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与防治。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大青叶蝉危害症状与综合防治措施》,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大青叶蝉又可以称为青叶跳蝉、青叶蝉、大绿浮尘子,会苹果、梨、桃、李、杏、核桃、柳、杨等多种果树及植物的叶、茎,使其褪色、畸形、坏死或者枯萎,还可传染毒病,因此在防治上需进行综合防治,这样才能有效消灭或防控大青叶蝉。

1危害症状

大青叶蝉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寄主植物枝梢、茎叶的汁液危害,在果树上主要是成虫产卵危害。在成虫秋末产卵时会用锯状产卵器刺破枝条表皮呈月牙状翘起,将6~12粒卵产在其中,成虫密度大时会使枝条遍体鳞伤,易导致抽条,严重时可致幼树死亡。

2形态特征

大青叶蝉成虫体长7~10毫米,头黄褐色,复眼黑褐色,触角刚毛状,前翅绿色,尖端透明,后翅黑色,折叠于前翅下面,身体腹面褐黄色。卵长卵形,长约1.6毫米,以10粒左右排成卵块。

3发生规律

大青叶蝉1年发生3代,以卵在苹果树枝条或苗木的表皮下越冬,在第二年4月份孵化,孵化后的若虫1小时后便开始转移农作物和杂草上取食危害,第3代若虫危害晚秋作物和蔬菜,到9月下旬,第三代成虫便飞到秋菜地危害,10月开始飞向果园,将卵产在果树幼嫩光滑的枝条和幼嫩主干上越冬,果园内间作白菜、萝卜、薯类等多汁晚熟作物时,或果园周围种植有这些晚秋作物时,果树受害严重。

4防控技术

4.1合理间作

幼果树园避免间作晚秋作物,比如说白菜、萝卜、胡萝卜、薯类等;入秋季后清除园内杂草,控制大青叶蝉虫量及果园周围的杂草及晚秋作物。

4.2刷白涂剂

10月份上中旬在成虫迁来果园产卵前,对幼树进行涂刷白涂剂,阻止成虫产卵;白涂剂配方为:生石灰10千克,硫黄粉0.5千克,食盐0.25千克,动物油或皮胶适量,用适量的水调成糊状,涂刷干、枝,阻止成虫产卵。

4.3灯光诱杀成虫

9-10月在果园外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4.4缠纸或塑料胶带

在幼树枝条上缠纸或塑料胶带,既可以防止失水,又可以阻止大青叶蝉产卵。

4.5喷药防治

幼龄果园在10月雌成虫转移至树上产卵时,及时喷施45%~48%(质量分数,后同)毒死蜱乳油1200~1500倍,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等进行防治,一般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

小编推荐

大青叶蝉的防治方法


分布与危害

分布干全国各省区;在朝鲜、日本、原苏联及欧洲其他地区也有分布。

以成虫和若虫为害叶片,刺吸汁液,造成退色、畸形、卷缩,甚至全叶枯死。此外,可传播病毒病。形态特征成虫体长7.5-10毫米。身体青绿色,其中头部、前胸背板及小盾片淡黄绿色;头的前方有分为两半的褐色皱纹区,接近后缘处有一对不规则的长形黑地。前胸背板的后半呈深绿色。前翅绿色并有青蓝色光泽,前缘色淡,端部透明,翅脉黄褐色,具有淡黑色窄边。后翅烟黑半透明足橙黄色,前、中足的跗爪及后足腔节内侧有黑色细纹,后足排状刺的基部为黑色。发生规律各地的世代有差异,从吉林省的年生2代而至江西的年生5代。成虫或若虫均喜弹跳;若虫喜群栖:成虫趋光性强。成、若虫均以刺吸式口器吸吮寄主汁液。可传播多种植物痛毒,寄主为禾本科、十字花科、蔷蔽科和杨柳科等植物。

大青叶蝉的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物理防治策略]:

A、灯光诱杀成虫。

B防治药剂:使用50%啶虫咪水分散粒剂(国光崇刻)3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如国光毙克)1000倍液,40%啶虫.毒乳油(如国光必治)1500-2000倍液,或啶虫咪水分散粒剂(国光崇刻)3000倍液+5.7%甲维盐乳油(国光乐克)2000倍混合液喷雾均可针对性防治。

山茱萸虫害防治 大青叶蝉的防治办法


大青叶蝉Tettigoniellaviridis(Linnaeus).

