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虫害知识。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荔枝主要时期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荔枝果园管理多为粗放管理,结果是,不仅秋春季栽培管理有所放松,荔枝树势弱,来年春花芽分化受到影响,而且果农对病虫害防治不重视,病虫害管理措施跟不上,冬春荔枝病虫害管理处于松懈状态。如不及时、及早采取措施,来年年荔枝产量将受到极大影响。

根据多年的研究,提出今后荔枝病虫防治应走综合管理的道路,也就是说,以农业栽培管理为基础,以生物防治、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为主要内容,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协调的方式,减少农药用量,科学用药,保护天敌,发挥自然控制作用,压低病虫害在经济损失水平以下。提出以下荔枝病虫害综合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荔枝生长时期病虫害协调管理:

1、早春花穗抽出和开花期:

(1)虫害防治重点为荔枝蝽象和瘿螨。3月初,用22%荔虫清1500倍,加20%三氯杀螨醇800倍,混合喷药一次,主要是杀死荔枝蝽象,降低产卵数,并防止春梢或花穗上瘿螨的繁殖扩散。

(2)如开花前阴雨多,霜疫霉病、炭疽病常发生,可在防虫药中加入农抗九六一150倍液,即混即喷。

(3)再加荔枝保果剂叶面肥成三合一,但要即混即喷,不仅控制病虫害,而且可壮花穗。

如果树龄20年以上荔枝树,树干高大,枝叶茂密,喷药不易彻底,可采用平腹小蜂防治蝽象。此时恰好荔枝刚刚开花,而且一般花期不喷农药,释放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象效果最好。3月初和4月初每棵树各放两次,就能彻底地防治蝽象卵。1990年以来,深圳光明农场林果公司10多万棵荔枝数上连续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象,能全面控制害虫不成灾,收到良好的效果。

2、果期:要防止蛀蒂虫爆发为害和霜疫霉病大流行,重点抓好收获前20天内的防治。如果阴雨多,收获前20天、15天各喷药一次。用高效灭百可1500倍加农抗九六一150倍,即混即喷。采果后秋梢保护:秋梢是次年的结果母枝,保护好秋梢是关系到次年能否有花有果的关键,决不能忽视。

(1)每次秋梢抽出3~5厘米时,勤检查有无尺蠖、卷叶虫等害虫为害,做到及早发现,及时防除。在5~8厘米时,用22%荔虫清1000倍液喷雾,一般1~2次便可保护好当次的秋梢。

(2)注意,生长较弱的树,炭疽病易发生。可用双博(原名为霜炭清)600倍或80%喷克600倍,加0.2%尿素,喷雾。应注意的是,如整个秋梢期正处于高温多湿时期,使用菊酯类农药次数不宜过多,以免引起次要害虫的发生。

3、采收后的农业管理措施:

(1)采果后,剪除病虫枝叶,清除地面落叶和病虫果,带出田间烧毁,减少病虫源。

(2)合理施肥,重视有机肥的施用,增强植株的抗病虫能力。

4、冬梢期管理措施:

(1)冬梢是蛀蒂虫、瘿螨的越冬场所,因此冬期控制好冬梢,既切断害虫适宜食物,减少次年早春虫源,又有利于次年花穗抽出。

(2)冬春期可用30%氧氯化铜悬浮剂或其它铜制剂喷射荔枝树冠,枝叶,茎基部和地面土壤,消灭荔枝霜疫霉病和炭疽病的病菌,大大地减少次年早春发病的病原菌数量。这些简便易行的措施,成本低,效果好。

扩展阅读

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综合治理


病虫害防治是葡萄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葡萄生产中,有许多病虫害严重影响葡萄的收益。对此,张娟为大家支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合理使用化学药剂防治。 使用药剂防治时,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选择合适的农药种类、最佳防治时期、高效施药技术,进行防治。同时了解农药毒性,使用选择性农药时,减少对人、畜、天敌的毒害以及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 白粉病是无核白葡萄常见的病害。这是因为栽植过密,肥水不当,通风透光不良,过于荫蔽。张娟建议加强管理,认真清园,保持果园通风透光。发病初期可用石硫合剂、粉锈宁、烯唑醇等进行防治。 对葡萄根癌病,张娟认为这是因为枝蔓机械创伤,造成病菌侵入。应加强检疫,实行种苗消毒。3%次氯酸溶液浸沾枝条和根系。尽量减少伤口,合理安排灌溉水的流向。发现癌瘤体时,及时切除并涂以石硫合剂、福美双。 对葡萄毛毡病,张娟建议实行种苗消毒。及时清园,集中烧毁受害枝叶。萌芽前喷布5波美度石硫合剂加0.3%的洗衣粉,铲除越冬成虫。葡萄展叶后喷布1000倍的亚胺硫磷或1000倍的乐果乳油。也可采用哒螨灵、四螨嗪等。 无核白葡萄的生理性病害主要为日灼病。原因是高温、阳光直射、水分代谢受阻时产生日灼。张娟建议采用棚架栽培、增加叶量,防止果面受到强光的直射。加强果园土壤水分管理。同时,果园可以种草减少光线反射,能有效防止日灼。 对无核白葡萄的糖槭蚧和葡萄斑叶蝉,张娟也提出了防治方法。 糖槭蚧的症状为受害的葡萄叶表面有一层油状物,严重时,在果粒表面还有一层黑色的灰状物。应搭架栽培,合理修剪。可人工刮壳灭卵。在葡萄出土后及6月中旬若虫活动期采用40%速扑杀1500倍,进行防治。 葡萄斑叶蝉是以成、若虫群栖于叶片背面刺吸汁液,受害叶片正面出现密集的白色小斑点,严重时白点连成大的斑块。 对此要清除果园及周围的杂草杂树。抓好5月中下旬第一代若虫期的防治。主要用药为歼灭、杀螟松乳油2000倍或速灭杀丁2500倍药液。尽量少用广谱性杀虫剂,保护天敌。

越冬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技术


冬天,大部份病虫已进入越冬休眠期,此时防治,可大大减轻春天病虫为害,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清理、修剪病虫枝叶,集中烧毁或深埋。

(二)松土、翻地清除越冬病虫,并将一些病叶翻人深层土中浇水后使其腐烂,破坏它的越冬环境。

(三)刷白防冻,破坏病虫越冬场所。大部分的螨类,一些蚧虫如紫薇绒蚧,柿绒蚧在树皮裂缝中越冬。梨网蝽在寄主树的根际树皮中。冬季对树木刷白既防冻又杀虫。刷白高度一般以离地面1,5米为佳。现介绍一种常见的刷白剂配制:生石灰5公斤,石硫合剂原液或硫磺粉剂0.5公斤,盐0.5公斤,动物油或桐油0.1公斤,另加水20公斤。先将生石灰和盐配成一液,再加油和石硫合剂搅均匀即可。

