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枇杷绣线菊蚜的虫害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枇杷绣线菊蚜主要危害绣线菊、木瓜、石楠、麻叶绣球、榆叶梅、海棠、樱花、山楂、柑桔、枇杷、李、杏等。现将枇杷绣线菊蚜的虫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枇杷绣线菊蚜为害特点

以成虫、若虫刺吸叶和枝梢的汁液,叶片被害后向背面横卷,影响新梢生长及树体发育。

2、枇杷绣线菊蚜形态特征

成虫: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61.7mm,宽0.94mm,长卵圆形,多为黄色,有时黄绿或绿色。头浅黑色,具l0根毛。

若虫:鲜黄色,复眼、触角、足、腹管黑色。无翅若蚜体肥大,腹管短。有翅若蚜胸部较发达,具翅芽。

卵:椭圆形,长0.5mm,初淡黄至黄褐色,后漆黑色,具光泽。

3、枇杷绣线菊蚜生活习性

年生l0多代,以卵在枝杈、芽旁及皮缝处越冬。翌春寄主萌动后越冬卵孵化为干母,4月下旬于芽、嫩梢顶端、新生叶的背面为害10余天即发育成熟,开始进行孤雌生殖直到秋末,只有最后1代进行两性生殖,无翅产卵雌蚜和有翅雄蚜交配产卵越冬。

为害前期因气温低,繁殖慢,多产生无翅孤雌胎生蚜;5月下旬开始出现有翅孤雌胎生蚜,并迁飞扩散;67月繁殖最快,枝梢、叶柄、叶背布满蚜虫,是虫口密度迅速增长的为害严重期,致叶片向叶背横卷,叶尖向叶背、叶柄方向弯曲。89月雨季虫口密度下降,1011月产生有性蚜交配产卵,一般初霜前产下的卵均可安全越冬。天敌有瓢虫、草玲、食蚜蝇、蚜茧蜂等。

4、枇杷绣线菊蚜防治方法

(1)结合夏剪,剪除被害枝稍。并保护天敌。

(2)早春发芽前喷5%柴油乳剂或粘土柴油乳剂杀卵。

(3)越冬卵孵化后及为害期,及时喷洒30%桃小灵乳油2500倍液或50%抗蚜威(辟蚜雾)超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30%氧乐氰乳油2000倍液、50%灭蚜松(灭蚜灵)乳油1000一15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43%辛氟氯氰乳油(新百灵)乳油1500倍液(北京顺义农药厂)、2.5%功夫乳油3000倍液。

(4)药液涂干。木本药用植物在蚜虫初发时,用毛刷酿药在树干上部或主枝基部涂6cm宽的药环,涂后用塑料膜包扎。可选用40%乐果乳油2050倍液。必要时可选用20%氰戊菊酯乳油50ml,加水50kg,再加上消抗液50mL,搅匀后喷洒。也可用40%乐果乳油,667m2用药50mL加水60kg,再加入消抗液50ml效果显著。此外还可选用50%辛氰乳油1500倍液、50%北农931杀虫剂400mg/kg。还可用2.5%功夫乳油30ml,加60kg水,再加入消抗液30ml,防效明显提高。

(5)提倡使用蚜霉菌400500倍液,掌握在蚜虫高峰前选晴天喷洒均匀。

小编推荐

柑橘绣线菊蚜防治方法


绣线菊蚜有无翅型和有翅型2种。无翅胎生雌成蚜卵圆形,长1.4-1.8毫米,宽0.9-1毫米。体黄色、黄绿色或绿色,体表有网状纹。头部淡黑色,复眼、口器黑色。口器伸达中足基节窝,触角短于体长。腹管圆筒形,尾片圆锥形,均为黑色。有翅胎生雌蚜体形稍长。腹管圆筒形,尾片圆锥形,均为黑色。有翅胎生雌蚜体形稍长。头、胸部黑色,复眼暗红色,口器黑色,伸达后足基节窝。触角6节,第三节上有感觉圈6-10个,第四节上有2-4个。腹部绿色或淡绿色,两侧有明显的乳状突起。腹管和尾片均为黑色。卵椭圆形,漆黑色。若蚜体鲜黄色,触角、足、腹管均为黑色。

