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小麦春季主要虫害的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小麦春季在养护管理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种虫害的防治。现将小麦春季主要虫害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蚜虫

主要集中为害小麦叶片、茎秆和穗部,吸食小麦汁液,使叶片变黄白。蚜虫的排泄物还会污染小麦叶片,阻碍光合作用,进而影响灌浆,使小麦减产。

①防治指标。平均每百株小麦有蚜虫500头以上,或有蚜株率达25%以上时,要及时防治。

②防治方法。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15克,对水50~75千克喷雾。

2.红蜘蛛

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开始发生。主要为害小麦叶片,吸食汁液,被害叶片表面布满黄白色斑点,逐渐扩大成斑块,叶片发黄,严重时植株不能抽穗,枯萎而死。

①防治指标。在小麦单行33厘米有麦圆蜘蛛200头或麦长腿蜘蛛100头时及时用药。

②防治方法。用73%炔螨特(克螨特)乳油1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

3.吸浆虫

以幼虫为害花器和吸食麦粒浆液,造成瘪粒,导致小麦减产。

①防治指标。4月底至5月初1个样方(10厘米10厘米20厘米)有蛹2头,或在灌浆期扒开麦垄一眼可见2~3头成虫时,应及时用药。

②防治方法。蛹期亩用5%毒死蜱颗粒剂600~900克拌细土20~25千克,或40%辛硫磷乳油300毫升对水1~2千克并拌细土20千克,顺麦垄均匀撒施,撒毒土后立即浇水,可提高防效。

4.麦叶蜂

以幼虫取食叶片,将叶片吃成缺刻状,严重时仅留主脉。

①防治指标。每平方米麦田有40头幼虫时用药。

②防治方法。幼虫3龄前用药,亩用50%辛硫磷乳油30~50毫升,对水50千克喷雾。

编辑推荐

春季小麦霜霉病防治方法


小麦霜霉病也称“黄化萎缩病”,一般发病率10%~20%,严重的高达50%。通常在田间低洼处或水渠旁零星发生。该病在不同生育期出现症状不同。苗期染病病苗矮缩,叶片淡绿或有轻微条纹状花叶。返青拔节后染病叶色变浅,并现黄白条形花纹,叶片变厚,皱缩扭曲,病株矮化,不能正常抽穗或穗从旗叶叶鞘旁拱出,弯曲成畸形龙头穗。染病较重的各级病株千粒重平均下降75.2%。及早防治小麦霜霉病是保证秋收的关键。

小麦霜霉发病条件

卵孢子发芽适温19~20℃,孢子囊萌发适温16~23℃,游动孢子发芽侵入适宜水温为18~23℃。小麦播后芽前麦田被水淹超过24小时,翌年3月又遇有春寒,气温偏低利于该病发生,地势低洼、稻麦轮作田易发病。

小麦霜霉防治方法

(1)实行轮作发病重的地区或田块,应与非禾谷类作物进行1年以上轮作。

(2)健全排灌系统严禁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发现病株及时拔除。

(3)药剂拌种,播前每50kg小麦种子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150g(有效成分为25~37.5g)加水3kg拌种,晾干后播种。必要时在播种后喷洒0.1%硫酸铜溶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2%克露(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900~1000倍液、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剂800倍滚。

紫苏主要虫害的防治方法


紫苏主要虫害如下:

1、红蜘蛛:主要刺吸紫苏叶片和幼嫩部分,特别在紫苏生长中后期,危害严重,造成植株畸形、早衰。

其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田间及附近的杂草,紫苏采收后,清除枯枝落叶,以减少虫源;适量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促进紫苏生长健壮,增强抗虫能力;夏季如遇高温干旱天气,一定要适时灌水抗旱,控制虫情发展。

药剂防治:发现红蜘蛛后,及早喷洒73%克螨特乳油1200倍液,或40%环丙杀螨醇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2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10天左右喷1次,连喷23次。

2、蚜虫:俗称蜜虫,是昆虫界的女儿国,繁殖特快,一旦发生若不及时防治,就能危害成灾。

其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在紫苏生长期间,及时铲除田间、地边杂草,紫苏收获后,妥善处理残株、落叶,以切断蚜虫中间寄主和栖息场所,消灭部分蚜虫。