(四)喷药防治越冬病虫害。机油乳剂是一种天然窒息型杀虫剂。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堵塞害虫体表呼吸孔实现杀虫效果。特别是对一些在发生为害期防治很困难的蚧虫类防治最佳。在树木休眠期使用机油乳剂安全、无毒、无药害,且不杀伤天敌。使用浓度为50至100倍液喷雾防治。另外还可喷3至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防治一些蝴、木虱类、蚧虫类以及月季黑斑病、大叶黄杨叶斑病、梨、桧锈病等。

烟苗移栽前病虫害综合治理


烟苗移栽前半月左右基本达到5叶一心,且整齐健壮。随着天气逐渐转暖,温光充足,有利于烟苗生长,但同时要特别防范大棚内出现高温高湿状况,避免烟苗发生猝倒病、炭疽病或烧苗等情况。

在此阶段,可针对育苗大棚实际情况,采取农业、物理及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确保培养壮苗强苗,为移栽做好充分准备。

1、农业防治措施

一是注意苗床内经常通风换气,以保证棚内二氧化碳、氧气的平衡,晴天要打开苗棚两头以降温和通风换气,避免膜下凝结水珠,晴热天气最好敞开小棚膜。

二是经常检查烟苗被害虫咬食的情况,在损害处周围仔细寻找蜗牛、蛞蝓、蛴螬、叶甲等地下害虫,并进行人工捕捉。

三是对于普通育苗苗床,宜选择通风当阳烟稻轮作地块育苗,苗床表土在整理后应曝晒一两天,再盖火土灰,应选择晴天假植,注意及时发现和防治地下害虫。

2、物理防治措施

一是选择晴天进行各项农事操作,间苗、剪叶等操作时注意器械的卫生消毒,操作前用75%的酒精对人手、摄子和剪刀进行渍泡或擦拭。

二是注意保持苗床基质水分的供应,在基质干燥的情况下要及时淋水和加池水。

三是移栽前断水断肥练苗2、3天,在烟苗显萎蔫状时,通过淋水维持苗子正常。四是移栽前打好烟穴让阳光曝晒,以便杀灭根际周围的病源菌。

3、化学防治措施

一是预防炭疽病、猝倒病。当发现烟苗叶片上出现坏死病斑或烟苗枯黄倒伏时及时喷施可湿性粉剂多菌灵600倍液或托布津10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

二是预防花叶病。可用吗胍.乙酸铜或氨基寡糖素或东旺杀毒或超敏蛋白300~400倍兑水喷雾预防。

三是普通苗床在整理之后可用消毒液32.7%的斯美地水剂消毒一次防除杂草,对于青枯病老病区可加农用链霉素400倍兑水淋湿苗床预防青枯病。

四是防治蜗牛、蛞蝓。用密达颗粒33克/亩拌灰撒施苗床。

五是防治叶甲。可用乙酰甲胺磷2000倍液喷施烟苗及苗床。

夏季的枣树病虫害综合治理与预防


枣树病虫害种类较多,6~7月发生的食叶害虫有枣黏虫、枣龟蜡介壳虫和枣叶壁虱,危害枣花和幼果的有枣绮夜蛾,蛀果害虫有桃小食心虫;7月中旬以后,主要病害是枣锈病;8月以后到采收期,主要病虫害是枣缩果病、枣锈病、桃小食心虫。 上述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往往是在一个枣园中几种病虫害同期发生,所以在防治上应全面考虑,力争一次用药能兼治几种病虫,尽量减少用药次数和降低用药量,提高防治效果。 6月上旬,把1605微胶囊剂500克溶于2.5公斤水中,再拌细土150公斤制成毒土,然后把毒土均匀撒在树冠下,每株撒毒土10~12.5公斤。也可用1605微胶囊剂500克对水150公斤,均匀喷洒树冠下地表,然后用菜耙轻搂表土。 6月中下旬,用40%氧化乐果1500倍加杀灭菊酯8000倍加磷酸二氢钾300倍混合液对树喷雾,防治第二代枣黏虫和枣叶壁虱。 7月上旬至中旬,用杀灭菊酯6000倍加水胺硫磷600~300倍加磷酸二氢钾300倍混合液喷雾,防治桃小食心虫、枣龟蜡介壳虫。 7月下旬至8月初,用1605微胶囊剂1000倍加1∶2∶300的波尔多液混合液对树喷雾,防治枣锈病和第二代桃小食心虫。 须要注意的是要严格掌握喷药时间,恰当选用药剂,药液浓度要精确,严禁盲目喷药。喷施时要做到先上后下,先里后外,绕树冠喷洒,达到全面、均匀,枝枝不漏喷,叶叶满雾滴。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梨树病虫害技术之梨园周年常见病害综合治理


