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植物酵素多效养护。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怎样防治兰花多效唑药害?》,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是植物生长激素赤霉素生物合成的抑制剂。有矮化植株,促进发芽等作用。但任意提高使用浓度和次数,便会致使株根变褐而腐烂;新芽难长根,叶缘叶尖枯焦,叶面起黑疗等而提前死亡。下面就给大家介绍怎样防治兰花多效唑药害?

防治兰花多效唑药害的方法:

1、多效唑是植物延缓剂,其作用为延缓植物纵向伸长,增强横向生长,促使分花蘖增多,茎变粗,植株矮化紧凑。生理效应是增加叶绿素蛋白质和核酸的含量,降低体内赤霉素类物和吲哚乙酸的含量,增加乙烯利的释放量。多效唑主要通过根系吸收,叶部吸收量很少。

2、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在禾本科植物上使用浓度100-300PPM,亩用量30-40克,越过此浓度往往造成药害。控制徒长使用浓度一般在100PM。用于兰花过量药害当然严重。在控制植物徒长上多效唑一般只使用1-2次,并间隔时间要在7-10天。如果在同一植物上多次重复使用,当然是十分危险的。

3、本来多效唑在正常范围内使用,如水稻等作物发育到一定程度其延缓作用可自行解除,但在木本等作物因茎叶的木质化和角质化,而达到控长目的。用于兰花,可控制其叶过长,使其矮壮化,但用量过多,兰株停止生长或叶片丑化,反变其害。

小编推荐

怎样识别蔬菜发生药害


菜农在使用农药时,如果农药复配不当,浓度过高,重复喷药等,经常会出现药害。药害的症状有时与侵染病害症状类似。那么,怎样正确识别药害呢?

药害诊断

1.施药后几天内田间秧苗出现不正常的情况,如叶片干枯、斑点、心叶卷曲变小、落花落果等。

2.播种后苗出不全或烂芽,定植后根系不下扎或新根少,地上秧苗干枯不生长。出现这些情况就要调查上茬施用农药的情况,如上茬使用多效唑和除草剂,下一茬种植西红柿等蔬菜,很可能造成植株矮化。玉米田使用西玛津除草剂后,往往对下茬油菜、豆类等作物产生药害。

3.表现症状是全棚发生,发病速度快,没有发病中心和发病过程,受害症状不典型,例如斑点不规则、大小不一,没有霉层和轮纹、黄色晕圈等。

补救措施

施药后注意观察田间情况,若出现症状马上停止施用各种农药,喷药时间短而显现药害症状的要立即喷施大量的清水3-4次。加强肥水管理,中耕松土促进根系的生长,也可追施少量氮肥促进新叶的生长,及时冲施养分含量全面的速效肥。喷施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等。土壤残留造成的药害可灌水缓解,严重的补栽或改种其他作物。

黄瓜药害的防治方法


随着黄瓜栽培面积的扩大,黄瓜病害严重而普遍。由于一些菜农防病心切,农药使用方法不当,常使黄瓜发生药害,使黄瓜正常的生理功能和新陈代谢受到干扰,表现出一系列生理病变,以致出现外部形态上的特异性反常表现。

黄瓜产生药害多为叶片受害最重,常表现为叶片萎凋,颜色褪绿渐变黄白色,并伴有各色枯斑,边缘枯焦,组织穿孔,皱缩卷曲,增厚僵硬,提早脱落。所以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防治。

1、要严格按照农药说明书上的浓度和剂量配药,药剂混用要科学合理。配药要用干净的水,如果是硬水必须事先软化,喷药时要细致、均匀、周到,避免局部用药过多。

2、不能在黄瓜耐药力弱时用药。一般苗期、花期耐药力弱,用药时要慎重;在高温干旱的中午因阳光充足,黄瓜叶片蒸腾快,耐药力减弱,而药剂活性增强,所以喷药时间应避开中午阳光强烈时段。

3、若发现错喷农药,应及时用清水冲洗2-3次。对于发生药害的黄瓜,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种苗、幼苗受害较轻时,及时中耕松土,适时追施氮肥,促进幼苗生长发育;受害较重时,及时灌水,增施磷钾肥,中耕松土,促进根系发育,增强其恢复能力。同时,叶面喷施绿宝、植物生命源等叶面肥1-2次。

怎样防治梅花和兰花炭疽病?