药剂防治:用药剂防治时,除要求喷洒周到细致外,在用药上应尽量选择具有融杀、内吸、熏蒸3重作用的农药。常用的有: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40%乐果乳油1500倍液,2.5%溴氰菊脂乳油或2.5%功夫乳油或20%速灭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

3、银纹夜蛾:主要危害叶片,对其防治,要抓住低龄幼虫,在其未扩散前用药,在用药时间上要针对夜蛾具有昼伏夜出特点,20:00以后喷药效果较好。可选用2.5%敌杀死或2.5%功夫乳油3000倍液,或90%敌百虫1000倍液,或Bt乳剂(苏云金杆菌制剂)5001000倍液,或40%菊马乳油2500倍液。

紫苏主要用作特菜,要注意食用安全。因此,在采收前要留出安全间隔期停止用药。如50%抗蚜威为6天,2.5%溴氰菊脂乳油为2天,2.5%功夫乳油为7天等。

设施桃树主要虫害的防治方法


设施桃树生产上多采用密植栽培,一般选用的树形与露地也有很大不同。那么在种植过程中设施桃树主要虫害的防治措施有哪些呢?

1、蚜虫

为害桃树的蚜虫主要有桃蚜、桃粉蚜和桃瘤蚜3种。蚜虫1年发生10-20代。新梢展叶后开始为害,有些在盛花期为害花器,刺吸子房,影响坐果。

桃蚜对白色和黄色有趋性,可设置黄色器皿或挂黄色黏胶板诱杀。萌芽期和虫害发生期,除施用烟雾剂外,还可喷吡虫啉、苦参碱、烟碱乳油等防治。

2、桃小食心虫

该虫以幼虫蛀果为害。幼虫孵化后蛀入果实,蛀果孔常有流胶点。幼虫在果内串食果肉,形成豆沙果,并在果实上留蛀果孔。

防治该虫,一是成虫羽化前,在树冠下覆盖地膜,以阻止成虫羽化后飞出。二是成虫羽化出土前翻树盘并用杀虫剂处理土壤,杀死羽化成虫。三是在成虫羽化产卵和幼虫孵化期及时喷药,可喷灭幼脲、杀铃脲等药剂。

3、螨类

螨类主要有山楂红蜘蛛和二斑叶螨,以幼螨、成螨群集在叶背取食和繁殖。严重时造成大量落叶,影响花芽分化。

防治螨的为害,一是在越冬雌成虫进入越冬前,树干绑草把,翌年春出蛰前解除绑草并烧毁。二是发芽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发生时喷阿维菌素、苦参碱、浏阳霉素等防治。

4、桑白蚧

桑白蚧以若虫和成虫刺吸寄主汁液,虫量特别大时,完全覆盖住树皮,甚至相互叠压在一起,形成凸凹不平的灰色蜡质物。为害严重时可造成整株死亡。

防治该虫,一是休眠期用硬毛刷刷掉枝条上的越冬雌虫,并剪除受害枝条集中烧毁。二是萌芽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严重的可于休眠期喷3%-5%柴油乳剂,注意一定要在幼虫出壳、尚未分泌蜡粉之前的1周内用药效果较好,可喷施溴氰菊酯、噻嗪酮等药剂。

小麦的麦蜘蛛虫害防治方法


在我国小麦产区常见的麦蜘蛛主要有两种:麦长腿蜘蛛和麦圆蜘蛛。两种麦蜘蛛于春秋两季吸取麦株汁液,被害麦叶先呈白斑,后变黄,轻则影响小麦生长,造成植株矮小,穗少粒轻,重则整株干枯死亡。株苗严重被害后,抗害力显著降低。

1、生活习性

麦长腿蜘蛛主要发生在黄河以北的旱作麦地;麦圆蜘蛛多发生在北纬370以南黄淮地区的水浇麦地或低洼麦地,长江流域各省也有发生。两种麦蜘蛛也可以在同一地区混合发生,为害。

麦长腿蜘蛛喜温暖、干燥,多分布于平原、丘陵、山区、干旱麦田,一般春旱少雨年份易于猖獗成灾。对大气湿度较为敏感,遇小雨或露水大时即停止活动。麦长腿蜘蛛行孤雌生殖,有群集性和假死性。成虫喜爬行,也可借风力扩大蔓延为害。越冬越夏的滞育卵能耐夏季的高温多湿和冬季的干燥严寒,且有多年滞育的习性。

