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与防治。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美国白蛾的综合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美国白蛾属鳞翅目灯蛾科,是世界性检疫害虫。它食性杂,喜食的树种有100多种,毛白杨、柳树、千头椿、法桐、卫矛、西府海棠、紫叶李、红瑞木、金银木等园林植物都是它的美味佳肴。5龄后分散转移时,可侵入附近农田、菜地危害。由于食性杂,发生量大,传播蔓延快,以致所到之处,不少植物片叶无存。

形态和生活习性

成虫体长9至12毫米,翅展23至44毫米。体纯白色。前翅散生几个或多个黑褐色斑点,雌虫后翅在附近边缘处有小黑点。卵圆球形,直径0.5毫米。初产浅黄绿色或浅黄色,孵化前变灰褐色,有较强光泽,卵面有规则的凹陷刻纹。老熟幼虫体长28至35毫米,头黑色具光泽。体侧和腹面灰黄色。背部毛瘤黑色,体侧毛瘤多橙黄色。蛹长8至15毫米,宽3至5毫米,暗红褐色,腹部除节间外,布满凹陷刻点。

美国白蛾在我国北方地区1年3代,结茧化蛹越冬。5月开始羽化,两代成虫的发生期分别为5月下旬至7月下旬8月上旬至11月上旬。虫龄不整,且世代重叠。成虫夜间活动,单层、成块产卵于树冠周缘枝条的叶背,约500至600粒,最多可达2000粒,上覆白色鳞毛。幼虫孵出数小时后即能吐丝结网,3至4龄时网幕可达1米以上,有的甚至可以扩及整株树。幼虫在网幕中生活的时间,约占幼虫期的60%左右。进入5龄后,开始弃网自由取食,多分开在树冠上部危害。老熟幼虫爬行下树,在树干老树皮下或附近适宜的场所结茧化蛹,在地下化蛹时则做蛹室。美国白蛾喜欢生活在阳光充足、温暖的地方。在交通线两旁、公园及村落周围、庭院等处的树木上常集中发生。

美国白蛾的综合防治

综合防治

首先要加强监控,及时掌握虫情。对一旦传入的美国白蛾,应按检疫条例及时予以清除。要掌握新疫区虫害发生的面积、种群密度、分布状况及害虫喜食树种等,并准确掌握美国白蛾发生的始、盛、末期,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第二,人工剪除网幕消灭幼虫。由于气候、天敌等的作用,越冬蛹一般死亡率很高,因而第1代虫源基数小,又发生在雨季之前,此时是处理网幕中幼虫的最佳时机。要在幼虫3至4龄之前剪除网幕,因为此时幼虫群集网内尚未分散。把剪下的幼虫集中烧毁。

第三,在末龄幼虫化蛹时,可在树主干距地面1米处扎草捆,诱集幼虫在草捆内化蛹,再把草捆取下集中烧毁。

第四,药剂防治。5月下旬是第1代幼虫孵化期,初孵幼虫集中在网幕内,所以这一时期用药效果最好。

农药一般选择触杀和胃毒剂,幼虫对一般的杀虫剂都较敏感。对1至3龄幼虫用灭幼脲3号1000至1500倍液喷洒,10天后死亡率可达90%以上,而且灭幼脲喷药3小时后遇雨仍不减药效。用80%敌敌畏乳剂800至1000倍、农地乐2000倍液喷洒,效果都很好。对3至4龄幼虫用敌敌畏加灭有脲3号效果更好。喷药时注意必须把网打破,四周喷药,喷药要均匀,重点是树木向阳和树枝顶端部位,这些常是美国白蛾聚集的地方。

如果第1代幼虫未防治好,第2代幼虫就可能大面积发生,所以应更加重视。第2代幼虫大致在7月下旬开始孵化,必须抓准时机全面防治。第3代幼虫发生在9月初,这时药量可适当加大,而且考虑换药,以防美国白蛾产生抗药性。第3代幼虫发生期天气虽已转冷,也应重视,一旦放松,很容易成灾,并且可转移到农田、路边,给明年的防治带来困难。

第五,冬季防治。美国白蛾在建筑物缝隙、屋檐下面、树干皮下及树洞内、砖块杂物下面等处越冬,冬季可在这些地方人工挖蛹、摘蛹。

第六,生物防治。周氏啮小蜂是美国白蛾的主要天敌,它寄生于美国白蛾的蛹中,使其不能羽化。每年应定期在美国白蛾危害区释放一定数量的周氏啮小蜂。保持天敌数量是防治美国白蛾非常有效的措施之一。

释放周氏啮小蜂前后7天不能打药,而且气温应在20℃以上,一般在美国白蛾3至4龄幼虫期释放。6月下旬和10月上旬,周氏啮小蜂最容易侵入美国白蛾的蛹,所以此时释放效果好。

扩展阅读

美国白蛾防治方法和症状


物理防治:

人工剪初网幕:美国白蛾幼虫3龄前吐丝结网,并聚集在网幕中取食危害,网幕明显,容易发现,因此,在美国白蛾网幕期,采取人工剪除网幕,并就地销毁,是一项无公害,效果好的防治方法。

人工挖蛹:美国白蛾化蛹时,寻找树皮缝、土石块下、林冠下的杂草枯枝落叶层中或土壤表层内、建筑物缝隙等处越冬、越夏,在美国白蛾各代蛹期,采取人工挖蛹的措施,可以取得较好防效。

