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与防治。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柚子卷叶蛾的特点和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柚子卷叶蛾属鳞翅目,在我国为害柚子的有19种,其中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当数拟小黄卷叶蛾和褐带长卷叶蛾。卷叶蛾每年发生5-6代,世代重叠,柚子谢花后至第二次生理落果期(5~6月幼果期)、果实着色期(9~10月),为幼虫的盛发阶段,也是生物防治和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

卷叶蛾以幼虫为害柚子的嫩叶、花蕾和果实,吐丝将叶片或者数个花蕾黏结在一起形成虫苞,幼虫就开始钻入虫苞侵咬或者穿孔,造成果实、叶子等大量脱落,因此又被称为丝虫、饺子虫、卷叶虫.同时,卷叶蛾的幼虫还具有转果、转叶为害的特性,可通过吐丝下垂随风飘荡迁至他株,为害性大。

柚子卷叶蛾治疗技巧

1.加强农业防治

①果园合理间作。卷叶蛾为害严重的果园及其附近,不宜种植猪屎豆、印度豇豆、大豆、花生等豆类植物,以及玉米、向日葵、棉花,否则会加剧幼虫为害。

②冬季彻底清园。清除园内枯枝、落叶、杂草、落果,并加以集中烧毁,或结合翻土深埋,以减少越冬虫口基数。

③疏果摘叶套袋保果。疏去密生果、密生枝,摘除紧贴柚果的叶片,使枝果之间、果叶之间以及果与果之间互不接触,以减轻为害。6月下旬至7月上旬疏果定果后,可采用自制报纸袋、牛皮纸袋或柚果专用袋、优质薄膜袋对柚果进行套袋。套袋前一天,对树冠喷1次广谱性防病杀虫药剂。

2.采取物理防治

4~10月可利用其趋光习性,在夜间采用灯光诱杀。具体方法是:于柚园边缘稍高处,按1~2盏/亩的标准安装40瓦的黑光灯或白炽灯,灯下放1只较大的锅或盆,锅、盆中盛水1/2~2/3,水中滴适量机油或柴油。于黄昏后开灯,天亮前关灯。

有条件时可在果园安装太阳能或频振式杀虫灯.或利用其对糖醋酒液的趋性,4~10月在柚园悬挂盛放糖醋酒液(即1份红糖、1份食醋、1份黄酒、4份水,内加少量敌百虫混匀)的罐头瓶诱杀成虫。生产上还可利用其成虫在杂草上栖息的习性,5月、8月有意识在果园内均匀保留1/10的杂草不铲除,以诱集成虫。以后在留下的这部分杂草上喷洒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800~1000倍液,或菊酯类农药2000~3000倍液等杀虫剂。

3.推行生物防治

于5~6月、9~10月幼虫蛀果盛期,喷洒50亿个/克白僵菌300倍液或100亿个/克苏云金杆菌800~1000倍液。白僵菌是一种真菌性杀虫剂,苏云金杆菌是一种细菌性杀虫剂,两种药剂都要随配随用,且不可与杀菌剂混用,以免影响药效。对大面积果园,也可在4~6月卷叶蛾产卵盛期,释放松毛虫赤眼蜂或玉米螟赤眼蜂加以控制。

延伸阅读

银杏超小卷叶蛾的防治方法


银杏超小卷叶蛾主要发生于广西、浙江、安徽、江苏、湖北、河南等省(自治区)。目前只发现该虫危害银杏,幼虫多蛀入短枝和当年生长枝内危害能使短枝上叶片和幼果全部枯死脱落,长枝枯断。

(1)生物学特性及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此虫一年1代,以蛹在粗树皮内越冬。翌年4月上旬至下旬成虫羽化期,4月中旬为羽化盛期,羽化期14~15d,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为卵期。4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幼虫危害期。5月下旬至6月中旬后老熟幼虫转入树皮内滞育,11月中旬陆续化蛹。成虫羽化多集中在早上6:00~8:00,成虫翅展后有双翅直立背部的习性,约经30min后,即可爬至树干缝隙处栖息,因而易于捕捉,9:00后飞向树冠。

成虫羽化后次日交配,2~3d后开始产卵。卵单粒散产于1~2年生小枝上,每枝产卵1人5粒。卵期8~9d,卵孵化80%左右。初孵幼虫爬至短枝顶端凹陷处取食,食量少,1~2d后即蛀入枝内,横向取食。幼虫危害以短枝为主,其次为当年生长枝。

危害短枝时,常从枝端凹陷处或叶柄基部蛀孔侵入枝内。幼虫于5月中旬至6月中旬由枝内转向枯叶,将枯叶侧缘卷起,在叶内栖息取食,以后则蛀入树皮。幼虫多在粗树皮表面下2~3mm处作薄茧化蛹。该虫对老龄和生长衰弱的树株危害最为严重。经观察,银杏超小卷叶蛾的虫口密度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2)防治方法

