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与防治。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技术》,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一、生物学特性

悬铃木方翅网蝽属半翅目网蝽科害虫,方翅网蝽成虫寿命大约1个月,它的繁殖量非常大,每只成虫能产卵200-300个,每年发生4-5代,而一只成虫的最远飞行距离可达到20公里。该虫主要为害悬铃木属,被认为是具有为害潜能的危险入侵物种,2007年3月被国家林业局外来有害生物管理办公室公布为中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

悬铃木方翅网蝽通常于悬铃木树冠底层叶片背面吸食汁液,最初造成黄白色斑点和叶片失绿,严重时叶片由叶脉开始干枯至整叶枯黄、青黑及坏死,从而造成树木提前落叶、树木生长中断、树势衰弱至死亡;同时携带危险病菌间接为害,从而产生更大的间接潜在为害。

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技术

二、发生情况

悬铃木方翅网蝽原产北美,2006年,在我国武汉、襄樊等地首次发现该虫。该虫可借助风力近距离传播,人为调运带虫的苗木或带皮原木是其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近几年,我国西南、华南、华中及华北的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我省郑州市、开封市、周口市、漯河市等地市自2008年以来也相继发生。2011年9月,我县点片发生悬铃木方翅网蝽,今年7月份,该虫在我县较大面积发生。

三、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秋季刮除疏松树皮皮层并及时收集销毁落地枯叶可减少越冬虫的数量。zW59.com

2、化学防治:在发生期,对树冠喷施10%吡虫啉600-8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800-1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间隔7-10天喷一次,根据为害程度连喷2-3次,即可达到防治效果。

小编推荐

悬铃木虫害方翅网蝽的防治方法


悬铃木方翅网蝽系新近发现的入侵害虫,刺吸悬铃木汁液,并能传达悬铃木病害,造成树势衰退,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植物检疫

严格依照植物检疫的规定,限制从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疫区引种调入悬铃木属植物。

物理和园艺防治

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群集于悬铃木树皮内或落叶中越冬,疏松树皮和树下落叶为其提供了良好的越冬场所。因此,秋季刮除疏松树皮层并及时收集销毁落地虫叶可减少越冬虫的数量。该蝽出蛰时对降雨敏感,可于春季出蛰结合浇水对树冠虫叶进行冲刷,也可在秋季采用树冠冲刷方法来减少越冬虫量。

适时修剪亦可减少发生世代数。经常修剪的悬铃木在春季和夏季都会萌发新叶并形成旺长枝,从而提供害虫的春季和夏季世代所需食物。而隔5至6年才修剪的树体主要形成花枝,只在春季萌发新叶,所以害虫只能发生春季世代。

化学防治

目前通常采用的方式有树冠喷雾、树干喷雾和树干注射等。树冠喷雾多选择在若虫期和初量羽化成虫期施药,选择早上无风时进行高压喷叶,使药液穿透冠层并湿润叶片下表面,药剂以内吸剂为佳;树干喷雾在4月越冬害虫进去危害、10月下旬成虫寻找越冬场所时进行,药剂以触杀剂为佳。若考虑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可采用效果较好、污染较小、用药次数较少的树干注射法进行施药。树干注射治虫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药剂剂型,以内吸性水剂为佳;二是单株用药量要足够。每株树注射用原药量按树木胸径而定:每厘米胸径用原药1毫升至3毫升,胸径10厘米以下树用原药量1毫升/厘米;胸径10厘米至25厘米树为2毫升/厘米;胸径25厘米以上的为3毫升/厘米。注药孔多少要因树木大小而定,胸径10厘米以下的树1孔;10厘米至25厘米的2孔;25厘米至35厘米的3孔;35厘米以上的4孔。这样效果最佳,防治效果达95﹪以上。

经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工作实践,化学喷雾防治使用效果较好的药剂有:吡虫啉1500倍至2000倍液、灭虫灵3000倍至4000倍液;树干注射可用25℅杀虫双水剂100倍液。

行道树种悬铃木虫害方翅网蝽的方法


悬铃木方翅网蝽系新近发现的入侵害虫,刺吸悬铃木汁液,并能传达悬铃木病害,造成树势衰退,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植物检疫严格依照植物检疫的规定,限制从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疫区引种调入悬铃木属植物。

