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植物养护。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苗圃出现黄化的成因及措施》,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开春以来,一些苗圃地苗木叶片不同程度地发生了黄化现象。据调查,土壤黏重,且以施用化学肥料为主的苗圃发病重;水质盐碱度高的地块发病重;种植密度大或是大苗遮挡下的弱小树体发病重;杨树平茬苗、柳树快繁苗和留床苗发病严重。另外,在污染严重企业周边,有的树种也表现出一定的黄化现象,甚至出现死苗。有一处土肥条件较好、规模生产的苗圃地也出现了黄化现象。

引起苗木黄化的原因很多,具体到实际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土壤的pH值过高有关。pH值愈高,土壤的碱性愈大,土壤中的铁元素在碱性条件下转化为根系不能吸收利用的不溶性铁,如氧化铁或沉淀为氢氧化铁,铁的溶解度降低,这时土壤分析并不表现缺铁,但土壤中的铁不能被植物利用,而成为无效铁。施入土壤的无机铁肥因氧化作用及土壤碱性作用最终会转化为氢氧化铁,使作物难以吸收利用。因此,生长在盐碱土壤上的苗木存在着潜在性缺铁,并易发生缺铁失绿症。当pH值大于8时,黄化症状愈加明显。

2.与栽培管理不当有关。苗木抗黄化的能力与苗木综合栽培管理水平密切相关。栽培管理水平较高,肥水管理得当,黄化现象较轻。前一年种植密度大或其他原因导致光照不足的苗圃,也会影响光合产物的产生,造成树体养分积累较少、根系发育不良、吸收能力减弱、树势不旺,一旦肥水管理不能弥补营养亏缺,也易出现黄化现象。

3.与天气条件影响有关。吴桥县去年夏季降水过多,一些树体根系上浮,恰遇今年4月份气候干旱,根系的吸收活力降低,影响了对铁和其他养分的吸收,造成黄化。

4.与土壤中缺乏铁元素有关。土壤中铁元素缺乏,造成植株缺铁性黄化。

一般年份,苗圃出现黄化多突发在5-6月份,采用喷施硫酸亚铁或螯合铁溶液办法即可解决,而今年苗圃地发病提早到4月发芽期间,反映出土壤中不仅是有效铁的缺乏,还有根系吸收能力减弱的问题,不是简单的补充铁剂就能轻易缓解,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予以救治:

1.对土壤pH值过高的园地,要注重苗圃地土壤改良,增施优质腐熟有机肥,深耕改土,降低土壤的碱性程度,防止土壤盐碱化和过分黏重,从而释放出土壤中被固定的铁元素。人粪尿含丰富的氮(0.5%-0.8%)、磷(0.2%-0.4%)、钾(0.2%-0.3%)等营养物质,追施腐熟后的人粪尿,不仅能迅速被植物吸收,促进树体的生长发育,而且还有改良土壤的作用。

2.对缺铁元素的苗圃地,要追施铁肥。按苗木植株大小,在根端附近开深30-40厘米、宽30厘米(一锨宽)的沟,将含铁肥的微量元素肥1-2公斤与优质腐熟有机肥混合均匀,埋入沟中,然后灌水。也可叶面喷施0.2%硫酸亚铁溶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为了增强叶片对铁的吸收,喷施硫酸亚铁时可加入少量食醋和0.3%尿素液,可促进叶片对铁的吸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叶面喷施铁肥的时间一般选在晴朗无风的下午4点以后,喷施后遇雨应在天晴后再补喷1次。无机铁肥随喷随配,肥液不宜久置,以防氧化失效。浓度最好不要超过0.3%,否则易产生肥害,引起焦叶现象。缺铁园要连续喷施铁肥若干年,直至缺铁症不再发生。另外,缺铁黄化十分严重的苗圃地,可将苗木根部扒开,露出几条较粗的根,在根上用小刀割去手指甲大小的几块皮,然后涂抹2.5%的硫酸亚铁和饼肥的发酵液。

3.提高苗圃地的栽培管理水平。通过增施优质腐熟有机肥、合理施用肥料、加强肥水管理,使植株获得全面足够的营养。对根系上浮的,要通过中耕等措施,引导根系向下生长。因水害原因引起的植株黄化的,要降低地下水位或深耕,降低土壤湿度,保证根系的正常生长和对营养的正常吸收。

编辑推荐

探究苗木黄化成因


开春以来,吴桥县一些苗圃地苗木叶片不同程度地发生了黄化现象。据调查,土壤黏重,且以施用化学肥料为主的苗圃发病重;水质盐碱度高的地块发病重;种植密度大或是大苗遮挡下的弱小树体发病重;杨树平茬苗、柳树快繁苗和留床苗发病严重。另外,在污染严重企业周边,有的树种也表现出一定的黄化现象,甚至出现死苗。有一处土肥条件较好、规模生产的苗圃地也出现了黄化现象。

