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与防治。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高粱低温冷害如何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症状

高粱低温冷害是高粱生育期间,遇到低温,造成生理活性下降,生长发育延迟或性细胞生长发育受阻,从而使产量降低。高粱低温冷害分延迟型、障碍型、混合型3种。中国北部高粱产区主要表现为延迟型:即在营养生长期或生殖生长期较长时间遭受低温,生活活性明显减弱,生长、发育明显滞缓,抽穗成熟延迟,霜前不能充分灌浆,不仅产量锐减,且品质变劣,籽粒不饱满,带壳籽粒增多,蛋白质含量低。障碍型:主要是生殖器官分化期至抽穗开花期,遭受短时间异常低温,妨碍生殖细胞的正常发育和受精结实,造成不育或部分不育。这一类型仅个别年份局部地区发生。

混合型冷害

是延迟型、障碍型同时兼有的一种冷害,中国不多见。

病因

高粱播种至拔节期,高粱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7—8℃,出苗温度12—14℃。此间遇持续低温,常造成粉种或苗弱。至于高粱出苗的天数,常随播种时温度增高而减少。苗期低温会延迟成熟。拔节至抽穗期,一般不会出现低温冷害。高粱开花后,营养生长停止,进入生殖生长期,此间仍要求较高温度和充足的光照条件。多年生产实践证明千粒重高低与温度高低及持续时间长短呈正相关。生产上温度对生育前期和后期影响较大,尤其是生育后期影响最大。我国东北三省及内蒙古高粱栽培区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低,年度间温度和霜期变化很大,一般每4—5年出现一次低温年,常使高粱因低温冷害而减产。受害程度黑龙江最重,吉林次之,辽宁较轻,内蒙古、河北、山西北部,有些年份也有发生。经测定生产上10℃的活动积温低于2400℃为低温年,低于2250℃则为严重低温年。2401—2550℃为平年指标,高于2550℃为丰年指标。低温冷害出现机率略具规律性,一般2—4年发生1次,20年中平均3.5年发生1次。低温大致可分4种类型:一是常年低温型。二是低温干旱早霜型。三是低温多雨寡照型。四是干旱早霜型。其中低温干旱早霜型受害最重,对高粱来说是属于延迟性冷害。温度或热量是影响高粱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10℃的活动积温越高且持续时间越长,对高粱生长发育越有利,其产量相应提高。

防治方法

防止延迟型低温冷害措施:

(1)选用早熟高产良种。

(2)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3)适时播种,促使高粱幼苗及时出土。

(4)提倡施用酵家菌沤制的堆肥,增施有机肥。高粱对肥料要求很高,增施有机肥及速效磷肥,不仅高产,而且能促进早熟,尤其是磷肥效果更为明显。

(5)加强田间管理,出苗后及时疏苗、定苗,铲除杂草,深松耕地。特别是低洼易涝地,地温低,可采用垄作台田,提高地温。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促进生长发育。

精选阅读

高粱纹枯病如何防治


高粱纹枯病分布广泛,可引起茎杆、叶鞘、叶片腐烂。播种过密、施氮过多、湿度大、连阴雨多易引发高粱纹枯病。避免高粱纹枯病到来的最根本途径就是做好预防,要有效的避免高粱纹枯病的危害不能反复,那么怎么预防才是有效的?

发病特征

主要发病期在玉米性器官形成至灌浆充实期。苗期和生长后期发病较轻。病株基部1~2节叶鞘和叶片上初生水浸状灰绿色病斑,后变为椭圆形、不规则形大斑,边缘紫褐色、红褐色,中部灰白色、黄褐色。数个病斑汇合,形成云纹状斑块。得病叶鞘、叶片、茎杆腐烂坏死。严重发生时,发病部位上移到植株中上部。

