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西花蓟马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西花蓟马属于缨翅目锯尾亚目蓟马科花蓟马属,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外来入侵害虫。西花蓟马对农作物有极大的危害性,该虫以锉吸式口器取食植物的茎、叶、花、果,导致花瓣褪色、叶片皱缩,叶片、茎及果有时易形成伤疤,最终可使植株枯萎,同时还能传播包括番茄斑萎病毒在内的多种病毒。

西花蓟马的寄主植物非常广泛,目前已知的有200多种,近几年,蓟马在我国北方设施栽培作物上严重发生,尤其是对设施蔬菜危害较大。

一、形态特征及为害症状

西花蓟马雌虫体长1.2~1.7毫米,体淡黄色至棕色,头及胸部颜色较腹部略淡,雄虫与雌虫形态相似,但体型较小,颜色较淡。触角8节,腹部第8节有梳状毛。若虫有4个龄期。

一龄若虫一般无色透明,虫体包括头、3个胸节、11个腹节;在胸部有3对结构相似的胸足,没有翅芽。二龄若虫金黄色,形态与一龄若虫相同。三龄若虫白色,具有发育完好的胸足、翅芽和发育不完全的触角,身体变短,触角直立,少动,又称前蛹。四龄若虫白色,在头部具有发育完全的触角、扩展的翅芽及伸长的胸足,又称蛹。不透明,肾形,约200微米长。

西花蓟马对辣椒、黄瓜、芹菜、西瓜、番茄等蔬菜均能造成较重危害。危害辣椒时常引起叶片卷曲、褪色,在叶片及果实上形成齿痕及疮疤。危害黄瓜时则在叶片上出现白色褪绿斑点,并导致黄瓜叶片向下皱缩。危害芹菜时症状同受害黄瓜相差不大,主要表现为叶片皱缩及出现失绿斑。另外,西花蓟马危害茄子、番茄等叶片时,易在叶片上出现白色褪绿斑点。

二、防治方法WWW.zw59.com

1.农业防治:清除菜田及周围杂草,减少越冬虫口基数,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物自身抵抗能力,能较好地预防西花蓟马的侵害。干旱植物更易受到西花蓟马的入侵,因此保证植物得到良好的灌溉就显得十分重要。另外,高压喷灌利于驱赶附着在植物叶片上的西花蓟马,能减轻其危害。

2.物理防治:利用西花蓟马对蓝色的趋性,可采取蓝色诱虫板对西花蓟马进行诱集,效果较好。

3.生物防治:利用西花蓟马的天敌蜘蛛及钝绥螨等可有效控制西花蓟马的数量。如在温室中每7天释放钝绥螨200~350头/平方米,可完全控制其为害。释放小花蝽也有良好的效果。这些天敌在缺乏食物时能取食花粉,所以效果比较持久。

4.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10%虫螨腈乳油2000倍液,或5%氟虫腈悬浮剂1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等喷雾。喷洒农药时,一要注意不同的农药交替使用以削弱其抗药性,二要注意使用的间隔期及浓度。一般而言,一种农药以使用2个月为佳。这样可减轻化学杀虫剂的选择压力,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精选阅读

水稻花蓟马如何防治


水稻花蓟马,学名Frankliniellaintonsa(Trybom)缨翅目,蓟马科。异名FrankliniellaformosaeMoulton。别名台湾蓟马。主要为害稻、棉、甘蔗、瓜类、茄果类、豆类等。

为害特点

成虫和若虫为害作物花器,减少结实量,有时也为害幼苗嫩叶。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1.3mm,褐色带紫,头胸部黄褐色;触角较粗壮,第三节长为宽的2.5倍并在前半部有一横脊;头短于前胸,后部背面皱纹粗,颊两侧收缩明显;头顶前缘在两复眼间较平,仅中央稍突;前翅较宽短,前脉鬃20一21根,后脉鬃14—16根;第8腹节背面后缘梳完整,齿上有细毛;头、前胸、翅脉及腹端鬃较粗壮且黑。二龄若虫体长约1mm,基色黄;复眼红;触角7节,第3、4节最长,第3节有覆瓦状环纹,第4节有环状排列的微鬃;胸、腹部背面体鬃尖端微圆钝;第9腹节后缘有一圈清楚的微齿。