引起苗木黄化的原因很多,具体到实际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土壤的pH值过高有关。pH值愈高,土壤的碱性愈大,土壤中的铁元素在碱性条件下转化为根系不能吸收利用的不溶性铁,如氧化铁或沉淀为氢氧化铁,铁的溶解度降低,这时土壤分析并不表现缺铁,但土壤中的铁不能被植物利用,而成为无效铁。施入土壤的无机铁肥因氧化作用及土壤碱性作用最终会转化为氢氧化铁,使作物难以吸收利用。因此,生长在盐碱土壤上的苗木存在着潜在性缺铁,并易发生缺铁失绿症。当pH值大于8时,黄化症状愈加明显。

2.与栽培管理不当有关。苗木抗黄化的能力与苗木综合栽培管理水平密切相关。栽培管理水平较高,肥水管理得当,黄化现象较轻。前一年种植密度大或其他原因导致光照不足的苗圃,也会影响光合产物的产生,造成树体养分积累较少、根系发育不良、吸收能力减弱、树势不旺,一旦肥水管理不能弥补营养亏缺,也易出现黄化现象。

3.与天气条件影响有关。吴桥县去年夏季降水过多,一些树体根系上浮,恰遇今年4月份气候干旱,根系的吸收活力降低,影响了对铁和其他养分的吸收,造成黄化。

4.与土壤中缺乏铁元素有关。土壤中铁元素缺乏,造成植株缺铁性黄化。

一般年份,苗圃出现黄化多突发在5-6月份,采用喷施硫酸亚铁或螯合铁溶液办法即可解决,而今年苗圃地发病提早到4月发芽期间,反映出土壤中不仅是有效铁的缺乏,还有根系吸收能力减弱的问题,不是简单的补充铁剂就能轻易缓解,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予以救治:

1.对土壤pH值过高的园地,要注重苗圃地土壤改良,增施优质腐熟有机肥,深耕改土,降低土壤的碱性程度,防止土壤盐碱化和过分黏重,从而释放出土壤中被固定的铁元素。人粪尿含丰富的氮(0.5%-0.8%)、磷(0.2%-0.4%)、钾(0.2%-0.3%)等营养物质,追施腐熟后的人粪尿,不仅能迅速被植物吸收,促进树体的生长发育,而且还有改良土壤的作用。

杉木黄化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一、分布及危害:该病是近年来在湖南、福建、广东、广西、浙江、江西等许多地区都有程度不同的发生,尤其是一些新发展的杉木栽培地区更为严重。主要发生在杉木幼龄林和中龄林中,影响杉木的正常生长发育,形成小老头树,严重的甚至成片枯死。

杉木

二、发病症状:杉木黄化病的症状,在地上部分主要表现为杉树针叶由下而上和由内向外逐渐失绿变黄。黄化初期,春季尚能返青,新梢还继续生长,到8月间黄化才逐渐明显。病情严重的从5、6月间就开始出现黄化现象,这些杉树到春季很迟才慢慢返青或完全不能返青。随着病情逐年加重,黄化植株新梢(尤其是顶梢)生长也逐渐减少,甚至完全停止。根系都很不发达,白色吸收根很少。在土壤含水过多的林地往往由根腐引起黄化,在较多的情况下须根、侧根甚至是主根也逐渐变褐腐烂,根腐的发展又进一步促使针叶黄化、枯死,严重时枝梢也逐渐由下向上枯死。发病后3-5年终于逐渐整株枯死。在土壤瘠薄非积水地区杉树地上部分针叶黄化后,根系较少腐烂,黄化植株不易枯死,但多成为小老头树。

三、发病规律:引起杉木黄化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可能由非侵染性因素也可能由侵染性因素引起。根据江西、浙江、湖南、福建等省材料,初步认为,是由非侵染因素引起的。其根据是:黄化枯死针叶上形成的一些真菌子实体只是一些次生的或腐生的真菌,经接种试验,不引起黄化症状;从黄化植株病根上也未分离到有致病力的病菌;用黄化枝作接穗,嫁接到健株上,成活后黄化枝明显返青,砧木株也未黄化,它们的新梢都继续生长。另外,把病区病株与无病区健株交换移栽,结果黄化病株返青,健株变黄。

引起杉木黄化的非侵染性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土壤肥力不足:杉木黄化程度常因林地土壤肥力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土壤水分不足,不仅使植株得不到充分的水分,同时也降低了植株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利用,最后表现出黄化现象。在土壤瘠薄的林地,如有些土层仅5-20厘米,下层就是板结层或半风化的岩层,土壤肥力不足,又易受旱,加上根系难于向下伸展,就更容易引起黄化。

据福建、浙江、广东对不同程度杉木黄化林地土壤的调查结果,发现黄化林地的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都很低;而磷的含量更低,比正常林地土壤含量低4-6倍以上。另一方面,随着黄化程度的加重,叶内氮、磷、钾含量也逐渐降低,磷更低,与土壤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造林时多施有机肥和追施化肥可控制黄化的发展。

在土壤干旱的条件下,多雨的年份可以减轻黄化病的发生,反之黄化加重。可见土壤肥力不足是引起杉木黄化病的重要原因,这种情况在红壤丘陵地区更易见到。

2、土壤含水量过多:由于土壤水分过多,引起有系窒息腐烂,是不少地方导致杉木黄化的重要原因。据江西等地的调查测定,一般土壤自然含水量超过35%的林地,彬木都易发生黄化,甚至枯死。在较低洼易积水和浅谷撩荒水平梯田上的杉木林,由于排水不良,黄化都较明显。