别名大青叶跳蝉,属同翅目,叶蝉总科,大叶蝉科(Tettigellidae)

分布为害大青叶蝉分布很广,国内外皆有发生。在国内各省(区)皆有分布。

大青叶蝉寄主范围广,在药用作物中可为害山茱萸、桔梗、白术、紫菀、菊花等。并可为害高粱、玉米以及豆科、十字花科蔬菜、蔷薇科、杨柳科植物。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7.2~10.1mm,育绿色,其中头冠、前胸背板与小盾片淡黄绿色。头冠中域有1对不规则黑斑,颜面侧区亦具黑色斑纹。前翅绿色,雌虫绿中带蓝,颜色较雄虫深,前缘淡白,端部透明。

卵:白色微黄,香蕉形,长1.6mm、宽0.4mm,中部稍弯曲,表面光滑。

若虫:1、2龄若虫体色灰白而微带黄绿色、头冠部皆有黑色斑点。3龄若虫胸腹部背面出现4条暗褐色纵纹,并出现翅芽,4、5龄若虫翅芽较长,并出现生殖节片。

生活习性在长江流域每年可发生3~5代。以卵在其寄主枝条或杂草茎杆组织中越冬。第2年4月中旬~5月初,越冬卵孵化为若虫,并取食为害,但一般数量较少、为害较轻。6月上中旬以后数量增殖较快,此阶段,江南山茱萸产区和江北桔梗产区都先后受害。接着7月、8月、9月三个月为严重为害期,10月份以后产卵越冬。

大青叶蝉成虫趋光性强,善跳跃。成虫羽化后约经20天开始产卵,卵产于叶背主脉及茎杆组织中,卵痕半月形,卵块状,每块卵约7、8粒,每只雌虫可产卵6~8块。若虫性喜群集,常栖息、活动于叶背和嫩茎上。

防治

1.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2.淸除药材园内及周围杂草,减少越冬虫源基数。

3.药剂防治:可用20%杀灭菊酯3000倍液,50%杀螟松1000~1500倍液,50%敌敌畏1000倍液,40%乐果乳油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

皂角林中大青叶蝉的识别和防治


大青叶蝉食性较杂,在皂角树上主要以成虫产卵危害,幼树被害较重。雌成虫产卵前先用产卵管割开枝干皮层,产卵其中,外观呈月牙形伤口。春季若虫孵化后,由于虫口密度大,造成被害枝条遍体鳞伤,刮大风或遇干旱天气,幼树大量失水,导致枝干枯死,是皂角苗木的重要害虫。

(1)形态:

①成虫:雌虫体长910毫米,雄虫体长78毫米。体黄绿色,头橙黄色,复眼黑褐色,有光泽。头部背面有2个单眼,单眼之间有2个多边形黑斑点。前胸背板前缘黄色,其余为深绿色。前翅蓝绿色,末端灰白色,半透明,后翅及腹背面黑色。腹部两侧、腹面及胸足均为橙黄色。

②卵:长卵形,稍弯曲,一端稍尖;初产时乳白色,近孵化时为黄白色。卵块由l0余粒卵组成。

③若虫:老龄若虫长67毫米,似成虫,但无翅。若虫共5龄,初孵化时黄白色,以后逐渐变深。3龄后为黄绿色,并出现翅芽,胸、腹部有4条暗褐色纵纹。

(2)发生规律:1年发生3代。以卵在果树枝条或皂角苗木的表皮下越冬。翌年苹果树萌动时卵开始孵化,若虫到杂草及蔬菜等植物上危害。1-2代成、若虫主要危害小麦、玉米、高粱、豆类、花生及杂草等,第三代主要在白菜、萝卜等秋菜上危害。

10月中、下旬飞回果树上产卵越冬。成若虫有较强的趋光性和趋化性,并喜栖息在潮湿背风处。每雌虫产卵30-70粒,夏季卵期9-15天,冬季卵期5个月以上。

(3)防治措施:

