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与防治。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粟缘蝽如何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粟缘蝽,学名LiorhyssushyalinusFabr.半翅目,缘蝽科。分布全国各地。主要寄生高粱、粟、玉米、水稻、烟草、向日葵、红麻、青麻、大麻等。

为害特点

以成、若虫刺吸谷子、高粱穗部未成熟籽粒的汁液,影响产量、质量。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6—7mm,体草黄色,有浅色细毛。头略呈三角形,头顶、前胸背板前部横沟及后部两侧、小盾片基部均有黑色斑纹,触角、足有黑色小点。腹部背面黑色,第5背板中央生1卵形黄斑,两侧各具较小黄斑1块,第6背板中央具黄色带纹1条,后缘两侧黄色。卵长0.8mm,椭圆形,初产时血红色,近孵化时变为紫黑色,每l卵块有卵10多粒。若虫初孵血红色,卵圆形,头部尖细,触角4节较长,胸部较小,腹部圆大,至5—6龄时腹部肥大,灰绿色,腹部背面后端带紫红色。

生活习性

华北年生2—3代,以成虫潜伏在杂草丛中、树皮缝、墙缝等处越冬。翌春恢复活动,先为害杂草或蔬菜,7月间春谷抽穗后转移到谷穗上产卵,每雌产卵40一60粒。卵期3—5天,若虫期10一15天,共6龄。2—3代则产在夏谷和高粱穗上,成虫活动遇惊扰时迅速起飞,无风的天气喜在穗外向阳处活动。

防治方法

成虫发生期喷撒1.5%乐果粉剂,每667m21.5kg或喷洒40%乐果乳油1500倍液,每667m2喷对好的药液75L。也可用42%特力克乳油2000倍液或40%灭抗铃乳油2000倍液。

扩展阅读

水稻大稻缘蝽如何防治


水稻大稻缘蝽,学名Leptocorisaacuta(Thunberg)半翅目,缘熔科。别名稻蛛缘蝽、稻穗缘蝽、异稻缘蝽。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台湾等省区。主要为害水稻、玉米、豆类、小麦、甘蔗及多种禾本科杂草。

为害特点

成、若虫吸食汁液,影响籽粒成熟。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6-19mm,宽2.3—3.2mm,草绿色,体上黑色小刻点密布,头长,侧叶比中叶长,向前直伸。头顶中央有1短纵凹。触角第1节端部略膨大,约短于头脑长度之和。喙伸达中足基节间,末端黑。前胸背板长,刻点密且显著,浅褐色,侧角不突出较圆钝。前翅革质部前缘绿色,余茶褐色,膜质部深褐色。雄虫的孢器基部宽,端部渐尖削略弯曲。卵黄褐至棕褐色,长1.2mm,宽0.9mm,顶面观椭圆形,侧面看面平底圆,表面光滑。若虫共5龄。该虫有4个近缘种。即边稻缘蝽(L。costalis)、小稻缘熔(L.lepida)、中华稻缘熔(L.chinensis)、异稻缘熔(L.varicornis)。

生活习性

云南年生3—4代,海南文昌4代,广西4—5代,以成虫在田间或地边杂草丛中或灌木丛中越冬。在云南、海南越冬成虫3月中下旬开始出现,4月上中旬产卵,6月中旬二代成虫出现为害英白和水稻,7月中旬进入三代,8月下旬发生4代,10月上中旬个别出现5代。成虫历期60一90天,越冬代180天左右。若虫期15—29天。成、若虫喜在白天活动,中午栖息在荫凉处,羽化后10天多在白天交尾,2—3天后把卵产在叶面,昼夜都产卵,每块5—14粒排成单行,有时双行或散生,产卵持续11—19天,卵期8天,每雌产卵76—300粒。禾本科植物多时发生重。

防治方法

(1)结合秋季清洁田园,认真清除田间杂草,集中处理。

(2)在低龄若虫期喷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2000—5000倍液、2.5%敌杀死(溴氰菊酪)乳油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亩喷对好的药液50L。防治1次或2次。