发生规律:绣线菊蚜在台湾每年发生18代左右,以成虫越冬。在福州等地,冬季可在冬梢上繁殖。在冬季温度较低的地区,秋后产生两性蚜,于雪柳等树上产卵,少数也能在柑橘树上产卵越冬。春季孵出无翅干母,并产生胎生有翅雌蚜,在柑橘树春芽伸展时,开始飞到柑橘树上为害。发生初期,柑橘园边的树上虫口密度显著多于园内,但随后这种差异趋于消失。春叶硬化时,虫数暂时减少,夏芽萌发后,又急剧上升,盛夏雨季时又趋下降,秋芽时再度大发生,虫口常达全年的高峰,直到初冬才趋于下降。

天敌:已知的捕食性天敌有龟纹瓢虫、异色瓢虫、圆斑变、弯叶毛瓢虫、艳色广肩瓢虫、黑襟毛瓢虫、黑背小瓢虫、台湾小瓢虫、赤星小瓢虫、六条瓢虫、七星瓢虫、波纹瓢虫、小十三星瓢虫、二星小黑瓢虫、四星小黑瓢虫、十斑大瓢虫等70余种瓢虫;亚非草蛉、大草蛉、台湾草蛉、曹氏褐姬蛉等14种草蛉;狭带食蚜蝇、黑带食蚜蝇、大灰食蚜蝇、半黄球尾食蚜蝇、刺腿食蚜蝇、斑刺食蚜蝇和短翅食蚜蝇等20余种食蚜蝇。

寄生性天敌有绣线菊蚜茧蜂、日本柄瘤蚜茧蜂、印度双瘤蚜茧蜂、棉蚜刺茧蜂、菜蚜茧蜂、桃蚜茧蜂、烟蚜茧蜂等近30种蚜茧蜂和苹果绵蚜小蜂、蚜虫跳小蜂、黄腰跳小蜂等。

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冬、夏季结合修剪,剪除被害枝或有虫、卵的枝梢,主干和大枝不能剪除时可将虫卵刮除。生长季节抹除零星抽发的新梢。

(2)粘捕橘园中设置黄色粘虫板可粘捕到大量的有翅蚜。

(3)保护利用天敌蚜虫有多种有效天敌,果园中应避免不必要用药。如园中天敌稀少,也可从麦田、棉田或油菜田中搜集瓢虫、食蚜蝇和草蛉释放到橘园中。

(4)药剂防治蚜虫的药剂防治指标可掌握在1/3以上的新梢有蚜虫发生。但当新梢叶片转为深绿色或有翅蚜比例显著增加时可不用药。因为当嫩梢叶片转为深绿色时,作为蚜虫的食料已不是很适宜,这样的食料会抑制蚜虫自身的繁殖,并促使产生有翅蚜。另外,此时蚜虫的天敌常已大量增加,对蚜虫有很大的控制力。防治蚜虫的有效药剂有: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4000倍液、20%好年冬(或好安威)乳油1500-2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或24%万灵(灭多威)乳油或25%速灭威乳油1000-2000倍液、22%蚜虱灵可湿性粉剂3500倍液、3%莫比朗乳油2500倍液、松碱合剂15-18倍液、0.3%苦参碱水剂200倍液、2.5%鱼藤酮乳油600-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1500-25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或20%甲氰菊酯(灭扫利)乳油3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或40%乐果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肥皂粉300倍液等。

绣线菊蚜的综合防治


绣线菊蚜,属蚜科,蚜属。分布于河北、河南、陕西、山东、内蒙古、浙江等地区,对一些常见园林植物和果树造成危害,如多种绣线菊、樱花、丁香、榆叶梅、白兰、木瓜、石楠及苹果、梨、山楂等,不仅影响园林景观,还使得果树减产,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

绣线菊

危害方式

群集在幼叶、嫩梢及芽上,被害叶片向下弯曲或稍横向卷曲,严重时可盖满嫩梢10厘米内和嫩梢反面,使植物营养恶化,生长停滞或延迟,严重的畸形生长。生长史及发生规律:根据笔者观察,此虫1年发生多代,以卵在寄主植物的枝条缝隙、芽苞附近越冬,第二年3、4月间越冬卵孵化,4、5月间在绣线菊嫩梢上大量发生,后逐渐转移到丁香等其他木本花卉上为害,10月上、中旬出现有翅蚜和无翅蚜两种分化,据查资料为有翅雄蚜和无翅雌蚜,11月上、中旬产卵越冬。