①根据成虫羽化后9时前栖息树干的这一特性,于4月上旬至下旬每天9:00前进行人工捕杀成虫。

②在初发生和危害较轻的地区,从4月开始,当被害枝上的叶及幼果出现枯萎时,人工剪除被害枝烧毁,消灭枝内幼虫。

③加强管理,增强树体抗性,以减轻该虫的危害程度。

④化学防治。成虫羽化盛期用50%杀螟松乳油250倍和2.5%溴氰菊酯乳油500倍液按1:l的比例混合用喷雾器喷洒树干,对刚羽化出的成虫杀死率达100%。

在危害期应集中消灭初龄幼虫。用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或90%敌百虫与80%敌敌畏(1:1)稀释800~1000倍液,或根据老熟幼虫转移到树皮内滞育的习性,于5月底6月初,用25%溴氰菊酶乳油2500倍液喷雾,或用25%溴氰菊酯乳油、10%氯氰菊酯乳油各1份,分别与柴油20份混合,涮于树干基部和土部以及骨干枝上成4cm宽毒环,对老龄幼虫致死率达100%。

竹柳卷叶蛾的虫害防治方法


竹柳是用于工业原料林、大径材栽培、行道树、四旁植树、园林绿化、农田防护林的理想树种。现将竹柳卷叶蛾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一、竹柳卷叶蛾的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6~8毫米,全体银灰褐色。前翅前缘有数组褐色短纹;基部1/3处和中部各有一暗褐色弓形横带,后缘近臀角处有一近似三角形褐色斑,此斑在两翅合拢时并成一菱形斑纹;近外缘处从前缘至臀角间有8条黑褐色平行短纹。

2.卵:扁椭圆形,乳白色至淡黄色,半透明,长径0.7毫米,短径0.5毫米。卵粒散产。

3.幼虫:老熟时体长8~10毫米,体污白色,头部、前胸背板和胸足均黑色。无臀栉。

4.蛹:体长5~8毫米,黄褐色,尾端有8根细长的钩状毛。茧黄色白绒毛状,椭圆形。

二、竹柳卷叶蛾的生活史和习性

一年发生2~3代。以2~3龄幼虫在枝梢顶端卷叶团中越冬。早春顶芽展开时,越冬幼虫开始出蛰,早出蛰的主要为害顶芽,晚出蛰的向下为害侧芽。幼虫老熟后在卷叶团中作茧化蛹。在一年发生3代的地区,各代成虫发生期为:越冬代在5月中旬至6月末,第一代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第二代在7月下旬至8月末。每雌蛾产卵6~196粒。多产在当年生枝条中部的叶片背面多绒毛处。第一代幼虫主要为害春梢,第二、三代幼虫主要为害秋梢,10月上旬以后幼虫越冬。

三、防治措施

1.林业措施:彻底剪除枝梢卷叶团,是消灭越冬幼虫的主要措施。

2.树冠药剂防治:在顶芽展叶后,越冬幼虫出蛰盛期和第一代幼虫发生初期,进行药剂防治,以减少前期虫口数量,避免后期叶片受害,可喷施常用杀虫剂。

可选用50%杀螟松乳油1000~1500倍液、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等药剂,在幼虫初龄时喷洒效果较好。

桉树桉小卷叶蛾的虫害防治方法


桉树扦插苗的生产除受天气条件的制约外,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也有很大的影响。为害桉树扦插苗的病虫害种类较多,一旦发生将对桉树苗生产影响极大。现将桉小卷叶蛾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发生规律

桉小卷叶蛾(Pelochristasp.)也叫桉斑齿小卷蛾、桉树卷叶蛾,属鳞翅目卷蛾科。初龄幼虫活动力弱,只在叶背潜食叶肉,剩下一层叶膜。2龄幼虫则爬至苗木嫩梢,吐丝将顶芽嫩叶粘合成苞,幼虫在叶苞内啮食,残留叶脉。老熟时在卷苞内化蛹。被害率一般为10%~20%,严重时在60%~100%。苗木被害后生长停滞,易造成丛生,苗木质量受到极大影响。

发病条件

一般发生在5~8月份。在雨量充足,气候潮湿,特别是晴雨相间、雾多的天气条件下,幼嫩、茂密的枝叶极易大量发生。据调查,叶片老茎,苗高50cm以上的苗木少有发生。

防治方法

1、在虫害发生期,每天清晨淋水冲洗嫩苗枝叶,使其不易卷叶,并可将虫卵和初孵幼叶虫冲刷到地面,使其饿死、晒死。

2、对于幼虫已结苞的可用人工摘除苞内幼虫及蛹。也可用药剂防治,用90%敌百虫晶体稀释至2000~3000倍液或75%锌硫磷乳剂1000倍液喷洒苗木叶茎可取得一定防治效果。另外,小卷叶蛾的成虫有趋光性,也可用灯诱杀灭。