传播途径

病菌以菌丝和菌核在病残体或在土壤中越冬。翌春条件适宜,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侵入寄主,后病部产生气生菌丝,在病组织附近不断扩展。菌丝体侵入玉米表皮组织时产生侵入结构。接种6天后,菌丝体沿表皮细胞连接处纵向扩展,随即纵、横、斜向分枝,菌丝顶端变粗,生出侧枝缠绕成团,紧贴寄主组织表面形成侵染垫和附着胞。电镜观察发现,附着胞以菌丝直接穿透寄主的表皮或从气孔侵入,后在玉米组织中扩展。接种后12天,在下位叶鞘细胞中发现菌丝,有的充满细胞,有的穿透胞壁进入相邻细胞,使原生质颗粒化,最后细胞崩解;接种后16天,AG-IIA从玉米气孔中伸出菌丝丛,叶片出现水浸斑;24天后,AG-4在苞叶和下位叶鞘上出现病症。再侵染是通过与邻株接触进行的,嘶以该病是短距离传染病害。

防治方法

1、药剂防治:防治高粱纹枯病的首选药物为井岗霉素,其余还有多菌灵、托布津、退菌特、粉绣宁和禾枯灵等。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100~150毫升,或50%纹枯利乳剂500倍液、50%退菌特50克,兑水50千克喷施防治。

2、及时清除病原及时深翻消除病残体及菌核。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并用药剂涂抹叶鞘等发病部位。

3、实行轮作,合理密植,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结合中耕消灭田间杂草。

高粱花黑粉病如何防治


为害症状

仅侵染穗的中下部少数小穗。病穗的子房全部变成冬孢子堆,为黑粉粒,有的混生在健粒中间。发病初期孢子堆外有浅褐色膜状物,孢子成熟后颜色变成褐色至深褐色。后期孢子堆外膜破裂,露出黑粉,黑粉不分散。病、健粒差异不大,病粒僵硬,内部无中轴。

形态特征

冬孢子堆在花器子房内,外生灰褐色被膜,无中柱。冬孢子圆形至椭圆形,大小4~7.6μm,壁褐色,冬孢子成熟后其壁表具细刺。

传播途径

侵染途径尚不十分明确。有人在高粱近开花时接种,可引起发病。侵染是在花的柱头及花药还没露到护颖外面时发生的,护颖张开2~3天后可见灰白色的冬孢子堆。冬孢子变褐后不经休眠即可萌发。在室外可存活1.5年,在土壤中越冬后即失去活力,室内能存活3年。冬孢子萌发后生四胞的先菌丝,顶生或侧生小孢子。

发病条件

冬孢子萌发适温24℃,萌发最高温度35℃,最低温度10℃。相对湿度低于90%不利其萌发。冬孢子在24℃条件下,经3小时即可萌发。该病为花器局部侵染,侵染后当年发病,属局部侵染性病害。

防治方法

生产上主要应通过选育抗病品种解决。

高粱霜霉病如何防治


高粱霜霉病病原中文名:蜀黍指霜霉,该病侵入高粱以系统或局部形式发病。多为害叶片。

为害症状

该病侵入高粱以系统或局部形式发病。多为害叶片。苗期染病叶片上出现褪绿或浅黄白色区域,湿度大时叶背生出白色霉状物,后来叶片上出现绿色和白色平行条纹组织,最后出现浅红褐色条纹,褪绿的脉间组织变为坏死斑致叶片破裂,这是该病典型症状。苗期染病的植株矮化,多在开花结实前枯死,能活下来的不能开花,后期虽能开花但产量锐减。有些病株出现丛生症状,很象疯顶。高粱发生霜霉病后易诱发紫斑病。该病病组织不扭曲或畸形,别于疯顶病。该病近年为害有上升的趋势。