物理和园艺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群集于悬铃木树皮内或落叶中越冬,疏松树皮和树下落叶为其提供了良好的越冬场所。因此,秋季刮除疏松树皮层并及时收集销毁落地虫叶可减少越冬虫的数量。该蝽出蛰时对降雨敏感,可于春季出蛰结合浇水对树冠虫叶进行冲刷,也可在秋季采用树冠冲刷方法来减少越冬虫量。

适时修剪亦可减少发生世代数。经常修剪的悬铃木在春季和夏季都会萌发新叶并形成旺长枝,从而提供害虫的春季和夏季世代所需食物。而隔5至6年才修剪的树体主要形成花枝,只在春季萌发新叶,所以害虫只能发生春季世代。

化学防治目前通常采用的方式有树冠喷雾、树干喷雾和树干注射等。树冠喷雾多选择在若虫期和初量羽化成虫期施药,选择早上无风时进行高压喷叶,使药液穿透冠层并湿润叶片下表面,药剂以内吸剂为佳;树干喷雾在4月越冬害虫进去危害、10月下旬成虫寻找越冬场所时进行,药剂以触杀剂为佳。若考虑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可采用效果较好、污染较小、用药次数较少的树干注射法进行施药。树干注射治虫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药剂剂型,以内吸性水剂为佳;二是单株用药量要足够。每株树注射用原药量按树木胸径而定:每厘米胸径用原药1毫升至3毫升,胸径10厘米以下树用原药量1毫升/厘米;胸径10厘米至25厘米树为2毫升/厘米;胸径25厘米以上的为3毫升/厘米。注药孔多少要因树木大小而定,胸径10厘米以下的树1孔;10厘米至25厘米的2孔;25厘米至35厘米的3孔;35厘米以上的4孔。这样效果最佳,防治效果达95﹪以上。

据笔者4年来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工作实践,化学喷雾防治使用效果较好的药剂有:吡虫啉1500倍至2000倍液、灭虫灵3000倍至4000倍液;树干注射可用25℅杀虫双水剂100倍液。

法桐方翅网蝽的综合防治方法


方翅网蝽为法国梧桐的一种主要虫害,对法桐的危害较大。现将法桐方翅网蝽的综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一、方翅网蝽形态特征

法国梧桐方翅网蝽成虫的主要特征是:虫体乳白色,在两翅基部隆起处的后方有褐色斑;体长3.2-3.7mm,头兜发达,盔状,头兜的高度较中纵脊稍高;头兜、侧背板、中纵脊和前翅表面的网肋上密生小刺,侧背板和前翅外缘的刺列十分明显;前翅显著超过腹部末端,静止时前翅近长方形;若虫体形似成虫,但无翅。

主要鉴别特征:侧背板及前翅外缘具成列小刺,且前翅前缘在基部强烈外弓,形成长方形翅。

二、方翅网蝽生物学特性

该虫1个世代大约30天左右,若虫共5龄,1年可发生2-5代或更多世代,世代重叠严重;成虫繁殖能力强,平均每个雌虫可产卵284个;该虫较耐寒,最低存活温度为-12.2℃,以成虫在寄主树皮下或树皮裂缝内越冬。该虫可借风或成虫的飞翔做近距离传播,也可随苗木或带皮原木做远距离传播。

三、方翅网蝽主要危害特点

(一)法桐方翅网蝽成虫和若虫以刺吸寄主树木叶片汁液为害为主,受害叶片形成分布均匀的褪色斑,且叶背面有黑斑,为害严重时叶片变枯黄。因此网蝽为害可抑制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影响法桐苗圃植株正常生长,导致树势衰弱。

(二)受害严重的树木,叶片枯黄脱落,严重影响景观效果。

(三)传播悬铃木溃疡病和法国梧桐炭疽病。

(四)种群过大时可成群入侵办公场所和居民家中,干扰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四、方翅网蝽寄主

主要寄主:原寄主,悬铃木。在欧洲和韩国的寄主:三球悬铃木(法国梧桐)。

其他寄主:构树、杜鹃花科、山核桃属、白蜡树。

五、方翅网蝽防治建议

由于悬铃木方翅网蝽危险性大,且其危害具有隐蔽性,目前国内对该虫的研究尚不深入,因此防治和检疫难度较大。

(一)封锁疫情,加强检疫,严格调运和引种管理。

对已发现悬铃木方翅网蝽分布的地区进行封锁,不外调悬铃木种苗;对进境的所有种苗、繁殖材料、木竹制品及包装物加强检疫,发现疫情要进行除害处理,严重者应销毁;严禁从疫情发生地调运此虫寄主植物及加工品。