11-2月份(落叶后到萌芽前)梨黑星病: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的形式在病芽鳞片内、病叶、病果等越冬。梨褐腐病:以菌丝体在病僵果内越冬。梨腐烂病: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在枝干病斑内越冬。梨炭疽病:以菌丝体在僵果或病枝上越冬。梨干枯病:以多年生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枝干上越冬。梨轮纹病: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病部越冬。梨锈病:属转主寄生病害,在桧柏上产生的孢子只能侵害梨。梨白粉病:以闭囊壳在落叶上或枝干表面上越冬。黑斑病:以分生孢子及菌丝体在被害枝梢、病芽、病果梗、树皮、病叶、病果上越冬。 防治策略:(1)清扫落叶,结合冬剪,剪除病虫枝,摘除病僵果,集中烧毁或深埋。(2)对轮纹病、干枯病和腐烂病树,应及时刮除病斑,涂药处理。(3)结合清园,全园喷布一次铲除剂,以消灭越冬菌源。 2月下旬到4月上旬(萌动期到开花前)梨黑斑病:梨开花前病菌开始侵染,开花期开始发病,为害幼叶新梢幼果。褐斑病:梨开花前开始侵染,花后开始发病,主要为害叶片。梨黑星病:梨萌芽后,病芽表现症状,花后为害果台和副梢,以及新梢。 防治策略:(1)萌芽前全园喷布一次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2)芽鳞片脱落后到开花前,全树喷布一次25%金力士5000倍+柔水通4000倍混合液,铲除潜伏在芽前的越冬菌源。(3)发现病芽梢,及时摘除。 4月到6月份(落花后到幼果期)梨黑星病:花期开始发病,幼芽、嫩梢和花序上产生新病斑,是初侵染源。梨白粉病:主要为害老叶。梨锈病:主要为害梨树幼叶、幼果和嫩梢,梨开花前后开始侵染。从花前直到幼果期是侵染发病期。梨轮纹病:主要为害枝干和果实,4-5月开始侵染,直到新梢停长为止,落花后开始侵染幼果。霉心病:主要为害果实,离花期开始侵染发病。梨炭疽病:主要为害果实,花后开始侵染幼果,但前期不发病。梨黑斑病:主要为害梨幼叶、新梢、幼果,花期开始发病。梨褐斑病:主要为害果实枝条,幼果期初侵染。 防治策略:(1)从初花到幼果期,是黑星病的初发期,发现病芽梢及时摘除。(2)在距离桧柏较近的梨园,花前全园喷布一次25%金力士5000倍液,预防梨锈病的发生。(3)花后7-10天及时喷布一次30%高生悬浮济600~800倍液,间隔15天,连喷两次,可有效地控制梨轮纹病、炭疽病、霉心病、黑斑病和褐腐病。(4)要注意生长期清园,预报病菌蔓延暴发,即发现病叶摘除,发现病梢剪除,发现病果集中烧毁。 7月到10月份(果实膨大期到落叶前)梨黑星病:可发生多次再侵染,7-8月使果实、叶片发病高峰期。梨褐斑病:高温多湿加快发病,病菌从伤口、皮孔侵入,成熟期是发病高峰期。梨轮纹病:6-7月是侵染盛期,果实成熟期是发病高峰期。梨炭疽病:高温多雨季节是侵染高峰期,果实成熟期为病害暴发期。梨黑斑病:夏季高温多雨,发病重。梨白粉病:8-10月份是叶片受侵染,发病高峰期。梨腐烂病:夏季病斑扩展慢、侵染少,秋季至初冬,是侵染发病高峰期。 防治策略:(1)夏秋季是病害发生高峰期,应注意定期喷布保护性杀菌剂,保护叶果。(2)夏秋季阴雨连绵是病害发生关键因素,应注意适期喷药,定期喷药,选用耐雨水冲刷的杀菌剂。(3)在病害初发期,应选用内吸性强的冶疗性杀菌剂。(4)注意在病害发生期,要将保护性杀菌剂和内吸性杀菌剂交替使用。

白蚁综合治理的措施


目前,全世界已记载白蚁2600多种,其中,种类较多的国家及地区有中国(476种)、澳大利亚(360多种)、印度(280多种)、南美(400多种)、非洲(近1000种)及东南亚(400多种)。在2600多种白蚁中,有经济意义的约180种。白蚁主要为害房屋建筑、农作物、地下电力、通信电缆、交通、运输设施、水利堤坝、城市绿化树木等,对各国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在美国,每年因白蚁破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30亿美元,欧洲每年约2亿欧元,澳大利亚每年约1亿澳元。我国是白蚁为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建筑物方面,长江流域约40-50%房屋受白蚁为害,华南地区房屋受白蚁为害率约60-80%,广东个别城市可高达90%。在水利方面,白蚁危害水库、江河堤坝,造成堤防漏水、决堤。根据水利部门调查,长江以南堤坝受白蚁危害率为53-92.2%。此外,白蚁还危害农、林作物、地下电缆等。我国建筑物每年因白蚁为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少17亿元人民币;水库、江河堤坝因白蚁危害所造成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数额巨大,难以估计。更多绿色尽在

对白蚁的防治,在二十世纪初,人类使用天然的杀虫剂如砷剂防治白蚁。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使用人工制造的化学药物滴滴涕、三氯苯、五氯苯酚、二溴乙烷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现了氯丹、林丹、七氯、狄氏剂、艾氏剂及灭蚁灵等有机氯灭蚁剂(Termiticides)。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始使用有机磷杀虫剂(如毒死蜱及异柳磷)及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氯菊酯、氯氰菊酯、联苯菊酯及氰戊菊酯等)防治白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又筛选出氟虫氰、氟铃脲、氟虫胺及除虫脲等特异性灭蚁剂。

由于艾氏剂、氯丹、狄氏剂、七氯、灭蚁灵等有机氯等杀虫剂对人类及环境产生严重危害,被称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s,简称POPs)。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组织实施的全球性条约《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要求缔约国对POPs产品应禁止和/或采取必要的法律和行政措施以消除。为使世界各国尽早放弃使用艾氏剂、氯丹、狄氏剂、七氯、灭蚁灵等杀白蚁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粮农组织、全球害虫综合治理机构(UNEP/FAO/GlobalIPMFacility)组织成立白蚁生物学及治理专家组,专家组在研究白蚁生物、生态学理论基础上,提出白蚁治理的IPM策略,它包含建筑物设计、建筑物地基清理、木材处理、物理屏障等措施。

(一)建筑物设计及场地防蚁

1、在设计、建造时应首先考虑采用什么白蚁治理方法,如采用物理屏障或化学屏障,或两者兼有,或选用抗白蚁材料等等;

2、建筑物中容易滋生白蚁的地方应尽量避免使用木质结构;

3、在建筑物设计、建造时,应注重建筑物室、内外排水及屋面、墙体防水;

4、在建筑物设计、建造时考虑地下室、阁楼、楼梯下部等处的通风、干燥,预留检查通道便于日后检查;

5、清除建筑场地内白蚁巢、树桩及灌木植物、建筑模板残片;

6、完工后遵守地方法规、定期检查。

葡萄病害的综合治理


一、综合治理依据

1、病原物的越冬。

不同的病原物,其越冬情况不同,只有了解了它们的越冬情况,才能进行有效的治理。下面将分别介绍常见病原物的越冬情况。

(1)白腐病。白腐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抱子器随病残体在土壤表面及表层越冬;病残体腐烂分解后,病原菌还可在土壤中腐生1-2年。在不种葡萄的条件下,土中病菌可随病残体存活4-5年。

