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栽种前两年植物养护。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近两年花腐病危害大,花前抓住猕猴桃花腐病的防控!》,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猕猴桃花腐病是猕猴桃常见的病害之一,近年来有加重发生趋势,需引起广大果农的高度重视。在生产中可采用以下防控措施。

一、发生规律

据研究,猕猴桃花腐病是由丁香假芽孢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有专家认为花腐病是溃疡病在猕猴桃花蕾上的表现,也就是说如果当年春季溃疡病发生严重,花腐病也会呈严重发生。一般而言春季降雨偏多,持续阴湿天气容易诱发。无论哪个品系与品种,雄树易感染;中华系易感染;地块低洼园区易感染;幼树与初果树易感染;溃疡病发生严重的园区与植株易感染。

二、病症表现WWw.zw59.coM

以现蕾期集中表现,主要是花蕾褐变萎缩,之后脱落,也有花蕾感染后花瓣半开或无法展开,另外花蕾感染后虽经授粉但不能正常受精,花后一个礼拜内幼果园因受精不良而大量脱落,产量受到严重影响。

三、防治方法

一是以规范管理特别是增施腐熟有机肥为主的提高树体抗性最为重要;

二是选择高抗溃疡病的雄树作为授粉品种;

三是重点防控溃疡病,降低园区溃疡病的发生就是最有效防治花腐病的重要措施;

四是在展叶后开花前的现蕾期,用生物菌剂轮换喷防,至少进行三次喷防,间隔十天,连续防控,会有一定防效。

五是购买制取花粉时,尽量在无病雄树采粉,购买大厂生产的优质品牌花粉,遏制花腐病进一步侵染。

编辑推荐

猕猴桃褐腐病的防治


郑州市金水区姚桥乡薛岗村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林果业,仅此一项,年收入50多万元。

猕猴桃褐腐病是猕猴桃枝蔓和果实生长后期至贮藏时的常见病害,初期病斑呈水渍状浅紫褐色,后转为深褐色,病部在湿度大时迅速绕茎扩展,侵达木质部,导致皮层组织块状坏死,枝蔓随之萎蔫,干枯死亡。后期在病斑上产生密布的黑色小点,即病原子座和子囊腔。

病原为葡萄座腔菌属葡萄座腔菌,病菌以菌丝和子囊腔在寄主上越冬。春季气温升高,雨后子囊腔吸水膨大破裂,释放出子囊孢子借风雨飞溅传播。病原从花器或幼果侵入,在果实内潜伏,直到果实后熟期才表现出症状。枝蔓受害多从皮孔或伤口侵入。温度和湿度是影响褐腐病发生的决定性因素,病菌生长适温为23~25℃,子囊孢子的释放依靠雨水,在降雨1小时内开始释放,贮运期间,贮藏温度20~25℃时发病果率最高。冬季受冻,排水不良,树势弱,枝蔓细小,肥水供应不足的果园发病重,枝梢枯死多。

防治措施

1.培育壮树,增强抗性。加强园间管理,注意理沟排水,合理施肥,要施些硫酸钾和硫酸锰,促进植株营养生长和果实发育。

2.冬季修剪、清园、施肥等项工作,要认真完成。应彻底清除地面枝叶和落地果实,减少翌年初侵染源。对树上未修剪掉的病枯枝梢,要清查补剪。

3.适时喷药防治。冬季清园工作结束后应结合防治其他病虫害喷一次波美5~6度石硫合剂。花期前后至幼果膨大期,可用50%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敌菌丹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枝、叶、果2~3次,效果良好。

猕猴桃蒂腐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猕猴桃蒂腐病为贮藏过程中引起果实腐烂的主要病害之一,现将猕猴桃蒂腐病的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症状和发病规律

受害果初在果蒂处出现明显的水渍状斑,后病斑均匀地向上扩展。果实病部保持正常的形状,手感柔软而有弹性,其他部位与健果无异。切开病果,果蒂处先腐烂,腐烂在果肉中向下扩展蔓延至全果,但果顶一般保持完好。腐烂的果肉为水渍状,略有透明感,有酒味,通常变为浅粉红色至浅黄褐色。