(二)组织人力加快除治,争取尽快扑灭疫情。

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无公害防治方法,使用化学防治是普遍采用的方法。

1.使用万灵和吡虫林等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治。使用高射程喷雾机整株喷施。喷药后用高枝剪选取枝叶,检查是否有漏喷叶片,有的话则再喷施一遍。杀虫剂只能杀死成虫,对若虫(虫卵)不起作用,因此在施药后的5-8天内再喷施一次,如此循环5次。

2.在树木生长和虫口繁殖季节的58月,采取内吸性化学农药涂抹树干药液涂抹包扎法防治:每次每株用氧化乐果原液20毫升,稀释为浓度1:25倍液后,用排刷将药液涂刷树干,涂刷高度以便于操作为宜,在树干上涂刷成2030公分宽的药环,涂药后用有色塑料薄膜包扎57天后及时解膜,每隔2030天涂药一次,每次涂药的部位要错开,避免造成药害,全年施药45次,连续施药两年,可将该虫发生危害程度压到最低水平,或将其就地扑灭。此种方法的优点是:避免环境污染、不杀伤天敌昆虫、兼治多种食叶和枝干害虫。

(三)认真组织开展悬铃木方翅网蝽疫情普查。

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造型法桐方翅网蝽疫情普查,了解其在行道树和林地的发生范围,发生面积和为害程度;摸清我省的寄主树种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及时上报普查结果和发布警示通报。

(四)加强常规监测工作。

认真做好日常有害生物的监测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上级森防部门汇报。植物检疫严格按照植物检疫的规定,限制从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疫区引种调入悬铃木属植物。

黄斑蝽 茶翅蝽综合防治技术是什么


近几年黄斑蝽、茶翅蝽在我市发生普遍,不但危害苹果、梨、桃、杏等果树不套袋果实,对套塑膜袋、纸袋的果亦有一定危害。苹果被害后果面形成指甲形凹陷虫斑,梨、桃等形成疙瘩果鬼头果,严重影响品质及外观,卖不上好价钱,影响经济效益。前人虽提出一些防治方法,但由于存在着单一用药和盲目用药的弊病,造成防治成本高,效益低,为寻求一套简单经济有敢的综合防治措施,我们通过近3年的系统观察试验,推广应用,较详细地掌握了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总结出―套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蝽蟓生物学特性

1、成虫期和产卵期:通过3年调查观察得出:茶翅蝽和黄斑蝽4月上旬出蜇开始活动,5月上、中旬为出蜇盛期,5月上旬成虫开始交尾,黄斑蝽较茶翅蝽早活动5--7天。越冬代成虫平均生活历期为38.85天,最短为25天,最长为65天,越冬代和第1代成虫重叠发生。第1代成虫生活历期平均为31天,其中雌成虫为32.2天,雄成虫为25.5天,此代冬前平均生活天数为37.38天,最短为5天,此代成虫不交尾产卵。

越冬代成虫产卵高峰为6月下旬,第1代产卵高峰期为8月上旬,8月底产卵结束,大部分成虫产完卵不久即死亡。8月中旬以后羽化的成虫,冬前不交尾产卵而越冬。每头茶翅蝽平均产卵46.4粒,最多为71粒,最少为28粒。

2、卵期观察:通过对40块113粒茶翅蝽和5块60粒黄斑蝽蟓观察得出,6--7月份卵孵化率最高,茶翅蝽几乎100%,黄斑蝽83%--94%,8月份卵孵化率较低,―般在50%左右。茶翅蝽卵期平均为4.76天,黄斑蝽为6.8天。茶翅蝽卵每块为28粒,黄斑蝽卵每块为12粒,这说明不同蝽蟓产卵习性不同。刚产下的卵鲜绿色,有光泽,两天后失去光泽,5天后变浅褐色,卵盖底边上有一黑线,线上有一对对称的小红点的是茶翅蝽的卵,有两对对称的小红点的是黄斑蝽的卵。

在观察卵的同时发现两种卵均被一种小蜂寄生不能孵化,卵被寄生率平均为38.89%,7月份卵寄生率高,8月份寄生率低。

3、若虫期及特性:蝽蟓若虫孵化后头向里尾向外围绕卵壳整齐排一圈,不食不动3--5天,若虫从二龄开始危害。危害时将口针刺入寄主皮下,吸食汁液,口针鞘的长度等于体长1/2--1/3,不取食时贴于胸腹下面。

