,伏早开始时进行浅耕,还可以减少下层土壤水分上升蒸发,提高耐旱能力。

浅耕应及时进行,且宜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以不误农时。人工用齿耙进行浅耕,工作质量很好,但劳动效率太低,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面积茶园的浅耕作业,这在一些大的茶场中,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早在六十年代,就开始用牛耕的办法对条栽茶园进行浅耕,提高了工效而质量较差。七十年代以来,不少单位对茶园耕作机械化进行试验研究,多数以手扶拖拉机作为动力,将其轮式改成履带式,提高了牵引爬坡能力,并使之在原地能作大角度转弯。对于犁具也作了一些改进,以适合茶园耕作的需要。但还处于中间试验阶段。

(2)深耕土壤耕翻深度一般多在15厘米以上,以至超过30厘米或更深。深耕能把浅耕不到的下层土壤翻耕疏松,从而大大改善通气透水状况,提高蓄水供肥供水能力。在深耕同时结合施用有机肥料,就能加快熟化土壤,形成松软肥厚的耕作层,且能对下面心土层发生有利影响,因此,深耕对于提高土壤肥力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对不同耕作深度引起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的测定结果说明,黄泥土茶园在耕作之后一个月,深耕23厘米的要比浅耕10厘米的更能改善10-23厘米土层中的水、气条件,使这层土壤含水量增加3.5%,空气增加8.3%,孔隙率增加7.4%。

深耕既具有为茶树生长创造良好土壤环境条件的一面,又具有操作茶树根系,削弱茶树树势的一面。根据我们观察,在土壤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即使是五年生直播茶树,其根系已很发达,0-40厘米土层中,吸收根占全株吸收根总量的51.7%,输导根占全株输导根总量的73.4%。水平分布在高根颈30厘米范围内以输导根为主,60厘米内以吸收根为主,在150厘米宽的整个行间土壤都有根系交错分布。随着茶树树龄的增长,伸向行间根系的数量还将会继续增加。在这样的行间进行深耕,就不可避免地会使相当数量的吸收根和小部分输导根受到伤断,从而削弱茶树对水分养分的吸收力,使茶树的正常生长受到影响,甚至会引起当季或下季产量的降低。但是茶树具有在断根伤口上再发新根的能力,经过一定时间之后,断口愈合并抽发新根,逐渐形成新的根系,从而使被伤断的根系不仅在数量上得到恢复甚至超过,而且在质量上也得到更新和提高。我们观察结果表示,在杭州地区,八月上旬断根,经过一个月后,断口上再发新根10条,总长(包括各级分支根长度)90厘米,两个月后新根据总长671厘米,六个月后新根总长3903厘米,一年之后断口上的新根总长达到71912厘米。可见,茶树根系的再发能力是很强的。但是从断口愈合到再发新根直到新根在数量上恢复或超过断根之前的水平,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所需时间的长短则与耕作技术、土壤气候条件以及茶树年龄、生长状况等是密切相关的。

综上所述,茶园深耕只有在伤断根系数量较少又能在较短时期内再生超过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发挥有利作用的,达到促进茶树生长增加茶叶产量的目的。