生活习性

在我国南方年发生11—14代,以成虫越冬。成虫有趋花性,卵大部分产于花内植物组织中,如花瓣、花丝、花膜、花柄,一般产在花瓣上。每雌产卵约180粒。产卵历期长达20—50天。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种植抗虫品种。

(2)春季彻底清除田边杂草,减少越冬虫口基数。

(3)根据成虫的趋花性,可人工逮杀。

(4)药剂防治。蓟马为害高峰初期喷洒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于心叶。此外,还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40%七星保乳油600-800倍液、2.5%保得乳油2000-2500倍液、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每667m2用有效成分2g、44%多虫清乳油每667m2用30mL,对水60kg喷雾。

棕榈蓟马的虫害防治方法


棕榈蓟马,别名瓜蓟马、棕黄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主要危害节瓜、黄瓜、西瓜、冬瓜、苦瓜、茄子、甜椒、豆类蔬菜等。棕榈蓟马如何有效防治?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1毫米,金黄色,前胸后缘有缘鬃6根,翅透明细长,周缘有细长毛,腹部偏长。

卵:长椭圆形,长0.2毫米,淡黄色。

若虫:共3龄,复眼红色,体黄白色。

发生特点

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棕榈蓟马年发生10~12代,世代重叠严重。多以成虫在茄科、豆科、杂草或在土缝下、枯枝落叶中越冬,少数以若虫越冬。

棕榈蓟马成虫具有较强的趋黄性、趋嫩性和迁飞性,爬行敏捷、善跳、怕光,平均每头雌虫可产卵50粒,卵产于生长点及幼瓜的茸毛内。可营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初孵若虫群集危害,1~2龄多在植株幼嫩部位取食和活动,老熟若虫自落地入土发育为成虫。棕榈蓟马若虫最适宜发育温度25~30℃,土壤相对湿度20%左右。卵历期5~6天,若虫期9~12天。

棕榈蓟马主要以成虫和若虫锉吸植株心叶、嫩梢、嫩芽、花和幼果的汁液,被害植株嫩叶嫩梢变硬缩小,生长缓慢,节间缩短;幼果受害后表面产生黄褐色褐色斑纹或锈皮,毛茸变黑,甚至畸形或造成落瓜。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年越冬代成虫在5月上中旬始见,6~7月数量上升,8~9月危害高峰期,在夏秋高温季节发生严重。

防治要点

①农业防治。秋冬季清洁菜园,消灭越冬虫源。加强肥水管理,使植株生长健壮,可减轻发生危害。采用营养钵育苗、地膜覆盖栽培等。

②黄板诱杀。在成虫盛发期内,在田间设置黄板有效诱杀成虫。

③药剂防治。根据棕榈蓟马繁殖速度快、易成灾的特点,应注意发生早期施药,当每株虫口达3~5头时,立即喷施。开始隔5天喷药2次,以压低虫口数量,以后视虫情隔7~10天喷药2~3次。可选择90%万灵可溶性粉剂2500~3000倍液,或20%康福多5000倍液,或5%锐劲特悬浮剂2000~2500倍液,或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苗期慎用),或0.36%苦参碱水剂500倍液,或5%菜喜乳油1000~1500倍液等喷雾防治,以上药剂注意交替使用。或在傍晚前将保护地密闭烟熏,可用20%敌敌畏烟剂每亩0.5千克进行防治。