3、土壤粘重,心土板结,扎根不深:据江西调查,在同等厚度的土壤中,胶粒(0.001毫米)含量在30%以上或者30-35厘米左右土层的土壤容重在1.45克以上时,便使杉木根系生长受阻。生长在这些土壤上的杉木根系主要分布在10-25厘米之间,黄化都较严重。生长在黄泡土(死黄土)上,则不论在什么地形上,即使抚育管理较好,4-5年后仍会发生黄化,甚至枯死。

土壤粘重,心土板结,有的还含有较多的锰铁结核,在底下形成一个不透水层,透水透气不良,不仅影响根系分布,而且因雨季排水不良,导致根系窒息腐烂。

杉木黄化常在造林后几年才表现出来,这主要是由于幼林期,植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发展失去平衡的缘故。一般杉木约在五年后地上部分进入生长旺盛时期,此时如果根系得不到相应发展,肥水得不到满足,就会表现出生理失调,发生黄化现象。但如果林地土壤很瘠薄或易积水则杉木常在五年前就会提早黄化。

在某些地区,杉木的黄化可能与真菌对根部的侵染,引起根腐有关。

四、防治措施:杉木黄化病的防治,首先应注意适地适树,避免选择土壤瘠薄,粘重板结,排水不良(或有季节性积水)的地方栽杉。其次要注意改良土壤,造林时要细致整地,最好是全垦或撩壕,提高造林质量。造林后应加强抚育管理,在幼林中最好间种绿肥,并可抽漕压青,在排水不良和土层浅薄的地方应开沟排水,培土雍蔸。这样可加深土层厚度,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肥肥力,改善土壤透水保水的能力。这样杉木不仅不易发生黄化,即使已开始黄化的林分,亦可促使其逐渐返青和恢复生长。

桃树流胶病成因及综合防治


流胶病是核果类果树普遍发生的枝干病害。发病成因包括非侵染性和侵染性两种。前者在各桃产区均有发生,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病害;后者为真菌侵染所致,主要发生在江苏、浙江、广东、上海等地。此病轻者树热瘦弱,重者枝干涸死。

一、症状

通常多在主枝、骨干上发生,开端时病部皮层膨肿隆起,随后延续分泌出褐色透明的树胶。流胶严重的枝干树皮开裂、布满胶质块直至干涸坏死,树热瘦弱,甚至整枝枯死。当年生新梢发生病害,则以皮孔为中心,发生大小不等的病斑,亦有流胶景象。

二、成因与防治

1、非侵染性流胶病霜害、冻害、病虫害、雹害、水分过多或不足、施肥不当、修剪过重、结果过多、土质粘重或泥土酸渡过高等起因,都可引起流胶病发生。凡是桃园栽培管理正常、树势茁壮、病虫害少,流胶病则轻,树龄大的桃树发病重。幼龄树发病轻。果实流胶与虫害有关,蝽象为害是果实流胶的主要起因。骨干和枝条受害之初,病部稍肿胀,早春树胶开端流动时,从患处开端流出半透明乳白色的树脂,尤其雨后流胶景象更为严重。流出的树脂凝结后变为红褐色,呈胶冻状,单调后则成为很牢固的琥珀状胶块。病部皮层和木质部变褐糜烂。造成树热瘦弱,叶片变黄而渺小。发病严重时,枝干涸死。果实发病,由核内分泌黄色胶质,渗出果面,病部较硬,严重时破裂,不能生长发育,不堪食用。

防治办法首先应加强栽培管理,加强树势,留意果园排水,增施有机肥料,改良泥土,合理修剪,减少树干伤口。其次要及时防治蛀食枝干的害虫,预防虫伤。冬春枝干涂白,预冻害和日灼。早春将病部刮除,伤口可涂波美5度石硫合剂,此后涂白铅油或煤焦油保护。

2、侵染性流胶病由子囊菌亚门的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为害枝干。在1年生嫩枝上发病时,最初以皮孔层为中心产生小突起,以后形成直径1毫米4毫米的瘤状突起物,当年不流胶。到翌年5月上旬,瘤皮开裂,溢出树脂,初为无色半透明疏落而有粘性的软胶,不久转为茶褐色,质地变硬为结晶状,吸水后膨胀成为胶体。枝条外表粗糙变黑,并以瘤为中心逐步下陷,形成直径4毫米10毫米的圆形病斑,其中散生小黑点。多年生枝干受害后浮现1厘米2厘米的水泡状隆起,病菌在枝干表皮内为害,最深可达木质部。受害处变褐、坏死。枝干上病斑多时,则大批流胶,致使枝干涸死,桃树早衰。

病菌在被害枝条内过冬,分生孢子经过雨水和风传播。雨天从病部溢出大批病菌,顺着枝条流下或溅附在新梢上,从皮孔、伤口侵入,成为新梢首次感病的主要菌源。枝干内埋伏病菌的活动与温度有关。当气温在15℃左右,病部即可溢出胶液,随气温上升,树体流胶点增加,病情逐步严重,1年中有两次发病高蜂,分别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和8月上旬至9月中旬,入冬以后流胶停滞。病菌可埋伏于被害枝条皮层组织及木质部,在死皮层中产生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成为侵染起源。病菌入侵最有利的机会,是枝条皮层细胞逐步木质化进程中及皮孔形成以后。