①10月上、中旬成虫产卵前,在幼树枝干上涂刷白涂剂,重点涂刷当年生及2年生枝条基部,阻止成虫产卵。

②对越冬卵量较大的皂角林,可用小木棍挤压卵块,消灭越冬卵。

③在皂角林虫量较大时,可喷40%乐果乳油800-10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3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2000倍液。

玉米发生大青叶蝉虫害的时候该如何防治


大青叶蝉大青叶蝉[Tettigellaviridis(L.)]为分布广泛的杂食性害虫,可为害玉米、高粱、稻、麦、豆类、蔬菜、果树等。成虫和若虫刺吸茎叶汁液。玉米和高粱被害叶面有细小白斑,叶尖枯卷,幼苗严重受害时,叶片发黄卷曲,甚至枯死。【形态】雄成虫体长7-8毫米,雌成虫9-10毫米。头橙黄色,头顶有1对多边形黑斑;前胸背板黄色,上有三角形绿斑。前翅绿色,边缘黄色,尖端透明。【发生规律】北方每年发生2-3代,以卵在2-3年生树枝皮层下越冬,3-4月间孵化,长江以南多以卵在禾本科杂草茎内越冬,广州冬季各虫态均有。北方5月间出现成虫,喜群集为害玉米,高粱及矮小植物。以锯齿状产卵器在玉米叶背面主脉上刺一长形产卵口产卵,每处有卵5-6粒。玉米、高粱收获后,转向甘薯、大豆及蔬菜上为害,10月下旬产卵越冬。【防治方法】①成虫发生期用黑光灯诱杀成虫。②药剂防治应在3-4月若虫盛孵后中在矮小植物上时或9-10月成虫上树产卵前集中在蔬菜等作物上时施药,可用2%叶蝉散粉剂或5%西维因粉剂,每公顷30-37.5千克喷粉。也可用25%氟蚜螨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1000倍液喷雾防治。

花卉线虫病症状及综合防治措施


如何防治花卉线虫病?

花卉具有美化环境、发展经济的重要作用,其种植的种类和面积逐年增加,但受到线虫的为害也越来越严重。

症状

植物线虫主要为害菊科、报春花科、蔷薇科、凤仙花科、秋海棠科等花卉。此病为害根部、叶子、花芽和花。症状主要有两种类型:

1、地上部症状:

此类症状以滑刀线虫,叶片表现出多角形的坏死斑、芽畸形,全株矮化,为害菊花、大丽花、早小菊等,虫体侵害叶和芽。茎线虫,表现为叶片变形,花卉矮化,甚至不能开花。为害郁金香、风信子、唐菖蒲、水仙等,虫体侵害球茎和块茎等。

2、根部症状:

根部肿大畸形呈鸡爪状,根组织变黑腐烂,如为害牡丹、芍药、四季海棠、月季、凤仙花、仙客来等,虫体侵害植物根系。也有的根上产生球状根结。

发生特点

线虫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花卉上,1年发生代数不同,一般几代至10多代,以卵、幼虫和成虫在病株和土壤中越冬。虫体借雨水、灌溉、工具、土壤、花苗、种球等传播。翌年春季土温上升后,卵孵化,幼虫从气孔、皮孔、伤口等处侵入。土壤温度在15-30℃时,有利于根结线虫和茎线虫发育与侵染。在适宜条件下,20-30天就可完成1个世代。一般沙质土壤发病严重。有的线虫还能传播病毒。从春到秋,种群数量呈递增趋势,群体结构呈多样化发展。

白翅叶蝉的为害特点与防治措施


白翅叶蝉的寄主

水稻、小麦、大麦、甘蔗、英白、玉米、油菜等。

白翅叶蝉的为害特点

成、若虫刺吸叶片汁液,受害叶片初现零星小白点,后连成点状条斑,或白色条斑最终变为褐色,影响生长发育和千粒重。稻麦两熟和双季稻混栽区,二季晚稻受害重,晚熟中稻居次。早播、早插秧的水稻一般在前期易受害,偏施氮肥,稻苗生长旺盛的虫口数量多,受害重。天敌主要有蜜蜂、捻翅虫、异色瓢虫、多种蜘蛛等。