4、蝽蟓成虫越冬时期调查:在调查中发现,黄斑蝽比茶翅蝽越冬早,9月10日至20日为越冬盛期,茶翅蝽为9月27日至10月5日,可占越冬数的50%,越冬与温度有一定的关系,在下午两点29℃--38.5℃时开始进入越冬部位,23℃时大部分成虫开始越冬,在20℃以下全部处于越冬状态。

二、蝽蟓为害时期调查

通过在4个试验园定树采取不套袋果、套袋果、全年不喷药的树分别调查得出,蝽蟓自出蛰后到果实采收都在进行危害。主要为害期为5月30日至8月20日,重点是6月20日至7月20日,此期受害果率占总数的54.8%,还得出全年套袋果受害率很轻为5.88%--8.6%,定期套袋、解袋的虫果率为15.9%--37.74%,全年不套袋果虫果率为37.5%--62.03%,并且每个果上平均有4.6个青疔,最多的有10个,失去经济价值。

三、蝽蟓扩散能力观察

在早春和冬前人工捕捉黄斑蝽4070头,茶翅蝽8450头,在前胸背板点小红点为标记后放飞,然后在不同距离设点进行捕捉成虫,共收集到标记蝽蟓92头。结果表明,黄斑蝽可飞翔2公里以上。蝽蟓这种扩散能力较强的特性,决定了只有在较大的范围内采取同时防治策略,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四、两种蝽蟓在不同寄主上的种群变化规律

经过对梨、桃、苹果、泡桐和杨、榆等不同寄主的定期、定株调查,结果得出,不同时期不同寄主上的蝽蟓数量不等。5月下至7月上旬泡桐树上虫量占总量的67.7%--78%,而同期桃树上占8.4%--31.7%,7月中旬后梨树上虫量逐渐增加,从30.2%增加到76.4%。苹果、杨、榆树上的占的比例较小。由此看来,防治这种多寄主害虫需要联防的同时,将果树连同林木一起防治为好,且在前期防治更为重要。

五、蝽蟓口针长度与为害的关系

蝽蟓成虫、若虫均以锋利的口针刺穿植物表皮而吸取汁液造成为害。通过对成虫、若虫的身体大小和口针长短进行了测量研究。结果得出:随着虫龄增大口针随之加长,茶翅蝽5龄时口针长7mm,成虫长8mm,黄斑蝽口针均长2mm,所以果实套袋后也不能完全阻止其为害。调查中发现,果袋越小贴果越近,受害越重,套大袋的梨果被害轻。

六、综合防治技术

根据几年来对黄斑蝽和茶翅蝽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总结出一套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1、果实套袋:套袋是减少蝽蟓为害的有效措施,果袋要根据品种特性,采用大型袋,如苹果袋长x宽不小于21cmx19cm,使果在袋中悬空生长,使果与袋有2cm的空隙,防止隔袋危害。

2、人工捕杀:在入蛰前9月上旬,制作人工越冬场所进行诱捕,或在出蛰前进行人工捕捉。

3、药物熏杀:冬季在果园内及附近无人居住的房屋内进行药物熏杀,选用50%辛硫磷或80%敌敌畏及其它烟雾杀虫剂均可,与锯末1:3混合点燃熏烟,每立方米用药5--10g,须将屋内门窗关闭24小时以上为宜。消灭越冬成虫是一简便、效果好的方法。

4、利用寄生蜂杀灭:在6--7月份发生盛期,喷对天敌无害的农药防治,保护天敌,如:灭幼脲、杀铃脲、赛丹等农药对天敌无害。

5、药剂防治:在6--8月份若虫发生季节连续用药3--4次,以联防效果好。4--6月份主要寄主是泡桐、桃树及果园周围的用材林,6--9月份主要是梨、苹果树。若虫期可用杀铃脲2000倍,或灭幼脲3号1500倍或赛丹1500倍,对成虫若虫均有较好的杀灭效果,且保护天敌。7--8月份成虫发生盛期,用虫多杀1000--1500倍,灭扫利2000倍,对成虫速杀效果明显。