形态特征

卵:椭圆形,长0.5毫米,初淡黄至黄褐色,后漆黑色,具光泽。

若虫:鲜黄色,触角、足、腹管黑色。

成虫:无翅雌蚜体长1.6毫米左右,体多为黄色,腹管与尾片黑色,足与触角淡黄至灰黑色,腹管圆管形,有瓦纹,基部较宽尾板端圆。有翅雌蚜体长约1.5毫米,近纺锤形,头、胸、腹管、尾片黑色,腹部绿色或淡绿至黄绿色,有黑色斑纹,触角丝状,较体短。

防治方法

(1)木本花卉上的蚜虫,可在早春刮除老树皮及剪除受害枝条,消灭越冬卵。

(2)保护和利用天敌。适当栽培一定数量的开花植物,引诱并利于天敌活动,蚜虫的天敌常见的有瓢虫、草蛉、食蚜蝇、蚜小蜂等,施用农药时尽量在天敌极少,且不足以控制蚜虫密度时为宜。

(3)当蚜虫大量发生时,如果在越冬卵孵化后,及时喷50%抗蚜威超微可湿粉剂2000倍液,50%灭蚜松(灭蚜灵)乳油1000-2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烟草水”防治,即烟草末40克加水1公斤,浸泡48小时后过滤制得原液,使用时加水稀释(1公斤水)另加洗衣粉2-3克,搅匀后喷洒植株。

(4)提倡使用蚜霉菌400-800倍液,掌握在蚜虫高峰前选晴天喷洒均匀。

(5)药液涂干。木本药用植物在蚜虫初发时用毛刷蘸药,在树干上部或主干基部涂6厘米宽的药环,涂后用塑料膜包扎,可选用40%乐果乳油20-50倍液,或50%辛氰乳油1500倍液,也可用2.5%功夫乳油30毫升加水60公斤,再加入消炎液30毫升,效果显著。

(6)物理机械防治。在花卉栽植地或温室内,可放置黄色沾胶板,诱粘有翅蚜虫,或雨水冲刷、夏季修剪。

甘蓝蚜的虫害防治方法


甘蓝蚜别名菜蚜,一年发生8~10代次,世代重叠。以卵越冬,主要在晚甘蓝上,其次是球茎甘蓝、冬萝卜和冬白菜上。在温暖地区也可终年营孤雌生殖。现将甘蓝蚜的虫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形态特征

有翅胎生雌蚜:体长约2.2毫米,头、胸部黑色,复眼赤褐色。腹部黄绿色,有数条不很明显的暗绿色横带,两侧各有5个黑点,全身覆有明显的白色蜡粉。无额瘤:触角第3节有37~49个不规则排列的感觉孔;腹管很短,远比触角第五节短,中部稍膨大。

无翅胎生雌蚜:体长2.5毫米左右,全生暗绿色,被有较厚的白蜡粉,复眼黑色,触角无感觉孔;无额瘤;腹管短于尾片;尾片近似等边三角形,两侧各有2~3根长毛。

发生特点

年发生8~10代次,世代重叠。以卵越冬,主要在晚甘蓝上,其次是球茎甘蓝、冬萝卜和冬白菜上。在温暖地区也可终年营孤雌生殖。

越冬卵一般在翌年4月开始孵化,先在留种株上繁殖危害,5月中、下旬迁移到春菜上危害,再扩大到夏菜和秋菜上,10月份即开始产生性蚜,交尾产卵于留种或贮藏的菜株上越冬,少数成蚜和若蚜亦可在菜窖中越冬。甘蓝蚜的发育起点温度为4.5℃,从出生至羽化为成蚜所需有效积温无翅蚜为134.5日度,有翅蚜为148.6日度。生殖力在15~20℃下最高,一般每头无翅成蚜平均产仔40~60头。

防治要点

防治蚜虫宜尽早用药,将其控制在点片发生阶段。

①农业防治:蔬菜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残株败叶,铲除杂草;菜地周围种植玉米屏障,可阻止蚜虫迁入。