(2)霜霉病。病菌主要以卵抱子在带病落叶中越冬,病叶腐烂后,卵抱子散入土壤,可存活2-3年。

(3)褐斑病。主要以菌丝体在带病落叶中越冬,残体分解,病菌死

(4)蔓枯病。以菌丝和分生抱子器在病蔓上越冬。

(5)灰霉病。以分生抱子和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表面及表层越冬。

(6)白粉病。主要以菌丝体在病芽中越冬,也可在枝蔓上的病组织中越冬。

(7)黑痘病。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中越冬。

(8)炭疽病。主要以菌丝体在一年生枝蔓的表层组织及僵果中越冬,也可在叶痕、穗梗及节部越冬。

(9)毛毯病。主要以成虫在芽鳞或蔓上的皮孔中越冬。

(10)根癌病。主要以细菌菌体在病瘤组织中越冬;病瘤破裂,细菌散入土壤,可存活一年以上。

(11)穗轴褐枯病。主要以分生孢子在枝蔓上越冬。

2、病害的传播和侵入。

在葡萄病害中,靠风雨传播的病害比较多,如霜霉病、白腐病、黑痘病、炭疽病、褐斑病、穗轴褐枯病等。白粉病靠气流传播;黑痘病、根癌病、毛毯病、多种病毒病可随带病苗木及插条远距离传播;根癌病和蔓枯病主要靠流水传播。

霜霉病菌、褐斑病菌多从叶背的气孔侵入;炭疽病菌可从果实的皮孔侵入;白腐病菌可从叶缘的水孔侵入;白腐病和灰霉病菌主要从各种伤口侵入;根癌病、蔓枯病主要从茎蔓基部的各种伤口侵入;病毒病多从嫁接伤口侵入等。

3、病害发生特点。

(1)前期病害。主要是以为害绿色幼嫩组织为主的黑痘病和为害幼嫩穗轴的穗轴褐枯病。这两种病害主要在开花前后发生和流行。

(2)中后期病害。白腐病和炭疽病等果实病害,主要为害近成熟期果实,造成大批烂果,幼果上不会发病。褐斑病只能侵害成熟的叶片,幼叶上不发生;霜霉病一般在7-9月为发生盛期,6月以前不会发病。

(3)全程期病害。灰霉病在花期及幼果期和果实成熟期可严重发生;根癌病、蔓枯病等整个生长期都可发生;毛毯病的越冬成螨从葡萄发芽后即可移动到嫩叶背面为害,7-8月比较严重。

除少数病害如白粉病以外,多雨潮湿的天气是葡萄病害发生或流行的主导因素,另外地势低洼、果园郁闭等,均能加重病害的发生。

二、综合治理主要措施

1、清洁果园卫生。葡萄落叶后,要结合冬季修剪,彻底清除架上的病果、病叶、病蔓,尤其注意清理白腐病、霜霉病、褐斑病等病害的带病部分。应在埋土防寒前清理完毕,而后结合埋土防寒,把落在地面的各种病残体,尤其是病果和落叶,清理干净,集中处理。

由于葡萄白腐病、霜霉病、根癌病等病菌,都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成为这些病害的初侵染来源,所以葡萄园的病残体绝对不允许埋在葡萄园内,而必须运出园外集中烧毁或挖沟深埋。如果利用这些病残体垫圈沤肥,这样的圈肥也决不允许再施人葡萄园内。

因为白腐病、霜霉病、炭疽病、黑痘病,穗轴褐枯病、白粉病、褐斑病、灰霉病等都是潜育期较短、再侵染次数较多的病害,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果、病穗、病叶、病蔓等已发病的部分,可降低病害损失。对摘除的患病材料也要运出园外,挖坑深埋。

摘除时,要根据病害特点,分别掌握要点。例如,对霜霉病是早期摘除病叶片,尤其注意近地面部位;对穗轴褐枯病,要重点剪除病穗轴;对白腐病首先要注意植株的近地面部分,彻底摘除早期发病的病穗及病果粒,兼顾其他部位的病果粒、病穗轴、病叶及病蔓;对黑痘病要重点剪除发病的幼叶、幼果、嫩梢、卷须;对炭疽病和灰霉病主要是彻底剔除病果粒等。,

2、药剂防治。葡萄病害的化学防治是必不可少的防治措施。休眠期主要是使用铲除性药剂杀死架上及架下的越冬病菌,常用药剂是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100倍稀释液、五氯酚钠200-300倍稀释液、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石硫合剂结晶30-50倍稀释液等。喷药时,必须既喷架上枝蔓,又喷架下土壤,才有比较理想的铲除效果。

(1)常用药剂:

多菌灵多菌灵有可湿性粉剂、胶悬剂、乳剂等多种剂型,内吸性药剂,对多种病害如黑痘病、褐斑病、炭疽病等效果较好,对白腐病有效,对霜霉病效果较差。

波尔多液因为葡萄对石灰敏感,对铜有较强的抗性,所以,应当使用石灰少量式波尔多液,不能使用等量或多量式波尔多液。

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内吸性药剂,药效及抗药性问题与疫霜灵相同,常用500-600倍稀释液。

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保护性药剂,对白腐病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对炭疽病也有效;对霜霉病、黑痘病、白粉病效果较差,常用600-700倍稀释液。

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保护性药剂,使用倍数及药效与福美双近似。

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内吸性药剂,对灰霉病有特效,对白腐病有治疗作用,、常用1000-1500倍稀释液。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内吸性药剂,使用1000倍稀释液对穗轴褐枯病、灰霉病等有特效。如果连续使用,容易产生抗药性。

50%多丰农可湿性粉剂:对白腐病有特效,常用500-600倍稀释液。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保护性药剂,对霜霉病防效较好,对其他病害效果差,常用400-500倍稀释液。

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内吸性药剂,对炭疽病、白腐病、灰霉病、穗轴褐枯病效果较好,对霜霉病无效,常用1200-1500倍稀释液。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保护性药剂,对多种病害有效,但对霜霉病效果较差,对白腐病不如退菌特,常用800-900倍稀释液。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内吸性药剂,药效与多菌灵类似,但该药对白粉病效果较好。

72%克霜氰可湿性粉剂:内吸性药剂,对抗性霜霉菌有特效,常用500-600倍稀释液。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保护性药剂,使用600-750倍稀释液对炭疽病、霜霉病、白腐病、白粉病效果好,对穗轴褐枯病防效稍差。

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进口保护性药剂,使用800-1000倍稀释液对穗轴褐枯病效果较好,对白粉病效果较差,对其他病害也有效。

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保护性药剂,对炭疽病、白腐病防效较好,常用600-800倍稀释液。

90%疫霜灵可溶性粉剂:使用600-700倍液对霜霉病效果好,对其他病害无效或效果差。

(2)对症下药:

①霜霉病:一般6月中旬或6月下旬开始喷药;雨早、雨多年份应适当提早到6月初开始喷药。每次应间隔12天左右,连喷3-4次。对霜霉病比较有效的保护性药剂是各种铜制剂、杀毒矾、百菌清;内吸剂是乙磷铝和瑞毒霉。

②白腐病:一般应从6月初开始喷药,每次间隔15天左右,共喷5-6次。对白腐病最有效的药剂是福美双。另外,多丰农、速克灵、甲霉灵对该病可能有治疗作用,果穗发病后连喷2-3次,可控制病情。

③白粉病:应在幼叶,幼果、嫩梢防治,最有效的药剂是三唑酮、甲基托布津、速保利等。

④褐斑病:一般从6月初开始喷药,每次间隔12天左右,2-3次即可。铜制剂、多菌灵、托布津、代森锰锌、福美双等;速克灵、扑海因等都对该病有效。

⑤灰霉病:该病在开花前后和果实成熟前后各有一个发病高峰。最有效的药剂是速克灵、扑海因。

⑥炭疽病:喷药时期及注意事项与白腐病相同。对炭疽病较有效的药剂有铜制剂、炭疽福美、多菌灵、托布津等。

⑦黑痘病:用药时期是花前半月、落花60%左右、花后半月这三次。各种铜制剂、多菌灵、托布津等效果较好。

⑧黄叶病:发芽后只要发现黄叶,立即喷施有机铁溶液2-3次,柠檬酸铁具有很好的效果。

⑨穗轴褐枯病:喷药防治的关键时期是从穗轴抽生到果实加速膨大以前,一般喷药2-3次,常用药剂是扑海因。

(3)栽培措施:多种栽培措施对葡萄病害的综合治理也十分重要,其主要的措施有以下一些:

①地面覆膜:阻断土壤中的病菌随雨水反溅向上传播,可明显减轻白腐病、霜霉病、黑痘病等。

②地面施药:在地面喷撒福美双等药粉2-3次,对白腐病等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③壮树防病:合理施肥、灌水;合理调整结果量;改良土壤,促进根部发育有明显的壮树防病作用。

④搞好夏剪:剪除距地面40厘米范围内的叶片和新梢,及时疏除多余枝蔓,控制新梢长度等措施,有利于增加通风透光、降低果园湿度,对控制多种病害有明显效果。

⑤提高结果部位:距地面40厘米范围内不留果穗,可明显延迟白腐病的发病期,减轻该病害。

杏树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杏树是新疆特克斯县经济林中的重要树种之一。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特克斯县杏果的成熟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中旬,比其他地区晚熟20天以上。特克斯杏主要分布在喀拉托海乡、喀拉达拉镇、乔拉克铁热克镇等地,杏园种植面积达5900亩,其中大红杏1600亩,亩产量800公斤左右,树上干杏4300亩,鲜果亩产量600公斤。当地果农在杏树管理中,十分重视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经调查监测发现特克斯县杏树主要病虫害有细菌性穿孔病、杏树流胶病、蚧壳虫类、蚜虫类、叶螨类、金龟子类。

一、特克斯县杏树主要病虫发生规律:

1、细菌性穿孔病主要为害叶片,由菌丝引起,病菌主要借助风雨和昆虫传播。通常是5月叶片发病,温暖降雨频繁时病情发展快,干旱时病情发展缓慢。

2、杏树流胶病病原菌的分生孢子,通过风的雨水的传播,侵入伤口或流胶处。日灼、虫害、冻害和缺肥均可促进该病的发生。3月下旬至4月中旬是侵染性流胶病弹出分生孢子的时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8月上旬至9月上旬为发病高峰期。

3、蚧壳虫类一年发生1代,以若虫在枝条上越冬,4月开始吸食枝梢汁液,4月中旬开始膨大交尾。4月下旬雌虫不再膨大,5月开始产卵。6月中旬开始孵化幼虫,秋季若虫转移回枝条上向阳面群集越冬。

4、金龟子类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成虫交替越冬,一般发生危害时间在4月下旬至7月下旬,其中5月中旬到6月中旬为害较为严重。

5、叶螨类(红蜘蛛)7月-8月危害严重,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叶片枯黄时雌成虫进入越冬状态。

6、蚜虫类以卵在杏树腋芽处越冬,3月开始孵化,5月开始危害,6月至7月开始为害最烈。此后产生有翅胎生雌蚜迁到艾草、十字花科蔬菜等夏寄主一,10月份又迁回到杏树上。

二、各阶段采用的防治措施

根据特克斯县气候特点和杏树无公害防治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芽萌动期、开花前后、果实生长期、果实采收至落叶期、休眠期。

1、芽萌动期(3月至4月初)防治对象:越冬的病菌、虫害,如杏树流胶病、杏树细菌性穿孔病、介壳虫类等。防治措施:全园喷施45%石硫合剂晶体40倍-60倍液、3-5波美度石硫合剂,以杀灭树上越冬害虫及病菌。往年病害严重的果园,可先喷施1次1:1:100倍波尔多液,7天-10天后再喷撒石硫剂。

2、开花前后(4月初至5月初)防治对象:金龟子类。防治措施:在地面喷洒48%乐斯本乳油300倍-500倍液,然后浅耙土壤,使药、土混匀。此法还可兼治杏仁蜂越冬代成虫。尽量不要在花期喷药,以免造成药害。

3、果实生长期(落花后至果实采收)防治对象:蚜虫类、介壳虫类、叶螨类和杏树细菌性穿孔病、杏树流胶病等。防治措施:

(1)、落花后立即喷施1次呲虫啉类或啶虫脒类杀虫剂或20%莫比朗10000倍--15000倍液或4.5%高清水乳剂1500倍-2000倍液等,以防治蚜虫类为害。蚜虫害严重时,7天-10天后再喷药1次。

(2)、往年叶螨类虫害发生较严重的果园,防治蚜虫时,可在药液中混加阿维菌素类药剂。

(3)、5月份是防治介壳虫若虫的关键期,应注意观察并及时喷药防治。采用的药剂有25%优乐得1000倍-1500倍液、48%乐斯本1000倍-1500倍消夜等。

(4)、落花后10天左右和采收前20天左右,各喷药1次有效药剂。喷施80%蓝宝可湿粉600倍-8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粉500倍-700倍液,可有效防治穿孔病的为害。

