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与防治。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非洲菊疫霉病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非洲菊疫霉病,又称根茎腐烂病,一旦发生,危害严重,常常造成整株死亡,甚至整棚死亡,给经营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经过几年的栽培经验总结,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现介绍给大家。

1.发病规律

疫霉菌以厚垣孢子、卵孢子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无寄主时休眠孢子能长期存活。该病原菌由水流、土壤、有病植株传播。

2.症状

首先侵染植株的根茎部,受害植株叶片先变黄,后变灰褐色,至枯死,根茎部变黑色腐烂。

3.防治方法

(1)选健康无病的植株进行栽培。

(2)定植前对圃地进行土壤消毒,该病菌主要依靠土壤传播,因此定植前必须对圃地进行仔细消毒。消毒方式主要有①药剂消毒:药剂可用敌克松加五氯硝基苯(3:1)合剂,用量4-6g/m2,消毒时将药物喷洒在土壤表面,与表土拌匀,用塑料薄膜密封,同时将温室密封熏蒸30小时后解除覆盖,通风换气,并重新搅拌表土,15天后即可种植。②蒸气消毒:用管道将蒸气释放到土壤中,这种做法的投资费用较大,但效果好。

(3)非洲菊是定植深度以浅栽为原则,要求根颈露出土表面1.5厘米左右,略有倒伏为度(3天后将其轻轻扶正即可),因其有收缩根的特性,植株的根颈部会深埋入土中,给病菌带来浸染上的方便。为更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发育可采用局部使用基质的栽植方法,即在定植点部位先挖出直径10厘米左右的圆型种植穴,然后用暴晒消毒过的河沙或珍珠岩+蛭石(1:1)的基质填满,随后将种苗种于基质上,浇足水,将根部压实,以后进入正常的日常管理,这样能取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4)发现病株时,若是发病初期可用克菌丹0.1g/L+1%硫酸铜浇灌根际,若已是发病后期应立即将病株烧毁,并用上述药品处理周围的植物及土壤。

编辑推荐

非洲菊疫霉病的防治方法


非洲菊疫霉病,又称根茎腐烂病,一旦发生,危害严重,常常造成整株死亡,甚至整棚死亡,给经营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经过几年的栽培经验总结,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现介绍给大家。

1.发病规律

疫霉菌以厚垣孢子、卵孢子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无寄主时休眠孢子能长期存活。该病原菌由水流、土壤、有病植株传播。

2.症状

首先侵染植株的根茎部,受害植株叶片先变黄,后变灰褐色,至枯死,根茎部变黑色腐烂。更多绿色尽在

3.防治方法

(1)选健康无病的植株进行栽培。

(2)定植前对圃地进行土壤消毒,该病菌主要依靠土壤传播,因此定植前必须对圃地进行仔细消毒。消毒方式主要有①药剂消毒:药剂可用敌克松加五氯硝基苯(3:1)合剂,用量4-6g/m2,消毒时将药物喷洒在土壤表面,与表土拌匀,用塑料薄膜密封,同时将温室密封熏蒸30小时后解除覆盖,通风换气,并重新搅拌表土,15天后即可种植。②蒸气消毒:用管道将蒸气释放到土壤中,这种做法的投资费用较大,但效果好。

(3)非洲菊是定植深度以浅栽为原则,要求根颈露出土表面1.5厘米左右,略有倒伏为度(3天后将其轻轻扶正即可),因其有收缩根的特性,植株的根颈部会深埋入土中,给病菌带来浸染上的方便。为更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发育可采用局部使用基质的栽植方法,即在定植点部位先挖出直径10厘米左右的圆型种植穴,然后用暴晒消毒过的河沙或珍珠岩+蛭石(1:1)的基质填满,随后将种苗种于基质上,浇足水,将根部压实,以后进入正常的日常管理,这样能取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4)发现病株时,若是发病初期可用克菌丹0.1g/L+1%硫酸铜浇灌根际,若已是发病后期应立即将病株烧毁,并用上述药品处理周围的植物及土壤。