梅花炭疽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和嫩梢上。发病初期叶面先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灰色小病斑,然后在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点,严重时叶片脱落。

梅花炭疽病病原茵的袍子菌丝块在受病植株上越冬,雨水可将抱子融化借风雨传播,在我国江南多雨季节发病梅花炭疽病的症状严重。发病后应及时筋掉病叶、剪掉病梢;冬季修剪枯枝连同落叶一起烧掉。发病后可喷布75%百茵情5Do倍液或70%炭疽福美500倍液;也可喷布倍量式波尔多液100倍液,每隔10天喷一次,共喷3次。

兰花炭疽病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圆形或半圆形红褐色斑块,以后变成黑褐色,在病斑四周产生黄色晕困;严重时许多病斑融合在一起而形成条带状,中央变成灰白色并出现小黑点,使叶片坏死脱落。

兰花因品种不同对炭疽病的抵抗能力有强有弱。建兰中的铁秆家和蒲兰以及垦兰的抗病能力较强;建兰中的。六风家和春兰中的大富贵抗病能力较弱。在发病严重的地区除应栽种抗病品种外,还应加大盆与盆之间的摆放距离以免交叉感染。

在高温多雨季节如果通风不良、盆土过湿,又见不到阳光,发病必然严重。发病后切勿向值株上喷水以防扩大蔓延。发病后可咬布50%克菌丹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每周喷一次,共喷34次可阻止病情扩大。

观赏植物的药害防治措施


农药能够防治病虫害,调节植物生长,抑制杂草生长。但使用不当,也会造成药害。药害是由于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对植物的组织或器官,如花朵、叶片、茎杆等造成的污染或伤害。药害的产生可以抑制观赏植物生长、形态异常以至死亡。药害可分为急性药害和慢性药害。急性药害是指施药后几小时至十几天内表现形态异常,如叶片或果实出现斑点、黄化、枯萎、皱叶、落叶、落果等;慢性药害是指施药后经过较长时间表现出的药害性状,如光合作用减弱、成熟期延迟、矮化畸形、色泽差、风味变劣等。

一、观赏植物药害产生的机理

农药及其降解产物对观赏植物产生的药害,主要是农药所产生的化学作用和物理作用造成的。化学作用如不溶水的药剂(如铜制剂、砷制剂、石硫合剂等)在植物叶面上变为可溶于水的物质,渗透入植物组织内而造成的药害;如碱性药剂(松脂合剂、石灰过量式波尔多液等)侵蚀植物叶面表皮细胞而造成药害。物理作用如药液(波尔多液、石油乳剂等)堵塞植物的气孔或油类物质(石油乳剂及其它乳化良的乳剂)渗透植物叶面,会造成药害。

二、观赏植物药害产生的原因

1、不同观赏植物对药剂的敏感性不同。如核果类树木(桃、李、梅、杏等)对波尔多液敏感;梅花对乐果敏感。

2、植物不同的发育阶段对药剂的反应也不同。一般幼苗和开花阶段容易产生药害。

3、农药与农药的不正确混用也易产生药害。如波尔多液与石硫合剂混用、松脂合剂与有机磷农药混用、溴氰菊酯与有机磷农药混用,对作物均易产生药害。

4、农药与化肥的不正确混用也易产生药害。液体农药(甲铵磷、托布津、井冈霉素等)均不能与碳铵、氨水、草木灰等混合使用。含砷农药不能与钠盐、钾盐类肥料混用。

5、不正确的气象条件施药,也易产生药害。一般以气温和日照的影响最为明显,高温、日照强烈或雾重、高湿都易产生药害。

兰花有着怎样的生存秘密


要说兰科植物最特殊的特征,当然还是合蕊柱!合蕊柱,顾名思义就是花蕊结合而成的柱子,不过这并不是说一堆雄蕊或雌蕊合成的柱子,而是雌蕊和雄蕊组合在一起的特殊柱子,这是兰科植物独一无二的结构。通常来说,一朵完整的被子植物的花中都包含了雌蕊和雄蕊,并且这两部分是相互独立的,如果我们去看一朵百合花,就会看到六个雄蕊簇拥着中央的一个雌蕊。但是兰花就完全不是这个样子,它们的雌蕊和雄蕊完全融合在了一起。

我们仔细看一朵蝴蝶兰的花朵,就会发现一个像鼻子似的结构,那就是合蕊柱了。在鼻子的最先端有个白色的小帽子,那就是保护花药的药帽。把这个帽子轻轻剥开,就会发现小帽子下面有两团四片黄色的小粒粒,那就是花粉。但是跟一般的粉末状的花粉不一样,这些花粉是硬硬的块状,也就是花粉块。摘掉花粉块之后,我们把视线移到合蕊柱的下端,就会发现一个湿润的空腔,这就是蝴蝶兰的柱头了,也就是花粉的着陆场所。被昆虫带来的花粉块会被塞进这个空腔,接下来就在这里萌发,接着与藏在子房里的胚珠结合发育成种子。这就是兰科植物的合蕊柱孕育种子的秘密。

不过人们在观赏兰花时,很少会注意到合蕊柱的形态,大家更关心的仍旧是它们美丽的花瓣。

其实,兰花的合蕊柱的精巧结构是适应动物传播花粉的需要。整块的花粉块会通过粘盘紧紧地贴合在传粉者的身上(头部、背部,甚至是鸟喙之上),使传粉者无法触及,也无法梳理掉,因此,它们被运送到柱头之上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但是反过来想,如此打包花粉几乎只给了花粉0或者1的选择,要么成功,要么失败,这样的做法其实更像是一场豪赌,这就是兰花的生存策略。

兰花什么时候开花?兰花花期要怎样护养?