(5)、在杏树流胶病严重的果园,可用梧宁霉素100倍液涂抹枝干。增施有机肥控制树体负载量,适度修剪。

4、果实采收至落叶期(7月-9月)防治对象主要是叶螨类。防治措施:喷施1-2次阿维菌素类杀螨剂,防治效果达98%。

5、休眠期防治对象:各种越冬的病菌、害虫。防治措施:休眠期防治是全年病虫害防治的基础,当杏树进入休眠期后,剪除各种病、虫枝,清扫枯枝、落叶、落果并翻树盘,以消灭越冬虫源、破坏病菌越冬场所。

白术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近年来,随着白术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白术的病害呈现逐年偏重发生趋势,特别是苗期的立枯病;成株期根和根茎的根腐病、白绢病;叶片的斑枯病发病率高,危害最重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一、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

1、立枯病:又叫烂茎瘟,是白术苗期的主要病害。病原为立枯丝核菌,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或寄主残体内越冬,可在土壤中腐生2-3年,遇适当寄主即可侵入为害。在病部又可产生菌丝,很快蔓延扩展危害邻近植株。

该病为低温高湿病害,早春播种后如遇低温阴雨天气,术苗生长缓慢,组织尚未木栓化,抗病力弱,极易感染。未出土幼芽、小苗及移栽苗均能受害,出现烂芽、烂种。幼苗出土后,在近地表的幼茎基部出现水渍状暗褐色病斑,并很快延伸绕茎,茎部坏死收缩成线状铁丝茎,病部常粘附着小土粒状的褐色菌核,地上部萎蔫,幼苗倒伏死亡。常造成幼苗成片死亡,导致毁种。贴近地面的潮湿叶片也可受害,边缘产生水渍状深褐色大斑,很快波及全叶。

2、根腐病:又称干腐病,是白术的重要病害之一。土壤带菌和种栽带菌是病害的侵染来源。种栽在贮藏过程中,受热使幼苗抗病力下降是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当土壤淹水、土质粘重或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以及有线虫和地下害虫危害等原因造成植株根系发育不良或产生伤口等情况下,极易遭受病菌浸染发病。病菌要求高温,常在植株生长中后期,气温升高连续阴雨后转晴时病害突然发生。

该病一般自4月下旬开始发生,6-8月盛发,病株率20%左右,重病田可达60%以上。8月后期逐渐减轻,并趋于稳定。其发病症状为根茎细根变褐腐烂。后蔓延到上部肉质根茎及茎杆,呈黑褐色下陷烂斑,地上部开始萎蔫。根茎和茎切面可见维管束呈明显变色圈,后期根茎全部变为海绵状黑色干腐,植株枯死,易从土中拔起。新、老产区均发生普遍,造成干腐、茎腐和湿腐,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3、白绢病:俗称白糖烂,危害根状茎。带菌的土壤、肥料和种栽是病害的侵染来源。发病初期以菌丝蔓延或菌核随水流传播进行再侵染。田间初见病株在4月下旬,6-8月为发病盛期,高温多雨易造成流行。一般田块发病率在15%左右,重病田达20%以上。8月以后发病率逐渐下降,病情趋于稳定。

发病症状是根茎上的须根和根茎变成褐色,根茎表面布满白色菌丝,菌丝里面能看见乳白色或浅褐色的菌核。有时在病株茎杆基部周围的土表层也能看见白色的菌丝,其间也有菌核。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株地上部分的茎叶逐渐枯死,地下根茎开始腐烂,腐烂的根茎呈烂薯状。

4、斑枯病:药农称铁叶病,是白术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重要叶部病害,叶片因病引起早枯,导致减产。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在病残体及种栽上越冬,成为次年初发次侵染源。翌春分生孢子器遇水滴后释放分生孢子,自气孔侵入引起初侵染;病斑上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又不断引起再侵染,扩大蔓延。种子带菌造成远距离传播,而雨水淋溅是近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昆虫和农事操作也可引起传播。

该病害发生期长,流行需要高湿度,多在4月下旬开始生,6-8月盛发,雨水多,气温大升大降时发病重。发病症状为叶上初生黄绿色小斑,后因叶脉所限呈多角形成不规则形,暗褐至黑色,中央呈灰白色,上生小黑点。严重时病斑相互汇合布满全叶,呈铁黑色,茎和苞片也产生相似的褐斑。

植物郁金香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郁金香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近几年来,郁金香在我国各大城市广泛栽培,已经成为春季园林中的重要的球根类花卉。但各种病虫害的频繁发生,不仅造成了产量的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了观赏价值。现结合多年的栽培经验,列举了几种郁金香常见的病虫害,并从综合防治角度提出一套栽培管理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

一、常见病虫害的种类、症状和发病规律

郁金香疫病,又名郁金香灰霉枯萎病、郁金香褐色斑点病,主要危害叶片、花和球茎。叶片和花部受害后,植株生长弯曲,最后枯死,潮湿条件下,病部产生灰色霉层。病菌侵染球茎,使外部鳞片腐烂,并产生许多深褐色菌核。

幼叶伸展时即可被侵染。叶片病斑初为淡黄色,呈现圆形或长圆形,稍凹陷,有深色水渍状边缘,后期病斑扩大,变为灰褐色。当病斑发生于叶缘时,引起叶片向一侧卷皱。当天气潮湿时,病部覆盖大量灰色霉层。花被浸染后,产生浅褐色病斑,随后病斑逐渐扩大,并变为深褐色,最后枯萎。花芽受侵染严重时不能开放。茎上病斑较长,凹陷也较深,当扩展到茎的一周时,其上部倒伏腐烂。染病球茎的外皮常褪色、破裂,并有许多黑褐色小粒(小菌核)。剥去外皮,可见有深褐色近圆形病斑。感病球根长出的植株矮化,黄绿色,花枯萎。

该病为真菌性病害,病原为半知菌丛梗孢目葡萄孢属真菌。病菌以菌核在病株残体或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侵染源。病菌通过雨水和气流传播。多雨、有雾和有露水的高湿天气,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传播。花圃内植株栽植过密、通风不良或周围杂草丛生,发病均较严重。植株生长不良或受到损伤时也易发病。

郁金香基腐病,主要危害球茎和根。病害多发生在球茎基部。在郁金香花凋谢时,田间即出现零星病株,叶片发黄、萎蔫,茎叶提早变红枯黄,枝干基部腐烂,呈现疏松纤维状,根系少,极易拔出。种球流胶,淀粉组织分解腐烂。收获期新挖的病球,外层鳞片产生豆粒大小无色疱样突起,疱破后流胶,湿腐,种球发生由外向内腐烂。高温暴晒后,病球呈水渍状青灰色湿腐,或以鳞茎盘为初侵染点,发生湿腐,向周围扩展。腐烂组织有刺鼻的酒糟昧。干燥后,病斑呈现灰白色石灰质样。种球贮藏期主要表现流胶,后呈现黄褐色干腐。若在温室内,感病的植株会提早枯萎死亡。