发病初期,在果实外部看不到或只有少量病原物,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在病部的果皮上就会长出一层不均匀的灰白色霉状物。

在贮藏条件下,由于低温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故一般贮藏1~2个月时才开始表现出腐烂症状。贮藏3个月以上没有发病的果实,尽管有可能遭到侵染,但一般就不会再发病了。

该病菌只能通过伤口才能侵入果实之内。果实采收时在果蒂处留下伤口,或采收后在果实分级、包装及搬运的过程中,果实相互摩擦产生的伤口是病菌入侵果实的通道,果实受伤越多发病越重。此外,田间管理不当,施氮过多,生长茂密,修剪不及时,通风透光差,田间湿度大亦有利病害的发生。

(2)防治措施

①及时修剪,清沟排水,增加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搞好冬季清园,清除和烧毁病残体,减少越冬侵染源。

②尽量避免或减少果实损伤,采果时轻拿轻放,可推迟发病时期,减低发病程度。

③在谢花期和采果前3~7天内进行喷药。用2000倍苯菌灵液,敌菌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代森锰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④采果后24小时内用上述药剂处理采摘伤口,或用药剂浸果。

大花蕙兰根腐病防治


大花蕙兰根腐病在幼苗、新移栽的植株和浇水过多的植株上发生较严重,防治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通风,适当减小浇水次数,及时喷洒药剂防治等。

根腐病又称枯萎病,属于真菌病害,分布很广,除大花蕙兰外,其他植物也会受害。它是由一种立枯丝菌引起的根腐烂。这也是大花蕙兰毁灭性病害之一。

在大花蕙兰植株的任何生育期都容易感染,但在幼苗、新移栽的植株和浇水过多的植株上发生较严重。因此,病斑常最先见于兰株的根部,但如果不加控制,可迅速发展到假鳞茎及较低部位的叶片上。在侵染发展过程中,会形成一圈褐腐区,环绕植株基部引起幼苗死亡。成株受到侵害时,会逐渐衰弱。一般情况下腐烂只局限于根部,引起根部死亡。但有时腐烂也会扩大入侵到假鳞茎。使根腐病的植株生长衰退,叶片和假鳞茎均发黄、瘦弱、扭曲、萎缩,最终死亡。

防治根腐病除高温多湿季节要特别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适当减小浇水次数外,平时要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防治。一旦发病,轻者要及时喷洒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也可用苯来特1汤匙兑水4L浸根或浇施,效果不错,每周1次,连续2~3次。并更换花盆和基质,重新种植,弃用旧基质或待消毒干净后再使用。换盆时要剪除烂根、腐根,换盆后要控制浇水,减少复发的机会。重者则应立即烧毁,以防污染。

山楂花腐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山楂花腐病是山楂的重要病害之一。分布于辽宁、吉林、河北、河南等山楂产区。一旦发现要注意采取措施及时进行防治,现将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症状

主要为害花、叶片、新梢和幼果。嫩叶初现褐色斑点或短线条状小斑,后扩展成红褐至棕褐色大斑,潮湿时上生灰白色霉状物,病叶即焦枯脱落。新梢上的病斑由褐色变为红褐色,环绕枝条一周后,导致病情枯死。

逐渐凋枯死亡,以萌蘖枝发病重。花期病菌从柱头侵入,使花腐烂。幼果上初现褐色小斑点,后色变暗褐腐烂,表面有黏液,酒糟味,病果脱落。果上初现褐色小斑点,后色变暗褐腐烂,表面有黏液,酒糟味,病果脱落。

2、病原

Moniliniajohusonii称山楂褐腐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盘肉质,初为淡褐,成熟时灰褐。子囊棍棒状、无色,子囊问有侧丝、子囊孢子椭圆形或卵圆形,单胞、无色。分生孢子单胞,柠檬状串生,孢子串有分枝。

3、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在落地僵果上越冬,4月下旬在潮湿的病僵果上开始出现,产生大量子囊孢子,借风力传播,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5月上旬达到高峰,到下旬即停止发生。低温多雨,则叶腐、花腐大流行。高温高湿则发病早而重。