亮蓟马如何防治


学名

缨翅目,蓟马科。别名菜田黄蓟马、棉蓟马、忍冬蓟马、瓜亮蓟马、节瓜亮蓟马。异名ThripsclarusMoulton、T.flevasSchrank、T.florumSchrank。分布河南、江苏、安徽、湖北、四川、台湾及长江以南各省。

寄主

节瓜、胡瓜等类蔬菜作物、葱、油菜、百合、甘薯、玉米、棉、紫云英、豆类。

为害特点

过去黄蓟马主要为害蔬菜。成虫和若虫在瓜类作物幼嫩部位吸食为害,严重时导致嫩叶、嫩梢干缩,影响生长。1996年8—9月间该虫在河南周口地区暴发成灾,为害相当严重,除为害茄类、瓜类、豆科蔬菜及棉花外,还为害玉米、甘薯等15种农作物。

形态特征

雌虫体长1.0—1.1mm,全体黄色。头宽大于长,短于前胸;触角7节,第3、4节有叉状感觉锥。前翅的端半部具上脉端鬃3条。前胸背板中部约有28根鬃,前翅前缘鬃约26根;中胸腹板内叉骨有长刺,后胸无刺。腹部第3—8节背面前缘各具1黄色横纹,腹部背板第5—8节两侧有微弯梳,第8节后缘梳完整,梳毛细而排列均匀,第2节两侧缘各具纵排鬃4根,腹板无附属鬃。

防治方法

(l)农业防治:一是调整播种期,如用营养土方育苗,适时栽植,避开危害高峰期;二是瓜苗出土后,薄膜覆盖代替禾草覆盖能大大降低虫口;三是清除田间附近杂草及茄科植物,减少虫源;四是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植物生长,减轻危害。

(2)药剂防治:当每株虫口达3~5头时,即应喷药防治。如25%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5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拟除虫菊酯类药剂4000~6000倍液;鱼藤精400倍液;50%巴丹可溶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连喷2~3次。

玉米禾蓟马如何防治


禾蓟马[Frankliniellatenuicornis(Uzel)]在各玉米产区均有分布,可为害玉米等多种禾本科作物和杂草。以成虫和老虫群体锉吸寄主汁液。

形态

雌成虫体长1.3-1.4毫米,体灰褐色至黑褐色,头、胸、腹灰色部分不甚规则,头部在复眼前略呈角状突出。触角8节,第一、第二节深棕色,第三、第四节黄色。前胸背板宽大于长,前缘有4根长鬃毛,排列连续。雄虫体长0.9毫米,与雌虫相似,体色灰黄。

发生规律

自春季玉米、高粱出苗后成虫就出现为害,直至晚秋高粱自生苗上仍有较多成虫。成虫、若虫都活泼,平时群集在幼苗心叶、叶鞘或叶片端部卷叶中活动为害,借飞翔、爬行或流水传播。被害玉米心叶两侧可变成薄膜状,叶片展开后即破碎或断开。食害伸展叶片时,多在叶正面取食,叶片呈现成片的银灰色斑。禾蓟马喜欢在郁蔽潮湿的环境中存活。

防治方法

①合理密植,适时灌水施肥,加强管理,及时清除田间地头杂草,促进玉米早发快长,可显著减轻蓟马的发生为害。

②通常6月中下旬禾蓟马与蚜虫、黏虫同时为害玉米苗,可在防治蚜虫、黏虫的同时兼治。禾蓟马严重发生时也可用40%氧化乐果1500倍液或25%蚜螨清2000倍液,25%敌杀死3000倍液均匀喷雾。

园林草坪蓟马的防治方法


危害草坪禾草的蓟马主要有小麦皮蓟马、稻蓟马、稻管蓟马等。危害豆科草坪草的蓟马有端带蓟马、花蓟马、烟蓟马等。均属缨翅目。除小麦皮蓟马、稻管蓟马属管蓟马科外,其余均属蓟马科。