兰花自古以来受到很多文人雅士的赞赏,更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兰花不追求浓妆淡抹,不与群芳争艳,毅然坚守着自己的质朴文静,兰花花姿端庄秀丽,散发阵阵幽香,令人赏心悦目。那你知道兰花一般在什么时候开花吗?那就来看看吧。

兰花的花期

兰花品种繁多,不同品种开花季节也是不同的,一年四季都有兰花盛开。

冬季开花品种

墨兰,又叫报岁兰,花期在1-3月。寒兰花期在11月至翌年2月。

秋季开花品种

漳兰和建兰一般在7-10月开花。

夏季开花品种

蕙兰,又叫夏兰、九节兰,花期在4-5月。

春季开花品种

春兰花期在2-3月。

兰花花期管理技巧1.剪除花蕾

盆栽植株花蕾较多,一个假球茎有多个花苞,可适当剪除一些,留下健壮的花蕾,去除弱小、后垄花蕾。

2.水分管理

水分不足影响花葶生长。日常浇水要避免水滴侵入苞衣中,以免腐烂。兰花破蕾后应适当控水,外三瓣会拉长落肩,捧瓣张开,影响兰花开品。

3.防雨

兰花盛开后怕风吹和淋雨,否则会很快蔫掉,渐渐凋谢。

兰花品种繁多,只要护养好,一年都可见到漂亮的兰花,希望大家能养出美丽的兰花。

家庭怎样选购和栽植兰花


冬末春初,花卉市场上常有小贩出售带蕾野生兰花。但是,因为人们选购时不注意兰花植株性状,买回家后往往会发生花蕾萎蔫或不能正常开放,甚至第二年不发生花蕾,使养花者大失所望。因此,在花卉市场上选购兰株时,必须慎重。

小贩出售的兰花,多采自山区,采集时由于追求数量,根系伤断较多,装运时又挤压于篓内,运抵各地后贮存时间过久,造成根叶多有伤残。所以,选购兰株时要挑选根系完整健壮、叶丛齐全、株形匀称、端正而无黑斑或枯黄者。每棵叶束有4~5束者较为理想。叶束繁多者容易莳养成活,第二年也极易萌生花蕾。在北方寒冷地区,应注意勿使根系受冻。

购买来的兰株栽植前需进行相应的处理。首先应将兰株用清水进行清洗,特别是搁置时间较久的兰株的根系有些干缩的,需先把根须放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待根须吸足水分,恢复如初时,再把兰株捞出晾干。把伤根、断根、腐根修剪好,然后放入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经修正晾干后待栽植。

栽植兰花以泥盆为佳,因为它泄水性和透气性好,而塑料盆、瓷盆、陶盆因盆壁不透气,不利于初栽兰株的成活。一般选口径20~25厘米的泥盆,可栽种兰株2~3丛。

所用培养土以弱软性土壤(ph值5.5~6.5)为最理想。如质地疏松、排水性良好的兰花泥。也可用塘泥2份、腐叶土和沙土各1份混合配制而成。栽植时,先用几片蚌壳或薄瓦片(以凸面朝上)互相交叉重叠盖主盆孔,上腐粗沙粒或碳块,约为盆深的1/4。将处理好的兰株放于其上,顺势理直根系,再向四周填入兰花泥或腐殖质含量丰富的培养土加至根基部,继续填充培养土时,需用手将兰株悬提一下,使兰根得以伸直舒张,以利于兰株成活。待培养土加至盆沿2厘米左右时,再轻墩几下兰盆,使兰根与盆土密切结合,同时也使盆土的盆面平整。这时再在盆土的表面盖上一层石子或铺种翠云草,既美观,又可保持盆土表层湿润,还可防止浇水冲刷盆内的泥土。