金叶女贞褐带卷叶蛾防治方法


褐带卷叶蛾,学名Pandemisheparana(Schiffermiiller),又称苹褐卷蛾,属鳞翅目卷蛾科害虫。除了危害金叶女贞外,还危害大叶黄杨、秋葵、碧桃、三叶草和紫叶李等园林植物。

危害症状:幼虫食害幼嫩的芽、叶、花蕾,常吐丝连缀2片至3片叶片或纵卷1叶,潜藏在卷叶内危害,受害严重时不能展叶,严重的使整个叶片残缺不全,影响观赏价值。

防治方法:应在六月上旬注意防治第一代幼虫,及时防除幼虫,以控制羽化成虫数量,降低第二代危害。

①人工捕捉:在幼虫危害初期,及时摘除包裹着幼虫或蛹的受害叶片。

②灯光诱杀成虫:根据成虫的趋光性,结合防治其他园林害虫,在重点防治区域设置杀虫灯诱杀成虫。

③化学防治:可用75%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800倍至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800倍至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1500倍至2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至2500倍液,喷雾防治。

④无公害防治方法:每毫升含100亿活孢子的Bt生物制剂的800倍液,20%灭幼脲3号1000~1500倍或含量为20%米满悬浮剂1500~2000倍液。

葡萄长须卷叶蛾防治


葡萄长须卷叶蛾(Sparganothispilleriana)属鳞翅目,卷蛾科。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寄主于葡萄、棠梨、茶、油桐、大豆等。幼虫卷缀叶片如筒状,在其中蚕食。

【形态特征】

成虫前翅黄色或淡黄色,有金属光泽,翅上有3条明显的横带,褐色或暗褐色,中带由前缘的1/3斜伸到后缘的1/2处,端纹宽大,外缘界线不清,外缘区呈黄褐带;后翅较小,灰褐色;唇须特别长,直向前伸。雌蛾唇须稍短,前翅颜色淡且横带不甚明显。卵初产时淡绿色,渐变淡黄,孵化时变深褐色,卵壳透明,卵粒较小,椭圆形。初孵幼虫淡黄色,头部黑色,老熟时暗绿色,头部及前胸背板黑褐色,胸背各节横向排列4个毛瘤,臀棘8枚。蛹长椭圆形,暗棕色,臀棘8枚,末端弯曲。

【发生规律】

东北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幼龄幼虫于地表落叶、杂草等被物下结茧越冬。成虫昼伏夜出,羽化后不久即交配、产卵。低龄时多于梢顶幼叶簇中吐少量丝潜伏其中为害,稍大便吐丝卷叶为害。食料不足时常转移为害。老熟幼虫于卷叶内结茧化蛹。幼虫受惊后有迅速倒退或弹跳的习性。

【防治方法】

幼虫卷叶后,可摘除卷叶,消灭幼虫。

成虫产卵盛期,或幼虫孵化盛期喷施下列药剂:75%硫双威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25%灭幼脲悬浮剂800倍液;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

苹果树苹小卷叶蛾的防治方法


苹小卷叶蛾是苹果树的主要虫害之一,分布很广,遍及东北、华北、华中、西北、西南等地区。现将苹果树苹小卷叶蛾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为害症状

苹小卷叶蛾幼虫吐丝缀连叶片,潜居缀叶中食害,新叶受害严重。当果实稍大常将叶片缀连在果实上,幼虫啃食果皮及果肉,形成残次果。幼虫有转果为害习性,一头幼虫可转果为害桃果6~8个。在桃、苹果、梨、山楂各种水果混栽情况下,桃受害最重,在桃系列品种中,油桃重于毛桃。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6~8毫米。体黄褐色。前翅的前缘向后缘和外缘角有两条浓褐色斜纹,其中一条自前缘向后缘达到翅中央部分时明显加宽。前翅后缘肩角处,及前缘近顶角处各有一小的褐色纹。

卵:扁平椭圆形,淡黄色半透明,数十粒排成鱼鳞状卵块。

幼虫:身体细长,头较小呈淡黄色。小幼虫黄绿色,大幼虫翠绿色。蛹黄褐色,腹部背面每节有刺突两排,下面一排小而密,尾端有8根钩状刺毛。

防治方法

1、消灭越冬幼虫:在果树休眠季节刮除剪锯口、老翘皮、粗皮,集中烧毁,或在苹果发芽前,用80%敌敌畏或40%水胺硫磷乳油100倍液封闭剪锯口,消灭越冬幼虫。

2、摘除虫苞:于幼虫发生为害期间,人工摘除虫苞或将虫掐死。

3、诱杀成虫:于成虫发生期间,在果园内挂性诱芯或糖醋液盆,诱杀成虫。

4、药剂防治:在越冬幼虫出蛰期(4月上、中旬)和各代幼虫孵化盛期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傲甲1000倍或出色1000倍+欧冠1000倍。