蓟马危害叶、芽和花等部位。嫩叶被害后呈现斑点,卷曲以至枯死,生长点被害后发黄凋萎,导致顶芽不能继续生长和开花,影响青草和种子产量。特别是开花期危害最严重,在花内取食,捣散花粉,破坏柱头,吸收花器营养,造成落花落荚。

小麦皮蓟马成虫全体呈黑色,体长1.5~2.0mm。在新疆各地1年发生1代,以红色若虫在地下和麦茬内越夏、越冬,越冬前后的深度达15cm,但以1~5cm的表层为主。当平均气温达8C时,越冬后若虫开始活动。在旬平均气温15C时,若虫进人伪蛹盛期。在天山北麓,成虫一般在5月上、中旬开始羽化。

对蓟马的防治措施方法如下:

1.减少虫源基数,防止转移为害。蓟马早春主要在游草及其他禾草嫩叶上存活,冬春期清除杂草,特别是清除草坪附近的游草,是解决稻蓟马初侵虫源的有效措施。在清除杂草的同时,一并施用药剂防治,防止游草上的蓟马继续转移到草坪上为害。

2.保护利用天敌。蓟马的天敌种类繁多,国外报道有卵期寄生蜂;此外,若虫、成虫有线虫寄生。国内发现有花蝽、步甲类及蜘蛛等,均可捕食蓟马,但要注意合理科学用药,以利发挥天敌的控制作用。

3.药剂防治。根据苗情、虫情,主攻若虫,在盛孵期施药防治。有效药剂有40%乐果乳油2000~3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50%混灭威乳油1000倍液、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喷雾,对若虫、成虫的防治效果良好。

试验证明,用50%乐果乳油10.5~15kg/hm2,对水900kg喷雾,除对成虫、若虫有良好防治效果外,杀卵率达85%~90%,施药后抑制蓟马的回升效果持久而又稳定。

蝴蝶兰蓟马防治


蝴蝶兰蓟马主要危害蝴蝶兰的花朵,其虫体细小,活动隐蔽,危害初期不易被发现。植株受害后在花瓣上出现横条或点状斑纹,致使花朵变形、萎蔫、干枯,影响蝴蝶兰的正常开花,降低观赏价值。蓟马的成虫、若虫怕光,故花瓣重叠处、褶皱处危害最甚。

蝴蝶兰蓟马防治要点

症状

蝴蝶兰蓟马造成花瓣脱色,呈不规则状之白色斑点,在颜色较深的花上尤其易见,卵产于花瓣内组织,产卵痕易发展成圆形斑状伤痕,为害叶部时,使叶片失去鲜绿而呈黄白色,甚至呈灼伤般的焦状,叶片伸展不良扭曲变形,或在表面造成突起畸形。

发病原因

蝴蝶兰蓟马在高温干燥的季节,虫口密度易增高,以设施内有遮蔽的环境中,繁殖更快。卵大多产在植物较幼嫩的部份,如新芽、幼叶、花瓣等组织内或表面,幼虫大多活泼好动,不时在叶面、花瓣上爬行,成虫与幼虫之外形与习性相若,都是锉吸式器,锉吸花部。

防治方法

在蓟马发生严重时每周施一次药,连续2次,防治药剂可参考下列药剂如10%百灭宁乳剂1000倍,2.8%第灭宁乳剂2000倍,50%培丹水溶性粉剂1000倍、25.3%美文乳松乳剂1000倍、90%纳乃得可湿性粉剂3000倍、85%加保扶可湿性粉剂2000倍、48.34%丁基加保扶乳剂1000倍等。