栽植后的管理。兰株上好盆后,应及时浇一次透水,以细口水壶低贴泥面,盆底孔见水为止。浇水时尽量避免喷湿叶丛,否则在缓苗养护期间,叶面极易发生黑斑,从而因起霉烂。也可采用盆底渗水法使盆土湿透后放置于阴凉处缓苗。待7~10天后,兰株已基本恢复生机,再逐渐把盆花移至向阳的窗口,室温在5度以上,保持盆土湿润,施1~2次稀薄液肥(兰花专用复合肥)。通过一段时间的养护管理,有些兰株就会现蕾开花。花蕾破苞、花萼露色,或绽蕊舒瓣时,切忌阳光直射,否则,花色泛黄,瓣缘易受灼伤,花开不挺。一般待花盛放10天,应将花朵连华亭一起翦除。随着天气的回暖,不久在兰株鞘叶又抽出新芽。春天气温转暖,气温达15度时,即可将开过花的春兰和没有花蕾的惠兰、寒兰等移放户外疏阴下栽培,而建兰和报岁兰却应推迟出室。

兰花怎么养兰花白绢病的防治


白绢病(Southermblight、Whitemold、Whitesilk)

病原菌:SclerotiumrolfsiiSacc.

兰花白绢病由真菌Sclerotiumrolfsii所引起,可对兰花造成严重损失,高温潮湿时病害发生严重。

病征:此病菌生长适温为28-32℃,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最容易发生,可以感染根及叶片,造成根腐及叶片软腐,常在聚盆苗或幼苗上发生。感染后期在根茎基部与植材相接处,出现白绢病特有的白色菌丝及白色(初期)、淡褐色及褐色(后期)的菌核颗粒,此乃病菌的残存组织,菌核是本菌的重要传染源。当病菌侵入茎基部及根组织内时,叶片稍加用力即脱落。本病害发生于春作末期或秋作初期,性喜高温多湿之气候,于高温时发病严重。

本病病菌发生于多种兰花植物,如洋兰、东亚兰、报岁兰、四季兰、拖鞋兰、春秋石斛兰、文心兰、蝴蝶兰、寒兰及一叶兰等。遇环境适合时可侵害寄主之任何部位,如球茎、根、茎及与介质接触之叶部等。因寄主种类、年龄、生理状况及侵入部位之不同而病征稍异,最常见病征为为害根部、伪球茎及分生芽未展开幼嫩组织(如图)植株近地际部附近组织出现水渍状病斑,后呈不同程度之褐色到黑褐色坏疽,随后长出白色绢状菌丝,植物失去生气,地上部萎凋黄化,叶片干枯卷曲死亡,湿度高时,检视受害部位,病部常覆盖白色绢状菌丝,附近介质亦出现白色菌丝及菌核,其后菌丝崩解消失,仅余菌核,地下部茎或根系周围可见白色菌丝束缠绕。幼嫩组织发病时造成之软化腐败与疫病、软腐病等类似。老组织发病时或环境改变不宜病势发展时,仅出现坏疽斑,生育不良。

病原菌:

分类:无性世代

Deuteromycetes(不完全菌纲)

Agonomycetales(无胞子菌目)

Mycelialsterilia(无胞子菌科)

Sclerotium(菌核属)

有性世代

Basidiomycetes(担子菌纲)

Aphyllophorales(无折菌目)

Corticiaceae(膏药菌科)

Athelia

分布:病原菌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包括美国、中南美洲、非洲、澳洲、印度、地中海沿岸、东南亚、中国及中国台湾均有之。纬度虽高,但局部条件适合,北韩、日本及西伯利亚亦曾发生。

寄主:寄主多达100科500种以上,以豆科及菊科最多,其次为葫芦科、石竹科、十字花科、唇形花科、毛莨科、大戟科、玄参科及茄科。单子叶植物则以禾本科、百合科、鸢尾科及石蒜科为主。低等植物如苔藓类亦有。寄主植物中有多种作物常发生白绢病,如大豆,花生、西红柿、水稻苗、兰花、百合、鸢尾、麒麟菊、宿根花卉的黄花、白花孔雀菊、洋桔梗及其它多种花卉。

形态:白绢病菌菌丝呈白色,分二型,大菌丝直线生长,每节细胞约5.760-100mm,有扣子体;小菌丝宽约2.5mm,生长较不规则。菌丝分枝增加并交织后形成白色菌核苞芽,发育成熟菌核之形状为球形,椭圆形至数菌核合并而成之不规则形,深褐色,大小在直径0.5-1.5mm左右。成熟菌核分外皮、皮层及髓,外皮含可抵抗不利环境之黑色素,外观很像萝卜或油菜种子,为存活于土壤或介质中之主要构造。有性世代在自然界中不易产生,需用人工诱导。担子器棍棒状,形成于分枝菌丝的顶端,上生2-4个担子柄,其上着生担孢子。担孢子梨形或椭圆形,无色,单胞,平滑,大小约7.170.634.800.12mm。有性世代曾于我国蝴蝶兰及寒兰病株上发现。有性孢子无病原性。