防治应在新梢生长茂盛期(皮孔形成时)进行,以喷药保护效果最佳。萌芽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5月6月份喷波美0。3度石硫合剂,或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间隔15天1次)防治效果好。剪除被害枝梢,打消越冬菌源。

白灵菇出现畸形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房棚结构不合理。白灵菇栽培场所分室内菇房和野外菇棚。常因设计不合理,以致空气不流通,严重缺氧,致使好气性的白灵菇发生畸形。理想的菇棚应坐北朝南或坐西向东。房棚不宜太大,一般长方形的棚室每棚以容3000袋或5000袋为宜。通风口应设在长向两旁下方,用砖砌成24cm24cm的口径,每隔1m开1个通风口,横向两旁的通风口要等平,菇棚两端门膜应能开闭,棚顶用无滴膜加草帘或遮阳网覆盖。

2.菌墙垒叠欠妥。菌袋进棚垒墙太高、太密,菌墙之间填入粘性土壤,割膜不得体均将导致不透气。要达到适时出菇,出好菇,必须做到五要:①时间要准:12月上、中旬菌袋生理成熟便转入催蕾;②叠墙要稳:菌袋码垛6~7层稍倾斜,底宽120cm,上宽80cm,墙体长280cm,菌墙间留60~80cm作业道;③割膜要适度:在菌袋内向一端割膜,割2/3为宜;露外一端留1.5~2cm不割,起长菇护围作用:④填土要好:以粘性土加沙壤土,拌以1%石灰,0.5%复合肥配成营养土;⑤打好气孔:菌墙顶部填土3cm后,用泥巴围成10cm左右深的蓄水位,每隔40~50cm打一个宽3cm、深至离菌墙底部2~3袋位置的孔,以利通气、灌水。

3.先天性营养缺陷。配方缺乏营养,培养基酸败,袋内水分蒸发等易造成畸形菇。菌袋是白灵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培养基,基质的好坏关系到白灵菇的品质。要多产优质菇,应做到:①原料新鲜无霉变:②配方合理;⑧添加剂用石灰粉且不得超过5%;④掌握发酵机理,发酵时添加0.3%的发酵剂,发酵时间为7天,翻堆3次后转入装袋、灭菌、冷却接种。

4.预产期把握不准。菌丝未成熟就人为催蕾,将造成早产畸形。从接种日起累计养菌时间达90天,菌袋表层菌丝色泽浓白,基质略有弹性时说明菌丝已成熟,此时摆袋垒墙最佳。

5.催蕾技术没到位。菌丝生理成熟后还需要0~13%低温刺激10~15天,这期间还要进行5~7天的10℃以上温差刺激,才能使原基分化成菇蕾。如果低温蹲菌期不足,温差刺激不够,将导致子实体发育受到抑制而变形。

6.未重视疏蕾。菇蕾太密而未疏蕾,以致出菇时菇体互相拥挤,出现畸形。用利刀将多余的幼蕾割除,每袋一般留蕾1~2个,最多不超过3个。选优去劣,留强去弱,疏密留稀。疏蕾后温度保持在13~18℃,不低于8℃,不超过20℃,湿度保持在85%~90%。

7.长菇期管理不善。长菇期间温、光、气调节不好也会出现畸形菇。因此,长菇期要调节好温度、氧气和光照。

柑桔冬春落叶成因及对策


近些年,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取有的桔园,在冬春时节常出现大量落叶现象,具体表现特点为:一是低凹平地重于丘陵坡地;二是砂土地重于壤土地;三是结果量大的树重于适量结果树;四是偏施氮肥的树重于合理施肥树;五是不合理防治病虫的重于合理防虫治病的;六是延迟采收的重于适期采果的树;七是采果后未及时施肥的重于采果后及时施肥的;八是树体弱的重于树势壮的。?

一、成因及分析?

1、病虫危害。主要表现为炭疽病、黄斑病、红黄蜘蛛、天牛等为害,尤其是炭疽病、黄斑病为害最易导致冬春桔树落叶。在生产中,该区柑桔绝大部分桔农注意合理防治各种病虫,柑桔树体生长健壮,个别桔农不注意科学扶育,不合理及时防治炭疽病等病虫害而导致柑桔枝叶干枯脱落。?

2、低温冻害。冻害是冬春产生枯枝落叶现象的主要原因。冬季气温异常,雪雨过多,气温下降,易出现大面积受冻,产生大面积枯枝落叶现象。春季突发异常气候(倒春寒),枯枝落叶现象也较重。树势较强,抵抗能力强,受冻较轻或基本不受冻。柑桔超载后引起树势衰弱,地势低凹处冷空气易沉积,砂土地昼夜温差大等等,都易导致树体受冻。?

3、干旱为害。干旱容易导致秋梢生长发育不良,易受冻害和病虫侵袭。土壤含水量不足,不易抵抗低温寒潮的不良影响,甚至会因低温、干旱而形成树体生理性干旱,从而导致柑桔枯枝落叶。这种现象在砂土地和陡坡地极易常见,桔树受害最为严重。?