形态特征

高粱指梗霉孢囊梗直立,基部稍膨大,长100~150μm,顶端呈二叉状分枝,末端小梗尖,顶生孢子囊1个,从叶片下表皮的气孔中伸出。孢子囊近圆形,无乳突,无色,大小15~29×15~26.9(μm),生于长形而尖削的小梗上,湿度高时孢子囊发芽形成芽管。藏卵器球形,大小40~50#m,埋生在维管束间的叶肉组织中。卵孢子球形,无色,具浅黄色壁,大小25~42.9μm。近有报道Sclerophthoramacrospora(Saccardo)Thirmalachar,ShawNarasimham称大孢指疫霉新变种,也是该病病原。菌丝体无色多核,无分隔。藏卵器近球形,褐色,大小27.5~72.5×20~63.8(μm)。1~4个雄器,侧生,浅黄褐色,大小13.18~40.3×6.3~21.3(μm)。卵孢子球形,黄褐色,大小23.8~57.5×21.3~53.8(μm)。

传播途径

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且可存活几个季节,翌年成为该病初侵染源。卵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侵染幼苗的叶片,幼苗发病后病部产生孢子囊借风雨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

发病条件

该菌孢子囊发芽需要高湿度和20℃以下的气温,在田间干燥条件下,孢子经3~4小时即失去生活力。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

(3)田间发现病株随时拔除并集中烧毁。

(4)发病重的地区要实行大面积轮作。

(5)加强田间管理,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6)必要时喷洒72%克霜氰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高粱条螟如何防治


高粱条螟,学名ChilosacchariphagusBojer异名Procerasvenosatum(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又称高粱条螟、甘蔗条螟。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等省。

寄主

高粱、玉米、甘蔗、粟、麻等。

为害特点

北方主要为害高粱、玉米,以幼虫蛀害高粱茎秆,受害茎秆遇风易折倒影响产量和品质。在广东、广西、台湾等甘蔗种植区,主要为害甘蔗。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14mm,翅展24—34mm,雄蛾浅灰黄色。头、胸背面浅黄色,下唇须向前方突出,长。复眼暗黑色。前翅灰黄色,中央具1小黑点,外缘略呈一直线,内具7个小黑点,翅面具黑褐色纵线20多条;后翅色浅。雌蛾近白色。腹部、足黄白色。条螟前翅上纵纹较深,前翅外缘顶角、臀角较宜,体型稍大,别于粟灰螟。卵扁平椭圆形,表面具龟甲状纹,大小1.5×0.9(mm),常排列成“人”字形双行重叠状卵块,别于玉米螟和粟灰螟。卵块由数粒或几十粒卵组成,初乳白色,后变深黄色。末龄幼虫体长20—30mm,初乳白色,上生淡红褐色斑连成条纹,后变为淡黄色。该虫分夏型和冬型。前者腹部各节背面具4个黑褐色斑点,上具刚毛,排列成正方形,前2个斑椭圆形,后2个近长方形。冬型幼虫子越冬前脱皮1次,脱皮后其黑褐斑点消失,体背出现紫褐色纵线4条,腹面纯白色。蛹红褐至黑褐色,腹末端具2个突起,每个突起上具2刺。该蛹尾部较钝,别于玉米螟。

生活习性

辽宁南部、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北部年生2代,江西4代,广东、台湾4—5代,均以末龄幼虫在高粱、玉米或甘蔗秸秆中越冬,个别在玉米穗轴中越冬。北方越冬幼虫于5月中下旬开始化蛹,蛹期10—15天,5月下旬至6月上旬羽化。安徽淮北越冬幼虫于5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进入化蛹盛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羽化。江西4月下旬羽化、广东汕头3月中旬至4月下旬羽化。成虫喜在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在寄主近地面处茎叶背面,喜欢把卵产在叶背基部至中部,个别产在正面或茎秆上,每雌产卵24—459粒,一般200—250粒,卵期5—7天,河北至安徽淮北一代卵全产在春高梁、玉米心叶上,第一代幼虫于6月中、下旬出现并为害心叶。第一代成虫7月下旬至8月上旬盛发,8月中旬进入二代卵盛期,二代幼虫于8月中下旬为害夏玉米和夏高梁的穗部,有的留在茎秆内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一定趋光性,羽化后2—3天交尾产卵,初孵幼虫活泼灵敏,爬行快,喜群集于心叶内啃食叶肉,留下表皮,待心叶伸出时可见网状小斑或很多不规则小孔,但不是排孔,幼虫在心叶内发育至3龄,不等寄主抽雄或抽穗,便从节的中间叶鞘蛀入茎秆,别于玉米螟。遇风时受害处呈刀割般折断。受害茎秆里同一孔道内常有数条幼虫,该虫龄数差别较大,少的仅4龄,多的9龄,一般多为6—7龄。生产上遇有越冬幼虫基数大,越冬死亡率低,春雨多,湿度大时,第一代发生重。天敌主要有赤眼蜂、黑卵蜂、绒茧蜂、稻螟瘦姬蜂等。田间玉米螟赤眼蜂对2代卵的寄生率很高。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及时处理秸秆,结合不同用途对秸秆进行粉碎、烧、沤、铡、泥封等,彻底处理越冬寄主,以减少虫源。