白翅叶蝉的防治方法

(1)早稻、晚稻的秧田,应在拔秧前5天喷药,对压低后期虫口数量有明显效果。

(2)本田的防治应根据虫情适时进行,用药种类和用量参见黑尾叶蝉。

(3)灯光诱杀:白翅叶蝉趋光性强,在成虫发生期可进行灯光诱杀。

(4)药剂防治:注意对稻田、早插田和8、9月间虫量多的田块进行药剂防治。施药适期一般掌握在二、三龄若虫盛期,在矮缩病流行区,则应在成虫向秧田及早播本田迁飞盛期进行防治。常用药剂有:2%叶蝉散,每亩用药1.5公斤喷粉。10%叶蝉散可湿性粉,每亩150-250克;25%速灭威可湿性粉,每亩75-100克;25%巴沙乳油,每亩100-150毫升;40%扬花乐果乳油,每亩50-150毫升;50%马拉氧磷乳油,每亩50-75毫升;50%马拉松乳油每亩75毫升加40%稻瘟净乳油每亩60毫升混用。以上药剂任选一种,每亩用药量加水60-120公斤喷雾。稻田封行后也可采用泼浇法,每亩用药量加水300-400公斤泼浇。施药时,田间保持3-5厘米深的浅水层3-4天,喷雾时,如田中无水,则每亩药液应在100公斤以上。另外,拔秧或割稻时,在田中留一小块秧苗或稻丛,可使叶蝉聚集其上,然后喷高效低毒农药杀灭。早稻收割时,在附近晚稻秧田和早栽本田田边的数行稻株上施药,组成封锁带,可减少叶蝉飞迁危害。

黄蝉煤烟病的症状及防治


黄蝉(AllamandaneriifoliaHook.夹竹桃科)

症状

被害植株树冠外观部分或大部分呈黑色,有的枝条也变黑色,患部表面被黑霉所覆盖,手摸黑霉有粘质感。后期叶面黑霉可部分剥落,致叶片呈黑白斑驳状,严重受害植株光合作用受阻,生势不良,提早落叶,降低观赏价值。更多绿色尽在

病原及发病特点

病原为子囊菌亚门真菌,包括煤炱菌(Capnodiumspp.)、新煤炱菌(Neocapnodiumspp.)等多种。其无性阶段多为散播烟霉(FumagovagansPers.)。在广东常见的为病菌的无性阶段。病菌以表生菌丝体在病部或病残体上越冬,并以介壳虫分泌的蜜露为养料而繁殖,借风雨及介壳虫活动而扩散。有利介壳虫繁殖为害的园圃生态环境条件,亦有利于煤烟病发生。

防治方法

除防介壳虫、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以减少其赖以营养的蜜露外,还可喷施杀菌剂以抑制病菌表生菌丝体的繁殖蔓延(25%腈菌唑乳油80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8000~10000倍液,或50%甲羟鎓水剂1500倍液,或15%亚胺唑可湿粉3000倍液,连喷3~4次,隔7~15天一次,前密后疏)。

黄花菜枯叶病害症状与防治措施


黄花菜枯叶病害症状与防治措施

黄花菜叶枯病对种植户来说危害极大,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发病在叶尖或叶缘上出现水渍状小斑点,后扩展成褐色长条形病斑,发病严重时多个病斑融合成大斑,导致叶片枯死。

黄花菜枯叶病症状:

(1)早期症状:先发病于上部叶片,然后向下部叶片蔓延。从叶尖开始发病沿叶边向下部发展,叶尖和叶边家先失绿,呈绿黄色。不久,叶脉间逐渐失绿,呈绿黄色。下部叶片仍呈正常绿色。

(2)中期症状:上部叶片叶尖枯死,呈黄褐色,呈向下部发展趋势。叶片中部明显失绿呈浅黄色,接近干枯。下部叶片已发病,表现出早期症状。

(3)后期症状:上部叶片已完全枯死,呈黄褐色(枯死不久)灰白色(干枯较早,已无水分),中部和下部叶片上半部分已枯死,下半部分已呈黄色,基本丧失光合作用。

黄花菜枯叶病发生规律与特点:

(1)由上部叶片向下部叶片发展,叶片发病呈上先下后之规律。

(2)病菌孢子以空气为媒介顺风传播,病情明显呈现上风头重,下风头轻之传染规律。

(3)传染迅速,暴发能力强,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气温15~25度,空气湿度较大,风速达2级以上),一夜之间能传染整个菜田,极易造成大面积危害。

(4)再发能力强,潜伏危害大,病状消失之后,遇到阴雨刮风天气能在24小时之内暴发。

(5)病菌喜湿好温但不耐高温,温度达30度以上,有明显遏制病情发展的迹象(病轻的叶片明显转绿)。

黄花菜枯叶病防治措施:

选择土质较疏松的地块栽培,彻底清除田间地头杂草,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加强肥水管理合理配合施用氮、磷、钾肥,雨后及时排出田间积水,收获结束后及时清出田间病残体并集中带出田外销毁。

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杀菌剂进行防治:2%嘧啶核苷类抗生素水剂150300倍液+70%代森联干悬浮剂6008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53.8%氢氧化铜干悬剂10001500倍液;86.2%氧化亚铜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视病情隔710天喷1次。

小绿叶蝉对茶树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小绿叶蝉,俗称浮尘子、叶跳虫等,分为茶小绿叶蝉和假眼小绿叶蝉两种,其中以茶假眼小绿叶蝉发生危害为主,是主要茶树害虫之一。

小绿叶蝉

一、危害症状

成虫、若虫以针状口器刺入嫩梢皮层吸取汁液,消耗养分与水分,使芽叶萎缩、硬化,生长缓慢,枝条节间缩短,叶片向内卷曲,叶尖叶缘枯焦,以至叶片凋萎脱落。受害的芽叶制茶易碎,味涩,品质差,严重影响夏秋茶的产量和品质。

二、发生特点

一年发生9~11代。以成虫在茶树上或冬作物(豆类)、杂草和其他植物上越冬,翌年早春转暖时,成虫开始取食,补充营养,茶树发芽后开始产卵繁殖。秋末冬初茶树芽梢停止生长,成虫也停止产卵,进入越冬期。成虫有陆续孕卵和分批产卵习性,尤其越冬代成虫的产卵期可长达1个月之久,因此,世代重叠十分严重。小绿叶蝉在全年有两个发生高峰,第一个高峰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第二个高峰期在10月至11月上旬。成虫和若虫在雨天和晨露时不活动,时晴时雨、留养及杂草丛生的茶园更利其发生。成虫在茶园中多栖息在茶丛叶层,卵一般产在芽下第1~3节嫩梢组织中,每雌虫产卵量10一30粒。若虫常栖息在嫩叶背面。

三、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中耕除草,使茶园通风透气,减少害虫寄生;

(2)分批多次及时采摘,既可减少其食料,同时又可减少卵和若虫,降低虫口密度;

(3)虫害严重时,对茶园进行轻修剪,减少虫、卵寄生场所。

2、化学防治:

(1)2.5%鱼藤酮乳油300―500倍液或百虫僵600-800倍液喷雾;

(2)爱禾0.3%印楝素300-500倍液或0.3%苦参碱水剂1000倍液喷雾;

(3)10%呲虫啉4000-5000倍液喷雾;

(4)2.5%联苯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

(5)绿晶、瑞灵、奥虱克等安全间隔期在7天以内的低毒、低残留农药。

园林植物地下害虫的危害种类与综合防治技术


园林植物地下害虫的危害种类与综合防治

地下害虫是指在土中生活危害植物根部、近土表主茎及其他部位的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地老虎和金针虫等。这类害虫种类繁多,危害寄主广,它们主要取食园林植物的种子、根、茎、块根、块茎、幼苗、嫩叶及生长点等,常常造成缺苗、断垄或植株生长不良。其中对园林植物危害性较大的有蝼蛄、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等,都以幼虫危害。由于它们分布广,食性杂,危害严重且隐蔽,并混合发生,若疏忽大意,将会造成严重损失。