4、防治方法

(1)晚秋彻底清除树上僵果,干腐的花柄等病组织,扫除树下落地的病果、病叶及腐花并耕翻树盘,将带菌表土翻下,以减少病源。

(2)地面撒药,4月底以前在树冠下的树盘地面上,喷五氯酚钠l000倍液,也可撒3:7的硫磺石灰粉3~3.5kg/亩。

(3)发病初期可喷25%三唑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可控制叶腐。

(4)盛花期可喷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能有效控制果腐。

如何防治茶花枯枝病和花腐病


茶花,又名山茶花,山茶科植物,属常绿灌木和小乔木。古名海石榴,茶花的品种极多,是中国传统的观赏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八,亦是世界名贵花木之一。

茶花枯枝病:由病原真菌侵染茶花嫩枝或老枝后引起,受害枝条坏死,叶片由绿变为淡黄,从顶部向下逐渐干枯脱落,最后整个枝梢干枯死亡。

防治方法

冬季剪除病枯枝,集中烧毁;摘除多余的不定芽和细弱枝,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场所;在茶花植株萌芽抽梢之前,可喷施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福美双800倍液,或50%百菌清600至700倍液,重点要对枝条伤口部位的喷药,发病后及时用以上药剂交替喷雾;注意增施适量磷、钾肥,少施氮肥。

茶花花腐病:由茶花花腐真菌侵染花瓣引起的病害,受害花朵先出现棕褐色小斑,以后逐渐扩大,直至整个花朵变成褐色而枯萎。

防治方法

发现感病茶花及时摘除,花期及时清扫掉落在地面的病花,集中深埋或烧毁;开花前用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喷洒花蕾,每7天1次,连喷三次;选栽秋季开花的品种,或者用赤霉素处理中晚花品种,使之秋季开花,以避开花腐病菌的发生高峰期。

家中杜鹃花根腐病的防治


根腐病对杜鹃花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威胁,其发病率虽不高,但染病后死亡率很高,所以在杜鹃花的栽培管理中必须重视对根腐病的防治。

根腐病是一种由镰孢霉菌引起的土传病害,多发生在杜鹃花的根茎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往往潮湿,阳光不足,半知菌类镰孢属真菌活动频繁,一旦侵入皮层,不久即会引起腐烂,根上出现水渍状褐斑、软腐,后腐烂脱皮,木质部呈黑褐色,树皮逐渐呈灰白色,并会逐步蔓延,进而扩大到树干整个皮层坏死,切断养分及水分的输导,使顶端嫩叶逐步干枯,并自上而下,枝叶萎蔫失水干枯,以致全株死亡。

根腐病的防治,应注意采取如下措施:半知菌类镰孢霉属真菌存活在土壤中的植物残体上,数年内遇合适寄主仍有侵染力,凡碱性土壤、湿度大、温度偏高,均有利于病害的发展蔓延,故确诊后,应对死株及盆土及时处理。

对邻近的植株可用0.1%高锰酸钾浸泡或淋洗全株,并用净水冲洗后再上盆,盆土可事先用70%托布津1000倍液喷浇。应注意改善场地通风,早晚增加光照,增施钾肥,提高抗病力。在每年5月份左右用200倍托布津涂抹主干,每7天至10天涂一次,连续三次。

长寿花的病害防治:白粉、灰霉、茎腐和根腐病


长寿花在多肉植物里属于比较好养护的,但也会发生一些常见病害:白粉、灰霉、茎腐和根腐病,下文的作者:定云止水,教你如何防治长寿花的常见病害,一些防治措施和养护手段对多肉植物来说,也是通用的,不妨参考参考。

白粉病多发生于晚秋至早春,在昼夜温差大湿度高的时候容易发生。于夜间温度15℃,而且湿度高达90%时最适于病菌孢子的产生、发芽及感染。白天27℃的高温而且40-70%的低湿度下,则最适于孢子之成熟散发。30℃以上时会受到抑制。发病的湿度范围非常大,空气相对湿度23%~99%之间均能发病。因此,即使在干燥的温室内或者霉雨季节高温高湿条件下,白粉病仍可发病并迅速蔓延。