水稻稻棘缘蝽如何防治


水稻稻棘缘蝽,学名Cletuspunctiger(Dallas)属半翅目,缘蝽科。分布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河南、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东、云南、贵州、西藏。寄主为水稻、小麦、稗、豆类、玉米、苹果、桑及其他禾本科植物。

为害特点喜聚集在稻、麦的穗上吸食汁液,造成秕粒。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9.5—11mm,宽2.8—3.5mm,体黄褐色,狭长,刻点密布。头顶中央具短纵沟,头顶及前胸背板前缘具黑色小粒点,触角第1节较粗,长于第3节,第4节纺锤形。复眼褐红色,单眼红色。前胸背板多为一色,侧角细长,稍向上翘,末端黑。卵长1.5mm,似杏核,全体具珠泽,表面生有细密的六角形网纹,卵底中央具1圆形浅凹。若虫共5龄,3龄前长椭圆形,4龄后长梭形。5龄体长8—9.1mm,宽3.1—3.4mm,黄褐色带绿,腹部具红色毛点,前胸背板侧角明显生出,前翅芽伸达第4腹节前缘。

生活习性湖北年生2代,江西、浙江3代,以成虫在杂草根际处越冬,江西越冬成虫3月下旬出现,4月下旬一6月中下旬产卵。第一代若虫5月上旬~6月底孵出,6月上旬~7月下旬羽化,6月中下旬开始产卵。第二代若虫于6月下旬~7月上旬始孵化,8月初羽化,8月中旬产卵。第三代若虫8月下旬孵化,9月底~12月上旬羽化,11月中旬一12月中旬逐渐蛰伏越冬。广东、云南、广西南部无越冬现象。羽化后的成虫7天后在上午10时前交配,交配后4—5天把卵产在寄主的茎、叶或穗上,多散生在叶面上,也有2—7粒排成纵列。早熟或晚熟生长茂盛稻田易受害,近塘边、山边及与其他禾本科、豆科作物近的稻田受害重。

防治方法(1)结合秋季清洁田园,认真清除田间杂草,集中处理。(2)在低龄若虫期喷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2000—5000倍液、2.5%敌杀死(溴氰菊酪)乳油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667m2喷对好的药液50L。防治1次或2次。

稻棘缘蝽怎样防治


稻棘缘蝽的学名Cletuspunctiger(Dallas)属半翅目,缘蝽科。分布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河南、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东、云南、贵州、西藏。

稻棘缘蝽的寄主水稻、小麦、稗、豆类、玉米、苹果、桑及其他禾本科植物。

稻棘缘蝽的为害特点

喜聚集在稻、麦的穗上吸食汁液,造成秕粒。

稻棘缘蝽的形态特征成虫体长9.511mm,宽2.83.5mm,体黄褐色,狭长,刻点密布。头顶中央具短纵沟,头顶及前胸背板前缘具黑色小粒点,触角第1节较粗,长于第3节,第4节纺锤形。复眼褐红色,单眼红色。前胸背板多为一色,侧角细长,稍向上翘,末端黑。卵长1.5mm,似杏核,全体具珠泽,表面生有细密的六角形网纹,卵底中央具1圆形浅凹。若虫共5龄,3龄前长椭圆形,4龄后长梭形。5龄体长89.1mm,宽3.13.4mm,黄褐色带绿,腹部具红色毛点,前胸背板侧角明显生出,前翅芽伸达第4腹节前缘。