②物理防治:利用蚜虫对黄色有较强趋性的原理,在田间设置黄板,上涂机油或其他粘性剂诱杀蚜虫。还可利用蚜虫对银灰色有负趋性的原理,在田间悬挂或覆盖银灰膜,每亩用膜5公斤,在大棚周围挂银灰色薄膜条(10~15厘米宽),每亩用膜1.5公斤,可驱避蚜虫,也可用银灰色遮阳网、防虫网覆盖栽培。

③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10%千红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20%康福多悬浮剂2500~3000倍液,或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或3%万紫可溶性粉剂1000~12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或3.5%锐丹乳油1000倍液,或l%威克达乳油3000~4000倍液等喷雾。

苹果黄蚜的虫害防治方法


苹果黄蚜会使得被害叶片的叶尖向叶背横卷,影响新梢生长,严重时造成树势衰弱。现将苹果黄蚜的虫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发生规律

在辽宁苹果产一年发生10代,以卵在枝条芽铡或裂皮缝隙内越冬。次年寄主萌芽时开始孵化。本代为无翅雌蚜,若虫和成虫群集在芽和新梢上吸食汁液。下一代多为有翅蚜,为害芽及嫩叶。以后数代以无翅胎生雌蚜为主,并有少量有翅胎生雌蚜。

此虫自春季到秋季均以孤雌生殖,干旱年份又有间断小雨时繁殖快,为害重。后期(6~7月)有翅胎生雌蚜大量出现,向本寄主的其它植株上转移为害。8~9月发生量减少,直至10月中旬后产生有性蚜,交尾产越冬卵。此虫无转换寄主现象,是一种留守型蚜虫。

防治方法

1、应充分认识和利用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在正常气候下,没有药剂干扰,蚜虫不致成灾。

2、发生量较大时,到6月上中旬麦田瓢虫向果园转移,也可在短期内控制其为害。

3、为害严重时,发芽前可用拳胜1000倍+出色1000倍杀卵,花前花后喷鸣功1000倍+拳胜1000倍。要特别注意保护其天敌,如多种瓢虫、食蚜蝇、草蛉、茧蜂和姬蜂。

枇杷虫害的防治方法


枇杷在生长过程中,会遭遇到一些虫害,该如何防治呢?具体的方法措施如下。

1、枇杷黄毛虫:每年发作4-5代,产卵于嫩叶背,幼虫取食嫩叶、幼叶,严峻时全树叶片被毁。化蛹于叶背或枝干,次年5月初呈现成虫。防治:用90%敌百虫1000倍液、20%杀灭菊脂4000-5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杀灭幼虫。

2、枇杷舟蛾:又名举尾虫,多损害老叶。防治:参照黄毛虫。

3、梨小食心虫:主要损害果实、嫩梢和枝干,成虫产卵于萼筒中,幼虫钻入果肉损害种子,粪便分泌在种子周围,引起落果,防治:①套袋维护。②用黑光灯、糖醋液或性外激素进行测报。把握在发蛾高峰期喷药,喷80%敌敌畏1500倍液,50%杀螟松1500倍液,90%敌百虫1000倍液。

4、豹纹木蠹蛾:主要为害枇杷的枝干,每年发作1代,以幼虫在枝内越冬,5-6月成虫羽化,成虫有趋光线。产卵于新梢上或芽腋处,初孵幼虫多从嫩梢顶端芽腋处蛀入,为害新梢,防治:及时剪除病虫枝,用80%敌敌畏10-30倍液注入虫孔,外封泥土,以毒死枝内幼虫。也可用灯火诱杀成虫。

5、天牛:为害枇杷的天牛品种较多,有星天牛、褐天牛、桑天牛等。一年一代。以低龄幼虫在枝干内越冬,6-9月份成虫呈现,多产卵于粗1-3厘米枝条或枝叉的皮层下,孵化后幼虫向树皮下蛀食,并逐渐深化木质部形生长蛀道。防治:用棉花球蘸敌敌畏乳油或氧化乐果10-30倍液,塞入虫孔内,也可用打针器往洞内打针药液,用泥土关闭洞口,熏杀洞内幼虫。也可用铁丝勾出或戳死洞内幼虫。

枇杷毒蛾的虫害防治方法


枇杷是我们都比较熟悉的果树,其花可入药,果实是橘子的一种。它广受欢迎,因而市场广阔。种植枇杷当然也需要一定的技术,那么对于枇杷毒蛾我们该如何防治呢?