麦圆蜘蛛喜阴湿,怕高温、干燥,多分布在水浇地或低洼潮湿阴晾的麦地。麦圆蜘蛛亦行孤雌生殖,有群集性和假死性,春季其卵多产于麦丛分蘖茎近地面或干叶基部,秋季卵多产于麦苗和杂草近根部的土块上,或产于干叶基部及杂草须根上。

2、发病条件

麦蜘蛛在连作麦田,靠近村庄、堤埝、坟地等杂草较多的地块发生为害严重。水旱轮作和收麦后深翻的地块发生轻。麦长腿蜘蛛的适温为15~20℃,适宜湿度在50%以下,所以秋雨少,春暖干旱,以及在壤土、粘土麦田发生重。麦圆蜘蛛的适温为8~15℃,适宜湿度为80%以上,因此,秋雨多,春季阴凉多雨,以及砂壤土麦田易严重发生。

3、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麦蜘蛛的控制要加强农业防治措施,重视田间虫情监测,及时发现,争取早治,消灭点片时期。

⑴麦收后深耕灭茬,可大量消灭越夏卵,压低秋苗的虫口密度。

⑵适时灌溉,同时振动麦株,可有效地减少麦蜘蛛的种群数量。

⑶轮作倒茬,避免麦田连作,可减轻麦蜘蛛的为害。

药剂防治

⑴拌种用75%甲拌磷(3911)乳油100~200毫升,兑水5千克,喷拌50千克麦种,对两种麦蜘蛛防效均较理想。

⑵田间喷粉3%混灭威粉剂,或1.5乐果粉剂或1.5%甲基1605粉,每亩1.5~2千克。

⑶田间喷雾40%氧化乐果乳油2000倍,或40%三氯杀螨醇乳油1500倍,或用50%马拉硫磷2000倍,亩施75千克药液。

小麦金针虫的虫害防治方法


金针虫是叩头虫科幼虫的统称,主要有金针虫种类有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褐纹金针虫三种,为多食性地下害虫。

一、危害特点及发生条件

常为害小麦、玉米等多种作物的幼芽和幼苗,能咬断刚出土的幼苗,也可钻入较大的玉米苗根茎部取食为害,造成缺苗断垄。金针虫每3年完成1代,以成虫及不同龄期幼虫越冬。幼虫可咬断刚出土的小麦幼苗,也可外入已长大的幼苗根里取食为害,被害处不完全咬断,断口不整剂。

小麦抽穗以后金针虫幼虫还能钻蛀到小麦根部节间内,蛀食根节维管组织,呈碎屑状,被害株则干枯而死亡。成虫喜啃食小麦苗的叶片边缘或叶片中部叶肉,残留相对一面的叶表皮和纤维状叶脉,被害叶片干枯后,呈不规则残缺破损,并喜欢吮吸折断小麦麦茎秆中流出的汁液。

二、金针虫发生危害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

①土壤温度:土壤温度平均在10-15℃时活动危害最盛,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机,土壤温度上升到20℃时,则向下移动,不再危害,冬季潜居于深层土壤之中越冬。越冬幼虫早春即上升活动为害,10厘米土温7-12℃时是为害盛期,超过17℃停止为害。细胸锥尾金针虫适宜于在较低温度下生活,越冬土层浅,早春回升为害期早,秋后也较耐低温,入蛰期迟。因此,一年内为害期长。对小麦一年两度为害(秋后苗期及早春返青期),而以早春正值越冬幼虫长期饥饿之后,所以受害严重。

②土壤湿度:金针虫喜湿润环境,在干旱土壤里为害很轻。细胸锥尾金针虫不耐土壤干燥环境,其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20-25%。

③耕作栽培制度:精耕细作地区一般发生较轻。麦收后及时伏耕,可加重机械损伤,破坏蛹室及蛰后成虫的土室,并可将部分成虫、幼虫、蛹翻至地表,使其遭受不良气候影响和天敌的杀害,增加死亡率。而耕作粗放地区或者是间作套种面积较大地区及荒地、杂草丛生的地段较多,耕翻机会少,滋生的金针虫各虫态能比较安全地完成生活史,这些地方金针虫普遍发生较重。

三、近年来豫北地区金针虫危害呈扩大趋势原因的分析

根据金针虫的发生规律,结合近几年来豫北的实际情况,发现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小麦播种后至冬前这段时间气温偏高,有利于金针虫地下活动。