稻棘缘蝽怎样防治

稻棘缘蝽的生活习性湖北年生2代,江西、浙江3代,以成虫在杂草根际处越冬,江西越冬成虫3月下旬出现,4月下旬一6月中下旬产卵。第一代若虫5月上旬~6月底孵出,6月上旬~7月下旬羽化,6月中下旬开始产卵。第二代若虫于6月下旬~7月上旬始孵化,8月初羽化,8月中旬产卵。第三代若虫8月下旬孵化,9月底~12月上旬羽化,11月中旬一12月中旬逐渐蛰伏越冬。广东、云南、广西南部无越冬现象。羽化后的成虫7天后在上午10时前交配,交配后45天把卵产在寄主的茎、叶或穗上,多散生在叶面上,也有27粒排成纵列。早熟或晚熟生长茂盛稻田易受害,近塘边、山边及与其他禾本科、豆科作物近的稻田受害重。

稻棘缘蝽的防治方法(1)结合秋季清洁田园,认真清除田间杂草,集中处理。

(2)在低龄若虫期喷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20005000倍液、2.5%敌杀死(溴氰菊酪)乳油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667m2喷对好的药液50L。防治1次或2次。

水稻长肩棘缘蝽和短肩棘缘蝽的防治


学名长肩棘缘蝽Clketustrigonus(Thunberg)和短肩棘缘靖C.pugnator,均属半翅目,缘蝽科。分布在长江流域、江苏、河南、云南、贵州等省。

寄主稻、苋菜、刺宽、莲子草、土荆芥、草萄、玉米、大豆等。

为害特点成、若虫刺吸水稻等汁液或为害草萄浆果。

形态特征长肩棘缘蝽成虫体长7.58.8mm,宽45mm;触角第13节深褐色,等长,第4节黑褐色,末端红祸色。前胸背板前半部色浅,侧角呈细刺状向两侧伸出,不向上翘,黑色,革片内角翅室的白斑清晰。小盾片刻点粗,前足、中足基节各具2个小黑点,后足基节1个,体下色浅,腹部有4个黑点,中间2个小或不明显。卵近菱形,初乳白色,后渐变黄,半透明。末龄若虫黄褐色,腹部背面有小黑纹,前胸背板侧角向后偏外延伸成针状,翅芽达第3腹节后缘。短肩棘缘蝽与长肩棘缘蝽近似,体长均在9mm以下,但短肩棘缘蝽前胸背板侧角刺短,侧角间宽度小于体长之半,可以区别。

生活习性长江流域年生23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或枯草丛中越冬,翌年34月间开始产卵,卵多产在叶、穗或茎上。

防治方法参见稻棘缘熔。

粟纹枯病如何防治


简介:

英文名Milletsheathblight病原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ühn的AG-1-IA菌丝融合群和AG-4菌丝融合群,为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cucumeris(Frank)Donk,在自然界不常见。寄主玉米、水稻、大豆、大麦、小麦和棉花等43科263种植物。但不同寄主上的病菌在菌落形态和菌核形成等性状上均有明显差异。危害发病率可达10%~50%,重病区发病株率高达70%以上。分布各粟产区普遍发生。

为害症状:

为害茎部叶鞘,也可为害叶片。发病初期近地面叶鞘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云纹状病斑,褐色与灰白色相间,边缘暗褐色,中间浅褐色。董志平提出了粟纹枯病分级标准,发病高度与产量损失的关系为:0级,健株;1级,全株仅在茎基部轻微发病,其产量损失在5%以内;3级,植株从上至下有7~8片健叶,产量损失为10%左右;5级,植株从上至下有4~6片健叶,产量损失为25%左右;7级,植株从上至下有2~3片健叶,产量损失为40%左右;9级,全株发病或只有1片健叶,产量损失为50%左右。

病原物:

参见玉米纹枯病。①菌丝。初无色,较细,分枝处多缴缩,近分枝处有隔膜。随菌龄增长,菌丝细胞渐变粗短,并纠结成菌核。②菌核。形状各异,初为白色,后变为褐色,表面粗糙。③担子。担子桶形或亚圆筒形,较支撑担子的菌丝略宽,上具3~5个小梗,梗上着生担孢子。④担孢子。担孢子椭圆形至宽棒状,基部较宽,大小(7.5~12)微米×(4.5~5.5)微米。担孢子能重复萌发形成2次担子。