①深耕深度在茶树行间,深耕深度及其范围大小,与茶树根系伤断数量的多少直接相关。深度越大,越是靠近茶树根颈被耕断的茶根就会越多。同样的深耕深度,对于根系分布状况不同的茶园,伤断根系数量的多少也会不同。条栽密植茶园,行间根系分布较多,深耕时会伤断较多根系。丛栽茶园,多有深耕基础,根系分布在树冠边缘和较深土层中,深耕伤断就少。种茶前未进行深耕、有效土层薄、根系分布浅的茶园,深耕时伤断就多。因此,茶园适宜的深耕浓度应当随着茶园类型、种植方式、种植密度、土壤条件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做到因园制宜。据我们调查,一般丰产茶园耕作层厚度多在25厘米以上。因此,可以认为,对于一般条栽茶园,其深耕深度25厘米是比较适宜的。实际上,一般行距为150厘米的条栽茶园,可以进行深耕的部位,只是行中央宽度为30-40厘米的条幅,而从条幅两旁到茶树根基间的部位,深度就要逐渐减小,以至不耕。幼龄茶园为了加速熟化行间土壤,以形成松软肥厚的耕作层和有效地消灭杂草,并促使茶树根系向深层分布,即使在种苛前经过深耕的,也要逐步向行中央进行深耕。丛栽茶园,仍可用原来习惯深度进行耕作,但深耕部位只宜在权冠外缘。那些由于水土流失而致土层过薄而茶根裸露的茶园,只宜培泥加土和砌坎保土,不宜深耕。那种土层深厚而心土层粘硬结实,在种茶之前未曾深耕破除,以致根系不能深扎,茶树生长不良的茶园,在进行树冠更新的当年秋季,可以行间进行一次深度30-50厘米的深耕,以求彻底打破心土硬结层,同时施入大量有机肥料改良土壤,并加强树冠培育。这样,只要经过二、三年之后,即可大大改变茶园面貌而大幅度提高茶叶产量。

②深耕时期在一年中的不同时期,茶树根系的生长活动是不同的,深耕时期应适合茶根的生长特性,以使被伤断的根系能很快再发,及早恢复并超过原来的水平。对于成龄茶园的深耕时期,还应当做到对当季当年的茶叶产量没有多大影响。此外,气候条件也必须考虑。

茶树在年生育周期中,根系生长一般出现3-4个高峰,大体是与地上部的生长高峰交替出现。其中级以全年茶季接近结束以前的秋茶末期,随着茶树生长逐渐由地上部转向地下部而出现的生长高峰最为明显。这个时期茶树根系发生的数量最多,伸长最快,是根系的旺发期。如果能早于个根系旺发期之前进行茶园深耕,那么这些被伤炀的根系即可充分利用整个根系旺发期来再发新根,在较短时期内即可有很大恢复。所谓七挖金、八挖银(指农历七、八月深耕)的传统经验正是指八、九月间,这从茶树根系生长特性和锄草压肥这两方面来看,是合理的。如果在根系旺发期的初期进行深耕,还可以争取到大半个旺发期,也是有利于根系较快恢复的。如果推迟到根系旺发的中期或后期进行深耕,非但已使根系旺发期过去了大半,断根在冬前抽发的新根数量就会大大减少,并且还会把在根系旺发初期刚发出的大量新根也切断了,这对茶树是极为不利的。这个根系旺发期开始出现时期的迟早是不相同的,北方早些,南方迟些,高山早些,平地迟些。据观察,杭州地区这个根系旺发期大约开始于九月中、下旬,到了十一月以后,随着地温的降低根系生长也就逐渐减弱。因此,从有利于根系的再生恢复来看,杭州地区的最适宜深耕时期应当是在八月底九月上旬。但是在这个时期只有那幼龄茶园以及不采秋茶或少采秋茶的茶园可以深耕。采收秋茶的茶园要到秋茶采收基本结束,即在九月下旬到址月下旬进行深耕,也是比较适宜的,然而这个时期已处于根系旺发期的初期和中期了,因此必须力求抓紧及早进行,不要拖到十月份以后,越迟越不利。高山要早于平地,阴坡要早于阳坡,北方要早于南方。

③深耕方式方法深耕是一种需要投放大量劳动力的作业。在生产上,由于各种因素,使得当年能够进行深耕的茶园,只是一部分。同时,一些有关的试验结果也表示,年年深耕并不一定比隔年深耕的增产。因此,许多茶场对成龄茶园多采用隔年深耕方式,就是同一块茶园一年深耕一年不深耕,或者隔行深耕,两年轮流一次。这种隔行深耕能够使耕作伤断根系的数量减少,是比较适宜的。幼龄茶园还是年年进行深耕为宜,以使行间土壤能够更快地熟化。深耕要与施用有机肥料相结合,做到土肥相融,这种可以大大提高深耕改土的效果。深耕要注意耕作质量。深耕工具以齿耙为好。耕前要用绳索缚扩茶丛,免受打击受损伤。耕后清理茶园四周,做好清沟、加泥培土工作。