灯光诱杀:在各代成虫期,利用美国白蛾成虫的趋光性,悬挂杀虫灯诱杀成虫。一般挂灯间隔以100米为宜,挂灯处要求无高大障碍物,每天从19:00-次日6:00开灯。

草把诱集:根据美国白蛾老熟幼虫下树化蛹的特性,于老熟幼虫下树前,在树干1.5米高处,用谷草、稻草、草帘等围成下紧上松的草把,诱集老熟幼虫集中化蛹,虫口密度大时每隔一周换一次,解下草把连同老熟幼虫集中销毁。

人工捉拿美国白蛾成虫。当前,最重要的是发动每一位绿化管护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投身到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捉拿工作中,也有效的从源头上消灭了美国白蛾,降低了我市美国白蛾危害基数。今年,园林局对人工捉拿到的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活体仍采取奖励措施。建议市里出台相应的奖励机制,奖励人工捉拿美国白蛾成虫的社会各界人士。

化学防治:

药剂选择阿维菌素、灭幼脲类、功夫、高效氯氢菊酯、1.5%华戎一号、金虫尽、高冠等对生态环境安全的药剂。

施药时机药剂防治要在美国白蛾幼虫期进行,由于第一代美国白蛾虫龄较为整齐,多在树干中下部危害,易防治作业,所以第一代幼虫破网前为最佳防治时期。

园林植物病虫防治中美国白蛾及其防治方法


美国白蛾及其防治方法

学名:Hyphantriacunea(Drury)

英文名:FallWebworm,AmericanWhiteMoth

中文异名:秋幕毛虫,秋幕蛾

分类地位:鳞翅目Lepidoptera灯蛾科Arctiidae

鉴别特征:成虫白色,体长12-15mm.雄虫触角双栉齿状.前翅上有几个褐色斑点.雌虫触角锯齿状,前翅纯白色.卵球形.幼虫体色变化很大,根据头部色泽分为红头型和黑头型两类.蛹长纺锤形,暗红褐色,茧褐色或暗红色,由稀疏的丝混杂幼虫体毛组成.

生物学特性:美国白蛾在辽宁等地1年发生2代.以蛹在树皮下或地面枯枝落叶处越冬,幼虫孵化后吐丝结网,群集网中取食叶片,叶片被食尽后,幼虫移至枝杈和嫩枝的另一部分织一新网.

原产地:北美洲.

中国分布现状:现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天津,陕西等地.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40年传入欧洲,现已传入欧洲10多个国家,以及日本,朝鲜半岛,土耳其.1979年传入我国辽宁丹东一带,1981年由渔民自辽宁捎带木材传入山东荣成县,并在山东相继蔓延,1995年在天津发现,1985年在陕西武功县发现并形成危害.主要通过木材,木包装等进行传播,还可通过飞翔进一步扩散.其繁殖力强,扩散快,每年可向外扩散35-50km.可为害果树,林木,农作物及野生植物等200多种植物,在果园密集的地方以及游览区,林荫道,发生严重时可将全株树叶食光,造成部分枝条甚至整株死亡,严重威胁养蚕业,林果业和城市绿化,造成惊人的损失.此外,被害树长势衰弱,易遭其他病虫害的侵袭,并降低抗寒抗逆能力.幼虫喜食桑叶,对养蚕业构成威胁.

分布及危害特点

美国白蛾分布于美国、加拿大、东欧各国及日本、朝鲜等国。1979年在辽宁省首次发现,1985年西安市有所报道,1999年以来,唐山市及周边地区都有此虫危害,并作为主要害虫进行了防治。其幼虫食性很杂,被害植物主要有白腊、臭椿、法桐、山檀、桑树、苹果、海棠、金银木、紫叶李、桃树、榆树、柳树等。初孵幼虫有吐丝结网,群居危害的习性,每株树上多达几百只、上千只幼虫危害,常把树木叶片蚕食一光,严重影响树木生长。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成虫白色中型蛾子,体长912mm。复眼黑褐色,口器短而纤细;胸部背面密布白色,多数个体腹部白色,无斑点,少数个体腹部黄色,上有黑点。雄成虫触角黑色,栉齿状;翅展23-34mm,前翅散生黑褐色小斑点。雌成虫触角褐色,锯齿状;翅展3344mm,前翅纯白色,后翅通常为纯白色。

卵圆球形,直径约O.5mm,初产卵浅黄绿色或浅绿色,后变灰绿色,孵化前变灰褐色,有较强的光泽。卵单层排列成块,覆盖白色鳞毛。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8-35mm,头黑,具光泽。体黄绿色至灰黑色,背线、气门上线、气门下线浅黄色。背部毛瘤黑色,体侧毛瘤多为橙黄色,毛瘤上着生白色长毛丛。腹足外侧黑色。气门白色,椭圆形,具黑边。

蛹体长815mm,暗红褐色,腹部各节除节间外,布满凹陷刻点,臀刺8-17根,每根钩刺的末端呈喇叭口状,中凹陷。

编辑本段生活史及习性

美国白蛾在唐山等北方地区1年发生2代,以蛹结茧,在老树皮下、地面枯枝落叶和表土内越冬。次年5月开始羽化,两代成虫发生期分别在5月中旬至6月下旬,7月下旬至8月中旬;幼虫发生期分别在5月下旬至7月下旬,8月上旬至11月上旬。9月初开始陆续化蛹越冬。