非洲菊灰霉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症状与为害:该病发生严重时叶片干枯死亡。病斑多发生在叶缘出现水渍状、褐色小斑块,扩展后呈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褐色;发病后期病斑呈黄褐色,斑缘为紫褐色,有轮纹但不明显。花瓣发病为褐色坏死斑,长条状或不规则形。高湿度下坏死花瓣上产生灰色霉层。

病原:该病为真菌病害,由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Pers.etFr.)引起。

发病特点:病菌在病株或土壤内越冬,菌核存活多年;病菌由气流、水滴滴溅传播。高湿(90%以上)、连阴雨数日后晴天升温(夜间温度在15℃~20℃)会引起病害暴发;病残花、残叶多,或谢花落在叶片上,都会加重病害发生;用喷水法防治叶螨往往加重病害的发生。

防治方法:

1、栽培技术防病:及时清除病叶、病花或凋谢的花朵,若产生了灰霉层必须用袋套上再摘取;喷水防叶螨的方法绝对不可取;连阴之后温室晴天必须通风降温、除湿(降至80%以下),室外要雨后及时排水。

2、药剂防护:在栽培中观察温室温湿度,结合天气预报在花前喷药预防,喷洒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花期最好不喷药,用控温、控湿来防治。花前花后防治常用药剂有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6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非洲紫罗兰疫腐病的防治方法


症状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病。叶片被害,病斑褐色,水渍状,有明显轮纹。潮湿时边缘不明显,扩展极快,病斑上生有稀疏白色霉状物。干燥时病斑停止扩大,病部组织干枯。

病原属于鞭毛菌亚门的疫霉属真菌寄生疫病霉(PhytopthoraparasiticaDast)。菌丝无色无隔膜。不产生吸器,菌丝直接穿入寄主细胞吸收养分。后期产生菌丝和大量孢子囊。孢囊梗顶生单孢,圆形。顶端有乳头状穿起。孢子囊萌发时产生多个椭圆游动孢子。更多绿色尽在

传染途径病菌主要以卵孢子随病残株在土壤中越冬。来年卵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溅到叶上,萌发芽管侵入寄主为害。以后病斑产生大量孢子囊,由孢子囊产生游动孢子,借雨水、灌溉水等传播蔓延为害。

防治方法

1、病原菌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8-30℃,要求很高的相对湿度和水滴。因此,高温、湿度大是此病流行的条件。

2、夏季塑料棚室撤膜后,连续降雨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3、土壤粘重,偏施氮肥、管理粗放的发病重。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就要喷药保护,药剂可用25%甲霜灵800-10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40%乙磷铝200倍液;64%杀毒矾M8可湿粉剂400-5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2-3次。

园林摆花植物非洲菊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非洲菊灰霉病又称非洲菊枯萎病,是非洲菊生产上的重要病害。

发病症状:主要侵害花,也危害根颈部。花器染病初在花蕾和花瓣上产生水渍状斑点,后渐扩大,引起花瓣枯死。根颈部染病后向侧面及下部扩展,引起严重的根颈腐烂。染病株地上部叶柄处出现凹陷深色长形病斑,致叶枯萎变成灰黄色,严重时植株死亡。湿度大时各病部均可长出灰霉,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发病特点: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原菌为富克尔核盘菌。病菌在病株上或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第2年通过风雨或昆虫传播,当连续几天阴雨连续、气候潮湿时,灰霉病开始发生,土壤温度低或植株通风不良的地方,发病重。7~9月份连阴雨多时发病重。在储运过程中,温度不稳定、湿度大、不通风,或花上结露时灰霉病严重发生。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栽植时要把非洲菊的根颈部露出土表,防止根颈部发病。生产和储运过程中要把相对湿度降到93%以下,可减少发病。切花生产中下部枯叶上病菌产生的孢子是切花储运期伤口侵染的重要菌源,为此要彻底清除病残体,以减少生产和储运中的初侵染源。

(2)药剂防治:该病可由种子带菌,为此播种前种子用0.1%的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或0.5%的40%福美双粉剂浸种5~10分钟,可降低幼苗的发病率病进,可选喷28%灰霉克600倍液,50%多霉灵或65%甲霉灵或50%速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灭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施佳乐悬浮剂1200倍液。

百合疫霉病和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百合花疫霉病怎么防治?