(2)药剂防治。1.每亩用25%广治乳油对水50千克于心叶期喷雾。2.用有效成份0.2%的辛硫磷毒土,在高粱的心叶期施于心叶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3.高粱用药要注意安全,敌敌畏和敌百虫对高粱敏感易发生药害,不能使用。

高粱芒蝇如何防治


初孵幼虫由心叶间隙钻入生长点附近取食,造成枯心苗或穗畸形。高粱苗期被害后生育期推迟,失去授粉时机,严重影响繁育和制种。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5mm左右,灰黄色,间额棕黑色,下额须黑色。雄蝇端部色浅,前足股节全黄或末端部分黑色,雌蝇前足腿节端半部黑色;雄蝇第3腹节背板正中两侧各具一梯形棕斑。第4背板棕斑小,近圆形;雌蝇第3、4腹节背板各具1对三角形斑,第5节斑纹很小。卵长1.3mm,白色船形两端稍平,呈波浪状。卵中央纵行隆起,上面具网状纹,两边似船缘。幼虫末龄幼虫体长7-8mm,蛆形,初浅黄白色,老熟时黄色或鲜黄色,口钩黑色,全体共11节。第11节末端黑色,这是该种别于其他种的主要特征。蛹长3.5-5mm,圆筒状,棕褐色至深棕褐色。

发生规律

高粱芒蝇每年发生代数因地而异,少则5-6代,多则11-12代。以老熟幼虫或蛹在生育后期高粱的分蘖苗里及土中越冬。在广东无越冬期,但冬期发育进度迟缓。世代重叠。雌成虫对腐臭鱼虾等发酵物质有强烈趋性。成虫取食含糖物质以及蛋白质类食料作补充营养始能性成熟。成虫经补充营养交配产卵,每雌一生产卵24-34粒,多把卵散产在最内3片心叶上,前期产卵在叶背;6片全叶期卵多产在叶面的叶尖和边缘处。每株1粒。幼虫多于7时前孵化后从高粱喇叭口和叶缝侵入,侵入后1天出现枯心。以苗期被害为主。产卵盛期如与高粱苗期相吻合,发生为害就重。幼虫有假死习性。高湿或叶片有露水时有利侵入活动,但对成虫产卵的寿命有不利影响。不转株为害。心叶维管束细胞壁厚、木质化程度高、最早三片叶鞘外表皮的三氧化硅体排列紧的品种受害轻。天敌有寄虫蜂、细菌等。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用抗虫品种。

(2)调整播种期,将高粱苗期与高粱芒蝇产卵盛期错开。

(3)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拔除枯心苗、再生苗和自生高粱以减少虫源;高粱收获后深翻土地,破坏越冬场所,减少来年虫源。

(4)利用成虫的趋化性进行诱杀。

(5)保护与利用天敌。

高粱舟娥如何防治


高粱舟娥,学名Dinaracombusta(Walker)鳞翅目,舟蛾科。别名高粱天社娥。分布北起内蒙古、辽宁,南至台湾、广东、广西、云南,东面滨海,西向由甘肃折入四川、云南。