诊断技术:

1.植株失去生气,垂头丧气。挖出后,地下部常有水渍斑,并有白色菌丝。其上常有白色黄色至褐色,大小有如萝卜或油菜种子之菌核。

2.幼苗常于地际部茎及叶片上发生软化腐败,亦有白色菌丝及菌核形成。

3.介质表面及其中有白色菌丝及菌核。

生活史:本菌以菌核为主要存活之构造。室温干燥下,可存活达5年以上,浸于水中亦可达3个月以上。菌丝则很容易崩解而消失。高温下(50℃)菌核只能生存2小时左右,菌丝则不到15分钟。本菌在病株残体或土壤内有机质中则可行腐生生活,而长期存活。本菌可藉水流和带菌土壤、介质、有机质或人员机具之携带而传播。带病苗木及种球,宿根等则可行远距离传播。栽培介质中以蛇木最容易携带本病。潮湿时如肉眼可见其上有白色物,常为本菌之菌丝。进口介质,原封只开一小口,种植花卉后,亦有本病发生,可为远距离传播之例。其它生物性介质如、如稻谷秆、花生壳、玉米碎梗等堆积过久易为本菌污染而传播。菌核遇温度及湿度合宜时,发芽很快,侵入植物,产生白色菌丝,其后又产生菌核。

发生生态:土壤或介质松软时,病菌可于相当深的部位为害,而黏土则只能于表层发生,80%之菌核分布于土表下30公分之内。黏土中,土表7公分以下之菌核,几乎不能发芽,埋太深菌核即死亡。在通气良好的砂质土壤及坋质土含量高、保水性佳的土壤或介质,利于本菌之腐生生长,并增加病害发生严重性。病菌菌丝生长之温度最低为8-9℃,最高42℃,最适宜为25-35℃之间。本菌菌核发芽最适温度为21-30℃,低于或超过此温度范围时,发芽率明显降低。潮湿适合病菌的发育,土壤含水量在20%时,本菌腐生能力最高。随含水量之增加菌核发芽率降低,但通入空气后可得良好之发芽,此现象明显与本菌之好气性有关。漂浮于水面之菌核仍能造成严重之菱角白绢病。高空气相对湿度对本病之发展非常重要,湿度饱和时,菌丝可向植株上方蔓延,反之则仅于地际部发生。种植花卉时,使用大量介质及有机质,其间有大量空隙,因此地下部之相对湿度及通气甚高,故病菌侵入地下部植株,有时地面尚未见菌丝。本病的大发生往往是由于兰花生长繁茂,已全部屏蔽盆面,或放置密度过高,温室通风排水不良,造成微气候中高空气相对湿度所致。有机质(腐生基质)为本病猖獗最重要因素之一。未分解之有机质常发出挥发性气体,促使菌核形爆发式发芽而侵害寄主,或提供病菌之食物及能源才能为害,并降低土壤酸碱度,提供病菌之有利环境。除此之外,尚可增加土壤通气性与土壤表层之湿度。保存不当之有机质如稻谷秆、花生壳、玉米碎梗等堆积过久易为本菌污染而成为传染源。已腐熟之有机质不易为本菌利用,且其中如有病菌亦会被?酵过程中产生之高热杀死。综而言之,于土表或接近土表处,白日29-35℃,夜晚不低于23℃,土质或介质松软,含大量有机质,空气湿度高,介质潮湿但未淹水,介质酸碱度在pH6以下,本病发生严重。各地四至十月梅雨、台风季节温度及湿度均高发病较严重,十月以后温度下降,病势即停滞。冬季温室内通风不良,湿度大,盆花放置过密,遇温度回升亦易诱发病害。

传播途径:本病为土壤传播之重要病害,病菌以菌核状态残存土中多年,遇寄主时抽菌丝发芽为害。在田间藉水及农具污染而传播病源。防治方法:

兰花因为盆栽,白绢病问题较为单纯,仅需考虑介质、种苗、盆具及管理。

一、药剂防治:

1.50%脱克松可湿性粉剂1000倍。

2.50%福多宁可湿性粉剂3000倍。

3.75%灭普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药液应喷及栽培基质,喷药后应停止喷水5~7天)。

二、发现白绢病后应将病叶、病株及附近植材搬走烧毁,附近植株则要立刻喷施防治药剂三次以上。

三、种植前,介质以蒸气消毒,或使用0.6%尿素淋注后覆盖一周消毒。

四、阳光充足地区或夏季,可将盆栽材料堆成25cm高(2.31.1m),覆盖双层透明塑料布行日光能杀菌。腐霉病菌、疫病菌、镰孢菌及白绢病菌10日即可杀灭。春秋季则可减少堆积高度或延长处理时间。使用平面式阳光收集器(Flatsolarcollectors),视日光强度而定,白绢病菌及土香1日即可杀灭。立枯丝核菌及根瘤线虫需2日。如此除白绢病外,尚可防治其它数种重要兰花病害。处理后储存于干燥干净处。