发生因素:

菌核数量是引起发病的主要原因,菌源数量大发病重;温度22℃,湿度达90%以上,开始发病,最适温度28℃-32℃,湿度96%以上,湿度在90%以下不利于病菌的生长发育;长期深灌有利于发病;偏施氮肥发病重;矮秆阔叶型比高秆窄叶型感病,粳稻比籼稻感病,糯稻最感;生育短、早熟比生育期而迟熟的品种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纹枯病的品种。如冀谷14号。(2)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施肥,合理密植。(3)发病初期用1%井冈霉素水剂0.5kg对水40kg,用粗喷雾器喷浇。

粟瘟病如何防治


为害症状

粟的叶、叶鞘、穗颈、小穗柄和籽粒各部均可被害。叶片上典型病斑为梭形,中央灰白色至灰褐色,边缘深褐色,潮湿时,叶背面生灰霉状物;叶鞘上病斑亦呈梭形,较大,严重时茎节变黑,易折断。穗颈和小穗柄被害时,均为暗褐色,组织坏死,致使上部谷穗或小穗失去养分供给而成为死穗或死码。在华北地区粟出苗2~3片真叶时,即能引起苗枯,而在东北苗期发病极少。

病原菌

病菌分生孢子梗单生或2-5根束生,无色或基部淡褐色,不分枝,2~3个隔膜,顶端稍尖,有时屈膝状,孢痕显著;分生孢子洋梨形或梭形,无色透明,基部饨圆至较圆,有小突起,顶端较尖,2个隔膜。

发病特点

病菌在病草、病株残体和种子上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以病草最重要,病草体内的菌丝体在室外干燥环境堆放,经过两年仍有72%存活率。田间残留病残组织越冬后,组织内的菌丝尚有40%以上存活率。种子带菌侵染率极低,田间发病后,叶片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重复侵染。本病发生发展的适温为25℃左右,阴雨多雾,空气湿润时为害严重。不同品种在不同生育期抗病性有较大差开;氮肥过多,加重发病。

防治方法

(1)选用适合当地的抗病良种。

(2)及时处理病草、病残株,进行种子消毒,以减少菌源。带病谷草远离田间,最好堆在棚(室)内,进行探耕灭茬,在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方法同粒黑穗病。

(3)合理密植,勿过量施用氮肥。

(4)有条灯件的地方,于叶瘟发病初期喷药防治。或抽穗期施药预防穗瘟。①40%克瘟散乳油500-800倍液,对水喷雾;②0.4%春雷霉素粉剂2-2.5公斤,喷粉。⑧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0倍喷雾。需施药两次,间隔7天。

粟粒黑穗病如何防治


粟粒黑穗病又叫谷子黑穗病、乌霉、黑疸。它是幼苗侵染的系统性病害。在我国谷产区普遍发生。粟粒黑穗病病症表现在穗部,穗部受病菌侵害后,种子形状变大,成卵圆形,内部充满黑褐色粉末,最后颖片破裂,散出黑粉。黑穗病侵染以种子带菌为主,土壤温度20-25℃,土壤含水量30%-50%,最适宜病菌侵染,播种过早,覆土过厚,出土时间延长都利于发病。

危害症状:

被害籽粒稍大,卵形,包以灰膜,膜较坚实不易破裂,内含大量黑粉,通常全穗发病,少数情况下仅部分籽粒发病。在田间病株的穗常直立。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选留无病种子。

3.种子消毒处理可选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用药量均按种子重量的0.2%进行拌种;如需同时兼治谷白发病,可采用甲霜灵和拌种双按1:1或l:2混合均匀后,用种子重量的0.3%拌种,可同时防治白发病和粒黑穗病。至于民间习惯使用的清水洗种5次,据河北承德农科所试验,田间发病率仍可达15%以上,此法应予以淘汰。