6、联防:在连片果园及周围的林木同时喷药防治,是提高防治效果的有效措施。

如何防治悬铃木白粉病


二球悬铃木,别称英国梧桐、法国梧桐、法桐,是悬铃木科、悬铃木属落叶大乔木,是优良的庭荫树种和行道树种。二球悬铃木常会发生一种病害悬铃木白粉病。

悬铃木白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侵害植物的新梢、叶片和芽。

防治方法:

1.一般在湿冷、闷热、栽植过密和通风不良的环境条件下,悬铃木白粉病会更加严重。在土壤黏重、施肥不足以及管理粗放的情况下,该病害的更易发生,故平时应当加强苗木栽培管理,合理控制种植密度,增加植株的通风和透光。同时重视增施磷、钾肥,并节制氮肥的施用量,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在购买苗木的时候,要重视植物检疫工作。

2.平时还应当多从养护、管理等多个环节上面着手,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冬季,可结合悬铃木冬剪工作,开展清除病叶和疏枝,减少侵染源。在冬季休眠期修剪以后,喷施一次石硫合剂浓液。在春季植物展叶初期,普遍喷施一次波尔多液,做好早期防备工作。为了有效增强二球悬铃木叶间的通风透光,增强树木的生长势,春季适时开展剥芽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剪除下来的病枝、病芽、病梢和病叶丛,一定要带离种植区域,再集中处理。

3.药剂防治:要依据病害发生特点,在春、秋两季病害发病初期,科学选择药剂。可选择喷施的药剂有: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2.5%腈菌唑乳油3000至3500倍液,或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3000至3500倍液,或25%丙环唑乳油3000倍液,或20%粉锈宁乳油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7000倍液等药剂。一般每隔10天至15天可施药1次,连续施药3次至4次,就可以有效控制住该病害的发生与蔓延。需要注意的是,几种药剂应当交替使用,以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行道树种悬铃木虫害天牛的防治方法


危害悬铃木的天牛主要是星天牛;另外也有桑天牛、云斑天牛等。

防治方法:

1.喷施药剂受害株率较高、虫口密度较大时,可用内吸性药剂喷施受害树干,如杀螟松、磷按、敌敌畏等100至200倍液。喷施时,尽量不要喷溅到嫩叶或新梢上。

2.树干注射这种方法可消灭蛀道内的幼虫。先用小刀将受害部位变色的悬铃木表皮刮除,露出为害孔,用50%杀螟松或80%敌敌畏1:50倍液注射排泄孔,然后用黄泥封口。如发现树干上有深褐色的树液流出,也可直接从流出孔注射防治。

3.涂刷白涂剂成虫发生前,在树干基部以下涂刷以生石灰10份、硫磺1份、食盐或动物胶适量、水40份制成的白涂剂。涂时所有孔隙都不遗漏,可有效防治成虫产卵。

4.薰杀蛀入幼虫取O.2克的磷化铝放入蛀洞内,用黄泥堵塞洞口,薰杀蛀洞幼虫。

5.保护和招引天敌天牛有许多捕食和寄生天敌,如啄木鸟、喜鹊等鸟类,肿腿蜂等寄生蜂。蚂蚁、壁虎和寄生成虫等,均可加以保护利用。

除以上防治方法外,还可用钢丝钩杀幼虫、人工捕杀成虫、刮卵等,因其不适于大面积防治,在此不一一细述。

花卉虫害梨网蝽的防治方法


花卉在养护管理过程中会出现虫害梨网蝽的危害,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梨网蝽属同翅目,网蝽科。主要为害樱花、贴梗海棠、杜鹃、羊踯躅(闹羊花)等花卉。以成虫、若虫在寄主叶片背面刺吸为害,被害叶正面出现苍白斑点,叶片背面因虫所排出的粪便成黑灰色斑点似雀斑,极易识别。受害重的叶片,极易早期脱落。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5毫米,扁平,暗褐色;触角丝状;前胸背板向后延伸成三角形,盖住中胸,两侧向外突出呈翼片状,褐色细网纹。前翅略呈长方形,具黑褐色斑纹,静止时两翅叠起,黑褐色斑纹呈X状,前翅半透明,具褐色细网纹。若虫身体上下极扁平。体缘具黄褐色的刺状突起。

发生规律

北方1年发生4-5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枝干翘皮及裂缝、杂草及土、石缝中越冬。翌年4月上旬开始活动,飞到寄主上取食为害。产卵于叶片背面靠主脉两侧的组织内。5月中旬以后各虫态同时出现。世代重叠。以7-8月为害最重。10月中、下旬以后,成虫寻找越冬场所越冬。初孵若虫不甚活动,有群集性。