4、栽培不当。低温、干旱和病虫危害是导致该区柑桔枯枝落叶的直接原因,而不当的栽培管理措施则是削弱树势、削弱抵抗力的根本原因。如秋梢发良不充实,延迟采收导致树体营养消耗过多,超载或采后不及时施肥灌水,不注意冬前药剂清园,不及时防治炭疽病等病虫害,以及冬季使用高浓度石硫合剂、机油乳剂清园等等,这些不当的栽培管理技术,都会导致柑桔冬春枯枝落叶的产生。?

二、对策和建议?

1、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强壮树势、增强树体的抗逆能力。?

2、加强病虫害防治。重点是搞好炭疽病、黄斑病、红蜘蛛、黄蜘蛛的防治。一是冬前搞好清园,结合冬剪,剪除病虫枯枝,清除落叶并烧毁,压低病虫基数,减轻病虫为害。二是冬季清园消毒时,应避免使用高浓度的药剂,以免加重老叶脱落和叶片枯焦。?

3、加强冻害和干旱的防护工作。在冻害和干旱来临之前,一是桔园进行灌水,可减轻其害,二是可喷洒抑蒸保护剂。

苗圃果树的丰产技术重茬的防治措施


在老果园旧址上,重新栽植同种果树时,常表现出栽植成活率低、生长量小、产量低、品质差等再植病(重茬病)现象。其原因:一是前茬果树分泌物对重茬果树的抑制;二是土壤微生物的侵害;三是土壤营养元素缺乏或积累。针对上述原因,可采取以下栽培措施:

一、土壤处理。⑴土壤消毒。用含37%甲醛处理效果较好,成本较低。处理时将定植穴内或栽植沟内的土壤挖起,然后边填土边喷洒福尔马林。喷洒后用地膜覆盖土壤,杀死土壤内线虫、细菌、放射菌和真菌,或用高剂量的溴甲烷,效果明显。⑵深翻换土。可在定植穴内进行深翻,把定植穴内0.5立方米的土壤挖起移走,换好土填入定植穴,然后栽植果树,可避免果树再植病的发生。⑶果树轮作。前茬栽桃的果园内不宜再栽植核果类果树,如桃、杏、李和樱桃,以栽植梨树较为理想。前茬为苹果的果园,以栽樱桃较好。

二、施用VAM真菌。VAM真菌是一种与果树发生有益共生的内生菌根真菌。重茬地果树栽植时,在果树根际直接接种VAM真菌,可减轻果树再植病的发生,促进果树的生长和结果。也可在果树栽植前,先种植豆科植物,如三叶草和苜蓿。这些豆科作物是VAM真菌的寄主,种植这些作物,可以促进土壤内VAM真菌的发生、发育和大量繁殖;同时还可固定氮素,增加土壤肥力。特别是在土壤消毒的基础上再接种VAM真菌,对防止果树再植病的发生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三、科学补充土壤营养元素。果园重茬栽植前应进行果园的土壤分析、了解果园土壤内营养元素亏损或积累情况,然后确定果园施肥方案,补充和调节土壤内的营养元素,特别注意有机肥料和微量元素的施用。

四、选用抗性苗木。果园重茬栽植果树时,选用抗再植病的果树苗木是比较理想的措施。

桃树叶片黄化的原因及防治


一、原因

1、主要由栽植密度大、结果后负载量大、土壤酸碱度导致桃树根系缺铁或不能正常吸收铁引起缺铁。

2、采果后修剪过重,果实采收后进行重回缩修剪,地上部失掉大量的营养枝条和叶片,引起地下根系生长营养供给不足,影响根系对铁的吸收,致使地上部养分供应不足。

3、化肥多,有机肥少。长期大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理化性状差,土壤瘠薄,结构不良,有机含量低,土壤活性菌减少,影响土壤养分的分解和释放。土壤黏重、通透性差,影响根系的生长。

桃树叶片黄化的原因及防治

4、根系病害。桃树根系病害是引起桃树叶片黄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植株患有根癌病、紫纹羽病、根朽病等,影响植株根系生长,妨碍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造成树势衰弱,严重时植株枯死

二、防治

1、缺铁的防治:(1)稀植;(2)合理负载;(3)喷施叶面肥,向叶面喷施0.1%的硫酸亚铁加米醋精500倍液。(4)输液防治,植株上有个别枝梢缺铁时,用瓶装0.1%的硫酸亚铁和0.5%的乙酸混合液挂于树上,把缺铁的枝梢直接插在瓶中。也可用上述的混合液装在输液瓶中,倒挂在树枝上,在树干上打一个孔,用医用输液器输液。

2、采果后轻剪采果后,对结果枝进行修剪,以疏为主,疏除背上枝、直立枝、细弱枝、病虫枝、交叉枝,结合人工摘心、扭梢、拿枝等,保留一定的营养枝,以平衡树势。

3、合理施肥,增施优质有机肥,控施化肥土壤黏重的地块,秋季增施优质有机肥,提高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如土壤较黏重,在定植坑内填一些河沙,有一定的效果。

4、防治根系病害。检查苗木有无病害,用1%的硫酸铜溶液或用2%的石灰水浸根1分钟,也可用K-84(癌康宁)浸根5分钟,然后定植,若发现根癌病植株,用快刀切除根瘤,用1%的硫酸铜100倍液消毒。