成虫喜夜间活动和交尾,交尾后即产卵于叶背,卵单层排列成块状,一块卵有数百粒,多者可达千粒,卵期15天左右。幼虫孵出几个小时后即吐丝结网,开始吐丝缀叶13片,随着幼虫生长,食量增加,更多的新叶被包进网幕内,网幕也随之增大,最后犹如一层白纱包缚整个树冠。幼虫共7龄,5龄以后进入暴食期,把树叶蚕食一光后,转移危害。大龄幼虫可耐饥饿15天。这有利于幼虫随运输工具传播扩散。幼虫蚕食叶片,只留叶脉,使树木生长不良,甚至全株死亡。

编辑本段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疫区苗木不经检疫或处理严禁外运,疫区内积极进行防治,有效地控制疫情的扩散。

2、人工防治。在幼虫3龄前发现网幕后人工剪除网幕,并集中处理。如幼虫已分散,则在幼虫下树化蛹前采取树干绑草的方法诱集下树化蛹的幼虫,定期定人集中处理。

3、利用美国白蛾性诱剂或环保型昆虫趋性诱杀器诱杀成虫。在成虫发生期,把诱芯放入诱捕器内,将诱捕器挂设在林间,直接诱杀雄成虫,阻断害虫交尾,降低繁殖率,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

4、利用生物和化学药剂喷药防治。在幼虫危害期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在防治中,重点检查桑树、悬铃木、臭椿、榆树、金银木、桃树、白腊等树种是否有幼虫危害,如果有幼虫危害,就要对所辖区域检查一遍,及时防治。药剂选用Bt乳剂4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5%来福灵4000倍液喷药防治,均可有效控治此虫危害。

5、.生物防治。周氏啮小蜂是新发现的物种,原产我国,却成为美国白蛾的天敌。

自上世纪中期以后,美国白蛾在我国危害日趋增大,且传统防治方法效果越来越差。1998年我国启动美国白蛾治理工程,生物防治成为突破口。

由中国林科院杨忠歧研究员主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从生物控制的角度出发,系统地调查了美国白蛾寄生性天敌,从其卵、幼虫和蛹中饲养出了多种天敌。经过筛选,发现了一种寄生率高、出蜂量大、能有效控制美国白蛾的蛹寄生蜂白蛾周氏啮小蜂。这种小蜂可以找到在各种隐蔽场所化蛹的美国白蛾,产卵寄生。该项研究成果保护生态环境,不杀伤天敌,是防治美国白蛾的先进技术。

6、在美国白蛾的大肆入侵的状况时,除了已经知道的自然天敌周氏啮小蜂外,我在大豆田地里无意发现了美国白蛾的又一种天敌----臭大姐,也叫蝽,我国全国大部分地方都有此虫,因体后有一个臭腺开口,遇到敌人时就放出臭气,俗称放屁虫,臭大姐等。身体扁平,体形小长90-110CM,口器长成喙状,前翅的基部是革质,端部是膜质,后翅全部是膜质或退化消失。它主要是把长长的口器插入全身白毛的美国白蛾的幼虫体内,吸食幼虫的汁液,致其死亡。因此投放臭大姐成本低廉

杨小舟蛾的综合防治方法


杨小舟蛾的防治方法由于杨树树体高大防治器械射程有限实行人工大面积防治困难很大。在生产中形成了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以达到控制杨小舟蛾危害的目的。

一、林业防治

利用杨小舟蛾对寄主的选择性选择树种合理组合搭配形成不同的隔离带限制害虫扩散传播。即寄主树种、抗性树种与非寄主树种相间栽植林地深翻管理重灾区人工清理虫源等。在小面积可实行大面积实施困难。这种防治方法有效期长但操作起来费工、见效慢。

二、物理机械防治

1、捕杀

1)人工摘除幼虫、震落和摘虫苞;人工摘除群集在叶片上取食的初龄幼虫,由于杨小舟蛾幼虫具有在枝条上停息时固着不牢习性,可在早晨猛击树干,震落扑杀。

2)人工灭蛹。杨小舟蛾的老熟幼虫在有落叶层或杂草的地表面结茧化蛹,蛹的穿透能力弱,杀灭蛹,减少羽化,可控制下代虫口密度,将树干基部周围地面的杂草和2cm表土层清除,翻耕深度为15-20cm,防效达92%-100%。这种方法右有效压低虫口,但费工费时。

2、诱杀

在成虫期利用黑光灯诱杀,可以同时起到监测作用,确定成蛾峰期。频振式杀虫灯杀虫谱广,杀虫量大,对杨小舟蛾具有较好的诱杀效果,防治成本低,不污染环境,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这种方法可监测虫害,在一事实上程序上压低虫口,但缺电地区使用困难。

三、生物防治

1)以虫治虫。杨小舟蛾的天敌各类主要有16种,其中舟蛾赤眼蜂和杨扇舟蛾黑卵蜂为优势种,舟蛾赤眼蜂、黑卵蜂和广腿小蜂对杨小舟蛾的寄生率很高,是制约其自然种群的重要因素。