2、茶园除草

杂草是茶叶生产的大敌,对茶园为害极为普遍,在茶树行间,特别是在茶树根基一经生长杂草,就会与茶树争肥争水,轻则影响茶树生长,重则造成树势衰败,产量急剧下降。直播或者移植不久的茶苗,根系弱小,吸收力不强,更易受到杂争肥急水的为害,若管理稍不及时,就会杂草丛生,甚至把苗盖没,从而严重影响茶苗生长,黄瘦低矮,缺株增多,迟迟不能投产。这种情况,在生产上常可见到。滋生杂草,又易成为茶蚜、螨类、蓑蛾、叶蝉等虫害的藏匿场所,而且有些杂草本身就是直接寄生在茶树上或是攀附缠绕为害茶树,并妨碍采茶等作业的进行。所以与杂草斗争,并战而胜之,实为茶园管理的重要任务。

杂草的种类很多。在茶园中往往同时生长多种杂草,共同危害茶树。不同地区,不同茶园,不同季节,杂草群体的组成及危害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就杭州地区平地茶园来说,杂草种类可多达上百种。春季杂草群体以雀舌草、看麦娘、荠菜、马蓝等为主。夏秋季杂草群体以马唐、蟋蟀草、狗牙草、一年蓬、小飞蓬、地耳草、卷耳草等为主。多年生杂草以得附子、马齿苋、生花草等为主。新建坡地茶园杂草以茅草、蕨类、小竹等为主。这些杂草的生活力都很强,能够适应各种条件,因此不易除灭。杂草的繁殖能力极强,产生种子数量多,有的以根、茎、地下茎等繁殖,一经切断,即成分株,即使灭其大半、遗漏小半,仍可重新猖獗为害。杂草还具有容易传播的特点,通过风吹、水流、动物携带等各种方式从茶园以处我的地方传入。杂草具有这些能力,使得茶园除草成为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必须根据杂草的种类组成及其为害特点,采用快速手段,抓紧有利天时,突击消灭或抑制并且一年之内还要多次进行,这样才能减轻其为害程度。

(1)人工除草人工除草是目前茶园除草的主要方式。晴天,反削倒的草摊晒行间,让太阳晒死。阴雨天,把杂草集拢成条,堆于茶行中间或随即开穴埋入土中。用这种方法除草不够彻底,只能起到暂压制作用,在一年内需要多次进行。浅耕作业兼有松土除草的作用,其除草效果和能保持的时间均比浅锄为好,有逐渐取代浅锄除草的趋势。对于生长在茶树根基的宿根性杂草中攀缠在茶树上的杂草,必须用手连根拔除,力求做到除恶务尽。

(2)化学除草茶园使用化学药剂杀除杂草,我国七十年代以来,已有不少单位用化学除草剂进行了茶园除草试验,并在较大面积上进行生产性应用。化学除草具有效果好(杀草率达到70-90%以上)、省工、省时、成本不高的优点。今后随着化学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更多更好更全家的除草剂一定会在茶园中普遍应用。

①药剂选择要尽量选用杀草谱广、除草效果好、对人畜安全、对茶树没有什么影响的除草剂。

②使用时期据我所试验,为杀灭春草或夏草,杭州地区可在四月上旬和六月上旬各喷药一次,同时要掌握在杂草萌发后到三叶期之前比较幼小时使用,过迟就会降低杀草效果。

③使用方法按每次用量加水100-150斤混合后喷雾。也可加入半干细土30-50斤,充分拌和均匀后在行间撒施(宜在新垦茶园和苗圃整地时使用)。最好是几种药剂混用,这样可以取长补短,提高药效,降低成本。如每亩用扑草净0.5斤与除草醚1斤加水后混合使用,更为合适。其它如茅草4斤和除草剂一号1斤混用也很合适。