园林果树“光腿”现象的成因及防治


调查表明,不少苹果、梨园的树体骨干枝和枝组光腿现象普遍存在,且光腿现象随着树龄的增长越来越严重。常常是远观果实累累,近看内膛果少,结果部位外移,造成树体产量及果实质量下降。造成果树光腿现象的原因及克服办法如下:

1、疏剪手法运用不当:⑴过多的疏除枝条或枝组,有的人见背上枝就疏;⑵过重的去强留弱;⑶减势剪法运用过多,大树回缩更新采取的减势缩减剪法,一缩必弱,越缩越弱,加之内膛光照本来就差,到后来枝条上连芽子也难以长出来,造成内膛枝枯死,形成大光腿。

克服上述光腿的办法,一是充分利用内膛发出的徒长新梢,重新培养枝组,坚决改掉见背上枝就疏的恶习;二是采用三稀三密(即大枝稀,小枝密;外围稀,内膛密;上部稀;下部密。)标准修剪,改善内膛光照条件;三是大树更新复壮不能一剪子了事,要细致地去弱留强,剪口下一定要留壮强枝芽,逐渐克服大光腿。剪后树体应是枝条多而不密,壮而不旺,通风透光,合理负载。

2、小枝连年缓放:有的果农求果心切,对小枝连年缓放而不及时更新,造成所谓小光腿。缓放枝易成花结果,但连年缓,枝枝放,以求开花结果,只顾眼前产量利益,到后来只会造成枝芽细弱甚至枯死,连更新的部位也难以找到,造成枝组小光腿。

解决小光腿的方法,一是严格按照三套枝(即结果枝、预备枝、生长枝)修剪。二是根据花量轮换回缩,逐渐更新复壮。三是枝组在骨干枝上的分布应呈树叶型分布(即两头小型枝组、中部中型枝组)。

3、人为光腿:有的修剪者图省事,舍弃板凳、梯子、高枝剪等工具,直接钻入树内膛,爬上树操作,造成脚下内膛枝上的枝芽损坏,身体经过的地方枝芽也被撞掉或碰伤;还有的人沿骨干枝向外修剪树外围,造成骨干枝上有的枝组、枝芽遭到破坏,人为造成光腿。

克服人为造成光腿的方法,一是合理利用梯子、板凳,高枝剪等修剪工具,严禁攀树剪枝。二是修剪内膛时要眼观六路,脚轻手轻尽量不损伤枝芽。

草坪生理黄化的症状及防治方法是什么


由于自然条件因素和管理措施不当,造成革坪生理性黄化,色泽不一,使草坪观赏价值大大降低,甚至大面积死亡.造成大量的资金浪费。生理性黄化在田间分布般是成片的.似食时也会局部发生。生理性黄化不能传染,可以通过接种试验来诊断。量化部位看不到病原物,色泽均一。

草坪牛理藏化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营养物质缺乏

冷季型草坪在春、秋季两个生长高峰期雨水少,土壤淋洛较弱.盐基离子易大量保留在土壤中,易溶性的碱金属碳酸盐出存在于土壤中.肥分往往缺乏。造成草坪黄化,特别是铁元素缺乏引起的黄化值得重视。

对营养物质缺乏的草坪应加强养护管理。定期撤施单元素化肥或多元素复合肥.施肥后立即浇透水,使肥料能渗透至根系,被根系充分吸收,防止因营养物质缺乏造成的黄化。

草坪生理黄化的症状及防治方法是什么

对表现出缺素症状的草坪可根据缺素症状,叶面追施肥效快的肥料,以改善草坪质量,但浓度不宜过大,一般尿素溶液浓度为0.1%一0.3%,磷酸二氢钾溶液浓度为0.2%一o.3%。

对缺铁症状,表现为幼叶失绿变黄,初期叶脉仍为绿色,渐渐失绿.叶片呈黄白色,但老叶仍保留绿色,严重时叶缘枯焦,可用浓度为o.2%一0.3%的硫酸亚铁溶液,于清晨或傍晚喷施于黄化部位。10天1次,23次即可恢复。

(2)光照不足

由于管理措施不当,使草坪草生长过高,造成下部通风、透光不良,修剪后造成局部草坪因光照不足出现的黄化,可通过加强管理避免。

对光照不足的草坪应该定期进行梳草.清理草坪下部的覆盖物,改善其生长环境。

眷、秋季气候适宜,草坪草生长旺盛,为保持草坪高度,修剪频率为每周一次,留茬高度可根据不同草种进行调整。一般早熟禾34厘米,高羊茅56厘米,剪股颖l一2厘米,黑麦草34厘米。

夏季炎热时,冷季型草坪有休眠特性。这。时期草坪生长缓慢,修剪次数理相对减少.修剪频率在23周1次,留茬高度应相对提高,以加强草坪革对不良环境的抗性。

(3)高温,干早,少雨

高温、干旱、少雨是华北地区近年来的气候特点。的冷季型草因高温,族腾作用增强,水分蒸发加快,如小及时补足水分,很容易形成冈干旱造成的黄化,影响单坪美观。

干旱时期要经常喷水,每周需补充23次水,土壤保墒层需在10厘米以卜,才能有效防止草坪因十早而黄化拙萎n高温、干旱季节可通过提高草坪草留茬高度米适应不良气候,增加革坪抗旱。