防治方法

①冬季清除枯枝、落叶、杂草,消灭越冬成虫。

②栽植寄主处,夏季宜遮荫,适当喷水,可减轻为害。

③发生初期,特别是在第一代成虫发生期喷洒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40%乐果乳油1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

贴梗海棠网蝽防治方法


贴梗海棠网蝽:调查发现,危害海堂的网蝽主要为梨冠网蝽。主要危害叶片,造成海棠叶片枯黄早落。梨冠网蝽对海棠的危害率可达100%,且连年危害,调查发现除贴梗海棠外,还可以危害湖北海棠、西府海棠、垂丝海棠、樱花、日本樱花、毛杜鹃、桃、梨、苹果等观赏植物,且危害程度较为严重。

该虫较小,长约3.5mm,褐色,前翅大且长,超过身体,翅上有网纹。梨冠网蝽一般以成虫和若虫集中在叶片背面,以口针刺吸海棠汁液,危害较隐蔽,并可以诱发煤污病。被害叶片正面产生较多的褪绿斑点,叶片背面产生黄褐色粒点状物质,手摸有黏性,并可见深褐色虫体。1年可以发生4~5代,以6~9月危害较为普遍且严重。

贴梗海棠网蝽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春季,在贴梗海棠萌芽前喷2~4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可有效地减轻网蝽的为害程度。

蚜虫迁飞期以及蚜虫和网蝽发生危害期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7天喷1次;3%啶虫咪或莫比朗乳油2000~2500倍液喷雾,10~15天喷1次;40%乐果乳油500~1000倍液或0.5%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喷雾,7天喷1次,喷2~3次;50%抗蚜威或辟蚜雾4000~5000倍液喷雾,5~7天喷1次,喷2~3次进行喷雾防治。

重点防治叶片背面、嫩叶、嫩枝、嫩梢等害虫主要聚集的部位。优先选用吡虫啉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注意保护利用瓢虫、草蛉、食蚜蝇等蚜虫的天敌。

杜仲茶翅蝽象的虫害防治方法


目前发现的杜仲刺吸类害虫是茶翅蝽象。茶翅蝽象属半翅目,蝽科。又名臭板虫、臭大姐。主要危害杜仲嫩梢和杜仲果实。那么杜仲茶翅蝽象的防治措施有哪些呢?

发生规律

在河南省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墙缝、石缝,树洞和草堆等处越冬。翌年5月中旬开始活动,先危害杜仲幼嫩顶梢,6月中旬开始产卵,卵多产于叶背,常20余粒排列成一卵块。卵期4~5天,若虫孵化后,先静伏于卵壳周围或上面,以后分散危害。

成虫及若虫以刺吸式口器刺吸嫩梢和果实的果柄;危害嫩梢时被害株率可达100%,被害株高生长或新梢生长量下降:危害果实,严重时被害果率可达25%以上,使杜仲果实大幅度减产,也影响杜仲种子的质量和发芽率,7月中旬出现当年成虫,发生不整齐。8月中旬越冬代成虫尚有产卵,9月上旬仍能危害果实。9月下旬以后当年成虫飞向房屋、石缝及其他场所潜伏越冬。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毫米左右,宽8毫米左右。体扁平,略呈椭圆形。全体黄褐色至茶褐色。触角褐色,5节,第4节的两端和第5节的基部为黄褐色。前胸背板前缘有4个黄褐色排列斑。小盾片有5个小黄斑,两侧的斑点明显。卵短圆筒形,顶平坦,中央稍鼓起,周缘环生短小刺毛。卵初产时乳白色,接近孵化时变褐色,常20余粒排列成块。若虫形似成虫,无翅。初孵化时体为白色。腹背有黑斑,体长约2毫米,胸部及腹部第l~2节两侧有刺状突起。腹部第3~5节各有一红褐疣突。

茶翅蝽象食性根杂,除危害杜仲外,还危害梨、苹果、桃、李、杏、樱桃、山楂、石榴、柿、梅、柑桔、榆、桑等树种。广泛分布于河南、河北、北京、山东、江苏、安徽、陕西、湖北、湖南、江西、四川、贵州等省(市)。