寄主

高粱、玉米、甘蔗、竹类;

为害特点

幼虫食叶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全株叶片被吃光。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0—25mm,翅展49—68mm。头红棕色,颈板、前胸背面灰黄色,翅基片灰褐色内衬红棕色边,腹背橙黄色或褐黄色,每节两侧各具一黑点,雄蛾腹末第2、3节后缘各具黑褐色横线1条,雌蛾腹末至第2节黑褐色;前翅浅黄色,前缘下翅脉上、中室内具暗灰色细纹。卵粉绿色,半圆形,后变白色,近孵化时变为黑色。末龄幼虫体长60mm左右,头红褐色,体黄绿色,亚腹线为不连续的黑褐色条斑,气门线色浅淡,气门筛黄色,围气门片黑色,体上具污黄色毛;胸足黄绿色,端部褐绿色;腹足与体色相近,端部白色。蛹黑褐色,纺锤形,末端有l对臀棘。

生活习性

辽宁、河北、北京年生1代,以蛹在土下6.5—10cm处越冬,翌年6月下旬—7月中旬羽化为成虫。成虫白天隐蔽,夜间活动,交配后把卵产在高粱、玉米等叶片背面主脉附近,每雌产卵80一410粒,卵期约5天,幼虫期30天左右,共6龄,8月中、下旬以末龄幼虫在土中吐丝粘结土粒作茧化蛹越冬。该虫喜湿伯旱,7月份气温偏低,湿度大易发生。

防治方法

(1)幼虫虫体较大,不活泼,可组织人工捕捉。

(2)必要时喷撤1.5%甲基对硫磷粉剂,每667m22kg,或喷洒2.5%溴氰菊酪乳油20—30ml,对水100L。使用药量不能再提高,以免产生药害。

高粱瘿蚊如何防治


高粱瘿蚊,学名Contariniasorghicola(Coquilet)双翅目,瘦蚊科。异名C.andropogonis、C.pal菜上为害,若虫期30一50天,第1代成虫发生期为5月下旬一7月上旬。

各代发生期大体为:第1代4月上旬一7月上旬,成虫5月下旬开始出现;第2代6月上旬一8月中旬,成虫7月开始出现;第3代7月中旬一11月中旬,成虫9月开始出现。发生不整齐,世代重叠。成虫有趋光性,夏季颇强,晚秋不明显,可能是低温所致。成、若虫日夜均可活动取食,产卵于寄主植物茎秆、叶柄、主脉、枝条等组织内,以产卵器刺破表皮成月牙形伤口,产卵6一12粒于其中,排列整齐,产卵处的植物表皮成肾形凸起。每雌可产卵30一70粒,非越冬卵期9一15天,越冬卵期达5个月以上。前期主要为害农作物、蔬菜及杂草等植物,至9、10月农作物陆续收割、杂草枯萎,则集中于秋菜、冬麦等绿色植物上为害,10月中旬第3代成虫陆续转移到果树、林木上为害并产卵于枝条内,10月下旬为产卵盛期,直至秋后。以卵越冬。

防治方法

(1)夏季灯火诱杀第2代成虫,减少第3代的发生。

(2)成、若虫集中在谷子等禾本科植物上时,及时喷撒2.5%敌百虫粉或1.5%1605粉剂或2%叶蝉散(异丙威)粉剂,每667m22kg。

(3)必要时可喷洒2.5%保得乳油2000一3000倍液、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3000一4000倍液。

高粱轮纹病如何防治


初期在叶片上出现紫红色至紫褐色冻伤状斑点,扩大后呈不规则形。当部分病斑发展到叶脉时,病害突然加剧,以叶脉为顶端,呈V字形枯萎。发展过程中的病斑,叶脉部位呈红褐色,周围是暗绿色至黄绿色,内部呈褐色或暗褐色。小叶的病斑较少,不久后呈轮纹状,形成许多小粒黑点。