2、近年来10月份降雨偏少,土壤湿度利于其活动。同时由于受暧冬气候的影响,小麦越冬期间气温相对偏高,土壤温度有利于金针虫活动。

3、随着机械化的普及推广,全县秸秆还田面积大不断增大。秸秆还田对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确实有一定的益处,但也给地下害虫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特别是那些不能精耕细作的地块更是遭受危害严重。

4、土壤处理面积小。

5、广大农民朋友对金针虫发生条件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从源头上进行防治。

杨树主要食叶虫害的防治方法


杨树具有早期速生、适应性强、分布广、种类和品种多、容易杂交、容易改良遗传性、容易无性繁殖等特点,因而广泛用于集约栽培。

杨树主要的食叶虫病害

1.柳毒蛾:主要危害杨、柳科树木。危害严重时,能将叶片吃光,且有大量排粪,严重影响城市园林绿地的环境卫生。

2.杨扇舟蛾:幼虫群栖,1-2龄时常在一叶上剥食叶肉,2龄后吐丝缀叶藏匿其间,遇惊后能吐丝下垂随风飘移,3龄后逐渐向外扩散危害,老熟时吐丝缀叶作薄茧化蛹。由于幼虫繁殖快、数量多、分布广,大发生时极易成灾。

3.杨小舟蛾:幼虫食叶片的表皮、叶肉,仅留叶脉,呈筛网状。严重时,杨树、柳树的大部分叶片被吃光,远望如火烧。

杨树主要的食叶虫病害的防治方法

1、生物防治

在幼虫3龄期前喷施Bt和病毒防治。地面喷雾树高在12m以下中幼龄林,用药量Bt200亿国际单位每亩阿维菌素600O-8000倍液。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即在害虫产卵初期,每亩3-4个放蜂点、放蜂量3-5万头。

2、化学防治

对发生严重,喷药困难的高大树体打孔注药防治。用打孔注药机在树胸径处不同方向打3-4个孔,注入疏导性强的40%氧化乐果乳油或25%杀虫双水剂等。用药量为每10cm胸径2-4mL原药或1倍稀释液。

注药后注意用泥封好注药口。利用害虫上下树,用10ml2.5%溴氰菊酯加10ml氧化乐果与11kg废机油混合,在树干上涂3-5cm宽的闭合环;2.5%溴氰菊酯与废柴油1:10混合,浸泡包装用纸绳制成毒绳,在杨树胸径处绑缚2周,效果良好。在幼虫期喷15%灭幼脲烟雾剂防治(药剂和溶剂混合比例为1:1,用药量为1.2kg/hm2)或喷施20%灭幼脲Ⅲ号,每亩25g、1.2%烟参碱乳油1000-2000倍液。

3、人工防治

越冬(越夏)期,人工收集地下落叶或翻耕土壤,以减少越冬蛹的基数,成虫羽化盛期用黑光灯诱杀,降低下一代的虫口密度。组织人力摘除虫苞和卵块。利用幼虫受惊后吐丝下垂的习性,震动树干捕杀下落的幼虫。对于尺蠖等成虫需爬行上树产卵的害虫,在成虫羽化前在树干梆扎塑料布等方法以防成虫上树产卵。

肉桂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肉桂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发生病虫害,如果防治不及时,会使肉桂生长不良,经济效益差。下面介绍肉桂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一、肉桂病害

1、根腐病:是一种担子菌引起的病害,在苗期发生。

防治方法:

①苗圃开好排水沟,防止积水。

②发现病株,立即拔除,病穴用5%石灰浇灌消毒。

③发病初期用50%退菌特稀释500倍全面喷洒,可防止病害蔓延。

2、炭疽病:是由炭疽病菌引起,主要危害叶片、花序、果实,还可引起芽腐及死苗。

防治方法:

①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

②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稀释700倍喷施,或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喷施,每710天1次,连续3次。

3、叶枯病:是由拟茎点霉菌引起的。

防治方法:

①发现病叶,立即摘除,集中烧毁。

②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稀释600倍喷洒或用1:1:100的波尔多液,每隔710天1次,连续3次。

二、肉桂虫害

1、泡盾盲蝽:是盲蝽科害虫。

防治方法:

①冬季清除有病虫害和已枯死的肉桂枝茎、病叶,搬出林地集中烧毁。

②在泡盾盲蝽发生的盛期用15002000倍稀释桂虫灵乳油进行防治。个盛发期是45月份,第二个盛发期是6月底至10月上旬,1年共5次用药,喷药1次可维持药效710天。

2、双辨卷蛾:是鳞翅目类害虫,1年发生67代,每代成虫产卵的初期和盛期释放赤眼蜂,每亩1万只,一年放5次。②化学防治:在新梢抽出23厘米时,用稀释15005000倍的桂虫灵乳油进行防治,隔710天再喷1次,每放1次梢喷药23次。

3、木蛾:是肉桂主要害虫之一,属鳞翅目类害虫,一年发生一代。

防治方法:

(1)每年3月成虫羽化以前,清除有虫害和已枯死的肉桂枝茎,取离林地集中处理。

(2)在幼虫孵化的5月底至8月初,用稀释15002000倍桂虫灵乳油进行防治,隔710天再喷1次,连续23次。

(3)在秋、冬季,若发现树干有新木屑排出,用药棉蘸1:10倍的敌百虫溶液填入孔内,外用黄泥封口熏杀幼虫。

4、肉桂天牛:是鞘翅目天牛科樟红天牛,57月产卵于树枝先端,孵化幼虫钻食茎杆,常把木质部钻成隧道,使受害枝干上部枝叶枯死。

防治方法:

①砍去受害枝条,集中处理。

②若发现树干有新木屑排出,用药棉蘸1:10倍90%敌百虫溶液塞入蛀孔内,外用黄泥封口熏杀幼虫。

5、象鼻虫。是鞘翅目象鼻虫科害虫,整年为害。成虫主要取食肉桂新枝、嫩梢,造成一个个小刻口,新梢生长受到影响,严重时嫩梢枯死。

防治方法:结合防治泡盾盲蝽、双辨卷蛾,在新梢抽出23厘米时,用稀释15002000倍桂虫灵乳油防治,隔7-10天再喷1次,连续2-3次。

油桐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油桐根腐病

1.发病情况又称枯萎病,主要是由镰刀菌侵染油桐根部引起根腐,从而切断了整株油桐树的水分营养供给,导致全株枯死。该病一旦发生难以治疗,所以只能采取预防和控制蔓延的方法。

2.防治方法①发现病害时,应及时挖出病株进行烧毁,并用生石灰对树坑进行消毒,控制病原扩展。②加强桐林的抚育管理,改善林地肥力,增强树体抗病能力。③采取在病区选用千年桐做砧木,3年桐做接穗,营造成混交桐林的方法,对该病有较强的抵抗能力。④杜绝从发病区调入种子苗木,以防带入病原。

二、油桐黑斑病

1.发病情况又称角斑病,发病后会引起叶落、果落,影响油桐产量和降低籽仁出油率。

2.防治方法①冬季清除落地的病叶、病果,并对其集中烧毁或深埋土中,以隔离病原。②每年3~4月,喷洒1∶1∶100波尔多液2次,6~7月果实生长期再用该药喷洒2次,预防效果明显。③加强桐林的抚育管理,特别是保持合理密度,使桐林通风透光良好春季如何防果树病虫害,能增强对该病的抵抗能力。

油桐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三、寄生植物

1.为害情况主要有桑寄生科的扁枝槲寄生、桑寄生、毛叶桑寄生、棱枝槲寄生等,主要通过鸟类吞食其种子,种子再随粪便排于桐树上而产生寄生。

2.防治方法①每年在果实成熟前,砍出已产生寄生的桐树病枝。②对遭受严重寄生的桐林,全部进行林分改造。

四、油桐刺蛾

1.为害情况又称洋辣子、八角钉,其食性杂、分布广。幼虫体毛有毒,人体接触到后会引起皮肤红肿、剧痛。为害桐林的有褐刺蛾、黄刺蛾、褐边绿刺蛾、扁刺蛾等,1年发生2代,多以幼虫在茧中越冬,茧多结于地下,少数结于树枝或树干上,1~4龄幼虫以群集为食,5龄后分散为害,初孵幼虫只吃叶肉,老龄幼虫吃树叶只留下叶脉和叶柄,会影响桐树的生长和产果量,严重的导致树体枯死。成虫有趋光性,产卵多在叶背,通常在6~8月为害。