枇杷毒蛾是一种毒蛾科的昆虫,专为害枇杷叶片的害虫,在中国枇杷产区发生较普遍。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15毫米,展翅约21-30毫米,雄成虫体小;头黄色,背部灰褐色,腹部黄白色,前翅灰褐色,后翅中央灰黄色。

卵:直径约0.5毫米,圆形。

幼虫:体长约20毫米,赤褐色,体上有瘤状突起,上生白色毒毛。

蛹:长约10毫米,褐色。

2、分布与危害

枇杷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是一种专为害枇杷叶片的害虫,在我国枇杷产区发生较普遍。主要是以幼虫咬食叶片、幼芽或幼果危害。

3、防治方法

(1)加强果园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抵抗力。科学修剪,剪除病残枝及茂密枝,注意果园排水措施,保持适当的温湿度,冬季结合修剪,深翻土壤,将越冬蛹冻死,清理果园,减少虫源。

(2)根据幼虫有假死性,可震动树干,进行捕杀。

(3)在成虫发生期,利用其有趋光性,可在夜间用黑光灯诱杀。

(4)化学防治:尽量选择在低龄幼虫期防治。此时虫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虫的抗药性相对较弱。防治时用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

莴苣指管蚜的虫害防治方法


莴苣指管蚜,别名莴苣蚜、苦荬菜蚜、台湾莴苣长管蚜,属同翅目蚜科,主要危害莴苣、苦菜、苦荬菜、泥胡菜等菊科蔬菜,分布于我国华东、华南、华北、东北等省区。莴苣指管蚜如何有效防治?

形态特征

无翅孤雌蚜:体纺锤形,长约3.3毫米,体色黄褐至深紫红,有光泽;触角、腹管、足股节端部2/5,胫节端部1/4~1/5及跗节漆黑色。额瘤隆起外倾呈U形。触角3.4毫米,比体稍长,腹管长筒形,基部宽,向端部渐细,端部1/3有网纹16~24排,其余为瓦纹。尾片长锥形,上生长毛18~25根。

有翅孤雌蚜:体长约3.1毫米,头、胸部紫黑色,腹部淡紫红色,第7、8节腹背各有1横带;触角稍比体长;翅脉中脉具三叉,尾片上生长毛16~19根。其他特征与无翅孤雌蚜相似。

若蚜:体长0.8~2.4毫米,体形、体色与无翅成蚜相似,腹部具有黑纹。

发生特点

莴苣指管蚜在浙江年发生30代左右,以无翅成、若蚜在莴苣、苦买菜、苦苣菜等菊科植物心叶上越冬,暖冬天气仍可活动取食。成、若蚜群集于嫩梢、花序、花梗、叶背等处吸食汁液,致受害叶片卷缩变黄,花梗畸形扭曲,植株萎缩,生长不良,影响蔬菜产量和质量。该蚜还传播多种病毒病,危害更大。

常年3月中旬莴苣指管蚜开始繁殖,4月上旬种群数量渐增,4月中、下旬进入繁殖高峰,并产生部分有翅蚜,5月上、中旬至6月产生大批有翅蚜迁飞到黄鹌菜、泥胡菜等菊科杂草上为害繁殖,3~4代后转移至生长嫩绿的夏寄主上孳生繁殖以度过7~8月的高温,9~10月气温转凉,又自夏寄主上产生有翅蚜迁返莴苣、苦买菜及苦苣菜等菊科蔬菜上孳生繁殖,形成全年中的第二个繁殖高峰,11月下旬后,其以成、若蚜在莴苣等蔬菜上越冬。

莴苣指管蚜在浙江全年以孤雌胎生繁殖后代,其最适大量繁殖的气候条件为平均气温16~24℃,相对湿度为80%~90%,7~8天即可发育成熟,平均每一孤雌蚜胎生仔蚜60~80头。浙江及长江流域盛发期为5~6月和10~11月。