用松毛虫赤眼蜂在杨小舟蛾的卵期放蜂,可以收到较好的寄生效果。卵块寄生率为65-100%,平均为82%,未放蜂的对照林内卵块寄生率仅为40%,放赤眼蜂的卵粒寄生率为63.38%,未放蜂的对照林内卵粒寄生率仅为15.84%。在杨小舟蛾卵盛期放蜂,只要保证蜂种质量,在常量放蜂的情况下,可以达到压低虫口的目的。通过放赤眼蜂对杨小舟蛾是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利用此种方法防治杨小舟蛾可长期压低虫口,防效显著,但应用技术强,大规模生产比较困难。

2)以菌治虫。用苏云金杆菌乳剂,按1:10的浓度喷雾杀幼虫,用青虫菌6号防治杨小舟蛾,喷洒绿僵菌等都有很好的效果。此种方法有较好的杀虫效力,保护天敌,但见效慢,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技术性强。

3)以鸟治虫。杨小舟蛾蛹期长达个月又分布在枯枝落叶表层下、表土上。利用麻雀、家燕、灰喜鹊、灰椋鸟、杜鹃、黄鹂等捕食杨小舟蛾的成虫、幼虫是防治该虫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均好的方法。

四、化学防治

运用有机磷、有机氮、除虫菊酯等多种农药常规和飞机喷药技术采用药剂混用和烟雾剂技术达到防治目的。

1、飞防

飞防是大面积防治杨小舟蛾最有效的方法。喷氯氰菊酯、胺菊脂、苄呋菊酯等化学合成拟除虫菊酯均有较好的效果。焦作市连续年采用灭幼脲号开展杨树食叶害虫飞机防治平均防治效果达94%以上。采用飞机防治应及时对漏防区进行人工地面防治以达到全面控制的效果。

2、地面防治

1)树干根基注药法:幼虫孵化前至幼虫龄期在树干基部打孔注药。用直径2cm的铁杆,在树干基部不同方向打个3~5个斜孔,将内吸性农药久效磷、氧化乐果或甲胺磷原药用注射器均匀的注入孔中,用树叶盖住即可。胸径10cm以下每株注药5-10ml,胸径11-20cm,每株注药10-15ml。胸径21-30cm,每株注药15-25ml,胸径30以上每株注药25-40ml。

2)树干注药防治法:用20%的氧化乐果甲胺磷等内吸剂1:1,按胸径每厘米1ml的量注干。

利用树干注射赣林1号农药(江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自配),用40%久效磷有溶性浓剂和50%甲胺磷乳油防治杨小舟蛾的幼虫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林间用浓度为200g/L的自配长效内吸注干乳油进行注射防治试验,1次防治保证了杨小舟蛾全年代未发生灾情。

3)树干涂药环法:用50%久效磷或甲胺磷加水2倍,40%氧化乐果加水1倍,在胸高处将配好的上述药液绕树干涂一药环,环宽15-20cm,药量以微见药液下流为宜。树皮光滑的小树直接涂药树皮粗糙的大树要先将粗糙皮刮去而后涂药。药液中兑三分之一的柴油。注意药水必须涂到树干光滑的部位上以利树木皮层对药水的吸收,2天后,幼虫陆续死亡。

4)树干砍伤滴药:在树干胸高处四个方向各砍一刀,深度以初入木质部为宜然后用滴管或毛刷将40%久效磷乳油1:1药液滴入刀口处,干旱天气用1:1药液,阴湿天气用原药。

5)高压喷雾法在幼虫为害初期用高压喷雾器械进行叶面喷雾。防治药剂用50%的甲胺磷乳油1000-1500倍液,40%的氧化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10%的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的溴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21%灭杀毙乳油4000倍液,40%的水胺硫磷乳油1500倍,每667平方米用灭幼脲Ⅲ号40g,都对杨小舟蛾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利用化学防治的方法治理杨小舟蛾杀虫效率高见效快。由于杨树高大枝叶茂密喷雾器械限制防效不是很理想同时化防产生的3R问题迫切需要一种省工长效措施。

杨树是我国的主要绿化树种之一由于杨小舟蛾的发生每年不仅要因为防治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了绿化效果因此对杨小舟蛾的综合治理势在必行。由于综合治理中的各种防治手段均有其优势及弊端在杨小舟蛾的治理中要正确应用各种措施利用各种手段相结合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

综合防治柑桔潜叶蛾


柑桔潜叶蛾是柑桔类果树新梢上最主要的害虫。要扩大柑桔树体树冠,必须放出质量较好的新梢,而要管理好新梢,则要围绕以柑桔潜叶蛾的防治为重点的综合型措施。

柑桔潜叶蛾以幼虫潜食叶肉,造成银白色蜿蜒曲折的隧道,削弱光合作用,影响新梢充实,成为其它小型害虫的隐蔽场,增加柑桔溃疡病病菌的侵染机会。

柑桔潜叶蛾在广东一年发生15代以上。其成虫银白色,体长约2毫米,后翅边缘有较长缘毛。幼虫淡黄白色,054毫米,无足。主要以蛹在叶片边缘越冬,多产卵于嫩梢端部的5片嫩叶上,尤其以叶背叶脉附近为主。在一年中,其发生主要有四个高峰期,分别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6月中旬至7月上旬、8月中旬至9月中旬、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柑桔潜叶蛾的综合防治措施:

一、抹芽控梢,统一放梢。冬春季影响潜叶蛾发生的主导因子是低温,夏秋季节影响潜叶蛾发生的主导因子是食物,也就主要是柑桔嫩梢。因此控制虫源的根本措施应当是抹芽控梢、统一放梢。放梢的时期要抓住柑桔潜叶蛾的发生低峰期,主要在小满至芒种(5月下旬至6月上旬)来放夏梢,在大暑至立秋(7月下旬至8月上旬)放秋梢。放梢时施好三次肥,分别在放梢前15天施促梢肥,在放梢前2至3天施攻梢肥,在放梢后3至4天施壮梢肥。放梢时以去零留整、去早留齐、去少留多为放梢的原则。放梢的标准是在全园有70%80%的植株抽梢,每株树有70%80%的枝条抽梢时,一次性统一抹净,然后进行放梢。

二、药剂防治。是要抓住三次以柑桔潜叶蛾为主的综合药剂防治措施。第一次喷药在新梢萌发后34天(梢长不超过1厘米),主要以防治柑桔潜叶蛾、柑桔蚜虫、柑桔木虱、柑桔凤蝶为主。第二次喷药在第一次喷药后的56天,主要以柑桔潜叶蛾、柑桔蚜虫、柑桔凤蝶为主。第三次喷药在第二次喷药后的78天,主要以防治柑桔潜叶蛾、柑桔凤蝶和柑桔溃疡病为主。同时可以在柑桔新梢受害率达到20%时作为柑桔潜叶蛾的防治指标。防治柑桔潜叶蛾的药剂有98%巴丹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24%万灵乳油15002000倍液、20%灭幼脲1号悬浮剂30004000倍液、20%好年冬乳油20003000倍液、25%溴氰菊酯30004000倍液、25%功夫乳油30004000倍液等。同时,柑桔潜叶蛾的成虫白天在果园或苗圃附近的草丛中栖息,黄昏时出来活动。所以潜叶蛾的防治还应经常清洁果园或苗圃周围的杂草,喷药时亦在黄昏时进行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阜阳市全力开展美国白蛾除治工作


美国白蛾又称秋幕毛虫,属鳞翅目,灯蛾科。是一种食性杂、繁殖量大、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检疫害虫,也被我国列为唯一一种林业农业共同检疫对象害虫,被定性为中国第二大植物杀手。

一、目前阜阳市美国白蛾发生情况

2013年,阜阳市阜南县首次发现美国白蛾疫情,当年发生面积只有70多亩,分布在4个乡镇,到今年9月底,经3年虫口积累和扩散,阜阳市所有县市区都出现了疫情,全市发生面积急剧增加,没有防治的部分区段、村庄已出现暴发成灾状况。前两年,尽管开展了积极的防治措施,但因资金投入不足和人工地面防治效果差等,加上检疫执法力量薄弱,源头检疫管理和复检都跟不上,此外,毗邻疫区的地方车辆船舶携带和群众生产生活过程中不经意造成的人为和自然传播叠加以及美国白蛾暴发的规律也是造成疫情不断扩散重要原因。从目前发生发展趋势来看,美国白蛾来势汹汹,预测明年阜阳市虫害灾情仍呈上升趋势,部分区段疫情将会更加严重。

二、阜阳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美国白蛾防治工作

对来势汹汹的美国白蛾,市政府高度重视,为了做好今年美国白蛾防治工作,1月20日,市政府下发《关于做好2015年美国白蛾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加强检疫监管、强化疫情监测、有效开展防控,鼓励有条件的实施飞机施药防治。要把美国白蛾防控当作政府重要工作来抓,把美国白蛾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做到优先安排,重点保证,不断加强防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防控能力。3月6日,在阜阳市政府召开全市春季植树造林工作会议上,副市长刘树生对全市2015年度美国白蛾防控工作进行了专门安排及相关责任的落实;6月8日,美国白蛾第一代防治关键时刻,市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指挥部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通知》,对美国白蛾防控工作进行再部署。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职责,落实防治责任,形成上下联动,部门配合,区域联防联治的防控格局。

三、广泛开展宣传,提高防控认识。

一是各县市区多次召开乡镇长负责人、林业站长、苗木种植大户专题推进会议,播放美国白蛾防控技术宣教片,宣传其危害性,提高各级干部的思想认识。

二是开展防治技术培训。在幼虫网幕期,组织技术人员,利用科技下乡到发生美国白蛾村庄,现场给村干部和群众讲解美国白蛾发生形态及防治方法。

三是发放技术资料。市林业局编印了美国白蛾防控手册3000册,分发到各县市区林业局;各县市区林业部门认真抓好美国白蛾监测,及时发出美国白蛾虫情动态,指导各地及时开展防治。

四是媒体宣传。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宣传美国白蛾防治技术,特别在飞防期间,专门邀请电视台、阜阳日报社等记者现场采访,拍摄防治场面,讲解该虫危害严重性及防治措施,分别通过阜阳新闻综合频道、公共频道、农教科频道及阜阳公众网及时播报,提高市民认识,力促全民参与。