晚香玉黄胸花蓟马的防治


黄胸花蓟马又名黄胸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

为害对象

晚香玉、唐菖蒲、兰花、菊花、玫瑰等花卉。

为害特点

以若虫的成虫集中在植株花部锉吸汁液,花受害后出现灰白色点食痕和产卵痕。发生严重时,可使花瓣卷缩不能顺利开放。

形态特征更多绿色尽在

成虫:雌虫体褐色,胸部橙黄色,体长1.2-1.4毫米;触角第3节黄色,其余各节褐色;翅两对,狭长如棒状,周缘具缨毛,前翅灰色,基部色淡。

卵:淡黄色,肾形。

若虫:体型较成虫小,色淡;无翅;触角节数较少。

发生规律

1年发生10多代。温室可常年发生。雌成早产卵管插在花瓣或花蕊表皮内,将卵产于表皮下或半外露。若虫、成虫隐匿花中为害。该虫食性较杂,在不同植物间常可相互转移。高温干旱有利黄胸花蓟马盛发。

防治措施

A.清除花圃周围杂草,减少蓟马栖息繁殖场所。

B.生长季发现虫害,可喷洒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4000倍液进行防治。喷药时应注意喷及花内蓟马隐藏处。

花生青枯病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花生青枯病在我国长江流域、山东、江苏等省发病重,河北、安徽、辽南偶有发生。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从苗期到收获期均可发生,以花期最易发病。青枯细菌主要侵染根部,致主根根尖变色软腐,病菌从根部维管束向上扩展至植株顶端。横切病部呈环状排列的维管束变成深褐色,用手捏压时溢出浑浊的白色细菌脓液。初发病时早晨叶片张开延迟,傍晚提早闭合,主茎顶梢第一、二叶片先萎蔫,侧枝顶叶暗淡萎垂,1-2天后全株叶片急剧凋萎,但叶片仍呈青绿色别于其它枯萎病。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花生青枯病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危害症状

花生青枯病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主要自花生根茎部开始发生。特征性症状是植株急性凋萎和维管束变色。该病从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以盛花期最多。感病初期通常是主茎顶梢叶片失水萎焉,早晨叶片张开晚,傍晚提早闭合。随后病势发展,全株叶片自上而下急剧凋萎,整个植株青枯死亡。拔起病株,主根尖端变褐湿腐,纵切根茎可见维管束变黑褐色,条纹状,后期病株髓部呈湿腐状,挤压切口处,有白色的菌脓溢出。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抗青10号、11号、鲁花3号、鄂花5号、中花2号、粤油92、桂油28、泉花3121、粤油22号、粤油320号、粤油250等;播种前用新高脂膜800倍液浸种(可形成保护膜,隔离病原菌,提高种子发芽率),时间不宜过长;播种后应及时在地面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墒防水分蒸发、防土层板结,隔离病虫源,提高出苗率。

(2)大力推广水旱轮作或花生与冬小麦轮作。提倡进行3~4年以上轮作,以控制病菌基数。由于青枯病的寄主范围较广,轮作时要考虑茬口的安排,与甘薯、玉米或采用水旱轮作的方式较为适宜,避免与茄科、豆科、芝麻等作物连作。

(3)加强田间管理。深耕土壤,增施有机肥,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在花生生长期应及时喷施促花王3号,抑制主梢疯长,促进花芽分化;在开花前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喷施地果壮蒂灵使地下果营养输导管变粗,提高地果膨大活力,增加花生的产量。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早施氮肥,促进花生稳长早发。对酸性土壤可施用石灰,降低土壤酸度,减轻病害发生。田间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带出田间深埋,并用石灰消毒。花生收获时及时清除病株与残余物,减少土壤病源。

(4)播种前每667m2施石灰35-50kg。铲除杂草,清除病残体也有较好防治效果。对酸性土壤可施用石灰,降低土壤酸度,减轻病害发生,通过深耕、深翻、严整土地、改良旱坡地等措施,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5)在发病初期可喷施72%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农用抗菌素120)、20%噻菌铜溶液、38%恶霜嘧铜菌酯、20%叶枯唑、春雷霉素等,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也可以用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等进行灌根处理,每株灌对好的药液250毫升,每10天1次,连续灌2~3次。必要时用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高科30%甲霜恶霉灵800倍液喷淋根部,每株灌对好的药液250ml,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强药效。