灰霉病属低温高湿型病害,病原菌生长温度为2~30℃,温度20~25℃、湿度持续90%以上时为病害高发期。病菌耐低温度,720℃大量产生孢子,温度1523℃。弱光,相对湿度在90%以上或幼苗表面有水膜时易发病。花期最易感病,借气流,灌溉及农事操作从伤口、衰老器官侵入。

懂得白粉病和灰霉病发生的机理,在养护上便要注意下面几点:

1)尽量保持叶面干燥以及盆间通风良好,尤其不要在傍晚喷水,使得叶片留水过夜。叶片有水珠的话要用纸巾吸干或用气吹吹走。

2)预防为主,定期喷晒杀菌药。

3)植株不慎出现伤口、溃面时尽早用草木灰或硫磺粉、甲托等进行涂抹。

4)在湿度与温差大的日子里要留意查看植株状态,特别是易患病的品种如巴黎、白狐等。

5)一旦发现要尽早摘除病叶、病枝,以减少病菌存量,同时要抓紧时机喷药。

作为新手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不缺水状态下,假如发现长寿花植株不振,植物叶面萎缩干瘪或发皱、黯淡无神,一般说明是植物根系出了问题,要当即对植物进行换盆洗根,并且更换植料,严重的要果断进行砍头,截取好的部分进行扦插。切忌简单的认为植物是缺水了还是缺肥了。

引起茎腐和根腐病原因最常见的就是环境过暖过湿、伤口感染病菌。蕈蚊、蛾虫及蜗牛在茎中钻孔以及根粉蚧等都是罪魁祸首,因此防止茎腐、根腐一方面要养成良好的浇水习惯、尽量避免长期水涝水湿过大,另一方面要针对病菌和虫害双管齐下进行治理。

白粉病、灰霉病、茎腐、根腐推荐用药:戊唑醇、先正达达科宁75%百菌清10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有不能施药的,也可用小苏打1:1000或稀释的醋溶液喷晒、擦拭植株。

捎带说一下,农药和花卉一样同样有造假的集散地,建议买药前多做功课,最好认准名厂或品牌,别贪小失大,俺知道有很多新手都喜欢用药店推荐的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一类的,特别是1元/包那种,即使你RP好买到真的基本也只能用来抹抹伤口,对真菌引发的白粉、灰霉、茎腐和根腐病基本无效。此外为防止耐药性,杀菌药一般都要备2~3种以上,变换着用比单一使用效果要好很多。

另外不得不说的是煤渣,煤渣随手可得,在多肉植物种植中广泛用到,很多人都只知道有疏水作用,可以降低种植成本,却不知道煤渣因为富含硫,兼有杀菌和杀虫的效果,用煤渣的植物要比不用的抗性更强,不容易产生根腐病和根粉蚧。

杜鹃花病虫防害之根腐病


根腐病对杜鹃花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威胁,其发病率虽不高,但染病后死亡率很高,所以在杜鹃花的栽培管理中必须重视对根腐病的防治。

根腐病是一种由镰孢霉菌引起的土传病害,多发生在杜鹃花的根茎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往往潮湿,阳光不足,半知菌类镰孢属真菌活动频繁,一旦侵入皮层,不久即会引起腐烂,根上出现水渍状褐斑、软腐,后腐烂脱皮,木质部呈黑褐色,树皮逐渐呈灰白色,并会逐步蔓延,进而扩大到树干整个皮层坏死,切断养分及水分的输导,使顶端嫩叶逐步干枯,并自上而下,枝叶萎蔫失水干枯,以致全株死亡。

根腐病的防治,应注意采取如下措施:半知菌类镰孢霉属真菌存活在土壤中的植物残体上,数年内遇合适寄主仍有侵染力,凡碱性土壤、湿度大、温度偏高,均有利于病害的发展蔓延,故确诊后,应对死株及盆土及时处理。

对邻近的植株可用0.1%高锰酸钾浸泡或淋洗全株,并用净水冲洗后再上盆,盆土可事先用70%托布津1000倍液喷浇。应注意改善场地通风,早晚增加光照,增施钾肥,提高抗病力。在每年5月份左右用200倍托布津涂抹主干,每7天至10天涂一次,连续三次.