草坪植物生理黄化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由于自然条件因素和管理措施不当,造成革坪生理性黄化,色泽不一,使草坪观赏价值大大降低,甚至大面积死亡.造成大量的资金浪费。生理性黄化在田间分布般是成片的.似食时也会局部发生。生理性黄化不能传染,可以通过接种试验来诊断。量化部位看不到病原物,色泽均一。

草坪牛理藏化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营养物质缺乏

冷季型草坪在春、秋季两个生长高峰期雨水少,土壤淋洛较弱.盐基离子易大量保留在土壤中,易溶性的碱金属碳酸盐出存在于土壤中.肥分往往缺乏。造成草坪黄化,特别是铁元素缺乏引起的黄化值得重视。

对营养物质缺乏的草坪应加强养护管理。定期撤施单元素化肥或多元素复合肥.施肥后立即浇透水,使肥料能渗透至根系,被根系充分吸收,防止因营养物质缺乏造成的黄化。

对表现出缺素症状的草坪可根据缺素症状,叶面追施肥效快的肥料,以改善草坪质量,但浓度不宜过大,一般尿素溶液浓度为0.1%一0.3%,磷酸二氢钾溶液浓度为0.2%一o.3%。

对缺铁症状,表现为幼叶失绿变黄,初期叶脉仍为绿色,渐渐失绿.叶片呈黄白色,但老叶仍保留绿色,严重时叶缘枯焦,可用浓度为o.2%一0.3%的硫酸亚铁溶液,于清晨或傍晚喷施于黄化部位。10天1次,23次即可恢复。

(2)光照不足

由于管理措施不当,使草坪草生长过高,造成下部通风、透光不良,修剪后造成局部草坪因光照不足出现的黄化,可通过加强管理避免。

对光照不足的草坪应该定期进行梳草.清理草坪下部的覆盖物,改善其生长环境。

眷、秋季气候适宜,草坪草生长旺盛,为保持草坪高度,修剪频率为每周一次,留茬高度可根据不同草种进行调整。一般早熟禾34厘米,高羊茅56厘米,剪股颖l一2厘米,黑麦草34厘米。

夏季炎热时,冷季型草坪有休眠特性。这。时期草坪生长缓慢,修剪次数理相对减少.修剪频率在23周1次,留茬高度应相对提高,以加强草坪革对不良环境的抗性。

(3)高温,干早,少雨

高温、干旱、少雨是华北地区近年来的气候特点。的冷季型草因高温,族腾作用增强,水分蒸发加快,如小及时补足水分,很容易形成冈干旱造成的黄化,影响草坪美观

干旱时期要经常喷水,每周需补充23次水,土壤保墒层需在10厘米以卜,才能有效防止草坪因十早而黄化拙萎n高温、干旱季节可通过提高草坪草留茬高度米适应不良气候,增加草坪抗旱

杜鹃花黄化病发生原因及防治


一、发生原因杜鹃花的黄化病是养护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害,其形成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光照:叶片黄化的直接原因是叶绿素缺少,而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照,只有充足的阳光才能使叶片显现正常的绿色。光照不足引起叶片变黄,同时枝条纤细无力。

2.营养元素:叶绿素的形成需要铁、铜、镁、氮等元素,当缺乏这些营养元素时,就会出现黄化病,而土壤中一般不会发生缺铜和镁元素,常见的是缺铁、氮元素。

3.酸碱度:由于土壤或水偏碱性,植

株也会出现黄化病。当碱性增强即pH值增大时会严重影响根系对氮和铁的吸收,导致缺铁、缺氮而黄化,表现为叶片自下而上逐渐黄化脱落。

4.土壤:土壤的透水性差,也会引起黄化病。

5.肥害:杜鹃花根系纤细如丝,对肥料的浓度要求很严,肥水一定要淡,太浓植株会出现生长迟滞、叶片薄、叶色淡黄,突然脱落或逐渐脱落,甚至枯死。

二、防治措施杜鹃花一旦得了黄化病,就要依其原因给予恰当的治疗,根据笔者多年经验,可归纳如下几点:1.对于缺铁黄化,应补充土壤中的铁元素,可用硫酸亚铁撒入盆土四周,每次依盆大小,施以1至2克,然后浇水溶解于土中。也可溶于水浇灌,浓度为1%,每周一次,连续几次,直至恢复。

2.对于土壤、水偏碱,首先对水进行酸化处理(可用pH值试纸测出酸碱度),最简易的方法是用食醋中和水的碱性,使pH值在5至6之间。土壤的改良,与用硫酸亚铁防治缺铁黄化的方法相同。