防治要点

①农业防治:蔬菜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残株败叶,铲除杂草,菜地周围种植玉米屏障,可阻止蚜虫迁入。

②物理防治:利用蚜虫对黄色有较强趋性的原理,在田间设置黄板,上涂机油或其他粘性剂诱杀蚜虫。还可利用蚜虫对银灰色有负趋性的原理,在田间悬挂或覆盖银灰膜,每亩用膜5千克,在大棚周围挂银灰色薄膜条(10~15厘米宽),每亩用膜1.5千克,可驱避蚜虫,也可用银灰色遮阳网、防虫网覆盖栽培。

③药剂防治:防治蚜虫宜尽早用药,将其控制在点片发生阶段。药剂可选用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3000~4000倍液,或20%苦参碱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10%千红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3.5%锐丹乳油800~1000倍液,或5%阿达克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1%杀虫素乳油1500~2000倍液,或0.6%灭虫灵乳油1250~1500倍液等,喷雾防治,喷雾时喷头应向上,重点喷施叶片反面。保护地也可选用杀蚜烟剂,在棚室内分散放4~5堆,暗火点燃,密闭3小时左右即可。

香石竹桃蚜的虫害防治方法


桃蚜是植物上危害最普遍的一种蚜虫。在我国分布广泛。除为害香石竹,还为害百合、蔷薇、樱花、万寿菊、晚香玉、梅、瓜叶菊、木芙蓉、玫瑰、鸡冠花、报春花等花卉。

主要是以成虫、若虫为害,刺吸枝、叶的汁液,使被害叶向背面做不规则的卷曲,导致枝枯叶黄。同时该蚜虫也是传播病毒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形态特征

成虫:分有翅和无翅两种。有翅蚜体长1.6-2.1毫米,卵圆形,体色差异很大,有绿、淡黄绿、紫褐、橘红等色,头胸部黑色,额瘤显著。体表粗糙有粒状结构,但背中域平滑,尾片圆锥形,近端部2/3处收缩,上生曲毛树根。无翅蚜虫体长1.4-2毫米,绿色或红褐色,触角鞭状,足基部淡褐色,其余部分黑色,尾片粗大,绿色。腹部背面有黑斑及翠绿色中带和侧横带,腹管圆筒形。

卵:体较小,长约1毫米,椭圆形,初为绿色后变黑色。

若虫:近似无翅胎生雌蚜,淡绿或淡红色。

发生规律

桃蚜在华北地区一年可发生10余代,长江流域一年发生20-30代。各虫态均可越冬,主要是在桃、十字花科的花及蔬菜上越冬,春季条件适宜时产生有翅蚜迁出,36月当植株现蕾及成熟后,又产生有翅蚜迁出,在菊花和茄子等植物上为害,随后再转到小白菜和芥菜上为害,10月后产卵越冬。

成虫及若虫群集叶片背面及嫩梢吸取汁液危害。被害叶片向背面卷曲、皱缩。冬季温暖,春暖早,雨水均匀的年份发生严重,高温高湿不利发生。在24℃的温度下,发育最快,高于28℃对其发育不利。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破坏害虫的繁衍和生活环境;清除虫源植物播种前清洁育苗场地,拔掉杂草和各种残株,集中烧毁或深埋。

(2)进行诱杀,设置黄色板从66厘长、33厘米宽的长方形框的上方使涂黄面朝内包住夹紧插在果园周围高出地面0.5米,隔3-5米远一块,再在没涂色的外面涂以机油。这样可以大量诱杀有翅蚜。

(3)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瓢虫、食蚜蝇、草蛉等。

(4)化学防治:发生严重时可喷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倍液。

豌豆修尾蚜的虫害防治方法


豌豆修尾蚜,别名蚕豆修尾蚜,属同翅目蚜科,为害豌豆、蚕豆、大豆散黧豆等豆科植物,各地均有发生。豌豆修尾蚜如何防治?