杨梅卷叶蛾防应如何防治


杨梅卷叶蛾包括褐带长卷蛾、小黄卷叶蛾与拟黄卷叶蛾等,属鳞翅目卷叶蛾科。食性杂,也可为害柑桔、茶叶、黄豆等作物。以幼虫在初展嫩叶端部或嫩叶边缘吐丝、缀连叶片呈虫苞,潜居缀叶中食害叶肉。当虫苞叶片严重受害后,幼虫因食料不足,再向新梢嫩叶转移,重新卷叶结苞为害。杨梅新梢受害后,枝条抽生伸长困难,生长慢,树势转弱。严重为害时,新梢呈一片红褐焦枯,对杨梅幼树提前结果,早期丰产及产量都有很大影响。

杨梅卷叶蛾俗称卷叶虫。一年发生2~6代(处的地理环境不同而不同)。幼虫在5月底至6月中旬和7~8月在顶端新生的幼嫩叶片上吐丝衰成一团,幼虫卷于当中,食害叶肉。幼虫头部褐色,身体其余部位青绿色,体长1~2厘米,甚活泼,遇惊迅速向后跳动,并吐丝下垂;老熟后在卷叶内结茧化蛹。为害后影响树体碳水化合物质的制造,使新梢生长缓慢,长势衰弱。

防治方法

1.苗圃和低矮树冠的杨梅树上发现该虫时,及时人工摘除卷叶或剪除被害枝梢。

2.幼虫期可喷布5%锐劲特悬乳剂1500~2000倍液,或10%吡虫琳乳油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40%虫不乐乳油600~800倍液,或17%敌多螟乳油400倍液均有很好效果。

3、在嫩梢长出3-4叶时用药,先抽梢的先治,后抽梢的后治,对全部植株防治一次。

4、农药配方:选择速效、缓效结合的混配药剂。(1)35%纵卷清WP400倍;(2)25%毒斯威EC800倍;(3)20%绿得福EC800倍。

5、(1)避开高温时段喷药;(2)顺风向喷药,以防中毒;采用细喷雾,使叶片正反双面喷透,对已结苞的部位适当多喷。另外,对地处山坳,叶片覆盖厚,湿度高的植株,需加入69%代森锰锌WP800倍或20%龙克菌SC500倍兼治褐斑病。

卷叶蛾类害虫对果树的危害及防治


卷叶蛾类害虫在果树的种植养护管理的过程中,常常危害到果树的生长,现将卷叶蛾类害虫对果树的危害及其防治的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各位参考。

一、危害特点:顶梢卷叶蛾危害枝梢嫩叶,吐丝结网,把嫩叶紧缀成团,虫体蜷缩其中嚼食,顶梢被害后,嫩叶干枯,但不脱落,易于识别,另三种卷叶蛾均以吐丝缀叶潜居危害,常将叶片以丝缀贴果实啃食果皮和果肉,危害状相似,但苹小卷叶蛾啃食的果实呈一些不规则的小坑洼状或一些针孔状伤口,且伤口易形成木栓化的虫疤,苹大卷叶蛾啃食的果皮面积较大,易生黑霉,苹果褐卷叶蛾把果实咬成片状凹陷的伤疤。

二、发生规律:几种卷叶蛾1年均发生2--3代,顶梢卷叶蛾以23龄幼虫在枝梢顶端卷叶内结茧越冬,另外三种均以初龄幼虫在树皮下缝隙中、剪锯口等处结白茧越冬。早春果树萌芽,越冬幼虫出蛰,吐丝卷缀嫩叶危害,幼虫老熟后在卷叶内作茧化蛹,越冬代成虫发生交尾产卵,第1代幼虫出现危害嫩叶及果实,以后继续发生第2代、第3代幼虫,幼虫一直危害到10月份逐渐作茧越冬,成虫均喜食糖醋,有趋化性和趋光性。

三、防治措施:人工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重点是要彻底消灭越冬幼虫,喷药防治第12代卵和幼虫。

1、人工防治:早春彻底刮除老树皮、翘皮及潜叶蛾幼虫危害的爆皮,集中烧毁,消灭树体上的越冬幼虫,对顶梢卷叶蛾结合冬季修剪,剪掉被害虫梢集中销毁,在越冬代成虫羽化前,人工捕捉或摘除虫梢12次,可减少第1代幼虫的危害。