3.对于不是单纯缺乏某种元素引起的黄化病,而是由于管理不当导致杜鹃花的生理机能发生障碍而得的综合型黄化病。此时一是应立即停止施肥,硫酸亚铁亦不宜多施,否则无异于雪上加霜。待新根长出,叶色转绿后,仍需稳定一段时间,待新枝木质化后方可施肥,否则有可能旧病复发。二是不渍水。改善土壤通透性,控制用水量,使盆土干湿适度,即干而不裂,潮而不湿,以促新根产生。三是不曝晒。由于病株根系衰弱,叶片脆弱,容易萎蔫,故在夏秋强光高温季节应特别注意遮阴,但不宜过分阴暗,尤其是冬春和晚秋要适当增加光照,以利光合作用。四是避免植株开花。病株开花不良,应及时将花蕾摘除以免消耗养分。

苗圃中常见苗木病害及防治手段大全


苗圃中常见苗木病害及防治

苗圃中苗木能感染的病害很多,有许多树种同时可能感染一种病害,也有某种病害仅使一两个树种的幼苗产生病害。不同地区出现的病害种类也有不同。下面介绍几种苗圃中经常见到的几种带有普遍性的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一、碎倒病(立枯病)

1.危害

幼苗碎倒病又称立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普遍发生于苗圃中,以针叶树苗木受害最重,尤其是松、杉、落叶松属树种,仅柏类是抗病的。阔叶树种中,锻树、香椿、臭椿、木荷、刺槐、枫杨、榆、银杏、擦木、石楠等幼苗感此病。此外,许多农作物和蔬菜的幼苗也常得拌倒病。

2.症状

拌倒病一般发生在1年生以内的苗木上,而以从出土后1个月之内的幼苗受害最重。病害的症状因发病的时期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

(1)种芽腐烂型播种后至幼苗出土前,病菌侵染种子或幼芽,使种子或芽的组织腐烂,通常成堆发生。

(2))稗倒型初出土的幼苗组织柔嫩,如幼茎或幼根受到侵染而腐烂,整株幼苗迅即倒伏,而幼叶尚保持绿色,故称为碎倒病。这是最常见的症状表现。

(3)茎叶腐烂型多发生在出土2个月后至2一3年生长过密的苗木中。高温多雨季节易出现这种症状。表现为初时茎、叶上有极细的菌丝,交织如蛛网,以后茎、叶迅速腐烂呈暗绿色,继而变褐,被蛛网状菌丝体缠绕在茎上,茎皮也腐烂。但因此时苗木多已木质化,故死苗直立不倒。

(4)根腐立枯型病菌自根部侵人,被害苗地上部初表现为萎蔫状态,继而针叶枯黄。这种病苗较易于拔起,检视根部可见主根皮层和须根组织腐烂,死苗不倒,故此病又称

立枯病。

3.病原

拌倒病主要是由真菌中的立枯丝核菌(Rhi二tania-svianikiih二)、镰刀菌(蜘saru二spp.)和腐霉菌(Fyt从-umspp.)等引起。在有些情况下,某种非侵染性因素也可以引起这种病害。如圃地积水、覆土过厚、表土板结、土表高温等都可以导致种芽腐烂、苗木碎倒或立枯。

在我国,碎倒病最主要的病原菌是立枯丝核菌,特别是北方地区,立枯丝核菌的危害更为严重。但在南方某些地区或在不同的环境、苗龄、季节等条件下,镰刀菌和腐霉菌有

时也成为主要的病原。

4.发生规律

幼苗碎倒病的发病时期约在4一10月,病菌以卵抱子、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越冬。遇适宜条件,侵入寄主危害,病菌通过雨水、流水、农具及带菌堆肥而传播。高温高湿易发病,尤其是大雨过后突然晴天、气温高、湿度大,发病率高;雨季长,病害蔓延的时期也相对延长。土壤钻重且湿度

大,病害严重。

5,防治措施

(1))采取合理的育苗措施预防

①苗圃地选择时要求苗圃地势要高,土质应为排灌方便的砂壤土。播种前深翻晾晒。前茬作物无立枯病发生。

②选择适当的播种期,最好秋天播种,躲过发病高峰期。

③种子或土壤药剂处理,可在播种前20天整地后用95%的棉隆粉剂,每平方米用量30一50g,混合细土,均匀撒于地表,浅翻拌后洒水压实,播种时松土。也可在播种时用40%五氛硝基苯粉剂加500倍细土覆盖种子。苗期喷70%敌克松可溶性粉剂500倍,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500倍)喷雾。每隔3一10天喷1次,连续喷3次。

(2))幼苗发病的处理碎倒病的防治重点在出苗期间,发病后的处理只能作为1种辅助措施。办法如下:

①立即用药土施于苗木茎基部。在南方雨天可采用2%一3%硫酸亚铁粉,炒干研碎与细陈墙土拌匀,蓦亩撒100一150掩于苗木基部。如育苗地较干,则配制成液剂浇于苗茎基部。药液浓度如下:

10%苏化911可湿粉剂1:500一1.000

30苏化911乳剂1:1000一1500

70%敌克松1:500

漂白粉1:200一300

高锰酸钾1:1000

无论哪种药剂,施用之后都要随即以清水喷苗,以防茎叶部分受药害;

②如发现茎叶腐烂型立枯病,要立即喷洒1:1:120一170的波尔多液,每隔10一15天1次。

发病后的处理必须迅速、及时。因此,出苗后要经常注意检查,发现病害立即处理。

《苗圃出现黄化的成因及措施》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苗圃植物养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