菜用大豆豆缘蝽的虫害防治方法


豆缘蝽又叫条蜂缘蝽,主要为害豆类植物。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植株的花果、嫩叶、茎蔓等,造成蕾、花凋萎,果荚形成瘪粒,叶、茎变黄。严重时,可造成植株死亡。

形态特征

豆缘蝽成虫体长13~15mm,体狭长。棕黄色。头在复眼前形成三角形,后部细缩如颈。复眼黑色,大而向两侧突出。触角4节,第四节长于第2、3节之和。头、胸两侧有光滑的带状黄色横条斑。若虫1至4龄形如蚂蚁,腹部膨大,但第一腹节小。

生活习性

在南方每年发生3代,以成虫在枯草中、屋檐下等处越冬。来年3月下旬成虫出蛰,4月下旬至6月上旬产卵。5以上旬至6月中旬发生一代若虫,6月上旬至7月上旬发生一代成虫,另两代成虫发生期分别为7月中旬至9月上旬和9月上旬至11月上旬。成虫和若虫主要在白天活动,阳光强烈时,多栖息在叶片背面。成虫将卵产在叶柄和叶片背面,少数产在叶面和嫩茎上。卵散产,成虫产卵量为14~35粒。

防治方法

1、冬季清除田间枯枝落叶及杂草,消灭越冬成虫。

2、在成虫和若虫发生期喷药防治,可用90%晶体敌百虫1500~2000倍液,50%辛硫磷500倍液,或50%杀螟硫磷乳油800倍液,或50%丙溴磷1000倍液,或25%亚胺硫磷乳油8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1000~2000倍液,或8%杀虫素乳油3000倍液喷,或5%抑太保乳油1500倍等药剂喷雾。

粟白发病如何防治


表现症状

粟播种后,从萌发至抽穗期都能感病,严重时根稍、幼茎及子叶变色扭曲而腐烂。幼苗2-3寸时开始表现症状。得病的嫩叶逐渐退色,产生与叶脉平行的淡黄色条纹。叶脉略肥厚卷曲,湿度大时,在叶背病斑上长出灰白色霉层,即孢子囊梗和孢子囊。新生的能继续感病,心叶往往不能展开,仅能伸展1~2张黄白色的顶叶,黄白色的顶叶逐渐变为黄褐色,纵向破裂,散出大量棕色粉末,即病菌的卵孢子。最后心叶组织完全破败,残存的灰白色的叶脉散乱成白发状,故称“白发病”。

病原物

卵菌纲禾生指梗霉(Sclerosporagraminicola(Sacc.)Schrot)

孢囊梗粗短,下窄上宽,自气孔抽出,单生或数根丛生,无色,无隔膜,近顶端有数个分枝,上生2~5个小梗,每小梗顶端着生一孢子囊。孢子囊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顶端有乳头状突起。孢子囊萌发放出游动孢子。游动孢子肾脏形,在中部凹处有鞭毛2根。卵孢子球形,单生于藏卵器内,淡黄色或黄褐色,膜厚,其外壁与藏卵器壁紧密连接。

病害循环

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粪肥中或粘附于种子表面越冬,第二年播种后,幼芽尚未出土时卵孢子即萌发,经芽鞘侵入,蔓延至生长点随着生长点组织的分化和发展,到达叶片和花序,引起病变。后期病菌在病株叶片和花序维管粟维管束间的组织中产生藏卵器和雄器,受精后形成卵孢子,成熟的卵孢子在病部组织破裂时散出。

发病因素

凡影响幼苗出土和卵孢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都能左右病害的发生及其为害程度。尤以土壤的温、湿度关系最为密切。播种深浅对发病有影响,播种深的发病机会较大。酸性土壤比碱性土壤发病重。连作与早播的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1.轮作以玉米、高梁、小麦或豆类轮作2~3年。