疫霉病由真菌中的寄生疫霉侵染所致。百合的茎、叶、花和鳞片皆可受害,但以嫩叶为主。植株感染疫霉菌后,就会妨碍其生长,严重者会突然枯萎,在茎部,被感染处产生软腐和成为暗绿色至黑褐色,并向上扩展,叶片变黄,在茎基部开始失色。在地上的茎部也常发生类似软腐的感染,引起茎猝倒或弯曲。

防治方法:

①在种植过番茄和扶郎花的土壤中普遍存在这种疫霉菌,因此,百合种植要与非寄生植株轮作,生长期发现病株应及时清除并烧掉。

②露地栽培百合,应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雨水大时注意及时排水;增施钾肥,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③对已发病的地块,种植前需对土壤进行消毒。

④发病初期茎叶喷施1次1:0.5:100的波尔多液。

⑤防止植株在浇水后长期处于潮湿状态。

⑥夏季土壤温度要尽可能的低。

百合花灰霉病怎么防治?百合灰霉病,又称叶枯病,是百合病害中发生最广泛的一种病害。植株的主要受害部位是叶片,其茎秆、花蕾、花瓣及刚萌发的幼芽也可受害。初侵染时,在叶片上可见直径1-2厘米大小的黑褐色的圆点,在潮湿条件下这些圆点很快发展成较大的圆形或椭圆形的界线分明的斑点,斑点在叶片两边肉眼可见,受感染的组织逐步死亡,使叶片变成畸形,叶片生长受阻;芽被感染后,最终芽完全腐烂或畸形发育;已开的花,对感染极其敏感,并出现灰色的、水浸状的圆形斑点;若茎秆感染,病部易腐烂并从此处折断。

荔枝霜疫霉病的病害防治


荔枝霜疫霉病主要为害花穗、果穗、果实和嫩叶,引起干花、落果和落叶。

荔枝霜疫霉病症状:被害的花穗,初期仅个别花朵及花梗产生褐色病斑,扩展速度很快,后期常使整个花穗变褐干枯,但花朵一般不脱落;果期从幼果到果实成熟期均可受害,但以成熟或近熟果实受害为严重。发病初期在果皮表面产生褐色或灰黑色不规则病斑,无明显边缘。

在温度较高、湿度较大时,病斑速度扩展,使果壳大部分或全部变黑,果肉腐烂、渗出酒酸味的叶汁,造成烂果及落果,还导致贮运期果实大量腐烂;受害嫩叶初期呈褐色小斑点,后扩大至黄绿到褐色开头不规则的病斑。当湿度大时,该病于发病后期,花、果、叶的病斑表面均可长出白色霜霉状物(即病菌的孢子囊和子囊梗)。

荔枝霜疫霉病发病规律:该病由真菌感染所致,病原卵孢子在土壤内或病残果皮越冬,翌年春,当外界条件适宜时,以卵孢子发芽散发大量游动孢子,借助风雨或昆虫传播,当年侵染。在广东省,该病每年4-6月均有发生,从花蕾期开始至果实成熟前受害普遍。在高温条件下,此病的侵染过程极短、发病极快。尤其是春雨连绵时,花穗发病较多,久雨不晴或热雷阵雨又导致果实大量发病。

荔枝霜疫霉病防治方法:

1、结合秋冬修剪。把被害的干花枝、病烂果、病虫枝落叶全部清除,集中烧毁,用0.5:1:1000的波尔多液喷洒树冠一次;