病原

该病为空气传染病害,前茬作物的病残体为初侵染源。病菌以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形态附在枯死叶片上越冬。环境条件差时,则以子囊孢子形态越冬或越复。当环境条件适合生育时,子囊孢子飞散,成为当年初侵染源。初浸染后,侵入叶片的病原菌增殖,在病斑组织内形成繁殖器官(分生孢子器),不久即形成孢子粘块。孢子粘块经风雨传播,再次侵染健康植株的叶片。病原菌在25℃以下的较低温度下发育良好。

病害症状

香樟树的轮纹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一般是在香樟树叶子长好以后,叶子上面先出现病斑,浅褐发展成灰褐色。病斑交界处有明显的黄色带,后期香樟树叶子正面会生长很多小黑点。排列成轮纹形。病重时会使香樟树提前落叶。影响香樟树的正常生长。

防治方法

大棚栽培发生于10月至次年3月,2月为最盛期。管理不善亦导致发病。接种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品种都可染病。定植用苗,应选择叶片。叶柄无病斑苗。在假植朗和定植规如果出现病叶,应立即摘除焚烧或深埋,保持田间卫生。使用技术:(溃-腐-灵涂抹,靓-果-安喷雾)预防方案:在发病前,按800-1000倍液稀释喷施,15-20天用药一次。治疗方案:发病时,按600-800倍液稀释喷施,7-10天用药一次。涂抹使用:主要针对枝干病害如腐烂病、流胶病等,先用刀姜病部坏死组织刮除,然后按50-100倍液同时添加有机硅进行涂抹(涂抹面积应大于发病面积的2倍左右),严重时间隔5天再涂抹一次。注意事项:1、喷雾要均匀不漏喷,叶片正反两面及枝干都要均匀喷至。2、须现配现用。开封后不得长时间内存放。3、预防病害单用即可有效防止多种病害的发生;发病较重时。可添加渗透剂或内吸性化学药复配使用。

高粱豹纹病如何防治


高粱豹纹病主要为害叶片和叶鞘。初生小型红褐色水浸状斑点,后沿与叶脉平行方向扩展呈同心轮纹状,颜色转为黄褐色至深红色。发生在叶缘的,病斑呈半椭圆形,大小不定,有多圈明显的轮纹,但有的品种不生轮纹。湿度大时,病部可见红色或紫色的粘稠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及黑色菌核。严重时病斑融合呈豹纹状,致叶片枯死。

传播途径

病菌随种子或病残体越冬。翌年田间发病后,苗期发病可造成死苗。成株期发病病斑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不断蔓延扩展或引起流行。高粱品种间发病差异明显。多雨的年份或低洼高湿田块普遍发生,致叶片提早干枯死亡。北方高粱产区豹纹病发生早的,7~8月份气温偏低、雨量偏多可流行为害,导致大片高粱早期枯死。

防治方法

(1)收获后及时处理病残体,进行深翻,把病残体翻入土壤深层,以减少初侵染源。

(2)实行大面积轮作,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高粱配方施肥技术,在第三次中耕除草时追施硝酸铵等,做到后期不脱肥,增强抗病力。

(3)选用和推广适合当地的抗病品种,淘汰感病品种。

(4)药剂处理种子用种子重量0.5%的50%福美双粉剂或50%拌种双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可防治苗期种子传染的豹纹病及北方豹纹病。

(5)该病流行年份或个别感病田,从孕穗期开始喷洒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高粱紫轮病如何防治


高粱紫轮病是在高梁种植期间发生的病害。叶片染病初生短圆形至椭圆形、中央浅紫色四周紫红色的病斑。多发生在叶脉之间,大小2~8×1~3(mm)。有时在叶背可见灰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霉层不明显或形成黑色小菌核,很易抹掉或脱落。严重时病斑融合成云形,布满叶片,致叶片早枯。叶鞘染病产生边缘紫红色,中央浅紫色椭圆形病斑,大小5~18×3~7(mm),一般不产生广霉层和菌核。