一、园林植物地下害虫的种类、危害特点与发生规律

1.蝼蛄俗称土狗子,以成虫和若虫在土壤中开掘隧道,咬食幼苗根和茎,使幼苗干枯死亡。食性杂,能危害多种园林植物。

蝼蛄分华北蝼蛄、非洲蝼蛄、台湾蝼蛄、普通蝼蛄等几种,是危害草坪等园林植物的常见害虫,也是对高尔夫球场果岭草坪危害最大又最难防治的地下害虫。它具有一对非常有力呈锯齿状的开掘足,在地下来回切割草和根茎并往前爬行,拱出条条隧道,所过之处,根茎全被切断,轻则降低草坪质量,重则造成大片草坪死亡。

华北蝼蛄是华北地区草坪和苗圃内重要的地下害虫之一,其成虫体长42厘米左右,茶褐色,翅短小,前足扁平,有尾须两根,前胸中央有一个心脏形暗红色斑点,以成虫和幼虫咬食幼苗的根和嫩茎,并在床面上钻隧道,造成缺苗现象。

蝼蛄以成虫或若虫在地下越冬,深度为地下水位以上和冻土层以下。3月下旬至4月上旬,蝼蛄逐渐苏醒,随着地温升高,蝼蛄开始活动,当平均气温达到11.5℃左右时,开始出现蝼蛄拱出的虚土隧道。日平均气温达18℃左右时,危害猖獗。在酷暑时,蝼蛄潜入土中越夏,只是在新播种地稍有危害。8月底至10月初,又是一个危害高峰,10月中旬后,陆续入土越冬。蝼蛄昼伏夜出,以夜间9-11点活动最旺盛,多在表土层或地下活动,特别是在高温、高湿、闷热、雨后的夜晚活动最频繁。

刚孵出的幼虫喜群集、怕风、怕光、怕水。非洲蝼蛄孵化后群集时间为3-6天,华北蝼蛄群集时间稍长,而台湾蝼蛄群集时间最长,达5-11天,以后分散潜入地中危害。因此,在6-8月份如发现向下的洞中有虚土或杂草堵塞,往往是蝼蛄的卵室或幼虫的群集地,顺着洞下切取土,可找到蝼蛄的卵块或幼虫,或下挖可找到成虫。蝼蛄喜欢在潮湿的地域中生活,对马粪等未腐熟的有机质特别感兴趣,成虫有很强的趋光性。

2.蛴螬蛴螬是各种金龟子幼虫的总称,俗称土蚕。体近圆筒形,常弯曲成C字形,乳白色,密被棕褐色细毛,尾部颜色较深,头橙黄色或黄褐色,有胸足3对,无腹足。专门取食园林植物根茎部,引起植株萎蔫而死。而其成虫金龟子则食性很杂,花、叶和果实均是其取食对象。

金龟子近年来对草坪的危害日趋严重,成为草坪的主要地下害虫之一,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咬食草坪根部。此虫食量大,爆发性强,短时间内即可将成片草坪破坏得残缺不全。轻者影响草坪的美观,重者造成草坪大面积枯死甚至毁灭。草坪受到蛴螬危害,植株生长出现失绿、萎蔫现象,大面积斑秃,较严重的则成片死亡。用手一提,就能掀起大片草坪并在掀起草坪的地面上看到大量的幼虫。受害草坪多呈长条状枯死斑,严重降低草坪的观赏价值。蛴螬为地下害虫,防治起来非常困难。如果防治方法不当,则既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又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金龟子属鞘翅目金龟子总科,下分为22个科。全世界已知约有2.8万种金龟子,国内已知约有1300种,其中杆食性的占60%以上,大多属于鳃角金龟科、丽金龟科、犀金龟科(独角仙)和花金龟科等。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越冬。危害盛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7月中旬出现新一代幼虫,成虫通常昼伏夜出,趋光性很强,对黑光灯尤为敏感。幼虫取食草的下部。

金龟子类害虫以其幼虫蛴螬取食杆株的根系,多集中在春、秋两季危害,在草坪、花卉上以4、5月危害严重。成虫6-7月发生,取食草的地上部分,一般具趋光性及假死性。幼虫分三龄,三个龄期达314天,以三龄幼虫在60-70厘米土中越冬。次年4月,幼虫上迁进入耕犁层危害。后在土深5厘米处化蛹,预蛹期7-8天。蛹历期一般14.5天,温度高时,蛹期缩短。