苹果全爪螨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苹果全爪螨,昆虫名,属蜱螨目,叶螨科,又被称为是苹果的红蜘蛛。主要分布于中国的辽宁、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江苏、湖北、四川、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北京等省(区、市)等地。主要寄主有苹果、梨、桃、李、杏、山楂、沙果、海棠、樱桃及观赏植物樱花、玫瑰等。叶片受害初期出现失绿小斑点,以后许多斑点连成斑块。在叶片上有许多螨蜕,并有丝网。受害严重的叶片枯焦,似火烧状,提前落叶。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苹果全爪螨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大家可以带着兴趣学习一下:

危害症状

危害同山楂叶螨。叶片受害初期出现失绿小斑点,以后许多斑点连成斑块。在叶片上有许多螨蜕,并有丝网。受害严重的叶片枯焦,似火烧状,提前落叶。

防治方法

(1)保护和引放天敌。

(2)尽量减少杀虫剂的使用次数或使用不杀伤天敌的药剂以保护天敌,特别花后大量天敌相继上树,如不喷药杀伤,往往可把害螨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个别树严重,平均每叶达5头时应进行挑治,防止普治大量杀伤天敌。

(3)果树休眠期刮除老皮,重点是刮除主枝分叉以上老皮,主干可不刮皮以保护主干上越冬的天敌。

加强肥水管理的蔬菜蓟马防治


蓟马是一种吸食植物汁液的害虫。这种害虫的虫体很小,成虫体长约0.5~7毫米,跑动很快,怕强光,喜欢在心叶里、叶背面或隐蔽处活动,多在阴天、清晨、夜间和傍晚才出现,一般不容易观察到。另一方面,蓟马可以两性生殖,也可以孤雌生殖;发育很快,如西花蓟马在北京地区一年能繁殖16~17代。遇到适宜的环境很容易大量孳生,造成危害。

它们的直接危害是成虫、若虫以挫吸式口器穿刺、挫伤植物叶片及花组织,吸食汁液。间接影响幼嫩心叶变细长,皱缩不开,形成兔耳状。受害轻的影响生长、开花和受精,重则植株生长停滞,矮小黄弱,不孕或不结实。一些种类还能传播病毒病。

蓟马的种类很多,在我国蔬菜上为害较重的有西花蓟马、棕榈蓟马、葱蓟马、花蓟马等。棕榈蓟马和西花蓟马是近年外来入侵种,要特别注意防止蔓延危害。

防治蓟马要注意早春清除田间杂草和枯枝残叶,集中烧毁或深埋,消灭越冬成虫和若虫;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和形成不利于蓟马活动和生存的场所,并注意保护小花蝽、猎蝽、捕食螨、寄生蜂等生物天敌。温室内可设置蓝色粘板,诱杀成虫。为兼治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害虫也可以用黄板诱杀。另外,7~8月蔬菜拉秧后高温闷棚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化学防治可选择2.5%多杀菌素(菜喜)悬浮剂1000~1500倍液、20%吡虫啉(康福多)可溶剂2000倍液、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氟虫腈、甲维盐、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每隔5~7天喷施1次,连喷3次可获得良好防治效果。重点喷洒花、嫩叶和幼果等幼嫩组织。

水稻稻简管蓟马如何防治


稻简管蓟马,学名Haplothripsaculeatus(Febricius)属缨翅目,管蓟马科。别名薏苡蓟马。分布在全国各地。寄主水稻、薏苡、玉米、英白、小麦、高粱、苜蓿、棘豆及禾本科水生蔬菜。

为害特点成、若虫为害水稻、意茁、英白等禾本科作物的幼嫩部位,吸食汁液,叶片上出现无数白色斑点或产生水渍状黄斑,严重的内叶不能展开,嫩梢干缩,籽粒干瘪,影响产量和品质。