该病为真菌性病害,病原为半知菌从梗孢属的郁金香尖镰孢菌,具有寄主专化性,只危害郁金香。该病菌在感病种球和土壤中越冬。郁金香生长期和贮藏期均可受害。6月份是该病的发生高峰期,种球带菌是病害传播的主要途径,种球上的伤口和贮藏期通风不良是病害发生流行的主要条件。其中,地下害虫危害严重、土壤阴湿粘重和施入未腐熟的有机肥是田间发病的主要条件。受到侵染的球茎常常产生乙烯,影响邻近的球茎或植株,使之易遭受病害的侵染。栽培中氮肥施用过多可加重该病的危害。

郁金香青霉病,又名郁金香球茎腐烂病。主要危害鳞茎,也可在地上部分表现症状。碰伤的球茎在贮藏期间尤易发生此病。受害鳞茎表层覆盖一层绿色霉层,严重时里层鳞片亦受危害。鳞茎上形成暗褐色凹陷病斑,内部鳞片逐渐腐烂,最后鳞茎成朽木状干腐。该病在生长期的地上部分也可表现症状,即在幼叶和嫩叶顶部产生水渍状的病斑,病健部分界明显,顶部覆盖有青霉。受感染的鳞茎形成的植株矮小、失绿,不开花或花畸形,提前枯死。

该病为真菌性病害,病原为半知菌青霉属的簇状青霉,腐生为主。此病大部分是从机械伤口、灼伤或螨类危害造成的伤口感染而形成的,阴凉的环境有利于病菌侵染,贮藏场所通风不良和闷热时病害发生迅速。鳞茎在贮运期容易受害,碰伤的鳞茎最易受害。

郁金香腐朽菌核病,病原物属半知菌小菌核属,主要危害幼苗和鳞茎。幼苗受到侵染后,小叶刚抽出即枯死。鳞茎受害,外部鳞片发生软腐,并在病部及附近土面出现许多白色绢丝状菌丝,后形成许多油菜籽状菌核。

刺足根螨,该螨乳白色,洋梨形,喜欢潮湿,在16℃至26℃和高湿下活动最强,腐生,主要在贮藏期危害,受害鳞茎的外表皮变硬并呈巧克力色,肉质鳞片干缩,破裂成似木栓化的碎片。造成的伤口为真菌、细菌和其他有害生物侵入提供了条件。

二、综台防治技术

改良土壤结构,合理轮作。郁金香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在种植前应进行深耕,加入人工介质,改善土壤结构,并加足基肥,以营造排水性良好、透气性强的土壤条件,有利于植株发根发芽。郁金香连作容易造成种性退化和增加土壤中的病虫累积,加大病虫害发生几率,一般需要2至3年轮作一次,病害严重的圃地,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是防治病害的有效措施。避免在被病菌污染的土壤中种植郁金香。

土壤和种球消毒。土壤消毒采用浇灌福尔马林(1:50)加辛硫磷(1:1000)混合液,薄膜覆盖7天后掀开,自然风干(以避免对种球产生药害),14天后再下种。种球消毒可用多菌灵(1:8OO)加克螨特(1:1000),浸20至30秒后阴干,第二天下种。如果有条件也可采用温汤浸种,对杀死病原生物的效果更佳,但要掌握好温度。

加强栽培管理。选用直径大,比重大的无病种球。控制使用氮肥,以免施用过多而促进病害的发生。选用N、P、K复合肥,在展叶期及时施肥。现蕾期为确保开花质量,施肥同时可在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至2次。繁殖种球需摘蕾,然后施肥养球。施肥时避免肥入花心,造成烂心。若遇气候干燥,要及时补充水分,以利于发根芽。发现病株及病球茎,应及时挖除并销毁,减少传染源。

生长期药剂防治。郁金香出土后应密切注意茎叶病害。尤其是展叶期,此时植株生长势较弱,极易受到菌核病、疫病等的侵害,要定时喷保护性杀菌剂大生600倍液,保护效果很好。植株发病初期,可用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800至1000倍液、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600至800倍液交替喷施。现蕾期偶尔会有夜蛾取食花蕾,可人工捕捉,避免施药,否则对花蕾有影响。发生螨类害虫,用克螨特1500倍液防治。

及时采收和贮藏期防治。在干燥天气时适当提前收获球茎,尽可能避免日灼伤、擦伤和其他损伤,尽量用无伤口的种球留种。入库前先对贮藏室进行熏蒸消毒,然后将消毒种球阴干后入库。挖出的种球在48小时内,用苯来特1000至1200倍液浸渍15至30分钟,有利于防病。贮藏时球茎不宜堆积过高,最好排成薄层,并保持贮存场所清洁、干燥和适宜的温度及足够的通风,使其不利于病害的发生;还应及时检查并剔除有病的鳞茎。一般郁金香入库温度应保持在22℃至25℃,相对湿度70%至80%,以后温度逐渐降到18℃至20℃,并保持良好通风。

青椒主要病虫害及无公害综合防治


青椒为植物界,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茄科。因能结甜味浆果,又叫甜椒、菜椒。现将青椒主要病虫害及无公害综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

1、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疮痂病、细菌性叶斑病、根腐病及生理性病害。

2、主要虫害有:茶黄螨、蚜虫、白粉虱、烟青虫、斑潜蝇等。

二、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配合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

1、轮作和土壤消毒

青椒连作加重各种病害的发生,有条件的可与非茄科蔬菜轮作2--3年。保护地栽培可在夏季高温时深翻土壤30cm以上,然后覆盖地膜,持续晒10--15天。苗床可用50%多菌灵拌土,每立方米床土用药50--80g,土壤消毒每667平方米可用50%多菌灵或75%甲基托布津1kg,拌细土撒匀后翻地。也可用福尔马林200倍液喷湿地表面盖膜一周,放风两周后播种或定植。

2、选用抗病品种

抗、耐青椒病毒病的品种有:洛徼10号、湘研11号、湘研16号、中椒4号以及以色列的麦加玛、玛奥、利昂等。

3、培育无病壮苗

(1)种子处理。用55℃温水浸种10--15分钟,注意要不停搅拌,当水温降到30℃时停止搅拌,再浸种4小时,可预防真菌病害,用10%磷酸三钠溶液常温下浸种20分钟,捞出后清水洗净浸种催芽可预防病毒病,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2小时,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量的0.4%拌种,或25%甲双灵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量的0.3%拌种,预防真菌性病害。