五、除经洗净并处理,不可使用水稻育苗盘育兰苗或发病植株所遗之盆具种兰花。

六、种苗消毒:种苗易携带本病成为初次感染源,故应向信誉卓越之公司采购,有疑虑时种植前应消毒,可用50%免赖地、50%福多宁或75%灭普宁可湿性粉剂,稀释后浸泡。

七、温室必需保持通风良好,植株不可过密,避免微气候中之湿度过高。

八、力行田间卫生:兰花发病后应迅速隔离,拔出植株清理后以干净介质重新栽植,灌注50%福多宁及75%灭普宁可湿性粉剂。病株之介质及盆具应予销毁。如发病严重,或不合经济价值之兰花则全部销毁。注意浇水以免病菌随水溅至健株。

兰花怎么养兰花病虫害的防治


红蜘蛛:多发生在光线强、干操和温度高的地方。繁殖快,侮年可萦殖14代一18代,为害严重,被害株叶片枯黄或产生坏死斑块.完全失去观赏价值,有的甚至全株死亡。防治对策注惫通风和喷水增加湿度;如数盆较少可用人工刷洗;数量多可用40%=抓杀蜻醉,80%敌敌畏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洒,防效良好。

潜叶蝇:双翅目。拟带兜兰和带叶兜兰受害最重。幼虫在叶片表皮下潜食叶肉,破坏叶片组织,影响观赏,而且被破坏的部位容易产生黑腐病,招致整个叶片及植株的腐烂。防治对策:在幼虫危害初期,用40%氧化乐果,80%敌敌畏或25%亚胺硫磷1000倍液喷洒,每隔7天左右喷1次.连喷2次一3次,防效颇好。

粉虱:体积小,全身有粉状物,兰花叶片角质层比较薄的种类易受其害。使叶片枯黄.在伤口部位易发生褐腐病,甚至整株死亡。粉虱繁殖力强,在短时间内可形成庞大的数量。于身体上被有白蜡质粉状物,给防治带来了困难。常见种类有:白粉虱、黑刺粉虱、橘绿粉虱、橘黑粉虱。防治对策:喷洒2.5%澳氰菊醋、20%速灭杀丁2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800倍液,80%敌敌畏800倍一1000倍液,50%马拉硫磷800倍液.防治效果好。

蜗牛及括瑜:夜间出来活动.啃食兰花幼叶、幼根和花等部分,因食量大,常一个晚上就能把整朵洋兰、卡特兰花吃掉。防治对策:用轶皮拌以敌百虫撤在它们经常活动的地方进行毒杀;在兰花周围,台架及花盆上喷洒敌百虫等农药,或在花盆周围撤上石灰.均有较好防治效果。亦可将食盐装在砂网袋中,置之花架脚上;食盐可吸去括翰体内水分而使其死亡。此法简便易行,收效亦佳;如数最少.可在夜晚或清晨进行人工捕杀。

呈深褐色,中心灰白色,病斑易碎裂。严重发生时,病斑累累,叶片枯黄。防治对策:①剪除病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②注意通风透光;③培育健壮植株,减少发病,防止浇水过量,尤其忌用直接喷浇植株;④发病植株可用50%苯来特和70%托布津或50%多菌灵600倍一800倍液喷洒,每10天左右一次,连喷3次一4次,防效颇好。病虫防治知识兰花圆斑病:又名叶枯病。病侵害叶片,初为红褐色小斑,迅速扩大成半圆形或圆形的黑褐色病斑。叶片病斑较多时,病斑之间叶组织失绿变黄枯死。防治对策:①清除病叶;②植株生长季,用1:1:100波尔多液,70%百菌清500倍液,50%退菌特8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喷洒防治,连喷2次一3次。

兰花白绢病:属真菌病害。开始时在兰叶基部接近土壤处变成褐色腐烂,不久即产生白色绢丝体.在根际土表蔓延,最后使整个叶丛枯死。多发生于高温多雨季节。防治对策:①清除病株;②注愈通风;③以盆土重量0.2%的五氯硝基苯进行消毒,充分拌和均匀后再行栽植;④对发病植株可用五抓硝基苯药粉50g和半干半湿的细土3kg一5kg拌和.把药土撒在植株的根茎部,防效良好。

兰花环斑病:病毒可侵染建兰,产生花叶及绿色环斑。防治对策:①清除有病植株,不用有病植株繁殖新株,病区应设法培育无病种苗;②兰花管理(分根繁殖或翻盆等)过程中,尽力减少伤害叶片。以防叶汁摩擦传染。