2、加强越冬幼虫出蛰期的防治,在越冬幼虫出蛰盛期,结合其它害虫,如网蝽,旋纹潜叶蛾的防治,可喷布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消灭出蛰幼虫。

3、化学防治:重点抓好第1代幼虫的防治,第1代幼虫发生期比较整齐,是全年防治的重点时期,掌握第1代卵孵化盛期及幼虫期,适时喷药,可有效地减少以后各世代的发生数量,并可减少后期用药的次数,所用药剂为20%的灭扫利乳剂2000倍液,25%的功夫菊酯2000倍液,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等。

4、性诱剂诱杀:利用苹小卷叶蛾性诱剂做测报和诱杀防治。

5、利用成虫的趋化性诱杀成虫,在各代成虫发生期,在树冠下挂糖醋液或果醋液,或酒糟液,或发酵豆腐水诱杀成虫。

6、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在园内设黑光灯,诱杀成虫。

7、利用天敌防治:在各代卵发生期,隔行或隔株释放赤眼蜂,每代卵放3--5次,隔3---5天放1次,消灭虫卵,以前期进行最好,实践证明,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柑橘、柚子溃疡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在柑橘、柚子的养护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溃疡病,这种病害不仅影响树木的生长,也会对果实的产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症状特点:危害叶片、枝梢和果实。其症状共同点是,各患部均现木栓化隆起的病斑,斑中部呈火山口状开裂;不同点是,叶片木栓化病斑穿透叶片正背面,斑四周现黄晕,果实枝梢病斑四周黄晕无或不明显。

病原及发病特点

病原为一种细菌,称黑腐黄单胞杆状细菌柑橘致病变种病菌主要潜伏于叶、枝、果病组织越冬,尤其秋梢上的病斑为主要越冬场所,成为翌年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源。翌春当温度和水湿适宜时,病菌从病斑中溢出,借风雨、昆虫、枝叶接触和农事操作等途径传播,从气孔、皮孔及伤口侵入致病。远距离传播则通过带菌苗木、接穗和果实的调运。

高温多雨特别是台风和暴雨频繁的年份和季节有利发病,在适温(25~30℃)条件下,雨日和雨量同发病呈正相关;偏施氮肥、潜叶蛾猖獗、夏梢控制不好、秋梢抽生不整齐、品种混栽的果园发病较重;苗木和幼龄树较老龄树发病重;甜橙类最感病,柚类、柠檬次之,柑类又次之,橘类较抗病,金柑最抗病;病菌只侵染一定发育阶段(气孔已形成)的幼嫩组织。

防治方法

(1)严格苗木检疫,培育无病苗木。从外地引进的苗木和接穗,应用700单位/毫升链霉素+1%酒精浸30~60分钟,或用0.12升汞或0.3%硫酸亚铁浸10分钟。无病圃应距柑橘园3公里。

(2)冬春结合修剪,彻底清园,随即地面、树上全面喷药保护一次(30%氧氯化铜或靠山悬浮剂800~1000倍液)。

(3)抓好抹芽控梢,减少发病。幼龄树通过抹芽控梢,使夏秋梢抽吐整齐,以利喷药保梢,青壮年树通过抹芽控制夏梢,减少发病。

(4)合理施肥,以肥控梢;防除好潜叶蛾、凤蝶等害虫,掌握潜叶蛾低蜂期放秋梢;台风频繁地区园圃周围营造防护林,均可减轻发病。

(5)喷药保梢护果。新梢长1.5~3厘米时喷第一次药,叶片转绿期喷第二次药;成年结果树以保幼果为主,掌握谢花后10天、30天和50天时各喷药1次。药剂选用靠山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77%可杀得、30%氧氯化铜悬浮剂800~10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400~800单位/毫升+0.1%酒精,或川化-018可湿粉600倍液,或50%加瑞农可湿粉800~1000倍液,或0.5~1:2:100倍量式波尔多液,或50%代森铵水剂500~800倍液。还可试用20%优氯特可溶性粉剂400~500倍液,或20%喹菌酮可湿粉1000~1500倍液。

注意:连喷波尔多液易诱发锈壁虱等螨类猖獗为害,应与杀螨剂配合施用,以策安全。

室内植物凤仙花疫病的的发病特点和防治方法


一、为害症状:病害学名:Phytophthoracactorum(LebertCohn)Schroter.主要为害茎部。初根茎处呈现油渍状暗绿色条状斑块,迅速扩展后变为黑褐色不规则形,严重时茎、叶全部变黑,植株很快倒折、根颈部凹陷致植株倒伏死亡。在湿度饱和且持续时间较长条件下,病部长出稀疏白霉,即病原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