2、冬、春花蕾期前,用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用30%氧氯化铜600倍液进行清园,或用0.2%-0.3%硫酸铜加0.1%洗衣粉混合液喷洒地面,并在树冠下撒施石灰,每亩施25-50公斤;

3、抓好花蕾期、幼果期和果实成熟前的喷药保护,若阴雨天气多,要增加喷药次数。一般可用58%瑞毒霉锰锌、或64%杀毒矾6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750倍液喷洒,也可用护果使者2号,每包兑水20公斤喷洒。此外,90%乙磷铝500倍液、甲霜灵600倍液等对该病均有较好的效果。

玉米霜霉病防治方法


玉米霜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原本发生在热带、亚热带地区,近些年在我国江苏、四川、云南、山东、宁夏、河北、辽宁、甘肃、山西、陕西等l8个省、市、区也有发生,在局部地区已经造成了严重损失。

引起玉米霜霉病的病原菌主要有4种,都属于真菌中比较特殊的卵菌,并且是专性寄生菌。其中高粱霜霉菌可以产生卵孢子,其他几种病菌主要依靠菌丝体随病株残体在土壤、粪肥中越冬,由于卵孢子和病残体可以随种子远距离传播并形成新的发病区,所以玉米霜霉病也是我国重要的入境和境内检疫对象。

据观察,不同病原菌在不同时间侵染引起的霜霉病症状会有较大差别。早期,特别是苗期侵染的病菌,可以经过叶片、叶鞘进入茎秆并到达生长点。这样就会出现整株的畸形病变,包括幼苗矮化、节间缩短、茎秆弯曲或扭曲、雌雄穗异常等,也有的病株徒长,叶片宽大,不抽雄或无花粉。通常病苗会枯死或者成株提前枯死。这种症状类似谷子白发病,因此也叫疯顶病。症状的另一个特点是叶片呈现白色条纹或黄绿相间的条纹,病叶背面产生白色霜霉,散出游动孢子囊。其可以借风雨传播,引起叶片和叶鞘发病。

由于病菌依靠游动孢子囊传播,而游动孢子囊的生成、存活、萌发、侵染都需要水,所以多雨年份和地势低洼的地方,玉米苗期淹水、积水田发病较重。北方一些地方反映重茬、麦套玉米地发病重,提高种植密度有利于病害发生。

猕猴桃疫霉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猕猴桃疫霉病是猕猴桃主要病虫之一,为猕猴桃较为常见的一种病害,应注意及时进行防治。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病原

病原拉丁文名称及分类地位:包括苹果疫霉(Phytophthoracacterum)、樟疫霉(P.cinnamomi)、侧生疫霉(P.lateralis)和大子疫霉(P.megasperma)等。

2、发病条件

在排水不良的果园以及多雨季节,病菌通过猕猴桃根颈伤口侵染皮层而引起根腐。春天或夏天,根部在土壤中被侵染。10天左右菌丝体大量发生,然后形成黄褐色菌核,7-9月严重发病,10月以后停止蔓延。

3、危害症状

先危害根的外部,受害根皮层呈褐色腐烂状,病部不断扩展,最后整个根颈部被环割腐烂,有酒糟味,从而导致整株死亡。树体发病后使萌芽期推迟,叶片枯萎,叶面积小,枝条干枯,危害严重时因影响水分和养分的运输而使植株死亡。

4、防治方法

(1)选择排水良好的土壤建园。

(2)防止植株创伤。当植株感病时,在3月或5月中下旬用2500毫克/升的代森锌或100-200毫克/升的瑞毒霉或1︰2︰200的波尔多液灌根部。

(3)也可挖出病部,刮除病部腐烂组织,并用0.1%升汞溶液消毒,后涂上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原液,两个星期后再更换新土覆盖。