形态特征

分生孢子梗无色束生,圆柱形或近棒形,偶具隔膜,大小8~28×2~4(μm)。分生孢子无色,线形至鞭形,少数有1~2个分枝,具隔膜2~10个,大小20~75×2~4(μm)。菌核黑色,半球形至扁球形,大小80~144μm,周围具刚毛。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或菌核在病叶或病叶鞘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下部叶片先发病,病部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浸染。一般在7~8月份,降雨次数多,雨量偏大,气温较低条件下或年份,该病发生早且为害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进行轮作和深翻,把病残体埋入深土层,可减少初侵染源。(2)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做到后期不脱肥,提高寄主抗病力。(3)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包衣或药剂处理用种子重量0.5%的50%的拌种双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4)必要时可在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9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视病情防治1次或2次。

高粱叶点病如何防治


高梁叶点病又称斑点病,除侵染高粱外,还可侵染黍、粟、稗、甘蔗、苏丹草等。全株各部位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形状不规则,长形至梭形或半圆形,大小不等,大约可达1cm以上,黄褐色至灰褐色,有红紫色边缘。病斑常队叶缘或叶端开始,也有的发生在叶面上或穗的上部,造成旗叶倒折。病斑扩展时常融合为较大斑块,后期在干枯叶斑上可见散生或成行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种子印颖片染病产生类似症状。北京、山西、内蒙古、东北、西南均有发生。为害日趋严重。

病原

PhyllostictasorghinaSacc.称高粱叶点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黑色,亚球形,散生在叶面上,突出表皮,大小64—194um。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大小3.5—6×2.0—3.0(um)。除侵染高粱外,还可侵染黍、粟、稗、甘蔗、苏丹草等。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北京、吉林等地于6月份开始发病,7—8月份症状明显或流行。据观察,播种早的田块病情重于晚播的田块。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同一田块,抗7号、沈杂5号发病较重,而抗4号则不发病。1994年北京密云、延庆种植杂交高粱抗7号和沈杂5号对此病抗性差,再加上当年气候特殊,6月份干旱无雨,7月份以后降雨增多、降雨量575mm,8月份达268mm,较历年偏多,且日照明显减少,7—8月空气湿度为78.7%—79%,温度较往年偏高0.5—2.5℃,这样潮湿闷热的天气,造成了叶点病的流行。近年,该病为害有上升趋势,严重的绝产或绝收。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用适合当地栽培的抗病品种。引进新品种时,注意把农艺性状和抗病性结合起来,筛选出适合本地的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

(2)适期播种,不宜过早。

高粱煤纹病如何防治


高粱煤纹病又称条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片上病斑梭形或长圆形,中央灰色至浅褐色,边缘紫红色,大小10—50×4—10(mm),有的病斑周围具黄色晕圈。病斑两面初期生有大量灰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霉层消失,出现黑色粒状小菌核。病情严重时,病斑融合成不规则形长条斑,致高粱叶片早枯。

病原

Ramulisporasorghi(Ell.etEv.)L.S.OliveetLefebvre称高粱座枝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座生在气孔下,渐伸出。分生孢子梗圆柱形,无色,具隔膜0—1个,大小10—44×2—3(um)。分生孢子鞭形或线形,无色,多数具l—3个侧分枝,略弯,顶端稍尖,具隔膜3—9个,大小32—100×2—4(um)。菌核黑色表生,球形或半球形,表面光滑或不光滑,大小58—167u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或菌核在病叶或病叶鞘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下部叶片先发病,病剖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浸染。一般在7—8月份,降雨次数多,雨量偏大,气温较低条件下或年份,该病发生早且为害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进行轮作和深翻,把病残体埋入深土层,可减少初侵染源。

(2)施用酵素菌区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做到后期不脱肥,提高寄主抗病力。

《高粱低温冷害如何防治》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