形态特征

无翅孤雌蚜:体长3.7~4毫米,宽1.6~1.7毫米,活体草绿色,体表具网纹和曲横纹,头黑色,有毛14根,中额平,额瘤隆起外倾,额沟梯形,触角总长4.2毫米,第3节1.1毫米,有毛25~26根和次生感觉圈11~51个,前胸黑色,中胸背具不规则横带,各胸节具大缘斑,后胸有断续中侧小斑,第1~6腹节各具2对中毛,2对侧毛,2~3对缘毛,第1节缘毛1对,第7~8腹节各具横带,腹管长筒状,具2个前大后小的方形斑块,约与尾片等长,尾片黑色,长锥形,有长曲毛11~16根。

有翅孤雌蚜:头、胸均为黑色,腹色浅,第1~6腹节有缘斑,腹管前后斑融合后围绕整个腹管,第7~8腹节呈横带,触角第3节有次生感觉圈46~87个,第4节有9~34个。

发生特点

豌豆修尾蚜为害蚕豆、豌豆的盛期在4~6月,主要在嫩枝和叶背上为害,造成茎叶卷缩,节间缩短,抑制生长,影响产量。

防治要点

①农业防治:蔬菜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残株败叶,铲除杂草,菜地周围种植玉米屏障,可阻止蚜虫迁入。

②物理防治:利用蚜虫对黄色有较强趋性的原理,在田间设置黄板,上涂机油或其他粘性剂诱杀蚜虫。还可利用蚜虫对银灰色有负趋性的原理,在田间悬挂或覆盖银灰膜,每亩用膜5千克,在大棚周围挂银灰色薄膜条(10~15厘米宽),每亩用膜1.5千克,可驱避蚜虫,也可用银灰色遮阳网、防虫网覆盖栽培。

③药剂防治:防治蚜虫宜尽早用药,将其控制在点片发生阶段。药剂可选用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3000~4000倍液,或20%苦参碱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10%千红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3.5%锐丹乳油800~1000倍液,或5%阿达克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1%杀虫素乳油1500~2000倍液,或0.6%灭虫灵乳油1250~1500倍液等,喷雾防治,喷雾时喷头应向上,重点喷施叶片反面。保护地也可选用杀蚜烟剂,在棚室内分散放4~5堆,暗火点燃,密闭3小时左右即可。

雪松长足大蚜的虫害防治方法


雪松树形优美,是栽植量很大的常见观赏树种。近年来,雪松上发生了一种长足大蚜,在秋冬季节发生量很大。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专家鉴定,这种蚜虫是一种中国新记录种,叫雪松长足大蚜。

危害特点

雪松长足大蚜在为害高峰期,表现的主要症状是蚜虫分泌大量蜜露,受害雪松的枝条、地被植物及地面上均有蜜露,污染雪松下层枝叶及其下面的地被植物和地面,要注意监测与防治。

形态特征

无翅孤雌蚜:体长2.9-3.7毫米,体梨形,深铜褐色,腹部具漆黑色小斑点,体表被淡褐色纤毛和白色蜡粉,头顶中央两侧各有一纵沟;前胸背板两侧各有一斜置凹陷,呈八字形;中胸腹面前缘中央具一个突起,钝齿形;腹管较短。

有翅雌蚜:与无翅孤雌蚜相近,具有2对翅。

有翅雄蚜:体长2.2-3毫米,头胸部黑色,复眼红色,触角灰褐色,基2节及端部黑褐色;腹部灰褐或灰绿色,足黑褐色或灰褐色;喙长,可达腹末。

卵:长1.05-1.25毫米,宽0.47-0.52毫米;初产时黄棕色,后变为漆黑色。

若蚜:体长1.2毫米,触角5节(比成蚜少1节)。

生物学特性

孤雌世代与两性世代交替发生,多聚集在直径2.5-40毫米的雪松枝条上为害;常有大量蜜露滴落在被害树木下层的枝叶、地被植物或地面上;8月下旬开始为害,11月中旬起有翅雄蚜、有翅雌蚜和无翅性蚜(雌)混合发生;性蚜多在枝梢的针叶上产卵,2-8粒排列成行,偶尔将卵产在枝条上。

防治方法

1.刮除小枝上的蚜虫,冬季摘除带卵针叶。

2.为害盛期,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1.2%烟碱苦参碱喷雾防治。

3.保护利用瓢虫、草蛉、食蚜蝇等天敌。

花灌木绣线菊虫害蚜虫的防治


绣线菊蚜又名苹果黄蚜,俗称腻虫、油汗,属同翅目,蚜科。

分布与为害:在中国分布于各省。国外日本、朝鲜、印度、巴基斯坦、澳大利亚、新西兰、非洲、北美、中美均有分布。寄主植物有贴梗海棠、多种绣线菊、樱花、榆叶梅等。为害状成、若蚜群集为害新梢、嫩芽和新叶,受害叶片向背面横卷。