2.防治方法①根据刺蛾越冬有在林木周围土下结茧的习性,我们结合冬季复垦进行杀灭,破坏其越冬虫茧场所。②由于成虫有趋光性,对发病严重的地方,采取灯光诱集成虫进行捕杀。③对为害严重、虫口密度大的桐林,在柳杉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幼虫为害期用90%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等喷洒。针对面积大、郁闭度高的桐林,使用敌马烟剂熏蒸效果较好。

五、橙斑白条天牛

1.为害情况该虫2年发生1代,以幼虫和成虫在树干虫道内越冬,次年成虫在树干基部粗糙皮缝内产卵,孵化出幼虫后,开始在韧皮部和木质部啃食,后蛀入木质部形成虫道,破坏水分、营养输导组织而造成枯萎而死。以幼虫钻蛀树干为害,造成树势早衰,严重受害树枯死或风折。

2.防治方法①趁成虫外出到皮缝产卵的时机进行人工捕杀。②用棉花蘸40%增效氧化乐果1∶20倍液或磷化物熏杀剂塞入虫蛀孔内杀灭,杀虫率达95%以上。③对受害的老弱桐林,要及时清除并进行烧毁,以切断虫源。

凤梨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病害

1.叶尖黄化枯萎病灌溉水质碱性太强或钙、钠含量高,空气湿度太低,过度施肥或肥液浓度太高,基质排水不良等原因造成。

2.寒害凤梨原产热带地区,属高温生长植物,不耐寒,冬季最好将其移到5℃以上的环境中生长。

3.心腐病和根腐病心腐病病株叶筒基部组织变软腐烂,有臭味,轻提叶片或叶筒就能取出,一般患病叶筒会自行倒下。根腐病病株根尖变黑褐色或腐烂,不长侧根,影响植株对水肥的吸收,生长缓慢。栽培基质排水不良、水的pH值高于7.0、水质钙或钠盐类含量高、种苗包装时通气条件不良、种苗种植前堆积过久等情况都可能致病。种苗可用40%乙膦铝800倍液浸苗10分钟,阴干后再种。

虫害

1.介壳虫类最常见,通过刺吸叶片汁液造成失绿斑点,伤口会因附着害虫分泌的黏液引起黑霉病。卵刚孵化时介壳尚未增厚,此时喷药防治效果最好,可用马拉硫磷、杀螟松等一般的有机磷类农药防治。当害虫固定下来后,其有一层蜡质覆盖物保护,只能用内吸性农药进行防治。少量的介壳虫类害虫可人工刮除。

2.红蜘蛛体型极小,主要栖息于叶背或叶腋基部,繁殖速度极快,小苗较易受其危害,干旱季节危害尤重。危害部位出现淡黄色失绿斑点,后期转变为棕褐色斑块。防治药剂除了亚胺硫磷等有机磷农药外,还可用灭杀红蜘蛛的杀螨剂,如三氯杀螨醇、螨克、溴螨酯等。

3.袋蛾幼虫孵化出来后在叶片上吐丝再把咬碎的叶粘缀在一起形成一个护囊,虫体藏在护囊内。袋蛾通常把叶肉吃掉,只剩下一层透明的下表皮。下表皮干枯脱落后成孔洞或缺口或断开。防治袋蛾的药剂有敌百虫、马拉硫磷、杀螟松等。

4.毛虫危害叶片和花,把其吃成缺刻或吃断。一般的有机磷类或者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可以用来喷杀毛虫。

5.蜗牛其主要用齿舌刮食小花,阴雨天昼夜活动危害,较干旱时白天潜伏、夜间出来危害。防治可在地上撒生石灰粉或用树叶、杂草、菜叶等做诱集堆。

6.斜纹夜蛾主要危害花朵,取食花瓣、雄蕊和雌蕊,可用防治毛虫的农药防治斜纹夜蛾幼虫。

腊梅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腊梅主要病害:

1、腊梅炭疽病

症状病害多发生在叶尖和叶缘处,病斑近椭圆形,淡红色至灰白色,边缘红褐色或褐色,其上散生黑色小点,病斑易破裂。炭疽病是真菌病害,病原是一种盘长孢菌。

病原及发病现状腊梅亦称蜡梅,约有10种病害,发生较普遍的主要是叶部病害,其中炭疽病、黑斑病较常见,枝干病害和根部病害较少发生。

防治方法

a、清除病落叶,集中销毁,减少侵染源。

b、药剂防治。发病严重时可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2、腊梅叶斑病

症状叶面病斑初为圆形,褐色,随后逐渐扩大为不规则形,病斑中央变浅褐色或灰白色,深色。后期病斑中央散生小黑点。叶斑病是真菌中的一种盾霉菌侵染所致。

防治方法

a、清除病落叶,集中销毁,减少侵染源。

b、药剂防治。发病严重时可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3、腊梅黑斑病

症状被侵害的叶片上,病斑近圆形或相互融合,呈不规则形,初为褐色,后中央逐渐褪为近白色,边缘仍为褐色。病斑两面着生稀散的暗褐色霉丛,以表面为多。黑斑病是真菌病害,病原菌为洋腊梅链格孢子菌,病菌在病落叶上越冬。

防治方法

a、清除病落叶,集中销毁,减少侵染源。

b、药剂防治。发病严重时可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4、腊梅白纹羽病

症状主要发生在根基和根颈。发病初期,病部皮层组绢浮肿、松软,出现近圆形褐色的病斑。以后,病部开始呈水渍状腐烂,深达木质产部,并有黄褐色汁液渗出。后期病部组织干缩纵裂,木质部枯朽。病部表面有柔嫩的根状菌索缠绕,初白色,后转变为灰褐色或棕褐色。寄主受害后,发病初期表现为树势衰弱,自顶梢向下叶片变黄而逐渐调萎,然后枝条枯萎,后全株枯死。

病原及发病现状为褐座坚壳Rosellinianecatrix(Hart.)Berl.,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目菌核和菌索可在土壤内存活多年。病菌的休眠、繁殖与传播,主要靠在土中的菌丝体、菌核和子囊壳。侵染只限于根部,当菌丝体接触寄主植物时,菌丝体即从根部表面皮孔侵入。根部死亡后。

腊梅主要虫害

1、日本龟蜡蚧。此虫可危害数十种花卉,其若虫和雌虫在叶片和枝条上吸食液汁,常造成植株枯叶黄或煤病孽生。在长江流域,其雌虫于5月中旬在大量产卵,6月中旬孵化。雄成虫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大量化蛹、羽化。此虫可随带虫苗木的调运而将虫子传到其他地方。

防治方法:

(1)如果少数植株受害,可用人工将其从枝干上刮除。

(2)在若虫大量孵化后,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较好。

(3)用红点唇瓢虫,置被害花木上捕食蚧虫。

(4)引种苗木时要认真检查,发现幼虫寄生,应彻底刮除。

2、蚱蝉。此虫可危害梅花、桂花等多种花卉。其若虫在土中吸食根部的汁液,成虫危害性更大,常造成枝条枯死。

防治方法:

①注意搜寻和杀灭刚出土的若虫和刚羽化的成虫。

②可于炎热的夜间在树干附近燃烧火堆;同时振动树枝,使虫投火自焚,并将落于火堆旁的虫捕杀。

③用面团洗出的粘性面筋放在竹竿竿头,粘捕成虫。

④在危害盛的季节及时剪除产卵枝烧毁。

3、大蓑娥。此虫又名避债虫,民间称之为吊死鬼。是危害多种花卉的害虫。植株出现此虫时,可见叶片被其幼虫吃成孔洞或缺刻,甚至可将枝条上的叶子全部吃光,只剩叶脉,危害甚烈。

防治方法:

①大蓑蛾的护囊较明显,可以随时摘除,消灭其幼虫。

②7月中旬用90%敌百虫原药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较好。

谷子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1、谷子白发病:幼苗被害后叶表变黄,叶背有灰白色霉状物,称为灰背。旗叶期被害株顶端三、四片叶变黄,并有灰白色霉状物,称为白尖。此后叶组织坏死,只剩下叶脉,呈头发状,故叫白发病。病株穗呈畸形,粒变成针状,称刺猬头。

防治方法:

(1)轮作。实行三年以上轮作倒茬。

(2)拔除病株。在黄褐色粉末从病叶和病穗上散出前拔除病株。

(3)药剂拌种。50%萎锈灵粉剂,每50公斤谷种用药350克。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50公斤谷种用药150克。

2、谷子锈病:谷子抽穗后的灌浆期,在叶片两面,特别是背面散生大量红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的斑点,可散出黄褐色粉状孢子,像铁锈一样,是锈病的典型症状,发生严重时可使叶片枯死。