2.拔除病株结合中耕除草,及早拔除病株。

3.施用无菌肥料。

4.选用无病种子及药剂处理种子

5.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拌种(药量:种子重量的0.5%)。

粟秆蝇如何防治


粟秆蝇,学名AtherigonabisetaKarl属双翅目,蝇科。别名双毛芒蝇、粟芒蝇等。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粟产区。

寄主

粟(谷子)、狗尾草、谷莠子。

为害特点

幼虫为害谷子幼苗至抽穗前的谷株,初孵幼虫从谷子心叶基部蛀入为害嫩芽及幼穗,造成枯心苗,受害株茎节间无蛀孔,剥去外叶后,能见到螺旋形食痕,严重时心叶枯死或呈扭曲状,枯心内部多腐烂,有的形成畸形或死穗,遇风易倒折。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5—5mm,土黄色小蝇。头黑色,胸背灰绿色中间具3条深色纵纹。翅透明,前足几乎全为黑色,只有基节、腿节两端黄色,中足、后足黄色,跗节暗。腹部污黄色至桔黄色,近圆锥形。卵长1mm左右,长椭圆形略弯,白色,表面生有纵纹。幼虫体长7—9mm,蛆形。初孵时半透明,后变姜黄色,口钩黑色,尾端钝圆具黑色气门突2个。蛹长4—6mm,围蛹长筒形,一端平截,另端略圆,初为白色,羽化前变成深褐色。

生活习性

东北、河北北部、山西中北部、陕西北部、内蒙古年生2代。以幼虫越冬,翌年5月下旬化蛹,6月上旬一7月上旬成虫羽化,随之产卵,第一代幼虫于6月下旬一7月下旬主要为害春谷和狗尾草等;第二代幼虫8—9月为害夏谷。第二代老熟幼虫除少数在8月间化蛹、羽化外,大多数幼虫入土越冬。在河北南部、山东西北及京津地区年生3代。越冬幼虫在5月下旬大部分化蛹,越冬代成虫在6月上中旬盛发,6月中下旬进入产卵盛期,此间第一代主要为害春谷和狗尾草,2—3代幼虫于7月中旬后为害晚播的春谷、夏谷和狗尾草,第3代于8月中下旬为害晚播夏谷,老熟幼虫于8月底至9月间离开谷株入土越冬。北方春谷区雌成蝇寿命4l,6天,雄蝇31天,每雌产卵量28.1粒,多的79粒。在炎热夏谷区各虫态历期缩短,产卵量也少。该虫喜在清晨和傍晚活动,把卵产在近地面的谷子叶鞘内,一株l粒,卵期2—4天,幼虫孵化后ap钻入心叶基部,为害期20多天,老熟幼虫从茎中爬出至地表5cm处化蛹,蛹期8—9天。越冬代幼虫则在土下10cm处化蛹。适温22—26℃、最适相对湿度为60%一80%,该虫整个生命进程均需较高湿度,干燥时幼虫易失水死亡。施用氮肥过多,植株柔软易受害。生长快、谷株健壮、叶片宽大的及早播谷受害轻。

防治方法

(1)提倡种植抗虫品种。如河北农科院的78一l一1—1杂交后代对该虫中抗。生产上可选择叶宽、茎秆坚硬的丰产品种。

(2)适期早播,可减少为害。(3)利用臭鱼、米汤等发酵物,放入诱蝇容器内,再加入少量敌百虫,置于谷田垄间诱杀成虫。

粟红叶病如何防治


为害症状

植株红化或黄化,影响结实。是我国北部粟、黍分布区发生普遍的病毒性病害。发病株率0.2%一5%。苗期染病重的枯死,轻的生长异常。抽穗前后染病植株呈现紫红色或不正常黄色,穗颈变短,植株矮化,造成部分小穗或全株不实。