四、加大资金投入,积极科学防治。

今年全市财政共落实防治资金1200多万元,其中飞防资金926万元。在第一代美国白蛾防治中,我市5个县(区)实施了飞机喷药防治(阜南、太和、颍州、颍泉及颍东),共飞机防治美国白蛾共49.2万亩,于6月15日前全部完成,地面人工、机械喷药防治20万亩,防治成效明显,第一二代没有出现虫灾。由于我市养蚕户比较多,且分散,在飞防过程中避让区域大,没有进行防治,遗留虫源多,到第三代虫口迅速蔓延开来,部分区域和村庄出现了灾情。临泉县、界首市政府于8月初,分别拿出300万元、50万元,对第三代美国白蛾发生比较严重地方实施了飞机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降低了危害。

该虫可防可治,只要掌握虫情发生时机,及早发现,全民动手,及时防治,可有效控制虫害的发生。今年部分地方出现虫灾,主要是防治不彻底,留有死角太多。由于该虫繁殖量特别大,虫口容易反弹,加上群众防治意识淡薄,后期没有及时防治或根本就没进行防治,造成虫口暴发成灾。该虫在我市一年发生3代,每年的5月下旬是美国白蛾第一代幼虫发生盛期,也是防治最佳时机,要利用美国白蛾幼虫有群集和吐丝结网缀叶的习性,及时查找虫网幕,通过用高枝剪及时剪除幼虫网幕及危害的枝条,剪下的枝及网幕集中烧毁。也可在此时喷洒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2000倍液进行防治,可有效杀灭幼虫,控制虫害的发生。

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防治意识,对明年美国白蛾防治工作及早部署,抓住关键时期,全民发动,全面实行飞机施药防治美国白蛾,大打一场歼灭美国白蛾人民战争,保护好我市生态安全,维护好群众正常生活秩序。

淮北市相山区开展第三代美国白蛾防治


为有效控制美国白蛾的传播和蔓延,全面压低虫口密度,减少危害,相山区于9月初全面部署,多措并举,重点抓落实。为切实抓好第三代美国白蛾防治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加大宣传,全面部署。区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指挥部通过下发文件通知、发放宣传图册、采取各种有利措施,向辖区居民广泛宣传第三代美国白蛾的危害和防治方法,使广大群众掌握防控美国白蛾防治的最佳时期,自觉加入到美国白蛾防治队伍中来,形成社会参与、群防群治的工作局面。各镇(办)、工业园区、区物管办主管领导高度重视虫情防控,亲临现场进行防治部署和指挥,把美国白蛾防控工作落实到位。

二、提供保障,加强指导。区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充分发挥监督、指导职能,加大对辖区美国白蛾发生严重区域的督查力度,深入镇(办)、工业园区、各小区察看防治任务的完成情况,同时,提供防治器械和药品。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为防治美国白蛾自行购置防治器械3台,防治药品10箱,交给镇(办)、工业园区、区物管办轮流作业,要求各镇(办)、工业园区、区物管办严格履行防治目标责任,对不履行防治责任、防治义务的各单位要追究责任并进行通报批评。

三、联防联治,不留死角。针对美国白蛾繁殖快、扩散快的特点,相山区积极主动与周边毗邻县区相关部门对接,建立完善的防控协作机制,共同协商美国白蛾防控措施,在各交界区域设置虫情监测点,切实做好交界区的防控工作;及时相互通报虫情信息,交流防控工作经验,适时组织开展联防联治,共同构筑边界地区坚实的防控体系,做到全方位防治。

四、加强督查,确保效果。在防治工作中,区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多次深入防治现场,指导各镇(办)、工业园区、各小区做好美国白蛾防治。并定期考核镇(办)、工业园区、区物管办防治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要求各目标责任单位集中对辖区内的林木、重点林网、绿化带进行普遍防治,积极发动群众查找第三代美国白蛾网幕,集中剪除、集中销毁,全面喷撒阿维?灭幼脲和氯氰菊酯混合药液进行药物防治,不放过最佳防治时期,切实提高防治质量和效果,确保把美国白蛾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为明年的防治工作打好基础。

银杏绿刺蛾的综合防治方法


绿刺蛾以幼虫危害银杏叶片,危害后一般可使叶片损失10-15%,严重时损失叶片30%以上,往往在白果成熟前(8月下旬至9月上旬)导致叶柄掉光,直接影响了叶子的产量和黄酮素的提取,同时还影响了白果产量和品质,使果农的经济收益下降。现将银杏绿刺蛾的综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危害

绿刺蛾一般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枝上结茧越冬。越冬代茧的外表似树皮色,结茧在被害树的枝丫间或枝干上。第2年5月中旬至6月中旬越冬代茧羽化产卵,卵产于银杏叶的背面,每叶一般产卵2-4粒,最多可产10粒以上。第1代卵期7天左右,6月上中旬幼虫孵化,幼虫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基本上集中在原来产卵的叶片上危害,啃食叶肉,留下叶膜。

7月上中旬分散危害,7月中旬为幼虫暴食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结茧化蛹,8月上中旬茧羽化成虫产卵。第2代卵期4-5天,8月中下旬为幼虫孵化期,8月下旬末至9月上旬为第2代幼虫暴食期,9月下旬至10月中旬老熟幼虫结茧越冬,翌年春季幼虫在茧内化蛹。据观察,在其他树种上此虫为1代多发型,而在银杏树上2代发生都较重。