形态特征:

无翅胎生雌蚜:体黄色,腹部黄色,两侧有黑色斑纹。体长1毫米左右。

卵:椭圆形,漆黑色,腹部黄色。

生活史及习性:一年发生约10余代,以卵在枝条的芽缝或皮缝内越冬。翌年4月萌芽后开始孵化,约在5月上旬孵化结束。初孵幼蚜群集在叶或芽上为害。经10天左右发育为干母,干母可胎生无翅胎生雌蚜,以胎生雌蚜并迁飞扩散。6-7间由于温、湿度条件适合,繁殖加快,虫口密度迅速增长,为害严重,树梢、叶背、叶柄满布蚜虫,并向其它杆株扩散。8-9月发生数量逐渐减少。10月出现性母,迁飞后产生有性蚜,雌、雄交尾产卵,以卵越冬。每头雌蚜产卵1-6粒。

防治方法

1、休眼期的防治:可结合叶螨、介壳虫的防治,在发芽以前喷布含油量5%的矿物油乳剂,可以杀死越冬的蚜卵。

2、生长期的防治:常用药剂有40%氧化乐果乳剂2000倍,50%马拉松乳剂1000倍,50%灭蚜松可湿性粉1500倍,21%灭杀毙3000倍液。

3、药剂涂干:对水源较远,取水困难的树,尤其适用。5月上旬即蚜虫发生初期,用毛刷将配好的具有内吸作用的药剂稀液直接涂在主干上部或主枝基部(涂成6厘米宽的药环)。若树皮较粗糙时,可先将粗皮刮去,但不要伤及嫩皮(稍露白即可)。涂药后用塑料布或废报纸包扎好。用40%乐果乳剂,以20份水稀释,涂药后需经3-5天后才产生药效,故应在蚜害初期施用为宜。

枇杷常见虫害的防治方法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枇杷常见虫害的防治方法吧!

1、枇杷黄毛虫:每年发作4-5代,产卵于嫩叶背,幼虫取食嫩叶、幼叶,严峻时全树叶片被毁。化蛹于叶背或枝干,次年5月初呈现成虫。防治:用90%敌百虫1000倍液、20%杀灭菊脂4000-5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杀灭幼虫。

2、枇杷舟蛾,又名举尾虫,多损害老叶。防治:参照黄毛虫。

3、梨小食心虫:主要损害果实、嫩梢和枝干,成虫产卵于萼筒中,幼虫钻入果肉损害种子,粪便分泌在种子周围,引起落果,防治:

①套袋维护。

②用黑光灯、糖醋液或性外激素进行测报。把握在发蛾高峰期喷药,喷80%敌敌畏1500倍液,50%杀螟松1500倍液,90%敌百虫1000倍液。

4、豹纹木蠹蛾:主要为害枇杷的枝干,每年发作1代,以幼虫在枝内越冬,5-6月成虫羽化,成虫有趋光线。产卵于新梢上或芽腋处,初孵幼虫多从嫩梢顶端芽腋处蛀入,为害新梢,防治:及时剪除病虫枝,用80%敌敌畏10-30倍液注入虫孔,外封泥土,以毒死枝内幼虫。也可用灯火诱杀成虫。

5、天牛:为害枇杷的天牛品种较多,有星天牛、褐天牛、桑天牛等。一年一代。以低龄幼虫在枝干内越冬,6-9月份成虫呈现,多产卵于粗1-3厘米枝条或枝叉的皮层下,孵化后幼虫向树皮下蛀食,并逐渐深化木质部形生长蛀道。防治:用棉花球蘸敌敌畏乳油或氧化乐果10-30倍液,塞入虫孔内,也可用打针器往洞内打针药液,用泥土关闭洞口,熏杀洞内幼虫。也可用铁丝勾出或戳死洞内幼虫。

《枇杷绣线菊蚜的虫害防治方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