(2)春夏或夏秋育苗覆盖防虫网,防蚜虫、白粉虱危害,可预防病毒病。

(3)适时播种,培育壮苗,控制苗床温湿度,白天温度不超过30℃,夜间不低于15℃,注意苗床通风降湿,及时分苗,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带出苗床深埋,并处理病穴。

4、实行科学的田间管理

(1)保护地内采用高畦栽培,并覆盖地膜,应用微滴灌或膜下暗灌技术。保护地设施采用无滴膜,加强棚室内温湿度调控,适时通风,适当控制浇水,避免阴雨天浇水,浇水后及时排湿,尽量防止叶面结露,以控制病害发生。

(2)及时整枝、抹杈,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果,摘除下部失去功能的老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拉秧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并注意农事操作卫生,防止染病。

(3)设施内晴天上午适当晚放风,使棚室温度迅速提高,当温度升到30℃时,再开始放风,当温度降到20℃时,关闭通风口,延缓温度下降;夜间最低温度保持在12--15℃,以防灰霉病发生。

5、生物防治

(1)保护地内可设置黄板诱杀白粉虱、蚜虫、斑潜蝇等对黄色有趋性的害虫;也可释放丽蚜小蜂控制白粉虱。

(2)使用2%菌克毒克(宁南霉素)200--250倍液在发病初期防治病毒病;使用1%农抗武夷菌素150--200倍液在发病初期防治灰霉病。

(3)使用0.9%虫螨克4000倍液防治斑潜蝇、菜青虫等,或用10%浏阳霉素乳油1000--1500倍液、5%卡死克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茶黄螨及叶螨。

(4)使用72%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或25%青枯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细菌性病害。

6、化学防治

因青椒属于持续采收蔬菜作物,化学防治必须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浓度、施药方法用药。要避开采摘时间施药,应先采摘、后施药。采收前7天严禁使用化学杀虫剂,应首选生物制剂或天敌控制。要尽量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防治病虫害。

(1)疫病防治。定植后可喷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加以保护,15天一次。发病初期可喷洒40%疫霉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杜邦可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0%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8%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间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棚室还可用45%百菌清烟剂,每公顷每次用药3--4kg。

(2)炭疽病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1:1:200倍的波尔多液。每7--10天一次,连喷2--3次。

(3)灰霉病防治。移栽前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洒幼苗。发病初期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0%防霉宝6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8%灰霉克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喷雾防治。

(4)病毒病防治。可用1.5%植病灵1000倍液、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菌毒清水剂200--300倍液或高锰酸钾1000倍液与爱多收5000倍液混合喷雾防治。

(5)蚜虫、白粉虱防治。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灭杀毖4000倍液喷雾防治。

(6)斑潜蝇防治。可用73%克螨特乳油2000--2500倍液、12.5%必林30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600--800倍液喷雾防治。

综合抑制茶园病虫害


茶园病虫害是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应利用茶树自身的生长条件,通过采用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和生物防治等方法,建立合理的茶树生长体系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茶园系统内的自然生态调控能力,从而抑制茶园病虫害的爆发。

加强栽培管理

新植茶园应选择抗病虫品种。在秋冬季节,适时施用厩肥、沤肥、堆肥、饼肥等有机肥作为基肥,以养护土壤,培育壮树。在采摘季节要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可减轻蚜虫、小绿叶蝉、茶细蛾、巫跗线螨、茶橙瘿螨等多种危险性病虫的危害;对有虫芽叶还要注意重采、强采;如遇春暖早,要早开园采摘;夏秋季节尽量少留叶采摘。秋季如果害虫多,可适当推迟封园,在农闲季节可适当中耕,使土壤通风透气,促进茶树根系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的活动,破坏地下害虫的栖息场所,有利于天敌入土觅食。对于茶园恶性杂草可人工除草,对一般杂草应保留一定数量,有利于天敌栖息。

保护利用天敌

应在茶园周围种植杉、棕、苦楝等防护林和行道树,也可茶林间作、茶果间作。幼龄茶园可间种绿肥,夏、冬季在茶树行间铺草。这些措施均可给天敌创造良好的栖息、繁殖场所。在生态环境较简单的茶园,可设置人工鸟巢,招引鸟类进园捕食害虫。

将茶园修剪、台刈下来的茶树枝叶集中堆放在茶园附近,让天敌飞回茶园后再处理;人工摘除的害虫卵块、虫苞、护囊等均有不少天敌寄生,宜分别放入寄生蜂保护器内或堆放于适当地方,待寄生蜂、寄生蝇等类天敌羽化飞回茶园后,再集中处理。

利用茶园生态环境较稳定、温湿度适宜、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流行的条件,将苏云金杆菌Bt、白僵菌、虫草菌、多角体病毒等各种有益微生物释放到茶园中去,使其建立种群,并造成再次侵染和流行。

建立天敌昆虫的中间寄主和补充营养基地。部分寄生性天敌昆虫(寄生蜂、寄生蝇)和捕食性天敌昆虫(食蚜蝇)羽化后,需吮吸花蜜进行补充营养,然后觅找寄主进行产卵繁殖。可在茶园周围种植一些不同时期开花的蜜源植物,作为天敌昆虫的营养补充基地,同时也可以美化茶园环境。

综合开展生防

开发和利用生物制剂,如用苏云金杆菌制剂和病毒制剂防治茶尺蠖、茶毛虫、茶黑毒蛾等鳞翅目害虫,用白僵菌防治茶丽纹象甲和假眼小绿叶蝉,用真菌制剂防治黑刺粉虱等。

利用昆虫性信息素和互利素可诱杀和干扰昆虫的正常行为。在日本已开始利用茶卷叶蛾的性激素干扰和防治茶卷叶蛾。

利用灯光、色板、糖醋液等诱杀害虫。目前已开发的新型杀虫灯运用了光、波、色、味4种诱杀方式诱杀害虫。

植物源农药如苦楝素、除虫菊和鱼藤酮等对鳞翅目害虫和假眼小绿叶蝉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植物性农药对益虫也有杀伤作用,只是在害虫发生较严重时才能使用。矿物源农药如石硫合剂等可用于防治茶叶螨类、小绿叶蝉和茶树病害,但应严格控制在冬季封园等非采茶季节使用。

《荔枝主要时期病虫害的综合治理》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病虫害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