综合防治措施

一、铲除越冬茧:绿刺蛾的虫茧越冬期长,可达180天以上(11月至翌年4月),在此期间正是农闲时期,在树干、树枝上铲除越冬茧可取得明显治理效果。在操作上要注意3点:

(1)认真检查,做到不漏铲。

(2)注意操作安全,爬大树攀高枝要胆大心细,以防事故发生。

(3)铲茧时要戴手套,防止茧内毒汁、毒毛伤害皮肤。

二、摘除虫叶:绿刺蛾的幼虫都为群集危害,常使被害叶呈枯黄膜状,目标明显,易于发现,可组织人力及时摘除消灭,防止扩散蔓延危害。

三、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如用90%晶体敌百虫或80%敌敌畏乳油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用药适期应选在卵孵高峰后,幼虫分散前。在本地第1代的用药期为6月底至7月初,第2代的用药期为8月中旬。

四、生物防治:将每克含孢子100亿以上的青虫菌粉稀释成1000倍液喷雾,可使幼虫感病率在80%以上。但要注意在蚕桑区不能使用,防止污染桑叶。

朝阳市多举措做好美国白蛾防控工作


美国白蛾是国家级重点植物检疫对象,其危害性极大,一旦发生会对树木造成毁灭性灾害。朝阳市是辽宁省唯一没有美国白蛾侵入的地区,已处在疫区四面包围之中,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近年来,美国白蛾扩散蔓延趋势加剧,侵入我市的可能性逐年增大,为保障森林资源安全,朝阳市多举措做好美国白蛾的防控工作。

一是成立组织。为了加强美国白蛾防控工作,朝阳市成立了以主管副市长为总指挥的美国白蛾防控指挥部,朝阳市林业局成立了以主管局长为组长,市森防站站长为副组长,各县(市)、区森防站长为成员的美国白蛾普查技术小组,负责指导全市美国白蛾普查工作。

二是层层签订责任状。为了保证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普查的质量,切实防止美国白蛾入侵,市与县、县与乡(镇)场层层签订了普查责任状。责任到人,谁的辖区谁负责,做到块块有人看,片片有人管,消除监测盲点。

三是制定普查方案和防控预案。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结合省局的相关要求,市、县分别制定了普查方案和防控预案,阐述了美国白蛾防控的目的意义,明确了普查时间、范围、方法、技术要点及疫情处理等相关内容,为防止美国白蛾侵入做好了物质和技术准备,保证一旦发现疫情,第一时间除治。

四是广泛宣传,充分发动群众。各县(市)区将宣传单和识别图册发放到基层,由普查队员向群众宣传和讲解美国白蛾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危害症状等相关知识,做到家喻户晓、人尽皆知,使人们认识到美国白蛾危害的严重性。同时对群众提供的疫情线索及时鉴定和核查。全市共发放宣传单10000余份,张贴宣传画200余张。

五是利用先进技术,搞好监测。为了更好的防控美国白蛾入侵,我市充分利用投入少、监测效果好的性诱监测技术。全市七县(市)区共悬挂诱捕器近百套,随时掌握疫情动态。监测工作在美国白蛾成虫期进行诱捕,每两天观测一次,将监测结果及时上报市站。

截至目前,朝阳市尚未发现美国白蛾侵入。

茶树白蛾蜡蝉的防治方法


学名LawanaimitataMelichar同翅目,蛾蜡蝉科。别名白鸡、白翅蜡蝉、紫络蛾蜡蝉。分布偏南,北限未过南岭,近年浙江缙云、湖南宜章、湖北武汉时有发生。

寄主茶、油茶、柑橘、荔枝、龙眼、芒果、桃、李、梅、木菠萝、咖啡、石榴、无花果、木瓜、梨、胡椒等。

为害特点成、若虫吸食枝条和嫩梢汁液,使其生长不良,叶片萎缩而弯曲,重者枝枯果落,影响产量和质量。排泄物可诱致煤污病发生。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9?21.3mm,碧绿或黄白色,被白色蜡粉。头尖,触角刚毛状,复眼圆形,黑褐色。中胸背板上具3条纵脊。前翅略呈三角形,粉绿或黄白色,具蜡光,翅脉密布呈网状,翅外缘平直,臀角尖而突出。径脉和臀脉中段黄色,臀脉中段分支处分泌蜡粉较多,集中于翅室前端成一小点。后翅白或淡黄色,半透明。卵长椭圆形,

淡黄白色,表面具细网纹。若虫体长8mm,白色,稍扁平,全体布满棉絮状蜡质物,翅芽末端平截,腹未有成束粗长蜡丝。生活习性南方年生2代,以成虫在枝叶间越冬。翌年2?3月越冬成虫开始活动,取食交配,产卵于嫩枝、叶柄组织中,互相连接成长条形卵块,产卵期较长,3月中旬至6月上旬为第1代卵发生期,6月上旬始见第1代成虫,7月上旬至9月下旬为第2代卵发生期,第2代成虫9月中旬始见,为害至11月陆续越冬。初孵若虫群聚嫩梢上为害,随生长渐分散为3?5头小群活动为害。成虫、若虫均善跳跃。4?5月和8?9月为1、2代若虫盛发期。