3、茶园铺草

茶树行间铺草覆盖,也是一种有悠久历史的茶园土壤管理作业。它具有多种功效,增产作用显著,而且简单易行。我国广大茶区,凡是有草料来源的,都可普遍采用。

茶园铺草覆盖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方面:

①防止土壤冲刷凡是树冠较小,行间土面裸露的坡地茶园,特别是那些未作梯坎的茶园,每逢大雨,总要流失大量表土。铺草覆盖,就可以保护表土,避免雨滴直接打击,并使落在草料上的雨水,变成缓慢的水流向土层渗透,从而使地表径流的数量大大减少,土壤就不会被冲刷。这对于我国东南沿海多台风暴雨的地区,就有重要意义。

②保蓄土壤水分铺盖草料可以减轻日晒雨淋和人为践踏对土壤的影响,使土壤在较长时期保持比较疏松的状态。降雨时,能有较多水分渗入土层之中;天旱时,覆盖的草料又能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损失。因此,铺草的茶园比起未铺草的茶园来,土壤含水率可提高3-5%以上。

③抑制杂草发生茶园铺草,使得被盖住的各种杂草见不到阳光,茎叶就会黄化死亡。时间稍长,其下的根茎、块根、块茎等也会失去抽发新株的能力。刚萌发的杂草种子也无法继续生长。铺草对于防除杂草,特别是多年生杂草,有很好效果。

④稳定土壤温度铺盖草料,夏季能使土壤不受烈日照射,土温就会较低。冬季又能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土温就会相对增高。全年土温的变动幅度较小而相对稳定,有利于茶树根系生育。冬季寒冷的北方茶区和高山茶园,铺草是减少冻土层厚度,避免茶根受冻的重要措施。

⑤增加土壤有机质铺盖的各种草料,本身就是一种有机肥料,腐烂之后,不但补充土壤氮、磷、钾养分,而且还能大大增加土壤腐殖质数量,这对于熟化茶园土壤,全面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活跃与增加土壤微生物等均有重要作用。一般茶园土壤,只要经过连续数年的铺草之后,土壤肥力即可有明显提高。

茶园铺草覆盖是增产茶叶的一种有效措施。由于铺草的数量、方式、时期以及草料本身性质的不同,其增产作用大小也会有所不同。

如何增加草料的来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凡是是稻草、麦秆、豆秸、油菜秆、绿肥、山野杂草等等都是极好的铺草材料。那些晒场废弃物,如麦壳、豆壳、菜籽荚壳、留种绿肥的茎秆苹壳等也可充分利用。其它如泥炭、落叶、树皮、木屑、垃圾等也可代用。甚至山上割取的嫩茅柴、灌木枝条等连枝带叶也可在茶树行间铺盖。浙江临安群众在利用这些材料铺盖茶园之后,有头年叶当肥,二年皮当肥,三年骨当肥的体会。割集生长在山间、溪边、沟边、坎壁、坟墩上的各种山野杂草和小灌木等已是不少茶区解决草料来源的主要途径,并在小暑前后农事稍闲时期,发动群众突出割集。这种方法,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大量草料,及时铺盖茶园,以利抗旱增产和保持水土。如果草料不多,就应优先铺盖幼龄茶园以及易受秋旱而增产潜力又大的茶园,从而使有限的草料发挥最大的增产作用。

茶园铺草数量与铺草方式有关。如全面铺盖行间,每亩需要草料2000-3000斤以上。如仅在茶树根基部分作局部铺盖,每亩1000斤上下。铺草厚度要有3寸左右,太薄了就会降低铺草效果。

铺草时要以铺草目的来确定。为减轻茶园受旱高温影响,就需要在伏旱出现之前土壤水分比较多的阶段,先行浅耕松土,随即铺草覆盖。北方茶区和高山茶园为预防冻害,宜在秋末茶园耕作施肥灌水之后及早铺盖。

《老茶园换种改植技术》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山茶园植物种植种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