形态特征雌成虫体长1.4—1.7mm;黑褐色至黑色,略具光泽;前足胫节和跗节黄色;触角第1、2节黑褐色,第3节黄色;翅透明,鬃黄灰色,尖。头长大于宽,口锥宽平截;触角8节,第3节明显地不对称,具一个感觉锥,第4节具4个感觉锥。前胸横向,前财节内侧具齿;翅发达,中部收缩,呈鞋底形,无脉,有5—7根间插缨。腹部2—7节背板两侧各有一对向内弯曲的粗鬃,第10节管状,肛鬃长于管的1.3倍。第9背板端侧鬃明显短于管。雄成虫较雌虫小而窄,前足腿节扩大,前跗节具三角形大齿。卵肾形,长约o.3mm,初产白色,稍透明,后变黄色。

生活习性山西年生7—9代,贵州8代,世代重叠,稻管蓟马在广东无明显的越冬现象,早稻秧田和本田偶见发生,但数量很少。在江苏以成虫在稻桩、树皮下、落叶或杂草中越冬,第二年春暖后开始活动,4月初为害麦苗,造成麦叶卷缩发黄,5月中旬,小麦孕穗及开花期为害最烈,水稻播种后转移为害水稻。稻管蓟马在稻田的发生数量,以穗部多于叶部,早稻穗期又重于晚稻穗期。在早稻穗期侵入为害的蓟马,一般以稻管蓟马为主,约占80%。稻管蓟马常成对或3、5只成虫栖息于叶片基部叶耳处,卵多产于叶片卷尖内。一般一个卷尖内有卵1—2粒,多的达6粒,散产。若虫和蛹多潜伏于卷叶内,以在叶尖附近居多。成虫活泼,稍受惊即飞散。阳光盛时,多隐藏在稻株茎部叶鞘内或卷叶内,黄昏或阴天多外出。

防治方法(1)春季彻底清除田边杂草,减少越冬虫口基数,加强田间管理,减轻为害。(2)蓟马为害高峰初期喷洒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于心叶。此外,还可选用10%吡虫琳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40%七星保乳油600-800倍液、2.5%保得乳油2000-2500倍液、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每667m2用有效成分2g、44%多虫清乳油每667m2用30ml,对水60kg喷雾。

蝴蝶兰的蓟马病害防治


蝴蝶兰蓟马主要危害蝴蝶兰的花朵,其虫体细小,活动隐蔽,危害初期不易被发现。植株受害后在花瓣上出现横条或点状斑纹,致使花朵变形、萎蔫、干枯,影响蝴蝶兰的正常开花,降低观赏价值。蓟马的成虫、若虫怕光,故花瓣重叠处、褶皱处危害最甚。

症状

蝴蝶兰蓟马造成花瓣脱色,呈不规则状之白色斑点,在颜色较深的花上尤其易见,卵产于花瓣内组织,产卵痕易发展成圆形斑状伤痕,为害叶部时,使叶片失去鲜绿而呈黄白色,甚至呈灼伤般的焦状,叶片伸展不良扭曲变形,或在表面造成突起畸形。

蝴蝶兰的蓟马病害防治

发病原因

蝴蝶兰蓟马在高温干燥的季节,虫口密度易增高,以设施内有遮蔽的环境中,繁殖更快。卵大多产在植物较幼嫩的部份,如新芽、幼叶、花瓣等组织内或表面,幼虫大多活泼好动,不时在叶面、花瓣上爬行,成虫与幼虫之外形与习性相若,都是锉吸式器,锉吸花部。

防治方法

在蓟马发生严重时每周施一次药,连续2次,防治药剂可参考下列药剂如10%百灭宁乳剂1000倍,2.8%第灭宁乳剂2000倍,50%培丹水溶性粉剂1000倍、25.3%美文乳松乳剂1000倍、90%纳乃得可湿性粉剂3000倍、85%加保扶可湿性粉剂2000倍、48.34%丁基加保扶乳剂1000倍等。

《西花蓟马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