危害症状

以成虫、若虫吸含平茬幼树和嫁接苗幼嫩顶梢、果实果柄部位的汁液。嫩梢被誉后顶梢,干枯变黑,顶梢暂时停止生长,10~15天后由危害部俭以下侧芽萌发2~4个新梢,呈丛生状;危害杜仲果实,主要从果柄处刺吸果实汁液为主,被刺吸危害的果实逐渐干缩变黑,甚至脱落。

防治方法

1、虫越冬期在集中发生地进行人工捕捉。

2、季在炎热的中午前后,该虫多群集于杜仲枝干背阴处,也可采取人工捕杀。

3、翅蝽象危害杜仲嫩梢或果实较轻时,一般不进行化学防治。当危害果实严重时,喷施50%氧化乐果800~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少球悬铃木死亡原因与对策


少球悬铃木繁育初期死亡原因较为复杂,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繁育方法,其死亡原因亦不同。下面就谈谈少球悬铃木死亡的普遍原因及相应对策:

一、死亡原因少球悬铃木扦插后约一个月,幼苗高度可达到10厘米左右。此时幼苗生长靠消耗插穗自身养分,故称这段时间的幼苗为假活期。假活苗过渡期在20天左右,这段时间为死亡高峰期。因种条质量问题而死亡的占70%。其他因素占30%,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种条一是选择种条的采集时间过早。近年来,由于少球悬铃木的种条较为紧缺,导致采集时间提前,有的在苗木未落叶或尚未进入木质化、休眠期采集。二是种条的规格达不到标准。选择种条时只注重高度,忽略粗度。三是种条不新鲜。因条件限制,在异地采购假植苗(条)时对假植苗(条)假植时间、质量等把握不准。

2.处理种条一是采集的种条剪穗不及时,对采集的种条没有集中人力按随采集随剪穗的原则进行,而对待剪的种条、已剪好的插穗未采取必要的保鲜措施,导致种条、插穗脱水。二是剪穗时没有按标准尺寸分级,只求数量,梢节部分舍不得放弃,造成剪穗粗细不均,长短不齐,剪口不平滑,剪穗受伤等。三是贮藏插穗方法不妥当,采用挖窖沙藏法贮藏,挖窖地点未选择在背阴处,深度过浅或过深,贮藏使用的沙质达不到纯净标准,导致插穗腐烂或受病菌感染。四是贮藏的插穗根基部软组织活动不明显,观察不到发胖迹象。

3.扦插一是插穗完全插入土中,顶端芽眼未裸露地面。插穗仅靠自身养分很难使嫩芽拱破土层,导致芽眼灼伤或腐烂。二是使用地膜覆盖后直接扦插,导致插穗根基部粘带膜纸,阻碍呼吸及吸收养分,影响不定根形成。

4.管理一是扦插后没有及时灌水并灌透,未能保证土壤湿润。二是假活期施用除草剂不当产生药害,中耕松土动了插穗,使插穗与土壤产生空隙。三是发现假活苗叶片发黄后未及时灌水或采取措施。

二、相应对策

1.选择种条的采集时间应在12月份,采用当年苗作为种条,直径应达到0.8厘米以上,当年条作为种条直径则应达到1厘米以上。种条的新鲜度可根据苗的根系、条的剪口及苗、条的梢节部分观察。

2.处理种条应本着随采集随剪截随贮藏的原则进行。剪穗长度15厘米为宜,粗细分开,分级打捆。采用挖窖沙藏法贮藏,深度在50至70厘米之间,贮藏基质应达到纯净沙标准,贮藏约二三个月。

3.扦插时应注意保护顶芽,防止倒插。扦插深度以穗条插入士中3/4为宜。采用地膜覆盖后扦插应捅破膜纸再扦插。扦插后前期管理极为重要,首次浇水要灌足、灌透,以后经常观察圃地湿度。为促进根系较快形成,假活期可喷3至5次叶面肥,当发现假活苗劣变时应及时采取灌水等补救措施。

荔枝蝽象之病虫害方防治


荔枝蝽象,属半翅目,蝽科,是我区龙眼的一种主要害虫。该虫以成虫及若虫刺吸嫩梢、花穗和幼果汁液,被害部位变色、干枯,导致落花、落果。该虫受惊时出的臭液触到嫩叶、花果,可引起灼伤而枯焦,果壳变焦褐色,严重影响龙眼产量。