二、病原菌形态特征:病原称恶疫霉,属卵菌。在CMA、OMA、V4A培养基上生长快,产孢多,在PDA培养基上生长缓慢,不产生卵孢子。菌落白色,棉絮状;菌丝五色、无隔膜、有分枝;孢子囊梗五色,无隔膜,五分枝,宽4―5um,其上着生一个孢子囊;孢子囊卵圆形至椭圆形,顶生,有短梗,成熟后脱落,顶端具明显乳突状突起,大小32―54x19~30(um),萌发后产生50多个游动孢子;有的孢子囊也可直接萌发产1.孢子囊2―3.孢子囊及游动孢子4―6.藏生芽管侵入;藏卵器球形,无色至浅黄色,膜薄,大小28卵器、侧生雄器及卵孢子7.藏卵器和围生雄器―32um。病菌生长温限10―32℃;25℃菌丝生长最快。及卵孢子适应pH3.5―11.5,最适为pH6,pH3、pHl2菌丝不能生长。该菌50℃经20分钟或45℃经40分钟致死。

三、发病特点:该菌菌丝和孢子囊不能在土壤中越冬,但卵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4年。卵孢子是该菌进行初侵染的主要来源;游动孢子可直接侵入凤仙花的根,是再侵染的主要器官。孢子囊萌发释放10―36个游动孢子,孢子囊也可直接萌发长出芽管及附着胞,产生侵入丝由叶片气孔侵入叶组织,起有分生孢子的作用,完成上述过程需要有水滴存在。茎、叶上的各种伤痕可使该病加重。

四、流行动态:气温20―25℃,潮湿持续15小时,50%染病。温度及湿度持续时间及其交互作用,对该菌侵染效果影响很大,湿度持续时间越长越有利于病菌侵染。气温低于20℃,高于25℃,需增加结露持续时间才能迅速侵染。进入雨季或大暴雨后易发病。

五、防治方法

(1)减少初侵染源。搞好园地卫生,采用隔年土,并在炎夏进行多次耕翻土地,经充分日晒该菌生活力降低,阳光照射可使休眠卵孢子萌发,从而丧失侵染能力;秋季彻底清除病残体,可减少发病。

(2)防止雨水溅射和传播,对减少地上部发病具重要作用。

(3)发病初期喷洒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克露或克霜氰或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灭克(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六、常用药剂: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72%克露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

玉米象危害特点和防治


玉米象,学名SitophiluszeamaisMotschulsky属鞘翅目,象甲科。别名米牛、铁嘴。我国及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寄主玉米、豆类、养麦、干果。幼虫只蛀食禾谷类种子,其中以玉米、小麦、高粱受害重。

为害特点主要为害贮存2—3年的陈粮,成虫啃食,幼虫蛀食谷粒。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5—5mm,宽1-l.7mm,圆筒形,体红褐色或黑褐色,有强光泽。头部额区向前延伸形成喙,触角膝状8节,第3节较4节长,末端节膨大。前胸背板前狭后宽,具圆形刻点,沿中线刻点数多于20个。鞘翅的基部、端部各具l橙黄或黑褐色椭圆形斑纹,后翅膜质,财节5节。外生殖器阳具细长略扁,背面中央具l纵脊,两侧有两条纵沟,阳茎基片长三角形。卵长椭圆形,大小0.65—0.70×0.285(mm),乳白色。幼虫体长4.5—6mm,无足,肥胖,背隆起,柔软多皱纹,腹面较平,乳白色,头黄色,上颚黑褐色。蛹长3.5—4mm,椭圆形。

生活习性在甘肃陇东年生1代,东北年生1—2代,山东约2代,浙江、陕西3—4代,广东7代。主要以成虫潜伏在仓内阴暗潮湿的砖石缝中越冬,也可在仓外松土、树皮、田埂边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在仓内越冬的成虫就地继续产卵繁殖,仓外越冬的成虫一部分迁入仓内,另一部分飞至大田,把卵产在麦穗上,成虫产卵时,用口吻啮食麦粒,形成卵窝,把卵产在其中,后分泌粘液封口,卵期7—16天,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幼虫孵化,蛀入粒内,幼虫期约30天,7月中下旬化蛹,蛹期7—10天,8月上旬成虫羽化,成虫有假死性,喜阴暗,趋温、趋湿,繁殖力强,怕光,雌虫可产卵约500粒,10月上旬气温低于l5℃,成虫开始越冬。

防治方法(1)清洁仓库,改善贮存条件,堵塞各种缝隙,改善贮粮条件,可减少为害。(2)改进贮藏技术,如在粮堆表面覆盖一层6—10cm厚的草木灰,用塑料膜或牛皮纸隔离;如已发生虫害,要先把表层粮取出去虫,使其与无虫粮分开,防止向深层扩展。必要时在入仓前暴晒也可达到防虫目的。(3)用农药触杀和重蒸,每40kg粮食用粮虫净4—5g,防效可达85%,此外,用磷化铝38/m3,熏空仓,如系实仓10g/m3,闭熏4天后防效95%。(4)农户或小型粮库也可使用粮食防虫包装袋。