兰花坏死斑病:属病毒病害。①病毒通过汁液、桃蚜等途径传播;②合理施肥,促使植株键壮,可减轻病害;③植株喷洒杀虫剂灭蚜,40%乐果】001)倍液,50%马拉松800倍液,75%辛硫磷1000倍液,均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兰花莫腐病:属细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a芽上,初在芽基部呈水渍状绿豆大小的病斑,后成为暗绿色烫伤状大斑块,蔓延到芽鞘外部.呈深褐色腐烂.病叶容易拔出。防治对策:①控制土壤含水童,已病盆花要停止浇水,到病害控制后才浇水;②新芽出土4cm一5cm时,用0.01%翩酸液或MI-M,倍敌枯双、杀枯净喷洒均有一定的效果,也可用链霉素进行防治。

兰花叶菌核病:先是叶基部呈淡褐色水演状腐烂,后延伸到全叶,呈红褐色,引起兰叶成简枯死。防治可拔除病株,参照白绢病防治。

兰花病毒病:叶片_E形成褐色圆形或长圆形坏死斑.后扩大成大斑,叶片容易枯黄,防治兰花软腐病:属细菌性病害。首先在叶的末端出现水浸状的暗绿色斑点.而后扩展开来,极易传染.是一种毁灭性病害。防治对策:①拔除病株;②用50%代森锌,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800倍一1000倍液喷洒2次~3次。

解救果树药害技术


农药对植物的损害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药害在喷药几小时至数日内即表现出来,如叶片(果实)出现斑点、黄化、失绿、枯萎、卷叶、落叶落果、缩节簇生等。慢性药害得经过较长时间才会表现出来,如光合作用减弱、花芽形成及果实成熟延迟、个小、畸形、风味色泽恶化等。一旦发现果树遭受药害,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解救。

1、喷高锰酸钾。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对多种化学物质都具有氧化分解作用。喷洒6000倍高锰酸钾溶液,能有效地缓解药害。

解救果树药害技术

2、用清水冲洗。多数化学药剂均不耐水冲刷,如果施药浓度过大造成药害,要用喷雾器装满清水,朝果树叶片反复清洗,以冲刷掉残留在叶片表面的药剂。

3、暂停用同类药。在药害完全解除之前,尽量减少使用农药,尤其是同类农药要停止使用,以免加重药害。

4、紧跟施肥水。果树发生药害后,应结合浇水补充速效化肥,并中耕松土。同时,应在叶面喷施0.3-0.5%尿素和0.2-0.3%磷酸二氢钾等,以改善果树营养状况,增强根系吸收能力。操作时,应在上午10时前和下午4时后进行。

兰花常见病害防治


1、疫霉病

病症:一年四季均会发生,但在梅雨季节,浇水过湿或通风不良时发病最重,尤其刚出瓶不久的幼苗最易受害。感染部位产生褐色病斑,高温多湿时迅速扩大,终呈黑褐斑,落叶茎腐至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

避免过湿,改善通风通气条件,光照充足。

避免偏用氮肥,减少植株徒长软弱。

喷施1/800多菌清或1/1000好生灵水液。

病株切除的伤口用大生粉涂抹,再放置干燥处,一周不浇水,可遏阻病害蔓延。

2、炭疽病

病症:种植太密、通风不良,水分失调或受伤伤口等易感病。患病初期叶片产生褐色凹陷小点,以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病斑,严重时病斑中央有坏疽现象。

防治方法:

种植勿太密。增加光照;排水、通风需良好。

培养壮苗,勿经常搬动植株,以免造成损伤感病。

切去患病叶片,用1/500倍大生-45水液,1/800倍万菌清涂抹伤口。

每周喷施一次1/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水液。

3、软腐病

病症:春夏季高温多湿,通风不良,过量施用氮肥时较易发生此病害。初期由细菌侵入叶片或心叶产生水渍状病斑,迅速扩大、含水多,后期发生恶臭,病叶变黄而脱落,全株软腐而死。该病传染极迅速,必须尽快防治。

防治方法:

改善生长条件,增加通风,降低温度和湿度。

切除感病部位,用抗生素粉剂涂抹,一周不浇水,可阻遏该病蔓延。

采用链霉素1000倍水液,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500倍水液,每周喷洒一次。

4、叶枯病

病症:叶梢产生黑色小斑点,逐渐扩大成不规则病斑,病斑周缘形成黑褐色,中间呈淡灰褐色,严重时蔓延整个叶片,最后枯萎落叶。

防治方法:

切除病叶,喷施500倍大生-45或1000倍好生灵。

感病植株,应避免雨水或暂停淋水,防止病情加重。

每日定期喷洒一次500倍大生-45,以作预防。

5、白绢病

病症:大花蕙兰较易发生此病,初期假球茎基部变黑而腐烂,逐渐在病斑上产生白色菌丝,病株逐渐枯衰而死。

防治方法:

切除带病斑的假球茎,连同栽植的盆皿、植料用火烧毁。

每周喷施一次500倍大生-45液,或多菌灵1000倍水液。

兰花易发病害防治新法


在兰花生产过程中,由于很多农户没有注意轮换用药的原则,使得甲基托布津、农用链霉素等原本效果不错的药剂因产生抗性而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下面介绍兰花常见病害的防治新方案,供兰友参考。

1、炭疽病

兰花炭疽病是最常见、也是为害兰花最严重的病害,又称褐斑病、黑斑病,它主要为害兰叶和兰芽。

炭疽病重在预防。预防从冬眠期就应开始,而且喷药要全面,兰叶、兰株、兰盆、兰土和兰圃都要全面喷药,把病菌消灭在萌发阶段。炭疽病一般在春夏季开始发生,7~8月最严重,应抓住这个关键时机喷药,不仅要喷叶面,更要喷叶背,这样才能彻底灭菌,药剂可用炭克乳剂1500~3000倍液、扑克拉锰粉剂3000~6000倍稀释液、达克灵精1000~2000倍液等。

2、叶斑病

兰花叶斑病是夏季多发病害之一,雨后闷热(气温25℃~27℃)或温室通风不良更易暴发。

夏季要做好通风透气降温排湿的管理,浇水宜在早上进行,浇水时尽量做到叶片上不要有水滴,发现病情立即用药,可选药剂参考炭疽病。

3、细菌性软腐病

细菌性软腐病是造成兰花死芽、死苗最多的病害之一,易在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6~9月份暴发,植株有损伤,或通风不良,排水不畅等条件下也容易发病。细菌性软腐病重在预防,生产过程中要做好消毒措施,减少和杜绝昆虫或人为造成的机械损伤,发现病株要及时进行销毁。平时定期喷洒1500~2000倍四环霉素,或81.3%嘉赐铜可溶性粉剂1000倍,均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另应注意消除病害之后,要将兰花放在通风、清凉、偏干燥的环境里,避免放在中午和下午都晒太阳的地方,以防盆温过高使病害卷土重来。

4、立枯病

立枯病多发于花卉幼苗时期,是由真菌性侵染引起的苗期常见病害,春秋冬季节均可发生,防治措施,除要使用无病新土或消毒土、盆器等外,还要掌握好浇水的技巧,一般播种前要保持充足水分,幼苗出土后便严格控制灌水,发现病情后,要立即用药,可选万佳多粉剂2000~5000倍液、或27%铜高尚悬浮液500~800倍液等进行防治。

5、白绢病

白绢病是兰花的主要病害之一,由真菌引起,危害程度炭疽病,不容小觑。兰花白绢病菌主要以菌核在病株残体或土壤中越冬,5~6月份开始发病。白绢病的潜育期很短,侵入后1周内即可发病。酸性土壤、高温高湿容易得发此病。梅雨季节高温多雨最为严重。白绢病的以侵害兰花的芽及幼苗为主,如感染后如不及时治疗,同盆植株均不能幸免。病害多发季节,结合避雨栽培,选用清洁植料,加强通气,透光等栽培措施,如植物得病应,及早清除病株并隔离种植应发病期用药预防,可选万佳多粉剂2000~5000倍液进行防治。

6、兰花根腐病

介质通透性差、水肥施用不当、虫害严重、气候炎热高温,湿度过大,盆土长期不干,施肥过量,换盆时根系受伤,长期缺水后浇水过量等往往会诱发兰花根腐病的发生,但对于根腐病,最通常的原因是因种苗或土壤带有病原而导致,要从根本上防治根腐病,就要采用无毒种苗和对无毒植料。可选用70%甲基多保净可湿性粉剂750~2000倍液对种苗和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7、疫病

兰花疫病又俗称水伤,是真菌性病害,近年来在国兰上危害逐渐明显,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春季梅雨季节高湿、通风不良及阳光不足的环境下发生最为严重。可通过雨水飞溅传播,也可通过蜗牛、蛞蝓等取食传播。防治兰花疫病平时要注意避免过多的水分,并使通风良好及阳光充足。发病要及时用药,可选27%铜高尚悬浮液500~800倍液、或33.5%水悬剂亿级棒1000~2000倍液等,遇发病严重的个体应立即拔除并销毁。平时还多注意防治蜗牛及蛞蝓为害,避免疫病蔓延。

《怎样防治兰花多效唑药害?》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液态植物酵素多效养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