荔枝蝽象1年发生1代,以性未成熟的成虫在避风、向阳或茂密叶丛的叶片叶背或树洞、石隙处越冬。翌年春季气温达16℃左右时,开始活动,喜聚集于花繁叶茂的树上取食,4月为交配产卵盛期。卵多产于树冠下层叶背,平均每雌虫可产卵5--10次,最多达17次。每次产卵大多14粒,聚集排列成块。清明后若虫陆续孵化,刺吸嫩梢、花穗和幼果的汁液,常引起落花落果,6月以后,老熟若虫相继羽化为成虫,成虫喜食嫩梢、果穗。

防治用药适期以两个时期最关键。一是在早春越冬成虫开始活动时期,即3月中下旬,此时成虫即将产卵,抗药力最弱,而且此时,用药杀灭成虫可显著降低虫口基数,对全年的防治极有利。用90%晶体敌百虫500--800倍液或灭虫灵乳油1500--2000倍,或菊酯类农药(如兴棉宝、快杀敌、灭百可等)1500--2000倍,防治1--2次即可。

另一防治适期在5月中下旬,此时为卵在已大量孵化的若虫期,1--2龄若虫体表蜡质薄、角质度化程度低,对药物较为敏感,用20%杀灭菊酯5000倍加40%氧化乐果1000倍,或4.5%高顺反氯氰菊酯2500--3500倍液即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用药时间以无露水的早晨或傍晚为宜,此时气温较低,蝽象假死性较明显,活动力弱,易接触到药物。有条件的果园可在3--5月人工摘除卵块,及扑灭若虫。也可释放平腹小蜂、荔枝蝽菌,来寄生荔枝蝽象的卵,于3月中下旬放蜂前先查1次树上蝽象密度,每株有蝽象150头可放蜂,超过150头以上,先喷1次敌百虫压低成虫密度,5天后再放第2批蜂,可减轻越冬老成虫危害。

杜鹃花的养殖方法 杜鹃花冠网蝽的防治方法


杜鹃花网蝽又名梨网蝽、梨花网蝽、花属半翅目、网蝽科。分布全国各地。以若虫、成虫危害杜鹃、月季、山茶、含笑、茉莉、蜡梅、紫藤等盆栽花木。

为害状成虫、若虫都群集在叶背面刺吸汁液,受害叶背面出现很象似被溅污的黑色粘稠物。这一特征易区别于其它刺吸害虫。整个受害叶背面呈锈黄色,正面形成很多苍白斑点,受害严重时斑点成片,以至全叶失绿,远看一片苍白,提前落叶,不再形成花芽。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5毫米左右,体形扁平,黑褐色。触角丝状,4节。前胸背板中央纵向隆起,向后延伸成叶状突起,前胸两侧向外突出成羽片状。前翅略呈长方形。前翅、前胸两则和背面叶状突起上均有很一致的网状纹。静止时,前翅叠起,由上向下正视整个虫体,似由多翅组成的X字形。

卵长椭圆形,一端弯曲,长约0.6毫米,初产时淡绿色,半透明,后变淡黄色。

若虫初孵时乳白色,后渐变暗褐色,长约1.9毫米。3龄时翅芽明显,外形似成虫,在前胸、中胸和腹部3-8节的两侧均有明显的锥状刺突。

生活史及习性

一年发生代数在长江流域4-5代,华北地区3-4代,各地均以成虫在枯枝、落叶、杂草、树皮裂缝以及土、石缝隙中越冬。4月上中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集中到叶背取食和产卵。卵产在叶组织内,上面附有黄褐色胶状物,卵期半个月左右。初孵若虫多数群集在主脉两侧危害。若虫脱破5次,经半个月左右变为成虫。第一代成虫6月初发生,以后各代分别在7月旬、8月初、8月底9月初,因成虫期长,产卵期长,世代重叠,各虫态常同时存在。一斫中7-8月危害最重,9月虫口密度最高,10月下旬后陆续越冬。成虫喜在中午活动,每头雌成虫的产卵量因寄主不同而异,可由数十粒至上百粒,卵分次产,常数粒至数十粒相邻,产卵处外面都有1个中央稍为凹陷的小黑点。

防治方法

冬季彻底清除盆花、盆景园内周围的落叶、杂草。

药剂防治

对茎干较粗并较粗糙的植株,涂刷白涂剂。在越冬成虫出蛰活动到第一代若虫开始孵化的阶段,是药剂防治的最有利时机。可喷50%杀螟松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或10-20%拟除虫菊酯类1000-2000倍液,每隔10-15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技术》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