苹果花腐病防治


苹果花腐病是苹果重要病害之一,该病可危害花、叶、幼果、嫩枝,以危害花和果实为主。在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山东、陕西、四川、云南、新疆等地均有发生,是北方果区常发生的一种病害,大流行年份可以造成严重危害,产量损失可达50%以上。

【苹果花腐病症状】

苹果花腐病主要为害花、叶、幼果。花腐症状有两种:一是当花蕾刚出现时,就可染病腐烂,病花呈黄褐色枯萎;二是由叶腐蔓延引起,使花丛基部及花梗腐烂,花朵枯萎。果腐是病菌从柱头侵入,通过花粉管而到达子房,而后穿透子房壁而达果面。展叶后23天即可发生叶腐,初期在叶尖、叶缘或中脉两侧产生赤褐色小病斑,逐渐扩大呈放射状;病斑沿叶脉向叶柄蔓延,直达叶片基部。严重时,病叶腐烂,萎凋下垂。在潮湿条件下病部可产生大量的灰白色霉状物。幼果豆粒大时果面发生褐色病斑,病斑处溢出褐色黏液,并有发酵的气味,很快全果腐烂,失水后变为僵果,仍长在花丛或果台上。

【病原与发生规律】

Moniliniamali称苹果链核盘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世代为Sclerotinlaoali称苹果核盘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以菌核在落到地面上的病果、病叶中越冬。翌年春季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成为初侵染源,侵染叶片,引起叶腐和花腐。病叶、病花上产生的灰白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成为再次侵染源。分生孢子经由花的柱头侵染,引起果腐和枝腐。叶腐发生在4月末至5月初,展叶23天就可见到。花腐发生在5月上中旬,果腐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见到。开花期降雨可引起果腐的大发生。山地果园发病重,平原较轻,通风透光差以及管理粗放的果园发病较重。海拔高的山地果园较平原地发病重;土壤黏重、排水不良的果园发病重;树势衰弱,营养水平低,花期长,授粉受精不良,易发病;大小年现象严重的果园发病也较重。

【防治方法】

果实采收后,要彻底清除果园内落地病果;及时摘除树上的病叶、病花和病果,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菌源;在春季化冻后、子囊盘产生之前,把果园全部深翻一遍,深度15cm以上。果园要增施有机质肥料,要深翻改土,合理修剪,保持良好的通透性,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从果树萌芽到开花期(萌芽期、初花期、盛花后期)连续喷药23次,如这段时间高温干燥,喷2次药即可,第一次在萌芽期,第二次在初花期,如花期低温潮湿,果树物候期延长,可于盛花末期增加1次喷药。发芽前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l次。

在树冠下喷施五氯酚钠100200倍液或撒施25kg/亩生石灰以减少菌源。预防叶腐须在展叶初期喷施下列药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代森铵水剂600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嘧啶核苷类抗生素水剂4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陛粉剂100015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间隔4天再喷1次。预防果腐要在开花盛期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l次。

苹果谢花后至套袋前病虫害的防控


苹果谢花后第一次用药主要防治红蜘蛛、霉心病、苹小卷叶蛾和轮纹病,同时兼治蚜虫、锈病、白粉病、斑点落叶病等。

用药时间在谢花后5~10天。另外,用药时间要根据害螨的发生虫类等情况选择,以防治山楂红叶螨为主的果园,在谢花后7~10天用药防治效果最好;以苹果全爪螨为主要害螨的果园,用药时间再适当提前3~5天。