高粱霜霉病防治方法


该病侵入高粱以系统或局部形式发病。多为害叶片。苗期染病叶片上出现褪绿或浅黄白色区域,湿度大时叶背生出白色霉状物,后来叶片上出现绿色和白色平行条纹组织,最后出现浅红褐色条纹,褪绿的脉间组织变为坏死斑致叶片破裂,这是该病典型症状。苗期染病的植株矮化,多在开花结实前枯死,能活下来的不能开花,后期虽能开花但产量锐减。有些病株出现丛生症状,很象疯顶。高粱发生霜霉病后易诱发紫斑病。该病病组织不扭曲或畸形,别于疯顶病。该病近年为害有上升的趋势。

病原

Peronosclerosporasorghi(West.etUppal)Shaw称蜀黍指霜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该菌除侵染高梁外,尚可侵染玉米。病菌形态特征见玉米霜霉病。此外有报道Sclerosporasorghi(kulk.)WestenetUppal称高梁指梗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也是该病病原。高粱指梗霉孢囊梗直立,基部稍膨大,长100—150um,顶端呈二叉状分枝,末端小梗尖,顶生孢子囊1个,从叶片下表皮的气孔中伸出。孢子囊近圆形,无乳突,无色,大小15—29×15—26.9(um),生于长形而尖削的小梗上,湿度高时孢子囊发芽形成芽管。藏卵器球形,大小40一50um,埋生在维管束间的叶肉组织中。卵孢子球形,无色,具浅黄色壁,大小25—42.9um。近有报道Sclerophthora(Saccardo)Thirmalachar,ShawNarasimham称大孢指疫霉新变种,也是该病病原。菌丝体无色多核,无分隔。藏卵器近球形,褐色,大小27,5—72.5×20一63.8(um)。1一4个雄器,侧生,浅黄褐色,大小13,18—40.3×6.3—21.3(um)。卵孢子球形,黄褐色,大小23.8—57.5×21,3—53.8(u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且可存活几个季节,翌年成为该病初侵染源。卵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侵染幼苗的叶片,幼苗发病后病部产生孢子囊借风雨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该菌孢子囊发芽需要高湿度和20℃以下的气温,在田间干燥条件下,孢子经3—4小时即失去生活力。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

(3)田间发现病株随时拔除并集中烧毁。

(4)发病重的地区要实行大面积轮作。

(5)加强田间管理,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西瓜霜霉病防治方法


西瓜霜霉病在西瓜植株生长中后期易发此病,该病主要危害叶片,最初叶片出现水浸状淡绿色小斑点,继而逐渐变黄,病斑不断扩大并由黄色变成淡褐色,因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多角形病斑,严重时病斑成片,叶片卷缩。

西瓜霜霉病的危害症状

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一般先从基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步向上部叶片发展;发病初期叶片上先呈现黄绿色斑点,病斑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黄褐色不规则多角形病斑,潮湿环境下,在病斑背面有黑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连片,全叶呈黄褐色干枯,易破碎,全田叶片一片枯黄,像被火烧烤过一样。该病具有发病快,枯死快的特点。

西瓜霜霉病的发病规律

在北方寒冷地区病菌不能在露地越冬,植株枯萎后即死亡,种子也不带菌。田间病菌主要靠气流传播,从叶片气孔侵入。霜霉病的发生与植株周围的温湿度关系非常密切,发病适温为20~24℃,叶面有水膜时容易侵入。在湿度高、温度较低、通风不良时很易发生,且发展很快。

西瓜霜霉病的农业预防

1、发病初期适当控制浇水,保护地栽培注意增强通风,降低空气湿度。

2、培育无病壮苗,增施有机底肥,注意氮、磷、钾肥合理搭配。

3、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株落叶。

西瓜霜霉病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定植时严格淘汰病苗。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施足基肥,生长期不要过多地追施氮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植株发病常与其体内“碳氮比”失调有关,加强叶片营养,可提高抗病力,按尿素:葡萄糖(或门糖):水=0.5~l:l:100的比例配制溶液,3~5天喷1次,连喷4次,防治效果很好。