沙田柚病虫综合防治措施


围绕柚类优质、高产栽培,落实农业防治措施。冬春季修剪清园,于12月至翌年2月剪除病枯枝,清除落叶(果),并结合喷药,减少病虫源;做好抹芽控梢、统一放梢,减少潜叶蛾为害,一般掌握大暑至立秋,潜叶蛾处于低峰期放梢;适时环割环扎,疏花疏果;做好柚园肥水管理,做到合理施肥,不偏施氮肥,并以有机肥和根际施肥为主,化肥和叶面肥为辅,做到氮、磷、钾肥与镁、锌、硼等微肥合理搭配使用。促进沙田柚生长,提高植株抗病虫能力,抑制病虫发生为害。 科学用药,及时控制为害。根据柚园生物群落季节性的自然变化规律和防治指标,抓准防治适期,选好高效对口有选择性农药或配方进行挑治兼治,控制病虫为害。 ①冬季防治:结合冬春季清园,根据冬春病虫发生种类和为害轻重决定是否用药,如冬春季柚园病虫发生较重,可因病虫用药进行防治,以减少病虫源。一般在沙田柚开花前,用0.6~0.8波美度石硫合剂,或用95%机油乳剂200~300倍液,或用40%氧化乐果乳油800倍液+40%灭病威400倍液喷雾。病虫发生轻的,可在翌年春季新梢抽发至开花前视病虫发生情况用药防治。 ②抓紧在3~6月关键时期用药防治:3~6月柚园生态环境利于黑斑病、溃疡病、疮痴病、红蜘蛛、介壳虫、桔小实蝇等多种病虫发生为害,这时要针对病虫发生种类及数量,对达到防治指标的病虫,适期用药进行防治,一般在4月中、下旬用第一次药,主要防治黑斑病、红蜘蛛、介壳虫,兼治溃疡病;第二次用药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以防治锈蜘蛛、溃疡病、褐腐疫霉病为主,兼治介壳虫等。防治黑斑病使用世高浸果,溃疡病可用铜大师2000倍或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用20%绿乳酮乳油600倍液;防治介壳虫可用蚧杀特1000倍液,或用蚧宝1500倍液,或用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对螨类可用20%虫螨光3000倍液,或杀螨净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用50%托尔克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病虫。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症状与防治措施


专家指出,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是保护地栽培番茄中近年来新发生的较常见的病害。

一、危害症状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茎、果实和果柄,苗期和成株期均可染病。

叶片染病。由下部老熟叶片先发病,再向植株上部蔓延。发病初期产生水渍状小圆点斑,扩大后病斑呈暗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将病叶对光透视时可见病斑周缘具黄色晕圈。发病中后期病斑为褐色或黑色,如病斑发生在叶脉上,可沿叶脉连续串生多个病斑,叶片因病致畸。

茎染病。初始产生水渍状小点,扩大后病斑呈暗绿色,圆形至椭圆形,病斑边缘稍隆起,呈疮痂状。

果实和果柄染病。初始产生水渍状小斑点,稍大后病斑呈褐色,圆形至椭圆形,逐渐扩大后病斑转成黑色,中央形成木栓化疮痂。

苗期染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暗褐色斑,周缘具黄色晕圈。

二、防治措施

(一)选种。从无病留种株上采收种子,选用无病种子。

(二)种子处理。对商品种子在播种前要做好种子处理,可用55℃温水浸种10分钟后移入冷水中冷却,捞出晾干后催芽播种。

(三)茬口轮作。重发病田块提倡与其他作物实行2~3年轮作,以减少田间病菌来源。

(四)加强田间管理。开好排水沟系以降低地下水位,合理密植,适时开棚通风换气,降低棚内湿度,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浇水要用清洁的水源。

(五)清理田园。发病初期及时整枝打杈,摘除病叶、老叶,收获后清理田园,清除病残体,并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深翻土壤,保护地灌水闷棚,高温高湿可促使残余组织的分解和腐烂,降低病原菌的存活率,减少再浸染菌源。

(六)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续防治2~3次。药剂可选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亩用药量125~165克)、72.2%普力克水溶性液剂700倍液(亩用药量130克)、丰护胺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亩用药量125克)、30%DT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亩用药量165克)、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700倍液(亩用药量130克)等。

《大青叶蝉危害症状与综合防治措施》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