防治方法(1)剪除有虫枝条,集中烧毁。(2)用捕虫网捕杀成虫,用扫把刷掉若虫,集中处理。(3)为害期药剂防治于成虫产卵前、产卵初期或若虫初孵群集未分散期施药为宜,用药种类和方法参见碧蛾蜡蝉。

苹果树的种植蠹蛾综合防治技术


检疫措施主要是应用法律手段封锁控制苹果蠹蛾的传播蔓延。苹果蠹蛾Cydiapomonella(L.)属鳞翅目,小卷蛾科。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蛀果害虫之一,属于国内和国际重点检疫对象。多年来一直是国际上各国限制我国果品出口的主要原因。其特性,一是食性杂,以幼虫蛀果危害,造成大量落果,在第二代幼虫为害后可造成果实中心霉烂,严重降低其商品性;二是为害对象多,在我县除危害苹果外,苹果梨、梨、桃、杏、沙果等都是其危害的主要对象;三是抗逆性、适应性强。据调查在我县的气候条件下完全可以安全越冬;四是危害大、损失重、封锁控制的难度也很大,而且具有迁飞性,幼虫可随果品调运而远距离传播,而且传播蔓延速度非常快。它的特性决定了苹果蠹蛾封锁控制的难度和复杂性。根据我们几年研究和试验示范的经验,总结出以下综合防治技术:

一、检疫措施主要是应用法律手段封锁控制苹果蠹蛾的传播蔓延。⑴加强市场检疫,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即在农贸批发市场设立植物检疫办公室,随时对进出本县境内的果品进行检疫检查,严禁虫果上市流通,对检出的带虫果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依法强行销毁处理。⑵加强调运检疫,严把果品调出关口。对调出的果品及包装物、运输工具要进行严格检疫,杜绝苹果蠹蛾的进一步传播蔓延。⑶强化产地检疫,做好源头治理工作。

二、生物综合防治措施 1、树干刮老皮、石灰刷白要求:在当年气温达到-10℃后到来年三月十五日前,对树龄在10年以上的果树老皮进行刮皮清理,同时进行石灰刷白,清洁果园。刷白高度以果树老皮的生长高度为准,一般在1米以上。清理后的老树皮应集中焚烧或深埋。

2、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要求:四月下旬开始到九月底结束,在果园架设杀虫灯,每20亩架设一台。开关灯的时间在每天天黑以后打开,天亮以后关闭,及时清除收虫袋子里的虫子。

3、应用性诱剂诱杀雄虫,阻止交配,达到防虫子的效果要求:在四月下旬开始,到九月底结束,每亩果园设诱捕器3―4个,及时加水,每60天更换一次诱芯。

4、树干绑草把、束草环,诱杀越冬幼虫要求和时间:7月下旬到8月上旬,利用麦草、稻草、玉米杆、破麻袋片等,在主杆或树干分叉处束一圈,诱集越冬幼虫,11月至翌年2月底之前,结合刮树皮,将草环解下集中烧毁,消灭越冬幼虫。

5、清除虫果要求和时间:果树生长季节,特别是7月份以后,经常检查果园,及时捡拾落果,进行深埋或发酵处理。消灭其中尚未脱果的幼虫;果实入窖前,要严格挑选,拾出虫果,防止幼虫随果品带入窖内越冬或随果品调运而传播。

美国白梣植物


    中文学名美国白梣

美国白梣,木犀科、梣属植物

基本信息

种中文名:美国白梣种拉丁名:FraxinusamericanaLinn.科中文名:木犀科科拉丁名:Oleaceae属中文名:梣属属拉丁名:Fraxinus中国植物志:61:007

分布

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和台湾都有引种

魔芋白绢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魔芋地下块茎为扁球形,个大,叶柄粗壮,圆柱形,淡绿色,有暗紫色斑,掌状复叶。株高约40~70公分,地下有球茎,一株只长一叶,羽状复叶,叶柄粗长似茎,开花紫红色,有异臭味,地下球茎圆形。魔芋白绢病防治方法如下。

症状:

主要为害茎或叶柄基部及球茎。叶柄基部或茎基染病,初呈暗褐色不规则形斑,后软化,致叶柄/呈湿腐状。湿度大时,病面或茎基四周长出一层白色绢丝状菌丝体和菜籽粒状小菌核,菌核初白色,后变黄褐色或棕色。病原?SclerotiumrolfsiiSacc.称齐整小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Atheriarolfsii(Curzi)Tu.andKimbrough?称罗耳阿太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

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及种芋中,或以菌核在土壤或病球茎里越冬。菌核萌发17小时即可侵入植株,2—4天后病菌分泌大量毒素及分解酶,使基部腐烂。该病借灌溉水传播蔓延,带菌种芋可做远距离传播。土壤湿度大,高温高湿发病重;平均气温25—28℃,雨后转晴易流行。

防治方法:

(1)实行2年以上轮作。

(2)选择干燥、不积水地块种植。

(3)挑选健康种芋晒1—2天后用硫酸链霉素500mg/kg浸种1小时,晾干后播种。

(4)发病初期喷洒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此外也可用50%甲基立枯磷可湿性粉剂,每mm20.5g土表喷撒,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900倍液喷雾,均有较高防效。

《美国白蛾的综合防治》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