2、药剂防治

①预防:奥力克霜贝尔50ml,兑水15公斤,每7—10天1次

②治疗:奥力克霜贝尔50ml+大蒜油15ml,兑水15公斤,每3天用1次,连用2-3次。

大棚花卉灰霉病防治方法


灰霉病是大棚花卉的重要病害,主要危害花卉的花、果及叶片。在花卉的生长季节常伴随发生,尤其在冬春棚室生长期间。如果放松管理,更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严重时可引起大量落花落叶,影响植物开花,降低观赏价值。

病原及发生条件:灰霉病由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菌引起,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及菌核附着在病残体上,或遗留在土壤中越冬。该菌发育适温10℃至32℃,最低4℃,相对湿度要求保持90%以上。由于春季气温适宜,棚内湿度大,如放风不及时,是造成发病较重的主要原因。

病害主要症状:病菌从萼毛、花梗的气孔或伤口处侵入,向果梗上蔓延,果皮呈灰白色水渍状软腐,湿度大时果面产生大量灰色霉层,病花落到叶面上,易引起叶片发病,形成着生灰霉的大圆斑。烂花、烂果落到茎上引起茎部腐烂,严重时植株枯死。如菊花叶受害时,叶片边缘呈褐色斑,表面略呈轮纹波皱,叶柄和花柄先软化,然后外表腐烂,倒挂金钟叶受害时,病叶出现水渍状斑点后渐变成黑褐色,并腐烂。此外,非洲菊、仙客来也易受危害。

大棚花卉灰霉病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

1.种子消毒:为杀灭附着在花卉种子表面的真菌,种子可用10%磷酸三钠液浸20分钟,流水冲洗40分钟后使用。也可用52℃温水浸种30分钟,晾干后备用。

2.客土栽植:病菌主要在土中越冬,因此,无论是园栽还是盆栽,一律要求土壤是无病新土,并对盆土、花盆、种球进行消毒。

3.合理施肥:尽量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同时注意控制氮肥用量,防止徒长而加重病害。

4.棚内管理: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果及黄叶,保持棚内干净,做到通风透光好。高温闷棚抑菌。生长前期及发病后,适当控制浇水、适时晚放风。提高棚温到33℃,这样不利产生分化孢子。降湿度减少棚顶及叶面结露。

5.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45%百菌清烟剂,或15%速克灵熏3至4小时(每亩大棚250克)。也可用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大棚1公斤)于傍晚喷撒。喷雾法可采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10天喷雾1次,连喷2至4次(间隔期7至10天)。也可在发病初期喷施50%速克灵1000倍液,或50%多霉灵1000倍液,每隔7天交替使用,连续2至3次,均能有效地控制灰霉病的发生。

春季小麦霜霉病防治方法


小麦霜霉病也称“黄化萎缩病”,一般发病率10%~20%,严重的高达50%。通常在田间低洼处或水渠旁零星发生。该病在不同生育期出现症状不同。苗期染病病苗矮缩,叶片淡绿或有轻微条纹状花叶。返青拔节后染病叶色变浅,并现黄白条形花纹,叶片变厚,皱缩扭曲,病株矮化,不能正常抽穗或穗从旗叶叶鞘旁拱出,弯曲成畸形龙头穗。染病较重的各级病株千粒重平均下降75.2%。及早防治小麦霜霉病是保证秋收的关键。

小麦霜霉发病条件

卵孢子发芽适温19~20℃,孢子囊萌发适温16~23℃,游动孢子发芽侵入适宜水温为18~23℃。小麦播后芽前麦田被水淹超过24小时,翌年3月又遇有春寒,气温偏低利于该病发生,地势低洼、稻麦轮作田易发病。

小麦霜霉防治方法

(1)实行轮作发病重的地区或田块,应与非禾谷类作物进行1年以上轮作。

(2)健全排灌系统严禁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发现病株及时拔除。

(3)药剂拌种,播前每50kg小麦种子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150g(有效成分为25~37.5g)加水3kg拌种,晾干后播种。必要时在播种后喷洒0.1%硫酸铜溶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2%克露(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900~1000倍液、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剂800倍滚。

《非洲菊疫霉病防治方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