此期用药以保护幼果为主,防病、治虫、杀螨、补钙同时进行,可选用1~2种杀菌剂、1种杀虫剂、1种杀螨剂和1种补钙剂混用,混用药剂不能超过5种。

苹果进入生长期,杀虫剂建议使用专化性强的药剂,不建议使用广谱性杀虫剂,如菊酯类、有机磷类杀虫剂。建议:花期无雨,可选用70%安泰生800倍液或75%代森锰锌800倍液+10%宝丽安1500倍液+20%虫酰肼1000倍液或25%灭幼脲1500倍液+24%螨危4000倍液+16%翠康钙宝1500倍液。花期遇雨或白粉病严重,杀菌剂可改为70%甲基硫菌灵15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2500倍液+10%多抗霉素1500倍液。

苹果谢花后第二次用药主要是保护幼果和花器免受轮纹病菌、霉心病菌和黑点病菌侵染,同时兼治各种蚜虫、锈病、斑点落叶病、腐烂病、棉铃虫、红蜘蛛、康氏粉蚧等。第二次用药时间在第一次用药后的10~15天。

第一次用药后如无有效降雨,可选用75%代森锰锌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1500倍液+25%吡虫啉5000倍液+17%沃生钙1500倍液。若遇有效降雨,杀菌剂更改为10%苯醚甲环唑25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锈病危害严重的果园,杀菌剂可改用75%拿敌稳5000倍液。

山楂花腐病防治方法


1.为害症状

山楂花腐病主要为害叶片、新梢及幼果。新梢多由病叶沿叶柄延及造成。病斑初褐色,后变为红褐色,逐渐凋枯死亡。幼叶初发生褐色短线条状或点状小斑,后迅速扩大,病斑红褐色至棕褐色,病叶枯萎,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出现白色至灰白色霉状物。幼果一般在落花10天后表现症状,初在果面发生1~2毫米大小的褐色斑点,约2~3天后扩展到整个果实,使幼果变暗褐色腐烂,表面有黏液溢出,烂果有酒糟味,最后病果脱落。

山楂花腐病

2.发生规律

由子囊菌亚门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在落地病僵果中越冬。通常展叶后多雨,叶腐较重,开花期多雨,易造成果腐病流行。高温、高湿出现早的年份和地区,发病早。山地果园发病比平原果园重,沟谷地又比坡上地病重。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发病重。

3.防治方法

(1)果实采收后应结合施肥管理,彻底清除病僵果,集中烧毁或深埋地下。

(2)早春翻地在4月上中旬,于子囊孢子未出现以前,将地面病僵果深翻至土层15厘米以下。

(3)病菌的侵染期较短,只集中在展叶至开花期,这是喷药保护的关键时期。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于50%的叶片似展非展及叶片展开时,连续喷药2次,。

西瓜褐腐病


症状主要发生在子叶、真叶及运输贮藏期的果实上。叶片染病,初生水渍状小褐点,后扩展成不规则形浅褐色或褐色斑,病斑融合成大斑时,致叶片干枯。运输贮藏期的果实染病,可见果实上出现不明显的暗褐色病变,仔细观察可见疣状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剖开病瓜可见皮下褐变。

病原DiplodianatalensisPoleEvans称蒂腐色二孢,属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器

黑色,扁球形至汗梨形,光滑,大小290~522微米,具孔口,内壁上密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圆柱状,五色不分枝,大小8.4-19.02.8-5.6微米:成熟的分生孢子暗褐色,椭圆形,双胞,分隔处缢缩,表面具纵条纹,大小212912~15.4微米。该菌除侵染西瓜外,还可为害柑桔、桑树等。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田间草丛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从器内释放出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到西瓜叶片上,病菌萌发侵入后引致初侵染和再侵染。西瓜植株受冻或缺肥及运输贮藏过程中果皮擦伤易诱发此病。

防治方法(1)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3年轮作,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2)用种子重量0.3%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3)高畦栽培,地膜覆盖,雨季加强排水。(4)发病初期喷洒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400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杀菌王水溶性粉剂1000倍液或惠满丰多元素活性液肥,每667平方米320毫升,稀释500~600倍液,也可用促丰宝Ⅱ型1000倍液,隔7天一次,喷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近两年花腐病危害大,花前抓住猕猴桃花腐病的防控!》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苗木栽种前两年植物养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