防治办法:当病叶率达1%~5%时,可用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第一次喷药,隔7~10天后酌情进行第二次喷药。

3、谷瘟病:叶片典型病斑为梭型,中央灰白或灰褐色,叶缘深褐色,潮湿时叶背面发生灰霉状物,穗茎危害严重时变成死穗。

防治方法:叶面喷药防治。发病初期田间喷65%代森锌500~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200~300倍液喷施叶面防治。

4、粟灰螟:粟灰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谷子钻心虫,是谷子上的主要害虫,以幼虫钻蛀谷子茎基部,苗期造成枯心苗,拔节期钻蛀茎基部造成倒折,穗期受害遇风易折到造成瘪穗和秕粒。发生规律:粟灰螟在河北省一年发生三代,越冬幼虫于4月下旬—5月初化蛹,5月下旬成虫盛发,5月下旬—6月初进入产卵盛期,5月下旬—6月中旬为一代幼虫为害盛期,7月中下旬为二代幼虫为害期。三代产卵盛期为7月下旬,幼虫为害期8月中旬—9月上旬,以老熟幼虫越冬。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当每1000株谷苗有卵2块,用80%敌敌畏乳油100ml,加少量水后与20kg细土拌匀,撒在谷苗根际,形成药带,也可使用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25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2000-3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1.8%阿维菌素1500倍液或1%甲胺基阿维菌素2000倍液等药剂防治,重点对谷子茎基部喷雾。

5、粘虫:咬食作物的茎叶及穗,把叶吃成缺刻或只留下叶脉,或是把嫩茎或子粒咬断吃掉。

防治方法:DDV熏蒸法,每亩用80%DDV,0.4斤-0.5斤兑水1-2斤拌谷糠、锯末等5-6斤,于晴天无风的傍晚均匀撒于谷田即可。喷雾法选用2.5%的功夫、氯氰菊酯兑水喷雾,90%的万灵、Bt乳剂等农药进行防治,但施药期要提前2天-3天。

黑松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黑松是经济树种,可提供更新造林、园林绿化及庭园造景。据普宁花木场了解到主要危害黑松的病害是为黑松枝枯病。又名黑松枯梢病、垂枝病和软枝病。危害黑松的主要虫害分别是:松大蚜、松干蚧、松梢螟、松毛虫。本文将对危害黑松这些病虫害提供一些防治的方法。

黑松病害防治方法:

黑松枝枯病。又名黑松枯梢病、垂枝病和软枝病,病原经鉴定为铁锈薄盘菌(CenangiumferuginosumFrexFr),属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柔膜菌目,薄盘菌属。该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普遍潜伏在树体内,在树木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并不造成危害,一旦遭遇旱、涝、冻等气象灾害,导致树势衰弱时,枝枯病菌才能危害树体。因此,黑松枝叶发黄和枯死的直接原因是枝枯病,而气候异常是引起枝枯病大发生的主要诱因。在我国分布于东北、山东、河北、陕西、北京等地区,松树从苗木、幼树到成年树均可受害,轻者枝条枯死,重者全株死亡。至90年代初期,青岛市前海一线黑松枝枯病发病率高达98%,部分病树成片死亡。症状表现有多种形式,如顶芽枯死、枯叶、枯梢、根腐、软枝、生长不良等,发病严重时,即使是数10年生的大树全株亦无一健康的新梢。当小枝、侧枝或干部发病时,其上的针叶先变为黄绿,逐渐红褐色,当针叶变为红褐色时,被害枝干则明显表现出因失水而病皮收缩起皱的病状,针叶逐渐脱落、叶痕处稍膨大。病害若发生在小枝上,小枝则干枯死亡。主干皮部发病时,开始有轻微的流脂现象,随后流脂加剧,病皮亦逐渐干缩下陷。

黑松虫害防治方法:

危害黑松的害虫有很多种,如松大蚜、松干蚧、松梢螟、松毛虫等等。通过及时防治虫害,避免其对黑松造成严重伤害,以达到减少伤口,断绝病菌侵染途径的目的。

化学防治

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下旬和7月下旬至8月下旬,喷洒2:2:100的波尔多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400倍液;40%的多菌灵500倍液;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15天1次,连续2~3次。为防止产生抗药性,应对以上药品交替使用。

《小麦春季主要虫害的防治方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