柚子病虫害的防治


一、黄龙病感病植株发病初期在树冠上有少数枝梢叶脉变淡黄,随后病梢上的叶片以主脉为中线,出现黄绿斑相嵌、斑块大小及部位不对称的斑驳黄化症状,可看到同一病株不同病梢及同一病梢不同叶片的黄化程度不一致,其后病枝上抽出的新梢不能正常转绿,叶片厚硬,提早脱落。病树花期早,花量多,畸形花多,坐果率低,所结果实比正常的小,多呈畸形,成熟早而汁少、皮厚、味淡。病树极少发新根,老根逐渐腐烂。

[防治方法]该病目前还没有可行的治疗方法供生产上应用,主要以预防为主,及时消灭病原,防止扩散与传播。

(1)严格执行苗木检疫制度,新区禁止从疫区调进苗木、接穗,种植无病苗木。

(2)培育无病苗木:苗圃最好设在无病区。

(3)做好木虱的防治工作,木虱是黄龙病传播的媒介昆虫,仅能为害嫩芽、嫩梢。药剂处理:艾美乐10000倍或虱螨剑克2000倍。

(4)及时、彻底挖除病树:黄龙病以春梢老熟后的5月份和秋梢老熟后的10份最易鉴别,这两个时期应进行全园逐株检查,发现病株及时挖除,并用绿亨三号消毒。

二、疮痂病主要为害春梢、晚秋梢、冬梢的嫩叶,花和幼果。发病严重时引起大量落叶、落花、落果,被害果实畸形,品质变劣,商品等级低。受害叶片初期出现水渍状圆形小斑点,后变成蜡黄色。病斑随叶片的生长而扩大,并逐渐木栓化,向叶片一面隆起呈圆锥状疮痂,另一面则向内凹陷,病斑多的叶片扭曲畸形,严重的引起落叶;幼果受害初期产生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并转为黄褐色、圆锥形、木栓化的瘤状突起,形成许多散生或群生的瘤突,引起果实发育不良、畸形,造成早期落果,后期果实品质变劣。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做好冬季清园修剪工作,剪除的病枝、落叶要集中烧毁。疏删过密枝条,提高树冠内部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树冠内空气湿度。

(2)喷药防治:第一次喷药在春芽长2毫米时,第二次在谢花期,晚秋梢期喷药视天气而定。可供选用的农药有:绿亨六号1000倍+链霉素(一包兑水80斤)或诺尔毒克(一包兑水30斤)+喜逢春(每包兑水150斤)。

三、溃疡病、炭疽病溃疡病是柚树唯一的细菌性病害,是国际检疫对象,在我国除四川绝大部分产区外均有分布。柚类屑易感病种类。此病为害叶片、新梢和未成熟的果实,引起落叶、枯枝和落果,直接影响当年产量和果实品质。炭疽病为害叶片、枝梢和花果。为害叶片的症状可分急性型与慢性型:急性型病斑多从叶尖、叶缘或主脉处发生,初呈似热水烫伤的淡青色带暗褐色的小斑,后迅速扩大成不规则的斑块,病斑边缘与健部分界线不很明显,病叶很快从叶身与翼叶连接处产生离层脱落,翼叶留在树上,在潮湿时,病斑上产生朱红色而带粘性的液点;慢性型是在叶尖或叶缘先出现黄褐色病斑,后扩大成不规则形,干旱时轮纹清晰,后期病斑上出现朱红色带粘性的小液点。干枯的病斑呈灰白色,表面布满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病叶脱落较慢。叶芽受害后不会开展,梗部变成褐色后叶芽脱落。

[防治方法]

(1)减少果园病源:在放夏、秋梢前及冬季清园时集中摘除病叶,剪除病枝、病果,并集中烧毁,这是生产上控制溃疡病行之有效的措施。尤其是定植后1~2年生幼树反复彻底清除病斑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

(2)抹芽控梢:潜叶蛾低峰期放梢,减少病菌从伤口侵入的机会。

(3)喷药防治:春季开花前及谢花后各喷1次药,夏秋梢在新梢抽出3厘米、展叶期及剪前各喷1次药。大风雨后及时喷药,防止病菌从伤口侵入。可选用以下农药:同上。

四、柑桔黑星病柑桔黑星病又称黑斑病发病初期在果面上形成红褐色小斑,扩大后呈圆形,直径1~6毫米,通常2~3毫米,病斑四周稍隆起,呈暗红褐色至黑褐色,中部凹陷呈灰褐色,其上生黑色小粒点。病菌一般只侵入果皮,不入果肉,但严重时引起落果。在枝叶上产生的病斑与果实上的相似。