发生规律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主要靠玉米蚜、麦长管蚜、麦二叉蚜传毒。

防治要点

(1)选用抗病品种。(2)喷药消灭传毒蚜虫。(3)必要时喷洒抗毒丰(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播种春蚕豆适当晚播,冬蚕豆避免晚播。(4)加强田间管理,避免土壤过干过湿,增施过磷酸钙,提高寄主抗病力。(5)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0.3%的40%拌种双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6)育苗床可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1混合,每m28g与10—15kg细土混匀,播种前取1/3铺底,2/3盖在种子上。(7)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一7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100—1200倍液、72.2%普力克水溶性液剂600倍液、5%井冈霉素水剂40—50mg/kg,隔7天1次,防治1次或2次。

粟灰螟如何防治


为害特点

以幼虫蛀食谷子等茎秆,苗期受害形成枯心苗,穗期受害遇风易折倒形成瘪穗和秕粒。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8.5—10mm,翅展18—25mm,雄娥体淡黄褐色,额圆形不突向前方,无单眼,下唇须浅褐色,胸部暗黄色;前翅浅黄褐色杂有黑褐色鳞片,中室顶端及中室里各具小黑斑1个,有时只见1个,外缘生7个小黑点成一列;后翅灰白色,外缘浅褐色。雌蛾色较浅,前翅无小黑点。卵长0.8mm,扁椭圆形,表面生网状纹。初白色,孵化前灰黑色。末龄幼虫体长15—23mm,头红褐色或黑褐色,胸部黄白色,体背具紫褐色纵线5条,中线略细。蛹长12—14mm,腹部5—7节周围有数条褐色突起,第7节后瘦削,末端平。初蛹乳白色,羽化前变成深褐色。

生活习性

长江以北年生2—3代,以老熟幼虫在谷茬内或谷草、玉米茬及玉米秆里越冬。内蒙古、东北及西北幼虫于5月下旬化蛹,6月初羽化,一般6月中为成虫盛发期,随后进入产卵盛期,第一代幼虫6月中下旬为害。8月中旬至9月上旬进入第二代幼虫为害期。华北地区和安徽淮北越冬幼虫于4月下旬—5月初气温18℃左右时化蛹;5月下旬成虫盛发,5月下旬—6月初进入产卵盛期,5月下旬—6月中旬为一代幼虫为害盛期,7月中下旬为二代幼虫为害期。三代产卵盛期为7月下旬,幼虫为害期8月中旬—9月上旬,以老熟幼虫越冬。南方年生4—5代,海南5—6代,世代重叠,主要为害甘蔗,具体情况参见甘蔗二点螟。成虫昼伏夜出,傍晚活动,交尾后,把卵产在谷叶背面,每雌产卵约200粒,卵期2—5天,初孵幼虫爬至茎基部从叶鞘缝隙钻孔蛀入茎里为害,完成上述过程需时1—3天。幼虫共5龄,除越冬幼虫历期较长外,一般19—28天。低龄幼虫喜群集,3龄后开始分散。在茎内为害15天左右。4龄后开始转株为害,每只幼虫常为害2—3株,老熟后化蛹在茎里。该虫发生程度取决于越冬基数和气候条件,越冬后的幼虫遇有雨量多、湿度大利其化蛹、羽化及产卵。如河南新乡5月份降雨量大于40mm,降雨多于8次,可能大发生。山东聊城百茬中越冬活虫10头左右,5月中旬—6月上旬气温20—25℃,相对湿度70%,降雨量25mm以上,一代发生重。相对湿度小于50%则发生轻。二代遇7月上中旬相对湿度高于70%则发生重。

防治方法

(1)预测预报一般可依据5月份的降雨量和降雨次数,对一代粟灰螟作出发生程度的预报或估计。

(2)推广抗虫品种。

(3)秋耕时,拾净谷茬、黍茬等,集中深埋或烧毁,谷草须在4月底以前铡碎或堆垛封泥,以减少越冬虫源。播种期可因地制宜调节,设法使苗期避开成虫羽化产卵盛期,可减轻受害。

《粟缘蝽如何防治》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