[防治方法]

①加强柑桔园管理,调节好氮、磷、钾肥比例,低洼果园要注意排水;剪过密枝及病枝。

②柑桔谢花后喷洒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或退菌特1000倍稀释液等喷洒,每隔15天喷1次,连续喷3~4次。

五、煤烟病发病初期于叶片、枝条或果实表面产生一层暗褐色霉斑,以后逐渐发展成为黑色绒状霉层覆盖发病部分,霉菌仅附在表面生长,呈煤烟状,不能侵入到柚树的组织内。菌膜一般不易脱落,但发病特别严重、菌膜厚的反而易剥离,剥离后枝、叶表面仍为绿色。

[防治方法]

第一,及时防治蚜虫类、蚧类、粉虱类害虫是防止煤烟病发生的根本措施。

第二,可任选以下农药喷杀:诺尔毒克一包30斤水。

六、柑橘红蜘蛛柑橘红蜘蛛又称柑橘全爪螨、瘤皮红蜘蛛。是我国柚类产区普遍发生的害虫,以刺吸式口器刺入叶片、枝条及果实表皮,吸取汁液及叶绿素。叶片被害后产生许多灰色的小斑点,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片光合作用减弱,叶片失去光泽,引起落叶、枯梢,影响树势,减少花芽分化及产量。

[防治方法]

(1)实行预测预报,查虫喷药,掌握防治关键时期。

(2)药剂防治:螨通敌或虱螨剑克。

七、潜叶蛾潜叶蛾又名鬼画符、绘图虫等,在我国柚类产区均有分布。初孵幼虫以咀嚼式口器掀起嫩叶、嫩茎表皮,在内蛀食叶肉及幼嫩的韧皮层,形成弯弯曲曲银白色的虫道。受害叶片变形卷曲、变硬,光合作用效率降低,所造成的伤口极易被溃疡病菌侵入,卷曲叶片为螨、蚧、蚜虫等害虫提供了越冬场所,增加了冬季防治的困难。

[防治方法]

(1)实行预测预报,掌握在成虫低峰期放梢:盛夏气温过高对潜叶蛾的发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广东省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有一个成虫产卵低峰期。因此,在7月中旬开始调查新梢顶部5片肿的低龄幼虫及卵的数量,当发现数量明显减少时,再抹1次梢就统一放梢,可以减少喷药次数,降低保梢。

(2)药物防治;在新梢吐出5~10毫米以:下时喷第,一次药,阿隔7天再喷第二次、第三次;如果能做到抹芽控梢,在潜叶蛾低峰期放梢,1次梢仅需喷1~2次药,就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否则连续喷药3~4次至新梢自剪才可停药。可选用以下农药:克蛾宝1000倍或艾美乐10000倍等。

八、恶性叶甲、桔潜跳甲恶性叶甲又称黑叶跳虫;桔潜跳甲又称红叶跳虫,属鞘翅目、叶甲科。广西各地均有分布,主要为害柑桔。恶性叶甲成虫和幼虫均取食嫩芽、花蕾和花;桔潜跳甲成虫取食嫩芽、幼叶,幼虫潜叶为害,造成隧道和落叶。成虫:体长2.6~3.6毫米,长椭圆形,有光泽。恶性叶甲为蓝黑色,触角除端部6节为蓝黑色外,其余各节和足为黄褐色;桔潜跳甲头和前胸黑色,鞘翅橘黄色,触角除基部3节黄褐色外,其余各节和足黑褐至黑色,易于区别。幼虫:老熟时6~7毫米,恶性叶甲头黑色,体短粗、淡黄色,前胸背板和中、后胸侧突黑褐色;而桔潜跳甲头和前胸背板黑褐色,体狭长、深黄色。

[防治方法]

①结合冬季清园清除地衣、苔藓及园中杂草;适当修剪、清除枯枝落叶。

②在幼虫发生期可选用下列任一药剂防治:艾美乐1000倍或绿亨杀杀死800倍。

九、矢尖蚧矢尖蚧雌虫壳箭头形,紫褐色,雄虫介壳全体呈白色。矢尖蚧为害柚树严重,叶片受害后变黄,严重时焦枯卷曲,枝梢枯死。一年发生3代,多以受精雌虫越冬,各代若虫的盛发期分别为5月下旬、7月中旬、9月中旬。雌虫繁殖力强,每只雌虫产卵数为130~190粒。

[防治方法]

(1)作好冬季清园工作。剪除严重受害和虫口密度大的枝梢,集中烧毁。

(2)药剂防治:战蚧1000倍或机油乳剂。

《柚子卷叶蛾的特点和防治方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